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给予是快乐的(反思)
四年级《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四年级《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案例及反思1、四年级《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案例及反思《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教材。
主要讲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夕与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从一开始的误解至最后的理解的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表达,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片断】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在那里保罗、小男孩及弟弟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
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投影: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和兄弟两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而感到快乐。
生:小男孩因为帮助弟弟实现了美好的心愿而感到快乐。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非常精彩。
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投影: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生:我曾因为在雨天里帮助一个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回家而感到快乐!生:我曾因为在汽车上为带小孩的阿姨让座而感到快乐!生:我曾因为在放学路上帮一位老爷爷推车而感到快乐!生:我曾因为帮妈妈干家务活而感到快乐!师: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感想,老师感到很高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有句话叫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一份帮助,同时也获取一份真正的快乐。
【案例反思】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在学生的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而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使之慢慢滋生起来,强壮起来。
在语文教材中有多少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文章,如《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等等。
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热门6篇)
予以是欢乐的的教学反思(热门6篇)教学反思是人民老师的一项紧要工作,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拓宽教学的思路。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予以是欢乐的的教学反思,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予以是欢乐的的教学反思第1篇在学校领导的引导下,《予以是欢乐的》第二课时顺本地完成了,课后,心情比较激动,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学顺着故事的情节通过媒体特别老师的语言引导,同学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而引导同学透过字词感受语言,从语言中品味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使训练情景的创设比较自然。
假如第一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再打开一些,与实在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则更显自然。
二、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的语言训练坚固结实有效。
学习课文6—11小节时,我组织同学以各种方式一遍一遍的解读课文:引读课文,让同学进入情景;再读课文,使同学理解“保罗为什么想错了”;默读课文,体会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内涵,同时把读书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加以提升。
三、课前细心充足的预设和同学主体地位的回归培养了课堂细节的精彩。
课前,我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了细心设计,每一个过渡、小结,每一个问题的呈现,每一次板书……都进行了反复的斟酌,而且设想了课堂上同学可能显现的种种情形以及老师的应对。
课上,我则快捷运用教学设计,充足关注同学,努力使每一个环节适合同学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细节都成为规范的语言和文字的训练。
四、音乐的渲染使同学、老师、文本紧紧相连。
在保罗亲眼看到小男孩背着有残疾的小弟弟出来,亲耳听到小男孩那充足深情地话语是,包罗在一次感到自身想错了,他被小男孩高尚的思想境界深深地震撼了。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车里,和小男孩兄弟俩共度这不寻常的夜晚。
这时,播放了一曲马斯奈的《深思曲》,那沉静而又悠远、舒缓又不失激扬的旋律伴着老师的深情朗读,无需更多的语言,同学的思绪已跟着保罗的心理一起升华。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应拘泥于教材对材料体现的逻辑顺序,以及结果分析展开教学过程。
所以,以这个材料为载体,以“在读中思、在读中品、在读中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快乐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水平)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在学生自设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有效引导更能激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注重现实的社会生活,把握了语文生活化的精髓,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给予是快乐的》讲述了一个关于给予的故事,通过丹尼和他的朋友之间的互动,揭示了给予与快乐之间的关系。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阅读。
1.2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交往经验,对友情、分享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给予与快乐之间的关系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给予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他们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给予”造句。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给予的快乐,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给予的快乐。
3.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给予与快乐之间的关系。
(2)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培养他们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4.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活力。
4.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给予的快乐。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礼物,引出本课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会用“给予”造句。
(2)分析课文情节,引导学生感悟给予的快乐。
5.4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的案例的看法,以及自己身边的给予与快乐的故事。
《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5篇
