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的症状及治疗.doc
胆结石的症状与治疗原则

胆结石的症状与治疗原则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
胆结石形成于胆囊或胆管中,由于体内胆汁中溶解物质的不平衡,导致胆固醇、钙盐等沉积形成硬块。
本文将重点介绍胆结石的常见症状以及目前常用的治疗原则。
一、胆结石的常见症状1. 上腹部剧烈绞痛:这是最典型且最常见的胆结石表现。
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烈而间歇性的上腹绞痛,可以放射至右肩膀或右侧肋下部位。
这种绞痛多数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2. 恶心和呕吐:由于结石堵塞了胰液与消化液流入十二指肠的通道,使得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和吸收。
这会引起恶心、呕吐以及对油腻食物的厌恶感。
3. 食欲不振:患者往往会因为食欲不振而出现体重下降和疲倦乏力等情况。
这是由于结石堵塞了胆汁分泌和排空导致胆汁淤积,影响了消化功能。
4. 胆绞痛发作后若伴有发热,说明可能已合并胆囊感染、化脓性胆管炎或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二、胆结石的治疗原则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临床表现或只有偶尔轻微上腹隐约不适感、大小近10mm内无合并其他并发证据胆囊结肠息肉、沙粒样鬼剑士或大杜仲剑士;经措施后未刺激合同反应的计划体胆固醇结石;有针对其它合并症(慢性心脏病,先天性血液疾病等)的主要治疗;其中较重要方法是以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习惯及饮食为主,尤以限制脂肪和胆甾负荷减轻胆囊不适感为重点的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首发绞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持续时间超过3-5h。
出现急性化脓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肝炎或多次继发的急诊绞肉可能导致感染引起败血粒仔型GST增高和休克的手术指征。
3.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人们通常会在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介入手术中进行选择。
目前,微创介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
一、概述
某同事今年二十六岁了,平时饮食规律一直都不是很正常,但是身体也没有不适迹象,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某同事的胆部总感觉不适合,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胆囊形态大小正常,胆囊壁可见一枚颗粒样强回声,后伴彗星状声影,胆汁充盈尚可,胆总管内径正常胆囊内可见泥沙样结石,胆汁透声差,胆总管内径正常。
现在正在医院进行治疗,到底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在胆囊炎疾病发作时,患者的上腹部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并且随着体位的改变,疼痛感还会加,甚至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可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所以会使饮食造成影响。
2、而胆结石的疾病和患者的结石大小,部位有一定关联,一般当结石侵入到了胆囊管时,可引起胆绞痛,患者还会有上腹剧烈疼痛,坐卧不安,大汗淋漓的现象,甚至出现黄疸和高热。
3、胆囊炎疾病都会并发出现胆结石疾病的,病症若没有及时治疗,患者甚至会出现中毒休克的现象,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出现。
并且,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胆囊炎要及时调治。
三、注意事项:
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避免长期摄取粗糙的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日常饮食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增加了胃部消化的负担。
胆石症

胆结石定义:胆结石是胆囊、胆管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总称,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它的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为胆汁代谢异常、胆固醇过饱和析晶或蛔虫钻胆引起感染所致。
由于结石常造成胆道系统梗阻与感染,故本病为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属中医“胁痛”、“黄疸”、“癖石”等范畴。
诊断标准:胆结石的临床表现与胆结石的部位、大小、有无胆管梗阻、胆管梗阻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一)症状与体征胆结石在“静止期”(即无胆道梗阻与感染的时期)可无明星的症状和体征,或仅表现为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如肝区或上腹部钝痛、厌食油腻食物、泛酸、嗳气、烧心、腹胀等所谓“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病”症状。
当结石阻塞胆道或继发感染时,则出现较典型的临床症状。
1、胆囊结石约半数病人可以终身无症状,称作隐性胆囊结石。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胆囊结石,病人有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厌油腻食物等消化道症状;较小的结石,病人可于饱餐后、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位时,因结石阻塞胆囊颈管而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出现胆绞痛伴恶寒、发热等感染症状。
重症病例由于炎性渗出或胆囊穿孔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如结石长期阻塞胆囊管不发生感染,则仅形成胆囊积水,可无临床症状,腹部体检可扪及胀大的胆囊。
如结石排入胆总管,则可因胆管内结石嵌顿引起胆绞痛、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甚至并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在继发感染情况下,右上腹可出现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等症状。
2、胆总管结石非发作期症状不典型,易与溃疡病、消化不良相混淆。
当结石引起胆管梗阻造成肝内胆管扩张、胆汁引流不畅时,可出现局部与全身症状。
约75%病人有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之后约70%病人出现黄疸。
如结石阻塞胆道合并胆道感染,则同时出现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三联征。
如胆道梗阻与感染得不到控制,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血压下降、神志障碍(Reynold五联症)称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肝内胆管结石症状很不典型,间隙期无症状或仅感右上腹轻度不适。
为你普及胆结石症状与护理知识

