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
大运河历史人文简介
大运河历史人文简介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从先秦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
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
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例如从现在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
这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大业元年至六年(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
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
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粮大量运来,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
到武则天称帝时,洛阳城中的北市一带已是“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河道拥堵太过严重,连女皇都坐不住了。
公元701年,武则天下令“引漕渠,开新潭,以置诸州租船”。
据《隋书》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
当年三月,他下诏“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也就是说,通济渠的源头在西苑,今天穿洛阳城而过的洛河,就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
汉朝的水利工程灌溉排水与运河的建设
汉朝的水利工程灌溉排水与运河的建设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在水利工程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汉朝统治者充分意识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因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灌溉排水和运河建设。
本文将介绍汉朝的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对农业和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灌溉工程的建设为了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汉朝统治者采取了多种灌溉方式,包括引水渠、水库和水车等。
1. 引水渠汉朝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将水源引入农田,确保了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其中最著名的工程是洛阳白马渠,全长约四百余公里,贯穿洛阳城内外。
白马渠建设了大量的支渠和分水口,使得洛阳地区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
此外,汉朝还修建了其他重要的引水渠,如雍水渠和开济渠等。
2. 水库为了蓄水供应农田灌溉和民众生活所需,汉朝修建了很多水库。
水库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并提供了足够的水资源。
代表性的水库有巨渠水库,该水库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是汉朝修建的最大水库之一。
3. 水车汉朝还广泛使用水车进行农田灌溉。
水车是一种将水源引入田地的设备,可以大面积地进行农田灌溉。
水车的运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让人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二、排水系统的建设除了灌溉工程,汉朝还注重排水系统的建设,以提高农田的排水能力,防止农田积水。
1. 渠道排水汉朝修建了一系列排水渠道,将农田中的积水排除出去。
这些排水渠道在农田中纵横交错,尽可能地排出了大量的过剩水分,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排水渠道还可以防止农田的盐碱化,保证了土地的肥沃。
2. 沟渠治理为了加强对农田排水的管理,汉朝还采取了沟渠治理的措施。
修建了大量的排水沟渠,清理河道,保持河流和沟渠的畅通。
这些措施提高了农田的排水效果,进一步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
三、运河建设在运河方面,汉朝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以促进交通和经济发展。
1. 大运河汉朝开始修建大运河,连接了南方的长江和北方的黄河。
大运河的修建使得南北地区的物资和人员交流更加便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汉魏洛阳城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
汉魏洛阳城沿革与北魏都城格局考察研究境汉魏洛阳城的自然环境汉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的重要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区东约15公里伊洛盆地中北部。
古代称之为中土、地中、中国。
洛阳盆地北面有天然屏障黄河和太行山,南面可瞻望嵩高之山,西据崤函,东扼虎牢。
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可谓山川之秀极也。
地处古代早期中国的中部,向周围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
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是构成这里成为天下之中或天下名都的重要条件。
盆地内先后留存下来五座古代都城,汉魏洛阳城处于盆地中最优越的位置。
化汉魏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城址形制变化据文献记载,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
东周(春秋末至战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皆为都城,为都约540年。
城址自周代始建,一直沿用到唐初,使用了约1600年。
该城1954年洛阳发掘队阎文儒先生首先进行地面踏查。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派队考察,已近六十年,获得了城址规模、文化内涵、空间格局等重要收获。
西周时期城址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勘察,早在西周时期(大约公元前9世纪)这里就存在一座规模较大的城址,时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
其位于东汉洛阳城中部,东西长方形,大致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四里。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就是西周初年周公所建,但由于它是洛阳发现确认的唯一西周城址,地望又与记载周公所制的成周城有关,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东周成周城址西周末年为避犬戎,周平王东迁洛邑,都王城,此即历史上的东周时期。
至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19年),王子朝在王城作乱,众诸侯在晋侯率领下迁敬王至成周城。