《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5篇《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5篇《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下面给大家分享《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1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整节课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以读代讲,自读自悟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上课伊始,我以“快乐”这个话题,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情,学生们激情洋溢,快乐无比,正当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引入了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接着质疑: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质疑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最后检查初读效果。
二、再读课文体会感动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相机质疑:默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令你非常感动?学生读后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很快地感受到了两次意想不到:“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和“小男孩坚定的承诺今后也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
”这一环节为下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美好的心灵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品读课文体会人品课件出示:“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
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后,让学生猜猜省略号的内容,让后让学生明白小男孩一心只想着给予而不是获取的高尚品质。
使学生内心受到震动。
从而体会保罗的第一次感到意外。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第二次感到意外。
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小男孩纯洁无暇、美好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性格。
小男孩的言行不仅感动着我们,更感动着保罗,学生从保罗的行动中,感受的保罗真正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真谛。
”最后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谈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使得学生的感情无形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
重温名言,让学生体会到给予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真正明白给予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教案及反思
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
2.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成语。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愿望,都可以体现对别人的爱。
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小男孩,他对腿有残疾的弟弟百般关怀,令人感动。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二、出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或借助注音。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按段落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地方。
3.反复读读以下词语:圣诞礼物饶有兴趣闪亮羡慕宽裕惊叹不由自主显然神气湿润喜悦4.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探究情感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或感受特别深刻,在书上作些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A.小男孩喜欢保罗的圣诞礼物吗?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b.保罗的想法一错再错,你能说说他的两次错分别是错在哪里吗?c.小男孩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表达了小男孩怎样的思想感情?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你怎么理解“给予真是令人快乐的”?请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四、拓展阅读,感悟主题1.轻声朗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
3.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格言名句。
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_2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第六单元这组课文都是围绕爱这一主题来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下面就《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做简单的反思。
一.谈话导入,感知内容。
首先是从“快乐”一词去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什么是快乐的。
过年很快乐,生日收到礼物很快乐,帮助同学很快乐,劳动很快乐……可是今天学习的课文——《给予是快乐的》“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呢?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他怎样的一件事情呢?学生在思考中学习,然后根据人物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的可以用“主要人物干了一件什么事”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教会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探究情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放手让学生找句、品句,划出保罗两次误解小男孩的片段,做批注谈感悟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本文中,虽然语言虽然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
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弟弟,你等着……一样美。
”等语句,我想通过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内心的一些想法,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拓展阅读,感悟主题首先学生说说身边的“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人和事。
然后学习阅读链接《给,永远比拿愉快》。
最后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格言名句。
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和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当然,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的教学,有的学生条件有限没能搜集并整理好资料,再加上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完全体现出阅读课教学“放”的特点,这是今后自己需注意的地方。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给学生真正上了一堂教育课,很多学生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都认为得到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文中小男孩的举止却出乎我们每个人的意料,让学生知道了比得到更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给予,是让别人得到,这样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高尚,但这让人惊讶的举止又是出自一个小男孩之手,这对学生是一个好的教育机会,比比自己,想想生活中有他这样的想法吗?有他这样的活动吗?不过在课堂中有几个不足之处,在整节课中,没有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一个提升过程,整节课缺少厚度。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篇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记叙文主要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获得”与“给予”的矛盾化解、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升华人物品质,从而受到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思想教育。
