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作不合格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6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6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九、不合格管理办法及控制程序(一)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1、定期由厂长召开质量例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参与。

2、由质量负责人及各科室负责人汇报生产中、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对于不按操作规程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人员进行奖励。

4、对外来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及企业内部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性时研究,分析原因,及时想办法,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5、不合格的处理(1)对于过程检验中。

计量不足,灭菌温度不够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纠正,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2)不合格品的原辅材料由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

不合格品处理单,并做好置牌标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a、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一般质量不合格的,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处理决定。

b、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重大质量不合格时,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会同各有关部门参与质量评审作出使用或不使用的处理意见,报经理批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郑州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商联系处理,办理退货手续,必要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3)不合格成品由检验员根据检测结果开出不合格处理单,并入不合格品临时堆放点或库房,进行隔离标识。

责任部门应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并根据表中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间及要求,制订纠正措施,按规定认真实施,并报质检科进行验证。

(4)本程序中涉及的各类记录、文件、应作为质量分析,信息反馈和质量统计,质量考核的原始凭证。

(二)不合格工作管理办法不合格管理是指不能正确依据《企业质量手册》很好的工作,很好地履行自己义务的行为的一种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1、在本职工作范围内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致使不合格的部门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对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负全责,以造成影响的大小和经济损失多少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已造成的不合格,能重新再做的要重新再做,不能重新再做的要进行必要的修补或挽救。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1.引言对于任何制造企业来说,合格的产品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有一些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不合格。

为了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声誉,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

2.定义和分类不合格产品-类别A:严重不合格,可能对用户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类别B:中等不合格,可能对产品功能和性能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处理。

-类别C:一般不合格,不会对产品功能和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但仍需要进行记录和纠正。

3.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1)不合格产品报告当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填写不合格产品报告,并详细描述不合格问题和数量。

报告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编号、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

(2)评估(3)处理措施根据不合格产品的分类-类别A:立即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如召回产品、修理或更换等。

-类别B:暂停生产该产品,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修复和更新产品,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类别C:记录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和原因,并进行纠正措施,以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4)不合格产品追踪对于所有的不合格产品,必须进行追踪和记录。

质量部门应建立不合格产品数据库,并及时更新产品的处理和纠正情况。

同时,质量部门应定期进行审查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

(5)培训和改进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再次发生,必须进行员工培训和改进措施。

公司应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质量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合作,改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流程,降低不合格产品的风险。

4.结论通过建立不合格产品管制作业程序,制造企业能够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减少对客户的影响,并提高公司的声誉和竞争力。

不合格产品的分类和处理措施应根据质量要求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同时,公司还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改进措施,以预防和避免不合格产品的发生。

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控制流程

不合格控制流程不合格品的控制流程1 · 识别识别不合格: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或标准。

- 产品标准- 客户要求- 工艺文件- 检验文件- 样板- 上级的交代与叮嘱2 · 标识检验状态的标识- 标识“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

- 生产班组: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原材料要标明“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

- 检验员在随机卡、流程卡或“返工单”的相应项目标栏内盖检验章,作为“不合格”标识。

- 其作用是:具有可追溯性。

- 最终检验:不合格牌标识。

或写明(注明)不合格现象,如(漏电、拉裂、少孔、搞错型号、严重压痕、少工序、用错材料等)。

3 · 隔离要求:与正常的合格品明确隔离。

- 红色胶盘/物料框。

- 专门独立的不良品架。

- 划分不合格区域,不良品放在不合格品区域内。

- 生产区的摆放与其它产品不同,以示区别,然后按要求拉到维修或返工返修区处理。

- 定时安排人员到不良品区进行确认与数量的登记4 · 记录- 在规定的检验报告上正确记录不合格产品的型号、批次、检验日期、检验依据、不合格品的数量、检验结果。

- 检验报告按规定予审核与批准。

- 流程:5 · 评审当量较大时,或对公司信誉与资金影响大时须评审。

①进货检验:经检验主管以上人员签署处置意见(必要时要组织技术部、生产、供应链、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②过程检验:对批量不合格品,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评审。

