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蛴螬的综合防治

合集下载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老遇见地下害虫危害花木种子、幼苗地下部分或近表土地主茎,大家都非常的发愁烦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止地下害虫。

瑞丰化工-氧化乐果地下害虫种类:1.蛴螬:金龟子幼虫取食作物幼根、茎地下部分常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叩头虫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地下咬食刚播下种子或发芽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一、蛴螬的防治方法:1.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

2.5%敌杀死1800倍液喷杀成虫。

3.用50%氯丹粉剂加适当细土拌匀,翻入土下,毒杀幼虫。

4.在幼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600倍液浇于土中,对消灭幼虫有良效。

二、金针虫的防治方法:1.金针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分布于土壤表层,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

翻耕曝晒土壤,中耕除草,均可使之死亡。

2.用防治蝼蛄的方法氯丹粉剂处理土壤。

三、蝼蛄的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成虫,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

2.用50%氯丹粉加适量细土拌匀,随即翻入地下。

约每亩地用药2500克。

3.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尤喜香甜物品。

因此,用炒香的豆饼或谷子500克,加水500克和40%乐果乳剂50克,制成毒饵,以诱蝼蛄。

四、地老虎的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

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杀,或用糖醋毒液毒杀成虫。

2.种植诱集作物。

春季在苗圃中撒播少量苋菜籽,吸引害虫到苋菜上危害,以减轻对花木的危害。

种植技术-什么是蛴螬?蛴螬如何防治?

种植技术-什么是蛴螬?蛴螬如何防治?

种植技术-什么是蛴螬?蛴螬如何防治?
蛴螬俗名白土蚕、白地蚕,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以幼虫危害地下根部和果实为主,它咬断幼苗根、茎,造成苗枯死。

如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缺苗断垄。

因此种地网整理了蛴螬的防治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方法一、犁地时,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2~3公斤兑20~30公斤沙土配成毒土撒施表面;或亩用250~300毫升40%毒死蜱乳油灌地,杀灭卵,预防害虫大发生。

方法二、在作物第一次浇水施肥时,亩用250~400毫升40%毒死蜱乳油随水冲施,确保有效的杀死幼虫。

方法三、在蛴螬成虫活动地边和树木上喷洒40%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时间为成虫盛发期产卵前。

方法四、深耕细耙,中耕除草,适时浇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等均可压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密度。

方法五、在蛴螬成虫出土高峰期,将新鲜的榆树枝条截成50~70厘米长,用40%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均匀喷在树枝上,每亩插4~5把。

方法六、在傍晚时分,选择蛴螬成虫比较多的树下,堆积作物秸秆或干草等可燃物,点燃后摇动树体,成虫就会飞进火堆。

方法七、可以在蛴螬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为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用5%毒死蜱颗粒剂亩用2~3公斤,兑土混合均匀后开沟条施,覆土后浇水一次;或用40%毒死蜱乳油每亩380~400毫升拌炉渣或粗沙20~30公斤开沟穴施或灌根,施药后立即浇水,能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1. 引言1.1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针对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包括病害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面。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病害的扩散。

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减少害虫对大豆的危害。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式,通过利用天敌、益虫、病毒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在化学防治方面,科学施用防治药剂,遵守农药使用规范,不仅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对农作物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预防措施,如合理轮作、清理病虫源和加强田间管理等,也是提高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效果,保障大豆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2. 正文2.1 病害防治措施病害防治措施涉及到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针对这些病害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来进行有效管理。

定期巡查田地,及时发现病害发生的迹象。

注意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残茬,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源。

选择抗病抗虫性强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害的侵害。

采用轮作种植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连作隐患,降低病害发生的机率。

合理施肥、灌水和密植等措施也是重要的病害防治手段。

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应及时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用,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综合运用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保障大豆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2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是指同时针对大豆的病害和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1. 配套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种植,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难度。

大豆蛴螬虫害怎样防治 大豆蛴螬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豆蛴螬虫害怎样防治 大豆蛴螬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豆蛴螬虫害怎样防治大豆蛴螬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时常遭受蛴螬虫害的侵害,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大豆蛴螬虫害的防治方法。

大豆蛴螬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蛴螬成虫盛发期,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在大豆及四周蛴螬喜食的作物上。

大豆点播期,每亩用5%的地虫硫磷撒施,其药效持久,触杀作用强,可保证整个生长期不受蛴螬危害。

如果大豆采用耧播,可先撒药后播种。

7月下旬蛴螬体小,抗药力差,此时用药毒杀效果最好。

可每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5公斤或14%的乐斯本颗粒剂1.5公斤,加细土50公斤,撒于大豆根际,撒后浅锄或浇水。

如前期未进行防治,8月中下旬发现大豆有零星被害株,可立即用90%的晶体敌百虫或50%的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在豆株旁开沟,用液肥器扎孔进行灌注,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大豆蛴螬虫害的注意事项
农户要选准对路农药,科学规范施用。

可以针对不同防治对象,选用高效、对路农药,科学规范施用,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时要用足水量,同时要注意各种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大豆蛴螬虫害的防治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大豆蛴螬的有效防治

