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
临汾城市介绍PPT
PART 2
著名景点
广胜寺
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AAAA级 景区 。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 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
后汉建和元年(147)敕建俱庐舍寺。魏太武帝元年 (424)坑杀天下僧道,焚经卷烧寺院,俱庐舍寺废 为土墟。后周武帝保定三年(563)游增正觉朝台兴 修浮图,掘出一断碑,碑文有建和元年敷建记载,这 是广胜寺最早的记载。北周武德三年(574)降旨灭 佛,建塔中止。
PART 4
城市文化
晋南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 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 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 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这幅画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 早的木版年画。画中人物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 位古代著名美女,画中美女体态丰韵轻盈,神情奕奕动人, 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可见,晋南木版雕印技术已达到相当 高的水平,而且年画行销甚远。先由画工描画好画稿,再由 该工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印制到纸上着色,或者套印而成。 特点:整个生产过程,既有绘画工艺,又有雕刻技术和印刷 技术。
城市介绍PPT
临汾城市介绍
临汾市,别称平阳、卧牛城、花果城,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西南部,东倚 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 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地处半干旱、半湿 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城市介绍PPT
目
地 理
PART 3
特色美食
吴家熏肉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百年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这道菜主要使用猪肉为原料, 经过多种天然香料的腌制和独特的熏制工序,成品色泽金黄、皮色明亮。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具有一种 特殊的草香,让人回味无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保持数天的保鲜期。这道菜不仅美味,还具有开胃健脾的 效果,是临汾地区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山西省临汾黄土地质灾害
临汾地质概况临汾盆地是山西地堑系南段的一个断陷盆地, 历史上一直是山西省人口聚居密度较高、经济发达、城镇规模较大的地方之一, 由于其境内地质构造活跃, 有孕育产生多种地质地貌灾害的背景和条件, 是山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滑坡、崩塌等时有发生, 且频率高, 强度大, 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1]。
临汾地质地貌特征临汾市的地质构造主体--临汾盆地纵贯全市中部, 把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有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 海拔多在1 000 m以上,使全市主体轮廓呈“凹”字型。
临汾盆地是汾河地堑晚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一, 属于鄂尔多斯地块东缘, 山西断陷带中南部。
临汾盆地的总体走向为NNE(北东北), 北以灵石横向隆起与太原盆地相隔, 南以峨眉台地与运城盆地为邻。
东有霍山断裂, 西有罗云山断裂, 整体展布于近南北向的吕梁山、霍山-浮山隆起带之间, 为一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盆地[2]。
盆地内地形较为平坦, 属于汾河流域东岸二级阶地。
新生代以来, 盆地不断下沉, 山区相对上升, 盆地四周特别是东西两侧均被深大断裂控制。
盆地内部构造复杂, 阶梯状断裂发育, 存在有不少地垒和地堑等次一级构造[3]。
盆地周边山地主要出露基岩地层, 由老到新主要包括太古界混合岩化的深变质岩系, 元古界长城系滨湖相碎屑岩系, 晚古生界海陆相交互相煤系,中生界三叠系陆相红色地层和沉积厚度达1 800 ~2000 m的新生界地层。
临汾凹陷是临汾盆地的主体构造单元, 断陷幅度较大, 轴向为NNE, 是一个地堑式深槽。
临汾-浮山断裂把临汾凹陷分为临汾-甘亭沉降中心和龙祠沉降中心[4]。
临汾盆地地壳构造格局走向与环太平洋带及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线相一致,此外, 临汾地壳表面构造也表现出NNE向断裂构造。
临汾盆地地壳上下部构造格局的一致性反映了西环太平洋构造带和鄂尔多斯地块对其构造的控制作用。
展布于临汾盆地的NNE向构造, 一般具有构造活动的继承性, 这种构造都是古构造重新活动的结果。
山西临汾市行政区域划分
山西临汾市行政区域划分临汾位于山西省境西南, 东与长治、晋城两市相接,西隔黄河与陕西为邻,南和运城地区接壤,北与吕梁、晋中两地区毗连。
现辖3市14县,计80镇83乡19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公署驻临汾市,现在306.8万,面积20510平方公里。
临汾市(1区10镇6乡9街道办)尧都区土门镇刘村镇金殿镇大阳镇县底镇魏村镇吴村镇尧庙镇乔李镇屯里镇贾得乡段店乡河底乡枕头乡平垣乡贺家庄乡车站街办汾河街办南街街办铁路东街办水塔街办乡贤街办辛寺街办解放路街办鼓楼西街办侯马市(3乡5街道办)新田乡凤城乡高村乡上马街办张村街办路西街办路东街办浍滨街办霍州市(4镇3乡5街道办)李曹镇大张镇白龙镇辛置镇三教乡师庄乡陶唐峪乡北环路街办开元街办退沙街办南环路街办鼓楼街办曲沃县(5镇2乡)乐昌镇高显镇曲村镇里村镇史村镇北董乡杨谈乡翼城县(6镇4乡)隆化镇西阎镇南梁镇唐兴镇里砦镇桥上镇中卫乡王庄乡南唐乡浇底乡襄汾县(7镇6乡)新城镇邓庄镇襄陵镇古城镇赵康镇汾城镇南贾镇大邓乡南辛店乡陶寺乡景毛乡永固乡西贾乡洪洞县(9镇7乡)万安镇曲亭镇赵城镇大槐树镇明姜镇广胜寺镇甘亭镇刘家垣镇苏堡镇淹底乡辛村乡兴唐寺乡堤村乡龙马乡左木乡山头乡古县(4镇3乡)古阳镇岳阳镇北平镇旧县镇永乐乡石必乡南垣乡浮山县(2镇7乡)天坛镇响水河镇张庄乡北韩乡米家垣乡北王乡东张乡槐埝乡寨圪瘩乡吉县(3镇5乡)屯里镇壶口镇吉昌镇车城乡文城乡柏山寺乡中垛乡东城乡乡宁县(5镇5乡)昌宁镇管头镇光华镇西坡镇台头镇双鹤乡关王庙乡尉庄乡枣岭乡西交口乡蒲县(4镇5乡)蒲城镇黑龙关镇克城镇薛关镇乔家湾乡红道乡山中乡古县乡太林乡大宁县(2镇4乡)曲峨镇昕水镇三多乡徐家垛乡太古乡太德乡永和县(2镇5乡)芝河镇桑壁镇阁底乡交口乡南庄乡打石腰乡坡头乡汾西县(5镇3乡)永安镇僧念镇京力香镇对竹镇和平镇佃坪乡邢家要乡团柏乡隰县(3镇5乡)龙泉镇午城镇黄土镇城南乡下李乡阳头升乡寨子乡陡坡乡安泽县(4镇3乡)府城镇和川镇冀氏镇唐城镇良马乡马壁乡杜村乡。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
表3-1 区域地层简表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1)全新统(Q4)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山前地带,是组成河流一级阶地的主要物质。
1)冲积层(Q4al)主要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沿岸,组成河流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沉积物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砂、碎石类土,厚2~30m。
(2)上更新统(Q3):上更新统地层在测区内极为发育,广泛覆盖在山坡谷地,是组成黄土地形的主要物质,主要有冲积和坡洪积两种成因类型,其特征分述如下:1)坡洪积层(Q3pl)分布于汾河两岸的山前斜平原。
岩性为浅黄色黄土状粉质粘土及粉土,富含钙质,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局部夹有薄层砂砾石及砾石透镜体,厚度一般为3~20m。
2)冲积层(Q3al)主要分布于汾河两岸,形成河流的二级阶地。
岩性上部为灰黄色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含钙质结核;中部为浅棕黄色粉质黏土、粉土与粉、细砂互层,夹碎石类土透镜体;底部为砂层及卵砾石层,该层最厚达85m。
3)风积层(Q3eol)4-1主要分布于吕梁山以西地区,组成黄土塬、梁、峁的顶面,岩性为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明显,厚度一般5~20m。
pl)洪积层:7-2(3)中更新统(Q2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1500m以下的山岭之上,组成黄土塬、梁、峁。
岩性为红黄及浅红棕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有多层古土壤层,底部有冲积相砂,砂砾石层及粉土互层,一般为40~95m。
pl)洪积层:(4)下更新统(Q1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1500m以下的山岭之上,与组成黄土塬、梁、峁的中更新统老黄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性为一套棕黄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明显古土壤和钙质结核层,致密、坚硬,由石质黄土之称。
具放射状孔和植物遗留根孔,无节理。
古土壤为深棕红色黏土,一般发育4~8层,往往形成两组致密的古土壤条带,每组由2~5条组成,每条厚0.2~0.5m,间距0.5~1.0m,以3~5°的角度倾向原始沟谷。
