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阳节资料
九月九日课文三年级下册

九月九日课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部编版三年级原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下边整理分享课文、注释及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4.异乡:他乡。
5.遥知:远远的想到。
6.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7.茱萸(zhū yú):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赏析】这首诗写得非常朴素,却达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人一开篇就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身在他乡的游子此时孤独的心境,尤其是在佳节的时候,对亲人的想念,对自己孤身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一个“独”字,道出了诗人多少孤独与凄凉的心境。
两个“异”字强烈地表现了漂泊异乡的孤独。
虽然异乡很繁华,但诗人却举目无亲,只是一个异客罢了。
在重阳佳节时,诗人所在的异乡更是热闹无比,大家都忙着与家人团聚,更显得诗人无处可去、孤独无依。
三、四两句的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插上了茱萸,却少了一位兄弟——诗人自己不在内。
这样写,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需体贴。
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颖处。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的作品,语言质朴,构思简单,但感情真挚,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了所有漂泊他乡之人的内心感受,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
重阳节-百度百科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阳节-百度百科篇一:重阳节资料重阳节的资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佳节。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双阳相重,故称“重阳”。
又称为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现在我国还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我国各地重阳节的风俗习惯重阳节的时候,在我们西北部的陕北,正好是收割的季节,一般过重阳节是在晚上,而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
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民保持了传统的习俗,一般都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登高:一个是为了欣赏美景,另外一个也是为了思念我们的亲人们。
插茱萸:也是为了辟邪,跟我们的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赏菊:这个重阳节正好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喝菊花酒: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重阳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
吃重阳糕:希望大家来年步步登高,一个吉祥的好兆头。
今天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它既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诗篇农历九月初九,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重阳节资料集锦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来源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
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关于重阳节的资料简短

关于重阳节的资料简短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始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老年人的敬意和祝福。
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人的崇尚数字九的传统,因为九月九日这一天有两个九,所以被视为吉利的日子。
而重阳节之所以特别注重对老年人的敬意和关爱,是因为古人将数字九与长寿、健康联系在一起。
九月九日正值秋天,天气逐渐转凉,人们认为此时气候适宜,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因此,重阳节就成为了老年人远离疾病、祈求健康长寿的日子。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提前收拾家中,整齐排列鲜花、水果和糕点,供奉给祖先和故人。
同时,还会登高远足,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登高活动中不仅有老年人的身影,年轻人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以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登高活动更是一个互相激励、增进感情的机会。
此外,一些地区还会举办文艺演出、庙会等活动,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除了登高,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佩戴茱萸。
茱萸是一种植物,又称为杨梅或者海棠果。
人们相信佩戴茱萸可以驱邪避灾,保平安,所以很多人会在重阳节当天佩戴茱萸,希望将吉祥带给自己和家人。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也与饮食密不可分。
在这一天,人们会享用一道特别的食物——重阳糕。
重阳糕是一种由糯米、豆沙、栗子等食材制成的甜品,形状圆润,寓意丰收和团圆。
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重阳糕,享受亲情和家的温暖。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逐渐融入了现代生活方式。
在节日当天,不少人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与家人进行联系,表达思念之情。
此外,一些社区和养老院也会组织各种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和关怀。
总之,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对老年人的敬意和关爱。
无论是登高远足、佩戴茱萸,还是品尝重阳糕,这些都是人们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方式。
重阳节不仅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醇厚,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和关怀老年人的幸福和健康。
让我们在重阳节的时刻,一同向老年人传递真挚的祝福和温暖的问候。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就是阳历的十月或十一月间,这个日期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农历的日期来确定。
此外,与其他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自己的星期,它根据每年的阳历日期来决定。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黄巢的诗人,他善于山水之间创作诗歌。
九月九日这一天,阳气最旺盛,山上的花草树木盛开茂盛,拥有独特的美丽景色。
为了欣赏这美景,黄巢带着一些好友一同登上了秩炮山。
他们在山上赏景,吟诗作对,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
由于九月九日的阳气旺盛,而重阳节有保护阳气的寓意,因此这一天逐渐被人们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
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是登高。
人们会选择高山或高楼,登上山顶,在山上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佩戴菊花、艾叶、茱萸等植物,这些植物有着驱邪避灾的作用。
此外,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传统。
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糕点,里面包括了核桃、莲子、红枣等食材,有着滋补身体的作用。
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会亲自制作重阳糕,并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重阳糕代表着阖家团圆、幸福安康的寓意。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中,重阳节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许多文人都会在这一天举办文艺活动,比如举办诗会、赛龙舟、演奏音乐等。
他们通过这些活动,表达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喜悦之情。
总的来说,重阳节是一个庆祝秋天的传统节日。
它象征着丰收、幸福和吉祥。
人们通过登高赏景、吃重阳糕等方式,庆祝这一节日。
此外,他们还会与亲朋好友一起欢聚,共度这个特殊的日子。
重阳节的日期虽然不固定,但是它所传递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是源远流长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重阳节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承载着对自然、亲情和传统文化的敬意,也给人们带来了秋日的温馨和快乐。
让我们一起在重阳节这一天,欢聚一堂,乘着秋风,享受这个美好的节日吧!。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大全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敬老、孝老、爱老的风气。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解析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解析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民族习俗来庆祝重阳节。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在《易经》中,九月九日,表示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节,还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寓意“久久”长寿之意。
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XX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有着尊老传统的群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脍炙人口。
而现阶段,大量老年人口的增加,“未富先老”的社会压力,赋予了文化色彩浓郁的重阳节更多更沉重的现实意义。
不管怎么说,重阳节只有一天,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的时间里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以此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从风气上加以影响,从观念上加以调整,这才是重阳节真正的意义。
重阳节,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
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重阳的民俗活动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九月九日意义和象征是什么

