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角度的计算题
角度换算练习题
角度换算练习题一、弧度和度数的换算角度可以用弧度来衡量,弧度表示一段弧所对应的圆的半径长度与弧长之比。
为了方便计算和表达,我们常常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弧度,或者将弧度转换为角度。
下面是一些角度换算的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你可以掌握角度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1. 将30度转换为弧度制。
解析:我们知道360度对应2π弧度,所以1度对应2π/360弧度,将30度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30度= 30 × (2π/360) ≈ 0.523 弧度2. 将5π/6弧度转换为度数制。
解析:根据弧度和度数的关系,我们有2π弧度对应360度。
将5π/6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5π/6 = (5/6) × 360 ≈ 300度二、常见角度单位的换算除了度数和弧度,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常见的角度单位,如分钟、秒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角度单位的换算题,帮助你熟悉这些单位的换算方法。
1. 将45度转换为分钟和秒。
解析:1度 = 60分,所以45度 = 45 × 60分 = 2700分。
同理,1分= 60秒,所以2700分 = 2700 × 60秒。
45度 = 2700分 = 162000秒2. 将7200秒转换为度数和弧度。
解析:1度 = 60分 = 3600秒,所以7200秒 = 7200/3600度。
7200秒 = 2度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弧度和度数的换算关系来计算弧度。
360度对应2π弧度,所以1度对应2π/360弧度,将2度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7200秒= 2 × (2π/360) ≈ 0.035 弧度三、角度换算的实际应用角度换算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会用到,比如在测量、工程设计、物理学等领域。
下面是一些实际应用的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你可以实际运用角度换算的方法。
1. 地球每天自转360度,问这相当于多少弧度?解析:根据弧度和度数的关系,我们有360度对应2π弧度。
所以地球每天自转相当于2π弧度。
四年级数学量角量度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量角量度练习题1.下面是一些关于角度测量的练习题,请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计算。
题目一:请用直尺测量下列角,并写出它们的度数。
a) 一个直角的度数是多少?b) 这个角的度数是45°,它的角度大小属于什么类型的角?c) 测量一个锐角并写出它的度数。
d) 测量一个钝角并写出它的度数。
题目二:计算下列角度的度数。
a) 一个角度的度数是90°,它的角度类型是什么?b) 两个角度的度数分别是30°和60°,它们的和是多少?c) 两个角度的度数分别是45°和90°,它们的差值是多少?题目三:用你学过的方法,计算下列角度的度数。
a) 已知一个角度的度数是20°,它的补角的度数是多少?b) 已知一个锐角的度数是60°,它的对角的度数是多少?c) 已知一个角度的度数是120°,它的补角和对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2.填空题:根据给定的信息,填写下列空格。
a) 锐角的度数小于______°。
b) 钝角的度数大于______°且小于______°。
c) 直角的度数是______°。
d) 一周的度数是______°。
3.选择题:从每题给出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a) 以下哪个角度是钝角?1) 45°2) 90°3) 110°4) 120°b) 以下哪两个角度的和为直角?1) 30°和60°2) 45°和90°3) 60°和120°4) 90°和110°c) 以下哪个角度的补角是120°?1) 30°2) 60°3) 90°4) 150°4.解答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a) 请列举三个锐角的度数。
b) 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30°,它的补角和对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c) 如果一个角度的度数是60°,它的补角和对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5.应用题: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4年级角度的计算 题目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角度计算题目:
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度、45度和90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解答: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直角,所以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2. 一个长方形的一个内角是60度,另外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答:长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另外三个内角也都是60度。
3.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相邻的角分别是45度和135度,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答: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所以这四个角组成了一个四边形,其内角和为360度。
已知两个角分别是45度和135度,所以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180度-45度-135度=0度。
4. 一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已知一个内角是60度,另外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答: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另外三个内角也都是60度。
5. 一个圆的圆心角是90度,这个圆心角对应的弧度是多少?
解答:一个圆的圆心角是90度,对应的弧度是π/2(即1.5708)。
以上是一些四年级角度计算的题目。
角度计算的综合大题专项训练(30道)(含答案)
专题11.7 角度计算的综合大题专项训练(30道)考卷信息:本套训练卷共30题,培优篇15题,拔尖篇15题,题型针对性较高,覆盖面广,选题有深度,渗透角度计算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1.(2021春•平顶山期末)如图,已知△A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AE⊥BC于点E,∠B<∠C.(1)若∠B=44°,∠C=72°,求∠DAE的度数;(2)若∠B=27°,当∠DAE=21度时,∠ADC=∠C.【解题思路】(1)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AC,再利用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先求出∠ADC,再求出∠DAE;(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出∠BAC、∠ADC,根据∠C=∠ADC得到关于∠C的方程,先求出∠C,再求出∠DAE的度数.【解答过程】解:∵AD平分∠BAC交BC于点D,AE⊥BC于点E,∴∠BAD=∠CAD=12∠BAC,∠AED=90°.(1)∵∠B=44°,∠C=72°,∴∠BAC=180°﹣∠B﹣∠C=180°﹣44°﹣72°=64°.∴∠BAD=12×64°=32°.∵∠ADC=∠B+∠BAD =44°+32°=76°,∴∠DAE=90°﹣∠ADC=90°﹣76°=24°.(2))∵∠B=27°,∠C=∠ADC,∴∠BAC=180°﹣∠B﹣∠C=180°﹣27°﹣∠C=153°﹣∠C.∴∠BAD=12×(153°﹣∠C)=76.5°−12∠C.∴∠ADC=∠B+∠BAD=27°+76.5°−12∠C=103.5°−12∠C.∵∠ADC=∠C,∴103.5°−12∠C=∠C.∴∠ADC=∠C=69°.∴∠DAE=∠AED﹣∠ADC=90°﹣69°=21°.故答案为:21.2.(2021春•长春期末)如图,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AC、BC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BC延长线交OM于点G.解决问题:(1)若∠OBA=80°,∠OAB=40°,则∠ACG=60°;(直接写出答案)(2)若∠MON=100°,求出∠ACG的度数.【解题思路】(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CBA和∠CA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ACG的度数即可;(2)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BA+∠OAB的度数,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CBA+∠CAB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结果即可.【解答过程】解:(1)∵AC、BC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CBA=12∠ABO,∠CAB=12∠BAO,∵∠OBA=80°,∠OAB=40°,∴∠CBA=40°,∠CAB=20°,∴∠ACG=∠CBA+∠CAB=60°.故答案为:60°.(2)∵∠MON=100°,∴∠BAO+∠ABO=180°﹣100°=80°,∵AC、BC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CBA=12∠ABO,∠CAB=12∠BAO,∴∠CBA+∠CAB=12(∠ABO+∠BAO)=12×80°=40°,∴∠ACG=∠CBA+∠CAB=40°.3.(2021春•兴化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AE平分∠CAB,CD⊥AB,AE、CD相交于点F.(1)若∠DCB=50°,求∠CEF的度数;(2)求证:∠CEF=∠CFE.【解题思路】(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B+∠B=90°,∠CAB+∠B=90°,进而得到∠CAB =∠DC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CA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EF=∠AFD,根据对顶角相等证明结论.【解答过程】(1)解:∵CD⊥AB,∴∠DCB+∠B=90°,∵∠ACB=90°,∴∠CAB+∠B=90°,∴∠CAB=∠DCB=50°,∵AE平分∠CAB,∴∠CAE=12∠CAB=25°,∴∠CEF=90°﹣∠CAE=65°;(2)证明:∵AE平分∠CAB,∴∠BAE=∠CAE,∵∠CAE+∠CEF=90°,∠BAE+∠AFD=90°,∴∠CEF=∠AFD,∵∠CFE=∠AFD,∴∠CEF=∠CFE.4.