临汾的资料
临汾规划的思考经济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二,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市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不科学、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总体上,临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层次,仍属于山西的欠发达地区,仍处于攻坚克难、负重爬坡的阶段。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趋于合理。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60:36;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55:41。
2000年底,临汾市GDP达170.33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1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亿元,财政总收入14.9亿元,在全省11个地市中分别位居第3、4、4、5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115.2%。
在中西部地区18个省、自治区219地市中,临汾市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分别位居第78、131、75位。
临汾市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三次产业比例为13.1:52.1:34.8;工业以煤炭、焦化、冶金、铸造、建材、纺织、机械为支柱,重型化特征明显,轻重比为1:9。
市域地形呈两山夹盆地分布的“凹”字形态,煤、铁等矿产蕴藏丰富。
区域内地域差异明显,中部南同蒲、大运沿线为经济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17县市(区)中平川7县市GDP 占79.9%,东西两山则贫困落后。
城市东西向架子较长,予留用地多且不规整,工业布局不够紧凑。
尤其污染大的工业较分散,不能集中进行污染治理,同类的工业又无法进行协作生产。
仓库数目众多,内容重复,地、市、县三级自成体系,部分特殊仓库混杂于工厂、居住用地之中。
②城市用地过大,用地比例失调。
工业用地人均38m2,居住生活用地人均47.6m2,而公共绿地人均仅1.6m2,道路广场人均7.04m2。
③城市道路功能不明确;城市道路负荷不均,主要交通干道的线型和路面质量差,机动车道窄;铁路干线分割城市;城市交通管理不善。
临汾市情市貌
地理位置: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70多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公里,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占全省13%。
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地形地貌:临汾市地形轮廓大体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环山,中间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单元。
其中,平川面积占19.4%,丘陵面积51.4%,山地29.2%。
临汾盆地纵贯全市中部,将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
东部由北向南为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最高处太岳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8米,最低处乡宁县师家滩,海拔385.1米。
境内有黄河、汾河、听水河、沁河、浍河、鄂河、清水河7条河流和郭庄、龙祠、霍泉三大名泉。
气候条件: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气温的特点是冬寒夏热。
全市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错。
2005年全市气候特点是:降水正常,气温偏高,日照正常,光、热、水主要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利弊皆有,属一般欠收年景。
极端事件频频发生:冬春连旱为困扰年度农作物生长的一大特点;夏季高温日数较多,最高气温超过了近50年极值;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除5月略偏多、9月特别多外,其余月份降水偏少,秋季出现连阴雨天气。
全市极端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一25.6℃。
全市平均降水量527.4毫米,最大降水量为安泽,年降水量682毫米,最少降水量为蒲县,年降水量385毫米。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受水热条件影响,临汾市土壤发育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层,养分含量较为丰富。
西山地层一缆表
西山区块地层一缆表1、石灰系上统太原组(C3t)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属海陆交相沉积。
该组以K1(晋祠砂岩)为基底,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
K1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含铁质,斜层理发育,厚一般约4.30m左右。
其上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岩、砂岩泥岩、粉砂岩夹四层石灰岩(L1、K2、(L2、L3)、L4、L5)和中细粒砂岩。
含6上、6、7、8上、8、9、10和11号8层煤层。
其中,8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9号煤层为全区较稳定可采煤层,6上、6、7、8上、10和11号煤层为不稳定的不可采的薄煤层或煤线。
全组平均厚度78.0m左右。
2、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连续沉积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之上,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建造,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由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及4层煤层组成,底部为K3砂岩(北岔沟砂岩)。
本组含7层煤层,其中2、5号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03、4号为较稳定可采煤层。
本组厚度45.60-61.50m,平均厚度57.50m。
3、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与山西组连续沉积。
从K4砂岩底至K6砂岩度,平均厚约86.90m,按其岩性可分为两段。
上段:黄绿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粉砂岩与浅灰色细砂岩互层,底部为灰色粗砂岩(K5)。
段厚40.10-50.10m ,平均44.60m.下段:深灰-灰色细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底部为中粒砂岩K4砂岩,(骆驼脖子砂岩),为灰色、灰绿色,厚层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斜层理较发育。
段厚39.20-45.80m,平均42.30m。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地层之上,井田内大面积出露该组地层在井田内厚约290m,按其岩性可分两段。
上段:暗紫、兰灰、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绿色细砂岩互层,间夹灰绿色、黄绿色中粒砂岩,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状中粒砂岩(K7)砂岩。
本段最大残留厚度>100m。
下段:灰绿色、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间夹粉砂岩,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状中粒砂岩(K6砂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分先差,泥质胶结。
临汾及其周边景点简介
临汾市简介地理位置: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35°23'〜36°57', 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70多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公里,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占全省13%。
临汾冻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地形地貌:临汾市地形轮廓大体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环山,中间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单元。
其中,平川面积占19.4%,丘陵面积51.4%,山地29.2%。
临汾盆地纵贯全市中部,将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
东部由北向南为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最高处太岳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 8米,最低处乡宁县师家滩,海拔385. 1米。
