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1.1我生活的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德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三年级品社下册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
2.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培养关心社会的行为。
3.知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社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积极融入社会。
二、自主预习
1.人们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个人是的有机组成部分。
3.人的身份在中确定。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的身份。
三、合作探究
在社会舞台上,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1.请在下表中填写自己现在所处的四种社会关系,并说出这些关系中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四、随堂演练
1.当我们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时,我们的感受是()
A.很热闹,场面震撼
B.作为中国人,我自豪,我激动
C.能到北京天安门,太幸运了
D.升国旗仪式见多了,没啥特别
2.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
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③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④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启示我们需要()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 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 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1. 知识点回顾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认识算法”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上学期学习的内容。
1.1 加减法
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初步学习了加减法,并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和巩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学习加减法,更加熟练地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2 数字大小比较
在数学中,比较数字大小是一个基础性操作。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比较大小的方法,包括比较数字的大小,比较各种形状的大小等。下学期,我们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 学习目标
•掌握正整数的加、减法
•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问题解决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下面我们看一些例子,并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1 问题一:我不懂加减法怎么办?
对于加减法不熟练的同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在白纸上画图模拟加减法的过程
2.找同学或老师请教
3.查阅相关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3.2 问题二:数字大小比较太难怎么办?
数字大小比较需要我们具备对数字的概念和认识,也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和巩固,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经常比较数字大小,亲手绘画各种形状图形并进行大小比较
2.首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
3.经常查看相关数学规律和知识,例如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大小比较
3.3 问题三: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用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
1.若要拿到10元钞票,需要用多少张5元钞票兑换?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
2.关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培养关心社会的行为。
3.知道社会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社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积极融入社会。
二、自主预习
1.人们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个人是的有机组成部分。
3.人的身份在中确定。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的身份。
三、合作探究
在社会舞台上,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1.请在下表中填写自己现在所处的四种社会关系,并说出这些关系中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四、随堂演练
1.当我们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时,我们的感受是()
A.很热闹,场面震撼
B.作为中国人,我自豪,我激动
C.能到北京天安门,太幸运了
D.升国旗仪式见多了,没啥特别
2.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
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③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④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启示我们需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导学案(无答案)
1.1我与社会
【学习目标】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2.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3.通过学生讲述一天的生活和假期见闻认识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从而在参与并奉献社会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难点: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一、自主学习
1.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拓展。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认
识。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会更加关心,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
(2)人的身份是通过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身份。
(3)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可分为、和。
二、合作学习
1.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复习巩固
1.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生活。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
①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②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关心国家发展
④只需搞好学习就可以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又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向前发展。这说明()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自理自立我能行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自理自立我能行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自理自立的重要性,增强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勤劳、节约、自尊自信的品德,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困难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1. 学习生活常识
1.1 做早餐:
学生在班级中模拟早餐制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健康营养的早餐。
1.2 学习如何保管衣服:
老师通过展示范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分类、晾晒、叠放、保管自己的衣物;学生们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 提升生活技能
2.1 学会收拾书包:
学生需要动手将自己的书包全部倒出,然后认真检查每个物品的摆放位置,调整并收拾好自己的书包。
2.2 学会扫地:
通过学习扫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手持扫帚、从门前开始、自内向外、自低向高的方法扫地。
3.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1 学习如何正确穿戴自行车头盔:
老师进行头盔穿戴示范,让学生了解头盔的安全作用和如何正确佩戴;接着学生互相辅助,穿戴好头盔,模拟骑自行车的情景。
3.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急救箱:
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急救箱中不同物品的用途,学习基本的止血、包扎等知识。
三、活动流程
1. 活动前准备
安排好活动日期和时间,预备好学生需要的所有材料和器具。
2. 活动实施
2.1 学习生活常识
在早餐制作环节,老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早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制作,实践操作。
随后老师介绍并展示如何分类保管衣物的方法,学生开始认真执行。
2.2 提升生活技能
在收拾书包和扫地环节,老师首先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互相交流和帮助。
七年级1.1《我上中学了》导学案
2014学年上学期初一政治导学案
1.1《我上中学了》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8,划出重点知识,规范完成课前预习学案内容并熟记基础概念。
2、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
完成合作探究部分,针对训练可先不做。
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2、学会适应中学新生活的方法。
预习案(良好的开始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
【课前调查】
一、完成书本P2页,我对新学校的了解。
结论:
三、测一测你对新学校的适应情况,符合的请打“√”,不符合的请打“×”
1、你是否能遵守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
2、通过努力,你是否能取得与自己实际水平相当的成绩?()
3、你是否积极参加班集的活动?()
4、同学有困难,你是否能乐于帮助?()
5、你能否主动认识新朋友?()
6、你对新学校了解吗?()
结论:如果你有4个“√”或以上,说明;若有2个“×”或以上,说明。
三、阅读课本P3-4页,回答下列问题,请把答案写在书本上。
1、英杰和小辉的境遇有什么不同?
