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制度精编版

合集下载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负责接待医疗纠纷的部门是医患关系协调部,医患关系协调部接到病人医疗投诉后,初步判定不存在医疗过错,向病人耐心解释,必要时,请当事科室协助向病人或其家属解释;初步判断存在或可疑存在医疗过失行为的,将按以下原则和程序操作:1、医患关系协调部向当事医务人员及科室送发《医疗争议事件说明书》,当事人或科室应如实作出回复;回复材料中必须就是否存在医疗不当行为作出回答,并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后送交医务科。

2、经过调查,当事科室和院方均认为无医疗不当行为的,由医患关系协调部和当事科室负责向患方解释或书面答复。

3、如果当事科室认定无医疗过失,但与院方初步调查结论相左者,将提交院安全医疗委员会讨论。

4、如果当事科室和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均认定有医疗过失者,由医患关系协调部和当事科室共同与患方协商解决。

5、如果患方不满意院方的答复或者与院方的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调解或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由卫生局委托温州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6、医疗纠纷下列情况之一者,医院原则上不负赔偿责任。

(1)院方判定不属医疗事故,或不存在医疗过失的;(2)存在医疗不当行为,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

7、医疗纠纷进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时,当事医务人员必须参与鉴定会进行申辩和接受质询。

8、医疗事故争议进入司法解决程序的,当事医务人员必须出庭;科主任原则上作为院长委托代理人出庭抗辩,医务科亦派员出庭抗辩。

9、当事科室有义务协同医患关系协调部共同向患方做必要的解释和纠纷处理工作。

10、病历复印先经医患关系协调部审批,统一在医院病历室进行,医务人员应当陪同患方复印资料,复印时患者必须在场。

医疗安全专项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安全专项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安全专项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药店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医疗风险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处置和纠正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避免事故扩大。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隐私。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不得违规从事医疗活动。

第二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范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疗用品的采购和管理,保证医疗用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监督,激励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三章医疗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临床风险的评估和防范,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置医疗事故。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协调解决医患纠纷,维护医疗秩序。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医疗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安全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四章患者权益保护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隐私。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信息的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医务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医院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

2. 各科室设立安全员,负责本科室的安全工作。

3. 医院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安全管理内容1. 医疗安全(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药品管理制度,正确使用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4)医务人员必须遵守输血管理制度,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2. 消防安全(1)医院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2)医院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3)医院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4)医院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3. 治安安全(1)医院应加强门禁管理,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2)医院应加强巡逻检查,确保医院安全。

(3)医院应加强病房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4)医院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

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3. 加强对医疗设备、药品、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5.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安全责任1. 各级领导和部门应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医院安全。

2. 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发生后,应认真调查事故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4. 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

医院医疗安全安全规章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安全规章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院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与医疗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医疗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受到任何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伤害,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合法、规范、有效,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第四条医院医疗安全责任制度分工明确,各岗位、各环节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有明确的规定。

第五条医院医疗安全监督检查由医院设立医疗安全监督委员会牵头,全面负责医院医疗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障医院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

第二章医疗服务安全第六条医疗服务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重点内容,医院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意外、医疗赔偿事宜进行妥善管理和应急处置。

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医疗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排查和整改。

第八条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保证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服务质量考核制度,评选出医疗服务优质单位和个人,鼓励医护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对患者投诉进行及时处理,落实医院医疗安全责任,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医疗事故处理第十一条医院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过失或疏忽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事故调查机制,对医疗事故进行详尽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医疗事故危机公关机制,对外及时准确公布医疗事故信息,保障医院声誉和患者权益。

第四章护患关系管理第十五条护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医院应当加强对护士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报告医疗安全工作制度

报告医疗安全工作制度

报告医疗安全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工作,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对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因素和事件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的一系列行为。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工作制度,明确医疗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具体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医疗环境。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医疗安全工作。

第六条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医疗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医疗安全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各科室、部门应当明确职责,共同参与医疗安全工作。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安全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医疗安全操作规程。

三、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调查制度,对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总结。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控制、医疗风险管理、医疗安全培训、医疗安全考核等。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监测系统,对医疗安全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

四、医疗安全措施与培训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医疗安全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对医疗安全事件的能力。