因该城狭小,不受王都,故绕狄泉扩其城,以居敬王。
之后,十代周王皆以成周城为都。
20世纪80年代初,在汉魏洛阳城汉晋大城北墙垣的考察证实了上述记载,城址北部东周夯土是新筑,城址中段东周夯土包砌在西周夯土外侧。
东周时期城圈东西仍为6里,南北已扩为7里,为南北长方形。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保护情况的汇报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管理维护·日常监测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管理维护·开发利用
三、工作体会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
一、树立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统筹考虑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和项目 完成后的维护工作,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 建设和资源浪费。
《汉魏洛阳故城保护总体规划》 《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汉魏洛阳城遗址管理规划》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工程实施·建设框架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公园是依托 汉魏洛阳城遗址,通过模拟复原展 示汉魏洛阳城的城垣、城门、宫殿 、路网、水系等重要遗址,揭示汉 魏洛阳城的平面格局。主要是以宫 城区为核心,以“一轴一殿一环三 门三点”为重点,即:以铜驼大街 为中轴线,太极殿为北端点,向南 延至洛河南灵台、明堂、太学礼制 建筑区,以宫城为中心,连接西阳 门、阊阖门、东阳门,形成东西轴 线,以永宁寺、灵台、东周王陵为 重要节点,构建考古遗址公园的基 本框架,通过主要建筑遗址的保护 展示工程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和区域综合开发利用,在“十三五 ”期间基本建成汉魏故阳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考古遗址公园。
永宁寺遗址出土比丘头像 莲花化生瓦当
永宁寺遗址出土石螭首
兽面雕砖 永宁寺遗址出土彩珠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出土文物
北魏 仿波斯风格陶盏
东 汉 玻 璃 瓶
北魏 彩绘胡俑
北魏 彩绘骆驼
北魏 彩绘昆仑俑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研究成果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前期准备·规划先行
二、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建设情况·工程实施·太极殿遗址
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
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阳渠是伴随着汉魏洛阳故城的营建、改造、扩建而产生的水利配套工程,通过对周边河流的开发利用,并经过不断地增修、完善,其功能日趋合理,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水利系统。
在城市生活用水、防御、灌溉、泄洪、漕运及环境美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洛阳的城市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城市水利设施发展的典范。
标签:汉魏洛阳故城;阳渠;城市水利“居中而治,四塞险固,山河拱戴”是中国封建王朝建都选址的既定理念。
纵观历代都城,几乎无一例外地依山傍水而建,说明古代都城的选址对于以山川河流为载体的水源的高度依赖,其中还有对河流、池沼进行疏浚、截流、导引、改造等工作,使其能更好地满足都城对水源的需要。
汉魏时期的阳渠就是伴随着洛阳城的营建、改造、扩建而产生的水利配套工程。
有关洛阳故城阳渠的修造、改建及其功能,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①,但关于阳渠的建设对汉魏洛阳城市民生活和城市生态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本文拟对此方面做一讨论,以说明人工河渠在古代都城建设中对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所产生的影响。
一、汉魏洛阳故城的修建与阳渠的开凿1.汉魏时期洛阳城的修建汉魏洛阳故城修建始于周朝,周成王时期,先后命召公和周公规划营筑雒邑。
“成王在丰,欲宅雒邑,使召公先相宅。
”②“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
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
厥既得卜,则经营。
”周公“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我卜河朔黎水。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③。
经过占卜,在涧水东、瀍水西之间和瀍水东的洛水之滨皆卜兆大吉。
遂在涧水东、瀍水西、洛河北岸修建王城,作为周之东都,周王居之。
周人又在王城东四十里处建都城,以迁殷民,史称成周。
郑玄《诗谱·王城谱》称:“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
”④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的洛阳城址在洛水以北,邙山以南,瀍水以西的地带。
隋唐东都洛阳城水系浅析
隋唐东都洛阳城水系浅析马依莎【摘要】隋唐时期的洛阳城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其水系主要分为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两大部分.伊、洛、瀍、谷构成了洛阳城的自然水系系统.此外,在城内以洛水为主干兴建了许多渠道,在洛水北岸有漕渠、泄城渠、写口渠,在洛水南岸有通济渠、运渠等,还南引伊水与运渠相通.同时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在所开四段运河中,有三段的衔接处均在洛口,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网的全面建立,给洛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繁荣.【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6)002【总页数】5页(P4-8)【关键词】自然水系;人工水系;漕渠;通济渠【作者】马依莎【作者单位】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洛阳,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管子·乘马篇》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短短的几句话,精辟地概括了古代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从史前时代的原始聚落发展到中古时代的功能完备的大都市,都邑选址无不遵循着这一规律。
中国古代城市多傍水而建,或依江河,或临湖海,隋唐时期的洛阳城也不例外。
随着古代都邑的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对水系的选择和利用。