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着重抓住小男孩这一中心人物,整堂课的设计也是紧紧地围绕着小男孩这一中心人物层层展开的。
在教学前我没有特意布置学生预习,于是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教师引读部分文句,学生以“我以为……”想象男孩的言行,然后与课文中男孩实际的言行表现作对比,从中体会男孩的心灵美。
为了达到他们能放开思维想象说话的目的。
在引读课文中文句前,我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
在引读“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时,我问学生:“这时候,我以为……”学生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很喜欢这辆车。
”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车。
”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也想有这样的车。
”还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想偷这辆车。
”(大部分同学都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
然后我话锋一转:“是这样的吗?”学生不确定。
“好,翻开你们的课本往下看。
”在我的指令下,学生马上翻开课本,饶有兴趣地往下读,他们读书的劲头可大着呢。
一放下书,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老师,小男孩很喜欢这辆车,从他‘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来。
”我轻轻地点头:“嗯,你很会读书。
”“老师,小男孩对这辆车是谁的很好奇,因为他问保罗那车是不是他的。
”通过这一想象与阅读原文的对比,学生对男孩爱惜车子的情感有了深刻的体会,这时,指导从“轻轻地摸一下”读出小男孩的善良及对车子的爱惜就水到渠成了。
在引读__第3自然段中“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时,我再问学生:“我以为男孩希望……”学生又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我以为男孩希望也有这样一辆新车。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篇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篇赐予是欢乐的教学反思1这是人教版四班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最终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整节课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同学,以读代讲,自读自悟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上课伊始,我以“欢乐”这个话题,让同学沟通自己感受到的事情,同学们激情洋溢,欢乐无比,正值爱好盎然的状况下,引入了课题:赐予是欢乐的。
接着质疑:读了课题后想到了什么?然后让同学带着自己的质疑走进课文去查找答案,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最终检查初读效果。
二、再读课文体会感动在同学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老师相机质疑:默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同学读后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很快地感受到了两次意想不到:“盼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和“小男孩坚决的承诺今后也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
”这一环节为下文体会保罗和小男孩美妙的心灵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品读课文体会人品课件出示:“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
男孩赞叹地说:“哇!我盼望……”采纳不同形式的读后,让同学猜猜省略号的内容,让后让同学明白小男孩一心只想着赐予而不是猎取的高尚品质。
使同学内心受到震惊。
从而体会保罗的第一次感到意外。
用同样的方法让同学体会其次次感到意外。
让同学再次感受到小男孩纯净无暇、美妙无私的心灵和乐观自信的性格。
小男孩的言行不仅感动着我们,更感动着保罗,同学从保罗的行动中,感受的保罗真正体会到了“赐予是欢乐的真谛。
”最终设计了一个拓展延长,让同学谈生活中这样做的例子及阅读短文并发表想法,使得同学的感情无形得到升华,并促使其行动起来。
重温名言,让同学体会到赐予不仅能给自己带来欢乐,也给别人带来欢乐,真正明白赐予的含义。
赐予是欢乐的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能真正体会“赐予是欢乐的”这一人生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读题导入1、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赐予是欢乐的》。
(读课题)2、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关心,别人的理解,甚至于别人的一个暖和的鼓舞,心情就会很欢乐,而“赐予”就意味着付出、失去,那课题为什么还说赐予是欢乐的呢?赐予是不是真的让人欢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给予是快乐》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教学反思1《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记叙文主要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获得”与“给予”的矛盾化解、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升华人物品质,从而受到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思想教育。
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着重抓住小男孩这一中心人物,整堂课的设计也是紧紧地围绕着小男孩这一中心人物层层展开的。
在教学前我没有特意布置学生预习,于是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教师引读部分文句,学生以“我以为……”想象男孩的言行,然后与课文中男孩实际的言行表现作对比,从中体会男孩的心灵美。
为了达到他们能放开思维想象说话的目的。
在引读课文中文句前,我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
在引读“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时,我问学生:“这时候,我以为……”学生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很喜欢这辆车。
”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车。
”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也想有这样的车。
”还有的说:“我以为小男孩想偷这辆车。
”(大部分同学都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
然后我话锋一转:“是这样的吗?”学生不确定。
“好,翻开你们的课本往下看。
”在我的指令下,学生马上翻开课本,饶有兴趣地往下读,他们读书的劲头可大着呢。
一放下书,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老师,小男孩很喜欢这辆车,从他‘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来。
”我轻轻地点头:“嗯,你很会读书。
”“老师,小男孩对这辆车是谁的很好奇,因为他问保罗那车是不是他的。
”通过这一想象与阅读原文的对比,学生对男孩爱惜车子的情感有了深刻的体会,这时,指导从“轻轻地摸一下”读出小男孩的善良及对车子的爱惜就水到渠成了。
在引读__第3自然段中“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时,我再问学生:“我以为男孩希望……”学生又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我以为男孩希望也有这样一辆新车。
《给予是快乐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关于给予的文章,通过描述一个小女孩送给妈妈一份手制的礼物,并表达了给予的快乐和幸福感。
该文章适合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面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些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捕捉到文章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和隐含信息难以把握。
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文章的导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提前对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可以提前给学生一些关键词和问题,帮助他们准备好一些思考的方向。
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我应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和思维。