2、英杰为什么很快适应了中学生活?
3、小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与同桌交流,一起帮小辉出主意,使他尽快走出困境。
【课前预习】
一、阅读课文完成思考题:(要求请在卷上写出相应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
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①;
②;
③;
④。
2、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校适应是否良好,主要按以下三个标准来评定:(1);(2);(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中学序曲》导学案+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课中学时代
1.1 中学序曲
一、学习目标
1.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2.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3.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二、自主预习
1.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体现在: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2.中学生生活对我们成长的作用有哪些
(1)中学生活蕴藏着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2)中学生活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中学生活让我们有机会重塑自我。
三、合作探究
材料: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的黄金驿站,从进入中学的那一天起,我们发现自己长大了。中学生活有成长的快乐,也有种种失意与烦恼。据对某地初一新生适应环境情况的调查显示,有56.1%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18.8%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8.9%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明确,24%的学生心态不太平稳。有的学生因环境变化手足无措,有的学生因成绩不佳丧失信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我与社会》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我与社会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感受社会生活
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3.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知识点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4.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5.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6.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感受社会生活
1.2017年春季开学后,中学生小海对同学说,他感受到今年春节合肥市粮、油、肉、蛋、禽、菜、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十分充足,各种商品与前两年相比更加多样。他的这种感受是通过获得的。(C) A.走进农村 B.来到工厂
C.步入商场
D.参观博物馆
2.一年365天,被称为“国旗卫士”的国旗护卫队每天都会比太阳早起一个小时,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和太阳一同升起。观看下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能使我们感受到(A)
A.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生活与哲学学案1.1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哪里?
(2)哲学起源于什么?
2 哲学的任务
(1)哲学的本意是什么?
(2)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知识拓展】
1.(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人的三对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3)哲学上说的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即人的思维)。(4)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正确认识哲学的产生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哲学的智慧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对实践的追问。没有对世界的思考和对实践的追问,哲学不可能也没必要产生。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哲学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3.正确认识哲学的本义。
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4.正确区分哲学的任务和哲学的作用(或功能)。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合作探究】
活动一:从哲学产生的角度,谈谈你对黑格尔名言“熟知并非真知”的理解。
活动二:观看《司马光砸缸》和《田忌赛马》的故事以及邓亚萍的文字图片材料: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退役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进修,在学习哲学后结合自己打乒乓球的经历,写了《运动员学哲学》的文章。
她说:“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感到在中国乒乓球队,时常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 中学序曲 导学案(答案不全)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孙中山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随着思维水平提高,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四、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1、新的起点
中
学
序
曲
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2、成长的礼物
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五、延伸与反思(学生延伸,教师反思)
A.所有科学家艺术家都读过初中,初中学习很重要。
B.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
C.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基础,我们要珍惜中学生活。
D.成为科学家、艺术家是所有中学生的愿望。
5、材料分析题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中学时代是在檀香山和香港度过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常说:“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能知!”“学而后知,知而后能仃,否则;怎么能够为国家所用呢!他还接触到不少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便立志要改造中国。孙中山在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目说:“……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
★4.请参考P6的探究与分享,面对初中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学习】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定义:____ _
②体液的组成:
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
体液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______ _______(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 ______(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2)内环境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讨论】
1.人体不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2.阅读课本P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箭头图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二.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比较复杂,以血浆为例)
(1)血浆的成分:
(约90%)
血浆(约10%
(如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
中含量多一些。
【思考讨论】下列物质中那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呼吸酶,葡萄糖,生长激素,氨基酸,丙酮酸,尿素,CO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脂肪,载体,消化酶。
【自主学习】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与无关。
○3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___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1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word教案 (5)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下)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话题。品味这一话题的提法──我们的生活需要谁,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关键词“需要”,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发现相关的人,更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需要”是一种体验,在学生的体验培养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维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丰富。
1、生活体验──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走进社会”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孩子们生活的舞台,也是他们成长的课堂。因此,引导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出发,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但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可以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课前我引导孩子对自己某一天的生活进行了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于是一些平常熟视无睹的画面映入了孩子们的眼帘。在课堂上的交流中,孩子们谈到了帮助过家找回钱包的警察,生病时为他看病的医生护士,在外吃饭时为他端菜倒茶的服务员,甚至是买早点的摊主、买菜的阿姨。生活中的这些细微末节,在课堂上明晰起来,孩子们纷纷认识到,一个时段为我们服务的人不少,一天中更多,生活中为我们服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生活是需要这些劳动者的服务的呀!
