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高反应的形成机制

气道高反应的形成机制1.引言1.1 概述气道高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气道对多种刺激物质过度敏感,导致气道收缩、痉挛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气道高反应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气道高反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表明,气道高反应的形成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炎症反应和神经调控被认为是气道高反应形成的两个主要机制。
炎症反应是指在气道组织内发生的炎症过程,包括细胞因子的释放、白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等。
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加,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都会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气道高反应的发生。
而神经调控是指自主神经系统对气道平滑肌的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和痉挛,而副交感神经则对气道平滑肌起到松弛的作用。
当神经调控功能失调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副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气道高反应的形成。
总之,气道高反应的形成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炎症反应和神经调控是气道高反应形成的两个主要机制,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气道对刺激物质过度敏感。
进一步研究和了解这些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气道高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是引言。
这部分将首先对气道高反应进行一个概述,介绍气道高反应的定义和背景信息。
然后,文章将阐述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目的,以引导读者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正文。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气道高反应的主要机制。
首先,文章将探讨炎症反应在气道高反应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包括炎症细胞的活化、炎性介质的释放等方面。
其次,文章将探讨神经调控在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主要包括自主神经的调节、神经调节物质的释放等方面。
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举隅

秦国政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举隅1. 引言1.1 背景介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为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秦国政教授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在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他深入研究经方药物的配伍应用,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通过对秦国政教授的经方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以及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验案进行系统的探讨,旨在探讨经方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优势和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传统经方治疗自古以来在中医领域就有着悠久的历史,经方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特点和模式。
秦国政教授通过对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秦国政教授的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验案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探究其治疗效果和优势,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本文也希望能够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探索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对秦国政教授的经方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秦国政教授的经方治疗方法秦国政教授的经方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运用中医经方配伍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其治疗方法包括四方调理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首先是四方调理,秦国政教授注重调理患者的整体气血阴阳平衡,主要包括四方调理中的“四方”即调理药、调理食、调理穴和调理情。
气道粘液高分泌调节药物的研究进展

气道胆 碱能 反射 性粘 液分 泌主 要 由粘液 分泌 细胞 上 的毒 蕈碱 Ms 受体 介 导 。 副 交感 神 经 节 后纤 维 末 梢
突触前膜上的 Mz 受体通过反馈性抑制乙酰胆碱( c ) A h
的 释 放 ,间接 调 节 腺 体 分 泌 反 应 。 非 选 择 性 毒 蕈 碱 Ac h受体 拮 抗 剂异丙 托 溴 铵吸 入后 可 抑制 气 管 上皮杯
蛋 白 酶 , 它 呈 时 间 依 赖 性 地 增 加 气 道 粘 蛋 白基 因
MUC5 AC mRNA的 表达 。促 进 粘蛋 白 的合 成 与 分 泌 。豚 鼠气 管 内滴 注 卵 白蛋 白使 其致敏 。可 引起气 】
级 联 反 应 。增 加 杯 状 细 胞 数 目 。促 进 M UC5 AC 表
在 肺 组织 中的聚 集 ,减 轻 炎症 反应 【。西 维 来 司他 已 7 】
地 司坦 ( d se n mie t ie,MR- 8 ,该 药 用于 COPE 8 9) 治 疗 已进入 m期 临床 ,ON 6 1 O- 8 8和 A - 7 3则 E3 6 别 处 于 I 临床 和 临 床 前 研 究 中。 期
状 细 胞 增 生 ,减 少 刺 激 性 分 泌 物 的生 成 量 。但 由 于 异丙 托 溴 铵 是 非选 择性 的 ,同 时阻 断 M。 受体 的 自身
泡 灌 洗 液 中 ,发 现 MUC5 AC 的合 成 明显 增 加 , 中 ,I 9是 最 主要 的 促 进 因子 。 目前 ,研 究 提 示 L- I- 小分 子拮 抗剂 不 具有 良好 的抗 高 分泌效 应 。 L4的
可直 接 刺激Leabharlann 培养 的气 管上 皮 粘液 分泌 细 胞 MU 基 因 C5
气道粘液高分泌相关疾病的治疗_周主任分解

气道平滑肌收缩
β2受体
异丙托溴铵: 拮抗乙酰胆碱4 沙丁胺醇: 舒张气道 平滑肌5
盐酸氨溴索: 降低痰液粘稠度 增强纤毛摆动3
痰液黏稠 不易排出
黏液分泌 增多
气道狭窄
气道阻塞1,2
沐舒坦+可必特2-5 抑制黏液分泌+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舒张气道
临床表现及肺功能影响
1.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2004;4:241–250. 3. 亚太传统医药. 2009,5(12):102-3.