另外,学生在写作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他们在写作时往往过于简单,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缺乏对于情感和感受的准确描述和表达能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任务,让他们练习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我还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写作技巧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同时,我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这篇文章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一些社会情感和价值观。
文章中描述了小女孩给予妈妈的快乐和幸福感,传递了一种关爱和善良的情感。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可以通过让学生谈论自己给予的经历和感受,引导他们发现给予的重要性和快乐感。
我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给予行为中去。
通过实际的经历,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给予的意义,并培养爱心和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总之,《给予是快乐的》是一篇优秀的教学材料,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和价值观。
2023年《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篇_4
2023年《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5篇《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
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小组交流来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
课堂开始,我先让学生预习汇报,把握好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学案自学,读懂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抓住两个让人感到意外的地方,体会保罗内心受到的震撼。
在体会感悟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给予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
在教学的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了巴金的名言以及书后的相关的阅读课文,为学生积累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那就是由于以上的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致原来设想的“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给,永远比拿愉快》及有关“给予”名言名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这一环节没有落实好。
有人说教育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的确这样,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积极地寻求对策,意图消除遗憾。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2【教学片断】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的夜晚,在那里保罗、小男孩及弟弟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
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投影: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和兄弟两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而感到快乐。
生:小男孩因为帮助弟弟实现了美好的心愿而感到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
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同学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同学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入的心得。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同学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要激发同学激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同学有没有激烈的问题意识。
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让同学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同学好好读读,引导同学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同学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同学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同学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
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在课堂中就让同学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同学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三、设身处地,探究人物内心“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其实就是让同学设身处地,带着自己敏锐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
本文中,虽然语言虽然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
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弟弟,你等着……一样美。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参考1)给予是快乐的《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
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
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三、设身处地,探究人物内心“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其实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带着自己敏锐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
本文中,虽然语言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
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弟弟,你等着……一样美。
”等语句,我想通过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内心的一些想法,从而让学生由外在的语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参考3)给予是快乐的 教案
(教学反思参考3)给予是快乐的“给予是快乐的”我深有感悟。
前不久,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医院住院,到底要不要去看望呢?我有些犹豫,因为我们并没有人情往来。
但是,作为家乡人,知道了还是应该去看望的。
后来,我去了,这位亲戚看到我去看她,特别高兴,看到她那么高兴,我也非常高兴,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时,我特别认真。
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
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整个教学我以“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这个问题展开。
当学生谈到:小男孩的两处感人的话语时,“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
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让学生联系上下人抓住重点词来体会,说说这句话为什么感动了你,这时,谁是最快乐的人?从小男孩的语言、神态、动作,还有保罗的内心变化感悟小男孩那不是索取而是给予,不是炫耀而是关爱的美好心灵。
文中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地方,特别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没有直接写,于是我在学生进入情境,对人物心灵有所感悟后,设计了这样几个让学生想的机会,如:保罗吃惊地看着男孩,这时他会怎么想?保罗的眼睛湿润了,此时他又会怎么想呢?保罗心里想的就是学生心里想的,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更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刻领悟,更好的理解“给予是快乐的”。