五、医疗安全考核与奖惩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考核制度,对医疗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奖惩制度,对在医疗安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医疗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医院医疗工作安全稳定发展,维护医院医疗秩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医疗安全工作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科学规范管理,全员参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三条医院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安全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实行全员参与,落实各项责任,确保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院应当组建医疗安全专家委员会,对医疗安全相关工作进行评估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并定期组织培训。

第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医疗工作安全管理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错误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错误。

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巡查机制,定期对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控系统,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诊疗方案进行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服务质量。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处理流程,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减少损失。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患纠纷处理机制,为患者解决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章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实行设备维修记录和使用手册,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医疗设备进行技术管理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四章药品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及其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第四条组织实施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开展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五条安全隐患排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六条安全事件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七条安全技术措施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制第八条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委员会1. 医疗机构应设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召集人。

2. 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方针和政策,审议并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九条安全责任人1. 医疗机构应指定安全责任人,负责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组织和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条部门负责人1. 医疗机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安全管理负责。

2. 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开展本部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员工责任1. 医疗机构的所有员工应认真履行医疗安全管理的职责,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2. 员工应按照规定参加医疗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

第十二条内部监督医疗机构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问题。

第三章安全培训和教育第十三条培训计划医疗机构应制定年度的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和时间。

第十四条培训方式医疗机构可以采取线下培训、网络培训等方式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医疗安全责任制度范本

医疗安全责任制度范本

医疗安全责任制度范本一、总则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依法制定医疗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责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权益。

二、医疗机构的安全责任1. 组织建设责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医疗安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并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应配备专职医疗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 人员培训责任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其医疗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医疗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设施设备责任医疗机构应保证医疗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定期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如发现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医疗质量责任医疗机构应注重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制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事故报告,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5. 医疗安全信息责任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的制度,及时掌握医疗安全风险,能够快速预警和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三、医务人员的安全责任1. 临床安全责任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工作纪律和规范,严守患者隐私和医疗秘密,遵循医疗程序和规范操作。

医务人员应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用药安全责任医务人员应准确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负责合理开具和使用药物,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避免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3. 手术安全责任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杜绝手术操作中的差错和失误。

医务人员应提前准备手术所需的设备和物品,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4. 感染控制责任医务人员应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掌握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安全医疗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医疗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医疗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维护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与医疗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安全医疗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使医疗活动安全可控。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安全医疗管理部门,负责安全医疗管理工作。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安全管理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具备安全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安排和实施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医疗环境设施、器械设备、用电、用水等进行检查。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依法组织应急演练,熟练掌握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章医疗环境管理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落实分类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并定期进行运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加强水源、电源、气源的管控,确保供应稳定安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重点加强感染病管理,落实手卫生、消毒灭菌和床位隔离等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第三章医疗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工作人员资格认定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医疗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等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故调查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深入调查,查找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5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1、应本着高度负责的原则对来院顾客做好手术或治疗前诊断,对各类手术或治疗手段的禁忌症要科学识别,禁止违规。

2、对顾客的术前检查或化验要严谨规范,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检验报告,严防漏查、误查事故的发生。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做好"三查七对",随时检查医疗设施设备的完好性、无菌性和药品、试剂等管理的规范性,认真做好各种治疗记录。

4、医生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写病历、书写医嘱,准确交待相关注意事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留守值班等工作,谨防差错事故发生。

5、护理治疗人员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患者有特殊要求时,须及时请教经治医生,不能擅作主张。

6、认真做好顾客术前术后的照像及手术(治疗)协议等客户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确保客户资料齐全。

7、男医生需在隐蔽区域为女患者做身体检查时,必须要在一名女护士在场时方可进行,否则视为严重违规,记过一次。

8、医生不得私自给患者实施手术同意书约定范围之外的其它手术,否则视为严重违规,记过一次,若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由责任人负担相应的经济、行政甚至法律责任。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1.目的:为了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3.相关法规:本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4.基本原则:本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基于以下原则:4.1.患者利益优先: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原则,确保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4.2.责任分明:明确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个人都承担适当的安全管理责任。

4.3.风险识别和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和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4.4.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评估机制,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精选6篇).doc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精选6篇).doc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精选6篇)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篇1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医院必须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医疗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医务科。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篇21、对住院病人每天上班组织医生查房,对危重病人由责任医生随时查房。