境内有黄河、汾河、昕水河、沁河、浍河、鄂河、清水河7条河流和郭庄、龙祠、霍泉三大名泉。
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
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今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
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马、襄汾一带。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
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全国划为36郡,属河东郡。
西汉划全国为103郡国,属河东郡司隶部辖。
公元247年(三国魏正始八年)置平阳郡。
公元309年(西晋永嘉三年),刘渊建汉,都平阳。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置临汾郡,临汾得名沿用至今。
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公元618年(武德初年)为晋州。
公元1116 年(北宋政和六年),始置平阳府,辖临汾、汾西、洪洞、岳阳、乡宁、赵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县及隰、吉、绛3州。
临汾盆地
6、贾村断裂
9、苏堡断裂
贾村断裂位于霍州市东涧河凹陷以南, 苏堡断裂,也称洪洞断裂。走向 西起霍州城南的南坛村,东至李曹一 近 EW,倾向 N,长约 31km,是 带,长约11km,走向近 EW,是一条 临汾盆地北部洪洞凹陷与临汾凹 北盘下降、南盘上升的正断裂。该断 陷的分界断裂。断裂西起土门、 裂是辛置凸起北部涧河次级小凹陷的 魏村一带与万安断裂和罗云山断 南缘断裂。在南坛一下乐坪段地貌上 表现为一数10m高的断层陡坎,沿陡坎 裂相交汇,左旋错断了罗云山断 多见有新断层面。涧河小凹陷断陷较 裂,向东到达蜀村、苏堡一带, 限制了霍山山前断裂带的南延。 深,据靳壁村附近钻井资料,晚新生界 是多条断裂带的分界断裂。该断 地层厚达630m。野外观测断层运动 以正倾滑为主兼有左旋走滑,贾村东冲 裂大部分隐伏于盆地的平原区, 沟东壁上发育一组阶梯状正断层,错断 是临汾盆地中一条十分重要的断 早更新世黄土并影响到晚更新世河流 层。苏堡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的线 相砾石。贾村东南500m处的断层将 性特征不够清晰,受晚更新世及 午城黄土及马兰黄土错断,断面上有倾 全新世冲洪积物的覆盖,表现为 角向西,侧伏角为14°的擦痕显示左旋, 一片麻岩砾石被左旋错断38cm。据上 隐伏断裂。地震和电法勘探结果 述资料推测,贾村断裂可能形成于上新 表明,苏堡断裂由三条北盘下降 的正断层组成,中间主断层断至 世时期,第四纪以来多次活动,全新世 第四系上部。 活动不明显。
近EW向断裂
5、什林断裂
什林断裂处于临汾盆地与灵石隆起的交汇部位,断裂总体 走向近 EW,东段倾向 N,西段倾向 S,长约 20km。西段止 于蔡家庄断裂,东端止于安乐村一带,而未达霍山断裂。断裂北 盘的灵石隆起是一个推挤型横向隆起,隆起区出露的基岩为 古生代地层,上覆黄土堆积。什林断裂的走滑运动大于垂直 错动量,钻孔资料显示断层的总断距 320m 以上;形成于中 更新世时期的汾河Ⅵ级阶地左旋错动 600m,Ⅴ级阶地左旋错 距为 570m,但晚更新世以来的低级阶地的断错现象不明显。 断裂南盘一条近 SN 向的古河道,北延终止于断层,推测为被 什林断裂水平错动的断头河(杨景春等,1987;王乃樑等, 1996)。 什林断裂发育于古生代地层中,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 期。新生代上新世开始,在NEE一SWW向区域主压应力场的作 用下,该断裂重新活动,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初,该断裂又一次 强烈活动,使沿断裂带分布的上新统地层普遍发生构造变动甚 至直立。第四纪时期什林断裂的强烈活动主要发生于中更新 世末至晚更新世初。断裂各段的活动强度不一,错动幅度也不 同。
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地震反射剖面结果
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李自红;刘保金;袁洪克;酆少英;陈文;李稳;寇昆朋【摘要】采用深、浅地震反射相结合的探测方法,对临汾盆地的地壳结构和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具有清晰的上、中、下地壳结构特征,其地壳厚度约为38~42 km.临汾盆地为典型的半地堑沉积盆地,盆地沉积层最深处约为5~6 km.莫霍面在临汾盆地下方出现约3 km的上隆,其展布形态与盆地基底呈“镜像”对应关系,显示出临汾盆地为拉张作用下的纯剪切盆地模式.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一系列铲状或面状正断层在剖面上表现为“负花状”构造特征,其中,罗云山山前断裂和浮山断裂为临汾盆地的东、西边界控制断裂,具有规模大、切割深度深和多期活动的特点,对临汾盆地的形成、地层沉积和褶皱以及地震活动都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该区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研究深浅构造关系、评价断裂的活动性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4(057)005【总页数】11页(P1487-1497)【关键词】临汾盆地;深地震反射;浅层地震勘探;活动断层;地壳结构和构造【作者】李自红;刘保金;袁洪克;酆少英;陈文;李稳;寇昆朋【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山西省地震局,太原03002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山西省地震局,太原03002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1 引言临汾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东邻沁水中生代盆地,西与吕梁山褶皱带相连,其南北分别为运城和太原盆地,是华北地区的历史强震区之一.临汾盆地的新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在盆地内及盆地边缘发育有一系列NNE向或近EW向的第四纪活动断层,控制着盆地的地震与地质构造活动,1303年的洪洞M8.0级地震、1695年的临汾M73/4级地震均发生在临汾盆地内(马宗晋,1993;高名修,1995;程新原等,1995;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等,1979).近年来,人们对活动断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原因之一是地震的发生不但与地壳深部的构造活动有关,而且,地震还可诱发先存断层的重新活动,从而加重活动断层沿线的建筑物破坏和地面灾害(易桂喜等,2004;Scholz,1990;Crone and Haller,1991;邓起东,2002;徐锡伟等,2008;李自红等,2013).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临汾盆地及其邻区开展了重磁、人工源深地震探测、大地电磁测深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邢集善等,1989;刘昌铨和嘉世旭,1993;邓晋福等,2007;王西文,1990;魏文博等,2008;李松林等,2011;唐有彩等,2010).一些学者通过对临汾盆地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关系的研究,认为地壳、岩石圈结构是控制该区新生代构造的主要因素,复杂的基底结构与构造是长期地质历史的综合响应,部分断裂仍然制约着临汾盆地的发育,是构造继承性活动的结果(邢集善等,1991,2007;邢作云等,2005).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研究该区的深部结构和构造特征、盆地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但这些成果主要揭示了临汾盆地深部结构的宏观特征,对临汾盆地复杂的地壳结构、断裂构造样式、深浅构造组合特征还难以做到精细刻画.为了研究临汾盆地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2012年,作者在临汾盆地完成了1条长度55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同时,为了确定穿过临汾市区的几条隐伏断裂的位置及其活动特征,还完成了3条跨断裂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剖面.本文根据最新获得的深、浅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结果,对临汾盆地的地壳精细结构、深浅构造特征进行了讨论,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临汾伸展盆地的地壳深部结构和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2 地质构造概况和地震剖面位置临汾盆地是山西地堑系中一系列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一,盆地总体走向NNE,主要由侯马、临汾和洪洞3个凹陷组成,各凹陷之间均被近EW向的断裂所分隔(图1).临汾盆地的新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断裂的活动和地块的差异升降,盆地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霍山—浮山隆起带和吕梁山隆起带,其东、西边界均以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为界.位于临汾盆地中北部NWW向的洪洞—苏堡断裂将盆地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图1).盆地北部主要受霍山山前断裂控制,为东深西浅的不对称箕状盆地,沉积中心靠近洪洞;盆地南部主要受罗云山山前断裂控制,为西深东浅的箕状断陷盆地,沉积中心位于临汾至甘亭一带.