九月九日意义和象征1. 九月九日的历史背景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日期,也是农历九月初九。
根据《易经》中的理论,九号是阳数之数,象征阳刚之气。
因此,九月九日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象征。
2. 九月九日的象征意义2.1 重阳节的象征意义重阳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
在中国文化中,九号也与“长寿”、“长久”等词汇有关联。
因此,九月九日象征着长寿、健康和幸福。
2.2 九号的象征意义九号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数学中,九被认为是最大的单个数位。
九号象征着尊贵、高尚和完美。
此外,九号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常被人们用于祈求好运和好运气。
2.3 阳刚之气的象征意义九号也象征着阳刚之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刚与阴柔相对应。
阳刚代表着勇气、力量和刚毅。
因此,九月九日也被视为一个崇尚勇气和力量的日子。
3. 九月九日的意义3.1 敬老与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月九日也被视为敬老和孝道的象征。
由于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祖日,人们通常会前往祖坟扫墓、祭拜祖先。
这是一种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孝道的追求。
3.2 登高与赏菊九月九日还是登高和赏菊的好时机。
中国古人常常利用九月九日的好天气,登高远望,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此外,由于重阳节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赏菊,许多人会去菊花展览园参观菊花。
3.3 求吉祥与祈福九月九日也是中国人祈求吉祥和祈福的日子。
人们常常会在这一天祈求好运、健康和平安。
一些人会选择参加庙会或举办家庭聚会来祈求吉祥和团圆。
4. 结语九月九日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日期,具有较为丰富的意义和象征。
它不仅代表着长寿和幸福,也象征着勇气和力量。
此外,九月九日还与敬老、孝道、登高和赏菊等传统活动紧密相关。
在这一天,人们也会通过祈福和求吉祥来追求好运和幸福。
无论是从历史意义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九月九日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庆祝的日子。
以上是九月九日意义和象征的一些简要介绍,这个节日的涵义和庆祝方式还有更多的细节和传说,希望能够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探索。
九月九日关于重阳节的风俗汇总

