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专项练习题1.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2.画一画。

3.画出你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

4.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适当的分数。

5.在直线上描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6.如图,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7.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

8.把3千克的水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到

()

()千克。请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用阴影表示出来。

9.在下图中分别表示出

3

2

千克。

从不同方向看到的

图形是什么样的?

3千克

10.画出下面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后的图形,再画出该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11.先画出图形A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再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12.试着利用旋转知识画出图形上的A点旋转至A'点和A''点的全部图形。13.下面方格纸上的每一格代表1cm2,请你以点O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一个面积为3cm2的三角形,标上图①,再把它逆时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标上图②。

14.下面是一个长方体铁皮水箱(无盖)的底面和左侧面示意图。

①在方格纸中画出水箱前面的示意图,并标出数据。(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2dm)

②做这样的一个水箱至少用铁皮()平方分米。

③如果水箱里正好装有一半的水,水箱里盛水()升。

15.右面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中的四个面,请你

画出其余两个面,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展开图,

然后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一位小数),

并求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汕头市岐山中心小学黄映如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学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借助三角尺探索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明确旋转三要素,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旋转过程及旋转前后特征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方格纸,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播放一组图片,图中是游乐场所常见的什么游乐设施?(摩天轮、旋转木马、过山车),

让你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学现象呢?(旋转)教师板书课题。

(二)展开探索,认识旋转要素

1.出示时钟和旋转风车图片对比,它们的旋转哪里不同?(方向)介绍旋转方向:顺时针方

向和逆时针方向,并让学生跟着时钟的转动,动手笔一笔。

2.出示一个三角形绕两个不同点的旋转图片的对比,它们的旋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绕

着的点不同)介绍旋转中心。

3.出示课本例1两个钟面的旋转图,它们又有何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角度不同)介绍

旋转的角度,简述角度的计算。

教师点明三要素,学生根据三要素复述旋转的过程。

4.出示课本例1另外两道小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交流,描述出旋转过程。

5.教师拨动时钟的钟面,请学生描述旋转过程。

6.小结旋转三要素。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

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课题探索图形课型活动课

设计说明

对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就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探索图形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抽象的几何问题,属于纯数学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因此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借助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四种表征方式——动作表征、形象表征、语义表征、数学符号表征,借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深化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涂色的规律,学会分析、解答这类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利用学具找到每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确定每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的位置规律。

2.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规律。

学习重点找出并发现图形中蕴涵的规律。

学习难点正确数出每种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由27个小正方体拼成的正方体学具

学具准备:大小相同的正方体若干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6分

1.课件出示:填一填,并说一说

正方体的特征。

1.回顾旧知,回答问题。

2.回顾旧知,全班交流。

1.判断。

(1)长方体是特殊

的正方体。()

(2)正方体的棱长

钟) 2.沟通联系。

一条棱与几个面有关系?一个

顶点与几个面有关系?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动

手用小正方体拼摆大正方体,看有什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

面积呢?

1.2×1.2×6

= 1.44×6

=8.64(dm2)

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8.64dm2的包装纸。

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

面积呢?

1.2×1.2×6

= 1.44×6

=8.64(dm2)

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8.64dm2的包装纸。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备课人

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 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教学札

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能力

目标

能够采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会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

题。

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

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

1.填空:

①长方体体积=();

②正方体体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自主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

1、动手操作(带到课堂上展示交流)

(1)将身边的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展开后是什么形状的?

(2)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请用颜色标明)

(3)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跟长方体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或正方体(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3、

(1)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 )分米,宽( )分米,高( )分米。

(2)要计算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 )。(粘贴部分忽略不计)

(3)请你在左边的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6个面。你能找到展开图中的长、宽、高的数据吗?各找出一条标上数据。

(4)怎样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A.可以利用长方体模型进行计算。

B.可以利用长方体展开图进行计算。

6dm

5dm

4dm

C.用字母表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己探索的欲望和求异创新思维。

3、通过实践,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自己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水面上升空间的大小即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意义。

学习准备:量杯、水、石块、或铁块、西红柿、土豆及课件。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练习(回顾旧知)

1、长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V= ;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是V=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V= 。

2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学课本第51页例6,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排水法。

2、对于橡皮泥(面团)这一类可以捏压变形的物体怎样求它的体积?