2、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

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

3、查房时不但要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情况,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4、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处理意见,记录在病程记录之内。

5、对危重症病人和疑难病例,要在院长的组织领导下及时进行会诊。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篇3一、在一楼垃圾专用房间暂时贮存医疗废物,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加盖、上锁,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医疗安全防范制度范本

医疗安全防范制度范本

医疗安全防范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四条医疗安全防范制度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和遵守。

第二章医疗安全责任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疗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当参加相关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疗风险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并向病人或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赔偿和道歉。

第三章医疗安全管理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安全检查和监测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对常见的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事件和医疗过失的调查和处理制度,对医疗事件和医疗过失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临床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临床指南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循正确的医疗操作规程,避免差错和意外。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当加强病情观察和警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医疗危机。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药品管理和使用规范,加强药品质量监控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第五章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第十八条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医疗安全制度范本

医疗安全制度范本

医疗安全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和控制医疗差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医技及其他与医疗活动相关的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医疗安全政策和措施,组织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四条本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医疗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医疗安全管理组织第五条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应当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医技部门负责人、药品管理部门负责人、患者安全委员会成员等组成。

第六条医疗安全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医疗安全管理政策和措施;(二)监督医疗安全管理的实施;(三)定期评估医疗安全管理的效果;(四)处理医疗安全事件和投诉;(五)组织医疗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医疗安全管理第七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医疗差错报告制度;(二)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处理制度;(三)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四)医疗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五)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六)其他与医疗安全相关的制度。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差错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医疗差错。

对医疗差错的处理应当及时、公正、透明。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对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医疗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第十一条本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三)医疗技术审核制度;(四)医疗技术效果评估制度;(五)其他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相关的制度。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技术不得开展。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安全制度(甄选5篇)

医疗安全制度(甄选5篇)

医疗安全制度(甄选5篇)1.医疗安全制度第1篇一、守法遵规,严格执行标准(一)遵守法律规定。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遵守《消防法》《安全生产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二)执行相关强制性消防标准。

贯彻执行《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和《GA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强制性消防标准。

(三)规范消防行为。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机制,全面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

二、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一)落实主体责任。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消防安全责任制及实施办法,全面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

公立医疗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其它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主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领导责任。

(二)明确责任部门。

明确承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订和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隐患排查和监督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督导考核等。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做好各项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履行消防职责。

各部门(科室)要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科室)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消防安全员。

全体职工履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做好本部门(科室)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三、防患未然,坚持日常巡查(一)坚持日常巡查。

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消防巡查人员和重点巡查部位,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表。

住院区及门诊区在白天至少巡查2次,住院区及急诊区在夜间至少巡查2次,其他场所每日至少巡查1次,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当场处理或及时上报。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范本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范本

医院医疗安全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当设立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医疗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六条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应当由分管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疗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医疗安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第八条医院应当设立医疗安全专项基金,用于医疗安全管理和改进工作。

三、医疗安全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包括:三查七对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加强药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和废弃物处理规定,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规定,防止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加强病历管理,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医疗纠纷处理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化解医患矛盾,维护医患和谐。

四、培训与教育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定期开展医疗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营造安全氛围。

五、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监督机制,对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管理目标为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提高医疗质量,建立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和科学发展。

二、责任分工1. 科室主任负责全面领导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科室负责人负责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3. 科室医务人员需按照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三、人员培训1. 新入职医务人员需要参加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并接受必要的考核。

2.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其医疗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医疗设备管理1. 科室负责人需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新购及更新的医疗设备,需进行患者安全考虑的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 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药品管理1. 科室药品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药品管理人员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配发、使用及过期药品的处置等工作。

3. 医疗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用药原则使用药品,避免药品误用和滥用。

六、医疗操作规范1. 医疗操作必须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程序,减少操作风险和错误。

2. 医疗操作的记录和报告应及时、准确,并留存相关材料备查。

3. 定期进行医疗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七、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1. 发生任何医疗安全相关的不良事件,医务人员须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 科室负责人需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协助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八、评估和改进1.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需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

2. 科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医疗安全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落实和监督。

九、奖惩机制1. 科室将建立医疗安全奖惩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工作进行激励和表彰。