大豆蛴螬的有效防治
do h l ae , 鞘 翅 目 , 龟 子 科 , 称 白地 蚕 。 imP ai B ts属 a 金 俗 1 分 布 及 危 害 东 北 大 豆 田 主要 是 东 北 大 黑黑 鳃
4 田 间 虫 期预 测
后 尚未秋翻前或早春 , 选择有代表性 的耕地与非耕 地, 对角线或棋 盘式取点 , 每点为 1 平方米 , 土深度3 挖 0
状 向后岔开的尾 角。雄蛹尾节腹面基部 中间具瘤 突状 外生殖 器; 雌蛹尾节腹面基部中间有1 生殖孔 . 其两侧各
具l 方形 骨 片 。
时施用 , 或苗后苗眼施 用, 施后应及时覆土 ; 用卵孢 白僵
菌AB 株 , 菌 菌 施
量 1 0 10 克 / 顷 。 1 ~ 5千 公
3 发 生 规 律 大黑鳃 金龟 在东北 、 北等 地均是两年 完成 1 , 华 代 成 、 虫为 交 替 盛 发 。在 辽 宁 , 双 数 ( 、 、 、。0 年 幼 逢 2468 )
( 衣 剂 : 子 =1 6 ) 种 包 衣 , 干后 播 种 ;% 丁 硫 种 种 :0 拌 阴 5
克百威 ?毒死蜱颗粒剂 , 用量为6 千克/ O 公顷 , 在大豆出
苗 后 的 苗 期进 行 苗 眼 施 用 , 后 及间处 。尾 节 狭 三 角 形 , 上 翘起 , 部具 1 呈钝 角 向 端 对
施肥 , 强作物 的抗虫能力; 增 消除地边 、 荒坡 、 沟旁、 田埂
等 荒 芜状 态 , 坏 金龟 子 的适 宜 生 活 场所 。 破 52 生物防治法 . 用 活 孢 子 含 量 为 1 0 个 活 ×1 孢 子 / 的乳 状 菌 粉 , 量 为 3 克 / 顷 , 克 用 千 公 播前 与 底 肥 同

金龟 , 大豆 的叶和茎 , 幼虫取食大豆根部 , 致使植株枯死 和倒伏 , 为害严 重时 , 株成 片死 亡 , 整 导致产 量严重损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作者:曲建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1年第03期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每年播种面积1000万亩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十分之一;总产105万t,年出口大豆在50万t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然而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显加重趋势,如不进行综合防治,则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现将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大豆主要病害1、大豆胞囊线虫病该病为土传病害,一旦线虫传人无病区,后患无穷,再治就难了。

所以,应对所有农田进行线虫普查,查清有无与发病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防治方法:(1)药剂拌种: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拌种,按种子量1%-1.5%的药剂量进行拌种;用40%甲基异硫磷或甲拌磷按种子量的0.3%拌种。

种衣剂中含有10%的呋喃丹(克百威)成分,对线虫有驱避作用,但驱避作用只有10-15天。

所以,种衣剂防治胞囊线虫病只能用于胞囊线虫中等偏轻的大豆田。

(2)土壤施药:在胞囊线虫病中等偏轻的豆田,可以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75公斤与大豆种子、肥料混播,可有效抑制第一代胞囊线虫,并兼防根蛆、蛴螬等地下害虫。

(3)生物防治:用种子量2%的生物制剂保根菌(淡紫拟青霉)拌种,保根菌可在大豆胞囊线虫体内寄生,一个月内的防治效果比呋喃丹差,一个月后防治效果超过呋喃丹。

2、大豆根腐病病菌多为土壤习居菌,且寄主范围广,因此,必须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1)种衣剂拌种;由于大豆根腐病从大豆发芽就开始侵染,直到中后期仍能侵染发病。

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呋喃丹的种衣剂拌种,有效期仅有25-30天,若再与益微混用有效期可达50-60天。

下列配方为100公斤大豆种子所用的量:35%多克福1.5升+益微100-150毫升;2.5%适乐时150毫升+益微100-150毫升+35%阿普隆40毫升。

大豆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大豆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2 . 2药 剂 防治
尾节腹面基部 中间有 l 生殖孔 , 其两侧各具 1 方形 骨片。
2 发 生 规律
蛴螬 的重要 种类有 大黑鳃金 龟 、暗黑 鳃金龟 。铜 绿丽 金龟 。北 方地 区大黑鳃 金龟 2年 发生 1 代 ,成 虫 、幼 虫均 可越冬 ,越冬成虫春季 1 0 e m土温达 1 4℃ ~ 1 5℃时开始 出 土 ,1 0 c m土温达 1 7 c c 以上时盛发 : 日平均温度 2 1 . 7℃时 开始产卵 ,幼虫孵化后活动取食 。秋季 土温低于 1 O℃时开 始 向深土层 移动 ,5 c c以下全部进入越 冬状态 ,趋光性 弱 , 有假死 性 ,飞翔 力弱 ,活动 范 围较小 ,常在局 部形成 连年 为害 的老虫 窝 ,幼虫分 三龄 ,全部 在土壤 中度过 ,一 年 中 随 土壤 温度变 化而上下 迁移 ,以三龄幼虫 历期最 长 ,为害 最重 。暗黑鳃金 龟 1 年发 生 1 代 ,多数 以三龄 老熟幼 虫筑
大豆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刘 东梅 ( 黑龙 江省 漠 河县 兴安镇 政府 1 5 6 3 0 4 )
摘 要:蛴螬食 性杂 , 发生期长 , 尤以 春、 秋 两季为 害严重 , 且 隐蔽性强 , 是较难防 治的一类 害虫防 治 的 植保 方 针 。
2 . 1 . 1 轮作倒 茬 北方地 区豆类 、薯类 、禾谷类作 物应 避 免连作 ,减少地下害虫的虫源基数。 2 . 1 . 2深耕 细耙 秋季深耕 细耙 .经机械杀伤 和风冻 、 天敌取食 等有效减 少土壤 中地下害虫 的越冬虫 口 基 数 。春 耕 耙耢 ,可 消灭地表 地老虎 卵粒 ,上升表 土层 的蛴螬 ,从 而减轻 为害。 2 . 1 . 3合理施肥 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能有效减少 蝼蛄 、 金 龟 甲等产 卵 ,碳铵 、腐殖 酸铵 、氨水 、氨化磷酸钙 等化 肥深施 既提 高肥 效 , 又能因腐蚀 、 熏蒸作 用杀 伤一部分地蛆 、 蛴螬等 地下 害虫。 2 . 1 . 4适时灌水 适时进行春 灌和秋灌 ,可恶化地 下害 虫生活 环境 , 起 到淹杀 、抑制活动 、推迟 出土或迫使下潜 、 减轻为 害的作用 。