从对自然水系的利用发展到对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的综合利用,从对水系的简单的利用发展到利用水系进行排污、航运并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在古代城市建设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笔者依托《隋唐洛阳城水系分布图》(如图 1)对隋唐东都洛阳城的水系问题作一初步的讨论。
洛阳“前直伊阙,后据邙山,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
”[1]可见隋唐时期的洛阳城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其水系主要分为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两大部分,伊、洛、瀍、谷构成了洛阳城的自然水系系统。
1.1 自然水系(1)洛水洛河古称洛水,黄河支流之一,源出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
东流入河南境内,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市杨村附近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
古代水利工程及其意义分析
古代水利工程及其意义分析古代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多个朝代修建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它们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前人留下的古代水利工程入手,探讨其建设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东汉时期修建的汉江大堤东汉时期,由于气候变暖,汉江水位不断升高,大量农田因此遭受水患,给当时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魏相从此提出了建设汉江大堤的建议,此次工程涉及到青岗、华阴、辕门、彭阳、黄河之间的一段约400余公里的水道工程,修建2个泄洪渠和8个泄洪渠,最终完成了一座总长约160公里,平均高度超过20米的巨型大堤,这成为了古代工程的壮举之一。
汉江大堤的建设,首先带来了很明显的生产效益,大大减少了水灾范围,增加了灌溉面积,对于改善当时农业生产和发展经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项工程的成功,也对于之后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有了重要借鉴意义,可以说成为了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起点。
二、永乐年间修建的翠微隅渠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扩张,北京城面临着构筑孔道的严峻任务,而翠微隅渠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首先这个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京城城市化给人口和环境带来的问题,对于之后北京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翠微隅渠建设大量运用了沟渠、闸门、桥梁等技术手段,其设计精妙,施工工艺娴熟,为当时的应用科学、水利工程和民用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文化史和艺术史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后来,历朝历代新旧都颇有修整,而今,它已经成为了古今中外游客观光的一个重要景点。
三、三峡大坝的建造三峡工程是我国在20世纪末启动的一项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建设,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而且涉及范围广,单单是建设阶段就已经吸引了众多业内外的科技人才参与其中。
三峡大坝的修建,带来的无疑是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长江流域水电缺乏的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重要标志之一。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水利工程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水利工程展开全文【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荩忱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
这条长渠西起湖北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号称“百里长渠”,至今仍灌溉着宜城平原30多万亩良田。
白起渠被列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鸿沟】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开始兴建。
修成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
西汉又称狼汤渠。
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在魏邺地,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和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
引漳十二渠是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省安阳市北)【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
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
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
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鸿隙陂】是位于今淮河干流与南汝河之间的今河南省正阳县和息县一带的古代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据《水经注》记载,陂水自淮河分出,经鸿隙陂蓄积调节后,与淮河支流慎水上的各小陂塘汇合,再回归淮河。
河南省中考历史21题
河南省中考历史21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05-2015年河南省中考第21题(古代史)总结:1、考查形式与分值:古代史的考查都以图片材料的形式出现,从06年到15年无一例外。
分值从10年至今都是5分。
今年仍旧是5分,但会增加2分的选择题。
2、考查内容侧重点:(1)考查出题点侧重考查河南地方史。
11年-15年有四年的题目都是以河南地方史的考查为切入点。
考查重点:丝绸之路、佛教(建筑)、文字、北宋城市、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
河南历史名城:郑州、安阳、洛阳、商丘、开封(2)考查会侧重东西方同时期对比。
文明类型、文明交往方式13年(商代、汉代、唐代、宋代与古希腊、古罗马、中古欧洲社会是常考点)(3)侧重对史学方法的考查(史料的分类、价值等)(4)还有对历史价值观的考查(此类考查基本属于送分题)3、考查能力要求:(1)读图能力(认识图片是什么,以及与图片直接相关的历史知识)(2)读图理解分析能力(说出图片的变化15年、对比图片说不同特征12年、对图片进行分类14年、据图说出与此相关知识的联系11、12、14年)(3)史学方法12、13、15年、价值观07年、应用解决现实问题10年。