③最终检验:质控部负责人审批处置结论,必要时,技术部参与评审。

6 · 处置包括以下几种:挑选使用、返修、让步接收、报废处理、纠正预防措施。

①进货不合格品的处置- 退货- 让步接收- 要求供方采取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我厂对连续多批不合格,某批大量严重不合格的供方,将安排人员对其审厂并对以后批次加严检验。

②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一般有:返工返修、让步接收与报废等几种。

- 处置结论为:返工返修,转至返工返修区处理或交相关责任单位与个人进行返工。

ISO14001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ISO14001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 目的
确保公司能够履行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和服务。

3. 职责
由行政部负责有相关部门参加对本程序进行编制、修订。

4. 工作程序
4.1评价的时机、频次和职责
行政部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合规性评价。

4.2评价的方法
评价采用会议的方式,公司各部门、各管理处负责人参加,针对与公司相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条款一一对照进行评价。

4.3评价结果的处理
对于合规性评价出现的不符合,由行政部组织责任部门调查原因,按照《不合格及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涉及到文件的制定或修改时,应对文件进行修改或制定,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对于评价结果应保存记录。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制度格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制度格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制度格式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不合格品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被识别、控制和处置,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和所有相关人员。

二、定义:1.不合格品:指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产品或物料。

2.不良品: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

3.次品:指入库或出库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

三、责任分工:1.质量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处理,负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2.生产部门:负责按照质量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及时发现并隔离不合格品。

3.采购部门:负责审查和筛选供应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4.供应商:负责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的原材料。

四、程序1.生产过程控制:a.制定并执行相应的生产工艺和控制规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b.设置相应的检验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检验。

c.及时发现并隔离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d.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2.不良品处理:a.不良品应及时被隔离和标识,以免与合格品混淆。

b.由质量部门进行分类和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c.不良品的处置可以包括修复、重做、报废等措施。

3.次品处理:a.次品应及时被隔离和标识,以免与合格品混淆。

b.对次品进行分类和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c.次品可以进行返修或退货,确保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不流入市场。

4.纠正和预防:a.对于不合格品的出现,进行彻底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

b.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合格品,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追踪和验证。

c.对于潜在的不合格品,进行预防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追踪和验证。

五、记录和报告:1.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和纠正措施的记录应及时进行,并进行归档。

2.定期汇总不合格品的数量、原因和分布情况,进行报告。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引言在制造和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格品的情况。

不合格品不仅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不合格品控制的程序,以帮助企业及时检测、处理和控制不合格品的问题。

目标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 1. 及时发现和报告不合格品,以确保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处理。

2. 追踪和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数量和损失。

不合格品的定义和分类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是指未达到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材料或零部件。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不合格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内在不合格品:由于原材料或设计问题导致的质量不合格。

2. 操作不当不合格品: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操作不规范等导致的质量不合格。

3. 设备故障不合格品:由于设备故障或缺陷导致的质量不合格。

4. 外包不合格品:由外包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产品或零部件导致的质量不合格。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步骤一:发现和报告不合格品必须及时被发现并报告。

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检查产品、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如果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报告给质量控制部门。

同时,应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记录,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步骤二:评估和处理质量控制部门应对报告的不合格品进行评估和处理。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避免不合格品进一步影响到其他产品。

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报废、返工修复或退还供应商等。

同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便他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步骤三:追踪和分析质量控制部门应追踪和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找出造成不合格品的根源。