气道阻塞,止咳化痰,解痉平喘
26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资料
28
针对发病机制选择药物联合: 沐舒坦+可必特,黄金组合有效解决气道阻塞
起始因子
炎症反应/神经激活 促分泌素释放1
盐酸氨溴索: 抑制黏蛋白高 表达3
黏蛋白高表达
分泌细胞及 腺体增生
盐酸氨溴索: 降低黏液腺/浆 液腺细胞比例 抑制分泌细胞 增生3 异丙托溴铵: 作用气道黏膜 下腺体 抑制黏液分泌2
神经递质激活2
多种呼吸道疾病伴随气道黏液高分泌
哮喘: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COPD:慢性咳嗽、咳痰,气 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可有大 短或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 量白色泡沫痰。 喘息和胸闷。 普遍存在咳嗽、
肺炎: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 可出现脓性痰或血痰。可有呼 吸困难,呼吸窘迫。多数患者 可见发热。
咳痰;喘息、胸 闷等气道阻塞症 状。 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咳大
COPD. 2013 Oct 15.
第二部分
气道粘液高分泌相关疾病治疗

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肺 功能测定可证实由弥漫性支气 管扩张或相关阻塞性肺病导致 的气流受限。
第7版内科学教材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病生后果
气流受限 气道堵塞
通气/血流比
例失调
气道黏液 高分泌
感染 气体交换功能
障碍 急性加重
Duncan F Rogers. Respir Care 2007;52(9):1176–1193.
纤毛上皮受损,纤毛正常功能受损 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 性物质下降
气道炎症及氧自由基产生
氨溴索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防止炎 性和氧化性损伤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8):1361-1364. Jpn J Pharmacol.2000,83:191-196. Toxicol Appl Pharmacol.2005,203:27-35. Intensive Care Med.202009;47(18):04,30:133-140. Lung.1997,175:235-242.
应用祛痰药似有利于气道引流通 畅,改善通气功能。常用祛痰药 物有盐酸氨溴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64.
氨溴索独特机制,有效治疗气道粘液高分泌
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病机理 黏液的粘稠度增加 氨溴索作用机制 氨溴索降低痰液粘稠度,易于痰液排 出 氨溴索增强纤毛摆动,促进排痰 氨溴索刺激肺泡II型细胞合成及分泌肺 泡表面活性物质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1;34(3):201-203. 4. 华中医学杂志. 2005,29(2):139-40. 5. 新医学. 2009,40(6):351-4.
第三部分 气道粘液高分泌疾病的优化治疗
16
沐舒坦®——气道黏液高分泌疾病的有效选择
沐舒坦:高效应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相关疾病 修改版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定义与危害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意义 沐舒坦是气道黏液高分泌相关疾病的强效之选
多因素导致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在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刺激下,腺体和杯状细胞产生、分泌过
多的黏液的一种临床表现 • 是影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临床进展、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
• 有持续慢性咳嗽/痰症状的受试者的COPD发病率最高,无论是非吸烟者还是 吸烟者,在基线期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IRR,2.88;95% CI,1.44 - 5.79) 后,即COPD风险是无症状者的2.88倍
ECRHS I (1991-1993)
ECRHS II (1999-2002)
发病率(例/1,000/年)
刺激 因子
杯状细胞化生
MUC5AC大量分泌
柱状细胞
转化
杯状细胞
慢性咳嗽、咳痰
1. Pulmon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3,26(5):510-513. 2. N Engl J Med 2016; 375:1544-1551.
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理改变
3.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2004,4:241–250 4.中国药师.2006,9(12):1143-1144.