2006 年21.(3分)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⑴请你按某一标准将以上四幅图片分成两类,把图片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第一类:第二类:⑵上述分类中,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哪一类价值更大?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2007年21、(4分)阅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亚非欧文明区域图)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四个区域,请你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字母,并写出该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
(1分)①半坡人面网纹②司母戊③《史记》书④《资治通鉴》选择的字母:该字母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2)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发展。
试举出古代人类文明两种交往形式的史实各一例。
(2分)(3)今天,开发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你认为怎样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明(1分)2008年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北京奥运会火炬(如右图)的创意灵感来自祥云图案,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古代河南生态文明案例
古代河南生态文明案例1. 伏牛山-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它以其独特的地形、丰富的植被和清新的空气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伏牛山地区的居民秉持着生态保护的理念,努力保护和修复山区的生态环境。
2. 洛阳-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洛阳也是古代河南生态文明的典范之一。
在古代,洛阳的皇宫和寺庙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同时,洛阳还兴建了灵宝寺、白马寺等著名的佛教寺庙,它们在古代被视为生态文明的象征。
3. 汝河-汝河是河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沿岸有大片的湿地和湖泊。
在古代,汝河被视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治理和保护汝河,维护了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平衡。
4. 河南陶瓷-河南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
古代河南人注重陶瓷制作的生态环保,在采矿、烧制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中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河南庙会-河南庙会是古代河南的重要文化活动,也是生态文明的一种体现。
庙会通常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举办,人们通过游玩、祈福和欣赏表演等方式与自然互动,增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6. 河南古建筑-古代河南的建筑风格多样,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例如,洛阳龙门石窟和郑州嵩山少林寺等古建筑,都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质和地形,创造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艺术。
7. 河南农耕文化-河南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河南人注重农田的保护和土地的恢复,通过耕作、轮作和施肥等方式,保持了土地的肥沃和生态平衡。
8. 河南遗址保护-河南拥有众多的古代遗址,如郑州二里头遗址和安阳殷墟等。
在保护这些遗址的过程中,人们注重保护遗址周围的生态环境,以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9. 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古代河南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和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代河南人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10. 河南古代冶铁业-古代河南是中国冶铁业的发源地之一。
在冶炼过程中,人们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使得古代河南的冶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水源问题看汉魏洛阳城址的迁移
Analysis of the Migration of the Townsite of Luoyang in Han-Wei Dynasties from the View of
Water Supply
作者: 杨俊博[1]
作者机构: [1]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出版物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6-9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洛阳;水源;城址;迁移
摘要: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汉魏洛阳从东汉建都伊始,就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水源问题。
通过堰洛通漕工程,洛阳的水源问题得到解决。
随着社会发展,洛阳的用水量不断增大,但洛阳却面临着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渠道不断淤积、城市引水越来越困难等问题。
洛阳的水源问题到隋唐时期,已发展到无法解决的地步。
为了破解日益困难的水源问题,洛阳不得不抛弃旧城址,把城市从汉魏旧址迁移到水源丰富的隋唐新址。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中国大运河中国大运河中国运河有两个系统:一个叫京杭大运河,另一个叫隋唐大运河。
它们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河,时间不同,地理不同,总之,虽然都叫大运河,但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系统。
迄今为止,许多人都弄不懂,一提中国大运河,就以为是京杭大运河,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什么隋唐大运河。
回首千年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称谓,是元朝以来以北京为首都的裁弯取直改道后形成的运河,其称谓是元朝以后的运河。
但在大运河的整个形成期间,仅是一个历史阶段,也即大运河的最后阶段。
大运河开凿的初始阶段:为公元前486年的东周春秋末期。
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工,开挖了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