2、活动体验──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感悟
听到过的、看到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哪一种做法能让孩子印象更深,让孩子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的选择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1.1 中学序曲 导学案(无答案)
1.1.1中学时代中学序曲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
3.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二、强基导学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
2.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和,中学时代要为我们的一生奠定。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满怀好奇地撩开;随着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和自己;随着和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和,思考生活的意义……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三、自主探学
1.中学时代的重要作用是什么?(P4)
2.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P5~P7)
四、互帮互学
1.阅读(课本第3页)“探究与分享”,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回答:
◇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答:。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
2.阅读(课本第4页)“探究与分享”,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回答:
◇与小学相比,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
答:。
3.阅读(课本第7页)“探究与分享”,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回答:
◇你读过哪些书?教材中所列书单中的书你读过几本呢?
答:。
4.在中学中怎样对待学习?
答:。
五、达标评学
1.告别了小学,我们迎来了人生崭新的起点。在中学里,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但从“新起点”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新起点主要是指()
A.我们身体发育的新起点
B.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二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第11课我有一双“小巧手”冀教版
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废旧物品,大家都搜集到了什么呢?说一说。
自学感悟:
大家带来的东西还不少,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废物呢?使它变成美丽的手工艺品呢?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话筒、小房子等。)
导
学
过
程
合作探究:
这些作品都是同学们自己开发想象力,自己动手,变废为宝,我们大家能不能呢?
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个小工艺品吧!下面让我们大家动手制作吧!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习准备
1.准备一些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胶水、裁纸刀、裁纸、彩带等,
2.让学生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废旧物品,如牙膏盒、饮料瓶、彩纸等。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设问导读:
(放音频“巧巧手”,让同学们听。)
同学们,刚才这首儿歌是说什么的呢?儿歌歌唱的是巧巧手,大家的手是不是也很巧呢?
年级
二
学科
品德与生活
课型
新授
授课
时间
设计时间
总课时
学习内容
十一我有一双“小巧手”(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简单工具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工具。
2.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制作、展示学生自制的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1.1历史悠久的家乡_冀教版
四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1.1历史悠久的家乡_冀教版
一、历史悠久的家乡
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2、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2、收集整理一些旅游时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讲述旅行时的见闻。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中国政区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像一个反着的大问号是哪一个省吗?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
(这就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
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五、达标测评,巩固记忆:
1、河北省的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有、、、、朝鲜等50多个民族,省会是。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多种,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余种。
2、战国时期,有、、、、、魏、秦七个诸侯国,七国争夺霸业。燕国、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省的部和部,所以后来就将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生活的社区
我家在这里
学习目标
1.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认识并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
2.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及其作用,并会正确使用这些公用设施。
3.了解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激发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社区,理解社区的含义。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有关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
1.仔细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了解社区中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与快乐。
2.可用拍照、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3.上网了解农村或城市社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学习过程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
1.出示城市社区图(见资源平台),导入: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幸福的家,你们瞧,这就是我家所在的地方,你们觉得这个小区怎么样呢?生:环境应该不错吧。生:房子特别多。师: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也很安静,很适合居住。
2.设问:有没有谁来说说你的家在哪里?生:我的家在武昌南湖
保安花园。(我家住在华中师范大学,因为我爸爸是学校的老师)
3.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畅所欲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小区的名字、家庭所住的位置、门牌号码等)
4.小结:无论我们是住在小区、单位宿舍还是临街的房子里,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咱们的许多家庭共同组成了一个个的社区。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活动二:xx和农村社区
1.出示城市社区图或欣赏视频(见资源平台):师: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在社区里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地方,除了这以外,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呢?