5.Acta Biomed. 2009,80(2):102-106.
沐舒坦获得众多指南和最新专家共识推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 • 减少AECOPD发生频率和住院次数的预防措施:黏液溶解剂…氨溴索
• 伴有慢性黏液高分泌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肺功能恶化及住院治疗风险。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羧甲司坦
◦ 羧甲司坦治疗可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及感冒的频 率,提示羧甲司坦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目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COLD)中被推荐为治疗 慢阻肺的药物。
◦ 对于哮喘患者,羧甲司坦(500mg,3次/d)可提高其咳嗽阈 值,减轻患者的咳嗽症状,推荐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简介 气道黏液高分泌对疾病的影响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治疗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未来研究与展望
黏液是由气管、支气管中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及 粘膜下腺体分泌的水、糖类、蛋白质、脂类及矿物 质组成的混合物。
正常分泌的气道黏液具有保护气道、湿润空气等作 用,但在吸烟、感染、氧化应激等多种致病因素作 用下,可产生大量促分泌因子作用于分泌细胞,导 致气道杯状细胞肥大和增生,产生过量黏液。
◦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研究 发现,具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人群,其罹患慢阻肺的 风险是对照人群的3倍左右,并与吸烟状态无关,阵发性 咳嗽是慢阻肺独立的危险因素。
支气管哮喘
◦ 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 性疾病;
◦ 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成哮喘患者的气道细菌定植、气流受限及通 气功能障碍,进而使患者症状难以控制;
◦ 咳嗽是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的症状(>90%),且多伴有咳痰 (75%-100% ),因此气道黏液高分泌也是支气管扩张症 的基础病理生理与临床特征,可造成反复的阻塞与感染, 加重支气管扩张的进展。
肺囊性纤维化
◦ 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较严重,常合并反复 的肺部感染。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痰液特征为中性粒细胞 浸润明显,铜绿假单胞菌定植较多。
祛痰药作用的关键点
粘性毛细胞在呼吸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学特征

粘性毛细胞在呼吸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学特征粘性毛细胞是一种特殊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其极性结构上有紧密连接的纤毛面和粘附面。
它们在人体呼吸系统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和维持正常呼吸系统的清洁状态。
然而,粘性毛细胞也可能参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粘性毛细胞的生理特征粘性毛细胞位于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柱状上皮层之间,主要负责黏液层的清除和维持呼吸道的湿润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粘液层是由粘液腺和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构成,粘性毛细胞则将其中的异物和潜在病原体通过纤毛活动排出体外。
此外,粘性毛细胞也能够借助其表面的纤毛将周围的水分吸附到呼吸道壁上,从而维持呼吸道内环境的水分平衡。
二、粘性毛细胞的病理学特征虽然粘性毛细胞具有很多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