新生代以来,该区表现为较显著的断陷活动,新生界从盆地两侧的山前向盆地内逐渐增厚,最大沉积厚度达2200~2500m,其中第四系厚度可达800m,表明盆地具有长期持续下降的特征(邓起东等,1993;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1988).本文实施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位于临汾盆地中部,剖面方向为NW-SE向,其长度为55km(图1中的DSRP).剖面东南端点位于浮山县北约2km的候家湾(东经111°52′29.0″,北纬35°59′32.5″),终点位于临汾市尧都区的卧口村附近(东经111°22′18.4″,北纬36°15′40.4″).剖面自西向东跨过的断裂主要有罗云山山前断裂、汾西断裂、汾东断裂、曲亭断裂、大阳断裂和浮山断裂等.考虑到深地震反射剖面难以对剖面浅部的地下结构和构造进行成像,为了确定穿过临汾市城区的汾西断裂、汾东断裂和曲亭断裂的准确位置,研究断裂的近地表构造特征,结合临汾市活断层探测项目,还完成了3条横跨汾西断裂、汾东断裂和曲亭断裂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图1的SSP1-SSP3).3 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地壳速度结构3.1 数据采集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数据采集,采用了道间距30m、炮间距240m、800道接收、50次覆盖的观测系统,为兼顾浅部的地层反射和有利于倾斜界面成像,采用了排列内部激发、双边不对称零偏移距接收的工作方法.地震波激发采用钻孔爆破震源,激发孔深25~30m,激发药量30kg.考虑到地壳深部结晶岩内部的反射系数通常较小,由此产生的反射波能量较弱,现场工作中,平均每间隔900m还增加了1个药量为120kg的大炮,以确保深层反射波的信噪比.地震波接收使用了固有频率10Hz的检波器串(12个/道,线性组合),地震仪器为法国SERCEL公司生产的SN388数字地震仪,采样率2ms,记录长度20s.浅层地震剖面的数据采集,采用了道间距3m、炮间距12m、120道接收、15次覆盖的观测系统.地震波激发使用美国Metrz公司生产的M615-18型可控震源,扫描频带30~200Hz,扫描长度8s.为压制干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数据采集时,对每个激发点上的单次震动信号在相关后进行了12~15次垂直叠加.地震波接收使用了固有频率60Hz的检波器串(4个/道,点组合),地震仪器使用德国DMT公司生产的SUMMIT有线遥测数字地震仪,采样间隔0.5ms,记录长度2s. 为确保深、浅地震剖面的探测成果质量,现场工作中,除对获得的原始单炮记录及时进行现场回放和质量监控外,还采用GRISYS地震反射数据处理系统,对每天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根据初叠剖面效果,检查数据采集质量、指导现场探测工作.采用上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措施,保证了高质量原始资料的取得.3.2 数据处理和地壳速度结构本项研究的深、浅地震反射资料的室内数据处理采用FOCUS地震反射处理系统.其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振幅能量均衡、初至折射静校正、时变带通滤波、二维倾角滤波、时变谱白化、速度分析、正常时差校正(NMO)、倾角时差校正(DMO)、共中心点(CMP)叠加、剩余静校正、叠后偏移和叠后剖面去噪等.确定合理的地震波速度是获得良好反射波叠加剖面图像、计算反射界面埋深的关键.本项研究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地震波速度求取,采用了反射波速度扫描、速度谱分析方法(剖面浅部)和已有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深部).图2给出了晋城—临汾—延川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DSS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刘昌铨等,1993),图3是根据反射波速度分析并结合DSS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得到平均速度剖面.由图2可以看到,临汾盆地下方的地震波速度明显低于东、西两侧的隆起区,在深度6~8km以浅和深度30~40km之间,地震波速度变化较大,且在临汾盆地的上地壳下部出现有低速层,其速度约为5.9~6.0km·s-1;本区下地壳底部整体呈现出较强的速度梯度变化,其速度由莫霍面上方的7.0~7.3km·s-1跃变到莫霍面的8.0km·s-1,而且,下地壳底部还呈现出以临汾盆地为界的横向速度变化,这表明临汾盆地与其两侧地块的地壳速度结构和壳内物质组成应该不同.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平均速度剖面(图3)显示,剖面沿线的地震波平均速度呈现出由东向西、由浅到深逐渐增加的趋势,临汾盆地的地震波平均速度低于其两侧的隆起区,表明盆地松散沉积层是影响盆地地震波速度的主要因素.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图2)和深地震反射剖面沿线的地壳平均速度剖面(图3)为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数据处理、反射界面深度的计算以及资料分析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图1 研究区地质构造和深地震剖面位置图F1罗云山山前断裂;F2汾西断裂;F3汾东断裂;F4曲亭断裂;F5淹底断裂;F6大阳断裂;F7浮山断裂;F8郭家庄断裂;F9离石断裂;F10襄汾凸起北缘断裂;F11洪洞—苏堡断裂;F12万安断裂;F13霍山山前断裂.Fig.1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location of deep seismic profiles in research region F1Frontal fault of Luoyunshan mountain;F2Fenxi fault;F3Fendong fault;F4Quting fault;F5Yandi fault;F6Dayang fault;F7Fushan fault;F8Guojiazhuang fault;F9Lishi fault;F10North marginal fault of Xiangfen uplift;F11Hongdong-Supu fault;F12Wan′an fault;F13Frontal fault of Huoshan mountain.图2 晋城—临汾—延川DSS剖面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刘昌铨等,1993)(图中数字单位为km·s-1)Fig.2 2D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Jincheng-Linfen-Yanchuan DSS profile(Liu etal.,1993)图3 深地震反射剖面地壳平均速度Fig.3 The crustal average velocity along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4 临汾盆地的地壳反射结构特征图4为本项研究获得的深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由图可以看出,本区地壳结构以埋深约15~17km的反射界面RC1为界,具有深、浅不同的反射结构特点;在反射界面RC1之上的上地壳,剖面揭示了一系列反射能量强弱变化较大、地层产状和界面起伏变化形态清楚、隆起和凹陷相间的反射结构,表明临汾盆地内各沉积层界面之间,以及盆地与两侧隆起之间的地壳物质有着明显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差异.而在反射界面RC1之下的中-下地壳,剖面反射图像总体表现为能量较弱的反射“透明”组构,显示出本区中、下地壳物质的密度差异和地震波速度差异较小,或具有较好的均质性和各向同性特征.反射能量较强的反射波组RC2解释为中、下地壳的分界,其深度约27~30km,其与DSS剖面(图2)中的C2界面相吻合.本区地壳底层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质,在双程到时TWT12.5~14.0s之间,在剖面上可看到一组横向可连续追踪、纵向持续时间约1.0~1.2s、且向上拱起的反射带RCM,我们将其称为壳幔过渡带,其厚度约3.0~3.6km,壳幔过渡带的底界相应于莫霍面(图4中的蓝色虚线).莫霍面在临汾盆地下方出现上隆,与盆地基底呈镜像对应关系,莫霍面最浅处位于临汾盆地之下,其埋深约38~39km,而在剖面的东、西两侧,莫霍面变深至41~42km.位于山西地堑系南端的临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该区地质演化主要经历了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新生代裂谷形成等3个重要时期(马宗晋,1993).本区结晶基底由古、中元古界的浅变质岩系和太古界的深变质岩系组成,沉积岩包括寒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建造、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煤系地层、上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陆相砂泥岩沉积,以及新生界沉积盖层(邓晋福等,2007;邢作云等,2005;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1988).我们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图像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区地质构造演化的痕迹、基底结构与构造以及新生代沉积层的纵横向展布等信息.在图4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上,临汾盆地表现为西深、东浅的箕状断陷盆地特征,其西侧受罗云山山前断裂控制,东侧以浮山断裂为界,沉积中心位于临汾附近.根据临汾盆地石油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结果1)山西省地矿局物探队.1983.临汾盆地石油普查工作报告.,对剖面TWT3.0以浅的沉积层反射进行了层组划分,可以看到,盆地内的新生代沉积层反射在剖面上总体向西倾伏,且界面横向起伏和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受断裂控制作用明显.