(2021春•海陵区期末)如图,C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1)若∠A=45°,∠BDC=70°,求∠CED的度数;(2)若∠A﹣∠ACD=34°,∠EDB=97°,求∠A的度数.【解题思路】(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再求出∠ECD,∠EDC,可得结论.(2)设∠A=x,则∠ACD=x﹣34°,根据∠EDB=∠A+∠AED,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过程】解:(1)∵∠CDB=∠A+∠ACD,∴∠ACD=70°﹣45°=25°,∵CD平分∠ACB,∴∠DCB=∠ACB=25°,∵DE∥CB,∴∠EDC=∠BCD=25°,∴∠DEC=180°﹣25°﹣25°=130°.(2)设∠A=x,则∠ACD=x﹣34°,∵CD平分∠ACB,∴∠ACB=2x﹣68°,∵DE∥CB,∴∠AED=∠ACB=2x+68°,∵∠EDB=∠A+∠AED,∴97°=x+2x﹣68°,∴x=55°,∴∠A=55°.5.(2021春•宽城区期末)如图,在△ABC中,点E是边AC上一点,∠AEB=∠ABC.(1)如图1,作∠BAC的平分线交CB、BE于D、F两点.求证:∠EFD=∠ADC.(2)如图2,作△ABC的外角∠BAG的平分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BE、DA交于点F,试探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AD=∠DAC,再根据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得∠EFD =∠DAC+∠AEB,∠ADC=∠ABC+∠BAD,进而得到∠EFD=∠ADC;(2)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AD=∠DAG,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F AE=∠BAD,然后再根据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得∠EFD=∠AEB﹣∠F AE,∠ADC=∠ABC﹣∠BAD,进而得∠EFD=∠ADC.【解答过程】解:(1)∵AD平分∠BAC,∴∠BAD=∠DAC,∵∠EFD=∠DAC+∠AEB,∠ADC=∠ABC+∠BAD,又∵∠AEB=∠ABC,∴∠EFD=∠ADC;(2)探究(1)中结论仍成立;理由:∵AD平分∠BAG,∴∠BAD=∠GAD,∵∠F AE=∠GAD,∴∠F AE=∠BAD,∵∠EFD=∠AEB﹣∠F AE,∠ADC=∠ABC﹣∠BAD,又∵∠AEB=∠ABC,∴∠EFD=∠ADC.6.(2021春•镇江期中)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得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A'的位置,且A'与点C在直线AB的异侧,折痕为DE,已知∠C=90°,∠A=30°.(1)求∠1﹣∠2的度数;(2)若保持△A′DE的一边与BC平行,求∠ADE的度数.【解题思路】(1)先求出∠B的度数,在根据四边形内角和求出∠1+∠BFD的度数,由∠BFD=∠A′FE和∠A’的度数可求出答案.(2)分EA'∥BC和DA'∥BC两种情况讨论.当DA'∥BC时,先求出∠A′DA=90°,再根据折叠可得出∠ADE=45°;当EA'∥BC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2=∠ABC=60°,由(1)得出∠1=120°,再根据折叠可求出∠ADE的度数.【解答过程】解:(1)由折叠可知,∠A′=∠A=30°,在△A′EF中,∠A′+∠2+∠A′FE=180°,∴∠2=180°﹣∠A′﹣∠A′FE=150°﹣∠A′FE,在△ABC中,∠B=180°﹣∠C﹣∠A=60°,在四边形BCDF中,∠1+∠C+∠B+∠BFD=360°,∴∠1=360°﹣∠C﹣∠B﹣∠BFD=210°﹣∠BFD,∵∠BFD=∠A′FE,∴∠1﹣∠2=210°﹣150°=60°;(2)当DA'∥BC时,如图,∠A′DA=∠ACB=90°,∵△ADE沿DE折叠到△A′DE,∴∠ADE=∠A′DE=12∠ADA′=45°,当EA'∥BC时,如图,∠2=∠ABC=60°.由(1)知,∠1﹣∠2=60°,∴∠1=∠2+60°=120°,∵△ADE沿DE折叠到△A′DE,∴∠ADE=∠A′DE=12∠ADA′=(180°﹣∠1)=30°.综上所述∠ADE的度数为:45°或30°.7.(2021春•常熟市期中)已知△ABC中,AD⊥BC于点D,AE平分∠BAC,过点A作直线GH∥BC,且∠GAB=60°,∠C=40°.(1)求△ABC的外角∠CAF的度数;(2)求∠DAE的度数.【解题思路】(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4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GAD=90°,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过程】解:(1)∵GH∥BC,∠C=40°,∴∠HAC=∠C=40°,∵∠F AH=∠GAB=60°,∴∠CAF=∠HAC+∠F AH=100°;(2)∵∠HAC=40°,∠GAB=60°,∴∠BAC=80°,∵AE平分∠BAC,∴∠BAE=40°,∵GH∥BC,AD⊥BC,∴∠GAD=90°,∴∠BAD=90°﹣60°=30°,∴∠DAE=∠BAE﹣∠BAD=10°.8.(2020秋•红桥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D是高,角平分线AE,BF相交于点O,∠BAC=50°,∠C=70°,求∠DAC和∠BOA的大小.【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高线可得∠ADC=9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DAC的度数;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解∠B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出∠BAO和∠ABO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解答过程】解:∵AD是△ABC的高线,∴∠ADC=90°,∵∠ADC+∠C+∠CAD=180°,∠C=70°,∴∠CAD=180°﹣90°﹣70°=20°;∵∠ABC+∠C+∠CAB=180°,∠C=70°,∠BAC=50°,∴∠ABC=180°﹣70°﹣50°=60°,∵AE,BF分别平分∠BAC,∠ABC,AE,BF相交于点O,∴∠BAO=12∠BAC=25°,∠ABO=12∠ABC=30°,∵∠ABO+∠BAO+∠AOB=180°,∴∠AOB=180°﹣25°﹣30°=125°.9.(2020秋•涪城区期末)如图,在△ABC中,∠1=∠2=∠3.(1)证明:∠BAC=∠DEF;(2)∠BAC=70°,∠DFE=50°,求∠ABC的度数.【解题思路】(1)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过程】(1)证明:∵∠BAC=∠1+∠CAE,∠DEF=∠3+∠CAE,∠1=∠3,∴∠BAC=∠DEF.(2)∵∠ABC=∠2+∠ABD,∠1=∠2,∴∠ABC=∠1+∠ABD=∠EDF,由(1)可知∠DEF=∠BAC=70°,∴∠ABC=∠1+∠ABD=∠EDF=180°﹣∠DEF﹣∠DFE=180°﹣70°﹣50°=60°,∴∠ABC=60°.10.(2021春•苏州期末)如图,△ABC中,D为BC上一点,∠C=∠BAD,△ABC的角平分线BE交AD 于点F.(1)求证:∠AEF=∠AFE;(2)G为BC上一点,当FE平分∠AFG且∠C=30°时,求∠CGF的度数.【解题思路】(1)由角平分线定义得∠ABE=∠CBE,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EF=∠AFE;(2)由角平分线定义得∠AFE=∠GFE,进而得∠AEF=∠GFE,由平行线的判定得FG∥A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结果.【解答过程】解:(1)证明:∵BE平分∠ABC,∴∠ABE=∠CBE,∴∠ABF+∠BAD=∠CBE+∠C,∵∠AFE=∠ABF+∠BAD,∠AEF=∠CBE+∠C,∴∠AEF=∠AFE;(2)∵FE平分∠AFG,∴∠AFE=∠GFE,∵∠AEF=∠AFE,∴∠AEF=∠GFE,∴FG∥AC,∵∠C=30°,∴∠CGF=180°﹣∠C=150°.11.(2020秋•恩施市期末)已知:如图,△ABC中,∠BAD=∠EBC,AD交BE于F.(1)试说明:∠ABC=∠BFD;(2)若∠ABC=35°,EG∥AD,EH⊥BE,求∠HEG的度数.【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互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过程】解:(1)∵∠BFD=∠ABF+∠BAD,∠ABC=∠ABF+∠FBC,∵∠BAD=∠EBC,∴∠ABC=∠BFD;(2)∵∠BFD=∠ABC=35°,∵EG∥AD,∴∠BEG=∠BFD=35°,∵EH⊥BE,∴∠BEH=90°,∴∠HEG=∠BEH﹣∠BEG=55°.12.(2020秋•白银期末)(1)探究:如图1,求证:∠BOC=∠A+∠B+∠C.(2)应用:如图2,∠ABC=100°,∠DEF=130°,求∠A+∠C+∠D+∠F的度数.【解题思路】(1)作射线OA,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1+∠B=∠3,∠2+∠C=∠4,两式相加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AD,由(1)的结论可知∠F+∠2+∠3=∠DEF,∠1+∠4+∠C=∠ABC,两式相加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过程】解:(1)作射线OA,∵∠3是△ABO的外角,∴∠1+∠B=∠3,①∵∠4是△AOC的外角,∴∠2+∠C=∠4,②①+②得,∠1+∠B+∠2+∠C=∠3+∠4,即∠BOC=∠A+∠B+∠C;(2)连接AD,同(1)可得,∠F+∠2+∠3=∠DEF③,∠1+∠4+∠C=∠ABC④,③+④得,∠F+∠2+∠3+∠1+∠4+∠C=∠DEF+∠ABC=130°+100°=230°,即∠A+∠C+∠D+∠F=230°.13.(2021春•新蔡县期末)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 =50°,∠C=60°,求∠DAE和∠BOA的度数.【解题思路】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ABC,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易求∠DAC;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求∠CBF、∠EAF,可得∠DAE的度数;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先求∠AFB,再次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容易求出∠BOA.【解答过程】解:∵∠CAB=50°,∠C=60°∴∠ABC=180°﹣50°﹣60°=70°,又∵AD是高,∴∠ADC=90°,∴∠DAC=180°﹣90°﹣∠C=30°,∵AE、BF是角平分线,∴∠CBF=∠ABF=35°,∠EAF=25°,∴∠DAE=∠DAC﹣∠EAF=5°,∠AFB=∠C+∠CBF=60°+35°=95°,∴∠BOA=∠EAF+∠AFB=25°+95°=120°,∴∠DAC=30°,∠BOA=120°.故∠DAE=5°,∠BOA=120°.14.(2020春•香坊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C=40°,AE、BF分别为△ABC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1)求∠EOF的度数.(2)AD是△ABC的高,∠AFB=80°时,求∠DAE的度数.