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战导论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导论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导论1. 引言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是指使用各种手段来干扰、破坏、阻止或控制敌方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现代战争和国家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
2.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的基本概念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是指通过对敌方电子信息系统的干扰和破坏,达到破坏敌方通信、情报传输、指挥控制等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它包括电子干扰、电子战、电子对抗等多个层次和领域。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基于电磁波传播的原理,通过干扰电磁波的传输和接收,达到扰乱敌方通信系统的目的。
3.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的原理电子信息对抗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原理:3.1 电磁波传播原理电磁波是电磁场的变化在空间中的传播现象。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特性,通过干扰、截获、焦距和利用电磁波来达到影响敌方电子信息系统的目的。
3.2 频谱管理原理频谱管理是指对电磁波的使用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不干扰。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利用频谱管理原理,通过选择合适的频段并采取干扰手段,干扰敌方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信息战原理信息战是指通过控制和利用信息资源,对敌方的信息系统进行干扰和摧毁。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是信息战的一种手段,通过利用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过程中的漏洞和弱点,影响敌方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
4.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的分类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电子干扰技术是指利用电磁波对目标设备进行干扰,干扰它们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电子干扰技术包括电磁脉冲干扰、射频干扰、通信故障模拟等。
4.2 电子战技术电子战技术是指通过对敌方电子系统进行攻击,摧毁或干扰其通信、情报传输、指挥控制等功能。
电子战技术包括电子侦察、电子攻击、电子防护等。
电子对抗技术是指使用电子武器或电磁波来对抗敌方电子系统的技术。
电子对抗技术包括主动电子对抗、被动电子对抗、主被动结合对抗等。
5.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对抗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024军理课考前必背(6)信息化战争
军理课考前必背(6)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技术•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装备目录•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信息化战争的挑战与应对01信息化战争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物理域、信息域和心理域等多维度进行作战的新型战争形态。
特点信息化战争具有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网络中心、智能较量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历程孕育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信息化战争的孕育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战争逐渐形成并初具规模。
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信息化战争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各种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推动战争形态向更高层次发展。
信息化战争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战争的时空观念,使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改变了战争形态信息技术手段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和军队的战斗力。
提高了作战效能信息化战争要求军队必须具备高度的信息化素养和作战能力,推动了军队的转型和现代化建设。
推动了军队转型信息化战争的全球性、网络化和非对称性等特点,使得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加剧了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信息化战争对现代战争的影响02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技术侦察与监视技术侦察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无人机、卫星等手段,对敌方目标进行远程、隐蔽、精确的侦察,获取敌方情报信息。
监视技术通过战场监视系统对敌方活动进行持续跟踪和监视,实时掌握敌方动态,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利用电话线、光纤等有线传输媒介,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快速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包括短波、超短波、微波等通信方式,具有灵活、机动性强等特点。
指挥控制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指挥信息的快速处理、传输和显示,提高指挥效率。
信息战
从最早出现信息战概念的海湾战争,到后来的伊拉克战争,都可以说是信息战,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由获胜方的进攻手段,可以看出信息战就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武器,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为主战场,以攻击敌方信息系统为主要手段,运用高精尖的计算机技术(如计算机病毒)破坏敌方信息系统。不仅破坏敌方军事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而且广泛破坏敌方的银行,交通,商业,医疗,通信,电力等民用系统。这样不仅造成军事行动的混乱和失败,还能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可以让整个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从而付出最小代价,夺取战争的胜利。
信息战
