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耐盐机制.ppt
微生物的耐盐机制
• 2. 次级钠泵 常称为Na+/H+逆向转运蛋白,广泛存在细菌、真 菌、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属跨膜蛋白,催化单价 阳离子( Na+、K+、Li+)输出,与质子( H+ ) 的输入相偶联 根据结构不同分2类: 单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多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 单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普遍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中 细菌中有:NhaA、NhaB、NhaC、 NhaD、NhaE、 NhaG、NhaP、ChaA、MdfA 真菌中:SOD2、Nha1 拟南芥:AtNHX1、SOS1
第三节 嗜盐菌的应用
• 一、农业中的应用 培育耐盐作物 将编码甘氨酸甜菜碱的基因betA转入甘蓝菜, 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含量都有提高。在 150mmol/L和L300mmol/L NaCI条件下,生物量 分别提高21.3%和20%
• 二、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合成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 酶工业:合成分泌工业用酶 SOD 化妆品工业:嗜盐菌细胞内积累的相容性溶质, (四氢嘧啶)作为稳定剂保护和 稳定酶、DNA、膜等大分子抗高 盐、抗干燥、抗冷冻、防止热变 性
微生物的耐盐机制
第一节 嗜盐微生物
• 概念 嗜盐微生物(halophilic microorganism)是生 长的最适盐浓度大于0.2mol/L(氯化物)的微生 物。 根据微生物对盐的需要可将细菌和古菌分为四类: 非嗜盐微生物(菌) 轻度嗜盐微生物(菌) 中度嗜盐微生物(菌) 极端嗜盐微生物 (菌)
• ATP酶 与细胞膜相连,伴随ATP酶水解,将钠离子从细胞 内转移到细胞外
2种类型:F型ATP酶和V型ATP酶,广泛分布在古菌、 细菌和真核生物中
•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大多数细菌呼吸链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在呼吸过 程中输出钠离子 最早在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中发现 弧菌属、枯草杆菌属和大肠杆菌等中都有发现
植物逆境生理植物抗盐性ppt课件
• 留意点: • 1. 盐生植物种类繁多,有的是专性只能生长在盐碱土上,
有的是兼性的,在盐碱土和甜土中都可以生长,并完成其 生活史; • 2. 盐生植物的耐盐范围很大,有的可以耐高浓度的盐,有 些只能耐很低浓度的盐,其耐盐程度接近一些耐盐的甜土 植物,是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的过渡类型。
➢ 黄河三角洲的一项区域性调查阐明,该地域每年约有5%的 农耕地因土壤次生盐渍化而撂荒。
➢ 我国70年代中后期在莱州湾地域发生的海水入侵灾祸,导 致约6万亩土地次生盐渍化,因土壤盐渍化每年减产粮食达 40%,十年间呵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土壤中有机质、速效 磷、速效氮和全氮大幅度下降,区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
植物的抗盐性
一、概念: 盐土:含可溶性盐 (NaCl, Na2SO4 ) 1%以上,pH中
性,土壤构造未被破坏; 碱土:含弱酸强碱盐 (Na2CO3 , NaHCO3) 较多,pH
在8.5以上,土壤构造被破坏; 因盐土和碱土常混合在一同,盐土中常有一定量的碱
,故习惯上称为盐碱土〔saline and alkaline soil〕 ,又称盐渍土壤。
➢ 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ous,也称为速效磷, 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 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有的土壤中还包括某些沉淀态磷 。
• 普通土壤含盐量在0.2-0.5%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盐碱土的含盐 量大于1%。
• • 盐类过多对植物的损伤称为盐害〔salt injury〕 。普通以为NaCl是
二、盐对植物损伤的形状表现
• 盐胁迫会呵斥植物发育缓慢,抑制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 和分化。
植物盐胁迫响应及耐盐的分子机制27页PPT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披 靡。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植物盐胁迫响应及耐盐的分子机制 ppt课件
盐胁迫使植物体内积累有毒的代谢产物
PPT课件
8
1.2、次生伤害
(1)水分亏缺
土壤盐分过多使植物根际土壤溶液渗透势降低,使植 物处于水逆境,导致吸水困难,处于生理干旱状态。 一般植物在土壤盐分超过0.2%~0.5%时出现吸水困难, 盐分高于0.4%时植物体内水分易外渗,生长速率显著 下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 此外,外源钙在减缓盐胁迫方面、促进植株生长方 面有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
PPT课件
22
2. 7 改变基因表达
• 在盐胁迫下, 植物体通过信号转导, 启动或关闭某些 胁迫相关基因, 使这些基因在不同的时间、 空间协调 表达, 来减轻胁迫造成的毒害。
• 植物在应对逆境胁迫时, 根系表皮和皮层细胞膜上的 受体蛋白首先感知胁迫信号, 并通过第二信使将信号 传递到不同的细胞和细胞的不同层面, 激活相关的蛋 白激酶。这些激酶或直接靶向胁迫应答基因, 上调或 抑制其表达; 或通过激活或抑制一些转录因子的表达 来实现对下游胁迫应答效应基因的调控。
( 6) 分泌到叶的表面 PPT课件
13
2. 2 合成和积累渗透保护物质
• 植物在胞质中合成和积累渗透保护物质, 有利于对抗 由于 Na+积累造成的渗透胁迫,这些积累在胞质中的 物质既能维持胞质渗透势, 又能保持蛋白质空间结构、 清除细胞内活性氧。
