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石潭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历自然风光时,有没有过被某个景色深深打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柳宗元是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小石潭的景致,并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描写自然景观的手法及其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启发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3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知识与技能:学习文言文《小石潭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游历小石潭时的所见所感,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1.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
2.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3.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等。
4.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不错,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表达有些困惑。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通过让学生们模拟作者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心境。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请你说说“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二、介绍作者作品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文体特点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可说明。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huáng )清冽.(iè)为坻.(chí )为屿.( yǔ)为嵁.(yǔ)佁.然( yǐ)俶.尔(chù )翕.忽( xī)差.互( cī)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2、逐段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义,并口译课文篁竹竹林清冽清凉寒冷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翠蔓翠绿的茎蔓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如讨论、实验操作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入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组织户外观察、绘画活动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背景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4)讨论区:建立线上讨论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作业评价:通过线上作业提交和评价系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直接抒情,如“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等,直接表达作者对小石潭美景的喜爱和感慨。
(2)间接抒情,如通过景色描写来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感慨。
(3)借景抒情,如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美景来抒发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4.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小石潭记》中的修辞手法。
答案:《小石潭记》中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对《小石潭记》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于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两个难点,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景观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讨论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观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或如何影响我们的心情。
(2)纪录片:观看有关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大自然的呼唤》等,通过影像资料,更加直观地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
(3)绘画作品:欣赏一些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如山水画、风景画等,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然景观的美。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篁竹(huánɡ)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
悄怆(qiǎo chuànɡ)幽邃(suì)
2.一词多义
(1)以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卷石底以出(用法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2)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3)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词类活用
(1)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做状语,向西)
(3)日光下澈(名词做状语,向下)
(4)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做状语,在空中)
(5)斗折蛇行(名词做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2.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往下看见一个小石潭,潭水格外清凉。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第二段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时,往往难以把握关键点。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将尝试采用更多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不够积极主动,这可能影响了讨论效果。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多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共同完成对文章的分析和讨论,这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是一个挑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石潭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被某个景色深深打动过?”(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柳宗元是如何通过文字描绘景色,表达情感的。
-分析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
-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对“潭影空人心”、“鱼戏莲叶间”等句子的赏析。
举例解释:
-对于“潭影空人心”这句,学生需要理解“潭影”与“空人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对比所表达的意境。
2.教学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讲解《小石潭记》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词汇、句式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导致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困难。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

小石潭记授课内容小石潭记(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作者;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积累关键词句含义并翻译全文。

3、通过诵读感受文中长短句交错运用的语言美和意境重、难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了解常见文言句式;翻译课文、词类活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课堂环节设置预习检测或展示1、检查读音huáng lìè chí kān cēn cī yǐ篁竹、清洌、为坻、为嵁、参差披拂、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悄怆、幽邃2、走进作者了解“记”方式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纠错容(导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语2、出示学习目标(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课下注解及《配套练习》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2、关于文体“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默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合作学习交流展示1、再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意。

2、听课文范读,并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借助注解翻译课文,标记难词难句,小组合作解解决。

四、讨论探究总结归纳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小石潭美在哪里?结合文中语句具体赏析。

提示:从内容、写法、修辞等方面赏析看图片,听音乐,感受情景。

看屏幕朗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听范读录音、自由朗读。

自主翻译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明确要点,做好笔记。

讨论归纳展示课堂环节设置教学内容(导学交流展示)2、这么美的景物,你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文中语句分析理由。