完整word版,保证医疗安全的规章制度

完整word版,保证医疗安全的规章制度

完整word版,保证医疗安全的规章制度目标:本规章制度旨在确保医疗安全,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明确规定医疗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1. 医疗机构的责任- 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 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医护人员按照规定操作和使用医疗设备。

-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和追踪医疗事故,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2. 医护人员的职责- 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医疗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和准确。

- 医护人员应保持工作状态良好,不得在工作时饮酒或使用药物。

-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3. 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患者有权了解医疗服务的安全风险和流程,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 患者有权要求医护人员在操作前进行适当的准备和解释,并保障隐私和尊严。

- 患者有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病历和病史信息,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4. 医疗设备和用品的质量控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医疗设备和用品采购制度,确保设备和用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器械和用品。

-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和用品管理与追溯制度,对设备和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追溯。

总结:本规章制度旨在落实医疗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要求,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规范医疗操作流程和加强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共同遵守本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质量第一”是医院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全面提高我中心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结合我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1、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医疗质控措施的落实。

2、以各种规章制度(门(急)诊、病房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度、医疗文书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药房管理制度等)和医疗常规为依据,有重点的对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并不断修订完善。

3、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4、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持续改进。

二、医疗质量管理分为中心级管理、科级管理、和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1、中心级管理由中心领导、医务科、合疗科、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和有关职能科室组成,其职责为:①、在主任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结合我中心实际,修订和完善中心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

②、并对全中心医疗质量进行不定期全面监督、检查、评价。

③、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2、科级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医疗安全防范和医疗成本控制等,都必须落实到科室,才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是微观质控的关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

其职责为:①、在中心级管理组织的指导下,经常性检查本科室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常规、操作规范、中心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医疗安全防控制度

医疗安全防控制度

医疗安全防掌控度一、前言为了保障医院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订立本医疗安全防掌控度。

二、总则1.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全面贯彻医疗安全防控措施。

2.医院全部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医疗安全防控职责,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三、医院安全管理机构1.设置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的整体安全管理工作。

2.创建医院安全管理主任岗位,负责医疗安全事务。

四、医院安全培训教育1.新员工入职前,必需参加医院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医疗安全防控知识和操作规程。

2.定期开展医院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3.鼓舞医务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五、医院设施设备管理1.医院设施设备必需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对医院设施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设备使用必需依照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未经授权人员操作设备。

六、医疗废物管理1.医院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2.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应分别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理,确保不同废物之间不发生混淆。

3.医疗废物必需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七、感染防备与掌控1.医院建立健全的医疗感染防掌控度,对医院内的感染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2.医务人员应掌握感染防控的知识和措施,并依照规范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3.对严重传染病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八、药品管理1.医院建立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渠道安全可靠。

2.定期对药品进行库存清理,清除过期、破损和不合格药品。

3.严格掌控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杜绝药品滥用和挥霍。

九、医疗事件报告与处理1.医院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医疗事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2.对医疗事件进行调审核实,订立整改措施,并及时向相关人员通报处理结果。

3.对医疗事故进行严厉处理,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范本____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施行,《条例》突出了医疗事故重在预防的思想,根据《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对我院一九九八年下发的《医疗安全管理条例》做相应修订,使其能更有效的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职业医师法》等,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

(二)积极开展普法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学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严格依法执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保证病人合法利益的同时,也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各科室部门结合具体工作,认真学习相关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落实。

各级医务人员要认真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常规和医务工作管理制度等,坚持做到医疗护理技术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四)医务处、质控办、科教处、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科室齐抓共管,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组织质量检查专家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各科室医务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操作常规等执行情况,考评医疗质量。

组织实施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等专业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

(五)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岗位责任制,重视医疗事故防范措施的具体落实,特别强调:1.门、急诊工作坚持首诊负责制。

首诊科室必须严格遵循“临界病例管理制度”。

妥善处理危重、急诊、复合伤及疑难病人,不允许科室之间相互推诿,要保证收治病人绿色通道畅通。

2.临床科室认真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时、准确无误地处置各项医嘱,严格遵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及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修订版)》的要求,认真完成病历记录,病案标准达到规范要求,手术前必须认真记录手术小结或大手术前小结及请示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安全制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危急值报告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