2.全班交流:可用图片、绘画、文字展示各组交流。
3.教师出示农村社区图片。设问:这是小华生活的社区,你们见过这样的社区吗?它与我们居住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田园、农舍、水库、学校、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4.小结:我们生活在城市社区,而小华生活在农村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特点。
活动三:社区我知道
1.教师导入:每个社区都有众多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面我要看看谁知道的多。
2.填写卡片:师:看哪个小组填的多?学生写完后,将题板贴在黑板上。
3.我来分类。问:我们来为这些公用设施分个类,想一想它们分
别有什么作用?再商量一下怎么分?
4.小结:社区里这么多的公用设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有花草树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我喜欢社区里的…
学习目标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能积极参加社区中的一些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增进邻里之间友情,提高生活质量。学习重难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区环境,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及互助合作的能力。学习准备师生搜集社区活动的照片或其他资料。
学习过程
活动一:我的社区活动
1.出示图片社区活动(见资源平台),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照片上的人都在做什么吗?生:有的老人在做版画。(过年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去送对联)师:这些都是寒假期间,我所在的社区举办的一些活动,有些活动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你们想不想参加呢?
2.游戏体验:今天我们举行一次“运动会”,项目是“齐心协力——三人四足障碍赛”,请同学们自由组成“三口之家”参与活动。
3.学生活动(注意安全教育)。
4.谈话: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以前我玩的时候也非常开心,相信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吧!
活动二:社区活动小调查
1.看看书中第8页到第9页中的图画。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
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社区家庭运动会、社区腰鼓队、龙灯等等)
2.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同学们,你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参与过的?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同桌互相讨论)
3.谈话: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内,向同学们介绍社区活动吧!(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看到,举例说明。如:社区的元宵节灯会,妇女节文艺演出等。)
4.反馈。你能把当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5.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吗?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呢?
6.总结:
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了解和友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区的变化(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方法,探究社区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访谈、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从而切身感受社区的变化与发展,并增进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学习准备学生分组调查社区的历史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师生共同收集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学习过程
活动一:社区秘密探究
1.(出示学校所在社区的示意图,简介社区的情况)
师:同学们,我们的学校位于武昌南湖花园社区,这里是武昌地区规模最大的居住新区,居民高知高薪人员多,中、小、幼教及老年教育体系俱全,文化教育氛围良好,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活动丰富,邻里文化、公民道德电子档
案、十佳人物评选等活动在市、区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对于我们的社区,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生:老师,我想知道南湖究竟住了多少人啊?(我想知道我们社区里究竟有哪些小学?社区人的生活情况?)
师:大家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进一步了解社区的情况?
2.学生讨论归纳。
生:可以向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询问。
生:我知道我们社区有个网站,我可以上网查资料。
生:我可以去问问xx。
活动二:我的社区我调查
1.学写调查提纲。
师:如果我想了解社区的过去是什么样,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讲的方法来调查。
师:我们在调查前要列出调查提纲,谁知道调查提纲应该怎样写呢?生:应该有调查的内容。(要写调查的时间、要有注意的问题)师:我们可以根据大家所讲的设计调查表,写出调查提纲,完成调查。
2.各小组列出调查提纲,并安排好时间进行调查。
(可以安排课上由老师带着进行调查,学校所在的社区;也可以课后由家长带着去调查,自己居住的社区)
社区的变化(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探究社区的发展变化中体会社区的发展与进步是人们辛勤建设的结果,从而激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