位于新生代之下的中生代-古生代地层在剖面上也有着较强的反射能量,这些地层界面反射在剖面上虽有明显的起伏变化,但其起伏变化的幅度小于新生界,说明新生代是临汾盆地差异升降运动最强烈的时期. 基底反射波Tg在剖面上表现为强能量的不整合面反射特征,且基底面上、下的剖面反射波组特征明显不同;在Tg反射面以上,沉积层反射丰富,界面起伏变化形态清晰;而在Tg反射面之下,出现在剖面上的为一些能量较弱、且无规律可寻的短小反射,可能代表了强烈变形的结晶变质岩系.大约在深度10~15km(TWT3.5~5.0s之间)的上地壳下部,从剖面上可看到由强反射RU1-RU3和RC1构成的强能量反射叠层,而在临汾盆地的下方,这套强反射叠层消失.出现在剖面东、西两侧上地壳下部的这套强反射叠层与其上方的弱反射“透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临汾盆地两侧隆起区下方的结晶基底可能具有深、浅两套不同的变质岩结构,浅层结晶变质岩系在剖面上表现为较好的均质性和各向同性的无反射“透明区”特征,而深层结晶变质岩系具有薄层状、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强反射条带特征.5 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裂特征根据深地震反射剖面所揭示的壳内反射界面展布形态和该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在图4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上解释了8条特征明显的断裂,现分别概述如下.图4 深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及其解释Fig.4 Stacked time section and its interpretation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5.1 罗云山山前断裂F1罗云山山前断裂F1为临汾盆地的西边界控制断裂,位于深地震反射剖面桩号45.2km左右.该断裂在剖面上倾向SE,具铲形正断层特征.断裂F1的西侧为吕梁山隆起区,剖面反射图像呈现出弱能量的基岩反射波场特征,断裂东侧为临汾盆地,在盆地内可看到多组成层性较好的沉积层反射,且地层产状倾向断裂一侧.罗云山山前断裂在剖面上几乎可以追踪至地表,向下切割多组沉积层、结晶基底和上地壳,一直可延伸至深约30km的地壳深处,因此,该断裂是1条规模大、切割深度深、活动性强、且具有多期活动的断裂.地表地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宗晋,1993;许建红等,2011;王挺梅等,1993;邓起东等,1993),罗云山山前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而深地震反射剖面经过地段的罗云山山前断裂土门—峪里段,第四纪以来的差异运动幅度最大,断裂两侧的第四系厚度达700m以上,平均沉降速率为0.29mm·a-1.断裂在该段的断层地貌非常清晰,表现为三角面山,基岩陡坡与山前洪积扇直接接触,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初和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均发生过强烈活动,是罗云山山前断裂活动最强的段落.5.2 汾西断裂F2汾西断裂F2是发育在汾河以西的1条隐伏断裂,与罗云山山前断裂大致平行.在图4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上,汾西断裂F2为倾向SE的正断层,切割了盆地内多组沉积层反射,控制了临汾盆地内甘亭沉降中心的西界,其断层面倾角约65°~70°,大约在深度5km左右归并到向东倾的罗云山山前断裂上.可以认为,汾西断裂F2是在罗云山山前断裂和临汾凹陷的发育和发展过程中,在罗云山山前断裂上盘形成的一条新断层,与罗云山山前断裂同属一个断裂系统.汾西断裂在平面展布上穿过了临汾市尧都区的泊庄、吴村和临汾市西开发区.为了确定汾西断裂的准确位置及其浅部构造特征,以便为断裂活动性的判定提供基础资料,跨汾西断裂F2完成了1条长度3000m的浅层地震测线(图1的SSP1).图5为该测线的浅层地震反射波叠加剖面,由图可以看出,在浅层地震剖面桩号1930m左右可看到一个明显的断裂分界线,且断裂两侧的地层反射波特征明显不同,断裂西侧,地层反射波能量相对较强,界面产状近于水平;断裂东侧,地层反射波能量弱于断裂西侧,地层界面反射向东倾伏.在图4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上,汾西断裂F2两侧的第四系厚度明显不同,断裂西侧第四系厚度约500m,其东侧第四系厚度约为800~850m.在图5的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上,汾西断裂F2及其反向断层F2-1均错断了埋深150~160m的第四纪地层反射波T2,因此,断裂F2及其反向断层F2-1都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由于缺少断裂附近的第四纪地层年代数据,还不能确定其最新活动时代.5.3 汾东断裂F3汾东断裂F3位于深地震反射剖面桩号32km附近,该断裂在剖面上为倾向NW的正断层,错断了盆地内的多组沉积层反射,控制了临汾凹陷内甘亭沉降中心的东界,大约在深度5km左右的基底面附近,与倾向SE的罗云山山前断裂F1和汾西断裂F2合并为1条断裂.在图4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上尽管可以看到汾东断裂F3的存在与形态,但该断裂在第四系内部的特征并不非常清楚,为了确定该断裂的确切位置及其浅部特征,跨汾东断裂完成了1条长度4000m的浅层地震测线(图1的SSP2).图6的浅层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显示,汾东断裂F3错断了埋深约100~120m之下的所有地层,且断裂两盘的地层反射波特征和第四系厚度明显不同.断裂F3-1位于断裂F3的下降盘,其上断点埋深约140m、与断裂F3呈Y字形展布、属断裂F3的反向正断层,大约在深度750m左右归并到向西倾的汾东断裂F3上.位于汾东断裂上升盘的LK7水文地质钻孔显示,断裂上升盘的第四系厚度为376m.可见,断裂F3和F3-1均错断了第四纪上部地层,属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5.4 曲亭断裂F4和淹底断裂F5曲亭断裂和淹底断裂均是临汾盆地内的隐伏断裂,在深地震反射剖面桩号28~25km之间,可清楚地看到2条相背而倾的断裂F4和F5共同控制了一个小型的地垒构造(图4).其中,断裂F4倾向NW,错断了深地震反射剖面上的所有沉积层反射,大约在深度6km左右收敛到向东倾的罗云山山前断裂F1上.另外,在断裂F4的下降盘(桩号约30.6km附近),从深地震反射剖面上还可看到1条向东倾的断裂F4-1,该断裂为断裂F4的反向正断层.可见,曲亭断裂在近地表由2条相向而倾的断裂F4和F4-1组成,它们共同控制了断裂F4下降盘的第四纪地层沉积.淹底断裂F5倾向SE,控制了该断裂东侧的一个新生代凹陷,向下延伸至基底面附近终止到西倾的大阳断裂F6上.横跨曲亭断裂F4和淹底断裂F5的浅层地震测线长度为2800m(图1中的SSP3),相应的浅层反射波叠加剖面见图7.由图可以看出,该剖面所揭示的近地表沉积层界面展布和断裂构造特征非常清楚,曲亭断裂F4位于浅层地震剖面桩号710m左右,该断裂向西倾,错断了埋深约90~100m之下的所有地层.淹底断裂F5为向东倾的正断层,其上断点埋深约为60~70m.在断裂F5的下降盘,剖面还揭示了2条西倾的反向正断层F5-1和F5-2,它们共同控制了淹底断裂东侧的新生代地层沉积.该区地质资料显示2)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2009.临汾市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初勘施工设计.,该浅层地震剖面经过地段的Q+N地层厚度约为600~800m,其中,第四系厚度约为350~400m,而曲亭断裂F4和淹底断裂F5的上断点埋深均小于100m,因此,它们均属于第四纪活动断裂.由于没有可靠的钻孔资料和地层年代数据,因此还不能给出这些断裂的具体活动时代. 图5 跨汾西断裂的浅层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Fig.5 Stacked time section of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across Fenxi fault图6 跨汾东断裂的浅层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Fig.6 Stacked time section of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across Fendong fault5.5 大阳断裂F6在深地震反射剖面桩号15km左右,可清楚地看到大阳断裂F6表现为1条西倾正断层特征,该断裂错断了剖面上的多组沉积层反射和基底反射波Tg,向下消失在上地壳下部的结晶变质岩中.大阳断裂F6在地貌上表现为北北东至北东向延伸的黄土陡坡带,其两侧的最大地貌高差可达70m,局部地段上出露有三叠系的基岩断坎(程新原等,1995;邓起东等,1993).在深地震反射剖面上该断裂表现为分割临汾盆地东、西两个次级构造的分界断裂,西部的临汾凹陷内沉积层厚度大、沉降深,基底埋深最深处位于临汾市的下方,其最大沉积层厚度约5~6km;东部浮山凸起上沉积层厚度薄、沉降浅,相应的基底面埋深小于3km.5.6 浮山断裂F7和断裂FX图7 横跨曲亭断裂和淹底断裂的浅层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Fig.7 Stacked timesection of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across Quting fault and Yandi fault浮山断裂F7为临汾盆地的东边界断裂,位于深地震反射剖面桩号2.8km附近,剖面上浮山断裂F7倾向NW,为东南盘上升、西北盘下降的正断层,剖面浅部,该断裂明显错断了基底反射波Tg,对应基底面的断距约500~550m;深度8~15km之间,该断裂表现为强、弱反射能量变化带的分界,大约在深度16~18km 左右,与罗云山山前断裂F1合并为1条断裂,向下延伸至中地壳底部.断裂FX是本次深地震反射研究发现的1条新断裂,位于深地震反射剖面桩号约9km左右.该断裂在剖面上倾向北西,为正断层,错断了剖面上的新生代下部地层和基底反射波Tg,向下延伸至上地壳下部的结晶变质岩中.