【解题思路】(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180°﹣(∠BAC+∠AB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结论;(2)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到∠CAD的度数,再求出∠1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解答过程】解:(1)∵∠CAB+∠ABC=180°﹣∠C,∵AE、BF是角平分线,∴∠EAB=12∠BAC,∠FBA=12∠ABC,∴∠EAB+∠FBA=12(∠BAC+∠ABC)=12(180°﹣∠C)=90°−12∠C,∴∠AOB=180°﹣(90°−12∠C)=90°+12∠C,∵∠C=40°,∴∠AOB=110°,∴∠EOF=∠AOB=110°.(2)∵AD⊥BC,∠C=40°,∴∠CAD=50°,∵∠AFB=80°,∴∠1=180°﹣50°﹣80°=50°,∴∠DAE=180°﹣∠1﹣∠AOB=180°﹣50°﹣110°=20°.15.(2021春•海陵区校级月考)如图1,△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AE⊥BC,垂足为E,CF∥AD.(1)如图1,∠B=30°,∠ACB=70°,求∠CFE的度数;(2)若(1)中的∠B=α,∠ACB=β(α<β),则∠CFE=12β−12α;(用α、β表示)(3)如图2,(2)中的结论还成立么?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求∠CFE的度数,求出∠DAE的度数即可,只要求出∠BAE﹣∠BAD的度数,由平分和垂直易得∠BAE和∠BAD的度数即可;(2)由(1)类推得出答案即可;(3)类比以上思路,把问题转换为∠CFE=90°﹣∠EC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过程】解:(1)∵∠B=30°,∠ACB=70°,∴∠BAC=180°﹣∠B﹣∠ACB=80°,∵AD平分∠BAC,∴∠BAD=40°,∵AE⊥BC,∴∠AEB=90°∴∠BAE=60°∴∠DAE=∠BAE﹣∠BAD=60°﹣40°=20°,∵CF∥AD,∠B=α,∠ACB=β,∴∠CFE=∠DAE=20°;(2)∵∠BAE=90°﹣∠B,∠BAD=12∠BAC=12(180°﹣∠B﹣∠ACB),∵CF ∥AD ,∴∠CFE =∠DAE =∠BAE ﹣∠BAD =90°﹣∠B −12(180°﹣∠B ﹣∠BCA )=12(∠ACB ﹣∠B )=12β−12α, 故答案为:12β−12α; (3)(2)中的结论成立.∵∠B =α,∠ACB =β,∴∠BAC =180°﹣α﹣β,∵AD 平分∠BAC ,∴∠DAC =12∠BAC =90°−12α−12β,∵CF ∥AD ,∴∠ACF =∠DAC =90°−12α−12β,∴∠BCF =β+90°−12α−12β=90°−12α+12β,∴∠ECF =180°﹣∠BCF =90°+12α−12β,∵AE ⊥BC ,∴∠FEC =90°,∴∠CFE =90°﹣∠ECF =12β−12α.16.(2021春•市北区期末)阅读并填空将三角尺(△MPN ,∠MPN =90°)放置在△ABC 上(点P 在△ABC 内),如图1所示,三角尺的两边PM 、PN 恰好经过点B 和点C .我们来探究:∠ABP 与∠ACP 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1)特例探索:若∠A =50°,则∠PBC +∠PCB = 90 度;∠ABP +∠ACP = 40 度;(2)类比探索:∠ABP、∠ACP、∠A的关系是∠ABP+∠ACP=90°﹣∠A;(3)变式探索:如图2所示,改变三角尺的位置,使点P在△ABC外,三角尺的两边PM、PN仍恰好经过点B和点C,则∠ABP、∠ACP、∠A的关系是∠ACP﹣∠ABP=90°﹣∠A.【解题思路】(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ABP+∠ACP=90°﹣∠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3)不成立;存在结论:∠ACP﹣∠ABP=90°﹣∠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过程】解:(1)∵∠A=50°,∴∠ABC+∠ACB=130°,∵∠P=90°,∴∠PBC+∠PCB=90°,∴∠ABP+∠ACP=130°﹣90°=40°,故答案为:90,40;(2)结论:∠ABP+∠ACP=90°﹣∠A.证明:∵(∠PBC+∠PCB)+(∠ABP+∠ACP)+∠A=180°,∴90°+(∠ABP+∠ACP)+∠A=180°,∴∠ABP+∠ACP+∠A=90°,∴∠ABP+∠ACP=90°﹣∠A.故答案为:∠ABP+∠ACP=90°﹣∠A;(3)结论:∠ACP﹣∠ABP=90°﹣∠A,理由是:设AB交PC于O,如图2:∵∠AOC=∠POB,∴∠ACO+∠A=∠P+∠PBO,即∠ACP+∠A=90°+∠ABP,∴∠ACP﹣∠ABP=90°﹣∠A,故答案为:∠ACP﹣∠ABP=90°﹣∠A.17.(2021春•东海县期末)如图1.△ABC的外角平分线BF、CF交于点F.(1)若∠A=50°.则∠F的度数为65°;(2)如图2,过点F作直线MN∥BC,交AB,AC延长线于点M、N.若设∠MFB=α,∠NFC=β,则∠A与a+β满足的数量关系是α+β−12∠A=90°;(3)在(2)的条件下,将直线MN绕点F转动.①如图3,当直线MN与线段BC没有交点时,试探索∠A与α,β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直线MN与线段BC有交点时,试问①中∠A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三者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F的度数;(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BFC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与α+β的数量关系;(3)①根据(2)中的结论∠BFC=90°﹣∠A,以及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A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2)中的结论∠BFC=90°﹣∠A,以及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A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过程】解:(1)如图1,∵∠A=50°,∴∠ABC+∠ACB=130°,∴∠DBC﹣∠ECB=360°﹣130°=230°,又∵△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F,∴∠FBC+∠FCB=12(∠DBC+∠ECD)=12×230°=115°,∴△BCF中∠F=180°﹣115°=65°,故答案为65°;(2)如图2,∵∠ABC+∠ACB=180°﹣∠A,∴∠DBC+∠ECB=360°﹣(180°﹣∠A)=180°+∠A,又∵△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F,∴∠FBC+∠FCB=12(∠DBC+∠ECB)=12×(180°+∠A)=90°+12∠A,∴△BCF中,∠BFC=180°﹣(90°+12∠A)=90°−12∠A,又∵∠MFB=α,∠NFC=β,MN∥BC,∴∠FBC=α,∠FCB=β,∵△BCF中,∠FBC+∠FCB+∠BFC=180°,∴α+β+90°−12∠A=180°,即α+β−12∠A=90°,故答案为:α+β−12∠A=90°;(3)①α+β−12∠A=90°,理由如下:如图3,由(2)可得,∠BFC=90°−12∠A,∵∠MFB+∠NFC+∠BFC=180°,∴α+β+90°−12∠A=180°,即α+β−12∠A=90°,②当直线MN与线段BC有交点时,①中∠A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成立,分两种情况:如图4,当M在线段AB上,N在AC延长线上时,由(2)可得,∠BFC=90°−12∠A,∵∠BFC﹣∠MFB+∠NFC=180°,∴90°−12∠A﹣α+β=180°,即β﹣α−12∠A=90°;如图5,当M在AB的延长线上,N在线段AC上时,由(2)可得,∠BFC=90°−12∠A,∴∠BFC﹣∠NFC+∠MFB=180°,∴90°−12∠A﹣β+α=180°,即α﹣β−12∠A=90°;综上所述,∠A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β﹣α−12∠A=90°或α﹣β−12∠A=90°.18.(2021春•宽城区期末)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如图1,点P在斜边AB上运动.①若∠α=70°,则∠1+∠2=160度.②写出∠α、∠1、∠2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点P在斜边AB的延长线上运动(CE<CD),BE、PD交于点F,试说明∠1﹣∠2=90°+∠α.(3)如图3,点P在△ABC外运动(只需研究图③的情形),直接写出∠α、∠1、∠2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1)①求出∠CEP+∠CDP,可得结论.②结论:∠1+∠2=90°+∠α.连接PC,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即可.(3)利用基本结论∠C+∠3=∠P+∠4,构建关系式,可得结论.【解答过程】解:(1)①∵∠C=90°,α=70°,∴∠CEP+∠CDP=360°﹣(90°+70°)=200°,∴∠1+∠2=360°﹣200°=160°,故答案为:160.②结论:∠1+∠2=90°+∠α.理由:如图1中,连结CP.∵∠1=∠DCP+∠CPD,∠2=∠ECP+∠CPE,∴∠1+∠2=∠DCP+∠CPD+∠ECP+∠CPE,∵∠DCP+∠ECP=∠ACB=90°,∠CPD+∠CPE=∠DPE=∠α,∴∠1+∠2=90°+∠α.(2)如图2中,∵∠1=∠ACB+∠CFD,∠CFD=∠2+∠α,∴∠1=∠ACB+∠2+∠α.∵∠ACB=90°,∴∠1=90°+∠2+∠α.∴∠1﹣∠2=90°+∠α.(3)结论:∠2﹣∠1=90°﹣∠α.理由:如图3中,∵∠C+∠3=∠P+∠4,∠C=90°,∠P=α,∴90°+(180°﹣∠2)=α+(180°﹣∠1),∴∠2﹣∠1=90°﹣∠α.19.(2021春•延庆区期末)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线段AC上,ED∥BC交AB于点E,点F在线段AB上(点F不与点A,E,B重合),连接DF,过点F作FG⊥FD交射线CB于点G.(1)如图1,点F在线段BE上,用等式表示∠EDF与∠BG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点F在线段BE上,求证:∠ABC+∠BFG﹣∠EDF=90°;(3)当点F在线段AE上时,依题意,在图3中补全图形,请直接用等式表示∠EDF与∠BGF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解题思路】(1)结论:∠EDF+∠BGF=90°.如图1中,过点F作FH∥BC交AC于点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如图2中,过点F作FH∥BC交AC于点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3)作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过程】(1)解:结论:∠EDF+∠BGF=90°.理由:如图1中,过点F作FH∥BC交AC于点H.∵ED∥BC,∴ED∥FH.∴∠EDF=∠1.∵FH∥BC,∴∠BGF=∠2.∵FG⊥FD,∴∠DFG=90°.∴∠1+∠2=90°.∴∠EDF+∠BGF=90°.(2)证明:如图2中,过点F作FH∥BC交AC于点H.∴∠ABC=∠AFH.∴∠ABC=∠1+∠3.∴∠3=∠ABC﹣∠1.∵∠EDF=∠1,∴∠3=∠ABC﹣∠EDF.∵FG⊥FD,∴∠DFG=90°.∴∠BFG+∠3=90°.∴∠3=90°﹣∠BFG.∴90°﹣∠BFG=∠ABC﹣∠EDF.∴∠ABC+∠BFG﹣∠EDF=90°.(3)解:结论:∠BGF﹣∠EDF=90°.理由:设DE 交FG 于J .∵DE ∥BC ,∴∠BGF =∠FJE ,∵∠FJE =∠DEJ +∠EDF ,∠DEJ =90°,∴∠BGF ﹣∠EDF =90°20.