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范文精品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药品流通中重要环节,点多面广,处在药品经营的前沿,加强对零售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我结合对本辖区内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现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对策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存在的问题(一)药品分类管理方面:药品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摆放陈列,处方药品与非处方药品时有混放;医疗器械(膏药类)与药品混放;非药品(保健食品)与药品混放;易串味药品不能单独设立专柜存放。
(二)处方药销售方面:处方药品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收集不全,对未凭处方销售的药品,销售登记不全。
(三)人员管理方面:部分药店质量负责人是聘用的,其经常不在岗,营业人员也自行调整为其家人,未经上岗培训就从事药品经营,在对处方药品的销售和调配操作中很不科学,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经营方式方面:个别零售药店存在着以零代批现象,将药品直接销售给基层医疗机构;有的药店进行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经营场所,后是诊所病房;有的零售药店之间有调货现象,对销售不太好品种或快到效期的药品药店之间有进行销货或换货进行销售。
(五)采购管理方面: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一类或国家充许的二类)以及进口药品未能及时收集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明材料。
(六)对供货方资质审核方面:药品审核把关不严,有的业务员经营几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现象,其所售代理药品价格虽未超过国家标价,但价格仍较昂贵,其疗效也不显著,广大消费者对此类药品投诉举报较多。
(七)药品广告宣传方面:有的药店店堂内或玻璃橱窗上悬挂或张贴药品宣传画,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品空盒;有的药店巧借义诊为名其实在促销药品,误导、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方面:药店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全面有效执行,更不能严格进行自查,定期加以考核。
(九)药品储存方面:温控设备成为摆设,温湿度应按一天两次记录,现已记不清有多少天没有登记,有的药店将药品直接置于地面,药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关于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范文【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药品监管情况,评估现行药品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报告和研究资料,了解国家和地方对药品监管的政策和规定。
2. 现场访谈:与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公共卫生机构代表、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3. 数据收集:通过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了解当前药品市场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健全,但执法不严格: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执法不严格,容易形成监管漏洞。
2. 药品市场乱象丛生:存在药品质量问题、假冒伪劣药品和非法销售药品等乱象,影响了公众健康和医疗秩序。
3. 药品价格过高:部分药品价格过高,超过了普通百姓负担的能力,造成医疗费用增加。
4. 药品监管责任不明确:药品监管责任分散,各级监管部门工作协调不顺畅,影响了监管效果。
四、调研建议1. 严格执法,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严惩所有违法行为。
2.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推动药品质量标准化,加强药品审批、检验和追溯体系的建设。
3. 加强市场监管,深化与国外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大对进口药品的监管力度。
4. 改革药品定价机制,减少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5.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合作,明确药品监管责任,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
五、总结通过本次药品监管调研,我们发现了我国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未来,需要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医药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保障药品质量和公众健康安全。
同时,还需加强对药品监管工作的研究和改进,适应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药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5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药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东安市药品零售行业现状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药品零售行业也迅猛发展。
然而,零售药店的迅速增长在给市民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近期,我们对全市药品零售行业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具体调研情况如下:一、我市药品零售行业的基本情况截止到2010年10月,全市共有药品零售企业(包括连锁门店)511家(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数量较2000年底的85家增加了五倍多,在苏州各县(市)区中列第一位,涉及药品从业人员1500余人。
目前,全市药店已基本覆盖了市区、各镇(街道)、村,群众出门十分钟内就能找到一家药店,购药十分方便。
同时,药店数量多形成的竞争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的零售价格,给群众带来了实惠。
表1:东安市药品零售企业分布情况表(共511家)二、我市药品零售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药品零售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实施《药品经营质- 1 -量管理规范》(简称GSP)。
然而,我们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发现,部分药店存在执行GSP表面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药品验收、养护工作形式化,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温湿度记录、设备养护记录、陈列药品定期检查记录不真实,处方审核不严格等。
2、药品零售企业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药店存在药师长期不在岗现象,销售人员销售药品时不能提供正确合理的用药咨询服务,仅以追逐利润为目的,推销高利润药品。
部分药店销售人员将不具有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或消杀用品当做药品推销给顾客,牟取暴利。
销售处方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品时,未能认真审核处方,存在滥销现象。
3、药品零售企业布局不合理经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存在着药品零售企业发展过快,数量严重过剩,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如市区二环路以内有128家药店,##、##等镇区和街道均有十几家药店以上,且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几条中心街道上,如上海南路一条短短几百米的街道上就有9家药店。
食品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食品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食品药品监管情况,探寻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食品药品监管政策、法规和相关研究成果。
2. 采访调研: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企业代表和消费者进行访谈,了解实际运作情况和民众的需求。
