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1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
《7.1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7.1 怎样描述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的概念,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以及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 描述运动的方法:(1)图形法:通过画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变化的图形来描述运动。
(2)表格法:通过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来描述运动。
3. 速度的概念: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
4. 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 = 路程÷ 时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的概念,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
2. 掌握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概念,描述运动的方法,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尺子。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思考如何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
2. 知识点讲解:(1)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描述运动的方法:图形法、表格法。
(3)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速度 = 路程÷ 时间。
3. 例题讲解:例题1:一辆汽车从出发点出发,经过10秒行驶了200米,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解答:速度 = 路程÷ 时间= 200 ÷ 10 = 20(米/秒)4. 随堂练习:练习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平均速度为5米/秒,行驶了400米,问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用了多少时间?答案:时间 = 路程÷ 速度= 400 ÷ 5 = 80(秒)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运动的概念2. 描述运动的方法:图形法、表格法3. 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 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 = 路程÷ 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辆汽车从出发点出发,经过20秒行驶了400米,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1. 怎样描述运动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一)1.PPT呈现自主学习任务一、机械运动的定义。
2.检查自学情况1.学生阅读第一段,勾画并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2.学生回答问题PPT展示自学任务通过自学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一)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人、轮船、火车、飞机都在做机械运动。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并总结PPT展示问题及答案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
自主学习(二)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任务二、观察课本插图7-1(a)、(b),完成活动1中的填空和问题,将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2.检查自学情况3.PPT呈现活动1的问题和答案。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自学任务二2.学生回答问题PPT展示自学任务及答案通过完成活动1提出的问题问题,使学生深刻明确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先选一个物体作参照,再看物体相对于所选定的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自主学习(三)1、让学生阅读P39页第二段, 勾画出并理解什么是参照物以及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自学任务交流展示并总结PPT展示问题及答案使学生深刻明确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堂课由于内容较为丰富,也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可选取的多媒体资料很多,而且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都较高,因此在选择上必须注意如何取舍,原本选取了将近15段视频资料,但在授课时反而出现了时间不够用,每个片段只能一扫而过,根本无法起到作用,在经过仔细的筛选后,只留下几个片段,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给学生活动和思考,这样一来效果反而好了。
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会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2019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教案:2019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 怎样描述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19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七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怎样描述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运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2. 学习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3. 掌握用图像和数学公式描述运动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概念,能够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使学生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和数学公式描述运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 教学重点:用图像和数学公式描述运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移动的物体,思考如何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
2. 知识讲解:(1) 运动的概念及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用图像和数学公式描述运动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一些简单的运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1. 运动的概念及分类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 用图像和数学公式描述运动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个小球从桌面滚下的运动,并绘制速度时间图像。
2. 作业答案:(1) 小球从桌面滚下的运动可以描述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速度时间图像如下:时间 | 速度|0 | 0t | 1/2gt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运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较好,但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教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 怎样描述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的第1节《怎样描述运动》。
本节课主要介绍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以及如何用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相对性原理。
2. 学习速度、时间和位移等物理量,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会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认识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和位移等物理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用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能力,以及运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分析物体运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及相对性原理。
2. 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描述物体的运动。
难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2. 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PPT课件。
2. 物体运动图像示例。
学具:1. 课本。
2. 笔记本。
3. 铅笔和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判断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
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知识讲解:讲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介绍相对性原理。
讲解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用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用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自行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并用物理量描述。
5. 图像分析:讲解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以及如何用物理量描述物体的运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及相对性原理。
2. 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方法。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物理备课大师 【全免费】第七章1如何描绘运动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l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能否运动泞先要选用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认识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过程与方法(4 )经过对人最生活案例的察看、议论和剖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育学生初步察看能力,学习从详细现象中概括抽象山物理看法和规律的方法。
(5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能否运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6 )经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全部事物都处于永久的运动之中,建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心主义世界观。
教课要点:让学生经过人益的生活案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课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平时看法中以为人地是静止的,因此选“运动的物体” 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战胜学生脑筋中前看法的影响,是本节教课的难点。