地下害虫蛴螬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蛴螬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蛴螬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蛴螬是植物病害中的一种,它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因
此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是几种地下害虫蛴螬防治方法。

1. 翻耕治理法
翻耕治理法是一种最常见的防治方式,它可以让地下害虫蛴螬暴露在
土表面,从而被太阳和干燥的气氛削弱。

翻耕一般在春季进行。

2. 农药治理法
农药治理法是一种较为便捷经济的治理方式,选用效果明显的杀虫剂
对地下害虫蛴螬进行防治,但应注意不要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以及
注意选择有资质的药剂商和需要的药品。

3.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最环保的治理方式,它就是利用一些有益的微生物、昆虫、鸟类等天敌来控制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

例如,可采用土传杆菌、草
地火蚁、朝露眼等天敌,让它们在土壤中生长,对蛴螬进行防控。

4. 群众防治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常规的防治手段来控制地下害虫蛴螬的传播,比如消减农药使用、深耕旋耕、更换种植作物、合理施肥等方式。

总之,控制地下害虫蛴螬的方法并不单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措施,综合防治,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从而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蛴螬防治法

蛴螬防治法

蛴螬防治法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总称,食性杂,分布广,长期在土壤中栖息、危害,防治难度大,是造成草坪景观损失或草坪死亡的重要害虫之一。

由于草坪不能翻耕,不能轮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蛴螬的发生和危害。

蛴螬主要啃食草坪草的根部,造成断根,影响草坪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草坪局部枯死,形成斑秃,甚至连片死亡。

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

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一代,或2至3年1代,长者5至6年1代。

如华北大黑鳃金龟两年1代,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一年1代。

以幼虫或成虫在深层土中越冬,一般为30至50厘米深,最深可达1米左右。

蛴螬共3龄。

1、2龄期较短,第3龄期最长。

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密切相关。

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活动,13℃至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因此蛴螬对草坪的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

土壤潮湿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春、秋季在表土层活动,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

防治办法:1.杀灭成虫加强预测预报工作,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盛期,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可采用人工方法、物理方法及时杀灭成虫,以减少草坪蛴螬的发生量。

物理方法: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诱杀效果比较明显。

人工方法:主要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捕杀成虫。

2.化学防治可以采用毒饵诱杀和药剂浇灌的方法,及时防治蛴螬危害。

毒饵诱杀: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50至100克拌饵料3至4千克,撒于草坪中,可收到较好防的治效果。

药剂浇灌:可按40至50g/m2洒施3%辛硫磷颗粒剂,随后浇水,或50%辛硫磷乳油500至800倍液浇灌防治。

3.生物防治利用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进行防治。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前言:大豆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地带较多,尤以东北地区的大豆品质最优,而且东北地区是全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地。

但是由于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大豆产量连年下降。

为此,本文主要从常见的大豆病虫害着手,分别对农业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等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一、对大豆主要病虫害的概述1.常见的大豆病害常见的大豆病害有:大豆根腐病、大豆花叶病、大豆纹枯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褐纹病等。

2.常见的大豆虫害常见的大豆虫害有: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蛴螬、豆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螟、造桥虫等。

二、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在我国,一般将大豆的生育期概括为六个阶段,分别是: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大豆种植者要根据大豆生育的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每个阶段常发生的病虫害进行综合的防治。

这就需要豆农从生态系统总体观念出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行防治,同时需要掌握我省常见的大豆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危害规律、发病特征等,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病虫害进行有效地预测,从而因地制宜的及时的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目前,我国针对大豆病虫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农业防治上,主要从大豆选种、及时清除带病的株体、提高种植技术以及轮作换茬等四方面考虑。

(2)化学防治,包括化学药剂防治、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等技术。

其中,化学药剂防治,这主要是针对不同病虫害选用不同的化学药剂进行治疗,这种方法是见效相对较快的。

种子药剂包衣,能够消除种子中携带的病体,从而提高种子的抗病性。

化学除草,可以有效地清除杂草中携带的病、虫源。

(3)生物防治。

(4)物理防治。

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经济的、安全的防治病虫害。

本文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例,对大豆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浅谈。