五、延伸拓展、1、你还知道其他作家被贬之后写的著名诗文吗?2、比较《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异同:提示:内容、写法、感情、遭遇、性情(个性)等方面分析收集整理知识达成练习1解释划线字词:①心乐之②悄怆幽邃③佁然不动④往来翕忽⑤斗折蛇行⑥凄神寒骨2、翻译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被贬后的孤寂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
(1)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文学常识: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
(4)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言文词汇与句式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句子的理解。教师需重点讲解并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便于阅读和理解古文。
(2)文章主题的把握:《小石潭记》通过描绘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写作技巧的分析: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教师需重点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这些写作技巧在文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词汇的辨析:学生对古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如“络”、“缀”等字词。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文章结构的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教师可以采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
(1)重点词汇:如“青树翠蔓”,“翠”字表示绿色,这里指树木茂盛、绿意盎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理解“翠”字的用法,并在课堂中进行巩固练习。
(2)重点句式:如“参差披拂”,表示树木的枝叶错落有致。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种句式,用现代汉语表达类似的景象,从而加深对句式的理解。
(3)难点情感:在分析作者孤寂心情时,教师可以引用柳宗元被贬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
教学过程
“永州八记”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课本及有些选本均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八记各自成篇,而又有一定联系,宛如一卷优美的山水画轴,把永州秀丽的奇山异水描绘得形神毕肖。

各篇均根据实地景物情况,突出描写其中某一特点,虽同为写石写水,亦各不相同。

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了永州山水,不仅貌肖,而且传神,故为游记中的名篇。

2.选择你见过的山水景物,参照本文所学的写景手法,写一个片段,至少用上两种写景方法。

3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b. 图表:制作课文结构分析图、作者情感变化图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思路。
c. 视频资源:收集柳宗元生平介绍、小石潭风光短片等相关视频,丰富学生的视听体验,加深对课文背景和主题的理解。
d. 文学作品:提供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游记作品,以及同时代其他文人的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小石潭记》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小石潭记》,使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深入理解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到文言文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 语言建构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 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5. 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做笔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适时引导,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小石潭记》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游记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主备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氛围较为热烈,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有时候,学生们的思考可能还不够深入,我需要适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探讨。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强调重点,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如“涟漪”、“峭壁”等;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小石潭的景色特点及其与作者情感的关系;品味文章精彩语句,如“潭影空人心”、“山色有无中”等;探讨作者以景抒情的写作特色;学写游记,培养观察自然、表达感受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1.加强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教学,采用更多有趣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自信心。
3.提高自己的引导和启发能力,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4.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点。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强化审美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小石潭记》,使学生能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自然景观之美,学会以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加深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从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顺畅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掌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情境导入】同学们,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而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寓情于景,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作者的别样心境。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重点字词注音,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明确:悄怆.(chuànɡ)篁.竹(huánɡ)清冽.(liè)为坻.(chí)为屿.(yǔ)翕.忽(xī)为嵁.(kān)差.互(cī)幽邃.(suì)2.《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3.朗读时,感情该如何把握?明确:课文第1、2段写作者兴致勃勃地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第3、4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低沉些。

4.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标出疑难词句。

解释下列词语。

(集体回答)篁竹:竹林。

为坻:成为水中高地。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悄怆:凄凉。

5.句子翻译。

(个别回答。

强调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远逝,往来翕忽..。

..不动,俶尔(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小石潭记教案 新人教版

10.《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3.体会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作者作品】《柳宗元》,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曾巩、王安石。

﹞“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二、整体感知1.播放【影视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

【精品课件】展示篁竹(huáng)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3.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可以“从……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的小石潭。

”句式说话。

示例从“坐潭上……悄怆幽邃”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环境凄清的小石潭。

答案点拨怪石嶙峋、树木青葱、群鱼戏水、水清见底、源头曲折、岸势崎岖……4.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按游览顺序的分别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三、局部探究(一)探究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1.小组合作,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再由全班讨论,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用“猜”“看”“查”的手段疏通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0 小石潭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二)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记"的特点,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四)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入《小石潭记》1、朗读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2)学生齐读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集体质疑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

(课件展示板书)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s1。

积累字词,理解文意,梳理文脉,熟读成诵.2。

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摹的写法.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0课预习卡第1课时1。

结合注释,理解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2.梳理文脉,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文化名人。