3、对于土豆、西红柿、石块等不能变形的物体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4、展示交流: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讲解

5、总结升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6、回顾与反思: (1)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2)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 为什么?

7、如果把一个不规则物体放在一个没有带刻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怎么计算不规

5dm 5dm 8cm m 4cm

则物体的体积?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当堂检测。

1、看图填一填:

(1)将桃放入前,水的体积是()ml.

(2)将桃放入后,水和桃的体积是()ml.

(3)桃的体积的()ml.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有12根小棒,按要求圈一圈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动手操作:有12根小棒,按要求圈一圈

有12根小棒:

①////////////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小棒的。

②////////////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些小棒的。③////////////

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些小棒的。④////////////

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些小棒的。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例如:2 / 3的分数单位是1 / 3

你能说出上面其他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吗?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小结:刚才我们把12根小棒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进行平均分,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也不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面积的概念,经历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研究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1.温故知新(课件出示练)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有

两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对的棱长度()。

2)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

3)长方体有()组相对的面。

2.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知识的研究,我们已经能够求出长

方体或正方体中任何一个面的面积,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个礼品盒,(出示课件)我们怎样才能求出这个礼品盒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探究的新知识。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使学生知道本节知识与前面知识点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新知识奠定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二、画一画。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三、做一做。

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

(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练一练。

1.第3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39页第2题。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

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多余信息。学生独立完成本题,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2)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小盒子的学问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小盒子的学问
温馨提示: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制作无盖纸 盒,还有其他设计方法,课后可以继续探 究。
谢谢!再见
4
12
2
8
2
16 18
3 12
3
24
4
16
4
1024
容积 (cm3 )
128 432 1024
实践应用
①如果用边长15cm的正方形做一个无盖的纸盒,使 它的容积最大,那么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15 ÷6=2.5(cm) 答: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2.5cm。
实验记录单
正方形纸 边长(cm)
剪去的小 正方形边 长(cm)
智慧岛
列表是解决问题常用的一个好办法,怎样制作容积 最大的纸盒其实也可以像下面这样解决:
设小正方形边长是18,减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h(纸 盒的高是h),那么纸盒的底面边长为18-2h,纸盒的容 积是
V=(18-2h) ×(18-2h) × h
1
= 4 ×(18-2h) × (18-2h) ×4h 由于(18-2h)+(18-2h)+4h=36,也是(18-2h)、 (18-2h) 、4h三个数的和一定,是36(即两个边长), 所以当18-2h=4h时(18-2h) × (18-2h) ×4h乘积最大 ,也就是当18=6h,即h=3时,v最大。
纸盒底面 的边长 (cm)
纸盒高 (cm)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篇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篇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药瓶

学生准备天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第3课时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课题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呈现了七巧板和鱼形图片,通过探究七巧板变成鱼的过程,巩固图形旋转的方法,使学生体会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解决很多图形问题。设计说明如下:

1.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运用拼一拼、画一画的方式解决图形问题。

2.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熟练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七巧板旋转后得到的鱼图。

3.多角度认识图形旋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习重点使学生感受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学习难点探索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通过旋转设计图案。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学具准备:七巧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第教材第86页“你

知道吗?”里面的图案,请学生欣

赏。

2.提问:欣赏完这些图案,你

1.学生欣赏图案。

2.交流感受。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说一说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案:旋转的三要素是旋转方向、

旋转角度和旋转中心。

1

想说点什么?

3.引入课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我们的艺术家利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也来应用这些知识设计一些图案。(板书课题:利用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2.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现象。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活动记录单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活动记录单

活动记录单

分工合作,有序进行!