1.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痉挛,以及粘液过度分泌。
这些过度分泌的黏液被粘性毛细胞阻塞,导致纤毛活动减弱,使得呼吸道清除功能降低。
此外,粘液层增厚还可能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力增加,加剧哮喘发作。
2.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在支气管内感染引起。
对于一些感染严重的病人,黏液层增厚以及粘液排出难度的增加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此外,长期吸烟、气体污染、过敏性反应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粘性毛细胞的病理变化,如黏液层过度分泌和纤毛减少等。
3.囊性纤维化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液分泌过度,导致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
在囊性纤维化病人的呼吸系统中,粘液层过度分泌和纤毛活动异常,导致感染易发和长期慢性感染,还可能出现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粘性毛细胞的调节和治疗考虑到粘性毛细胞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对其调节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药物治疗在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等疾病中,药物治疗一般包括使用口服或吸入式的类固醇和β2激动剂,以减少炎症和痉挛,同时也能够帮助减少黏液分泌。
慢性支气管炎粘液分泌

凝胶 状 的粘蛋 白是粘 液纤 毛 清除的基 础 。粘液凝
胶 是 由富 含碳 水 化合 物 的糖 蛋 白聚 合 而 成的 , 种糖 这
蛋 白叫做 粘 蛋 白 ( e s , 一 类 由环 状 细胞 和 粘液 mu i ) 是 n 腺 细胞合 成 的高度 糖苷化 的蛋 白质 。单一 粘蛋 白分子
非 细 胞 释 放 酶 。 J
1 2 粘 液 的物理 特 征 分泌 物 的物 理 特性 包 括流 变 . 学和表 面粘 附 两大特性 。粘液 是一种粘 弹性 的或非 牛 顿液体 , 既有 液 体样 的粘性 , 有 固体 样 的弹性 。粘性 又 是流动 的 阻力 , 是一种 物质 吸 收所加 能量 的能力 。 弹性 是一种 物质 贮 藏所加 能量 的 能力 。一 种 理想 的固体对 应力 的反应 是 有限变 形 , 在应 力去除 后能 完全复 原 , 而 真 正 的液 体对 应力 的 反应 是 变形 或 流 动 , 应力 去 除后 流动 停止 , 无能量恢 复 。 故牯 液 的分泌 和输送需 要粘 液
慢性 支 气 管炎特 征 之一 是 气道 粘 液 高分 泌 , 道 气 粘液高 分泌 引起外 周气 道 的粘液填 塞 , 引流不 畅 , 气 使 道对感 染 的易感性 增 加 。了解 气道 粘 液高分 泌的机 制 及气道 分泌 物 的物理 、 生化特 征和 粘液 的运输 , 对选 择
适 当的粘液 活动 剂进 行治疗 十分 重要 。 1 粘 液 的 生 化 及 物 理 特 征
表现 为非 牛顿行 为 , 才易从 腺体排 出 , 过纤 毛摆动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
能量有效转移[。
2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的 粘 液 分 泌 机 制
气道粘液高分泌的诊治

气气道道上上皮及及MMCCCC组组成成
中央气道上皮
外周气道上皮
纤毛和气道表面液体对MCC清除吸入的环境刺激物起 主要作用;ALJC调控细胞旁通透性,并防止环境因 子对细胞旁的侵蚀。Serous cell:浆细胞
与中央气道上皮相比,无粘液层,上皮细胞扁平、 纤毛稀疏,产粘液细胞为其他分泌细胞(如Clara 细胞)替代
病毒
感染 上皮细胞
过度产生的1L-17抑制CD8+细胞清除病毒的能力,加重肺部病变
诱导释放
C3a及IL-13等炎 症介质
感染早 期
CD 11b+细胞
气道炎症
感染后 期
CD4+Th17细胞
释放大 量
释放 IL-17
炎症部位 聚集
炎症细胞
诱导
更多的趋化因子和 细胞因子
释放
IL-17受体
气道上皮细胞
结合
Duncan F Rogers. Respir Care 2007;52(9):1176–1193.
20~40%的哮喘患者存在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
研究选取了1991年-1993年欧盟社区呼吸道健康调查中的856例哮喘患者的数据
*咳嗽:包括气道黏液高分泌和/或慢性咳嗽
Roberto de Marco,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6;117:1249-56.