1.农业防治1.1因地制宜,精选高产抗病虫品种大多数豆农在选种时,仅仅考虑的是品种的产量,却忽略了病虫害这方面,事实上,如果选用的种子的产地病虫害较为严重,就避免不了种子中会携带病原体,如果将这些种子种植,其后果不堪设想。

简述大豆常见虫害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简述大豆常见虫害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大豆的总产量仍然无法满足我国实际需要。

急需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产量,而做好大豆虫害防治工作就是防止大豆大幅度减产的措施之一。

本文对大豆常见虫害的危害及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大豆蚜虫1、危害大豆蚜虫是大豆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植株叶片及嫩茎聚集,刺吸汁液,使植株受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纹,受害严重时会使叶片卷缩,甚至脱落,受害植株长势差、矮小,较少分枝及结荚。

大豆蚜虫还具有迁飞性,易传播病毒病,其分泌的蜜露还会引起煤污病。

2、发生规律大豆蚜虫以卵越冬,翌年4月份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开始对大豆苗产生危害,在大豆田可繁殖10代以上。

从6月末开始到7月中下旬,为大豆蚜虫的盛期,对大豆的危害非常严重,导致大豆较大幅度减产。

7月末至9月初为大豆蚜虫的繁殖期。

3、防治技术一是农业防治。

要对大豆田间、池埂上的杂草及时清除,可减少虫源。

二是物理防治。

在田间设置黄板对蚜虫进行诱杀,并利用蚜虫的天敌进行捕杀。

三是化学药剂防治。

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效果不佳时,选择蚜虫盛期发生前,采用20%速灭杀丁乳油、或15%唑蚜威乳油、或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2000倍进行喷雾防治。

二、地下害虫1、危害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以咬食大豆植株根部为害,常常将植株茎基部咬断,使植株死亡。

地下害虫会在地下移动,对多株造成危害,使植株成片死亡,田间出现严重缺苗及断垄,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巨大。

2、发生规律地老虎以幼虫和蛹越冬。

成虫多在夜晚活动,取食大豆植株根部,其具有比较强的趋光性和假死性。

蛴螬主要成虫越冬,5月中旬出土产卵,6月中旬产生为害,10月中旬开始越冬。

主要在晚上活动,具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蝼蛄以成、若虫在土中越冬,成虫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7月孵化并以幼虫形成为害,秋季以开始越冬。

大豆各时期病虫害防治

大豆各时期病虫害防治

日期:CATALOGUE目录•大豆生长阶段划分•大豆各时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大豆各时期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综合防治措施和建议大豆生长阶段划分01防治方法选用健康种子:选择无病害、健康的种子,降低病害发生的初始菌源。

防治地下害虫:使用适当的土壤处理剂,防治地下害虫,保证种子顺利萌发。

种子处理: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种子处理,防止种子带菌。

病虫害防治重点:在种子期,主要防治的重点是种子带菌和地下害虫。

病虫害防治重点:幼苗期是大豆生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此时要特别注意防治根腐病、猝倒病等病害,以及蚜虫、叶蝉等害虫。

病害防治: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防治方法虫害防治: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蚜虫、叶蝉等害虫,及时使用合适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病虫害防治重点:开花期是大豆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要防治大豆疫病、灰斑病等病害,同时也要防止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的危害。

病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以减轻疫病、灰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发现豆荚螟、食心虫等害虫,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病虫害防治重点:结荚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防治豆荚斑病、褐斑病等病害,同时注意防治食荚虫、豆天蛾等害虫。

病害防治:保持田间干燥,避免过度灌溉,减轻豆荚斑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虫害防治:此时期食荚虫、豆天蛾等害虫易出现,需定期巡查,一旦发现害虫,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重点:在成熟期,主要防治重点是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和鼠害。

防治方法控制水分:避免过度灌溉,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病害的发生。

鼠害防治:成熟期是大豆易受鼠害的时期,可以使用防鼠剂进行预防,同时设置陷阱捕捉害鼠。

01020304大豆各时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02由真菌引起,导致种子腐烂、不发芽。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如热水处理、药剂拌种)以及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水分过多。

大豆田蛴螬防治

大豆田蛴螬防治

大豆田蛴螬防治1. 背景介绍大豆田蛴螬(Delia platura)是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的幼苗和嫩叶。

它的幼虫以大豆根部为食,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大豆田蛴螬的防治对于保障大豆产量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2. 田蛴螬的生活习性作为一种土栖害虫,大豆田蛴螬的生活习性对其防治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栖息环境:大豆田蛴螬喜欢潮湿、肥沃的土壤,尤其在密植、积水较多的地块上容易发生。

同样,缺乏养分的土壤也容易导致田蛴螬大量繁殖。

•生命周期:大豆田蛴螬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0-40天,其中卵期约为7-8天,幼虫期约为14-15天,成虫期约为9-12天。

•繁殖特点:大豆田蛴螬的成虫一般在夜间活动。

雌虫在田地中产卵,一般每只雌虫可以产卵20-50粒,卵黄褐色,表面有光泽。

•田蛴螬危害时机:大豆田蛴螬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危害大豆的幼苗和嫩叶,造成幼苗死亡、凋落和叶片被食损。

3. 大豆田蛴螬防治方法为了高效地控制大豆田蛴螬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治方法。

3.1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对大豆田蛴螬进行防治,主要方法有:•拔除被危害大豆植株:在田间检查时,将受蛴螬危害的大豆植株立即拔除,减少虫害的扩散和破坏。

