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中丞传后叙》及其论辩文风
张中丞传后叙赏析
张中丞传后叙赏析《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
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
文章第一段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作一些必要的交代。
第二段是驳斥“小人之诬”,从两个方面立论:一是根据李翰所写的《巡传》,“增其诬”的内容;二是针对许远被“系名宦官俱文珍者之次”的诬蔑,驳斥许远与宦官俱文珍同谋自污,故遭贬谪的谰言。
第三段是驳斥“史官、乌公(祜)之方乱河南北时,以为巡、远挡禄山兵践履不可当”的谎言。
第四段是全篇驳斥的重点,反驳人们怀疑张巡杀人飨士因而为敌所杀的观点,阐明许远死后留下一只靴在城上的事实真相。
本文结构谨严,辩驳有力。
文章围绕“辩诬”二字,一波三折。
在层层辩驳之后,终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全文由“疑”到“信”,再到“信”,又到“疑”,再又到“信”,几经反复,而每一次反复都是有力的辩驳。
如第一段先写自己初读《巡传》时对许远怀疑张巡“开门纳叛”的疑惑,这是第一次反复;接着写读《巡传》后细思其事,对许远被“系名宦官俱文珍者之次”的怀疑,这是第二次反复;再往下写读《顺宗实录》后深信传闻的记载,这是第三次反复。
作者一路写来,如抽丝剥茧,使读者终于拨开疑云,看清了历史真相。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叙”为“辩”服务,“辩”则紧紧围绕“叙”展开。
例如文章第二段先记述许远被诬为与宦官俱文珍同谋自污的情况,然后因事生议,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也是先记述一段史实,然后或驳或辩,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第四段则以记述引出自己论辩的内容、立场。
因此全文虽然用了一半的篇幅来“叙”,但都是为辩解某些事实真相服务的,“叙”得有节,“辩”得有理,“议”得有据。
4《张中丞传》后叙
总结
思想意义:
本文赞扬了张巡、许远等英 雄人物伟大的历史功绩,驳斥了 小人对他们的诽谤,是一篇光烛 千古的正气歌。
沁园春· 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 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 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xī xū )云亡。好烈烈轰轰 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 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赛鸦 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张中丞传》后叙
韩 愈
题解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 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 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 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 丞。 “叙”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 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 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 变称作“叙”或“引”。“后叙”除具 备“叙”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 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 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 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 论,所以题为“后叙”。
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 博闻强记的品格。 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嫉恶如仇、忠文采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描写,张巡的超 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都是最精彩 的片断。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内河 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 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 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 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 “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 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 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集》。
5《张中丞传》后叙(2014)解析
第三段、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人死、绳断 其亦不达于理
小人之好议论, 不乐成人之美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 能知人之卒不救,弃 城而逆遁?苟此不能 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4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之余, 虽欲去,必不达。 等到他们没有救 兵而且将要陷入 困境之时
写作背景
唐隶宗至德二年,安庆绪(安禄山 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 许远率兵七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 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 至洛阳,不屈而死。 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 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 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 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 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 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 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 毁。张巡的友人韩愈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 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 文名作。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 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 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提出 “不平则鸣”的论点。
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 句,与孟郊、贾岛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 有《昌黎先生文集》
张中丞 张巡(709---757)南阳人,因 抵抗安禄山后与南霁云等殉难,追 封御使中丞。有李翰为之作传。 本文为韩愈在读了李翰的作传 之后所写的一篇文章,用来突出张 中丞的气节和功绩。
第四段、南霁云
描写、抒情
张中丞传后叙论证方法
一、《张中丞传后叙》中为张巡,许远申诉的辩论技巧分为以下三种论证方法:1.归谬法诽谤一:“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驳斥:(1)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2)假设许远怕死这个前提成立,得出他投降肯定结论。
正因为他怕死所以他吃了自己的爱人的肉来充饥,呆在城里和叛军对垒,没有向叛军投降。
这与原命题中的结论矛盾。
当他在包围之中,外面没有一点援助,许远要效忠的是皇帝和国家,许远看到叛军越来越多,粮草没有,连人也快吃光了,即使是傻瓜也会计算自己的死期啊!可是许远却还在城里死守,由此可见说许远怕死这是错误的命题,命题不成立,得出许远不怕死。
2.比喻论证诽谤二:“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驳斥: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人快要死去的时候,总是从内脏中有一个地方先受到侵害,不是这个地方,也一定会是某个地方会坏掉。
拉断一根绳子,绳子要断掉必须在绳子上有一个裂隙。
如果有人以这个来责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这就跟小孩一样不通事理了。
3.类比论证诽谤三:“责二公以死守”驳斥:首先:“宁能知人之卒不救”,指出张巡和许远在城里都不知道没有救兵来救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当朝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两种形为行成对比,更加体现了张巡和许远二人高尚的人格。
《张中丞传后叙》分析
(第二段---4) 外无待而犹死 守,人相食且尽,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 知死处矣,远之不 畏死亦明矣。 乌有 城坏、其徒俱死, 独蒙愧耻求活,虽 至愚者不忍为。呜 呼!而谓远之贤而 为之耶?