PPT课件
14
2.2.1 脯氨酸 • 许多植物在正常条件下,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但
植物盐胁迫响应及耐盐的分子机制
PPT课件
1
目录
1 植物与盐胁迫
2 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
3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PPT课件
2
聚盐植物
PPT课件
《微生物耐药机制》课件
建立抗菌药物管理体系
总结词
加强抗菌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管理。
详细描述
政府应建立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规范抗菌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加强对抗菌药物处方和使用的监管,确 保药物合理使用。
加强抗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总结词
鼓励抗菌药物的研发创新,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加大对抗菌药物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抗菌 药物的研发创新。同时,加强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和评价,确 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转座子作用
转座子可携带耐药基因在染色体上移动,或从染色体转移到质粒。
微生物耐药基因的表达机制
调控蛋白影响
调控蛋白可影响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 。
环境压力诱导
某些环境压力可诱导耐药基因的表达 ,如抗生素的存在。
01
微生物耐药性的检 测与鉴定
微生物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微生物培养法
通过培养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及对抗生素的 敏感性,确定是否存在耐药性。
01
微生物耐药性的未 来展望
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耐药性细菌种类增多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 性,包括一些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耐药性传播速度快
耐药性基因可以在不同种类的细菌之间快速传播,导致多重耐药性 的出现,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新型抗菌药物需求迫切
针对临床需求,开展抗菌 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提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获得性耐药性
微生物在长期接触抗菌药 物的过程中,通过基因变 异获得对药物的抵抗力。
盐杀菌的原理
盐杀菌的原理
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调味料,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食品防腐剂。
盐杀菌是利用盐的渗透压作用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特性来保持食品
的新鲜和安全。
盐杀菌的原理主要包括渗透调节、水分控制和微生
物抑制三个方面。
首先,盐杀菌的原理之一是渗透调节。
盐具有强大的渗透作用,当盐溶液浸泡在食品中时,盐分子会渗透到微生物细胞内部,破坏
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最终导致微生物细胞
的死亡。
这种渗透调节的作用可以有效阻止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
和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其次,盐杀菌的原理还涉及到水分控制。
盐对食品中的水分具
有强烈的亲和力,可以吸附并结合水分子,使得食品中的水分减少,从而降低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此外,盐还可以改变食品中水分的活性,使得微生物无法利用水分进行代谢和生长,进而抑制微生物的
繁殖。
最后,盐杀菌的原理还包括微生物抑制。
盐对细菌、霉菌和酵
母等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影
响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
此外,盐还可以改变微生物的酶系统和蛋白质结构,从而抑制微生物的活性,达到杀菌的效果。
综上所述,盐杀菌的原理主要包括渗透调节、水分控制和微生物抑制三个方面。
通过利用盐的渗透压作用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特性,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因此,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成为食品防腐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生物的耐盐机制
VS
细胞壁是微生物细胞的另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能够保护细胞不受外界环 境的侵害。在盐度较高的环境中,细 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也会发生变化,以 适应高盐度的环境。
05
微生物耐盐机制的应用研究
耐盐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分离方法
通过在较高盐浓度的环境中筛选、培 养微生物,获得具有耐盐特性的菌株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稀释涂布法、 划线分离法等。