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值”。

二、检验科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立即复查并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询问申请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检验结果,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三、医学影像科、B超、心电图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四、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五、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汇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做出进一步抢救治疗措施(如药物、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六、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七、各科“危急值”结果见附表。

附:一、检验科“危急值”的报告范围:1、临床实验室“危急值”项目名称低值高值白细胞 <×109/L >30×109/L血红蛋白含量(成人) <50g/L >200g/L血红蛋白含量(新生儿) <95g/L >223g/L血小板计数 <50×109/L >100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 >20秒INR(抗凝治疗者) >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70秒纤维蛋白原定量(Fg)<1g/L >10 g/L酸碱度 < >二氧化碳分压 <20mmHg >60mmHg氧分压 <40mmHg血钾≤L ≥L血钠 <120mmol/L >160mmol/L血氯 <75mmol/L >120mmol/L血钙 <L >L血磷 <L >L血镁 <L >3mmol/L葡萄糖(血):女性及婴儿<L >L男性 <L >L新生儿 <L >L血尿素 >28mmol/L血肌酐 >654umol/L血尿酸 >750umol/L血淀粉酶 >300U/L尿淀粉酶 >600U/L总胆红素(新生儿) >340μmol/L乳酸脱氢酶 >1000U/L肌酸激酶 >1000U/L脂肪酶 >700U/L肌钙蛋白cTnI >L磷酸股肌酸同工酶 >200U/L2、微生物辅助检查:无菌部位标本革兰氏染色发现病菌,无菌部位标本细菌培养细菌生长。

血培养阳性、脑脊液培养阳性、大便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阳性、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

3、其它特殊情况如HIV抗体阳性等按正常渠道上报。

二、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脑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①食道异物;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③急性胆道梗阻;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①眼眶内异物;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四、 B超“危急值”报告范围:1、外伤急诊发现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或内脏血管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2、怀疑宫外孕破裂出血;3、大面积心肌坏死;4、心包填塞。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通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以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我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医疗不良事件分类根据医疗不良事件造成后果的程度分为:潜在不良事件:由于不经意或是及时的介入行为,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的不良事件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在病人身上。

无伤害:事件发生在病人身上,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捏伤、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中度伤害:需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探视、评估或观察外,还需住院、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极重度伤害:造成病人永久功能障碍或永久残疾,甚至死亡。

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如为一般医疗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在一周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医务科/护理部核实后,报分管院长。

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3、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科室负责人、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认真填写“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并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医疗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5、科室负责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讨论结果分别上报医务科/护理部,一般不良事件由医务科/护理部提出处理意见,如属严重不良事件(产生重度伤害及以上),需提交医院医疗事故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

造成不良影响时,相关部门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6、各科室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后果、主要责任人、原因分析、处理情况、改进措施等进行详细记录。

7、对主动、及时上报本科室不良事件的人员和科室,将根据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给予免责、减轻处罚;对主动、及时上报本科室或它科不良事件的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100—500元奖励。

8、对发生不良事件且隐瞒不报的科室和个人,一经查实,根据事件具体情况给予当事科室和个人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9、不良事件报告范围详见《不良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输液、输血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按输液、输血、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程序进行上报。

医院相似药品管理制度为了防止相似药品混淆错发,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合医院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药库、中转库及各药房相似药品的管理。

1.相似药品分类:品名相似药品、包装相似药品、成分相同厂家不同的药品、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

2.药库各药房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出相似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特别注意,保证药品出库、调配准确无误。

3.对于相似药品定期安排药师进行清点并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4.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此类标志字体为红色,以便更加醒目。

5.对于包装相似药品,从药库到药房要双人复核,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6.对于成分相同厂家不同的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产地以便区分。

7.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8.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要求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分区放置,分别贴上常规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标签。

9.本制度的制定可大大减少配药人员错拿药品的几率,从而形成药房药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诠释“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服务理念,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

救护车管理制度1.救护车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并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值班司机接到急救指令后_分钟内必须出车。

2.使用救护车时值班护士必须详细登记出车时间、事由、人员等。

3.各单位救护车的数量、车牌号和车载通讯设备必须报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电话“__ _”)登记,以备检查和调配。

4.各单位救护车只作医疗救护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