引长江水入淮河,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全长170公里,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统一中国,从今淮安至扬州,开山阳渎。
后又采取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的取直整治。
大运河的形成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
隋灭陈完成中国统一,继隋炀帝杨广即位,为巩固国家统一,更好的控制江南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的物资为中央政府掌握,更由于隋中央政府对江淮经济的依赖,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始于公元605年。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洛阳考察。
605年即力排众议,下令着手两项重大工程:一是将首都由长安迁往洛阳;二是征调民工百万,由杰出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凿大运河。
主要是开通通济渠和永济渠。
通济渠公元605年开凿。
分东西两段: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洛河和谷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引黄河后,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河。
永济渠公元608年开凿。
利用沁河、淇水、卫河水源,引水通航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涿郡(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
开通镇江至杭州段,长400公里。
2021国考行测常识知识点:人文常识之历代水利工程
2021国考行测常识知识点:人文常识之历代水利工程在行测常识判断考试中,人文常识是常考内容,且考查类型多样;尤其是关于相关农业知识也有所涉及。
在这,中公教育就关于历代水利工程,给大家作如下呈现。
(一)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1.秦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科学地将分洪、泄洪排沙、灌溉三项工程合为一体,立下了“川西第一奇功”)、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
2.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3.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1)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
(2)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堤塘。
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5.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
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6.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安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二)古代开挖的运河1.古江南河——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它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2.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3.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
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
4.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5.元——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
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
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
(三)古代对黄河的治理1.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2.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3.元朝政府多次征发农民和兵士,治理黄河。
(单选)下列古代水利工程不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是( )。
2022汉魏故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2022汉魏故城规划方案背景汉魏故城,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原为汉代和魏晋时期的都城。
该遗址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现已成为世界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洛阳市政府决定制定2022汉魏故城规划方案。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对汉魏故城进行保护、修复、利用和开发,使其成为一个旅游、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科学的保护和修复手段,实现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2.定位汉魏故城为重要旅游景点,增加旅游收入;3.拓展文化体验和教育项目,传承中华文化;4.利用汉魏故城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条件,开展经济活动,吸引外来投资;5.推动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重点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重点任务:1.完善保护和修复计划: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结合地质、气候、环境因素制定完善的修复技术方案,调查、采集和分析遗址的基础数据,实现对古城的科学研究;2.提升旅游体验:制定可操作的导览计划,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扩充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旅游体验;3.发展文化项目:以汉魏故城为主题,结合中华文化,打造教育、文化、娱乐多元化项目,举办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文化;4.开拓经济功能:建设文化商业街,扶持文创企业和旅游产业发展;5.推动城市建设:修建交通、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规划设计本规划方案共分三部分:保护和修复计划、旅游开发计划和文化经济计划。
保护和修复计划1.故城遗址修复:根据考古学、建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原理,分阶段完成对故城不同部分的修复,维护城市完整性和美观性;2.文物保护:制定相关保护方案,并严格监管文物的保管、保护等工作;3.科研基地建设:利用故城遗址开展考古、研究等科研活动,为故城的保护提供科学技术支持;4.景观美化工程:以景观提升为主要目标进行环境整治,增加景观元素,完美城市景观。