这可以通过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如鱼骨图、流程图和统计分析等来进行。

分析的结果应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

IATF16949-2016过程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IATF16949-2016过程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业务部
2016年6-7 月
4
2
8
一般 风险
技术部
2016年6-7 月
3
COP3
4
2
8
一般 风险
生产部
2016年6-7 月
4
COP4
1.生产不能准时完成计划。 2.不良率过高。 制造过程 3.效率太低。 4.产品标识不清、混料。
4
2
8
一般 风险
生产部
2016年6-7 月
5
COP5
1.不能按时交付。 产品交付 2.交付的产品不符合客户的要求 。
风险和机遇内容
严重 发生 风险 RPN 程度 概率 级别
管理措施
实施时间 责任部门 (开始-完 /人 成)
21
SP05
22
SP06
1.物品放置环境不符合要求,导 致影响其质量。 仓库管理 2.标识不清楚,导致是用错材料 。 1.原材料批量不良未检出。 来料和成 2.不良品流出到客户。 品检验 3.不良品未及时标识和控制。 仪器校准 1.仪器精度不够,导致检测结果 管理 不准备。 知识产权 1.组织知识不足,对产品及过程 管理 设计不足。 1.工程变更未能及时通知到相关 工程变更 部门。 管理 2.工程变更验证不充分,导致变 更后出现不符合。 1.标识不清楚,导致非预期的应 不合格品 用。 管理 2.未及时有效的采取改善对策, 导致不合格品的持续产生 1.车间、仓库、物流对危险化学 品生产储运的特殊要求(防火防 工作环境 爆防雷防静电等),相关检查维 管理 护制度没有建立。 2.没有对工作环境进行日常的检 查维护。
质量环境过程序号风险和机遇内容风险分析管理措施rpn业务部有效cop2产品打样技术部有效cop3生产计划生产部有效cop4制造过程生产部有效cop5产品交付10生产部有效cop6顾客服务生产部有效管理层有效mp02内部审核管理层有效管理层有效10mp04行政部有效11mp0510行政部有效12mp06领导作用管理层有效13mp07管理评审管理层有效14mp08数据分析管理层有效15mp09行政部有效16mp10信息交流行政部有效17sp01文件管理行政部有效18sp02行政部有效风险和机遇来源内部外部责任部门实施时间开始完成评价措施有效性严重程度发生概率风险级别客户开发合同评审过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不合格品的控制,本程序中不合格品包括原材物料、中间产品(包括工艺指标)和成品的不合格。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

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执行情况的监督。

3.2采购部门负责召集相关部门/车间对原材物料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3.3供应部负责参与对不合格煤、焦炭、采购进厂的甲醇等主要原材物料的评审,并负责标识、处置;负责不合格原材物料的记录、标识、隔离和处置。

3.4营销部负责销售产品不合格品的评审。

3.5质量检验中心负责对成品不合格品评审。

3.6生产车间负责组织对不合格中间产品的评审、记录、标识和处置;并负责成品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处置。

4工作程序4.1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

4.1.1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4.1.2让步接收或拒收。

4.2不合格原材物料的控制4.2.1不合格的煤、焦炭等由检验人员在分析报告单、检验委托单上分别盖“不合格”章后交供应部,供应部人员负责标识和追溯,对“不合格”的煤、焦根据“不合格”情况进行让步接受并与供方协商解决,并保存好记录。

4.2.2质量检验中心检验出的除 4.2.1条以外的不合格原材物料等由检验人员在分析报告单、检验委托单上分别加盖“不合格”章,由采购部门组织评审,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

a)拒收的原材物料处置由采购部门退货,并记录。

b)让步接收原材物料的处置由采购部门、使用车间做标识、记录。

4.3不合格的工艺指标、中间产品(成品)控制4.3.1工艺指标不符合时,工艺操作人员应时按操作规程进行调整,防止因指标不符合影响中间产品(成品)质量。

4.3.2生产车间检验人员检验发现中间产品不合格时,应通知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应进行返流加工或进入中间槽/不合格品槽,并做好岗位记录。

4.4不合格成品的控制。

4.4.1售前在成品贮罐中不合格的甲醇、醋酸执行《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关于产品回制的管理规定》,回制后的产品,要重新进行质量检验。

IATF16949管理程序文件完整版本(共32个程序文件)

IATF16949管理程序文件完整版本(共32个程序文件)