待:期待,指望。 虽:即使。 数(shǔ)日:计算日期 死处:死的地方,死期 乌有:哪里有 徒:指一同守城的人。 为(wéi) :做 而:反而,副词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好像 2、吾儿,久不见若影 若属皆且为所虏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3、天若有情天亦老 连词,假如,如果 4、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若夫:句首发语词 5、相若 差不多
(第二段---2) 两家子弟 材智下,不能 通知二父志, 以为巡死而远 就虏,疑畏死 而辞服于贼。
指明当时的客观情境,说明许远抱定必死的决心。
层次结构(一)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段(1):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 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畏死亦明矣”
说者:制造流言的人,乱发议论的人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睢阳城被攻破 垢:责备 与……无异:和……没有区别 被动句
另一种人对许远的诬陷——由于 他个人的过失导致睢阳城的沦陷
(三段——2) 人之将死, 其藏腑必有先受 其病者;引绳而 绝之,其绝必有 处。观者见其然, 从而尤之,其亦 不达于理矣。
(第二段---1) 远虽材若不及 巡者, 开门纳巡, 位本在巡上,授之 柄而处其下,无所 疑忌,竟与巡俱守 死、成功名。城陷 而虏,与巡死先后 异耳。
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的论证方法
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的论证方法说到《张中丞传后叙》,大家肯定都知道那是唐代大文豪温庭筠写的,里头的故事可真是跌宕起伏,令人热血沸腾。
最近嘛,有人开始对张中丞的城之陷提出质疑,这可真让人坐不住了。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这种质疑不太靠谱。
先说张中丞,那可是一位铁血丹心的英雄,他的故事就像一部激动人心的大片。
张中丞为国捐躯,面对敌人毫不退缩,真是个拼命三郎。
可有人偏偏认为,张中丞城破是他失策,哎呀,这就让人难以忍受了。
你说,一个人拼了命保卫城池,结果城破了,难道就全怪他吗?这就像你们喝酒,喝到醉了,结果被朋友拍肩膀说:“你真不行!”可这酒可不是你一人喝的,大家都在喝,偏偏你醉了,能全怪你吗?再说了,张中丞面对的敌人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像狼一样冲过来,张中丞手下的士兵也不是一群温文尔雅的小绵羊。
那时候的战斗,都是血肉横飞,打得不可开交。
城池破了,当然是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说他不行,简直是对他英雄事迹的侮辱。
你想啊,如果敌人一上来就给你来个“神兵天降”,谁能扛得住呢?要知道,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你攻我防”,而是智勇双全的较量。
话说回来,张中丞在战斗中用尽全力,他的拼搏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多少后人的心。
他的那种“不怕死”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做英雄气概。
那些认为他城破是他失策的人,简直是对这份精神的背叛。
每当我想到张中丞,心里就充满了敬佩。
真心觉得,他在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后人树立榜样。
即便是最后的失败,也不能抹杀他的勇气与坚持。
然后,有人还说了,张中丞的策略不够高明,结果落得个败局。
这种说法就像在比赛中,总是能找到那些“教练”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真是无聊得很。
你想啊,当时的环境复杂,敌人强大,谁能做到万无一失?这就像下棋,一步棋走错了,结果全盘皆输,难道这就能全怪棋手吗?没有谁能预测到每一个变化,正是这种不可预知的因素,才让战争充满了悬念。
再说,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多少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张中丞传后叙人物性格特点
张中丞传后叙人物性格特点首先,张中丞非常忠诚。
在担任熟门头领导之前,他曾是宋江的属下。
在宋江遭到招安之后,他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在了熟门头担任门头领导。