气道自主控制机制
• 正常气管平滑肌张力由胆碱能控制
-人类肺几乎全部的传出自主神经纤维均起源于迷走神经背核的 副交感神经的分支
-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走行至气道平滑肌、粘膜下腺体、纤毛上皮 细胞(中心气道)
-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使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纤毛摆 动加速
简述终末细支气管的管壁结构特点

终末细支气管是肺部的末稍分支,它是气管支气管树的最末端,是呼吸道结构中的最小的一部分。
终末细支气管的管壁结构特点对于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终末细支气管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其管壁结构特点,并对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终末细支气管的解剖结构终末细支气管位于支气管树的末梢部分,它是呼吸道的最末端,与肺泡相连。
终末细支气管的管壁由多层结构组成,主要包括黏膜层、软骨层、平滑肌层和黏液腺层。
1. 黏膜层终末细支气管的黏膜层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这些上皮细胞呈现扁平形状,表面具有微绒毛。
黏膜层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和清洁,防止异物进入肺部。
2. 软骨层终末细支气管的软骨层由一些碎片状的软骨板组成,这些软骨板的存在增加了管壁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持气道的通畅。
相比于主支气管和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的软骨层较薄,但在维持气道通畅方面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平滑肌层终末细支气管的管壁中含有平滑肌层,这些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可以调节气道的直径。
在呼吸过程中,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能够控制气道的阻力,从而调节气体的流动。
4. 黏液腺层终末细支气管的管壁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黏液腺,这些腺体主要分布在黏膜层和软骨层之间。
黏液腺的分泌物可以增加气道的湿度,帮助保护气道免受干燥和刺激物的损害。
二、终末细支气管的功能终末细支气管在呼吸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其管壁结构特点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1. 气体交换终末细支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进行交换。
管壁的薄结构有利于气体的扩散,使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能够顺利排出体外。
2. 湿润和清洁终末细支气管的黏膜层分泌的黏液能够保持气道的湿润和清洁,防止异物进入肺部,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3. 调节气道阻力终末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能够调节气道的直径,对气道阻力起到调节作用。
这有助于保持呼吸通畅,适应不同强度的呼吸活动。
4. 免疫防御终末细支气管的黏膜层和黏液腺层含有免疫相关的细胞和分子,能够参与呼吸道的免疫防御,保护呼吸系统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侵害。
气道粘液高分泌的诊治

Rémi Villenave.. et al. PNAS | March 27, 2012 | vol. 109 | no. 13 | 5040-5045
RSV诱导的粘液分泌增强和杯状细胞增生/化生
(A)顶端洗涤的细胞离心144hpi。将 载玻片染色以获得MUC5AC,以显现 A2,BT2a和模拟感染后的粘液分泌。 BT2感染> A2感染>>未感染的培养物在 粘液分泌方面。 (放大倍数: 10×。) (B)培养物用4%PFA(vol / vol)固 定,并对MUC5AC(红色)和RSV F蛋 白(绿色)144hpi染色。在BT2a中比 在A2感染的培养物中显示更多数量的 杯状细胞,并且两种感染的培养物比 未感染的培养物具有明显更高的杯状 细胞含量。 (放大率:60×。) (C)每个条件的杯状细胞增生的量 化。值为平均值±SEM,表示来自三 个供体的每个条件的五个不同视野中 的杯状细胞覆盖的面积。每个条件被 归一化为模拟感染的值。
气道分泌及高分泌概述
A
气道高分泌病因
B C
气道高分泌机制及临床表现
气道高分泌目前的治疗对策
D
伴气道粘液高分泌的常见呼吸道疾病
COPD
支气管 扩张 哮喘
AMH
慢性支
囊性纤
维化
气管炎
Duncan F Rogers. Respir Care 2007;52(9):1176–1193.
哮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IL-17受体 气道上皮细胞 结合 嗜酸性粒细胞
MUC5B 基因
中性粒细胞
杨康康,董琳,丁洁. Thl7及IL-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气道黏液高分泌的 作用研究进展.国际呼吸杂志.2016年7月第36卷第14
RSV导致纤毛细胞的破坏
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引言支气管哮喘(bronical asthma)简称哮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世界公众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
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导致的黏液高分泌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对黏蛋白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黏液的性质,基因表达、分泌特点、调节因素及治疗靶点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现将最近几年对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黏蛋白(mucins)是一类由黏液腺细胞和杯状细胞分泌的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
黏蛋白基因主要定位于染色体的1,3,4,7,11,12和19的位置。
目前在基因库里共有22种人和鼠类的黏蛋白基因,其中在人类呼吸道表达的有20种,包括MUC1、MUC2、MUC3A、MUC3B、MUC4、MUC5AC、MUC5B、MUC6、MUC7、MUC8、MUC9、MUC11、MUC12、MUC13、MUC14、MUC15、MUC16、MUC17、MUC18、MUC19、MUC20。
根据结构不同黏蛋白主要有三种类型:1.膜结合型(包括MUC1、MUC4、MUC11、MUC13、MUC15 和MUC20)2. 凝胶形成分泌型(主要有MUC5AC 和MUC5B 以及小分子MUC2 、MUC8 和MUC19),一个非凝胶形成分泌型黏蛋白MUC7[1]。
研究表明MUC5B是在健康人的小气道内分泌的主要凝胶形成黏蛋白,MUC5AC主要由杯状细胞产生,呈诱导性表达,是哮喘气道炎症中气道分泌的主要凝胶形成黏蛋白,在正常气道内则很少或几乎没有。
因此,气道上皮MUC5AC的含量和MUC5AC的转录水平代表气道黏液产生分泌的强度[5]。
MUC5AC成为气道杯状细胞化生(goblet cell metaplasia,GCM)的标志[6]。
MUC5AC分泌增加导致的气道气流受限甚至气道阻塞是导致致死性哮喘的主要原因。
因此,近年来对气道粘液高分泌相关通路的研究成了研究气道高分泌的热门。