由于该断裂位于西佐乡附近,我们暂将其称为西佐断裂.6 结论基于“密集点距、密集炮距和多次覆盖”技术的反射地震勘探方法用于地下结构和构造成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本文在临汾盆地实施的道间距30m、炮间距240m、50次覆盖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和道间距3m、炮间距12m、15次覆盖的浅层地震反射剖面,获得了临汾盆地高分辨率的地壳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部构造特征,这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临汾盆地的深部构造环境和深、浅构造关系以及断裂活动性提供了地震学证据.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临汾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内一系列西倾的沉积层不整合地覆盖在一套古老的结晶变质岩之上,显示出该区曾经历过沉积间断和多期构造活动.罗云山山前断裂F1和浮山断裂F7作为临汾盆地的西边界和东边界控制断裂,具有规模大、切割深度深、活动性强、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除了这2条边界控制性断裂外,在临汾盆地内,地震反射剖面还揭示了6条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这8条断裂在剖面上形态各异、错段深度不等,呈“负花状”构造特征展布,并共同控制了临汾盆地的上地壳结构与构造的形成及其地层沉。
山西石炭系地层
地层分区及基本特征:分七个分区:大同—怀仁区、保德—朔县—浑源区、兴县—静乐—五台区、离石—太原—阳泉区、乡宁—霍县—左权区、冀城—晋城—长治区和垣曲—三门峡。
1、大同—怀仁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大同西山向斜,怀仁县大峪口村以北地区。
地层仅岀露于七峰山南北一带,向斜之中、西北被侏罗系—白垩系覆盖,其他广大地区剥蚀殆尽,基底地层裸露,为该期煤盆地的北部近边缘区。
地层发育和岀露不完全,海相层及不发育,仅局部可见本溪组内有一层灰岩,以陆相沉积的粗碎屑岩为主,夹沙质泥岩、泥岩及煤层。
煤层以太原组内最为发育,可采煤层两层,山西组的下部有一层煤可采。
铝土岩沉积较稀少,褐铁矿多呈窝状或透镜状仅局部可见,各组地层均向北东方向于不同地段尖灭被侏罗系超覆。
古生物群以植物为主,仅在下部有少量的中石炭世植物化石。
2、保德—朔县—浑源区:位于大同西山向斜的南部,南至阳方向,洪涛山东西向隆起及其两侧的坳陷地区,河东煤田的北部和浑源盆地等地区。
地层在河曲—保德,朔县以北及浑源南北山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为新生代堆积所掩埋。
中、东部为奥陶系-长城系及其以前的变质岩系裸露不见其分布。
地层仍以陆相沉积为主,碎屑岩虽粒度变细,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海相沉积除中石炭世本溪组外,晚石炭世早期太原组下部开始有海相泥岩和泥灰岩沉积,生物群以植物、瓣腮类,腕足类和腹足类为主。
铝土岩比较发育,山西式铁矿局部可见。
太原组和山西组下部各有一个主要可采煤层。
3、兴县—静乐—五台区:主要包括河东煤田断中北部,宁武-静乐盆地及五台南山的小盆地,南界为临县、盂县东西向构造带。
除宁武-静乐盆地中北部和南端较大面积分布外,其它地区均被上部覆盖层和新生界覆盖,岀露零星。
地层发育比较齐全,本溪组和太原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层多为石灰岩,仅太原上部为海相泥岩。
碎屑岩、泥岩也相对减少,但山西组仍以陆相碎屑岩为主。
生物群以植物和腕足类、珊瑚类、蜓类等为主。
山西式铁矿和铝土岩均不发育,可采煤层主要位于太原组下部,山西组下部可采煤层也较发育。
临汾天煜恒晋煤矿资源储量估算分析
1 概述该井田位于临汾市西北与蒲县交界处,批准2-11号煤层,生产规模600kt/a,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批准井田面积2为5.8086km 。
2 压覆区含煤地层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t)和二叠系下3统山西组(P s)。
12.1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t)3与下伏本溪组地层整合接触由K 砂岩底至K 砂岩底,厚1798.40-117.00m,平均厚度108.82m,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内无出露,主要由砂岩、含燧石生物碎屑灰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K 砂岩底为本1组底,K 砂岩底为本组顶,主要岩性和岩石组合特征基本稳7定,并具有4个灰岩标志层(K 、K 、K 、K )和1个砂岩标2346志层(K )。
根据其岩相、岩性特征,将该组划分为3个岩1性段。
12.1.1 下段(C t )3下段由太原组底K 砂岩底至K 石灰岩底,厚度为21.20-1231.50m,平均28.40m。
K 砂岩为中细粒石英砂岩,灰白色硅1质胶结、致密、坚硬。
其上为灰黑色泥岩或铝质泥岩、铝土岩。
夹一不稳定、薄层状石灰岩和不稳定之薄煤层或煤线,其顶部为9、10、11号煤层,9、10号煤层合为一层(9+10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22.1.2 中段(C t )3中段位于太原组中部,K 石灰岩底至K 石灰岩顶,厚度24为36.20-43.50m,平均42.00m,为石灰岩段,K 石灰岩直接2覆盖于9+10号煤层顶,该石灰岩全区稳定,其上为黑色泥岩,夹8号煤层;8号煤层之上为K 石灰岩,该石灰岩含大量3腕足类动物化石(轮刺贝),K 石灰岩之上为灰黑色泥岩3(有时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夹7号煤层;再上为灰色下细砂岩,不稳定,有时为粉砂岩;其上为7号煤;K 石灰岩上4为7号之顶板,在本区不稳定,局部为砂岩,最上部为灰上黑色泥岩,含黄铁矿,局部为铝质泥岩。
32.1.3 上段(C t )3上段即太原组上部,由K 石灰岩顶至太原组顶面即K 砂47岩底,厚度为36.20-46.50m,平均38.42m,以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泥灰岩为主,夹2层薄煤层。
山西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山西省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准地台的中部,在约30亿年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沉积、岩浆、变质和成矿等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但仍以1个Ⅱ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为主体,只在其周边与相邻构造区接壤处部分属于另外4个Ⅱ级构造单元,即内蒙地轴、燕山台褶带、鄂尔多斯台坳和豫西断隆,而在山西断隆的近南北向的中轴上,叠加了晚近时期的“S”型桑汾地堑系,因此山西省共跨越了6个Ⅱ级构造单元。
为便于山西的成矿分析,赵善付等(1989)以黄汲清的多旋回构造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任纪舜等(1983)的大地构造编图的原则和方案为基准,根据新的区域地质资料、区域重磁资料和遥感影像资料,参考深部构造硏究的成果,将山西省进一步划分为17个Ⅲ级构造单元和21个Ⅳ级构造单元。
1 内蒙地轴(Ⅱ)1内蒙地轴的主体在内蒙古境内,是华北准地台北缘的长期隆起构造带,在山西境内仅有天镇断拱(Ⅲ)1个Ⅲ级1单元。
其南界在大同以东以大同—阳原硅镁层断裂为界与桑汾地堑系相邻;在大同以西以集宁群及其上覆白垩系地层分布和东西向断裂为界而与山西断隆相接;北界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该构造单元位于山西省的北缘,呈东西向分布,主要出露的是中太古界的变质岩层,并有海西、印支期微弱的构造—岩浆活动。
2 山西断隆(Ⅱ)2山西断隆是山西省的构造主体,略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纵贯山西南北,其四周均以深大断裂与相邻构造单元分隔,只有东界在河北省境内。
断隆上叠加了“S”型桑汾地堑系。
该构造单元具有漫长的多旋回地质发展史,北部和周边有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出露,尤其是北东部和西部,广泛出露的变质地层和变质岩浆杂岩是研究华北准地台早期阶段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演化不可缺少的经典地区。
晚前寒武纪以来的沉积盖层除部分中、上元古界及上奥陶统—下石炭统、白垩系缺失外,地层发育齐全,分布广泛,构造简单;但中生代的构造(褶皱断裂)—岩浆活动普通发育。
山西断隆断拱和凹陷交替展布的主要构造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9个Ⅲ级构造单元:偏关台坪(Ⅲ)、吕梁山断拱(Ⅲ)、云岗—宁武台23四(Ⅲ)、五台山断拱(Ⅲ)、汾西台凹(Ⅲ)、霍山断456拱(Ⅲ)、沁水台凹(Ⅲ)和太行山断拱(Ⅲ),以及若789干Ⅳ级构造单元。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
表3-1 区域地层简表界系统组(群)代号厚度(m)分布区域及范围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 4~30上更新统Q3 3~30中更新统离石组Q2l 40~95下更新统午城组Q1w 10~30 上第三系上新统N2 10~84中生界三迭系上统延长组T3y 183~477 中统铜川组T1t444~634二马营组T1er 305~669 下统和尚沟组T1h 201刘家沟组T1l 338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 175上石盒子组P2s 460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54山西组P1s 26~63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71~105中统本溪组C2b 9~27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 229~365下马家沟组O2x 61~90下统-- O1 65~132寒武系上统凤山组Є3f50~95 下庄水库一带长山组Є3c5~15 下庄水库一带崮山组Є3g46~62 下庄水库一带中统张夏组Є3z68~148 下庄水库一带徐庄组Є3x73~120 下庄水库一带上元古界长城系下统霍山组Zch 47~64 下庄水库一带上太古界太岳山群未分>1710中太古界界河口群未分>7000下庄水库一带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1)全新统(Q4)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山前地带,是组成河流一级阶地的主要物质。