为你普及胆结石症状与护理知识大多数人对于胆结石并不陌生,这一疾病好发于中年以上人群,且女性患有胆结石几率要高于男性。
诱发胆结石的原因有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且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饮食习惯改变,生活节奏加快,胆结石患病几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那么胆结石都有哪些症状呢?又有哪些护理方面的知识呢?下文中为大家简单进行科普。
1胆结石都有哪些症状呢?胆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又被称之为胆石症,其包括胆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等多个类型。
胆结石在刚开始时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往往是出现胆绞痛之后患者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胆结石显现出来的症状主要包括胃肠道、发热等全身性症状和和腹部疼痛等局部症状。
1.1全身症状(1)胃肠道症状。
一些患者在胆结石发作时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反应,包括打嗝、恶心、呕吐或是有腹胀感。
(2)黄疸症状。
一些胆结石患者在胆结石发作后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但症状往往较轻,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或是眼睛巩膜变黄。
(3)发热与寒颤。
一些胆结石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这是因为在患有胆结石后结石会对胆囊造成刺激,导致其出现炎症。
部分胆结石患者并发坏局性胆囊炎,不但会出现高烧症状,还同时伴随有寒战。
(4)精神症状。
胆结石患者还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等精神方面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昏迷、短暂性休克,进而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1.2胆结石局部症状腹痛是胆结石最为常见的局部症状,胆结石患者的腹痛特点主要是右上腹或上腹痉挛性疼痛,且会呈现出不断加重的趋势,甚至会放射到右肩背。
一旦出现腹痛症状患者十分痛苦,坐立不安,甚至会大汗淋漓,胆结石发作时间多持续在半小时以内,而在缓解却要经过数日。
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是因为结石梗阻胆囊管,造成其内压升高,因此胆囊平滑肌会通过收缩或痉挛试图排出堵塞胆石,导致患者出现刀割样疼痛感。
胆结石一旦存在,说明消化系统胆汁代谢出现了问题,若不加强护理和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更为严重问题的出现,所以即便胆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明显症状,也需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对自身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

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
1、 胆结石症状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表现,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4、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胆囊结石患者如果体内的结石较大的话会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5、出现黄疸。少数患者得了胆囊结石会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顿若不及时治疗严重的话会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穿孔会引起患者休克、死亡,情况十分危急,因此对于胆结石不管目前处于什么阶段都应该及时治疗。
2、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3、胆绞痛。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背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小时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
外科业务学习胆囊结石1