(2021春•中山市期末)同学们以“一块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开展数学活动,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请你解答:(1)如图1,∠α和∠β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2,∠DFC 的平分线与∠EG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求∠FQG 的大小;(3)如图3,点P 是线段AD 上的动点(不与A ,D 重合),连接PF 、PG ,∠DFP+∠FPG ∠EGP 的值是否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比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如图1,延长AM 交EG 于M .由题意知:DF ∥EG ,∠ACB =90°,故∠α=∠GMC ,∠ACB =∠GMC +∠CGM =90°.进而推断出∠β+∠α=90°.(2)如图2,延长AC 交EG 于N .由题意知:DF ∥EN ,∠ACB =90°,得∠1=∠GNC ,∠CGN +∠GNC =90°,故∠1+∠CGN =90°.因为∠DFC 的平分线与∠EG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所以∠QFC =12∠DFC =12(180°−∠1)=90°−12∠1,∠GQC =90°−12∠CGN .那么,∠FQG =360°﹣∠QFC ﹣∠QGC﹣∠ACB =135°.(3)由题意知:DF ∥EG ,得∠FOG =∠EGO ,故∠DFP+∠FPG ∠EGP =∠GOF ∠EGP =1.【解答过程】解:(1)如图1,延长AM 交EG 于M .∠β+∠α=90°,理由如下:由题意知:DF ∥EG ,∠ACB =90°.∴∠α=∠GMC ,∠ACB =∠GMC +∠CGM =90°.∵∠EGB 和∠CGM 是 对顶角,∴∠β=∠CGM .∴∠β+∠α=90°.(2)如图2,延长AC 交EG 于N .由题意知:DF ∥EN ,∠ACB =90°.∴∠1=∠GNC ,∠CGN +∠GNC =90°.∴∠1+∠CGN =90°.∵QF 平分∠DFC ,∴∠QFC =12∠DFC =12(180°−∠1)=90°−12∠1.同理可得:∠GQC =90°−12∠CGN .∵四边形QFCG 的内角和等于360°.∴∠FQG =360°﹣∠QFC ﹣∠QGC ﹣∠ACB =360°﹣(90°−12∠1)﹣(90°−12∠CGN )﹣90°. ∴∠FQG =135°.(3)如图3,由题意知:DF ∥EG .∴∠FOG =∠EGO .∴∠DFP+∠FPG ∠EGP =∠GOF ∠EGP =1. ∴∠DFP+∠FPG ∠EGP 的值不变.21.(2021春•禅城区期末)△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AE 是△ABC 的高.(1)如图1,若∠B =40°,∠C =60°,求∠DAE 的度数;(2)如图2(∠B <∠C ),试说明∠DAE 与∠B 、∠C 的数量关系;(3)拓展:如图3,四边形ABDC 中,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DA 是∠BDC 的角平分线,猜想:∠DAE 与∠B 、∠C 的数量关系是否改变.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 =8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D 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高线可求∠CAE 得度数,进而求解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的推理方法可求解∠DAE、∠B、∠C的数量关系;(3)连接BC交AD于F,过点A作AM⊥BC于M,过点D作DN⊥BC于N,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AM=12(∠ACB﹣∠ABC),同理,∠ADN=12(∠BCD﹣∠CBD),求得∠MAD=∠ADN,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过程】解:(1)∵∠B=40°,∠C=60°,∠BAC+∠B+∠C=180°,∴∠BAC=80°,∵AD是∠BAC的角平分线,∴∠CAD=∠BAD=12∠BAC=40°,∵AE是△ABC的高,∴∠AEC=90°,∵∠C=60°,∴∠CAE=90°﹣60°=30°,∴∠DAE=∠CAD﹣∠CAE=10°;(2)∵∠BAC+∠B+∠C=180°,∴∠BAC=180°﹣∠B﹣∠C,∵AD是∠BAC的角平分线,∴∠CAD=∠BAD=12∠BAC,∵AE是△ABC的高,∴∠AEC=90°,∴∠CAE=90°﹣∠C,∴∠DAE=∠CAD﹣∠CAE=12∠BAC﹣(90°﹣∠C)=12(180°﹣∠B﹣∠C)﹣90°+∠C=12∠C−12∠B,即∠DAE=12∠C−12∠B;(3)不变,理由:连接BC交AD于F,过点A作AM⊥BC于M,过点D作DN⊥BC于N,∵AE是∠BAC的角平分线,AM是高,∴∠EAM=12(∠ACB﹣∠ABC),同理,∠ADN=12(∠BCD﹣∠CBD),∵∠AFM=∠DFN,∠AMF=∠DNF=90°,∴∠MAD=∠ADN,∴∠DAE=∠EAM+∠MAD=∠EAM+∠ADN=12(∠ACB﹣∠ABC)+12(∠BCD﹣∠CBD)=12(∠ACD﹣∠ABD).22.(2021春•侯马市期末)(1)已知:如图①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试说明:∠A+∠B=∠C+∠D.(2)如图②,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36°,∠ADC=16°,求∠P的度数.(3)如图(3),直线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数量关系是∠P=90°+12(∠B+∠D);(4)如图(4),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 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数量关系是∠P=180°−12(∠B+∠D).【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整理即可得证;(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1)的结论列出整理即可得解;(3)表示出∠P AD和∠PCD,再根据(1)的结论列出等式并整理即可得解;(4)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可得(180°﹣∠1)+∠P+∠4+∠B=360°,∠2+∠P+(180°﹣∠3)+∠D=360°,然后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过程】解:(1)∵∠A+∠B+∠AOB=180°,∠C+∠D+∠COD=180°,∴∠A+∠B+∠AOB=∠C+∠D+∠COD.∵∠AOB=∠COD,∴∠A+∠B=∠C+∠D.(2)∵AP,CP分别平分∠BAD,∠BCD,∴∠BAP=∠P AD,∠BCP=∠PCD,由(1)的结论得,∠P+∠BCP=∠ABC+∠BAP,①,∠P+∠P AD=∠ADC+∠PCD②,①+②得,2∠P+∠BCP+∠P AD=∠BAP+∠PCD+∠ABC+∠ADC,∴2∠P=∠ABC+∠ADC,∵∠ABC=36°,∠ADC=16°,∴∠P=26°.(3)∵直线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P AB=∠P AD,∠PCB=∠PCE,∴2∠P AB+∠B=180°﹣2∠PCB+∠D,∴180°﹣2(∠P AB+∠PCB)+∠D=∠B,∵∠P+∠P AD=∠PCB+∠AOC=∠PCB+∠B+2∠P AD,∴∠P=∠P AD+∠B+∠PCB=∠P AB+∠B+∠PCB,∴∠P AB+∠PCB=∠P﹣∠B,∴180°﹣2(∠P﹣∠B)+∠D=∠B,即∠P=90°+12(∠B+∠D).故答案为:∠P=90°+12(∠B+∠D).(4)∵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 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F AP=∠P AO,∠PCE=∠PCB,在四边形APCB中,(180°﹣∠F AP)+∠P+∠PCB+∠B=360°①,在四边形APCD中,∠P AD+∠P+(180°﹣∠PCE)+∠D=360°②,①+②得:2∠P+∠B+∠D=360°,∴∠P=180°−12(∠B+∠D).故答案为:∠P=180°−12(∠B+∠D).23.(2020春•西城区校级期末)在△ABC中,BD,CE是它的两条角平分线,且BD,CE相交于点M,MN⊥BC于点N.将∠MBN记为∠1,∠MCN记为∠2,∠CMN记为∠3.(1)如图1,若∠A=110°,∠BEC=130°,则∠2=20°,∠3﹣∠1=55°;(2)如图2,猜想∠3﹣∠1与∠A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BEC=α,∠BDC=β,用含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3﹣∠1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即可)解:(2)∠3﹣∠1与∠A的数量关系是:∠3﹣∠1=12∠A.(3)∠3﹣∠1=α+β3−30°.【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ACE=∠BEC﹣∠A,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AC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B,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然后求出∠1,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3,然后相减即可得解;(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12∠ABC,∠2=12∠ACB,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表示出∠3,然后表示出∠3﹣∠1=90°−12∠ACB−12∠AB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B+∠ABC=180°﹣∠A,然后代入整理即可得解;(3)在△BCE和△BCD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得到∠1+∠2,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用∠A表示出∠1+∠2,然后根据∠3﹣∠1=12∠A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过程】(1)解:在△ACE中,∠ACE=∠BEC﹣∠A=130°﹣110°=20°,∵CE平分∠ACE,∴∠2=∠ACE=20°,∴∠ACB=2∠2=2×20°=40°,在△ABC中,∠ABC=180°﹣∠A﹣∠ACB=180°﹣110°﹣40°=30°,∵BD平分∠ABC,∴∠1=12∠ABC=12×30°=15°,∵MN⊥BC,∴∠3=90°﹣∠2=90°﹣20°=70°,∴∠3﹣∠1=70°﹣15°=55°,故答案为:20,55;(2)∠3﹣∠1与∠A的数量关系是:∠3﹣∠1=12∠A.证明:在△ABC中,BD,CE是它的两条角平分线,∴∠1=12∠ABC,∠2=12∠ACB,∵MN⊥BC于点N,∴∠MNC=90°,在△MNC中,∠3=90°﹣∠2,∴∠3﹣∠1=90°﹣∠2﹣∠1,=90°−12∠ACB−12∠ABC,=90°−12(∠ACB+∠ABC),∵在△ABC中,∠ACB+∠ABC=180°﹣∠A,∴∠3﹣∠1=90°−12(180°﹣∠A)=12∠A;故答案为:∠3﹣∠1=12∠A ;(3)∵BD ,CE 是△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 ∴∠ABC =2∠1,∠ACB =2∠2,在△BCE 和△BCD 中,∠1+2∠2+β=180°, ∠2+2∠1+α=180°, ∴∠1+∠2=120°−α+β3,∵∠1+∠2=12(∠ACB +∠ABC )=12(180°﹣∠A ), ∴120°−α+β3=12(180°﹣∠A ), 整理得,12∠A =α+β3−30°,∴∠3﹣∠1=α+β3−30°. 故答案为:α+β3−30°.24.