******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汇编文件编号:版本: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人:依据标准:IATF 16949:2016汇编: 审核: 批准:发布日期:2016-12-31 实施日期:2016-12-31目录序号名称或程序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管理部门备注封面目录1.文件控制程序HL/PD-01 行政部2.记录控制程序HL/PD-02 行政部3.经营计划管理程序HL/PD-03 总经理4.管理评审程序HL/PD-04 总经理5.人力资源管理程序HL/PD-05 行政部6.培训管理程序HL/PD-06 行政部7.设施及现场管理程序HL/PD-07 行政部8.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HL/PD-08 技术部9.与顾客有关要求过程控制程序HL/PD-09 市场部10.顾客沟通及服务管理程序HL/PD-10 市场部11.采购管理程序HL/PD-11 市场部12.供方评价管理程序HL/PD-12 市场部13.采购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HL/PD-13 品质部14.生产计划管理程序HL/PD-14 生产部15.制造过程管理程序HL/PD-15 生产部16.生产设备管理程序HL/PD-16 生产部17.模治具控制程序HL/PD-17 生产部18.产品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HL/PD-18 生产部19.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HL/PD-19 品质部20.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HL/PD-20 品质部21.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HL/PD-21 市场部2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HL/PD-22 管理者代表23.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HL/PD-23 品质部2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HL/PD-24 品质部25.数据分析管理程序HL/PD-25 技术部26.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HL/PD-26 品质部27.持续改进管理程序HL/PD-27 品质部28.工程变更管理程序HL/PD-28技术部29.QMS策划控制程序 HL/PD-29 总经理30.风险分析和应对控制程序 HL/PD-30 总经理31.知识管理控制程序HL/PD-31行政部文件修订记录表版次 编辑原因/内容 生效日期 编辑 批准A/0 按ISO/TS16949建立文件 2016.7.31B/0 按IATF16949建立文件 2016.12.31备注:本记录旨在证明本厂各程序文件、管理文件、工作指引等文件的当前运行版本的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图

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业务流程图一、内部控制工作流程二、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三、主要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流程图(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1、工作步骤示意图(1)预算执行(2)预算绩效管理2、工作流程图3、风险点及主要措施一览表(1)预算编制及批复流程关键环节风险点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预算执行预算支出管理没有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支出、超预算指标安排预算支出1、业务部门申请支出事项必须有预算指标,再履行预算支出审批手续;2、无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事项应先履行预算追加调整程序;3、明确单位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

单位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机构预算收入管理没有按照规定足额收取收入并相应上缴财政建立收入监控机制,按照进度组织收入并及时上缴收入执收部门,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效果管理没有进行预算执行分析,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1、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运用信息系统对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2、建立预算分析机制,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单位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机构预算支出管理没有按照批复的预算安排支出、超预算指标安排预算支出1、业务部门申请支出事项必须有预算指标,再履行预算支出审批手续;2、无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事项应先履行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单位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财会部门,预算执行机构(2)决算和预算绩效(二)收支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1、工作步骤示意图2、风险点及主要措施一览表流程关键环节风险点主要防控措施责任主体收入管理截留、坐支、挪用非税收入,非税收入不开具缴款书,隐瞒应缴收入建立非税收入定期稽查制度,落实收缴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建立收入征管信息系统,进行收入分析,财会部门定期与收入执收部门对账;严格收费票据管理,开票和收款分离,收入和票据定期核对;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监督,加强往来账的清理和检查工作。

异常情况报告和纠偏制度

异常情况报告和纠偏制度

异常情况报告和纠偏制度
是组织内部管理和控制异常事件的重要工具。

它们帮助组织及时发现、报告和解决异常情况,并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以下是异常情况报告和纠偏制度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1. 发现异常情况:任何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给上级或者指定的相关负责人。

异常情况可以包括安全问题、合规问题、质量问题等。

2. 记录异常情况: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应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涉及的人员和详细的描述。