微生物在盐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如 氮、磷等,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同时,微生物还会排泄一些无机盐离子,如钠、钾等,以 降低细胞内的盐浓度,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生物膜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生物膜是微生物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能够调节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和代谢过程。在盐度较高的环境中, 微生物会通过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 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
微生物的耐盐机制
汇报人: 202X-12-2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微生物耐盐机制的分类 • 微生物耐盐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微生物耐盐机制的生理生化基础 • 微生物耐盐机制的应用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耐盐微生物的研究背景
微生物在盐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特性
盐渍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其中存在着大量具有耐盐特性的微生物。这些 微生物在盐渍环境中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研究这些耐盐 微生物,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命特性和适应机制。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耐盐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理论问题,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 以利用耐盐机制的研究成果培育出耐盐作物,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在环境保护中,可以利用耐盐机制的 研究成果开发出高效处理高盐废水的方法和技术。
耐盐梯度试验的原理
耐盐梯度试验的原理今天来聊聊耐盐梯度试验的原理。
我最开始接触这个耐盐梯度试验的时候,说实话是一头雾水。
不过咱们可以先想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啊,比如说腌咸菜。
大家都知道,腌咸菜的时候要放盐,盐放少了呢,咸菜可能就会坏掉,放多了又咸得没法吃。
其实这就和耐盐梯度试验有点关联。
咱们想象一下,植物或者微生物就好比一个个缩小的“小居民”,生活在不同盐度的盐水这样一个特殊的“社区”里。
耐盐梯度试验呢,就是要去看看这些“小居民”在不同盐度的“社区”里能不能好好地生活,就像我们人在不同环境下适应能力不一样似的。
在这个试验里,设置不同的盐梯度就非常关键。
打个比方吧,这就像给不同的人设置不同难度的挑战任务。
从低盐度到高盐度有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梯度。
对于植物或者微生物来说,低盐度可能是比较轻松的环境,但是随着盐度越来越高,这“日子”就越来越难过啦。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梯度而不是单一盐度呢?这是因为在大自然里,盐度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各种各样的。
比如说沿海地区的土壤,可能因为靠近大海,盐分就比较高。
而离海远一些的地方,盐分又低一些。
所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盐梯度,我们就能模拟出这种自然的情况。
从原理上讲,耐盐梯度试验是基于细胞渗透压的理论。
咱还是用之前的比喻,这些植物或者微生物的细胞就像一个个小容器。
正常情况下,它们内部和外部的物质浓度是保持平衡的。
当盐浓度改变的时候,就像在容器外面加了不同浓度的“调料”。
如果盐度太高,细胞里面的水分就会被吸出去,就像气球里的气被慢慢放掉一样,细胞就瘪了,这个生物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而如果生物能够在一定的高盐度下还调节好这个平衡,那它就是耐盐的。
它的实用价值可大了。
比如说在农业上,我们如果知道某种农作物的耐盐极限,就可以合理选择在哪种土壤种植它。
要是在盐分高的土壤种不耐盐的作物,那肯定收成不好。
在治理盐碱地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耐盐植物来改善土壤。
不过我也有困惑的地方。
有时候在试验中看到一些生物似乎在超出预期的高盐度下还活着,但是看起来又不是很健康,不知道这种算不算是耐盐性呢?这可能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微生物耐盐 人工合成菌群
微生物耐盐人工合成菌群
微生物耐盐人工合成菌群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人工合成微生物群体,使其具有耐盐性能的一种生物制品。
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解决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沿海盐渍土的改良、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耐盐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发现一些生活在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很强的耐盐能力,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通过改造这些微生物,以使它们具有更强的耐盐性能,从而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中去。
这些微生物包括嗜盐细菌、嗜盐酵母、嗜盐真菌等等。
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将这些微生物的耐盐性能进行人工合成,生产出一种具有更强耐盐性能的菌群。