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的内心十分郁闷,因此,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他就是——柳宗元。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柳宗元:“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柳宗元,走进他的《小石潭记》.(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在简单介绍写作背景、文章内容的同时,暗示作者情感,为学生学课文做背景、情感铺垫;同时引用余秋雨的评述,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预习过关,初步感知1.预学展示,走近作者(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2。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篁.竹(hu án ɡ) 珮.环(p èi ) 清冽.(li è) 坻.(ch í) 嵁.(k ān) 参差..(c ēn c ī) 佁.然(y ǐ) 俶.尔(ch ù) 翕.忽(x ī) 寂寥.(li áo) 悄.怆(qi ǎo) 幽邃.(su ì) 3.示范朗读,读出节奏师:本文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极有韵味。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示范划分节奏,然后放声自由朗读,感受其韵味.(播放朗读示范音频,见本课“扫码听朗读”二维码)【设计意图】示范朗读使学生初步领略文章的文字美、情景美,帮助学生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三、疏通文意,积累词汇1.疏通文意(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圈画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2)提出疑难,全班答疑解惑,师明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9

10 小石潭记课题小石潭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课文顺序.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与作者同游,体会课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3.反复诵读,感受作者孤独悲凉的心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

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作品丰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柳河东集》。

写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

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读准字音篁.竹(huánɡ) 清冽.(liè)卷.石底(quán)坻.(chí)屿.(yǔ)嵁.(kān) 俶.尔(chù) 佁.然(yǐ)翕.忽(xī)悄怆.(chuànɡ)幽邃.(suì) 奉壹.(yī)重点实词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教案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外面阳光和煦,春意融融,大自然又将展示她们千姿百态的风姿,请大家欣赏这几幅风景优美的图片——这是湖南永州的胜景,但是,山奇水异的永州风景并不是这几幅图片就能完全代表的。

今天,就让我们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带领下,去欣赏永州的另一处风景名胜小石潭的美丽风光。

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
1、积累文言实词,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1、读准字音
2、解释词语
3、翻译句子
二、感知内容
学生齐读文章,思考电子白板上的问题。

文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小石潭的:
先写:发现小石潭
再写:小石潭景物
后写:作者的感受
三、研读赏析——欣赏美景
疏通了文意,让我们就正式进行今天的赏景之旅。

柳宗元先生的文章是最好的导游,下面我们就自读文章,在小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解决白板上的两个问题:
1、文中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的?
各小组展示交流学习结果:
景物特点手法
潭水清澈凉爽移步换景
潭石千姿百态正侧面描写结合
树木生机盎然动静结合
游鱼活波可爱远近结合
溪流曲折蜿蜒细节描写
竹林幽深冷寂
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色真可谓千姿百态,让人留连忘返,那么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才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写景方法:移步换景、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等。

四、品读赏析——品味情感
作者笔下的景物各具特色,让人应接不暇。

但从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姿:
1—3段是的小石潭
第4段是的小石潭
下面让我们观看本文的朗诵视频,深入品读文章,注意作者笔下小石潭呈现的不同风格和作者的不同情感。

1—3段:景色优美的小石潭——乐
第4段:幽深冷寂的小石潭——悲
问题1、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格的小石潭传达出作者怎样的不同心境。

问题2、作者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风景优美的小石潭——乐
幽深冷寂的小石潭——悲
借景抒情
六、质疑探究
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赏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但后来坐潭上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一乐一悲,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明确:借景消愁愁更愁
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心情抑郁,寄情山水。

美丽的小石潭,可爱的游鱼等都让作者获得暂时的山水之乐,但一经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环境触发,孤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七、训练总结:
走近小石潭,这里有___的潭水,___的潭石,___的游鱼,___的溪流,这些都带给作者___的心情;小石潭周围的环境___,这又触发了作者的___之感。

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到___的结合,___的结合,___的结合;在抒情上,主要运用了____的手法—柳宗元是当之无愧的写景高手,抒情行家。

板书:
风景优美的小石潭——乐
幽深冷寂的小石潭——悲
借景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