•田间清理:定期清理田间落叶、杂草等,减少蛴螬栖息的环境,切断害虫的生活来源。

•土壤处理:通过耕地和土壤的翻耕,破坏蛴螬的生活环境,减少害虫的数量。

3.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天然病原体、寄生生物等生物因素进行大豆田蛴螬的防治,主要方法有:•天敌利用:引入大豆田蛴螬的天敌,如寄生蜂等,使其成为大豆田蛴螬的天敌。

适当的增加天敌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蛴螬的数量。

•天然病原体利用:利用红线菌、虫霉等天然病原体,通过感染大豆田蛴螬来防治害虫。

•寄生生物利用:引入寄生蜂等寄生生物,使其寄生在大豆田蛴螬的身上,从而控制田蛴螬的数量。

用一次管一季,分享6个独特方法,有效杀灭蛴螬

用一次管一季,分享6个独特方法,有效杀灭蛴螬

用一次管一季,分享6个独特方法,有效杀灭蛴螬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又名“白土蚕”,这种地下害虫主要危害花生、大豆、蔬菜等农作物,其不仅会食用刚播种的种子,还会咬食幼苗的嫩茎、根、地下块茎,往往会导致农作物出现缺棵死苗的现象,危害极大。

蛴螬个体肥大,头部呈黄褐色、身体呈乳白色,体型弯曲呈C型,相比其它昆虫很好辨认。

这种地下害虫在春秋两季危害最重,当植株枯黄而死时,它又会转移到新的植株继续危害,虫害严重的地块,会造成大面积植株提前枯死,甚至绝收,因此做好田间蛴螬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农作物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蛴螬高效防治方法?一、播种时撒毒土蛴螬一般在土中进行危害,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当农户看到植株叶片枯黄时才防治,往往效果很差。

因此我们可以在播种前或者移栽前撒毒土,这样可以有效的杀灭土壤中的蛴螬,可以有效的降低蛴螬的危害。

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用5%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制成毒土(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加水3公斤,喷在30公斤细土上拌制成毒土),然后均匀的将毒土撒在地表,随即进行翻耕,可以有效的杀灭蛴螬。

注意:辛硫磷撒在土壤中后残留期长,对蛴螬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杀虫谱广,除了可以防治蛴螬外,还兼治其它地下害虫。

辛硫磷呈酸性,不能与碱性物质(草木灰、生石灰)混合使用。

二、药剂拌种对于蛴螬要早预防为好,这样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经过药剂拌种后,可以有效的防治蛴螬或者其它地下害虫啃食种子,对于接触到种子的蛴螬会有触杀作用。

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5公斤,然后拌种子50公斤,然后再播种。

像花生、大豆、小麦、高粱等都可以采用药剂拌种的方式来防治蛴螬。

三、配制毒饵进行诱杀无论是撒毒土还是药剂拌种,多多少少都会造成农药残留,那么有什么更加安全的方式来杀灭地下害虫呢?用毒饵来诱杀蛴螬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方法,治理蛴螬的效果非常好。

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将麦麸、米糠、豆饼粉炒香,然后每5公斤饵料加入辛硫磷乳油100克(或者加入90%敌百虫晶体500克)制成毒饵,然后放置在田间,可以诱杀多种地下害虫。

防治蛴螬最佳时间,杀蛴螬用什么药好

防治蛴螬最佳时间,杀蛴螬用什么药好

防治蛴螬最佳时间,杀蛴螬
用什么药好
一、防治蛴螬最佳时间
防治蛴螬最佳时间在每年的七月中上旬前后,这个时间段是它成虫盛发的时候,一般从六月中旬就可以开始。

具体发生的轻重和土壤的温度,湿度有关。

通常在土壤温度达到13-18度的时候活动最盛,土壤湿度高活动会加强。

二、杀蛴螬用什么药好
1、杀蛴螬的时候可用50%辛硫磷乳油,具体是添加10倍的清水喷洒在土壤上,用此药剂来拌土,之后将毒土施加在垄沟内,这样可将蛴螬给毒死。

或者是用3%吠哺丹颗粒剂,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也行。

2、除了用药物拌土外还可用来拌种,具体选用的药物是50%对硫磷,50%辛硫磷,和水,种子的比例按照1:30:400,这样种下之后可避免被损害,还可兼治一些其他的害虫。