(2020春•福山区期中)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平行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线段首尾连接可以变换出很多不同的图形,这些不同的角又有很多不同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奇妙的图形吧! 【问题探究】(1)如图1,请直接写出∠A +∠B +∠C +∠D +∠E = 180° ;(2)将图1变形为图2,∠A +∠DBE +∠C +∠D +∠E 的结果如何?请写出证明过程; (3)将图1变形为图3,则∠A +∠B +∠C +∠D +∠E 的结果如何?请写出证明过程. 【变式拓展】(4)将图3变形为图4,已知∠BGF =160°,那么∠A +∠B +∠C +∠D +∠E +∠F 的度数是 320° .【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2=∠C+∠E,∠1=∠A+∠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ABE=∠C+∠E,∠DBC=∠A+∠D,即可证明此结论.(3)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DFG=∠B+∠E,∠FGD=∠A+∠C,即可证明此结论;(4)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到∠BGF=∠B+∠2=160°,∠2=∠D+∠F,∠BGF=∠1+∠E=160°,∠1=∠A+∠C,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过程】(1)解:如图1,∵∠2=∠C+∠E,∠1=∠A+∠2,∴∠A+∠B+∠C+∠D+∠E=∠1+∠B+∠D=180°,故答案为:180°;(2)证明:∵∠ABE=∠C+∠E,∠DBC=∠A+∠D,∠ABE+∠DBE+∠DBC=180°,∴∠A+∠DBE+∠C+∠D+∠E=180°∴将图①变形成图②∠A+∠DBE+∠C+∠D+∠E仍然为180°;(3)证明:∵在△FGD中,∠DFG+∠FGD+∠D=180°,∠DFG=∠B+∠E,∠FGD=∠A+∠C,∴∠A+∠B+∠C+∠D+∠E=180°,∴将图①变形成图③,则∠A+∠B+∠C+∠D+∠E还为180°;(4)解:∵∠BGF=∠B+∠2=160°,∠2=∠D+∠F,∴∠B+∠D+∠F=160°,∵∠BGF=∠1+∠E=160°,∠1=∠A+∠C,∴∠A+∠C+∠E=160°,∴∠A+∠B+∠C+∠D+∠E+∠F=320°,故答案为:320°.25.(2020春•蓬溪县期末)某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对“三角形内角或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究.(1)如图1,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A=64°,则∠BPC=122°;(2)如图2,△ABC的内角∠ACB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ABD的平分线交于点E.其中∠A=α,求∠BEC.(用α表示∠BEC);(3)如图3,∠CBM、∠BCN为△ABC的外角,∠CBM、∠BCN的平分线交于点Q,请你写出∠BQC 与∠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4,△ABC外角∠CBM、∠BCN的平分线交于点Q,∠A=64°,∠CBQ,∠BCQ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BPC=119°,延长BC至点E,∠ECQ的平分线与BP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则∠R=29°.【解题思路】(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2)由角平分线得出∠ECB=12∠ACB,∠EBD=12∠ABD.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知∠ABD=∠A+∠ACB,∠EBD=∠ECB+∠BEC,根据∠EBD=12∠ABD=12(∠A+∠ACB)=∠BEC+∠ECB可得答案;(3)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QBC与∠QCB,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4)结合(1)(2)(3)的解析即可求得.【解答过程】解:(1)∵PB、PC分别平分∠ABC和∠ACB,∴∠PBC=12∠ABC,∠PCB=12∠ACB(角平分线的定义),∵∠BPC+∠PBC+∠PCB=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BPC=180°﹣(∠PBC+∠PCB)=180°﹣(12∠ABC+12∠ACB)=180°−12(∠ABC+∠ACB)=180°−12(180°﹣∠A)=180°﹣90°+12∠A=90°+12∠A=90°+12×64°=122°.故答案为:122°;(2)∵BE是∠ABD的平分线,CE是∠ACB的平分线,∴∠ECB=12∠ACB,∠EBD=12∠ABD.∵∠ABD是△ABC的外角,∠EBD是△BCE的外角,∴∠ABD=∠A+∠ACB,∠EBD=∠ECB+∠BEC,∴∠EBD=12∠ABD=12(∠A+∠ACB)=∠BEC+∠ECB,即12∠A+∠ECB=∠ECB+∠BEC,∴∠BEC=12∠A=12α;(3)结论:∠BQC=90°−12∠A.理由如下:∵∠CBM与∠BCN是△ABC的外角,∴∠CBM=∠A+∠ACB,∠BCN=∠A+∠ABC,∵BQ,CQ分别是∠ABC与∠ACB外角的平分线,∴∠QBC=12(∠A+∠ACB),∠QCB=12(∠A+∠ABC).∵∠QBC+∠QCB+∠BQC=180°,∴∠BQC=180°﹣∠QBC﹣∠QCB,=180°−12(∠A+∠ACB)−12(∠A+∠ABC),=180°−12∠A−12(∠A+∠ABC+∠ACB),=180°−12∠A﹣90°=90°−12∠A;(4)由(3)可知,∠BQC=90°−12∠A=90°−12×64°=58°,由(1)可知∠BPC=90°+12∠BQC=90°+12×58°=119°;由(2)可知,∠R=12∠BQC=29°故答案为119,29.26.(2021春•鄂州期末)探究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满足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我们把这个结论称之为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如图1,AB∥CD,且∠BED+∠CDE=120°,请根据题目条件,结合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2,在图1基础上作:∠BEF=12∠DEF,∠CDE=3∠CDF,EF与DF交于点F,求∠EFD的度数;(2)如图3,在图1基础上作:过B作BG⊥AB,交CD于点F,且∠CDG=34∠CDE,求∠G∠E的值.【解题思路】(1)设∠BEF=α,∠CDF=β,根据角之间的比例关系可得∠DEF=2α,∠DEB=3α,∠CDE=3β,∠EDF=2β,进而可得∠DEF+∠EDF=80°,所以可得答案;(2)根据垂直可得∠CDG =90°﹣∠G ,再根据∠E +∠CDE =120°经过整理得3∠E =4∠G ,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过程】解:(1)∵∠BEF =12∠DEF , ∴∠DEF =2∠BEF , 又∵∠CDE =3∠CDF , ∴设∠BEF =α,∠CDF =β,∴∠DEF =2α,∠DEB =3α,∠CDE =3β,∠EDF =2β, ∵∠BED +∠CDE =120°, ∴3α+3β=120°, ∴α+β=40°, ∴2α+2β=80°,∴∠EFD =180°﹣∠DEF ﹣∠EDF =180°﹣(2α+2β)=180°﹣80°=100°, 答:∠EFD 的度数为100°; (2)∵BF ⊥AB , ∴∠ABG =90°, ∵AB ∥CD ,∴∠ABG +∠BFC =180°, ∴∠BFC =∠GFD =90°,在△GFD 中,∠GFD +∠CDG +∠G =180°, ∴∠CDG =90°﹣∠G ,∵∠E +∠CDE =120°,∠CDG =34∠CDE ,∴∠E +43∠CDG =120°,∠E +43(90°﹣∠G )=120°, 整理得:3∠E =4∠G , ∴∠G ∠E=34.27.(2020秋•南昌期中)【问题探究】将三角形ABC 纸片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1)如图1,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边CD 上时,直接写出∠A 与∠1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内部时,求证:∠1+∠2=2∠A ;(3)如图3,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探索∠1,∠2,∠A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拓展延伸】(4)如图4,若把四边形ABCD纸片沿EF折叠,使点A、D落在四边形BCFE的内部点A′、D′的位置,请你探索此时∠1,∠2,∠A,∠D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发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运用折叠原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运用折叠原理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3)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问题;(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过程】解:(1)如图1,∠1=2∠A.理由如下:由折叠知识可得:∠EA′D=∠A;∵∠1=∠A+∠EA′D,∴∠1=2∠A;(2)如图2,2∠A=∠1+∠2.理由如下:∵∠1+∠A′DA+∠2+∠A′EA=360°,∠A+∠A′+∠A′DA+∠A′EA=360°,∴∠A′+∠A=∠1+∠2,由折叠知识可得:∠A=∠A′,∴2∠A=∠1+∠2;(3)如图3,∠1﹣∠2=2∠A,理由:∵∠1+2∠AED=180°,2∠ADE﹣∠2=180°,∴∠1﹣∠2+2∠AED+2∠AED=360°,∵∠A+∠AED+∠ADE=180°,∴2∠A+2∠AED+2∠ADE=360°,∴∠1﹣∠2=2∠A;(4)∠1+∠2=2(∠A+∠D)﹣360°,理由:∵∠1+2∠AEF=180°,∠2+2∠DFE=180°,∴∠1+∠2+2∠AEF+2∠DFE=360°,∵∠A+∠D+∠AEF+∠DFE=360°,∴2∠A+2∠D+2∠AEF+2∠DFE=720°,∴∠1+∠2=2(∠A+∠D)﹣360°.28.(2021春•桥西区期末)请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已知在△ABC中,AE是∠BAC的角平分线,∠B=60°,∠C=40°.【解决问题】如图1,若AD⊥BC于点D,求∠DAE的度数;【变式探究】如图2,若F为AE上一个动点(F不与E重合),且FD⊥BC于点D时,则∠DFE=10°;【拓展延伸】如图2,△ABC中,∠B=x°,∠C=y°,(且∠B>∠C),若F为线段AE上一个动点(F不与E重合),且FD⊥BC于点D时,试用x,y表示∠DFE的度数,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由∠B=60°,∠C=40°,得∠BAC=180°﹣∠B﹣∠C=8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EAC=4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FED=80°.由FD⊥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故可求得∠DFE.(2)与(1)同理.(3)与(1)同理.【解答过程】解:(1)解决问题:∵∠B=60°,∠C=40°,∴∠BAC=180°﹣∠B﹣∠C=80°.又∵AE是∠BAC的角平分线,∴∠EAC=12∠BAC=40°.∴∠AED=∠C+∠EAC=40°+40°=80°.∵AD⊥BC,∴∠ADE=90°.∴∠DAE=180°﹣∠ADE﹣∠AED=180°﹣90°﹣80°=10°.