虽然他的实际上司是梁山泊中的晁盖,但他对宋江仍然有着深厚的忠诚之情。
在他的属下遇到危险之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挡下了敌人的攻击。
他的忠诚性格也展示在了他对晁盖的付出上。
无论是在训练士兵还是制定战略策略上,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晁盖。
他的忠诚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成为了梁山泊的一名合格领导者。
其次,张中丞是一个非常聪明且善于判断形势的人。
在担任熟门头领导期间,他经常被派遣去应对一些麻烦事情。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面对敌人的攻击时,他总是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使熟门头能够在困难的局势中保持稳定,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的聪明才智也展示在了他对宋江的支持上。
他可以很准确地判断宋江的意图,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宋江实现目标。
他的智慧让人们对他敬仰不已,也成为了他在梁山泊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此外,张中丞是一个非常善良且正直的人。
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从不背离正道。
无论是在面对敌人的考验还是在面对困难的选择时,他总是能够选择正确的一方,并坚持到底。
在与敌人打交道时,他坚决不使用不义的手段,始终保持着风度和原则。
他的善良和正直也让他成为了梁山泊中的一个榜样。
他的朴实和真诚让人们愿意与他为伍,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总之,张中丞是一个忠诚、聪明、善良和正直的人。
他的性格特点使他在担任熟门头领导地位时表现出色,为梁山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形象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标杆,使人们明白了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他的人物塑造也为小说《水浒传》增添了一笔鲜艳的色彩,使人们对这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
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张中丞传后叙》是一部以历史人物张仲景为主角的古代传奇小说,通过对张仲景的故事进行再创作和发挥,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智勇双全且深受百姓爱戴的英雄形象。
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类比论证,通过对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类比来加深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本文将以类比论证为主线,探讨《张中丞传后叙》中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类比,展现了张仲景的聪明才智和治国能力。
在小说中,张仲景被描绘为一个善于观察、灵机一动的人物。
作者通过对张仲景慧眼识才的描写,类比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才选拔机制。
例如在小说中,张仲景发现了太子的才华,类比现实生活中领导者从民众中发掘人才的重要性。
这种类比论证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张仲景的魅力和领导才能。
其次,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还运用类比论证来描述张仲景的仁德风范和人民爱戴的形象。
张仲景被描绘为一个乐善好施、关心百姓的仁义之士。
作者通过对张仲景的慷慨解囊和慈善行为的描写,类比了现实生活中各类慈善机构和公益项目。
这种类比论证使得读者更能够感受到张仲景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此外,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还通过类比论证,展现了张仲景的英勇无畏和忠诚不二的品质。
张仲景被描绘为一个敢于担当、忠于国家的英雄形象。
作者通过对张仲景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的描写,类比了现实生活中勇士保卫家园的场景。