与气道黏液高分泌有关的信号通路TGF-β-Smads 信号转导通路TGF-β成员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Smads蛋白可以将TGF-β信号直接由细胞膜激酶受体转导入细胞核内,是目前唯一的TGF-β受体胞内激酶底物。
气道粘液高分泌的诊治

诊断标准
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患者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等症状,且 痰液量多、粘稠。
气道内存在粘液潴留,支气管扩张等 表现。
实验室检查
痰液中粘蛋白含量增加,炎症指标升 高。
鉴别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01
COPD患者也常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但痰液量较少,且多呈
白色泡沫状。
支气管哮喘
02
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出现喘息、胸闷等症状,痰液量较少,且多
呈白色泡沫状。
支气管扩张
03
支气管扩张患者痰液量多,且呈脓性,常伴有咯血等症状。
03
气道粘液高分泌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通过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水盆,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
于减少气道粘液分泌。
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 辣、咖啡、酒等,多饮水,保持饮 食清淡。
定期复查
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症状
如胸闷、喘息、喉咙痒等。
02
气道粘液高分泌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如 咳嗽、咳痰等,以及既
往病史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呼吸音、肺部 体征等,了解是否存在
异常。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痰液等样本, 分析相关指标,以辅助
诊断。
影像学检查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 手段观察肺部结构和功 能,判断是否存在气道
物理治疗
如超短波、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呼吸道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气道狭窄或畸形,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以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治疗策略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治疗策略一、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1. 炎症反应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作时可引起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和粘液分泌增多。
这些变化导致气道通畅度下降,使得呼吸困难加剧。
同时,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聚集也会加强免疫反应,并释放出许多细胞因子,如白三蛋白和各种介素等。
这些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了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和黏液腺体的分泌。
2. 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受到刺激后会紧张收缩,使得支气管腔变窄并限制空气流动。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平滑肌对不同刺激源的反应较为敏感,从而导致轻微刺激就能诱发严重的支气管痉挛。
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使得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喘息。
3. 气道结构改变长期慢性炎症的存在会导致气道发生结构性改变。
其中最显著的是支气管壁增厚、黏膜下层纤维组织增加以及平滑肌增生等。
这些结构改变会使得气道更加易于狭窄,并限制空气流动的能力。
此外,还可形成黏液栓塞和肺泡过度充气等病理表现,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策略1. 控制触发因素了解和避免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因素对于防止发作至关重要。
这些因素包括过敏原、刺激性物质、冷空气、感染、运动等。
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调整生活环境和饮食,避免接触过敏源,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提高体质。
2. 药物治疗(1)控制性药物:- 支气管舒张剂:包括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在呼吸急促或发作期间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
- 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黏液分泌和支气管收缩,并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2)急救药物:- 短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时进行紧急舒张支气管。
-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3)其他药物:- 白三蛋白抑制剂:能够减少由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白三蛋白,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特征

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特征一、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负责将氧气送入身体并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了解这些疾病的分类和特征对于其预防、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1.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Chronic Lower Respiratory Disease, CLRD)是指长期存在且进展缓慢的下呼吸道感染或障碍。
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和支气管哮喘。
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其主要特点是气道阻力增加、肺部弹性减少以及通气功能下降。
这种常见且可预防的情况主要由吸入有害物质引起,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和化学物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呼吸道过敏反应,导致气道收缩和粘液分泌增加。
这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