旅游开发计划1.旅游交通路网建设:依据现有道路系统,修建、拓建缺失的路网系统;2.游园规划设计:依据古城所在地区的山水、人文环境,制定汇聚旅游景点并合理规划的游园规划;3.文化体验设施建设:在故城遗址内建设各种文化体验设施,满足游客体验需求;4.文创商品推广:吸引旅游商户投资,推广本地文化及纪念品等相关商品。
试论古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以古都洛阳为例
试论古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以古都洛阳为例中国历史上的几大都市基本上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而城市的水源问题是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
” 因此,水源丰富是中国城市城址选择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历史上城市的供水来源主要是来源于地面水,如河流、湖泊等。
正因为此,自秦以后,各个统一王朝的都城都在河流沿岸,甚至许多地方割据势力也把自己的根据地定于河流的沿岸或者说是有丰富水源的城市,“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都城发展的必然规律” 。
“十三朝古都” 洛阳在历史上的兴起、发展、繁荣以及衰败就与洛阳盆地河流网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洛阳盆地主要河流洛河古称雒水,黄河支流之一。
《水经注》卷十五云:“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东北过卢氏县南,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又东南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又东北过宜阳县南,又东北出散关南,又东北过河南县南,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
又东过偃师县南,又东北过巩县东,从《水经注》的记载可以大致了解到洛河所流经的地方和方向。
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华山南麓,流经洛南、卢氏、洛阳,于今巩义市境入黄河,所流经的地方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
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流经嵩县、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阙而人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
《水经注》卷十五云:“伊水出南阳鲁县西蔓渠山,……又东北至洛阳县南,被入于洛。
” (脚印与洛河并称为伊洛河。
这两条河流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冬无冻冰断流现象,因此古人多称“温洛” ,它使洛阳附近河渠水源经年不缺,既利于农田灌溉,也有利于发展航运。
二是含沙量小。
由于伊洛河流域的地面大多为坚硬的岩层所组成,河流多行于峡谷之中,只有下游地区进入黄土平岗地带,因此,河水清澈见底。
在洛河北岸还有两条支流,一为发源于渑池县的涧水,“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东南人于洛” 。
汉魏洛阳城遗址寻古
汉魏洛阳城遗址寻古六朝古都在孟津。
孟津区的平乐、翟泉、金村、象庄、下黄、潘村都在汉魏故城范围,金村更是被称为金銮殿上的村庄。
其实,汉魏故城也有较大一部分在洛龙区的白马寺镇、佃庄镇范围。
汉魏故城东部属于偃师区范围,东距偃师商城遗址10公里。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东15公里洛阳市洛龙区、偃师区、孟津区毗连处。
汉魏洛阳城北靠邙山,南临洛河。
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更始三年(25),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历4代共330多年,加上成周城,有600多年都城历史。
汉魏故城是我国所有都城遗址中,定都总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
保护区现存有内城、宫城、金墉城、外廓城、永宁寺、太学、辟雍、明堂、灵台、白马寺等重要文物遗迹。
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
隋唐洛阳城往西移至今洛阳市区一带,汉魏洛阳城被废弃。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魏洛阳故城不仅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时期的都城和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东端最重要的国际性商贸大都市,即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也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出发地。
汉魏洛阳故城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城——100平方公里;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6个朝代40多位帝王以此为王都;也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太学。
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和两汉以来的都城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代的大兴城、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开创了先例。
汉魏洛阳故城,一部历史王朝兴替的无字书,也是灿烂的河洛文明的代表。
2022年新年前夕,再访心目中伟大的汉魏洛阳古城。
洛阳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田野的气息沁人心脾。
金墉城所在的金村村民又开始了冬灌,为来年小麦丰收做准备。
进入保护区范围,沿着一条40米宽的西门大道一路走,一路参观。
保护区的铁丝网内,是金村群众的麦地,麦苗青青,行垄伸向远方。
《水经·毂水注》中的错简、脱文与汉魏洛阳城及其周边水系
作者简介:杨萧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文献、历史政区地理、先秦秦汉史。
① 为了更好地展现早期《水经注》版本原貌,本文所引《水经》与《水经注》原文,如无特别说明,皆以《永乐大典》本《水经注》(以下简称《大典》本)为准,《大典》本中明显存在讹误的文字也不作订正。
如本文表1第十段文字之末句“ 水又南迳西门门”,在武英殿聚珍版《水经注》等版本中改为“ 水又南迳西明门”,此处仍依《大典》本原文。
《水经· 水注》中的错简、脱文与汉魏洛阳城及其周边水系杨萧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433)摘 要:《水经· 水注》对北魏洛阳城及其周围的水系进行了详细描述,是研究汉代至北魏时期洛阳城的重要参考资料。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存在“分流复合”现象的水道进行叙述时有如下习惯,即总是依次叙述其分流之处、分流后各支流的情况、分流复合之处、复合后的干流情况。
由郦氏上述习惯结合《水经· 水注》文本及相关材料综合研究,笔者发现在今本关于洛阳城的叙述文字中,存在一些错简和脱文现象,影响了人们对汉魏洛阳城水系的理解。