信息战的概念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例如我国千年前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中说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信息战。只不过信息战没有成为战争的主流,因为信息本就不先进,也就无法通过信息制约来获取战争的胜利。但是21世纪就不同啦,现在世界的发展主流是和平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之间经济和信息的相互渗透和依存,从而使任何国家无论军事怎么强大,都不敢随意发动战争,而且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信息越来越重要,通过信息制裁同样能达到普通战争想要达到的威慑作用,所以信息战也将会慢慢成为战争的主流。
信息战正式出现最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是由美国军方提出来的,1992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国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战,然而最早提出信息战这个名词的还是中国人,他就是有“信息战之父”之称的沈伟光,他曾于1985年提出了信息战这个概念。并与1990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信息战的专著,美国人称他为“信息战之父”。
《信息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1145002.课程中文名称:信息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3.面向对象: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5.总学时数:16讲课学时数:16 ,实验学时数:06.学分数:17.授课语种:汉语,考试语种:汉语8.教材:《信息技术导论(第2版)》,鄂大伟,王兆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简介《信息导论》作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入门课程,起着科普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的作用。
该课程以浅显易懂的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大量事例,讲授如何将客观世界数字化,进而对数字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获得并显示信息的过程和一些列技术。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该课程属于通识课程,面向大学新生,针对信息基础程度不不一的学生,讲授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导论,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建立基本概念。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该课程与计算机结构与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概论、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关系密切,是这些课程的引导课程。
五、教学基本要求对学生无要求,授课方式尽可能科普化、通俗易懂,大量运用图片、幻灯和视频等手段。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文献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
七、教学参考资料(1)《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论》,丁志云,赵晓静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信息技术导论》,陈平、张淑平、褚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信息技术导论》,吴洪贵、顾锦江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4)《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第2版)》,钟义信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信息化战争概论
信息化战争概论第一讲概述1、 信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战、信息作战的基本概念。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机械化战争:主要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具有机动速度快、火力毁伤强、战场范围广、战争消耗大等特点。
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战(信息作战):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形式打击或抗击敌方的行动。
目的是在网络电磁空间干扰、破坏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影响、削弱敌方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利用和决策能力,保证己方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信息安全和正确决策。
主要包括信息作战侦察、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2、 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动因社会形态的转变,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发展战略需求的牵引,现代战争实践的催化3、 信息化战争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4信息资源主导战场空间全维战争力量一体指挥行动实时信息对抗全域精确作战普及5、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6、进行信息化战争的指导思想7、进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原则第二讲信息化战争战场环境和环境力量1、什么是战场环境?有哪些环境构成?战场环境: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
包括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人口、民族、交通、建筑物、生产、社会等人文条件,国防工程构筑、作战设施建设、作战物资储备等战场建设的情况,以及信息、网络和电磁状况等2、战场自然环境包括的内容,战场人文环境包括的内容。
战场自然环境: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站场战场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3、战场信息环境包括的内容,电磁环境具体包括的内容。
战场信息环境:电磁环境、网络环境、心理环境电磁环境:一定空间内所有的电磁辐射形成的环境,自然电磁环境人为电磁环境。
4、战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自然、人文和信息环境相互渗透(二)自然、人文和信息环境相互作用(三)信息环境在战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5、信息化战争战场环境的特点。
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战
第五讲 现代战争中的信息战1985年,美国人小阿尔贝·加洛塔首次提出了信息战的概念。
信息战与信息化战争是不同的,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而信息战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