3. 实地调研:走访食品药品企业和监管机构,观察生产流程和监管措施。
三、调研结果1. 食品药品监管政策健全,但执行不严格: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策,但一些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并未严格执行,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
2. 食品药品黑市仍然存在:黑市上充斥着各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对人身健康构成威胁。
3. 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资源不足: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在人员和设备方面均存在不足,难以对所有企业和产品进行全面监管。
4. 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关注度不够:一些消费者缺乏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识,对购买的食品药品质量容忍度较高,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调研建议1. 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管政策的宣传和执行: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政策执行的意识和自觉性,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 加大对食品药品黑市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完善黑市食品药品的监测和检测技术,加大处罚力度。
3.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资源投入:增加监管机构的人员数量,提升技术水平和设备设施。
4.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食品药品安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购买意识。
五、调研结论食品药品监管是确保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监管机构资源投入和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食品药品监管情况,保障公众的健康。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药品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对于药品的监管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药品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将重点关注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市场准入、储存运输、销售渠道等方面,以期为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我国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整理,确定药品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执行机构。
2. 药品市场准入选择几个典型的地区,深入调查和了解当地药品市场准入的流程和要求,包括药品注册、审批、监管等环节,分析我国药品市场的准入标准和流程是否合理。
3. 药品储存运输选择几个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实地调研其药品储存和运输情况,了解是否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同时针对冷链运输、存储条件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
4. 药品销售渠道通过调研一些医药连锁企业和互联网药店,了解药品销售渠道的运作情况,重点关注非处方药的销售和监控情况,评估销售渠道对药品监管的影响。
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以获取全面和真实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我国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药品监管的执法主体为国家药监局,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协同执法。
2. 药品市场准入药品市场准入标准和流程相对较为严格,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周期长、环节繁多,容易导致审批滞后和效率低下。
建议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准入效率。
3. 药品储存运输药品储存运输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冷链运输和存储条件方面,部分企业和医疗机构未能达到相关要求。
建议加强对药品储存运输的监管,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4. 药品销售渠道药品销售渠道较为多样化,包括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互联网药店等。
互联网药店的发展较快,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药品真假难辨、处方药非法销售等。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药品市场的混乱和药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药品监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了解我国药品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药品监管调研。
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监管机构和企业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监管政策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药品监管的政策体系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短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特别是在药品审批、质量控制和流通监管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督。
监管机构在药品监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存在一些监督不力的问题。
需要建立更加严密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三、企业责任意识不够强。
在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一些企业存在着不良行为,违法违规现象较为严重。
需要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加强药品监管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力度和水平。
同时,加强监管机构的执法能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净化药品市场环境。
同时,也需要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药品市场秩序。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我国药品监管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同时也为未来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研报告,推动我国药品监管工作的发展。
关于药品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药品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药品管理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合理使用、合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为勤勉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调整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提升药品管理服务水平,本团队对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度调研,旨在为我国药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现状分析1.药品市场乱象显著目前,我国药品市场呈现出价格波动大、品种鱼龙混杂、流通环节不规范等问题。
一些非法制售药品、以假乱真的状况时有发生,给宽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恐吓。