九月九日关于重阳节的风俗汇总“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的重阳节,既是登高赏菊、祛病避灾的秋游节、祈福节,又是尊老敬老的老人节。
关于重阳节的风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重阳节风俗,欢迎大家阅读!重阳节风俗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主要活动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个节日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许多独特的活动。
它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人们表达感恩之情的机会。
在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人们会参加各种传统活动,以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首先,登高是重阳节的经典活动之一。
九月九日正值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的好时节。
当天,许多人会选择爬山或登高的方式来度过这个节日。
他们会选择一座山峰,有时甚至是陡峭的山脉,去征服它,感受身体的力量和青山的壮丽。
登高不只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而在登高过程中,人们还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能消除疲劳、净化心灵。
其次,品尝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重阳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糕点,它外观光洁,内里松软,香甜可口。
重阳糕的造型多样,有山形、花形等,而其中寓意深远。
在重阳节当天,人们会亲手制作或者购买重阳糕,并和家人一起品尝。
这个过程不仅营养美味,更是一种家庭团聚的温馨感受。
再次,荡秋千也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
荡秋千是中国传统的游戏,也是重阳节的独特庆祝方式之一。
人们会在公园或庭院里搭起秋千,大家排队排队等候,争先恐后地荡起秋千。
在高高地荡起秋千时,人们会感觉到浓浓的快乐和轻松的感觉,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
荡秋千是一种释放压力、放飞心情的方式,也是人们重新获得童真与活力的机会。
另外,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茱萸是一种常绿植物,有祛邪驱毒的功效。
在九月九这一天,人们会采摘茱萸的枝叶,然后将其插在帽子、衣裳上,或放在家中的屋角。
插茱萸被认为能辟邪、消灾,是对家人和自己的一种保护。
同时,插茱萸也代表着团圆和吉祥,寓意着家庭和谐和幸福。
在重阳节当天,人们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文艺表演和传统民俗活动。
有的地方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唱诵优美的诗歌以表达对生命和幸福的感激之情;有的地方会举办舞狮、舞龙等民俗演出,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人们还会一同参加健身活动,如太极拳、广场舞等,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我们在做手抄报的时候需要对重阳节有一个了解,那你对重阳节的了解又有哪些呢?下面是精心为您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9月9日重阳节是属于什么季节

9月9日重阳节是属于什么季节(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9月9日重阳节是属于什么季节每一年的阴历九月九日就是重阳节。
9月9日重阳节的意义

9月9日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生命漫长、安康长寿。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9月9日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以供大家参考!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
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
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化开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开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起先只是宫廷或者是正式的庆祝活动。
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起先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喧闹,《武林旧事》一书中具体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其次天隆重玩乐一番。
明清时期那么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起先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重阳节有什么节日意义九月九日,正好二九相逢,“九”又与漫长的“久”同音,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我国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也称“敬老节”。
在我国敬重老人,孝敬老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美德也表达在季节风俗中。
不仅是老年人的福祉,而且是文明进步的表达,更是重阳节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
你的父母或长辈或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须要敬老,但孝道却仍旧须要。
如今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养老不行能,家庭养老是唯一的出路。
由祭祖、敬老、孝亲起先,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够遍被全部人中,全部的善心、善意和蔼行。
重阳节成为老人家、敬老节是对“尊老、敬老、爱老”的一种传承,所得到的最广泛、最普适的价值,便是“感恩”。
重阳节农历时间是几月几日

重阳节农历时间是几月几日重阳节农历是几月几号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所以重阳节又叫重九节。
重阳节的来历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
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
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九月九重阳节代表什么九月九重阳节是敬老、敬祖以及感恩。
九月九重阳节最早出自《易经》,古人认为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在很久之前就有过重阳节的习惯,在重阳节还有登高祈福、插茱萸以及拜祖祭祖等习俗,除此之外,这一天还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重阳节选在阴历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赋予了长寿的意思,这一天也就被称为“老人节”,代表了小辈对老一辈的祝福和孝敬。
孝道为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所以重阳节里要孝敬长辈。
由上面讲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测到重阳节还有一层感恩的意思。
感恩是人的基本准则,只要心怀感恩,生活才会变得美好。
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最大的一个数字,两个九九想重叠,寓意重九,这也是九九重阳节日期的来历。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来历习俗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来历习俗>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关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
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
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要祭祖敬老