2001年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出,“信息作战是指那些为影响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
信息作战还包括那些在非战斗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为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
信息本身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手段。
信息作为主角是因为作战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信息、控制信息、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压制敌方利用信息的能力,作战的主要工具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装备,主要目的是取得信息控制优势,并使其转化为指挥决策的优势,辅助其它作战领域共同完成对敌方的威慑和打击任务。
所以信息战的全称应该是使用信息装备,以控制信息为主要目的战斗。
它包括三个主要过程:信息保障,信息对抗和信息防护。
在中国古代,孙子就已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思想。
谋,是计谋,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判断和把握及对应的措施。
计谋离不开信息,并且主要是伴随信息的产生和变化而来的。
与传统战争不同的是,现代战场上的信息战既可在战时的刀光剑影中实施,也可在平时的环境中实施。
尤其是在平时,为在未来进行的战争到来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必须完成大量的信息作战任务,为取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传统的陆战、海战和空战是以掌握着物质和能量为主要特征武器系统的部队在物理空间(陆地、海上和空中)为夺取区域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
这些区域可能是政治或经济中心(如大中城市),原料能源基地(如油田、铁矿等),战略要地(如交通枢纽、制高点等),也可能是军事行动区(如空中的飞行区域、海上的交通航道)等。
斗争的直接目的是制服对方,控制有关的区域。
信息战作为一种作战样式,完全可以和火力战与机动战相提并论,但必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仅仅进行信息战是不能“屈人之兵”的。
通过信息战,技术占优势的一方可以为火力战和机动战提供可靠的情报,为火力打击和快速机动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可以根据对方的行动,采取更有利于己方的作战行动。
《军事理论》五、信息化战争复习提要
五、信息化战争复习提要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信息一词最早出于拉丁语,意思是通知、报导和消息。
信息的三要素:信源:是信息的出处和源泉,也称信息源信宿:是受信者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结果信道:是信源与信宿之间流通的通道和桥梁信息具有的个性:客观性、存储性、共享性、可控性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为实现获取、交换、处理、运用信息等功能的所有技术的总称。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语言、文字、纸、印刷术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电话、电报的发明与使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标志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一种战争形态,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样式,以信息主导权为主要争夺对象的一种战争。
农业社会冷兵器战争体能释放工业社会热兵器战争或机械化战争热能释放信息社会信息化战争信息控制的热能释放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有战场空间多维化,作战力量一体化,战争过程短暂化,作战行动实时化,作战样式多样化,作战效果精确化等。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一)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1、战争的暴力性减弱2、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3、战争的主体多元化(二)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一是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将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到极致二是大量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使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三)军队将向小型、一体、智能化方向发展1、军队的规模将加速小型化2、军队信息系统的构成将高度一体化3、军队的指挥与作战手段将高度智能化四、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加剧了世界各国战略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增大了发展中国家战略选择的难度,特别是对我国国防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对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发展的角度搞好国防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以求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进行国防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核心与关键是人才的问题。
2024年度军事理论第七章信息化战争PPT课件
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获 取、传递、处理和应用,实现战争目的的新型战争形态。
02
特点
03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2024/3/23
04
信息系统成为战争体系核心
05
信息优势成为制胜关键
06
信息对抗贯穿战争全过程
4
信息化战争发展历程
01
孕育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2024/3/23
2024/3/23
12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概述
定义、作用、分类等
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生物计算、光计算等
2024/3/23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软件、网络等
计算机技术应用
数据处理、仿真模拟、人工智能等
13
03
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装 备发展源自2024/3/2314
精确制导武器
导弹
采用高精度导航和控制系统,实现远程快速打 击。
心理战的主要作战方式
心理战的主要作战方式包括心理宣传、心理欺骗、心理威慑和心理支援等。
2024/3/23
心理战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心理战改变了传统战争的作战方式和战场环境,实现了对敌方心理的有效控制和影响, 对现代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23