这有助于后续的纠偏分析和解决。

3. 报告异常情况: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报告异常情况。

报告内容应包括异常情况的描述、影响分析和建议的解决措施。

4. 分析异常情况: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应对报告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原因分析和潜在影响分析。

这有助于确定解决措施和纠偏方案。

5. 制定解决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纠偏计划。

解决措施可能包括流程调整、培训措施、设备维护等。

6. 实施纠偏方案:相关部门或人员负责执行制定的解决措施,并监督纠偏计划的执行进展。

7. 定期审查与改进:定期审查纠偏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这有助于持续改进以避免类似异常情况的再次发生。

异常情况报告和纠偏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和持续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和减少潜在风险和损失。

它需要全员参与和执行,并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和高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异常情况。

COP-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已改)

COP-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已改)

COP-03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公司内部定期审核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是否与ISO9001:2000标准要求相符合,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确保体系得到保持和完善,并不断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相关文件(1)COP-01《文件控制程序》;(2)COP-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3)COP-0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定义4.1 观察项——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所发现的轻微问题,但这些问题对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将其提出来只是加强预防作用。

可不做文件形式的记录来保存。

4.2 一般不合格项——一个独立的对程序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不符合/值得引起注意的小问题。

4.3 严重不合格项——一个对于标准的严重违反、或者整个体系的完全不符合、或者缺少质量体系要求之不符合问题点,它有可能需较长的时间才能纠正。

5职责5.1 行政部ISO负责—组织审核工作并编排检查表。

—制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

—评核及跟进有关各项改正及预防行动的进行及其有效性。

—保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

5.2 各部门负责人—配合审核小组对自己的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审核工作;—执行所需的改正及预防行动。

6资历及培训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简称内审员)须具备本公司认可的内审员资格鉴定。

7内容7.1根据行政部ISO所制定的《年度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内容时间要求,每二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进行内部审核。

当有重大技术、组织改变或有部门负责人要求等原因时,亦可进行特别内部审核。

7.2 审核工作须由一些与被审核部门没有直接责任的审核员担任,管理者代表兼任或者委托行政部ISO负责人任审核组长以统筹审核过程。

7.3 内部审核策划须包括但不局限于:—被审核部门或区域;—审核程序及时间安排;—审核依据的标准;—审核所用的检查表;—验证上一次审核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审核员的资格;—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一、目的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制作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三、定义1.不合格品:指制作过程中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产品。

2.不合格品处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四、责任与权限1.制作人员:负责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处理结果。

五、程序1.发现不合格品(1)制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制作,并将不合格品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确认。

2.记录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类型、不合格品发现时间、不合格品发现地点等。

(2)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正确的标识和保留。

3.分析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分析可能包括:制作过程中的操作错误、设备失效、原材料质量问题等。

(2)分析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加以改进。

4.处理不合格品(1)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型和数量,品质部门应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返工、报废、退货、补偿等。

(2)对于无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处理的不合格品,品质部门应对其进行正确的标识和保留,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反馈处理结果(1)品质部门应及时向制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反馈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反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作过程的改进措施等。

六、改进措施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品质部门应及时对制作过程进行改进,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七、培训对于制作人员和品质部门负责人,应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八、监督管理层应对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运行。

九、附件1.不合格品记录表2.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表以上就是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内容,通过执行该程序,可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制作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制作过程的稳定性。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更好地实现预期结果,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3职责3.1质量部负责对责任部门为消除生产、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进行检查确认。

3.2相关责任部门为消除产品生产、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及供方产品出现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对实施过程跟踪、检查,负责归零管理。

3.3行政人事部负责内审、管理评审中对有关部门为消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所采取的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及其实施过程的跟踪、检查、验证归零工作。

3.4 采购部负责处理采购和外包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不符合项,要求对供方不符合项的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编写相关书面报告提交质量部存档。