虽然支气管哮喘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2. 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损害。
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是肺炎和结核病。
肺炎是一种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
其常见特征包括发热、咳嗽、胸闷以及可能出现咳血和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
老年人、婴幼儿和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疾病,主要侵害肺部。
其典型特征包括咳嗽、咳痰、血痰、消瘦和发热等。
结核病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特别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积极防治。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特征1. 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疾病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感到气喘或气息急促,在剧烈活动或夜间更为明显。
这种呼吸困难会导致活动能力下降,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COPD患者TLR-4表达与气道炎症及气道粘液高分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OPD患者TLR-4表达与气道炎症及气道粘液高分
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持续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流受限和肺组织的破坏。
气道炎症和气道粘液高分泌是COPD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
TLR-4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反应信号通路,它在COPD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过度分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调查COPD患者TLR-4的表达与气道炎症及气道粘液高分泌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COP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患者TLR-4表达与气道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之间的关系,为COP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3.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招募60名COPD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组。
使用ELISA法检测TLR-4蛋白在气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采集患者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的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对患者样本和对照组样本进行比较,确定TLR-4表达与气道炎症、气道粘液水平之间的统计学差异。
4. 研究意义
COPD的治疗和预防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将探讨TLR-4表达与气道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之间的关系,揭示COPD的发病机制,为COP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此外,研究结果也为寻找新的治疗COPD的药物靶点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
三子养亲汤通过抑制气道粘液高分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探讨

三子养亲汤通过抑制气道粘液高分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探讨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9号 610072【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仅能进行临床控制治疗,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三子养亲汤通过抑制气道粘液高分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三子养亲汤;支气管哮喘;气道粘液高分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且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产趋势,目前尚无治愈之法,仅能临床控制症状治疗[1],西医治疗多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茶碱缓释片,白三稀受体结抗剂等,长期用药副作用大且价格昂贵,这些都限制着其临床应用。
在西药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逐渐运用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当中。
1.中医病因病机1.1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朱丹溪所说“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主要归结于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成痰,内伏于肺,形成“宿根”,“宿根”又称“夙根”,“宿根”学说是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中的重要内容,《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累即发者,亦名为哮喘”。
“宿根”的实质,主要是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肺失布散,脾失健运,肾失蒸化,津液疏布失常,凝聚成痰,内伏于肺。
1.2肺不能布散津液肺位居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肺气通过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的疏布和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间歇呼气末正压通气等治疗可使小气道舒张,减 少小气道闭塞,促进痰液的引流和排除,亦可增 加慢阻肺患者的黏液清除率。2次/d、每次15min、 连续10d的临床呼气末正压通气干预可促进痰的 咳出,降低黏液高分泌和脓痰的产生,有望用于 具有气道黏液高分泌症状的慢阻肺患者
• ⑷N-乙酰半胱氨酸: 是一种经典的抗氧化 剂,可降低粘液的黏稠度,促进黏液排出。 长期应用高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600mg, 2次/d)可有效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中度 慢阻肺患者获益尤为明显 。