05
信息化战争对军队建设 要求与挑战
2024/3/23
24
军队信息化建设重要性
信息化战争对传统军事理论 的冲击和挑战;
2024/3/23
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指挥、信 息保障、网络安全等方面的 问题;
应对信息化战争需要加强军 队信息化建设、提高官兵信 息素质等。
31
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信息战概论
信息战概论信息战的概念自1984年由美国空军首次提出已经10年有余了。
1991年海湾战争后,对信息战的研究又掀起了高潮,而且至今势头不减。
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战是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它规定着这次军事大变革的走向;信息战理论具有巨大的先导作用,它将牵动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信息战当前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交来会发展成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
关于信息战的定义对于什么是信息战,各国军队的认识不尽相同,但美国的四则定义颇具代表性,也基本涵盖了信息战的要旨。
美国1996财年国防报告指出:“信息战的任务是通过影响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运用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来取得信息优势,支持国家军事战略。
”美陆军部1996年8月颁发的《FM100 6信息战》条令称,信息战是“在军事信息环境中,通过信息采集、处理等手段并根据信息采取行动来加强三方部队力量、保护三方部队的能力,以便在各种情况下实施胜敌一筹的,不间断的军事行动”。
美国防大学塞尔姜中将认为,“信息战是以夺取决定性军事优势为目的,以实施信息管理和使用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的手段”。
美政治学教授乔治·斯坦说,“信息战是利用信息达成国家目标的行动,……也可以把信息战视为部分地通过全球联网的信息与通信手段进行的国家间冲突”。
从狭义的角度讲,信息战是指美军所说的“战场信息战”或“指挥控制战”。
“指挥控制战”的定义是:在情报支援下,运用多种上手段,攻击包括人员在内的整个敌方信息系统,破坏或切断敌信息流,以影响、削弱或摧毁敌C3I能力,同时保护己方的C3I能力不被削弱。
它由五大要素构成:实体摧毁——还用硬杀伤手段摧毁敌司令部、指挥所和C3中心;电子战——利用电子手段干扰或用反辐射武器攻击敌通信、协达等信息情报搜集系统;军事欺骗——通过战术佯动等行动,屏蔽或欺骗敌情报系统;作战保密——采用各种手段,保守秘密,防止敌搜集己方作战情报;心理战——利用电视广播,传单,以及各中手段,扰乱敌军心,破坏敌士气。
信息战概述
信息战概述引言: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信息化问题,我们所面临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归纳起来,就是作战中的各个环节都予以信息化再加上一个完善的信息指挥控制系统对各种信息化了的资源予以优化,以取得最优的效能,由此可知信息化战争包括的问题有·信息化弹药·信息化武器系统·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士兵·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指挥支持系统这样一来,在信息战争中除了以信息技术武装传统作战中的各个环节之外,又开辟了一个新的作战领域,即在信息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对抗。
人们把这方面的对抗称为信息战。
二、信息战的特点及分类1、信息战的特点:(1)信息战的作战空间不再局限于军事方面,还包括了民用及公共事业方面;(2)信息战的活动扩展到竞争、冲突、危机直到战争的整个过程,即模糊了平时和战时的界限。
因此,人们把信息战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独立的信息战;另一类为集成(或一体化)的信息战。
后者是联合作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是和传统的作战集成在一起进行作战的。
2、集成信息战信息战的目标是夺取信息优势并最终希望能达到掌握信息控制权(简称制信息权)的程度,它包括三部分:(1)发挥信息优势:即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及信息系统对兵力进行实时或近乎实时的控制,这也可以说是信息保障问题。
(2)信息攻击:即对敌方的信息系统进行攻击。
(3)信息防御:防御敌方对我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攻击。
其中信息优势部分又称为基于信息的作战(IBW),简称信基战,实质上是建设好和运用好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监视系统(简称C4ISR 系统),即在联合作战的环境下如何搞好纵向集成及横向集成,做到(1)信息网络能提供互联与互操作(包括分布式环境、通用的事务处理服务、对服务的保证);(2)对作战空间的了解;(3)有效的兵力管理。
信息攻击和信息防御作战,实质上是针对信息、信息系统及信息过程的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
信息化作战概论
信息化作战概论考号:(楷体四号数字)姓名:(楷体四号字)【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化战争是时代的产物,不断反应着时代的步伐。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和形式、特征和本质,而且对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又详细的对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式网络战、情报战和精确战及三者的关系做了解释和论证,随后从海湾战争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最后论述了我国信息化作战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一些应对计划和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网络战情报战精确战【正文】一、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化战争的内涵信息化战争是指大量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激光、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群的巨大发展,不仅使人类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给军事领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诸多高科技成果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而且是作战方式、部队编制体质、战略战术等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信息化作战的基本形式基于现代军事作战理论,打完全不同于传统作战样式的战争,使得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呈现出显著区别于传统形态和样式,产生了非接触作战、非线性式作战、精确作战、信息战、网络中心战和太空战等作战样式,这些作战样式的最显著特点是信息优势、联合作战、非对称和高强度,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用,信息能严格调制在战争中表现为火力和机动力的物质和能量。
“网络中心战”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一种基本作战样式,其特点是将军队的所有通信系统、探测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各级作战人员利用该网络体系感知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指挥与实施作战行动。