测量( )的体积

1.小组交流

议一议,你们选择测量哪一种物体?需要哪些实验工具?

2. 动手操作

3.拓展应用,尝试测量剩下物体的体积?

【原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数学实践活动课—折叠与展开》教学案例

【原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数学实践活动课—折叠与展开》教学案例

【原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课—折叠与展开》教学案例

1、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继“长方体的认识”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知识的链条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包括“做一做”、“练一练”两个栏目。“做一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象、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本节课《展开与折叠》的学习,让学生能根据平面展开图来判断是否能折成正方体或长方体,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比如分类记忆和有序思考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相应的数学思想,为后面学习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挑战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但同时,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又会感到很困难,所以在学习内容的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还应当设法为学生提供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初步形成并学会数学地思考。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附页中的材料,帮助学生思考、判断,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材料,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他们对实践及探究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领悟展开图上的面与正方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有序思考进行分类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汕头市岐山中心小学黄映如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学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借助三角尺探索旋转的特征及性质;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明确旋转三要素,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旋转过程及旋转前后特征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方格纸,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播放一组图片,图中是游乐场所常见的什么游乐设施?(摩天轮、旋转木马、过山车),

让你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学现象呢?(旋转)教师板书课题。

(二)展开探索,认识旋转要素

1.出示时钟和旋转风车图片对比,它们的旋转哪里不同?(方向)介绍旋转方向:顺时针方

向和逆时针方向,并让学生跟着时钟的转动,动手笔一笔。

2.出示一个三角形绕两个不同点的旋转图片的对比,它们的旋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绕

着的点不同)介绍旋转中心。

3.出示课本例1两个钟面的旋转图,它们又有何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角度不同)介绍

旋转的角度,简述角度的计算。

教师点明三要素,学生根据三要素复述旋转的过程。

4.出示课本例1另外两道小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交流,描述出旋转过程。

5.教师拨动时钟的钟面,请学生描述旋转过程。

6.小结旋转三要素。

7.完成课本P83做一做:汽车闸道,课件演示闸道抬起的过程并评讲。

(三)动手操作,感悟特性

1. 出示例2,图中的三角尺,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课件演示三角尺的旋转,学生观察并讨论,

请学生汇报交流结果,(o点不变,其它都改变了,都顺时针旋转了90°)位置除了中心点,其它的线段、点都相应改变了,那三角尺有什么是不变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板书旋转的特征: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2. 完成课本P84做一做,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方格纸上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到讲台上演示,

并叙述旋转过程,教师进行点评。

(四)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第一题:出示两个钟面,简单辨认顺逆时针方向。

2.第二题:出示生活中的时钟和盘秤,加深旋转方向和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第三题:出示风车的旋转,判断出风车的旋转三要素,难度较高,用课件动态演示风车的

旋转过程,让图形的旋转细化到边的旋转,甚至到点的旋转,从而降低难度,便于理解。

4.第四题:课本85页第3题,为图形的旋转标出对应点并填空,演示过程,巩固对旋转的

特征的理解。

5.第五题:综合练习,难度较高,说出图中是如何有图1得到图2的,让学生通过今天所有

知识,说出旋转的过程。

(五)感受应用,体验数学美

欣赏旋转产生的动态图片及音乐,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美,

阅读生活寄语,体会生活中的事务,旋转一种角度,收获另一种心情,感受数学对生活的应用。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是否有所收获,谈谈你的体会和收获吧。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旋转的知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八)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

中心(绕点)形状不变

要素方向顺时针大小不变特征

逆时针

角度位置改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由生活中的图片引出教学过程,教授旋转的三要素及特征,由易到难,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演示旋转过程,并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汇报,动手操作,经历旋转过程,探索旋转的特征。教学中板书的书写还须进一步加强,教学语言不够言简意赅,仍然需要加强语言的精简明了,并需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学习兴趣,掌控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