一是“昔陆机为成都王颖入洛……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一段之后出现错简,正确顺序应是该段后续接“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以及“阳渠水又东流,迳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后之吴山,莫知所去矣”两段文字。
二是按上述顺序更正错简后,仍发现“阳渠水又东流……莫知所去矣”与“阳渠南水南暨阊阖门……太和迁都,徙门南侧”两段文字之间存在脱文,脱去了述及 水“北支”分流河道末尾与“南支”河道汇合的一段文字。
笔者依此研究成果拟作出《水经· 水注》洛阳城周边水道示意图。
关键词:《水经注》;汉魏洛阳城;水系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1)02-0099-09《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地理名著。
魏晋洛阳都城对东晋南朝建康都城的影响-中国考古
魏晋洛阳都城对东晋南朝建康都城的影响钱国祥内容提要: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该城经过多次的修筑与增扩改建,其城市形制的多次变化对同时期周边其他都城和后代都城影响很大。
本文中所要涉及的问题,主要是西晋末年随着都城与中原汉人的南迁,中原文化与各种制度也都为东晋南朝所承袭,而汉魏洛阳故城魏晋时期形成的都城形制——单一宫城位于都城北部中间,这种布局也明显影响到东晋南朝的建康都城,为以后大一统的隋唐盛世王朝都城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洛阳建康都城形制洛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都城之一。
自有史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代以来1,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一直到宋、金,中国历史上有十几个朝代先后在这里正式建都或作为陪都,其做为都城的历史超过1000多年。
因此在洛阳盆地的邙山之南、古洛河之阳,古代先人们为我们先后留下了5座重要的都城遗址,即夏代的都邑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代早期都城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隋唐东都洛阳城遗址。
在如此范围内集中了这么密集的都城遗址,这在全国也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这些都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汉魏洛阳故城位于5座都城遗址的中间,城址历史悠久,经历朝代众多,使用时间最长,自西周一直到唐初,城市建筑沿用历史在1600年以上。
这座城址经过多次的修筑、废毁与再改建,城市布局形制变化极为频繁复杂,是中国古代早、中期都城形制发展变化以及都城制度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不同时期的城市形制和变化,直接影响着同时期周边的其他都城和后代都城。
尤其是近年来的考古勘查与研究结果显示2,魏晋时期的都城形制较汉代都城为之一变,由都城内多个宫城布局变为单一宫城位居都城内北部中间,宫城前面出现了直通大城正门的南北轴线大街的格局。
而以往主流学者的意见3,则只是肯定北魏洛阳城是单一宫城形制,但对曹魏初期修建的洛阳宫是在汉北宫基础上营建、而汉南宫可能业已废弃,也有持谨慎倾向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阳渠是伴随着汉魏洛阳故城的营建、改造、扩建而产生的水利配套工程,通过对周边河流的开发利用,并经过不断地增修、完善,其功能日趋合理,形成了独有的城市水利系统。
在城市生活用水、防御、灌溉、泄洪、漕运及环境美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洛阳的城市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城市水利设施发展的典范。
标签:汉魏洛阳故城;阳渠;城市水利“居中而治,四塞险固,山河拱戴”是中国封建王朝建都选址的既定理念。
纵观历代都城,几乎无一例外地依山傍水而建,说明古代都城的选址对于以山川河流为载体的水源的高度依赖,其中还有对河流、池沼进行疏浚、截流、导引、改造等工作,使其能更好地满足都城对水源的需要。
汉魏时期的阳渠就是伴随着洛阳城的营建、改造、扩建而产生的水利配套工程。
有关洛阳故城阳渠的修造、改建及其功能,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①,但关于阳渠的建设对汉魏洛阳城市民生活和城市生态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本文拟对此方面做一讨论,以说明人工河渠在古代都城建设中对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所产生的影响。
一、汉魏洛阳故城的修建与阳渠的开凿1.汉魏时期洛阳城的修建汉魏洛阳故城修建始于周朝,周成王时期,先后命召公和周公规划营筑雒邑。
“成王在丰,欲宅雒邑,使召公先相宅。
”②“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
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
厥既得卜,则经营。
”周公“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我卜河朔黎水。
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③。
经过占卜,在涧水东、瀍水西之间和瀍水东的洛水之滨皆卜兆大吉。
遂在涧水东、瀍水西、洛河北岸修建王城,作为周之东都,周王居之。
周人又在王城东四十里处建都城,以迁殷民,史称成周。
郑玄《诗谱·王城谱》称:“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
”④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的洛阳城址在洛水以北,邙山以南,瀍水以西的地带。
这也是汉魏洛阳故城建城之始。
近年来,有关考古工作者也对西周时期的成周城(洛阳城)进行了勘测,认为成周呈东西长方形,位于汉魏洛阳旧城城址的中部。
其具体范围大约北到自东墙上东门至西城上西门的东西一线,二门附近南北向城墙有东西向小转折;南到东城墙望京门和西墙广阳门北侧各自的城墙转折处一线。
经测量大致约合当时东西六里,南北五里。
⑤秦灭周后,洛阳城有所扩建,“洛阳城,周公所制,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侯,大其城。
”⑥吕不韦向南扩修洛阳城,使其初步达到“九六城”规模。
东汉时期,洛阳城又有大规模的修缮和营建,东汉中期在北宫以北修建苑囿,直抵北墙,形成南、北两宫对峙。
“(洛阳)城东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
”⑦东汉末年,洛阳城遭到严重破坏,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尽徙洛阳人数百万于长安”“悉烧洛阳宫庙、官府、居家”⑧。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迁都洛阳后重修洛阳城和宫殿,建百官朝堂,营立太学,形成了都城的基本轮廓。
到魏明帝时,开始了全面建设。
《三国志·魏书》载:“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
”“筑阊阖诸门”“于芳林园中起陂池。
”⑨元帝咸熙二年(265),对洛阳城进行了增辟和扩建,增辟了国子学、明堂、辟雍、灵台,扩建了一系列园林别馆。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迁都洛阳。
景明二年(501),宣武帝决定在东汉、魏晋时期的宫城、内城基础上修建外廓城。
“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罢。
”⑩经大规模改建,都城形制为之一变。
北魏之后,随着隋朝都城的迁址,汉魏洛阳城遂渐荒废。