2.药品监管机构职责不清尽管我国设立了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但其目前还存在职责不清、监管措施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药品监管体制亟待完善,提升药品管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3.药品德业缺乏规范市场秩序药品德业市场秩序不统一,企业合规意识普遍较弱。
存在一些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不顾药品的质量安全,背离了公共利益的原则。
三、问题开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药品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药品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的药品管理制度。
2.药品市场混乱,流通环节存在管理缺失。
3.一些企业存在质量管理不规范、生产环境不洁净等问题。
4.科技手段在药品监管中应用有限,导致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5.药品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共享有待加强。
四、解决思路1.完善药品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权威的药品管理体制,明确各级药品监管机构的职责和实施机制。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作用,推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2.加强药品监管措施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药品监管措施,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全程监控。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准时发现和处置药品安全问题。
3.加强企业管理和质量监管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生产环境洁净、质量管理规范。
对严峻违规企业进行惩罚,强化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企业的合规意识。
4.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药品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药品信息平台,实现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程追溯,提供可信、准确的药品信息。
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第一篇: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一、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和各项专项检查反馈的结果,我们发现我市部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药品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
表现在:企业对与本企业进行业务联系的部分供货单位销售人员,未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企业对部分首营企业未审核其合法资格,有许多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委托书已过期,未做首营企业审批表,对首营企业的资质材料收集不完整;企业对各项管理制度未定期检查和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不到位;质量管理人员建立企业所经营药品的质量档案不全;质量管理人员未收集和分析药品质量信息;企业购进药品与企业未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合同,对质量保证协议未注明有效期,双方也未签名或盖章;少数从业人员未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未建立健康档案。
(二)从药人员素质偏低。
表现在:一是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不能发挥质量管理机构的作用,存在走形势,多数企业负责人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
质量管理人员未能组织开展对企业职工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不完善,多数企业没有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记录里也没有什么内容。
二是企业成立时配备了一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但难以保证在职在位,仅有一些不具备药学专业技术的人员在岗。
(三)设施与设备配备不全。
表现在:企业未配备完好的称取中药饮片的衡器,称取中药饮片的戥未定期拿到计量所校验;企业营业场所部分销售柜组标志不清,有些柜组没标识;部分药品经营企业营业场所或仓库无空调,无冰箱、温湿监测调节、无防潮、防虫等基本设施的不同程度的存在。
检查中发现有的空调夏天不开,有的冰箱存放食品,甚至营业场所与生活区未完全分开。
(四)药品购进验收不规范。
表现在:一是验收人员对购进的药品,未能按规定逐批验收,有些药品没有验收就上柜销售,验收后也没在单据上签字或记录,即使验收也只是看看数量是否相符,未能按规定检查药品的内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等内容。
药品企业监管研究总结报告
药品企业监管研究总结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药品企业监管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药品企业监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报告旨在对药品企业监管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药品企业监管问题的重视,共同维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引导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药品企业监管的现状以及监管不足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以结语结束全文。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药品企业监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讨其对药品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对监管不足的影响进行剖析,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可以促使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企业及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共同推动药品企业的规范发展和监管工作的完善。
2.正文2.1 药品企业监管现状药品企业监管现状目前,我国药品企业监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药品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监管法规不够健全,监管标准不够统一,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有待加强。
其次,一些药品企业存在不规范生产、质量管理不到位、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等现象,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企业存在虚假宣传、价格不合理等问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和消费者利益。
同时,当前药品监管还存在一些技术手段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药品监管模式主要依靠人工抽检,存在着盲点和漏洞,不能全面覆盖所有药品。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论文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论文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是维护公共卫生和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药品监管的调研,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和建议。
首先,我国的药品监管制度有待加强。
调研发现,当前药品监管法规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强硬,导致一些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市场。
因此,应当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对药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药品监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其次,药品广告监管亟待加强。