外科业务学习记录时间2012-12-03 地点医生办公室主持人段成顶主讲人刘重参加人员全体外科医护人员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年人,女性常见,尤以经产妇和服用避孕药者常见。
病因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
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
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结石形成。
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
临床表现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
约有5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
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
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
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
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
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
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
莫菲征常阳性。
诊断鉴别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
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如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95%以上。
治疗预防(一)手术治疗近来研究报道是肝脏的成石性胆汁形成了胆囊结石(如胆固醇过饱和),所以从2007年开始,国内开展了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主要是应用胆道镜在术中彻底取出胆囊内的结石。
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萎缩性胆囊和胆囊癌变者。
胆结石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胆结石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四川省盐源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615700)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受到胆结石的困扰,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而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很大的痛苦。
所以,人们一定要认识到胆结石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做好对此疾病的预防,而患者就需要积极进行治疗的配合,及时进行健康身体的恢复。
1 胆结石的症状 1.1腹痛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胆绞痛是最典型的症状,在患者的上腹或右上腹的位置会存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感,此症状往往随着病情发展还会愈发严重,过程中会逐渐朝患者右肩背的位置进行放射发展。
大部分患者都是突然发生胆绞痛,特别是吃太饱、过度的劳累和剧烈的运动后,更为得明显。
患者躺着时,结石容易进入胆囊管中,则一部分的患者会在睡觉时出现突然性的疼痛。
患者每次疼痛的发作时间一般会持续有十分钟至几小时的时长,此疼痛感在逐渐消失后,就说明结石已经慢慢进入了胆囊内。
1.2胃肠道的症状当患者出现胆结石的急性发作时,不仅会存在疼痛感,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的反应现象,且在呕吐后往往疼痛感并不能有效缓解。
当患者发生此类的症状后,还常表现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情况。
1.3发热往往胆结石会导致胆囊炎的发生,且胆囊炎会造成患者身体的发热情况,特别是坏疽性的胆囊炎和化脓性的胆囊炎等造成发热症状更为明显,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颤情况。
1.4黄疸胆结石的患者还可能存在黄疸情况,往往在剧烈的疼痛后比较明显,但黄疸症状一般较为轻微并不是十分严重。
黄疸症状主要是因为胆结石造成胆囊炎发生,且导致胆囊的梗阻,同时伴有一系列肝细胞的损害等情况而发生黄疸。
2 产生胆结石的原因 2.1个体原因出现胆石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年龄,随着人们年龄逐渐增加,胆结石患有的几率就会增加。
年龄和胆汁内胆固醇饱和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和胆酸的合成以及胆酸池大小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另外,相关研究也表明肥胖也容易导致人们较为常出现胆石症,肥胖者的胆囊存在收缩性的改变,进而造成胆结石的容易形成,且危险性也会增加。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应该如何治疗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应该如何治疗一旦患有胆结石疾病康复难度比较高,对于胆结石疾病需要科学做好疾病治疗,以防止耽误疾病治疗时机,希望每一个患有胆结石疾病的患者均能够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下文将介绍胆结石临床症状,并提出合理化的治疗措施。
1.胆结石临床症状1.1腹痛胆结石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胆绞痛,患者在发病后相继会出现右上腹、上腹疼痛并伴有痉挛症状,伴随疾病的发展,疼痛的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疼痛的症状还会向右肩背部放射,患者会感受到背部疼痛。
引发胆绞痛主要原因为结石在胆囊中移动,当胆囊管被结石阻挡后会导致患者胆囊内压力升高,这就会造成胆囊平滑肌收缩时引发疼痛,患者在发生胆结石后,在劳累过度和吃的太饱后,疼痛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患者晚上休息的时候,侧躺会导致胆囊中的结石进入到胆囊管中,因此会发生突然间疼痛。
1.2胃肠道症状胆结石的发生除了会让患者感受到疼痛以外,还会造成患者肠道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在发生这样的情况之后患者会表现出厌油腻的状态以及消化不良、腹胀等。
1.3发热胆结石会导致胆囊炎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其中化脓性胆囊炎与坏疽性胆囊炎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寒颤的症状。
1.4黄疸在患有胆结石疾病之后,患者出现黄疸的概率比较高,尤其是在剧烈疼痛之后,患者的黄疸症状更为明显。
胆结石疾病在发病之后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胆囊炎及胆囊梗阻疾病,价值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肝细胞损害,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黄疸症状。
2.胆结石发病原因2.1与生活习惯有关对于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喜静不爱动、妊娠后期患者、肥胖症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胆结石疾病。
由于不能经常参与一些体力活动,会导致内脏处于一种下垂状态,腹壁松弛,会对胆管造成长期的压迫,导致胆汁呈现出一种排泄不畅的状态,胆汁逐渐浓缩、淤积和沉积,进而形成结石。
2.2与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关胆囊炎受坏死脱落的细菌、黏膜及病毒等构成一个核心,导致胆红素及胆固醇沉积,长此以往会形成结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结石的症状及治疗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胆结石的症状及治疗”,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胆结石的症状及治疗
一、症状
1.胆囊结石
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
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
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
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
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
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
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
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
2.肝胆管结石
肝胆管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系统产生结石,所以,又称肝内胆管结石。
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单纯的肝内胆管结石,又称真性肝内结石症。
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越来越多,结石的分类多属胆红素结石。
肝胆管结石多有黄绿色块状或“泥沙样”结石的成分,多为胆红素钙。
结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虫卵,所以有人认为肝胆管结石系由胆道蛔虫、细菌感染致胆管阻塞所致。
肝胆管结石以左叶肝管居多,肝左外叶上、下段肝胆管汇合处的胆管略为膨大、结石多停留在该处,右侧肝胆管结石多见于右后叶胆管内。
临床特点多表现为:
(1)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为轻,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
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
(2)肝功能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
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
(3)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
(4)并发症多且较严重。
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
(5)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
二、病因
造成胆结石主要原因可能有:
1.喜静少动
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2.体质肥胖
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3.不吃早餐
现代许多人不吃早餐,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餐后零食
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5.肝硬化者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6.遗传因素
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
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发生。
三、治疗
胆结石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包括腔镜微创治疗)。
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
胆结石手术治疗可分为一般手术和微创手术。
1.一般的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药物不起作用的结石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胆囊,能快速根除病灶,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
2.微创手术
只是在腹部切三个2~3公分的小切口就可以了,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但是微创手术很难将细小结石取出,还会诱发结石。
四、预防
饮食上要遵循清淡、高维生素、低脂肪原则,三餐定时定量,加强健身运动,控制体重,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