农历九⽉九⽇是什么节⽇为什么要祭祖敬⽼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
从汉代开始,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
下⾯就跟⼩编⼀起来了解⼀下吧。
九⽉九⽇是什么节⽇ 重阳节:⾦秋九⽉,重阳⼜⾄,登⾼望远,饮酒赏菊,重阳节⼜是⽼⼈节,祝天下所有⼈的⽗母,重阳节快乐,⾝体健康长寿 重阳节⼜称重九节、晒秋节。
⼀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与除⼣、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祭祖的节⽇。
庆祝重阳节⼀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989年农历九⽉初九被定为⽼⼈节,倡导全社会树⽴尊⽼、敬⽼、爱⽼、助⽼的风⽓。
2012年12⽉28⽇,全国⼈⼤常委会表决通过《⽼年⼈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初九(重阳节)为⽼年节。
⼜是⼀年重阳节,⼀个关于⽼去的⽗辈的节⽇。
古云:⽗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多少“游必有⽅”的⼦⼥⼀代,距“成功”越来越近,离⽗辈却越来越远。
⼦⼥们长⼤了,他们却变⽼了,眼睛花了、⽿朵背了……任岁⽉倏忽,让我们陪他们⼀起变⽼。
九⽉初九,⽃姆元君圣诞。
并于九⽉初⼀到九⽇,九⽇夜化⽣北⽃九星,长者天皇、紫薇,余者北⽃七元,天有九星,地有九州,⼈有九窍,九星为天地灵根,所以初九⽇为九皇⼤帝圣诞。
阳九,阴六,所以九⽉九⽇为重阳节。
⽞天上帝于今⽇飞升,真灵下降。
重阳节,时值秋风送爽,云淡⼭青,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阳登⾼佳节。
每到这天⼤家都会约上三五好友,登⼭望远,呼吸⼀下⼤⾃然新鲜的空⽓。
重阳节为什么⼜叫⽼⼈节? 农历九⽉九⽇是我国传统节⽇重阳节。
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每到这⼀⽇,各地都要组织⽼年⼈登⼭秋游,交流感情,锻炼⾝体。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为“极数”,九是我国传统⽂化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九⽉初九,⽇与⽉皆逢九,是双九,故⽈“重九”,同时⼜是两个阳数合在⼀起,故称“重阳”,所以这⼀天为重阳⽇。
重阳节的资料重阳节的资料5篇