当前,药品广告泛滥成灾,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
因此,应当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管,明确广告宣传的范围和内容,建立健全违规广告审查和处罚机制,及时清理和查处违规广告,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
再次,跨境药品监管需要加强合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跨境药品交易和流通日益普遍,药品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应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加强药品的溯源和检验工作,共同打击跨境药品的假冒伪劣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最后,药品监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药品监管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监管效率。
因此,应当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
全程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实时性。
总之,药品监管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加强药品监管的问题和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调研药店问题总结范文
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药店行业呈现出蓬勃生机。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药店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药店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我们开展了一次药店问题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药店从业人员、消费者、药店管理者等不同群体进行调研,全面了解药店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药店从业人员问题(1)部分药店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药品知识掌握不全面,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准确的用药指导。
(2)部分药店从业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对消费者缺乏耐心,影响药店的整体形象。
(3)药店从业人员培训不足,无法适应药店行业的发展需求。
2. 药店管理问题(1)部分药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药品采购、储存、销售等方面的规范。
(2)部分药店经营不规范,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
(3)药店安全意识不强,对药品质量监管不严,存在安全隐患。
3. 消费者问题(1)消费者对药品知识了解不足,容易受到虚假宣传的影响,购买到不合格药品。
(2)消费者对药店服务质量要求较高,但部分药店服务质量不高,导致消费者满意度下降。
(3)消费者对药店价格敏感度较高,但部分药店存在价格不透明、价格虚高等问题。
四、问题总结1. 药店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亟待提高。
2. 药店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健全,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规范经营。
3. 药店应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
4. 药店应加强价格监管,确保价格透明、合理。
五、建议1. 加强药店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
2. 建立健全药店管理制度,规范药品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
3.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
4. 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
5. 加强价格监管,确保价格透明、合理。
总之,药店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引起药店行业的高度重视,共同推动药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精编)药品零售企业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企业监管调研报告一、存在的问题(1)药品分类管理:药品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展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有时混用;医疗器械(膏药)混有药物;非药品(保健食品)混入药品;易臭药物不能单独存放在专柜。
(2)处方药销售:处方药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采集不完整,非处方药销售登记不完整。
(3)人员管理:聘用了部分药学质量负责人,他们往往不值班,业务人员调整自己以适应家庭,未经在职培训就从事药品业务,在处方药销售调配上不科学,对人民用药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4)管理模式:个体零售药店存在零代批现象,直接向基层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有的药店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营业场所,后面是诊所病房;部分零售药店存在转货现象,在不卖好品种或临近失效期的药店之间进行商品销售或换货。
(5)采购管理: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国家授权的一类或二类),进口药品未及时领取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书的。
(六)供应商资质审核:药品审核不严格控制,部分业务员在几家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
他们卖的药虽然价格不超过国家价格,但还是贵,疗效不显著。
消费者对此类药物抱怨和报告更多。
(7)药品广告宣传:在药店或玻璃窗上悬挂或张贴部分药品海报,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本空盒;一些药店实际上是在以免费诊所的名义推销药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情况:药店制定的制度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执行,更谈不上自查和定期考核。
(9)药品存放:温控设备变成显示器,每天记录两次温度和湿度。
现在,我们不记得有多少天没有注册了。
有的药店直接把药放在地上,很难保证药品质量。
二、原因(1)gsp认证后,药品零售企业放松了质量管理意识,认为药品质量管理只是gsp认证的需要,认识上存在误区。
(二)药店相关人员不熟悉法律法规,对药品常识了解甚少,工作中随意性大;特别是质量负责人被聘用的次数多,不在岗,药品质量管理相对滞后。
(3)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处于半营业惨淡状态,无意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只注重经济效益。
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
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摘要药品流通是药品的重要环节,其在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对药品库存、销售以及价格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药品流通企业的监管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通过分析药品流通的背景以及企业监管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的建议,以期在未来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背景药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品之一,但是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药品流通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环节之一。
在药品流通企业的监管不严格或不到位的情况下,药品的质量与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有可能出现假药、过期药以及药品价格的不合理波动等问题,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现状企业经营资质管理药品流通企业在申请经营执照时,需要同时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GSP认证。
