统一战线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个统一战线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个统一战线
1.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统一战线。
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
2.土地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
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英美派。
4.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
5.社会主义时期:
“爱国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概念
统一战线概念简介统一战线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同阶级、不同政党、不同社会团体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通过合作、联合的方式形成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争取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
历史背景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
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个统一战线来推进革命。
这种战略观点最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著作中。
统一战线的目的和特点统一战线的目的在于凝聚各个阶级、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
统一战线的特点如下:1.多样性:统一战线的成员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的阶级、政党和社会团体。
这种多样性可以为革命提供广泛的支持和力量。
2.暂时性:统一战线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一旦共同的目标实现,统一战线可能会解散或重新构建。
3.共同目标:统一战线的成员共同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例如驱逐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等。
4.统一领导:统一战线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领导是确保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保卫民族利益。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的方式整合了各方力量,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当代统一战线的发展:当前,中国共产党继续发展统一战线,吸纳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力量,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统一战线的意义和作用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扩大力量:统一战线凝聚了各个阶级、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扩大了革命力量和建设力量。
2.实现稳定:统一战线可以减少内部矛盾和冲突,提供社会稳定的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个统一战线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个统一战线
1.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统一战线。
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
2.土地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第二次合作)。
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英美派。
4.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
5.社会主义时期:
“爱国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知识点
统一战线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各个阶级、政党、团体和个人之间的联盟。
以下是关于统一战线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定义和形成:统一战线是多个政治力量、社会团体、阶级利益之间建立的联合与合作关
系,通过协商、合作和妥协来推动共同目标的实现。
2.目的和原则:统一战线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或民族目标。
其原则
包括互尊互信、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共同奋斗、分工合作等。
3.组成成员:统一战线的成员可以包括不同的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宗教组织、民族团
体以及独立的个人等。
这些成员可能有不同的政治观点、经济利益和社会立场。
4.实施方式:统一战线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政治协商、合作联合、选举竞争、共同行动等。
通过这些方式,各成员在特定问题上形成共识,并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5.历史案例: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统一战线,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非非洲人国家大会的反种族隔离统一战线和印度国大党的独立统一战线等。
6.统一战线的局限性:统一战线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冲
突、意识形态差异、权力分配问题以及组织合作的稳定性等。
理解统一战线的概念和原则对于政治、社会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了解各种政治联盟和社会团体合作的关键框架,以促进共同发展和解决共同问题。
统一战线是指
统一战线是指
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
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列宁发展了统一战线概念内涵,统一战线概念在中国十分丰富并具中国特色。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
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工作
的第一部党内法规。
2015年9月22日电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自2015年5月18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分总则、组织领导与职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党外
知识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一战线工作、
港澳台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附则等10章46条,
明确了统一战线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方向原则,规定了各领域统
战工作的方针政策。
扩展资料:
统一战线的范围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组成
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和个人。
统一战线的范围不是固定不
变的,它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确定统一战线
范围的依据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形势所制定的总任务总政策;
二是社会力量,包括各个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以及个人的政治态度。
四个统一战线 (课堂PPT)
5)革命统一战线 作用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 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 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4
15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概念 2)背景 3)经过 4)特点 5)作用
16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概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 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 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 合作初步形成。
9
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1922年)
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1922年),1921年11月, 孙中山在广东军民欢迎下 由上海抵广州,重组军政 府,并发起第二次护法运 动。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 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入 永丰舰(后改称中山舰),8 月被迫到上海。运动失败。
10
共产国际(第三国际)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 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 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 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7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1935年,华北事变, 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
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②双方都有政权、军队的合作。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20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用
确保了全民族抗日 实现了名族团结 并引导中国走向胜利
21
22
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五次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五次统一战线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长期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一、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革命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出席并参与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国民党“一大”还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的原则,并选举产生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使国民党由大体上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联盟。
改组以后的国民党本身就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使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分子,使得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它们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
统一战线的意思_统一战线的成语解释
统一战线
成语解释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
成语出处xxx《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
成语繁体統一戰綫
成语简拼TYZX
成语注音ㄊㄨㄥˇ一ㄓㄢˋㄒ一ㄢ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统一战线作宾语、定语;指共同防线。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反义词各自为政
成语例子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团结,不讲统一战线,也不能发挥更多的力量。
”
英语翻译united front
日语翻译統一戦線(とういつせんせん)
俄语翻译единыйфронт
其他翻译<德>Einheitsfront<法>front uni。
统一战线
1、什么是统一战线?答:就广义而言,统一战线是指一些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乃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一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