3.5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措施的实施工作。

4 工作程序4.1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当遇到下述情况之一时,即要求采取纠正措施:a) 当顾客方或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时;b) 当内审、管理评审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或提出的改进项时;c) 当顾客投诉时;d) 产品质量出现较大问题或重复出现同类不合格时;e) 供方产品出现严重不合格时;f)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 不合格原因的调查与分析4.2.1 可以从下列资料调查、分析不合格情况:a) 监视和测量记录;b) 质量分析会记录;c) 不合格项报告;d) 工作人员的意见和报告;e) 顾客信息反馈;f) 数据分析结果;g) 供应商产品不合格;h) 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输出等。

4.2.2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有关设备、工量具和设施发生故障、失效或不合格;b) 用于产品生产、防护的材料不合格;c) 文件不当或缺少、工艺方法错误或不当;d) 违反文件的规定、不恰当的过程控制;e) 计划安排不当、过度疲劳工作、关键工序未按“三定”要求违章指挥;f) 人员技能或经验未满足要求,缺乏培训;g) 工作环境不适宜;h) 未进行自检,测量方法或使用测量器具不正确;i) 资源不足、外部供方失控等。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引言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设备、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定数量的不合格品。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需要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本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控制和处理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

2. 定义不合格品在制造业中,不合格品是指与产品设计或规范要求不符的产品,不合格品可能是由于材料、工艺、设备、人员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不合格品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和控制。

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目标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品数量,并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进行追踪和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控制不合格品的流向,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追踪机制,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定期进行不合格品的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优化生产过程。

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具体步骤4.1 不合格品的发现和记录不合格品的发现可以通过定期的检验和抽检,也可以通过员工的反馈和客户的投诉来实现。

发现不合格品后,需要及时记录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生产批次、发现地点和责任人等相关信息,并进行追踪。

4.2 根本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针对不合格品,需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造成不合格品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可能是材料的质量问题、工艺流程的失误、设备的故障或人员的操作失误等。

通过分析,确定纠正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解决问题。

4.3 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除了纠正措施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预防措施可能包括加强员工培训、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管理等。

预防措施的执行需要确保落实到位,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4.4 控制不合格品的流向不合格品在发现后需要进行标识,防止不合格品混入正常生产中。

对于已经生产出的不合格品,需要及时处理,避免流入市场。

行政工作稽核控制程序

行政工作稽核控制程序

行政工作稽核控制程序
1.0目的
明确防损部对行政工作及单据稽核作业的程序。

2.0适用范围
防损部稽核组。

3.0作业程序
3.1 对各岗位行政人员的考勤进行监督。

3. 2 对行政库房进行盘点,核对高价值资产数量,对于各行政人员的超额开
支、对于各行政人员的办公用品损坏、外流等予以追究。

3.2.1 各项费用与物品领用是否已依规定呈核准许核销。

3.2.2 在部门的费用:
3.2.2.1 是否在预算范围之内或核准范围之内开支;
3.2.2.2 是否有浪费或业务上无需的开支;
3.2.2.3 各项费用的列支是否按照规定办理。

3.2.3 各种单据是否齐全及手续是否完备。

3. 3审核各行政人员是否有超越职权或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公司制度,为自己
或他人谋利益的行为。

3.3.1 对于控告、检举、举报行政人员利用职权或超越职权,违反公司规定
的,应当受理,并展开调查,如发现其中触犯了刑律的,应报公安
机关或检察机关。

3.3.2 对于核查属实的,应向防损主管及防损经理提交审核报告。

3.3.3 对于公司的各种设备的运行,调配和维修保养(技术工人)进行监督,
防止人为的损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行政工作的不合格进行识别和控制。

确保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使顾客持续满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局行政工作不合格的控制。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行政工作不合格控制的归口管理。

3.2各科室负责本部门行政工作不合格的识别、评审、处置,以及对行政工作不合格处置结果的检查。

4.工作程序
5.相关文件
5.1……
5.2《记录控制程序》
5.3《档案管理工作规范》
6.相关记录
6.1《行政工作不合格控制记录表》6.2《行政工作不合格处理单》
6.3《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