这种菌群可以用于改良盐碱地、盐渍土等土壤,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产量。
同时,这种菌群还可以应用到海水养殖中,用于改善海水中的盐度,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人工合成微生物耐盐菌群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基因组编辑、基因组重组等操作,以使其具有更强的耐盐性能。
此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和筛选,以获得最佳的耐盐菌群。
这一过程需要不断进行实验和优化,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微生物耐盐技术已经在一些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盐碱地改
良中,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盐碱地转化为肥沃的耕地;在海水养殖中,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改善海水中的盐度,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
微生物耐盐人工合成菌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解决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沿海盐渍土的改良、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这种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耐盐 人工合成菌群
微生物耐盐人工合成菌群微生物耐盐,是指微生物能够在高盐环境下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这种耐盐能力对于微生物来说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使它们能够在各种极端环境中存活下来。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种耐盐能力,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人工合成菌群,即通过人工手段构建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性的微生物菌群。
人工合成菌群是指通过改造微生物的基因或组成,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和特性。
在耐盐方面,科学家们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菌群来提高微生物的耐盐能力,使其能够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繁殖。
这对于农业、食品加工、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农业领域,人工合成耐盐菌群可以应用于盐碱地的改良和农作物的耐盐育种。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物质过高的土地,对于农作物的种植非常不利。
通过引入耐盐菌群,可以改变土壤的盐碱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食品加工领域,人工合成耐盐菌群可以应用于食品腌制和发酵过程中。
传统的腌制和发酵过程中,常常需要添加大量的盐分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但是过高的盐分会对食品的口感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引入耐盐菌群,可以降低食品加工过程中对盐分的依赖,减少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在环境修复领域,人工合成耐盐菌群可以应用于海洋和咸水湖泊等高盐环境的污染治理。
高盐环境中的污染物通常难以降解和清除,传统的处理方法效果较差。
通过引入耐盐菌群,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降解和清除高盐环境中的污染物,提高治理效果。
人工合成菌群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对微生物的基因和代谢途径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进行有效的改造和调控。
其次,不同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关系也需要研究清楚,以确保人工合成菌群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此外,人工合成菌群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需要进行充分评估。
微生物耐盐和人工合成菌群是当前微生物研究的热点领域。
通过研究微生物在高盐环境下的适应性机制,可以为农业、食品加工、环境修复等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人工合成菌群的研究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实现对微生物的精确调控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嗜盐微生物
• 概念 嗜盐微生物(halophilic microorganism)是生长 的最适盐浓度大于0.2mol/L(氯化物)的微生物。 根据微生物对盐的需要可将细菌和古菌分为四类: 非嗜盐微生物(菌) 轻度嗜盐微生物(菌) 中度嗜盐微生物(菌) 极端嗜CI机制)
属无机渗透质机制 菌体内积累高浓度KCI,以K+ 和CI-作为渗调剂,
维持渗透平衡 多数极端嗜盐菌采用此种机制 某些高等植物也通过积累钾来抵抗盐危害
• 利用内盐机制进行渗透调节的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含 有大量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利于蛋白质形成水合外层,保持正常的构型和功能
• ATP酶 与细胞膜相连,伴随ATP酶水解,将钠离子从细胞 内转移到细胞外