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指引学生列举生活中对于运动的实例,比方:飞驰的骏马,绽开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进而指引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全部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教授新课(一)。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教师指引 ] :组织争辩赛辩题:火车究竟动仍是不动?[ 学生活动 ] :正方:小明派看法--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反方:小华派看法 -- 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 学生活动 ] :如何判断物体能否运动?看图 7-1 ,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看法[ 剖析得出结果 ] :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仍是运动的,第一要选定参照物,再依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地点能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用站牌,小华选用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因此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 教师指引 ] :学生经过争辩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看法。
[ 学生活动 ] :在老师指引以下举一些实例来增强对看法的理解。
[ 看图 ] :要修业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 7-2 进行研究,指引学生察看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有关内容。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1怎样描述运动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1怎样描述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7章第1节“怎样描述运动”。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以及运动的各种形式。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运动。
2. 描述运动的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
3. 运动的种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的概念,掌握描述运动的方法和运动的种类。
2.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变速运动的概念,掌握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区别。
2. 教学重点:掌握描述运动的方法,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思考它们是否在运动,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
2. 讲解运动的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 讲解描述运动的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时间是指运动所经过的时间,路程是物体运动的总距离。
4. 讲解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变速运动是速度变化的运动。
5. 例题讲解: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计算物体的运动情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计算一些物体的运动情况。
7. 板书设计:运动的概念、描述运动的方法、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区别。
8. 作业设计:题目1: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小时,求它行驶的路程。
答案:路程 = 速度× 时间 = 60公里/小时× 2小时 = 120公里。
题目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秒后速度变为6米/秒,求它在3秒内的位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 怎样描述运动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出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
该节主要介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学会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参照物来确定。
2. 学生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如何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运动的速度快慢如何?2. 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速度的概念。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参照物来确定。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给出几个关于运动和静止的例题,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用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心得和经验。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并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
例题: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
判断自行车和汽车的运动状态,并描述运动的快慢。
2. 答案:自行车:运动,速度较慢。
汽车:运动,速度较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了速度的概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怎样描述运动单元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5、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难点选取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及认识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
提出问题:宇宙中一切都在运动吗?物理学怎样描述运动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机械运动”1、学生观察教材“活动1”,完成下面两个问题A、图中哪些小孩运动了,哪些小孩没动?B、你是怎样判断的?2、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完善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总结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学生讨论思考了解什么是参照物和机械运动参照物: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先选参照物,再作比较4、多媒体图片播放生活中的事例,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所选的参照物5、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小结: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巩固提升1.【2017.淮安】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21教育网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2.【2017.扬州】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教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怎样描述运动一、教学内容1. 运动的描述方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能够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使学生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的描述方法,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正在移动的物体,如正在移动的电风扇、桌子等,并尝试描述它们的运动状态。
2. 知识讲解:讲解运动的描述方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介绍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运动的描述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地行驶,行驶了3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运动的描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一名学生从学校出发,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回家,回家用了4小时,求学生的家离学校多远?5. 巩固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运动场景,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并运用运动的描述方法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运动的描述方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平均速度:总路程 / 总时间3. 瞬时速度:某一时刻的路程 / 该时刻的时间七、作业设计1. 请用运动的描述方法,描述下面物体的运动状态:(1)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地行驶,行驶了3小时。
(2)一名学生从学校出发,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步行回家,回家用了4小时。
2. 计算下面物体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地行驶,行驶了3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八年级物理下册 7.1《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7.1 怎样描述运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⑵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
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⑶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⑷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⑸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⑹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多样性。
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其中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
机械运动的知识是学习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进一步学习“速度”、“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必备知识。
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教材由浅入深,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机械运动,再进一步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即:机械运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相对性→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教材每一个知识点的展开,大都是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然后通过“想一想”栏目,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本节教材最后对运动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本节教学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大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大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参照物既是本节的一个知识点,参照物的选取也是研究机械运动的重要方法。
参照物的概念几乎贯穿本节的始终,认清参照物对于研究机械运动的重要作用,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怎样描述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运动状态描述方法上的收获和不足。
2.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使其能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运动状态描述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共同完善运动状态描述方法。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