三、其他的防治方法
除了用药物防治之外,还可用农业防治法。

在管理作物期间不施加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及时镇压土壤。

此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时将越冬的幼虫翻到表面风干,将其冻死或被天敌捕杀。

此外,还可用物理防治法,可设置黑光灯诱杀,减少发生数量。

大豆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大豆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其 越 冬 场所 是 豆 田 , 虫飞 翔 能 力很 弱 , 成 不能 远 距 离 飞翔 。 在 距 前 茬大 豆 田 lm 以 外种 植 大 豆 , 降 低 虫食 率 9 %左 k 可 0
色。 前翅 有 明显 的灰 白色 宽边 , 形 纹 、 环 ’ 肾形纹 皆 为灰褐 色 。
幼虫 体长 4  ̄ 6 3 4 mm, 部 背面 毛 片 后面 2个 比 前面 2个 稍 腹
大. 臀板 黄褐 色 , 表光 滑 无颗粒 。 体
22 生 活 习 性 .
3 . 农业措施。 .1 3 ①远距离轮作 。 大豆食心虫只为害大豆 ,
量 1%的种衣 剂 , 0 进行 种子 包衣 。
3 大 豆 食 心 虫
形, 白色 。 虫体 长 3m, 部 黄褐 色 , 部 乳 白色 , 幼 c 头 胴 身体 弯
曲 , 皱褶 。 多 蛹淡 黄 色。
1 . 生 活 习性 2
成 虫 2 3年发 生 1代 。 2 3龄 的 幼 虫和 成 虫 在 土 中  ̄ 以  ̄ 越 冬 。 中旬钻 到 表土层 , 食作 物 幼根 , 6月 咬 1头 3龄 幼 虫 可 连续 迁移 为 害多株 幼苗 。 幼虫约 在 7月下 旬 开始 入土 作 3龄
虫, 当年 以 2 3 幼 பைடு நூலகம்越 冬 。  ̄ 龄
1 . 防 治 方 法 3
成 虫是 暗褐 色小 蛾 , 长 5 6 体  ̄ mm, 翅展 1- 4 , 翅 2 1mm 前
杂生灰 、 、 色 , 黄 褐 前缘 有 外 斜 的 1 0余 条 黑 紫 色短 斜 纹 。 卵
为椭 圆 形 , 扁 平 , 褐 色 。 孵 化 的幼 虫 淡 黄 色 , 部 黑 稍 黄 初 头 色; 入荚 后 的 2 幼 虫体 色乳 白; 龄 幼 虫逐 渐变 为鲜 红 色 ; 龄 4 脱荚 入 土 后 的幼 虫 由红 变 黄 。 为长 纺 锤 形 , 褐 色 , 长 蛹 赤 体 57  ̄ mm。 有越 冬茧和 羽化 茧之 分 。 茧

大豆几种常见虫害的防治

大豆几种常见虫害的防治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蛴螬蛴螬俗称蛭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

蛴螬栖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断根、断茎,枯萎死亡,农田缺苗、断垄严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

卵椭圆形,白色。

幼虫体长'(&,头部黄褐色,胴部乳白色,身体弯曲,多皱褶。

蛹淡黄色。

!"%生活习性成虫%$'年发生!代。

以%$'龄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

#月中旬钻到表土层,咬食作物幼根,!头'龄幼虫可连续迁移为害多株幼苗。

'龄幼虫约在)月下旬开始入土作茧化蛹。

经%*+左右蛹期后羽化为成虫。

成虫越冬入土'*$#*(&,在第'年,月中旬开始出土,#月中下旬出现小幼虫,当年以%$'龄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田间调查,平均有蛴螬'头.&%时,开始防治。

!-'-!农业措施。

结合中耕除草,将土层内的幼虫挖出来杀死。

!-'-%化学防治。

用'/呋喃丹颗粒剂%,$'012.3&%,结合播种施肥施于播种沟内。

用,/甲拌磷颗粒剂'0$ ,012.3&%,结合播种施于播种沟内。

用总含量不低于'0/ $',/,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俗名小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

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重者达)/$!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形态特征成虫是暗褐色小蛾,体长,$#&&,翅展!%$!4&&,前翅杂生灰、黄、褐色,前缘有外斜的!0余条黑紫色短斜纹。

卵为椭圆形,稍扁平,黄褐色。

初孵化的幼虫淡黄色,头部黑色;入荚后的%龄幼虫体色乳白;4龄幼虫逐渐变为鲜红色;脱荚入土后的幼虫由红变黄。

大豆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大豆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 . 2生 活 习 性
3 . 3 . 2化学防治。 当田间成虫盛发期, 连续 3 d累计 l O O m双行蛾量达 1 0 0 头以上, 或平 均 1 0 0 荚 卵量 达 2 0 粒开始防治。 ①敌敌畏熏杀成虫 。 在8 月5 日左右成虫盛发期防治, 方法是将玉米 瓤每 l c m分断成 】 节, 浸入敌敌畏 原 油中浸泡然 后将 吸足药液 的玉米瓤按 每隔 4垄 、 每前进 5 步的密度夹在 大 豆分枝上。 ② 防治幼虫 。 于 8月中旬用 2 5 %敌杀死乳油 3 0 0 m L / h m 2 威 3 0 % 桃 小灵乳油 4 0 0 m L / h m 2 , 或4 . 5 %的高效氯氰菊酯乳 油 l 0 0 0 ~ 1 5 0 0 m L / h m 2 , 兑
4 . 2生 活 习 性
草地螟 1 年发生 2  ̄ 3 代, 以1 代幼 虫危害为主, 虫源有 当地越冬虫 源和 异地迁入虫源 2 种, 大发生年以异地迁入虫源为主。 草地螟以幼虫越冬当地 越冬成虫于 5 月下旬 出现, 异地迁入成虫于 6 月 上、 中旬盛发 , 幼虫为害盛期 在6 月 中旬至 7 月上旬, 7 月 中旬幼虫人土作茧 。有的年份在 8 月上旬会发 生第 2 代成虫 及幼虫危害 。草地螟具 有低龄幼虫发育快 、 暴食和集体 迁移 习性 。 在大发生年大多 的幼虫群集一起 由农 田、 草原 、 荒地 向邻 近农 田迁移, 所到之处几乎一扫而光, 寸草不剩, 所 以防治适期在幼虫 3龄期, 且大量幼虫 迁移之前。
田间调查 , 平均有幼虫 O . . 3 . 1农 业 防治 。深 翻 灭 卵 , 秋后在有地老虎虫卵的地块, 实行深翻, 卵 翻
大豆, 可降低虫食率 9 0 % 左 右。②深 翻土壤 I 秋收后及 时进行 秋翻。 增加越冬 幼虫死亡率 。 ③选用优 良品种 。由于食心虫成虫产卵喜多茸毛豆荚, 无毛品 种的豆荚较有毛品种豆荚上的卵少, 受害轻, 因而 可选用无 毛品种。 可减轻虫