信息战信息化战争及主导技术论文
信息战信息化战争及主导技术摘要本文给说信息的概念,信息战的概念、特征和对象,描述了信息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指挥控制战,以及与电子战、数字化战场的关系,本文对信息战主导技术,特别是对计算机网络对抗技术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总体技术的描述,对我国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监视与侦察)系统建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信息信息战信息化战争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战1、信息基本概念信息的含义很广泛,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电磁波、音响、颜色、光亮、气味以及世间乃至宇宙万物的动静、人类的行为和思维动向,都可用来表达信息。
凡是战争都离不开信息,现代战争是信息主导的战争,信息在战争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与作战武器平台相结合,产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极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击精度和作战效能;指挥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种信息化指挥手段及时指挥和调整部队,以夺取作战胜利。
信息战主要包括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精确作战以及信息欺骗、作战保密等。
2、信息战基本概念2.1信息战定义信息战是一种夺取信息优势的作战手段和综合性策略,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战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如何能占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控制和限制别国的信息,将成为和平时期各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和战争时期的重要作战手段。
信息战已成为陆、海、空三维空间战争之后的第四维战线,在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交战双方都要在保护己方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去设法破坏或摧毁敌方信息系统,从而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手段和武器包括计算机病毒、电磁脉冲武器、电子生物武器和黑客等等,其中病毒对抗是信息战的重要作战方式。
信息战的概念大体上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用电子信息装备强化和改变传统战术,进行有信息装备辅助的军事战斗,包括微波雷达制导、激光制导、红外线成像制导、GPS制导等信息战电子装备的运用。
第二层次:信息领域中的直接战争。
现今的监视技术、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及高精度制导系统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战争的形态。
2024版军事理论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注重人才培养
保持持续创新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既懂军 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信息化战争提 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4/1/29
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适应 信息化战争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
24
06
信息化战争的未来展望
2024/1/29
25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2024/1/29
军事理论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信息化战争概述 •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技术 • 信息化战争中的武器装备 • 信息化战争中的战略与战术 • 信息化战争中的挑战与对策 • 信息化战争的未来展望
2
01
信息化战争概述
2024/1/29
3
定义与特点
1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武器装备 为战争工具的新型战争形态,是信息时代的基本 战争形态。
2
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为主导,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 基础,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通过争夺制信息权 来夺取战争胜利。
3
信息化战争具有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网络中心、 智能较量、精确打击、全维一体等特点。
2024/1/29
4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历程
2024/1/29
01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初 露端倪。
网络空间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网络攻防将成为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胜负产生重要影响。
27
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思考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
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
军事理论考试论信息化战争
军事理论论文——论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学校:内蒙古工业大学院系:矿业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姓名:XXX学号:0000000引言:信息是战斗力,是战略资源。
信息不仅是传统战争中军事力量的倍增器,更是一种武器,同时也是信息战武器的目标。
制信息权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
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现在,信息战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不可回避的严峻的事实。
信息战已引起各国军界和科技界的广泛注意和极大重视。
一.信息战的一些基本概念1.信息战的定义信息战象电子战一样,既是一种作战环节,又是一种作战领域。
这就是说,未来战争是在信息战威胁的环境下进行的,同时又用信息战的方式进行作战。
可以概括地认为,信息战是信息领域内的战争,而不是其它领域内的武器作战的战争。
不同的信息战定义也总是围绕信息、信息系统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展开的,只是表述的方式方法不同,反应了不同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和不同的电子信息技术专家维护本专业的立场。
例如,通信专家认为信息战是通信战,计算机专家认为信息战是计算机战,而网络专家则认为信息战是网络战。