2.强调运动状态描述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3.总结小组讨论中的优秀成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运动状态描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反思与评价注重反馈: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反馈。
5.教学内容与过程环环相扣:本案例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紧密相连,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再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这种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吸收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沪粤版八下物理7.1 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7.1怎样描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3.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4.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如激烈的足球比赛,优美的冰上芭蕾;火箭拔地而起,瀑布飞流直下;辽阔的草原上万马奔腾,蔚蓝的天空中飞机编队拖着彩色烟雾在做特技飞行;子弹击碎鸡蛋的慢镜头特写,花朵盛开的快镜头播放……画面戛然而止,学生意犹未尽。
这时,可声情并茂地诵出如下文字:“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草长莺飞,万马奔腾。
公路上车辆如梭,川流不息;长空里机群呼啸,风驰电掣。
运动使我们的世界变化多姿。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吗?物理学中怎样描述运动?”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活动1:让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观察下图:(1)对比甲、乙两图,判断:哪个小孩运动了,哪个没动?(2)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重点应放在第二个问题上,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感悟,体会“比较”的方法。
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点明参照物的概念: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参照物。
活动2: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教师引导:先选参照物,再作比较,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否则,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教师提问:除了以上例子外,还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学生列举大量生活实例。
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总结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作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多媒体展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朝葛洪《抱朴子》“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唐无名氏《浪淘沙》“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唐李白《秋浦歌》活动1:学生齐声朗诵,并对之做出分析和解释。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1怎样描述运动说课稿
(3)通过数学描述运动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实践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运动的描述方法、参考系的概念、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具体来说,首先介绍运动的描述方法,包括文字描述、图像描述和数学描述等;接着引入参考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参考系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然后讲解位移、路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基本物理量,为分析物体运动提供定量依据。
4.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和问题,使学生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己,增强自信心。
5.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和问题驱动教学。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生生互动: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课堂展示: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或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同伴互助: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实验现象、讲解理论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
2.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合作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具备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
4.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提高拓展:
(5)选取一个实际运动问题,如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6)结合实际运动问题,思考图像分析法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等。
4.小组合作:
(7)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a.如何通过图像分析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b.在不同运动状态下,速度、位移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3.作业完成后,及时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4.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2.新知讲解:详细讲解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如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等,并举例说明。
3.图像分析法:介绍图像分析法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4.实例演示:通过动画、图像等教学资源,演示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速度、位移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状态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段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速度变化。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这种变化呢?”
2.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述运动员的速度变化,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知识拓展: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运动状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速度、位移变化规律。
粤教沪科初中物理八下《7.1 怎样描述运动》
7.1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l)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泞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人最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山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5)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人益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人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教授新课(一)。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辩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观点--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学生活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看图7-1,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概念[分析得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看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7-2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1 怎样描述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泞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对人最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山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5)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人益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人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教授新课
(一)。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
辩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
[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观点--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
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
[学生活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看图7-1,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概念
[分析得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看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7-2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展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晋朝葛洪《抱朴子》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唐无名氏《浪淘沙》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唐李白《秋浦歌》
[学生活动]:齐声朗诵,并对之作出分析和解释。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这类佳句与运动的相对性相关。
再结合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出“运动的相对性”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学生结合本节的STS观看播放的课件等视频资料,加深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相对运动和静止。
并指明参照物
(三)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运动
[教师引导]:通过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多形式的运动。
[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三.课堂小结
1、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判别。
2、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
四.作业:P39-40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