(2)变式探究:由(1)知:∠AED=80°.∵FD⊥BC,∴∠FDE=90°.∴∠DFE=180°﹣∠FDE﹣∠FED=180°﹣90°﹣80°=10°.故答案为:10°.(3)拓展延伸:∠DFE=12x°−12y°,理由如下:∵∠B=x°,∠C=y°,∴∠BAC=180°﹣x°﹣y°.又∵AE是∠BAC的角平分线,∴∠CAE=12∠BAC=12(180°−x°−y°)=90°−12x°−12y°.∴∠AED=∠C+∠CAE=y°+90°−12x°−12y°=90°−12x°+12y°.∵FD⊥BC,∴∠FDE=90°.∴∠DFE=180°﹣∠FDE﹣∠FED=180°﹣90°﹣(90°−12x°+12y°)=12x°−12y°.29.(2021春•庐江县期末)如图1,AB⊥BC于点B,CD⊥BC于点C,点E在线段BC上,且AE⊥DE.(1)求证:∠EAB=∠CED;(2)如图2,AF、DF分别平分∠BAE和∠CDE,则∠F的度数是45°(直接写出答案即可);(3)如图3,EH平分∠CED,EH的反向延长线交∠BAE的平分线AF于点G.求证:EG⊥AF.(提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解题思路】(1)根据垂直得到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利用等量代换证明结论;(2)通过作FM∥AB∥CD可证∠DF A=∠CDF+∠BAF,因为∠CDE+∠BAE=90°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12(∠CDE+∠BAE),继而得到答案;(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EH=∠DEH=∠GEB=∠BAG=∠EAF,由于∠B=90°,∠BAE+∠BEA =90°,在△AEG中,可证得∠EAG+∠AEG=90°,从而证得结论.【解答过程】(1)证明:∵AB⊥BC,CD⊥BC,∴∠B=∠C=90°,∴∠BAE+∠AEB=90°,∵AE⊥DE,∴∠AED=90°,∴∠AEB+∠CED=90°,∴∠BAE=∠CED.(2)解:答案为45°;过点F作FM∥AB,如图,∵AB⊥BC,CD⊥BC,∴∠B=∠C=90°,∴AB∥CD,∵∠C=90°,∴∠CED+∠CDE=90°,∵∠BAE=∠CED,∴∠BAE+∠CDE=90°,∵AF、DF分别平分∠BAE和∠CDE,∴∠CDF=12∠CDE,∠BAF=12∠BAE,∴∠CDF+∠BAF=12(∠BAE+∠CDE)=45°,∵FM∥AB∥CD,∴∠CDF=∠DFM,∠BAF=∠AFM,∴∠AFD=∠CDF+∠BAF=45°.(3)∵EH平分∠CED,∴∠CEH=12∠CED,∴∠BEG=12∠CED,∵AF平分∠BAE,∴∠BAG=12∠BAE,∵∠BAE=∠CED,∴∠BAG=∠BEG,∵∠BAE+∠BEA=90°,∴∠BAG+∠GAE+∠AEB=90°,即∠GAE+∠AEB+∠BEG=90°,∴∠AGE=90°,∴EG⊥AF.30.(2021春•崇川区期末)在△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E为边AC上一点,EF⊥BC,垂足为F,EG平分∠AEF交BC于点G.(1)如图1,若∠BAC=90°,延长AB、EG交于点M,∠M=α.①用含α的式子表示∠AEF为180°﹣2α;②求证:BD∥ME;(2)如图2,∠BAC<90°,延长DB,EG交于点N,请用等式表示∠A与∠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求角度数必考100题
求角度数必考100题摘要:一、引言1.角度数的重要性2.求角度数的方法与技巧二、求角度数必考100题解析1.分类介绍求角度数的方法a.直接求解法b.间接求解法c.几何关系求解法d.三角函数求解法e.数值计算法2.针对不同题型的求角度数策略a.单选题求解策略b.多选题求解策略c.填空题求解策略d.解答题求解策略3.必考100题详解a.题目1-题目10b.题目11-题目20c.题目21-题目30...e.题目91-题目100三、求角度数必考100题实战演练1.模拟试题2.答案与解析四、总结与展望1.求角度数的学习方法2.考试技巧与策略3.提高求角度数能力的建议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根据所提供的文本为您编写了以下求角度数必考100题的文章。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求角度数的方法与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下是文章的详细内容:一、引言1.角度数的重要性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角度数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掌握求角度数的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求角度数给予足够的重视。
2.求角度数的方法与技巧求角度数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二、求角度数必考100题解析1.分类介绍求角度数的方法(1)直接求解法:根据题意,直接计算角度大小。
(2)间接求解法:通过求解相关量,间接得到角度大小。
(3)几何关系求解法: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解题方法求解角度。
(4)三角函数求解法:运用三角函数公式和性质求解角度。
(5)数值计算法:利用计算器或数值计算软件求解角度。
2.针对不同题型的求角度数策略(1)单选题求解策略:熟悉各种求角度数的方法,快速判断正确答案。
(2)多选题求解策略:掌握各个选项的求解方法,提高正确率。
(3)填空题求解策略:根据题意,选用合适的求解方法,确保答案正确。
(4)解答题求解策略:分析题目,灵活运用各种求角度数的方法,展现解题过程。
3.必考100题详解本文将不再一一列举题目及解答过程,仅给出部分题目的解答思路,以供参考。
角度的计算专题
角度的计算专题例1 、求7时8分两针夹角。
例2 、求2时52分两针夹角。
45?例3 时钟在4时与5时之间的什么时刻,两针夹角为160?例4 时钟在4时与5时之间的什么时刻,两针夹角为140?例5 时针在4时与5时之间的什么时刻,两针夹角为1.(1)48°39′+67°31′(2)180°﹣21°17′×52.18°36′12″+12°28′14″3.72°35′÷2+18°33′×4.4.(1)76°35′+69°65′(2)180°﹣23°17′57″(3)19°37′26″×95.48°39′+67°31′﹣21°17′×56.(1)22°18′×5;(2)90°﹣57°23′27″.7.90°﹣18°26′59″8.(1)51°37′11″﹣30°30′30″÷5;(2)13°53′×3﹣32°5′31″.9.(1)40°26′+30°30′30″÷6;(2)13°53′×3﹣32°5′31″.10.(1)48°39′+67°41′;(2)46°35′×311.(1)18°15′17″×4;1(2)109°24′÷8.12.(90°﹣21°31′24″)÷213.①28°32′46″+15°36′48″;②(30°﹣23°15′40″)×3;③108°18′36″﹣56.5°;(结果用度、分、秒表示)④123°24′﹣60°36′.(结果用度表示)14.(1)45.4°+34°6′;(2)38°24′×4;(3)150.6°﹣(30°26′+59°48′).15.90°﹣77°54′36″﹣1°23″16.180°﹣23°17′57″17.360°÷7(精确到分)18.32°16′×5﹣15°20′÷619.16°51′+38°27′×3﹣90°20.16°51′+38°27′×3﹣90°.21.计算:33°15′16″×5.22.19°37′26″×923.90°﹣(23°16′+17°23′)+19°40′÷6;24.计算:18°20′32″+30°15′22″.25.180°﹣(45°17′+52°57′).26.72°35′÷2+18°33′×427.(1)153°19′42″+26°40′28″;(2)90°3″﹣57°21′44″;(3)33°15′16″×5;(4)175°16′30″﹣47°30′÷6+4°12′50″×3.28.(1)48°39′+67°31′(2)21°17′×4+176°52′÷3.(3)32°45'38″+23°25′45″(4)(180°﹣90°32′)÷2+19°23′32″×3.230.计算:175°16′30″﹣47°30′÷6+4°12′50″×3.3例1 求7时8分两针夹角。
四年级计算角度数的题
四年级计算角度数的题一、三角形内角和相关题目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题目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用180°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就能得到第三个角的度数。
解答:180° 30°-60° = 90°。
2.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是70°,求顶角的度数。
题目解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所以用180°减去两个底角的度数就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解答:180°-70°×2 = 180° 140°=40°。
3. 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45°,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题目解析: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用180°减去直角和已知锐角的度数,就是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解答:180° 90°45°=45°。
二、平角、周角相关题目1. 已知∠1 = 130°,∠1和∠2组成一个平角,求∠2的度数。
题目解析:平角的度数是180°,已知∠1的度数,用平角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就可得到∠2的度数。
解答:180° 130° = 50°。
2. 一个周角被平均分成8份,求每份的度数。
题目解析:周角的度数是360°,将其平均分成8份,用周角的度数除以份数就可得到每份的度数。
解答:360°÷8 = 45°。
七年级数学角度计算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角度计算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 角度的定义和计算角度是指由两条射线或线段所围成的部分,可以用度进行表示。
角度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同界角:同界角是指角的顶点和两边分别相等的角。
如果两个角是同界角,那么它们的度数也相等。
(2) 互补角:互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等于90度。
例如,30度的互补角是60度。
(3) 补角: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等于180度。
例如,80度的补角是100度。
(4) 相邻补角:相邻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等于180度,并且这两个角共享一条边。
例如,120度和60度是相邻补角。
2. 角度计算的基本步骤计算角度时,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适当的计算方法。
下面是角度计算的基本步骤:(1) 首先,仔细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形和信息,理解题目所求的具体内容。
(2) 其次,在图形上标出已知的角度和线段长度。
(3) 根据已知信息,应用与角度计算相关的定理和公式进行计算。
(4) 最后,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3. 角度计算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角度计算的练习,解答如下:题目一:在直线AB上,两点C和D分别位于B的两侧,且∠ACD = 40度,∠CBD = 70度,求∠ABC的度数。
解答:根据角度相加定理,可以得知∠ABC = ∠ACD + ∠CBD = 40度 + 70度 = 110度。