然而,在国内则不同,有少数同志将大量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防空、导弹攻防和远程精确打击等高技术武器之间的交战而形成的信息化战争也看成是信息战。
因此我们认为,对信息战下准确的定义既要有中国的特点,但也要与国际定义接轨,二者不可偏废。
为此,建议将信息战定义为:“通过利用、改变和瘫痪敌方的信息、信息系统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同时保护已方的信息、信息系统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不被敌方利用、改变和瘫痪,以获取信息优势,而采取的各种作战行动。
”总之,不管如何定义信息战,我们都必须从其如何提高战斗效能方面来考虑它。
2.信息战是新军事革命可能产生的新作战领域之一从国外资料报道看,新军事革命最终可能形成四个新的作战领域:一是信息战。
未来的军事行动将主要是用信息作战,攻击信息基础设施有可能制止或赢得战争。
第1讲信息战产生和发展
1996年,美国防部成立了一个全面指导信息战工作的高级机构-信息 战执行委员会。 并相继制定了多种国防科研计划,提出了通过保持信息技 术优势取得信息优势的途径。
《2010年联合构想》中的四项作战原则,提出了可确保美军保持信息优 势和加强信息战能力的61项重点开发的军用技术。
《国防技术领域计划》提出了10大关键技术领域。1997财政年度在这 10大领域投资总额为592亿美元,对支持信息战两个领域(即信息系统及其 技术、传感器与电子技术)投资分别为153亿和100亿美元,占总额43%。
英国军方认为,信息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谁拥有信 息优势,誰就掌握了制胜的“钥匙”。
西欧各国开发信息战能力的主要措施,是发展信息化装 备、建设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它们在发展本国信息化 武器系统的同时,已把投资重点转向北约空中指挥控制系统 等战区级C4I项目。
法国和意大利已开发出用于三军联合作战的“情报与指 挥系统”。
中央有关部门对沈伟光的理论和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 沈伟光的很多建议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有的进入了议事日 程。
另外,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树 章,他首创的以信息战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指导部队训练 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由他担纲的《信息作战学科专业创立与实践》课题, 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沈树章被誉为我军信息化建 设的先锋,他编写的专著《信息作战指挥控制学》和《信 息作战技术学》,1998年通过专家鉴定。大家一致认为, 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信息作战指挥控制理论和 信息战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专著,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均达 到国际水平,填补了军事科学在该领域的空白。
○“世界上最早提出信息 战概念的是中国的沈伟 光先生”。美国人称他 为“信息战之父”。
○《中华英才》称他是 “全球最先按响信息战 警铃的人”。
信息战、信息作战、信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概念区分
信息战、信息作战、信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概念区分信息战,就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
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美国军方提出来的。
1992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国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战。
凡是战争都离不开信息,现代战争是信息主导的战争,信息在战争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与作战武器平台相结合,产生了信息化武器,可极大地提高武器平台的打击精度和作战效能;指挥官利用信息,可用多种信息化指挥手段及时指挥和调整部队,以夺取作战胜利。
信息战主要包括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精确作战以及信息欺骗、作战保密等。
信息作战的实质是以信息能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流”控制“能量流”和“物质流”,剥夺敌方的信息优势,保持己方的信息优势,进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少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效果。
由于信息作战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作战样式”,因此它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不同。
一是作战目的不同。
信息战把控制“信息流”、打击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信息网络和夺取信息优势作为主要任务和打击的重心。
而以火力打击为主的机械化战争,主要把摧毁和歼灭对方的飞机、坦克、大炮和舰艇等有生力量作为主要作战目的。
二是作战力量不同。
信息战是以全员整体力量进行的整体作战。
任何一个懂信息、网络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战战场上的一名“斗士”。
而机械化战争,作战力量主要是以钢铁和火力武装的陆军、海军、空军、导弹和特种作战部队。
三是作战环境不同。
信息战的战场空间除传统意义的陆、海、空、天外,还包括电磁、网络和心理空间,战场是“无疆态”。
而机械化战争主要立足陆、海、空、天等有形的物质战场环境来作战。
四是作战的本质不同。
信息作战是以攻击敌认知能力为本质特征的作战,最终影响敌方人员特别是战争决策者的思想,使其放弃对抗,停止作战。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DOC)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基础,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争夺制信息权为基本目标,以获信息优势为先决条件的一体化战争。
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二是必须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的作战力量;三是主要作战工具是信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四是信息起主导作用;五是战争在多维空间展开。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的产生和形成钱学森指出:“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战争是徒手战,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了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火药的发明,才出现热兵器战争。
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内燃机的制造和其他机械兵器的制造于是战争又演化为机械化战争。
到了本世纪50年代,更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远程核武器。