1)冲积层(Q4al)主要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沿岸,组成河流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沉积物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砂、碎石类土,厚2~30m。
(2)上更新统(Q3):上更新统地层在测区内极为发育,广泛覆盖在山坡谷地,是组成黄土地形的主要物质,主要有冲积和坡洪积两种成因类型,其特征分述如下:1)坡洪积层(Q3pl)分布于汾河两岸的山前斜平原。
岩性为浅黄色黄土状粉质粘土及粉土,富含钙质,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局部夹有薄层砂砾石及砾石透镜体,厚度一般为3~20m。
2)冲积层(Q3al)主要分布于汾河两岸,形成河流的二级阶地。
临汾市气候概况
临汾市气候概况降水·年代降水量的变化·临汾市年降水量525.1毫米(隰县、尧都区、安泽县三站平均——下同),按季节分配:春季占16.3%、夏季55.5%、秋季25.0%、冬季3.2%;按地域分布:东部572.4毫米,最大;西部518.5毫米,次大;中部483.9毫米,最少。
中、东部和中、西部间,年降水量差异分别占市平均降水量的16.9%和6.6%,以中、东部之间的差异最大。
临汾市地处季风气候带西部边缘,随着季风迟早、强弱的年度变异,临汾市年降水量的年际差异较大。
年降水的最大值848.7毫米(1958年),最小值301.2毫米(1997年),相差547.5毫米,相当于年降水量的104%,这是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
就平均情况分析,年降水量的平均差异也不小,经统计,年降水量的正距平值平均98.3毫米,负距平值平均82.5毫米,即年降水量年际变量的标准差180.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4%。
另外,按照气候学对降水量级划分的一般标准:当年降水量≥累年平均值的140%,为降水特多年;平均值120%≤年降水量<平均值140%的为降水偏多年;,平均值80%<年降水量<平均值120%,为正常年;平均值60%<年降水量≤平均值80%,为降水偏少年;年降水量≤平均值60%,为降水特少年。
经统计,临汾市从1954—2005年,共出现降水偏多和特多的9年,占总年数的15.8%;出现降水偏少和特少的也是9年,同样占15.8%;年降水在正常范围的39年,占68.4%。
图1是1954—2010年临汾市(隰县、尧都、安泽三站平均)年降水量距平值演变图。
图11954—2010年临汾市*年降水距平演变*:1954—56年尧都区资料代替;1957—2010年隰县、尧都区、安泽县三站平均值代替图中显示,降水特多年发生在1958、1964和2003年,降水偏多年发生在1956、61、63、66、71、75年,除2003年是个例外,其它降水特多和偏多年都发生在1975年及其以前,而降水特少年和偏少年2/3的次数出现在1986年及其以后,其中1997年降水量301.2毫米,只有累年平均值的57.7%,为历史最小,是最干旱的一年。
山西地质结构
山西地质结构山西地质结构1 地质发育:山西省地质构造单元的主体是山西地台,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古生界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缺失外,其它各界均出露广泛。
下太古界:下太古界是山西省最古老的基底岩层,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厚4,000-18,000米。
以分布于太行山中段、北段以及盂县北部的阜平群(下部)龙泉关群(上部)为代表。
另外还有吕梁山的河口群,中条山区的涑水群,桑干河以北的怀仁、大同、阳高、天镇及右玉花林山一带的桑干群,霍山地区的霍县群(下)和太岳山群(上),在太行山也少量分布着赞皇群。
这套地层由各种浅粒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组成,形大小不等的旋回,变质程度较深,一般属铁铝榴石角闪岩相,有的地方达到麻粒岩相,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
区域构造形态具有背斜开阔、向斜紧闭、向斜倒转等特征,一般属旋扭构造形式。
上太古界:上太古界是一套变质火山岩、沉积岩地层,厚3,000-35,000米,不整合于下太古界,以五台山的五台群与龙泉关群间的不整合为代表,反映了上、下太古界的一次地壳变动。
这套地质变质程度中等,一般为绿片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有轻微的混合岩化,其中变质火山岩具铜矿化现象,在相应地层有的层位较为稳定,并多具工业意义的磁铁石英岩(五台山羊坪、岚县一带),这些都是大区域对比的标志。
上太古街的构造特点是褶皱强烈,多复式背斜,向斜多同倒转,呈北东向构造带形式。
上太古界统一以五台群表示,下部以五台山、恒山、灵丘一带的五台山群为代表,主要由石英岩夹大理岩、黑云变粒岩夹角闪岩、二云石英片岩、片麻岩,以及酸—基性变质火山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斜长片麻岩组成。
上部地层则以吕梁山的吕梁群上部组段较为发育,主要由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含矽线石和石墨的片岩或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及大理岩组成,分布在恒山和云中山一带的上部五台群,以及盂县北部的龙华河群上部地层与其相当。
此外,太行山中南段左权桐峪一带的桐峪组,由黑云写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浅粒岩、片岩夹磁铁石组成,出露孤立。
山西临汾石膏矿床
山西临汾石膏矿床位于山西省临汾县及襄汾县境内,地处华北地台吕梁山隆起区的东南边缘与临汾盆地西缘相接部位(图4-1)。
图4-1 临汾一带石膏矿点分布图1.第四系 2.第三系 3.三叠系 4.二叠系 5.石炭系 6.中奥陶统 7.下奥陶统 8.寒武系9.太古界 10.闪长岩 11.断层 12.石膏矿点地层:从老到新如下(如图4-2):下奥陶统:整合于上寒武统之上。
①冶里组(O1y):灰绿色中厚层—厚层粉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竹叶状白云质灰岩。
竹叶状扁砾具褐红色氧化圈,或被褐红色钙质胶结物胶结。
有的地方可见夹有柱状叠层石白云岩。
属潮间—潮上沉积。
厚60m。
②亮家山组(O1l):浅灰色厚层—巨厚层细晶—中晶白云岩。
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及燧石图4-2 上马家沟组下段含膏层柱状图团块,底部层面上有泥裂。
在上部巨厚层中晶白云岩中含大量叠层石,多为立状并组成藻礁立。
在候村见有核形石。
不规则燧石团块多是硅质交代叠层石及核形石的结果。
基本属潮间及潮下高能带沉积。
厚55—67m。
中奥陶统:自下而上分为:①马家沟组(O21m):下段底部有一层白云质含砾砂岩,局部为砾岩。
向上过渡为含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质泥岩。
中部主要是黄绿色、灰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
为含膏层位。
在候村、晋王坟一带有较厚的石膏层。
厚约85m。
上段厚层灰岩夹薄层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及石膏层。
本段下部厚层灰岩在浪泉一带为角砾状灰岩、大角砾长达16米,小的仅数厘米,多为棱角状。
接触式胶结,薄的岩块常呈弯曲状。
胶结物为方解石和细岩屑。
呈大凸镜产太。
厚层灰岩之上为灰色、灰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质灰岩互层,局部夹含白云质泥岩条带的石膏凸镜状。
上段中部为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粉晶白云岩,底部夹有生物碎屑状灰岩及由虫迹形成的云斑状灰岩。
上段上部为薄层白云岩及厚层灰岩。
薄层白云岩夹有薄层石膏,区域内可构成工业矿体。
厚层灰岩以泥晶—粉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1 区域地层简表
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1)全新统(Q4)
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山前地带,是组成河流一级阶地的主要物质。
1)冲积层(Q4al)
主要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沿岸,组成河流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沉积物具明显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砂、碎石类土,厚2~30m。
(2)上更新统(Q3):
上更新统地层在测区内极为发育,广泛覆盖在山坡谷地,是组成黄土地形的主要物质,主要有冲积和坡洪积两种成因类型,其特征分述如下:1)坡洪积层(Q3pl)
分布于汾河两岸的山前斜平原。
岩性为浅黄色黄土状粉质粘土及粉土,富含钙质,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局部夹有薄层砂砾石及砾石透镜体,厚度一般为3~20m。
2)冲积层(Q3al)
主要分布于汾河两岸,形成河流的二级阶地。
岩性上部为灰黄色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含钙质结核;中部为浅棕黄色粉质黏土、粉土与粉、细砂互层,夹碎石类土透镜体;底部为砂层及卵砾石层,该层最厚达85m。
3)风积层(Q3eol)4-1
主要分布于吕梁山以西地区,组成黄土塬、梁、峁的顶面,岩性为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明显,厚度一般5~20m。
pl)洪积层:7-2
(3)中更新统(Q
2