简要地说,统一战线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迄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答:迄今经历了民主联合阵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四个发展阶段.3、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是哪些?答:当前统战工作的对象是12个方面:(1)各民主党派成员;(2)无党派人士;(3)党外知识分子;(4)少数民族人士;(5)宗教界人士;(6)非公有制经济人士;(7)香港和澳门同胞;(8)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9)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10)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I1)原工商业者;(12)起义和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
统战工作的重点是党外代表性人士。
4、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本质和主题是什么?答:大团结、大联合。
5、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
6、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哪四个服务?答: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7、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答: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坚持运用“团结一一批评一一团结”的公式;坚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
8、新时期统一战线要高举哪两面旗帜?答: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9、中共中央什么时候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正式定名为爱国统一战线?答:1981年6月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什么性质的联盟?答: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名词解释统一战线
名词解释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由不同政治派别、社会群体、民族团体等不同利益集团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旨在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或推进社会变革。
在政治上,统一战线是指不同政治派别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
这种联合通常是为了共同对抗来自外部的侵略或对抗国内的反动势力。
统一战线的形成需要各方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局限性,以实现整体的团结。
在这个过程中,各方要尊重彼此的差异和权益,同时也要寻找共同点并达成一致。
在社会上,统一战线通常是由不同社会群体组成的联盟。
这些社会群体可以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妇女、少数民族等各类群体。
这些群体经常会因为角色和利益的不同而存在分歧,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统一战线。
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地主等不同社会群体,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首先,需要存在共同的敌人或共同的目标,以使各方能够超越利益差异和分歧,达到一致。
其次,各方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力量和代表性,以便能够有效地协商和沟通。
最后,各方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妥协精神,以便能够在统一战线内维持稳定的关系和平衡。
统一战线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
它能够集中不同力量和资源,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阵线,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同时,统一战线也有助于减少内部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通过统一战线,各方可以在共同的平台上展开合作,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
总之,统一战线是由不同政治派别、社会群体等组成的一个团结统一的阵线,旨在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团结起来。
这种统一战线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或社会联盟,对抗外部敌人或对抗内部反动势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个统一战线ppt课件
流动人口增加
城市化进程加速,流动人 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统战 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兴群体涌现
新的社会群体如网络意见 领袖、自由职业者等不断 涌现,需要纳入统战工作 范畴。
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挑战
利益诉求多样化
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 益诉求多样化,需要统战 工作更加精细化、个性化。
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 利益冲突不可避免,需要 统战工作发挥协调作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四个统一战 线都围绕这一共同目标,凝聚共 识、汇聚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共同的奋斗目标使得四个统一战 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坚定的信 念,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个统一战线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注重求同存异、协商民主,尊重各方利益和诉 求。
在处理内部矛盾和分歧时,四个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统 一战线重新得到落实,明确了新 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进入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被赋予了
新的历史内涵。
合作形式
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 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主要任务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而奋斗。
03
四个统一战线的特点与优势
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个统一战线涵盖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 派别、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具有 广泛的代表性。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四个统一战 线都注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致力 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四个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使得统一战线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统一战线的理解
1.统一战线的理解?
各阶级、政党之间结成的联盟。
中国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内的广泛联盟。
它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革命统一战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
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有哪些
统一战线有哪些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
党和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的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2年7月,党的二大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初步提出统一战线的方针。
1923年6月召开了党的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
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等同志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毛泽东还代理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
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了由共产党员参加和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一些基本原则相一致,从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确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的原则,并由共产党人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领导机构。
这样,国民党基本上从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改组为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改组后,国民党本身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从而使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年,由于国民党集团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群众,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暂时依附于反革命分子,革命统一战线阵营中原来的四个阶级只剩下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目标,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形象比喻.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根据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他还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国外联合一切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在通常的情况下,指国内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统一祖国的一个重要法宝.二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无产阶级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一定形式的联盟,并在特殊条件下同部分大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一定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同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条件和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思想.后来,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武装斗争的理论.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和压迫.这就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武装斗争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理论
历史.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武装斗争,才使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党的建设特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初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在《〈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的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党的政治路线提出党的建设任务,在党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根据党的政治路线的需要,在全党开展学习运动,使全党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要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度,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以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而且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