大豆病虫害的种类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种植技术

大豆病虫害的种类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种植技术

大豆病虫害的种类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用途十分广泛,大豆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脂肪,其中脂肪所占的比例达到20%,蛋白质所占的比例达到40%,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粮食作物,经济价值很高。

在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中,大豆是重要的构成之一,大豆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饲料,作为一种经济作物也十分重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大豆的地位十分关键。

下面具体了解一下:大豆病虫害的种类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大豆病虫害的种类大豆病虫害约10余种,其中病害主要有大豆灰斑病、大豆纹枯病、大豆褐纹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等。

虫害主要有大豆蚜虫、豆天蛾、卷叶螟、造桥虫、斜纹夜蛾、大豆食心虫及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等。

近年来发生为害较重的是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以及地下害虫等。

另外,大豆菟丝子在个别田块有所发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危害程度较重。

二、大豆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1.1挑选合格的种子播种在大豆的生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威胁,影响了大豆的健康,要保证大豆的良好生长,就要做到先防后治,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减少病虫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前期的选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要选择优质的种子,不要只关注种子价格,忽视质量问题,播种中对不合格种子及时清除,坚决不可播种。

1.2合理进行轮作换茬对土传病害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以及在土中越冬的害虫,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块,至少应进行5年以上轮作方可减轻病情,如能采取水旱轮作防效最好,也可5年内只种禾本科作物油菜或蔬菜等,对大豆食心虫发生重的地块,应注意当年种植的大豆地块要远离上年豆茬地至少1000m,尤其要注意邻近的豆茬地是否远离1000m。

1.3清除病株残体大豆收割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的清除病株残体,进行及时的翻地工作,促进病原菌尽快的死亡,或是减轻病原菌危害的程度。

一些能够越冬生存的土壤害虫,我们可以进行耕翻工作,使埋在地下的害虫耕翻到地表,经过风、吹、日、晒和机械的碾压,减少害虫的存活率,最大程度的减小第二年地下虫害的几率,和这些越冬害虫对作物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旬至9 , 月初 , 末期 为1月上中旬。羽化 的成虫当年 0 不出土, 一直在蛹土室内匿伏越冬 , 直至翌年4 月下旬才 开始 出土活动 , 如此反复 。 3 发生规律 大 黑鳃金龟 在东 北 、 华北等 地均是 两年完成 l , 代