• ⑸氨溴索: 用于痰液黏稠、排痰困难的慢阻肺患 者的祛痰治疗,常规剂量为30mg,3次/d。新的研 究证据发现,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氨溴索 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
四、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治疗
• 目前,祛痰治疗有助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 病患者减轻气道狭窄,避免反复感染,延 缓肺功能下降,祛痰治疗已成为治疗慢性 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重要内容。
• (一)药物治疗
• 1. 祛痰类药物: 促黏液活性药物可分为: ⑴祛除呼吸道痰液的祛痰剂:以高渗生理 盐水、愈创甘油醚为代表;⑵调节黏液分 泌的黏液调节剂:以羧甲司坦为代表;⑶ 调节黏液黏稠度的化痰剂:以N-乙酰半胱 氨酸以及厄多司坦为代表;⑷黏液动力学 促进剂:以支气管舒张剂及氨溴索为代表。
• ⑵羧甲司坦:可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 加重及感冒的频率,提示羧甲司坦在慢阻 肺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同类药物厄多 司坦促进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并慢性气道高 分泌患者的黏液排出,改善肺功能,疗效 较好。
• ⑶大环内酯类药物: 除具有抗菌活性外,
还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抑制炎症的
作用,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 作用。长期使用红霉素(250mg,2次/d)、 阿奇霉素(250mg,1次/d)等有助于降低 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
• ⑹桃金粮油类药物: 目前可将桃金粮油类 药物作为咳痰困难的慢阻肺患者的祛痰药 物选择。
• ⑺支气管舒张剂: 可在舒张支气管的同时 减少黏液的分泌。
噻托溴铵。
• (二)非药物治疗
• 1. 戒烟干预:对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管理, 戒烟干预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
• 2.物理治疗:临床常用的胸部物理疗法 包括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部叩 击、体位排痰及吸人疗法等。
• 五、未来研究和展望
• 1.探索气道黏液高分泌产 生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关键 的作用靶点,有助于丰富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理论, 为寻找气道黏液高分泌新 的治疗途径提供方向,2 积极探索如何组合传统治 疗药物与经典的祛痰药及 其联合应用,使慢性气道 炎症性疾病患者获得最好 的疗效,将是今后研究的 方向之一。
• 2. 祛痰类药物临床应用:
• ⑴高渗盐水: 7%高渗盐水有助于肺囊性纤 维化患者加速黏液排出。对于支气管扩张 症患者,雾化吸入高渗盐水(7%)可促进 黏液排出,为其辅助治疗。对慢阻肺患者 的治疗价值仍需探讨。
• ⑵羧甲司坦:可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急性 加重频率,提示羧甲司坦在慢阻肺的治疗 中具有重要价值。
• 吸入疗法,吸人疗法能够湿化气道,稀释 痰液,利于排痰,预防痰痂形成,因效果 确切、不良反应小而被广泛应用于常见的 呼吸道疾病。
• 体位引流排痰在黏液排出的过程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灶部位保 持患者一定的体位,促进痰液引流。
• 另外,高频胸壁震荡技术可增强肺囊性纤维化和 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的清除率,显著改善慢
谢 谢!
•2202002/30/7/3/7
•ARDS
•27
• 气道黏液高分泌 过多的黏液蓄积在气道管 腔中,阻塞气道,使气流受限,加速肺功 能下降进程;同时,炎症反应使纤毛清除 功能下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丧失和黏液 生物物理性质改变,导致气道的反复感染、 阻塞和重塑,形成恶性循环。
• 1. 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阻肺:因气道黏液 高分泌而导致的气道狭窄、肺部感染是影 响慢阻肺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气道黏液 高分泌导致慢阻肺死亡的风险是非气道黏 液高分泌的3.5倍。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 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管
理中国专家共识》
• 概述: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 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
化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和临床
表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炎症、氧化应激等
多种因素刺激下,腺体和杯状细胞产生分泌过多
的黏液,参与了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的发病,并与 其临床转归密切相关。
• 4. 气道黏液高分泌与肺囊性纤维化:肺囊 性纤维化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较严重, 常合并反复的肺部感染。肺囊性纤维化患 者的痰液特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气 道黏液高分泌造成肺囊性纤维化患者持续 咳嗽、咳脓痰及呼吸困难,反复的肺部感 染可加速肺功能下降。
三、气道黏液高分泌的评估
• 气道黏液高分泌 咳嗽的严重程度、痰量及 痰液性质是判断及评估气道黏液高分泌的 指标,这些指标在气道疾病的稳定期和急 性加重期有所不同。
• 2. 气道黏液高分泌与哮喘: 气道黏液高分 泌造成哮喘患者的气道细菌定植、气流受 限及通气功能障碍,进而使患者症状难以 控制。气道黏液高分泌造成的气道阻塞导 致窒息可能是哮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 一.
• 3. 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 管扩张症患者的气道黏膜活动性下降,排 痰能力也随之下降,黏液长期蓄积在气道 中,导致细菌定植,出现反复咳嗽、咳痰 症状.
一、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发生机制
•黏液是由气管、支气管中杯状细胞分泌的黏 蛋白及黏膜下腺体分泌的水、糖类、蛋白质、 脂类及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正常分泌的气 道黏液具有保护气道、湿润空气等作用。
• 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产生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蛋白酶失衡、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病理生 理机制。
二、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性气道炎 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