题目二:在平行线AB和CD之间,直线AC和BD相交于点O,如果∠AOC = 50度,求∠DOB的度数。
解答:由于直线AC和BD是平行线AB和CD的交线,所以根据同位角定理可知∠AOC = ∠DOB。
因此,∠DOB的度数也是50度。
题目三: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 = 110度,求∠A和∠B的度数。
解答: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对角线是互补角。
所以,∠A + ∠C = 180度,∠B + ∠C = 180度。
由此可得,∠A = 180度 - ∠C = 180度 - 110度 = 70度,∠B = 180度 - ∠C = 180度 - 110度 = 70度。
四年级数学求角的度数练习题打印
四年级数学求角的度数练习题打印角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求解角的度数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四年级数学求角的度数的练习题,供大家练习和打印使用。
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格式进行打印。
练习题一:1. 请计算下列角的度数:a) 直角的角度是多少?b) 钝角的角度是多少?c) 锐角的角度是多少?2. 请计算下列角的度数并画出角的示意图:a) 30度角b) 60度角c) 120度角3. 请将下列角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排序:a) 45度角,60度角,90度角b) 120度角,150度角,180度角练习题二:1. 请在下列图形中标出各个角,并计算它们的度数:(插入绘制的图形)2. 根据下列角的度数范围,判断并标注角的类型:a) 40度角b) 90度角c) 110度角3. 下面的直线上共有多少个锐角和直角?(插入直线示意图)练习题三:1. 在下列平面图形中,找出以下角:a) 垂直角b) 邻补角c) 对顶角2. 请计算以下角的度数:a) 邻补角和补角的度数和为180度,请计算邻补角的度数。
b) 互补角和对顶角的度数和为90度,请计算对顶角的度数。
3. 将下列角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a) 补角:30度,45度,60度,90度b) 对顶角:120度,150度,180度练习题四:1. 在下列三角形中,计算各个角的度数:(插入绘制的三角形图形)2. 请判断下列角度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a) 60度, 60度, 60度b) 30度, 90度, 60度c) 45度, 45度, 90度3. 请判断下列两个角是否为对顶角:a) 60度, 120度b) 90度, 90度以上是一些四年级数学求角的度数练习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选定的练习题,选择合适的格式进行打印,希望大家能在练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度数。
加油!。
小学数学《角度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角度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知识要点角度计算是指平面图形中,不知道大小的角,可以通过已知角的大小根据角与角的关系计算出来。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最多有一个直角。
可以有三个锐角。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正方形和长方形每个角都是90°。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对角度数相等,与相邻的角相加等于180°.∠1=∠2 ∠3=∠4 ∠1+∠3=180°∠2+∠4=180°解题指导1【例1】求下图中∠a的度数。
【思路点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图形可以看出, 180°-(∠a+57°)=180°-142°,也就是∠a+57°=142°,就可以求出∠a的度数。
【解题过程】180°-142°=38°180°-57°-38°=85°答:∠a是85°.总结:同学们要牢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变式题1】下图中x是多少度?解题指导2【例2】在下面的图中,∠1=∠2=∠3,在这个图中所有锐角的和是150°。
∠AOB是多少度?【思路点拨】图中所有锐角的和是150°,图中一共有几个锐角呢,观察图形可知,除了∠1,∠2,∠3外,还有∠1+∠2,∠2+∠3,和∠AOB三个锐角。
因此有∠1+∠2+∠3+(∠1+∠2)+(∠2+∠3)+∠AOB=150°,根据∠1=∠2=∠3,就可以求出∠AOB的度数。
小学数学角度计算练习题
小学数学角度计算练习题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起点所构成的图形,它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角可以用度数或弧度来衡量,下面是一些与角度计算相关的练习题。
2. 练习题一:角度计算(1) 已知角A的度数为30°,角B的度数为60°,求角A与角B的度数和。
(2) 将一个直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3) 两个角的度数和为180°,已知一个角的度数为60°,求另一个角的度数。
(4) 一个角的度数为x,另一个角的度数为120°,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和为180°,求x的值。
3. 练习题二:角度与直线(1) 已知两条直线相交,交点为O,角AOB的度数为80°,求角BOC的度数。
(2) 已知两条直线平行,角A的度数为60°,求角B的度数。
(3) 已知两条直线垂直相交,角A的度数为45°,求角B的度数。
4. 练习题三:角度与三角形(1)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的度数为40°,角B的度数为60°,求角C的度数。
(2)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的度数为30°,角B的度数为45°,求角C的度数。
(3)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的度数为60°,角B的度数为75°,求角C的度数。
5. 练习题四:角度与平行线(1) 已知平行线l和m被一条横切线n相交,角A的度数为50°,求角B的度数。
(2) 已知平行线l和m被一条横切线n相交,角A的度数为70°,求角B的度数。
(3) 已知平行线l和m被一条横切线n相交,角A的度数为60°,求角B的度数。
6. 练习题五:角度与圆(1) 已知直径AC的度数为120°,求弧BC的度数。
(2) 已知圆心角ACB的度数为60°,求弧AB的度数。
(3) 已知弧AB的度数为90°,求半径AC的度数。
角度的加减乘除计算题
角度的加减乘除计算题一、试卷内容(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已知∠A = 30°,∠B = 45°,那么∠A + ∠B等于()A. 65°B. 75°C. 85°D. 95°答案:B。
解析:30°+ 45° = 75°,直接将两个角度的度数相加就可以得到结果。
2. 若∠C = 60°,∠D = 15°,∠C - ∠D的结果是()A. 45°B. 55°C. 65°D. 75°答案:A。
解析:60° - 15° = 45°,就是用大角度的度数减去小角度的度数。
3. 一个角是30°,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这两个角的和是()A. 60°B. 90°C. 120°D. 150°答案:B。
解析:另一个角是30°×2 = 60°,它们的和就是30°+ 60° = 90°。
4. ∠E = 40°,∠F是∠E的1.5倍,∠F - ∠E等于()A. 10°B. 20°C. 30°D. 40°答案:B。
解析:∠F = 40°×1.5 = 60°,60° - 40° = 20°。
5. 两个角分别是25°和55°,它们的和乘以2是()A. 160°B. 180°C. 200°D. 220°答案:A。
解析:(25°+ 55°)×2 = 80°×2 = 160°。
6. ∠G = 70°,∠H = 30°,∠G除以∠H的结果约为()A. 2.33°B. 2.5°C. 2.67°D. 2.8°答案:A。
小学求角度10题
小学求角度10题
以下是10道适合小学生练习的角度计算题目,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角度的基本概念,掌握角度的计算方法。
基本角度认识:
一个完整的圆是多少度?
直角判断:
一个角是90°,它是什么角?
锐角和钝角判断:
一个角比90°小,它是什么角?一个角比90°大但比180°小,它是什么角?
计算两角之和:
一个角是30°,另一个角是60°,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度?
计算补角:
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45°,那么它的补角是多少度?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
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分别是50°和6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平角计算:
一个角的补角是130°,求这个角的度数。
利用钟表计算角度:
时钟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
多角度之和:
有三个角,分别是35°、45°和70°,求这三个角的和。
多角度计算综合:
四边形ABCD中,已知∠A=60°,∠B=90°,∠C=120°,求∠D的度数。
这些题目旨在通过不同的角度计算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角度的概念,掌握角度的加、减以及补角、内角和等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运算能力。
折叠求角度的数学题
折叠求角度的数学题折叠后角度的计算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
直角:等于90°的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
平角:等于180°的角。
周角:等于360°的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周角=2平角=4直角1、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形成的图形,已知:∠1=32°,∠2是多少度?∠2=90°-32°×2=90°-64°=26°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如图折叠,其中1+22+23=210°,求∠1、∠2、∠3的度数。
因为∠1+∠2=180°∠1+∠2+∠3=210°所以∠3=210°-180°=30°所以∠1=∠3=30°∠2=180°-∠1=180°-30°=150°3、下图是用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得到的图形,已知∠1=36°,∠2=是多少度?∠2=(180°-36°)÷2=144°÷2=72°4、下面两个图中的∠1和∠2相等吗?为什么?①由分析知:∠1+∠3=90°,∠2+∠3=90°则∠1=90°-∠3,∠2=90°-∠3所以∠1=∠2②由分析知:∠1+∠3=180°,∠2+∠3=180°则∠1=180°-∠3,∠2=180°-∠3所以∠1=∠2所以两个图中∠1和∠2都相等。
角度换算,度分秒换算计算题
角度换算,度分秒换算计算题45度30分等于多少度?
A. 45.3度
B. 45.5度
C. 45.75度
D. 46度
60度15分36秒等于多少度?
A. 60.1536度
B. 60.26度
C. 60.25度
D. 60.3度
将36.875度转换为度分秒表示,结果是多少?
A. 36度52分30秒
B. 36度53分30秒
C. 36度54分30秒
D. 36度55分30秒
123.456度等于多少度多少分多少秒?