让学生说说自己也曾因为帮助过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最后通过朗读关于快乐的名人名言,促使有效积累,同时厚实了学生的体验。
结束时,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体会,说一说。
最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给,永远比拿更愉快》,把学生引向课外,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加深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
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
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2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整节课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以读代讲,自读自悟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上课伊始,我以“快乐”这个话题,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情,学生们激情洋溢,快乐无比,正当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引入了课题:给予是快乐的。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_2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1《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
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
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在这堂课中我仍然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重点通过读来让学生理解课文。
本堂课我采取了:自由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很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包括读得节奏、读得重音、读的表情等我都指导得比较到位。
我感觉学生的读也还是比较令人满意。
通过读学生也较好得理解了课文中几位人物的情感。
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他们有的自己读、有的和伙伴分角色读,有的还把对话和一些故事片段表演了出来,在活动结束后,我再组织学生全班一起学习课文时,已经从孩子们的朗读声中和他们的发言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课文已经有所感悟。
本课教学效果良好!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2周五上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堂课,备课时,突然想到,既然是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那么设计怎样的主问题呢?四年级的孩子可不可以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了呢?唉,新课程不像浙教版,每单元的训练点都是规定好了的。
于是,我想检验一下,我班孩子提问的能力。
当然,上课伊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个要求。
学生对于老师新的教学方式感到很新鲜,跃跃欲试,我随之提示,提问题的方法,可以向课题提问,向文中的字词提问,也可以针对__的内容来提问。
有了方向,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脑袋瓜子快速地运转起来。
不一会儿,小手林立。
我不着急,让他们四人小组相互交流一下,能解决的在四人小组内解决,然后推荐一下最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四人小组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架山镇南华小学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教师:陈洁贞
日期:2014.11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人物对话集中;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
全文内容浅显易懂,但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致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参考书的提示,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概括为以下两个大问题,让学生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去思考,去主动探究:一、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给予了对方什么呢?二、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令你难忘,划出相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虽然在教学中,自己的思路清楚,但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好,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准备不够充分,以至于在结尾处,情感没有升华上去,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针对主问题的设计可以在深入一些,紧紧围绕着给予是快乐的来展开。
在文中,小男孩看到保罗的新车后,说出了:“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的感人话语,我在教的过程中一直注意了小男孩不但想要把车给予给自己的弟弟,还要把希望、勇气和爱给予给弟弟,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去理解小男孩想要给予的热情,想要把爱触及到弟弟心灵的愿望,在点拨学生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记叙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忽视了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哥哥”的理解,对于小男孩这一人物的体会则不到位,不能让学生充分去学习小男孩身上的那些美好品质,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
其次,教学要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去研究孩子所研究的内容,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这次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围绕着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受到了震撼去说、去想、去写,在交流过程中,自己却并没有深入学生小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起交流,
对于学生在小组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就不会清楚,教学时自己的思路也受到了限制,仅让小组代表交流感受,其他的组员没有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于小男孩的那份迫切要给予弟弟的梦想和愿望没有充分的展开,尽管同学们也都在读在思考,但那时肤浅的,还要深入去理解文本,在以后的小组交流中,我会努力去改正这一不足,这一缺点。
最后,体现在同学们读写练习的限制上。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课堂练笔,一是小男孩不仅仅想给予弟弟一辆车,还要给予
___________。
二是结合阅读链接,谈一谈在生活中,我曾因为_____而快乐。
这两处练笔的设计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但从孩子课堂的反应来看,这两处练笔却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无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的情况去畅所欲言,看来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处都要精心地准备于设计,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去思考、去琢磨。
现在,我们的教育提倡小班化教学,小组交流,但是如何能在教学中上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让教师去关注每一个、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学生,是值得我这位新老师去学习、去钻研的。
尽管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我坚信,在每份付出的背后,在每次给予的背后,我们都是幸福的、是快乐的,就像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样:给予是心灵的付出,它不求回报,因为它是相互的。
的确,和学生在一起的相互给予才是老师们最大的快乐!因为它是信任、欢乐和爱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