或被天敌捕 食 , 同时也可受机械损伤而死亡 ; 在有灌溉 条件的地方进 行适 期灌水对杀死幼龄蛴螬特别有效; 有 机肥 要充分 腐熟 , 施未经腐 熟的肥 料 。在成 虫盛发 不 期, 0 用5 %辛硫磷乳 油10 -20 倍稀 释液 喷雾 ; 00 00 防治 幼虫 : 幼虫危害 的特 点是5 月份 , ~6 在表土约 l厘米处 0 食害作物幼苗根部 。因此 , 必须在作物播种前进行施药 才能达到防虫的 目的。可用5 %辛硫磷毒土 , 0 即用5 % 0 辛硫磷硫 油1 千克 , 对水 l 千克 , 混入过筛干土 1O 5 2 ~10 千克配成毒土 , 6米2 2 5 5 每6 7 用1 . ~1千克毒土施在播种 沟里 。也可在大豆出苗或定苗后幼虫发生量大的地块 , 用药液灌根 。有条件也可用生物方法防治, 如利用 白僵 菌、 昆虫病原细虫, 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 虫。
粒。
4 预 测 方 法 4 1 防治 调 查 . 秋收后 尚未秋翻前或早春 , 选择 有代表性的耕地与 非耕地 , 对角线或棋盘式取点 , 每点为 1 平方 米 , 挖土深 度 3 -5 厘米 。防治指标如 下: 0 0 平均每平方 米有幼虫1 头以下为轻发 生, 可不 防治或 采取挑 点防治 ; 平均每平 方米有幼虫 1 头 为中发生 , ~3 应进行挑 点或 全面防治 ; 平均每平方米 有幼虫3 头为重发生 , ~5 应全 面防治 ; 平 均每平方米有 幼虫5 以上的地块 为特 重发生 , 头 应采取 紧 急 防治 措 施 。 4 2 田间为害情况调查 . () 1 幼虫危害情况调 查掌握幼虫在 田间为害始期 , 以 便 及 时 指 导 当地 防 治 。一 般 在 齐 苗 后 调 查 3 , 次 次 每 调 查 1 -2 个 点 , 点0 5 方 米 ( 一 定株 数 )计 算 被 0 0 每 .平 或 , 害株 率 。 () 2 成虫发生期预测在辽宁应从5 月开始 , 吉林应从 5 中旬 开 始 , 月 黑龙 江 应 从 5 月下 旬 开 始调 查 。根 据 成 虫 出土时间 , 于始见前进行田问调查 , 记录成虫数量 , 并用 期距法推算防治佳期 : 成虫出土后的1 -1天是最好的 0 5 防 治 期 ; 虫 出土 后 的 8 0 , 越 冬场 所 防治 的 最 佳 成 -1 天 是 适期 。 ・ 5 防 治 措施 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 ; 精耕细作、 深翻多耙 , 通 过 深 翻 , 越 冬 的成 、 虫 翻 至地 表 , 其 冻 死 、 死 把 幼 使 晒
色。 13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 -4 毫米 , . 5 5 头宽4 9 . . ~5 3 毫米 , 部前顶毛每侧3 头 根呈 1 纵列 , 中2 其 根紧挨于冠 缝旁 。肛门孔3 裂缝状 。肛腹片后部覆毛 区中间无刺毛 列 只 有 钩 毛群 。 1 4 蛹 为寓 蛹 , . 蛹体 长2 ~2 毫 米 , 1 ~1毫 1 4 宽 l 2 米 , 部具 2 发 音 器 , 于 腹 部 45 和 56 背 部 中央 腹 对 位 ,节 ,节 节间处 尾节狭三角形 , 向上翘起, 端部具 1 对呈钝 角状 向后 岔开的尾角 。雄 蛹尾节腹面基部中 间具瘤 突状外 生殖器 ; 蛹尾节腹 面基部中间有1 雌 生殖孔 , 其两侧各具 1 形骨片 。 方 2 生 活 史 东北大黑鳃金龟大多是两年完成1 , 代 以幼 虫、 成虫 隔年 交 替 越 冬 。9 中旬 为 终 见 期 。成 虫 出土 历 时2 月 1 11 , 3 天 平均6 天 , 3 成虫取食大豆 、 粮食作物 、 果树和林 木 叶 片 , 月下 旬 开 始 产 卵 ,月 中下 旬 为 产 卵盛 期 , 5 6 末期 可到 8 中 下旬 。卵期 1 -2 天 , 均 1天 。6 中 旬开 月 5 2 平 9 月 始孵 化 , 期在7 盛 月中旬前后 。1 龄幼虫期 1 ~5 天 , 9 4 平 均2 .天 ,龄 1 ~4 天 , 均 2 .天 , 月 上 中旬 幼 虫开 58 2 9 9 平 64 8 始进 人3 ,0 中下 旬开始进入土 中 , 龄 1月 一般在5 ~15 5 4 厘 米深土层 中越 冬 , 冬幼虫翌年5 越 月上旬开始危 害作 物幼 苗地下部分 , 危害盛期在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 ,龄幼 3 虫期平均3 7 ,月下旬开始 化蛹, 0天 6 峰期8 月中旬前后 , 末期 在9 月下旬 , 蛹期平均x天 ,月上旬开始羽化 , 8 峰期

成 、 虫为交替盛发 。在 隔年春 , 幼 由于上一年幼虫越冬 量大, 春季幼虫危 害幼苗地下部分重 ; 在本年春 , 则上年 成 虫越冬量大 , 春季幼虫危害较轻 , 而成虫为害幼苗地 上部 却 较 重 。 大黑鳃金龟成 虫昼伏夜出 , 趋光性 不强 , 不宜采用 黑光 灯预测 。成虫 取食对食物有选择 , 喜食 大豆 叶 、 羊 蹄 草及榆树 叶等 。成 虫可多次交尾 , 分批产 卵, 交尾后 1 -2 天 开 始 产 卵 , 雌 产 卵 量 为 3 ~ 18 , 均 12 0 5 每 2 8粒 平 0
4 - 0

农家医院 ・
大 豆 蛴 螬 的 综 合 防 治
王胜 华 袁 海军 徐 向 平
( 甸县 农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1 6 0 ) 林 6 3 0
蛴螬是金龟子 幼虫 , 主要有 东北大黑鳃金电和黄锡 丽金龟 。幼虫和成虫均可 危害 。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
地 下 部 分 , 其 喜食 柔 嫩 多 汁 的 根 茎 , 断 幼 苗根 、 , 尤 咬 茎
断 口平截 , 造成枯死 苗 , 易于识 别 。一头幼虫可连续危 害数株幼苗 , 常常造成缺苗断垄 。虫量多时可成 片将大 豆须根 吃光 , 成地上部枯黄 , 造 严重 影响产量 。成虫喜 食叶片 、 嫩芽等, 形成残缺和空洞 , 可加重危害 。 1 形态特征 1 1 成虫体长 1 ~2 毫 米 , 8 1 . 6 1 宽 ~l毫米 , 黑色或 黑褐色 , 具光泽 。触角 1节 , 片部3 , O 鳃 节 黄褐色或赤褐 色 。前胸背 板两侧 弧扩 , 宽处在 中间 。鞘翅 长椭圆 最 形 , 12 于 / 后最宽 , 每侧具4 明显纵肋 。前足胫节具3 条 外 齿, 爪双爪式 , 爪腹面 中部有垂直分裂的爪齿 。雄虫前 臀节腹板中间具明显的三角形凹坑 ; 雌虫前臀节腹板 中 间无三角坑 , 横向枣红色棱形隆起骨片。 具1 12 卵长2 5 .毫米 , . ~2 2 . . 。2 7 宽1 5 .毫米 , 发育前 期为长椭圆形 , 白色稍带绿色光泽 ; 发育后期 圆形 , 白 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