A. 123度27分21.6秒
B. 123度27分22秒
C. 123度27分23秒
D. 123度27分24秒
将78度45分转换为度的小数形式,结果是多少?
A. 78.45度
B. 78.75度
C. 78.875度
D. 79度
54度30分18秒等于多少度的小数形式?
A. 54.3018度
B. 54.505度
C. 54.51度
D. 54.6度
下列哪个选项是将32.125度转换为度分秒的正确结果?
A. 32度7分30秒
B. 32度8分30秒
C. 32度9分30秒
D. 32度10分30秒
将100度转换为度分秒表示,结果是多少?
A. 100度0分0秒
B. 99度60分0秒
C. 1度0分0秒(这个选项显然是错误的,但为了保持选项的多样性而列出)
D. 以上都不是,100度就是100度,无需转换。
小学数学角度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角度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知识要点角度计算是指平面图形中,不知道大小的角,可以通过已知角的大小根据角与角的关 系计算出来。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平角 等于180°,周角等于360°.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钝角,最多有一个直角。
可以有 三个锐角。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相等,等边三 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都是60°;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正方形和长方形每个角都 是 90°。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对角度数相等,与相邻的角相加等于180°.Z1=Z2 Z3=Z4 Z1+Z3=180° Z2+Z4=180°解题指导1答:N a 是 85° . 总结:同学们要牢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变式题1】下图中x 是多少度?-142°,也就是N a+57° 【解题过程】180° -142 180° -57° =142 =38180°,根据图形可以看出,180° - (N a+57°) =180° 就可以求出Na 的度数。
-38° =85°【例1】求下图中N a 的度【思路点拨】三角形的内角和O解题指导2【例2】在下面的图中,Z1=Z2=Z3,在这个图中所有锐角的和是150°。
ZAOB是多少度? 【思路点拨】图中所有锐角的和是150°,图中一共有几个锐角呢,观察图形可知,除了Z AOB=Z1+Z2+Z3,Z1=Z2=Z321X10=150°N1=150°:10=15°2AOB=15°X3=45°答:2AOB=45°.总结:在本题中利用了数图形的规律知识。
(完整版)角度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题50道
(完整版)角度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题50
道
角度加减法混合运算练题50道
1. 画出以下两条直线的夹角:
a) 直线AB和直线CD的夹角是多少度?
b) 直线EF和直线GH的夹角是多少度?
c) 直线IJ和直线KL的夹角是多少度?
2. 对于下面的三角形,求解角度X、角度Y和角度Z:
a) 三角形MNP,已知角度M=30度,角度P=45度,求解角度N。
b) 三角形QRS,已知角度Q=60度,角度R=75度,求解角度S。
c) 三角形TUV,已知角度U=90度,角度V=30度,求解角度T。
3. 针对下面的图形,计算角度A、角度B和角度C的度数:
a) 三角形XYZ,已知角度X=50度,角度Y=70度,求解角度Z。
b) 四边形ABCD,已知角度A=80度,角度B=60度,求解角度C。
c) 五边形EFGHI,已知角度E=75度,角度F=90度,求解角度G。
4. 解答以下问题:
a) 如果角度X和角度Y的和是180度,角度X的度数是90,求解角度Y的度数。
b) 如果角度A和角度B的和是90度,角度A的度数是30,求解角度B的度数。
c) 如果角度P和角度Q的和是270度,角度P的度数是120,求解角度Q的度数。
5. 下面的图形中,求解缺失的角度度数:
a) 在平行线AB和CD之间的角度是多少度?
b) 在垂直线EF和GH之间的角度是多少度?
c) 在相交线IJ和KL之间的角度是多少度?
这些是角度加减法混合运算练题的50道题目。
希望能帮助你加深对角度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总字数:{word count}。
七年级数学角度的计算(专题)(含答案)
角度的计算(专题)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如图,∠AOC=∠BOD=90°,若∠AOB=150°,则∠DO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答案:A解题思路:∵∠AOB=150°,∠AOC=90°,∴∠BOC=∠AOB-∠AOC=150°-90°=60°.∵∠BOD=90°,∴∠DOC=∠BOD-∠BOC=90°-60°=30°.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余角2.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110°,则∠AOC的度数为( )A.25°B.35°C.45°D.55°答案:D解题思路:.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平分线3.如图,已知∠COD为平角,OA⊥OE,且,则∠DOE的度数为( )A.30°B.45°C.60°D.75°答案:A解题思路:∵∠COD为平角∴∠COD=180°,即∠AOC+∠AOE+∠DOE=180°.∵OA⊥OE∴∠AOE=90°.∴∠AOC+∠DOE=180°-∠AOE=180°-90°=90°.∴∠AOC=2∠DOE,∴2∠DOE+∠DOE=3∠DOE=90°,∴∠DOE=30°.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角的定义4.如图,直线AB与EO相交于点O,∠EOB=90°,∠FOD=90°,如果∠AOD=140°,那么∠EOF 的度数为( )A.60°B.50°C.40°D.30°答案:C解题思路:∵∠AOD=140°∴∠BOD=40°∵∠EOB=90°∴∠EOD+∠BOD=90°∵∠FOD=90°∴∠FOE+∠EOD=90°∴∠FOE=∠BOD=40°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角5.已知∠AOB=70°,以O端点作射线OC,使∠AOC=28°,则∠BOC的度数为( )A.42°B.98°C.42或98°D.82°答案:C解题思路:如图,当点C与点C1重合时,∠BOC=∠AOB-∠AOC=70°-28°=42°当点C与点C2重合时,∠BOC=∠AOB+∠AOC=70°+28°=98°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6.已知从点O出发的三条射线OA,OB,OC,若∠AOB=50°,∠AOC=30°,则∠BOC的度数为( )A.80°或20°B.40°或10°C.40°或20°D.80°或10°答案:A解题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先作∠AOB,因为射线OC的位置不确定,且∠AOC∠AOB,故需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射线OC在射线OA的右边,如图1,求∠BOC,设计方案:∠BOC=∠AOB+∠AOC=50°+30°=80°②射线OC在射线OA的左边,如图2,求∠BOC的度数,设计方案:∠BOC=∠AOB-∠AOC=50°-30°=20°综上,∠BOC的度数为80°或20°.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7.已知∠AOB为直角,∠AOC=40°,若OM平分∠AOB,则∠MOC的度数为( )A.65°或25°B.65°或85°C.5°或65°D.5°或85°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先作∠AOB,因为射线OC的位置不确定,且∠AOB∠AOC,故需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射线OC在射线OA的左边,如图1,求∠MOC的度数,设计方案:②射线OC在射线OA的右边,如图2,求∠MOC的度数,设计方案:综上,∠MOC的度数为5°或85°.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平分线8.已知∠AOB=60°,∠AOC=4∠BOC,则∠AOC的度数为( )A.12°或20°B.12°或48°C.48°或80°D.20°或80°答案:C解题思路:由题意,射线OC的位置不确定,需要分类讨论.因为∠AOC=4∠BOC,所以∠AOC∠BOC,则射线OC只能在射线OA的右边,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当射线OC在∠AOB的内部时,如图1所示,求∠AOC的度数,设计方案:设∠BOC=x,则∠AOC=4x,依题意得x+4x=60°,解得x=12°,所以∠AOC=4×12°=48°.①当射线OC在∠AOB的外部时,如图2所示,求∠AOC的度数,设计方案:设∠BOC=x,则∠AOC=4x,依题意得4x-x=60°,解得x=20°,所以∠AOC=4×20°=80°.综上所述,∠AOC的度数为48°或80°.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9.已知∠AOB=54°,∠AOC=2∠BOC,OM平分∠AOB,则∠MOC的度数为( )A.9°或81°B.72°或54°C.9°或18°D.81°或18°答案:A解题思路:由题意,射线OC的位置不确定,因此需要分类讨论.①当射线OC在∠AOB的内部时,如图1所示,由∠AOB=54°,∠AOC=2∠BOC,得∠BOC=18°,所以.②当射线OC在∠AOB的外部时,如图2所示,求∠MOC的度数,设计方案:由∠AOB=54°,∠AOC=2∠BOC,得∠BOC=54°,所以.综上所述,∠MOC的度数为9°或81°.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10.已知∠AOB=20°,∠AOC=4∠AOB,且∠BOC∠AOC,OD平分∠AOB,OM平分∠AOC,则∠MOD的度数为( )A.30°或50°B.20°或60°C.30°D.50°答案:C解题思路:分析知射线OC的位置不确定,需要分类讨论,又因为∠BOC∠AOC,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一种情况.如下图所示,由∠AOB=20°,∠AOC=4∠AOB,得∠AOC=80°,所以.综上所述,∠MOD的度数为30°.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度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角度的计算题
1.如图,已知∠AOB=120°,OC 是∠AOB 的一平分线,OD 是∠BOC 的平分线,求∠AOD 的度数。
2.如图,已知
O 是直线AB 上的点,
OD 是∠AOC 的平分线,OE 是∠COB 的平分线,求∠DOE 的度数。
3.如图,已知∠AOC=∠BOD=78°,∠BOC=35°,求∠AOD 。
4.如图,已知∠AOB =150°,
∠AOC =∠BOD =90°,求∠COD 的度数。
5.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 ∠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 ∠COF=34°,求∠BOD 的度数。
6.如图,OA ⊥BC 于O ,OA 平分∠DOE , ∠COE =80°,求∠AOD 的度数。
7.如图,已知∠1=24°40′,OD 平分∠BOC , 求∠AOD 的度数。
8.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O ,OA 平分∠EOC , ∠EOC=70°,求∠BOD 的度数。
9.(1)如图,已知∠AOB=90°,∠BOC=30°,OM 平分∠AOC ,ON 平分∠BOC ,
求∠MON 的度数。
(2)如果(1)中的∠AOB=α,其他条件不变,求∠MON 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