远程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再加上现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战争形态: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从中可以看到,战争形态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使当时的战争形态发生态,即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了相应的变化,一共经历了四个战争形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
因此,信息化占战争的形成过程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关的。
实际上,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也是逐渐从信息技术、信息战的认识走过来的。
20世纪"年代起,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发发展方向的新一代高科技技术群诞生,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各种成为现实。
时代的变革是―场深刻的革命。
社会学家预言:信息技术将像蒸汽机、电气化―样,使世界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繁荣。
军事家预言:信息时代必将引起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信息技术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以信息对抗为目标的作战行动—信息战便逐渐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从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前,大多数局部战争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战行动如越南战争中的美军大规模空袭中的电子干扰,叙以战争中,以色列运用情报战、电子战、C3l系统对抗和精确制导弹药击落叙利亚80架飞机和摧毁了叙利亚19个导弹阵地,而以军只损失1架飞机。
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人是
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人是
最早提出信息战概念的人是沈伟光。
信息战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我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
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一位参加过作战的中国军人沈伟光首先发现并提出的,浙江大学1990年出版了世界首部中国人沈伟光著的《信息战》论。
1991年的海湾战争由美国等多国部队在战场上进行了首次实践。
国外1992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国防部指令》提到了信息战。
信息战不只是一些能力,它要与网络空间结合以发挥威力。
军事专家们预言:21世纪的战争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战。
信息战也叫指挥控制战,决策控制战。
旨在以信息为主要武器,打击敌方的认识系统和信息系统,影响制止或改变敌方决策者的决心,以及由此引发的敌对行为。
单就军事意义讲,信息战是指战争双方都企图通过控制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来把握战场主动权,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运用军事欺骗、作战保密、心理战、电子战和对敌方信息系统的实体摧毁、阻断敌方的信息流,并制造虚假的信息,影响和削弱敌指挥控制能力。
同时,确保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免遭敌人类似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对抗新技术大作业专业:学号:姓名:信息对抗新技术大作业摘要:本文主要从电子对抗条件下的船艇通信对抗样式分析、船艇编队反侦察战术措施运用分析以及船艇编队观察组织模式分析这三个方面对未来海战场上陆军船艇的电子对抗作战样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对抗船艇样式分析电子对抗作为船艇部队的一种作战手段和保障措施,其主要使命是为船艇在遂行各种作战侦察、输送、警戒任务时,提供电子对抗支援、掩护和自卫,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夺取和保持制电磁权,为提高船艇在未来海战中的侦察能力和生存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未来海战场上陆军船艇的电子对抗作战样式进行分析:一、电子对抗条件下的船艇通信对抗样式分析:未来战争条件下,对于水面船艇而言,通信系统将是各种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它包括基指与水指、水指与编指、编指之间、船艇与船艇之间的协同与报知等信息的传输交互。
船艇通信系统是实施指挥、控制和情报传输的基础,且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抗干扰能力、安全性、时效性、可靠性以及顽存性将直接决定船艇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效能。
通信干扰是未来军事斗争中对我船艇通信的主要威胁,为降低和避免敌方的通信干扰必须采取的综合技术与战术措施,保障己方不被敌方干扰,提高抗干扰通信的能力,能够正常、可靠地进行通信联络。
(一)船艇无线电抗干扰通信的战术措施事实证明,在敌方实施通信干扰的情况下,只要正确判断情况,采取适当的对策,完全可以减弱通信干扰的效果甚至可能避开干扰。
根据陆军船艇通信设备的特点,船艇通信抗干扰的战术措施主要包括:1.频率不变,直接对抗(1)改变天线。
提高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在通信线路方向上的天线增益。
(2)短暂静默。
通信双方遇到干扰无法工作时,使用勤务用语或明话通知对方改频,实际按兵不动。
当敌听不到我方信号,发生怀疑而停止干扰时,伺机突然发信。
(3)欺骗改频。
也称假改频。
通信双方受到敌方强烈干扰而无法摆脱时,可使用暗语约定假改频,同时实施短暂静默。
为防止敌干扰机在我静默时在原频监听,静默后可按预先规定,双方将原频率改高或改低一点联络。
(4)变换手法。
工作中遇敌干扰时,通过改变发报速度、更换报务员工作、变报为话、变话为信号等与敌周旋,给敌干扰增加困难。
2.改变频率,摆脱干扰(1)改高改低。
也称微改频。
就是遇到干扰时,将工作频率改高或改低,在干扰信号的边缘工作。
(2)异常改频。
在遇到干扰不能摆脱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改用通常不采用的频率工作,如白天使用夜间的频率,以摆脱敌人的跟踪和干扰。
(3)定时改频。
也称预约改频,就是通信双方预先约定遇到干扰时自行改动到约定的频率上。
双方经过反复演练达到配合默契,完全可以利用敌干扰间隙完成改频,甩掉敌人。
(4)波段改频。
通信双方在改频时,只需扳动发信机的波段开关而不用转动频率刻度盘的一种快速改频方法。
具有迅速、准确、可靠、跨度大等优点,接收方组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抄收。
(5)抵近工作。
一是抵近干扰频点工作,将电台工作频点置于敌干扰频率附近,使敌漏侦、漏扰。
二是抵近敌台工作频率点工作,将工作频率调整至敌方主要通信网专工作频率附近,使敌在施放干扰时,有干扰己方通信之忧。
(6)应急频率。
也称隐蔽频率,就是无线电联络文件中常用备频以外规定的“应急备频”。
此频率只有在受到敌人干扰而中断联络时才能使用。
使用时由通信部门根据当时情况统一规定。
在应急频率上沟通后,可拍发特级电报或信号。
如无特级电报或信号,则应迅速改至常用备频上工作,以保护“应急备频”不被敌侦收。
3.加强组织,组网工作(1)建立隐蔽网。
隐蔽网有专用电台、报(话)务员及联络文件,但一般不得随意开通使用,主要用于沟通联络困难、被敌干扰压制和战斗比较激烈、信息量较大等重要时节。
隐蔽网一旦启用,必须重新组建。
(2)复式组网。