这种类比论证使得读者更能够理解张仲景的战功和忠诚精神。
最后,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通过类比论证,展现了张仲景的理论成就和医术造诣。
张仲景被描绘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的伟人。
作者通过对张仲景传世医书《伤寒论》的描写,类比现实生活中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这种类比论证使得读者更能够了解张仲景的学术贡献和医术造诣。
综上所述,《张中丞传后叙》中的类比论证丰富了故事情节,深化了人物形象,使读者对张仲景的智慧、仁德和英勇等品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类比论证不仅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还向读者传递了一些关于人性、伦理和社会道德的思考,使读者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张中丞传》后叙
在他的怪怪奇奇、汪洋纵肆的诗歌中,我们已 经可以感觉到他的不甘凡庸、喜好张扬外露的 气质,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芍药歌》)这一类自我描述,更不是拘谨 敛束的形象。甚至,他以上追孟子、继承道统 自命,也可以说是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表现。 所以,当韩愈投入古文复兴运动时,他的态度 与前人实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复兴儒学为核心 宗旨的基本立场上,他确是继承了前人;但他 的整个散文理论,特别在变革文风、推进创作 方面,却增添了许多新的和更为合理的内容。
【题解】张中丞,即张巡(709—757), 邓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玄宗 开元末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 令,调真源县令。安史乱起,张巡在雍丘 一带起兵抗击,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 南省商丘市),肃宗至德二载(757)城破 被俘,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乱平以 后,朝廷小人竭力散布张许降贼有罪的流 言,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感愤于此,遂 于元和二年(807)继李翰撰《张巡传》 (今佚)之后,写了这篇后叙,为英雄人 物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颂歌。
其中燕喜亭和《燕喜亭记》碑作为珍贵历史 文物,一代传一代,被保存了下来。由于它 们的存在,引发和形成了如下几个文化系列: 1、石刻系列 燕喜亭周遭崖壁上,摩崖石刻 十有余处。2、诗文系列 由燕喜亭及《燕喜 亭记》碑引了的历代诗文不可胜数。已入 《连州志· 艺文》及其它书籍的,有下列十九 篇(首)。3、名称系列 燕喜亭所在处, 《燕喜亭记》曾有生动的描写燕喜书院、燕 喜小学都成了历史,燕喜中学也于解放后并 入了连州中学。……可见韩愈于连州的影响, 十分深远。
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 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 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 产生了不良影响。
韩愈与古文运动
《张中丞传后叙》文体辨析
《张中丞传后叙》文体辨析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他 学 风 严 谨 ,其 文 章说 理 透辟 ,气 势 充沛 ,语 言精 炼 。
读 过 韩愈 的 《 说 》 、 《 师 马说 》等 名 篇 的读 者 , 恐 怕在 这 方
张 巡之 子 去 疾甚 至 还 与 别有 用心 的人 一 个鼻 孔 出 气要 求追 夺 许 远 的官 爵 。作 者 针 对别 有 用心 之
从 容 就 义 ,许远 被 叛 军掳 至 洛 阳 ,不 屈 而 死 。睢 阳保 卫 战 遏 人 散布 的 “ 畏 死 而 降敌 ”的 谣 言,在 文 章 中 先摆 出 了许 远 其 制 了叛 军疯 狂 进攻 的 态 势 ,捍 卫 了江 淮 地 区人 民的 生命 与 财 在 大 敌 当 前 时 的坦 荡胸 襟 : “ 门纳巡 ,授 之柄 而 处 其下 , 开
关键词:韩愈
论辩
文风
《 中丞 传 后叙 》 是 我 国古 代 文学 作 品 中 的名 篇 名作 。 张