然而,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到位或者得到了不当的支持,一些不合格药品流通企业申请到了经营资质。
缺乏资质限制的企业可能存在短期的经营利益,却难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有保证的药品。
预审与审批药品流通企业在申请经营执照时,需要进行预审与审批。
预审主要对企业的资质、技术条件进行审核,审批则是系统地审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能力。
然而,由于审批部门的不严谨或者不公正,一些不具备经营资质的药品流通企业可能顺利地通过了审批,并获得了经营执照,从根本上增加了公众用药的风险。
监管力度不够虽然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资质需要GSP认证,但是目前监管力度还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对药品流通企业的检查频次不够,抽查不足,导致一些不合格企业不会受到及时惩罚,很多假冒伪劣药品在流通中未能及时发现。
药品企业监管力度不够也给不良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促使假药问题有时会获得泛滥式的发展。
建议为了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完善企业审批制度为了防止不合格企业顺利地通过审批,并获得经营执照,应完善企业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企业的出现。
审批部门应根据药品流通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加强审批标准,严格审查企业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性。
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问题的调研报告
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问题的调研报告•相关推荐关于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后,在实施gs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并确定有效的监管对策,笔者在一年来工作实践中,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覆盖率达76.9%,调查情况如下:一、存在的问题1、处方审核员不在职在岗问题普遍,在对药品零售企业抽查中发现,有40%的处方审核员不能坚持在岗,20%的处方审核员只是挂名,处方审核员工作形同虚设,更谈不上有效开展患者合理用药咨询。
2、药品养护行为不符合要求。
一些药品经营企业在对库存药品的管理中,未记录药品养护的内容和过程,药品养护情况无法追踪查询:通过gsp认证时库房设置的空调、除湿、冷库或冷藏箱等温度调节设备不能坚持正常使用,温湿度记录不真实。
3、药品拆零销售不规范,80%的药品零售企业拆零销售行为不规范,缺少拆零设备,未建立拆零记录。
4、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处方药不凭处方销售或暗中销售问题突出,个别药店采取不按规定对购进的处方药进行记录,暗中销售或私造虚假处方,规避检查。
二是一些药店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未按规定陈列、摆放、标示不醒目。
三是对处方的审核不严格,流于形式,特别是经营中药饮片的处方,不对调剂饮片进行审验,只是在处方上签字,就向患者发药。
5、药品库房形成虚设,部分药店认证后,药品库房另作他用,存在的库房也没有按gsp要求进行管理,gsp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没有严格的执行或执行无记录记载。
二、原因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市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多数零售药店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好,致使一些药店认证通过后,辞退了驻店药师,形成有名无实的情况,不能做到在职在岗。
二是由于经营规模小,品种单一,药品供货方便,多数药店的库房基本空闲,基本是零库存,gsp要求得有关库房的管理制度基本不能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药品流通中重要环节,点多面广,处在药品经营的前沿,加强对零售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我结合对本辖区内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现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对策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分类管理方面:药品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摆放陈列,处方药品与非处方药品时有混放;医疗器械(膏药类)与药品混放;非药品(保健食品)与药品混放;易串味药品不能单独设立专柜存放。
(二)处方药销售方面:处方药品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收集不全,对未凭处方销售的药品,销售登记不全。
(三)人员管理方面:部分药店质量负责人是聘用的,其经常不在岗,营业人员也自行调整为其家人,未经上岗培训就从事药品经营,在对处方药品的销售和调配操作中很不科学,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经营方式方面:个别零售药店存在着以零代批现象,将药品直接销售给基层医疗机构;有的药店进行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经营场所,后是诊所病房;有的零售药店之间有调货现象,对销售不太好品种或快到效期的药品药店之间有
进行销货或换货进行销售。
(五)采购管理方面: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一类或国家充许的二类)以及进口药品未能及时收集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明材料。
(六)对供货方资质审核方面:药品审核把关不严,有的业务员经营几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现象,其所售代理药品价格虽未超过国家标价,但价格仍较昂贵,其疗效也不显著,广大消费者对此类药品投诉举报较多。
(七)药品广告宣传方面:有的药店店堂内或玻璃橱窗上悬挂或张贴药品宣传画,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品空盒;有的药店巧借义诊为名其实在促销药品,误导、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方面:药店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全面有效执行,更不能严格进行自查,定期加以考核。
(九)药品储存方面:温控设备成为摆设,温湿度应按一天两次记录,现已记不清有多少天没有登记,有的药店将药品直接置于地面,药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二、产生原因
(一)gsp认证以后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放松质量管理意识,认为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只是gsp认证需要,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二)药店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不太熟悉,对药品常识性知识了解甚少,工作随意性较大;特别是质量负责人,聘用
较多,时常不在岗,对药品质量管理相对滞后。
(三)部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经营惨淡,处于半营业状态,企业无心对药品质量加强管理仅注重经济效益。
(四)由于药品零售企业是个体经营模式,其企业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有的药店为同一人,未能真正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有的药店就是“夫妻店”或“父子店”,缺少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
三、对策措施
1、加强对零售药店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要务实,建立学习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2、药监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结合对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相结合,对药品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和重点违规企业加大监管频率,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4、零售药店应自身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规范管理,合法经营。
5、联合公安、工商、邮政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协作机制,特别是对违法药品广告的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