使用两套以上不同功率、不同程式、不同频率范围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保障同一通信任务。
根据敌通信干扰有选择的使用。
(3)环行组网。
在沿海岛屿及附近海域组织无线电接力通信时,改变传统的“点对点”、“一条线”的组织方式,建立环行无线电接力通信网络,通过中间落地部分话路实现多回路的接力通信,以达到“此路受扰,彼路畅通”的目的。
4.其它措施(1)以大掩小。
在沿海岛屿使用大功率电台发信,牵制敌干扰力量,减少敌干扰电台对我船艇小功率电台的干扰压力,掩护小功率电台正常通信。
(2)“三假”工作。
即假呼叫、假会话、假工作。
敌人施放干扰的过程,通常包括干扰和监听干扰效果两个内容。
干扰前,有时通过试探性干扰和监听干扰效果而后确定必须干扰的对象。
在敌实施干扰后,若联络双方紧密配合进行假呼叫、假会话、假工作,则可能使敌人对其干扰对象和干扰效果产生怀疑,而停止干扰。
(3)方言组网。
组织同一地区入伍的战士,用敌听不懂的方言传输信息,使敌误判为民用电台,放弃干扰。
(4)单方发信。
岸台(上级)使用大功率电台设专用发信台发信,船艇(下级)设收信台收信,既可对单台发信,也可同时对多台发信,无真报时作假报,集工作佯动任务于一身,使敌无法分析判定干扰效果,失去干扰信心,放弃或错过干扰时机。
(5)多路传输。
遇敌强烈干扰而有特急电报、无线电信号或警报信号时,可采取多个网(专)发送的办法,达到此断彼通的目的,确保重要信息的传递。
(6)迂回转信。
通信双方在受敌干扰或因机动频繁、相距较远,受地形限制直接通信困难时,可用转信的方法达成通信。
一是网内相互转信;二是专设转信台转信;三是通过转信站转信。
以增强通信联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隐蔽部队行动企图和指挥关系。
(二)船艇抗干扰通信的主要技术措施通信反干扰的措施很多,当前通信抗干扰常采用扩频技术,在扩频技术中又以跳频和直接序列扩频为主、以自适应技术(如自适应天线系统和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为辅,此外,还有跳时和猝发通信等技术。
1.跳频技术对于跳频系统来说,只有当干扰在每次频率跳变的时隙内,干扰频率恰好位于跳频频道上,干扰才有效。
显然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是极小的,因此跳频通信具有良好的反干扰性能。
未来战场对跳频通信威胁较大的是跟踪式干扰机,而在跳变速度较高、信道停留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要做到实时跟踪跳频信号也很困难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技术是跳频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采用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技术,通过一定的实时频率自适应算法,在跳频通信过程中自动探测和快速删除受干扰频点,使跳频系统在无干扰或弱干扰频点上跳频。
试验证明,实时频率自适应跳频体制抗干扰效果十分明显。
2.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具有很高的扩频处理增益,抗干扰性能强。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与跳频技术混合使用,形成的直扩/跳频系统,总体抗干扰能力强,且可按照跳频体制进行组网,比直扩体制多了一维频域分割,从而可以较好地克服远近效应。
目前国内外除了强压制阻塞式干扰外,尚没有其它实用的有效的对抗手段。
3.猝发通信技术采用猝发通信技术,猝发通信一次传输的时间极短,做到了“以快取胜”,具有极高的抗干扰性能。
目前美、英、法和瑞典等国都已研制出各种快速数据传输设备供部队使用。
特别是利用流星余迹作传输介质的流星猝发通信,遭核袭击后仍可以确保通信联络的畅通。
4.通信组网技术通信网络体系机构可帮助实施通信反干扰。
如组网缩短了链路的距离,有助于反干扰。
网内多路由则提供了一种信号分集措施,降低了网内某些电台,或某些路径被严重干扰造成的影响程度。
同时电台组网对己方电台间的相互干扰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加强陆军船艇机动式短波自动化数据网建设,陆军船艇短波通信将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数据化。
同时,陆军船艇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机动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1)优化陆军船艇通信指挥网在电子战条件下,通信网络是敌干扰、破坏的重要目标。
提高陆军船艇通信系统的生存能力,必须优化组网方式,改变目前的树状链式网结构,向栅格状分布式网络结构发展。
陆军船艇传统的通信系统网络是一种链式的树状网,即通信链是伴随着指挥链而建立的。
由基指到编指(船艇)呈直贯通的轴线式,缺少横向联系,其缺点是:抗毁性差、目标大、机动性差。
此种网络结构使陆军船艇通信系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面临着生存危机,要提高通信系统的抗毁性,必须将原树状网优化为栅格网络的组网方式。
(2)完善与其他军兵种及地方船舶、码头的综合通信协同网实施陆军船艇通信的整体保障,就是要把无线电、有线电、视觉和超短波(甚高频)、固定与移动、部队与地方等通信设施有机地组合起来,运用多手段、多路由、彼断此通的协同通信网络,并能适应未来军事斗争需要的大纵深、跨海域、立体化的通信保障体系。
在通信设备的配备上,必须考虑陆军船艇和其他军兵种及地方船舶、码头的互通,以完善陆军船艇综合通信网。
5.研制抗干扰能力强的光通信设备和综合、灵活运用视觉通信光通信具有抗干扰和防截获的独特优势,因此将得到重视和发展。
红外线作为光通信的一种,它具有简单、实用、可靠的特点。
红外线信号灯通信系统的研制和运用将弥补无线电通信的不足,是实施船艇近距离的有效通信手段。
视觉通信是陆军船艇近距离通信的重要手段,它通信工具简单,通信迅速、方便,它不向外界发射任何电磁信号,是可靠的电子防御手段,它的通信对抗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是其他通信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了避免过早暴露各种电磁信号,掩盖作战意图,隐蔽舰船的行动,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在特混编队的内部也频繁使用了视觉通信。
可以说无论是外军还是我军,视觉通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通信手段。
特别是在战术范围内,视觉通信在保障船艇作战指挥、战术协同通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
二、电子对抗条件下船艇编队反侦察战术措施运用分析:船艇编队的主要使命反侦察的主要任务是:侦察、干扰来袭目标,形成电子对抗干扰屏障,防御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保护编队各船艇的安全。
攻还是防与未来陆军船艇装备战斗使用和装备性能、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以及战术思想等因素有关。
陆军船艇编队的电子防御主要包括探测系统的反侦察、反截获和雷达欺骗干扰等战术措施、手段的运用。
(一)船艇编队探测系统的反侦察、反截获海上编队的搜索探测系统是敌方电子进攻的重点,陆军船艇编队的搜索探测装备主要是雷达和无线电台,面临着敌方各种电子干扰设备、反辐射武器、定向能武器及电子欺骗的破坏和摧毁。
目前,各种电子侦察设备(ESM)的性能越来越高,侦察频域从30MH Z~18GH Z,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舰载电子系统的工作频率。
如美海军舰载电子战飞机EA-6B的侦察系统的侦察频域从30MH Z~18GH Z,舰艇装备的SLQ-32(V)3电子战系统,侦察频段从0.5~18 GH Z,瞬时测频接受机能截获频率捷变、线性调频等复杂信号,几乎可侦察到所有的舰载雷达信号。
为隐蔽编队行动和企图,防止敌方的电子侦察,海上编队在使用有源电子设备时,应当估计敌方的电子侦察能力,尽量减少编队电磁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在战术上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反探测、反截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