2种类型:F型ATP酶和V型ATP酶,广泛分布在古 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中
•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大多数细菌呼吸链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在呼吸过程 中输出钠离子 最早在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中发现 弧菌属、枯草杆菌属和大肠杆菌等中都有发现
• 脱羧酶
催化草酰乙酸脱羧,在催化脱羧反应时向细胞外输 出钠离子
主要包括:草酰乙酸脱羧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脱 羧酶、戊烯二酰辅酶A脱羧酶、丙二酸脱羧酶
• 甲基转移酶复合体 产甲烷古菌的初级钠泵,催化甲基从甲基四氢甲 烷喋呤转移到辅酶M,在此过程中偶联钠离子输 出 有8个不同的Mtr亚基,MtrA、MtrB、MtrC、 MtrD、MtrE、MtrF、MtrG、MtrH,由转录 单元 mtrEDCBAFGH编码
TetL)
霍乱弧菌:6种?(NhaA、NhaB、NhaC、 NhaD、
Mrp)
不仅介导钠离子输出,还参与抗生素外排、芽孢形 成等生理活动
第三节 嗜盐菌的应用
• 一、农业中的应用 培育耐盐作物 将编码甘氨酸甜菜碱的基因betA转入甘蓝菜, 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含量都有提高。在 150mmol/L和L300mmol/L NaCI条件下,生 物量 分别提高21.3%和20%
• 多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Mrp逆向转运蛋白) 由6-7个亚基组成,跨膜转运蛋白 最早发现于耐盐芽孢杆菌 嗜盐菌和耐盐的细菌中都存在(枯草杆菌、金葡菌 等)
• 大多数微生物都存在多个Na+/H+逆向转运蛋白
大肠杆菌:4种(NhaA、NhaB、ChaA、MdfA)
枯草芽孢杆菌:5种(NhaC、NhaK、Mrp、 MleN、
中度嗜盐菌
生长离不开盐、适应盐浓度范围宽(0.1%-32%)
典型的是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下 有10余各属,最大的属为Halomanas(盐单胞 菌属),60余个种,主要成员Halomonas elongata(伸长盐单胞菌)
极端嗜盐菌
属古菌,18个属,49个种。属需氧微生物,菌落 呈红色或粉红色
•
非嗜盐菌 弱嗜盐菌 中度嗜盐菌 极端嗜盐菌
最适NaCI浓度
1%---3% 3%---15% 13%--15%
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属于极端环境微生物 大多存在于海洋、盐(碱)湖、盐场、沙漠植物、
盐渍食物等高盐环境中
两者区别:对NaCI浓度要求不同 不同类群(细菌和古菌)
• 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的种类
2. 有机渗透质机制(亲和性溶质机制) 亲和性溶质:生理pH条件下不带净电荷、高度可溶的小分 子有机物 亲和性溶质在细胞内积累,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形态、结构 和功能 环境中渗透压增高时,通过积累亲和性溶质平衡渗透压 取代水与蛋白质表面的结合,保护蛋白质的稳定 亲和性溶质的产生:自身合成,细胞外吸收
• 几种常见的亲和性溶质 氨基酸类:脯氨酸、谷氨酸 氨基酸衍生物类:四氢嘧啶、脯氨酸甜菜碱 小分子肽类:N-乙酰谷氨酰谷氨酸氨基化合物 磺酸脂类:胆碱-O-磺酸 多羟基化合物类:甘油、甘油葡萄糖苷 糖类:海藻糖、蔗糖
• 脯氨酸 大多数细菌渗透胁迫时细胞内积聚高浓度脯氨酸 革兰阳性菌:胞内合成 革兰阴性菌:提高转运水平 脯氨酸转运系统:PutP、ProP、ProU
• 甘氨酸甜菜碱、脯氨酸甜菜碱、谷氨酸甜菜碱 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相容性溶质 存在原核生物、动物和植物 自行合成
• 四氢嘧啶 嗜盐菌的重要的亲和性溶质 自行合成
• 二、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合成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 酶工业:合成分泌工业用酶 SOD 化妆品工业:嗜盐菌细胞内积累的相容性溶质, (四氢嘧啶)作为稳定剂保护和 稳定酶、DNA、膜等大分子抗高 盐、抗干燥、抗冷冻、防止热变 性
• 三、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中度嗜盐菌能降解甲醛、苯酚及其他芳烃物 质、有机磷混合物,去除硝酸盐
• 2. 次级钠泵
常称为Na+/H+逆向转运蛋白,广泛存在细菌、真 菌、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属跨膜蛋白,催化单价 阳离子( Na+、K+、Li+)输出,与质子( H+ ) 的输入相偶联
根据结构不同分2类:
单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多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 单亚基钠离子逆向转运蛋白 普遍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中 细菌中有:NhaA、NhaB、NhaC、 NhaD、 NhaE、NhaG、NhaP、ChaA、MdfA 真菌中:SOD2、Nha1 拟南芥:AtNHX1、SOS1
• Na+对嗜盐菌的影响
很多微生物可以耐受一定浓度的NaCI,但没有依 赖性。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根瘤菌 中度嗜盐菌和极端嗜盐菌对NaCI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没有NaCI的环境中不能生长
第二节 微生物的盐适应机制
一、渗透调节 1. 内盐机制 2. 有机渗透质机制 二、 Na+输出机制 1.初级钠泵 2.次级钠泵
• 海藻糖 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龙胆二糖、松二糖
大肠杆菌、沙门菌从头合成海藻糖 ostAB操纵子编码的两种酶催化海藻糖的生成
• 二、Na+输出系统
将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到细胞外,维持细胞内较 低的盐浓度 细菌存在2种Na+输出系统
1.初级钠泵
包括四类:脱羧酶、甲基转移酶复合体、ATP酶 和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