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1500m以下的山岭之上,组成黄土塬、梁、峁。
岩性为红黄及浅红棕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有多层古土壤层,底部有冲积相砂,砂砾石层及粉土互层,一般为40~95m。
pl)洪积层:
(4)下更新统(Q
1
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1500m以下的山岭之上,与组成黄土塬、梁、峁的中更新统老黄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性为一套棕黄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明显古土壤和钙质结核层,致密、坚硬,由石质黄土之称。
具放射状孔和植物遗留根孔,无节理。
古土壤为深棕红色黏土,一般发育4~8层,往往形成两组致密的古土壤条带,每组由2~5条组成,每条厚0.2~0.5m,间距0.5~1.0m,以3~5°的角度倾向原始沟谷。
古土壤底部钙质结核富集成层,愈近山前地带结核层愈发育,核径愈大,成层性不明显,本组岩性、层位稳定,厚一般10~20m,部分地区可厚达25 m
2、上第三系上新统(N2)
主要分布于深切黄土沟谷中,面积较小,且分布零星,海拔标高500~1300m 之间,与上下地层皆呈不整合接触。
岩性多为半胶结之钙质黏土、粉质黏土、砂砾石层和淡水灰岩,厚度一般为20~80m,钻孔揭露厚达400m。
3、三叠系(T)
三叠系主要分布吕梁山西麓的隰县,蒲县一带,在黄土冲沟中出露。
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
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及植物化石组合,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统。
(1)上统(T
)
3
延长组(T3y):主要岩性为发育麻斑状构造的黄绿色、肉红色、土黄色厚层中粒长石砂岩夹暗紫红色泥岩、紫红色砂质泥岩及灰色钙质粉砂岩,厚度362~474m。
)
(2)中统(T
2
铜川组(T2t):由肉红色、灰红、灰白色、土黄色及黄绿色厚层中~粗粒长石砂岩和暗紫色泥岩,少量的黄绿色页岩、煤线等组成,厚度502~634m。
二马营组(T2er):由黄绿色厚层长石砂岩夹暗紫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厚度512~703m。
(3)下统(T
)
1
和尚沟组(T1h):总的是一套紫红色、砖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
下部砂岩少于泥岩,砂岩中夹钙质胶结砂岩“球”,厚度164~201m。
刘家沟组(T1l):一套紫红色、淡紫色中~厚层状,细~中粒钙质、钙、铁质胶结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厚度338~442m。
4、二叠系(P)
二叠系主要分布于测区西部的中阳至离石一带,在黄土冲沟中零星出露。
由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沉积。
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及植物化石组合,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个统。
):
(1)上统(P
2
石千峰组(P2sh):由紫、紫红色砂岩、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厚度175m,与下伏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
上石盒子组(P2s):由黄绿、紫红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组成的陆相沉积。
碎屑岩粒度从下向上逐渐变细,颜色变深,厚度460m,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连续沉积。
)
(2)下统(P
1
下石盒子组(P1X):由灰绿、黄绿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煤线组成的陆相沉积,厚度54m,由北往南变薄,与下伏山西组呈连续沉积。
山西组(P1s)地层由灰、灰黑、灰黄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含煤建造。
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砂岩与下伏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分界,二者呈连续沉积,含4层煤,厚度26~63m。
其中九尺煤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为局部可采或不可采煤层。
5、石炭系(C)
石炭系在吕梁山脉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区出露,由砂岩、页岩、铝土岩、灰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
(1)石炭系上统(C
3
太原组(C3t)由灰白、灰黑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灰岩及煤层组成的
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是测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87~102m,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
含煤1~7层,含2~4层灰岩,局部相变为页岩。
)
(2)石炭系中统(C
2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由铝土质泥岩、页岩、灰岩及铁质结核层组成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厚度16~35m,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上部为灰白、灰黑色砂岩、页岩、铝土质页岩、灰岩,局部夹煤线。
灰岩1~2层,常相变为页岩。
下部为灰白、深灰、灰绿色含铁铝土质泥岩、粘土岩、鲕状铝土质泥岩,底部有窝状山西式铁矿。
本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在28~35m之间。
6、奥陶系(O)
奥陶系灰岩在吕梁山脉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区出露,奥陶系为一套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砂岩、页岩、含燧石白云岩等组成的海相碳酸岩沉积地层,厚约400~500m。
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
)
(1)奥陶系中统(O
2
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主要为泥灰岩、灰岩与豹皮灰岩组成。
与下伏下马家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在282~312m之间,分两个岩段。
上马家沟组第一段(O2s1)岩性主要为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间夹灰岩。
上马家沟组第二段(O2s2)岩性主要为灰岩与豹皮状灰岩。
下马家沟组(O2x)底部为黄褐色中层状石英砂岩及黄绿色钙质页岩、泥灰岩,整合沉积在下奥陶统地层之上,在测区内分布普遍,是与下统分界的良好标志。
上部主要为灰岩间夹薄层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厚度61~90m。
(2)奥陶系下统(O1)
底部为黄绿色页岩与竹叶状白云岩互层,层位比较稳定,可做与上寒武统分界的标志。
页岩一般2~3层,最多可达9层。
页岩之上为含燧石结核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
厚度65~132m。
7、寒武系(Є)
寒武系地层在测区西北部的下庄水库一带呈条带状出露。
寒武系总体向西倾斜,北东厚,向南西方向逐渐变薄。
与下伏长城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为角度不整合),与上覆奥陶系整合接触,划分为中统、上两个统。
(1)寒武系上统(Є
)
3
寒武系上统主要为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岩质灰岩和巨厚层的白云岩等组成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一般可分为凤山组(Є3f)、长山组(Є3c)和崮山组(Є3g)。
测区北部该统地层比未进行分组。
厚度120~150m。
(2)寒武系中统(Є2)
中统底部岩性特征主要为砂砾岩、石英岩状砂岩;下部紫红色页岩、砂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粉砂岩、灰绿色页岩及灰岩、鲕状灰岩、黄绿色泥质条带鲕状灰岩;中部为中薄层竹叶状灰岩、中厚层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上部为厚层至巨厚层状鲕状夹泥质条带鲕状灰岩。
一般厚141m。
与下伏长城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一般可分为徐庄组(Є3x)、张夏组(Є3z),调查区区域地质资料未进行分组。
8、元古界长城系(Ch)
长城系指位于寒武系不同层位之下,不整合于太古界不同层位之上的一套滨海相碎屑岩,即“霍山砂岩”,为测区内第一个沉积盖层,呈南北向展布。
上部岩性主要为灰白色薄至厚层状中粗粒石英岩状砂岩,下部为浅肉红色厚层状含砾石英岩状砂岩及会紫、灰黄、灰白色砂砾岩,与下伏太古界吕梁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出露于北方案下庄水库一带,分布范围不大,厚47~64m。
9、太古界(Ar)
(1)下太古界界河口群(Arj)
测区内界河口群主要分布于隰县上庄一带,出露面积约5平方公里,地层岩性主要为角闪质混合岩,其与其它混合岩体略有不同,此岩体含暗色矿物较多,角闪石10~15%,黑云母5~10%,斜长石以中性为主(35~40%),矿物颗粒粗大,片麻状构造不明显,宏观上似一岩体,但交代作用不太强烈,微斜长石等矿物总量只有30~35%,故称为角闪质混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