徐 中 、 陶 型 传 两 位 先 生 将 其 选 入 由他 们 主 编 的 《 学 语 大 文 》 ( 东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出版 ) 中, 这对 今 天 的大 学 生 来 华 说 ,无 论 是在 思 想 ,还 是 在 写 作技 巧 上 ,都 有 十 分重 要 的 影 响 。 《 中 丞传 后 叙》 作 者 韩 愈位 居 “ 宋 八 大家 ”之 首 , 张 唐
面 都 有深 刻 的 体会 ,无不 为作 者在 文 章 中 阐述 的 观 点和 说 理 魅 力 和 抗击 叛 军 的 功绩 。因此 ,作 者就 采 用 了摆 事 实 、讲 道
论 辩 的技 巧所 折 服 。 笔者 面 所要 谈 的 《 中丞传 后 叙 》 虽 F 张
然 不属 于 议论 文 范 畴 ,但 作 者在 文 章 中论 辩 的 技 巧和 文 风丝 力 和抗 击 叛 军 的功 绩 。作者 在 文 章 中写 道 : “ 家 子弟 材 智 两
写作 《 中 传 后叙 》的 缘 由作 了明确 的表述 : “ 以文 章 张 翰 白名 , 为此 传 颇 详密 。然 尚 恨有 阙 者 :不 为 许远 立 传 ,又 不 载 雷 万 春事 首尾 。 ”可 见 , 韩愈 写此 文 就 是要 弥 补 李翰 《 张 巡 传 》 中存 在 的缺憾 。
产 , 为唐 军 积 蓄 力量 、准 备 反 攻赢 得 了宝 贵 的时 间 , 因而 张 无 所 疑 忌 ,竟 与 巡 俱守 死 。 ”许 远 将 兵权 交 给 了张 巡 , 由张
巡 、许 远 等 抗敌 英 雄 受到 了人 民 的赞 扬 。但 当时 一些 拥 有 强 巡 统 … 指挥 , 自 己 愿 处其 下 。仅 从这 兵 的朝 廷 武 官 ,他 们 面临 安 史 叛军 的 进攻 ,有 人贪 生 怕 死 , 弃城 逃 跑 而 保命 ;有人 心 怀 鬼胎 ,坐 观 睢 阳陷 落而 不 增援 。 ‘ 来看 ,就足 以显 点
,
以道 为主 。他 反对 六 朝 以来 的 骈文 ,大 力提 倡 先 秦 、两
法 以 “ 述 ”最 为常 见 。我 们 从 韩愈 对 写作 缘 由的表 述 巾也 叙
汉 的散文 ,主 张学 古 要 在 继承 传 统 的基 础 一I 新 ,坚 持 “ LI 辞 可 以推 断 出 ,作 者 在 《 中丞传 后 叙 》 中只 须 对许 远 等人 的 张
文 学教学研笼
。 _
浅 谈
《张 中 丞 传 后 叙 及 其 论 辩 文 风
0袁谋典
摘 要 : 张中丞传后叙 是韩愈文章中的一篇 力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匠心独运,摒弃丈章体裁常用的 “ 叙
述 ” 手 法 , 而用 “ 论 ”的 手 法 来彰 显 许远 的胸 怀 和 功绩 ,收 到 了超 乎 想 象的理 想 效 果 。 议
远 卑 劣 行径 的义 愤 ,似 乎 感 觉到 采 用 “ 述 ”的方 法 ,不 足 叙
以驳斥别有用心的人对许远 的诬陷,不足 以彰显许远的人格
理的 “ 议论 ”方法 来 写 许远 , 以便 更好 地 彰 显许 远 的人 格 魅
F,不 能通 知 二父 志 , 以 为巡 死 而远 就 虏 ,疑 畏 死而 辞 服 于
毫不 逊 色 于 议 论文 。
韩愈 写 《 中丞 传后 叙 》 是 有历 史 背景 的,唐 肃 宗 至 德 贼 。 ”当时 流 青 四起 ,情 况 对 许远 的 名 节 十 分不 利 ,别 彳用 张 丁
二年 ( 元 77 ),安 庆绪 ( 公 5年 安禄 山之 子 )的部将 尹 子奇 率 心 的人 所 散 布 的谣 言 ,连 张 巡 、许 远 两 家 的子 弟 都听 信 了 , 领 1 万大 军 进攻 睢 阳 ,张 巡 、 许远 率 七 千疲 惫 的 唐朝 将 士 坚 3 守数 月 ,终 因 粮尽 兵 绝致 使 睢 阳 陷落 ,张 巡及 部 将 五十 余 人
《 中 丞传 后 叙 》这 篇 文章 的体 裁是 “ ” “ ”就 张 叙 叙
他 在 当 时 和 后 代 文 坛 的 影 响 力 都 相 当 大 , 苏 东坡 誉 他 为 是 通 常所 见 到 的跋 ,跋 一般 放 在 书后 ,它 除 了具 备 “ ”的 序 “ 起 八 代之 衰 ”。在 创 作上 ,韩 愈 强调 文 以载 道 ,文 道 合 作 用之 外 , 还 可 以对 著 作作 适 当 的补 充 。此 类 文 章 的表现 手 文
示 许 远 坦 荡的 胸襟 。平 时 ,我 们 可 能都 听 到过 这 样 个 有趣
的笑 话 :有 人 在 “ 把 手 ”领 导 岗位 卜 K了 ,组织 部 门 调 ‘ 干
平 叛之 后 , 这些 拥 兵 自重 的 人 为 了给 自己 的可 耻行 为进 行辩 任 他 到 上 一 机 关 当副 手 ,他 却 要 求 l 领 导仍 把他 调 到 下 级 级 解 ,与 某 些嫉 妒 张 巡 、许 远 功绩 的 文 人纠 结 在 一起 ,肆 意散 级 机 关 “‘ 一 把手 ”, 理 由是 自 己 长期 “ 一 手 ” , 个 一把 布流 言 蜚语 ,挑 拨离 间 ,诋 毁抗 击 安 史叛 军 的 英雄 ,为 割据 人 说 了算 已经 习惯 了。 许远 作 为 一个 封 建 官僚 , 与如 今 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