由以上文献可知,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可从东周算起,直至北魏天平元年(534)废弃,时间累计达540多年。
但由于东周考古资料缺乏,因此,习惯上多称之为“汉魏洛阳故城”。
2.阳渠的开凿及其称谓变化汉魏时期的洛阳城位于伊洛盆地,其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盆地内有伊、洛、瀍、涧(谷)等河流。
洛河自西而东从盆地中穿过;瀍、涧(谷)二水于盆地西部纳入洛水;伊河于盆地中部会流于洛河。
出于战略的考虑,成周选址在伊洛河之北,依山面河,由山麓至河岸,海拔高度缓缓下降,平均海拔在120—140米。
洛水虽流量大,但河床海拔低于120米,因此,想要河流自主流入洛阳城很困难。
而且由于季节性因素,洛河水量不稳,汛期水量增加,极易对洛阳城居民生活产生威胁。
谷水和瀍水虽海拔相对较高,注入洛水前海拔高度达150米,但谷水距洛阳城较远,且穿越地段地势较崎岖,减弱了谷水的流量。
因此,为了满足成周城用水的需要,势必要对周边河流、池沼进行疏浚、截流、导引、改造。
阳渠就是伴随着成周的营建而产生的水利配套工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韦昭说:“洛水在王城南,谷水在王城北,东入于瀍,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于洛。
”由此可知,周公旦营建王城和成周时,曾引谷水(涧河)从王城北(今洛阳市王城公园北)向东,越瀍河至成周,再向东南流入洛河。
此渠当有供王城、成周用水的作用,即为周阳渠。
“城(洛阳城)之西面有阳渠,周公制之也。
昔周迁殷民于洛邑,城隍偪狭、卑陋之所耳;晋故城成周以居敬王,秦又广之以封吕不韦。
以是推之,非专周公可知矣。
”《水注经·谷水注》载:“故李尤《鸿池陂铭》:鸿池之陂,圣王所规,开源东注,出自城池也。
”“(阳渠)左合七里涧”“阳渠水流经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阳渠水又东经亳殷南。
”从中可以看出,李尤認为鸿池陂北岸的阳渠是圣王规划的。
李尤、陆机、刘澄之、郦道元的观点吻合,进一步证实阳渠的始建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东周时期的文献对阳渠的名称没有明确描述,至东汉时期文献统称“阳渠”。
曹魏、西晋时期,阳渠的称谓,分为城东、城西两部分。
城西部分有“千金渠”“五龙渠”“代龙渠”“九龙渠”等称谓,这些都是在原来阳渠基础上新修造的,当属阳渠的一部分。
而城东部分,有“阳渠”“九曲渎”的称谓。
北魏时期,城东、城西统称“阳渠”,环城阳渠和城南漕运渠道有“谷水”之称。
阳渠的修建为历代洛阳故城的供水、防洪、城市防御、农田灌溉、水运交通(漕运)、环境美化等提供便利条件,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功能及社会效益。
二、阳渠的功能1.阳渠的供水、灌溉、防御功能修建开凿阳渠主要是为了解决洛阳城城市供水的问题。
前述对洛阳故城地理位置的分析已足以证明这一点。
阳渠与洛阳城的建设相辅相成,是营建成周城之初就有的必备工程。
此外,阳渠还在农田灌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战国策·东周策》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
”充分说明自西周、东周时期,阳渠已经作为农田水利设施来使用。
为当时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灌溉条件。
东周时期,随着洛阳城的向北扩建,阳渠也在西周时期沟渠的基础上不断改造。
《洛阳伽蓝记》记载:“谷水周围绕城至建春门外,东入阳渠石桥。
”可见至少从东汉建武二十二三年起就已经可以“谷水周围绕城”了。
至北魏,《水经·谷水注》记载了谷水(护城河)在洛阳城周围的流向,“谷水于雒阳城西北枝分,一东流迳金墉城北”,“迳洛阳小城北,又东历大夏门下”,“又东迳广莫门北”,“又东出屈,南径建春门石桥下”,“谷水自城西北枝分,其一水南注,自阊阖门而南”,“迳西阳门”,“又南迳西明门”,“谷水又南,东屈迳津阳门南”,“又东迳宣阳门南”,“又东迳平昌门南”,“又东迳开阳门南”,“谷水于城东南隅枝分北注,迳青阳门东”,“又北,迳东阳门”,“又北,入洛陽沟”。
此记载已为现代考古勘查证实,此时洛阳城的护城河已非常完善,渠道四面绕城,既宽且深,其走向与城垣平行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宽约18—40米不等,这也使城市防卫能力有所增强。
2.阳渠的漕运功能阳渠的“堰洛通漕”功能在东汉比较显著。
东汉建都洛阳后,随着洛阳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同时,洛阳坐落于关东地区,接近粮食产区,周边河流众多,具备大规模漕运的条件。
因此,东汉建都后立即着手解决京都的供水和水运问题。
据文献记载,东汉时为漕运而对阳渠的修建至少发生过三次。
建武五年(29),从周王城故址以北(今洛阳市王城公园北),筑堰开阳渠,“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
当时引谷水东流,经洛阳城下,在今巩义市附近东注于洛,但因水源不足、渠道太浅等原因,未能成功。
现代的考古勘查对此进行了证实,“城东阳渠东段,渠浅且窄,底部无淤泥流水痕迹,当是此次工程的真正遗迹”。
建武二十三年(47),对阳渠进行了第二次修建,“建武二十三年,纯为大司空,‘明年,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
《水经注·谷水注》也记载此事:“汉司空渔阳王梁之为河南也,将引谷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故以坐免。
后张纯堰洛以通漕,洛中公私穰赡。
是渠今引谷水,盖纯之创也。
”从文献可以看出,王梁开渠所引的河水为谷水,张纯引的为洛水。
王梁开的旧渠,从洛阳城北流过,在东北城角再南流,至建春门石桥下。
张纯开的新渠经过城西白马寺东,南流从西南城角向东折,再由东南城角折向北,也至建春门石桥下。
两渠汇合,再向东经过偃师城南,注于洛水。
张纯这次穿凿阳渠,达到了堰洛通漕的效果。
为京都范围内的灌溉和运输提供了方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城东阳渠段是漕运畅通的关键,但由于地势较高,常淤积严重,影响水流。
因此各朝都十分重视对城东阳渠的疏浚。
阳嘉四年(135),汉顺帝下诏书兴修上东门外的漕渠和石桥。
“桥首建两石柱。
桥之右柱铭云:阳嘉四年乙酉壬申诏书,以城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使中谒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尽要妙之巧,撰立重石,累高周距,桥工路博,流通万里云云。
”阳嘉四年,在阳渠的旧址上,城东阳渠再次进行改造,渠道被加宽、加深。
此记载已被现代考古勘查证实,发现“城东阳渠西段比东段宽而且深,中途与鸿池陂北侧打通并汇入”“且鸿池陂北壁自然冲刷的痕迹扩大”“从此可以看出此次阳渠的改道,利用鸿池陂与洛阳城南的渠道汇合,非常成功地打通了一条重要漕运渠道。
”阳渠经数次的修造之后,其城东、城西的行经路线及功能已基本确定。
城西阳渠主要为引谷入洛工程,以保障洛阳城城市供水、农田灌溉所需;城东阳渠主要为堰洛通漕工程,引入谷水过城东,南经鸿池陂,再向东至堰师东南入洛河,从而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通过阳渠连接黄河、汴渠、淮河的一条水运航线。
把洛阳同中原、江淮等农作物的主产区更紧密地联结起来。
彼时洛阳水运商路已相当畅通,“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也对洛阳到江南水路商运有过记载:“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
边远下土,亦竞相放效。
夫檽、梓、豫章,所出殊远,伐之高山,引之穷谷,入海乘淮,逆河溯洛”阳渠的“堰洛通漕”使洛阳成为当时最大的漕运中心,促进了洛阳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巩固了洛阳的政治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