重阳节的资料重阳节的资料5篇摘要: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年糕等,这些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重阳节作文素材: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
__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所以人们认为这天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青年必须履行孝敬老年人,爱护老年人,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因为“九九”与“久久”是“但愿人长久”的谐音,所以规定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为“敬老日”。
这给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内容。
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年糕等,这些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__160;摘要:在这段日子里,那大而纯的美容菊,艳丽的桃花菊,黄灿灿的金丝菊,翡翠般的绿菊,似玉雕般的蜡光菊,黄白相间的万寿菊……无不色彩纷呈、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供世人观赏。
重阳节作文素材:过重阳节的风俗登高重阳节里人们有登高的习俗,传说这是因为有个叫恒景的人,为了帮助村民铲除妖魔,苦练本领,等到妖魔九月九出来的时候,他请村民登高避祸,自己与妖魔战斗,后来用宝剑将妖魔扎倒在地。
后来,老百姓每年都登高避祸,形成了登高的习俗。
赏月深秋时节,寒气袭人。
在万花凋零时,唯有秋菊盈园,傲霜怒放,高洁清雅,给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在这段日子里,那大而纯的美容菊,艳丽的桃花菊,黄灿灿的金丝菊,翡翠般的绿菊,似玉雕般的蜡光菊,黄白相间的万寿菊……无不色彩纷呈、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供世人观赏。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草本生草本植物。
因秋季开花,又叫“秋菊”。
在二千多年前,菊花大多是黄色的,因此,古代诗人的笔下常常把它写成黄色的、金色的,还用“黄花”代菊花。
《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这是关于菊花的最早记载。
故时至今日,也有人称菊花为“黄花”。
特别是菊花又叫“节花”,谓在重阳节而开的意思。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_重阳节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重阳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你知道重阳节风俗习惯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重阳节风俗习惯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重阳节风俗习惯1、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4、吃重阳糕: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5、饮菊花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重阳节介绍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
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
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
重阳节养生粥1、菊花粥“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
菊花也是能食用的,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
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月九日重阳节资料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
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
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
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
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
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
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
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
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
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
这一天写的。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
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
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
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
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
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
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风气。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
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
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
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
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
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
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
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
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
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
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
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
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
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
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
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
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
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
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
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1、江门:吃山口墟牛肉
牛肉墟本来只是水步镇山口墟的一个特定的墟日,每逢重阳节开
墟。2007年开始,开墟时间延长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一至重阳节。
而每年到牛肉墟买牛肉和吃牛肉的人也逐渐增多,不仅有台山本地
人,还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的大量游客。2008年牛肉墟举办第一届牛
肉节后,台山水步镇牛肉墟开始名声鹊起。
台山牛肉墟,从一个地方性墟集,逐渐发展成一个民俗旅游景点,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重阳节期间都吸引来自各地10多万的游客。在
水步镇山口墟村道两旁以及山坡的几百亩地上,有四五十个搭建起
来的帐篷式的牛肉档、牛肉超市和饮食摊档,牛肉美食应有尽有,
如美味牛骨汤、姜葱炒牛肉片、牛腩萝卜煲、炆牛仔骨等。
相传清光绪乙未年(1895年),水步横水族人在重阳节这天在山
口墟宰一头牛为工匠加菜,剩下的牛肉则由众人自由购买。有一名
大江镇沙浦人蔡氏买了二三斤牛肉回家,他的母亲正好患痧症,危
在旦夕,出痧是忌吃牛肉的,但其母亲拼死吃了几块牛肉,吃后病
症减轻,不久奇迹般痊愈,此奇事远近相传。第二年九月初九是墟
日,专卖牛肉。买得牛肉者,还拿着从北帝庙院子正门入而从侧门
出才回家,以求消灾避祸。后传说为九月初九重阳节赶山口墟、吃
山口墟牛肉,就可祛病除痛,吉祥如意。从此之后,九月初九赶山
口墟、吃山口墟牛肉成为该地最著名的民俗活动。
2、清远连州:炸油糍、蒸米粉
清远连州保安镇的重阳节抬“大神”盛会已持续千百年。每到重
阳节,保安镇日家家户户贴门对,村村寨寨结彩门。盛会最引人注
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摇高神”、“扮故事”等节目。
清晨六时许,轮值的村整理队伍,扛好彩门、彩旗,抬香案,吹
八音,有四人抬着大神轿,步行上福山寺。扮大神者穿上龙袍,戴
好面具和帽子,坐上大神轿。炮响三声,鞭炮齐放,前面两人打铜
锣,扛彩门、彩旗,仪仗队紧跟,接着是四名大汉抬起“大神”轿,
轿的后面打着黄绫伞,还有人担着两个铜锣,舞龙舞狮队紧随其后。
“抬大神”庙会,数万人参与,人山人海,场面极其热闹。活动高
潮在出神队伍游行时;高神由大人扮演,还有儿童扮演的历史故事人
物和舞龙队、舞狮队、乐器队等;高神每到一处,鞭炮齐鸣,鼓乐喧
天。
保安人好客,重阳节家家炸油糍、蒸米粉,用丰盛的酒菜款待宾
客。
3、潮州:吃“油麻团”
潮州人过重阳节不但有放风筝的习俗,还会制作美味的“油麻团”
作为祭品。在潮州地区,当地人用“油麻团”作为祭品也有一定的
来历。因为“油麻团”的“团”,潮人在这里读“缘”,“团”正
好与“缘”的读音相同,因而古时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阳节“结
缘”的重要习俗,其意是结个良缘。重阳节当天,左邻右舍之间互
相探访,互赠“油麻团”。这是潮人重礼仪,讲团结友爱的具体表
现。又因潮人对此节日的传说,与全国各地有所不同,主要的:一
说是日是太阳公公生日;另一说是“九皇诞”。相传“九皇诞”是以
纪念“九皇爷”来纪念汉族封建政权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隐语。故
自古以来,潮人便有以“油麻团”和应时水果祭祀太阳公公或“九
皇爷”,并有持素一天之俗。
“油麻团”是用白糖和油麻、花生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吃起来
会有香甜酥脆之口感而令人垂涎,就是单纯的地豆(即花生)也很是
惹人喜爱的,在民间便有“地豆香(读为蜂),嘴头热”之说法。但
是,“油麻团”吃多了是易于“上火”,故平时很少见到有人做此
买卖,只有到了重阳节的前几天,市面上才有出现做此买卖的摊档,
饼食店也才摆出“油麻团”来。这是到了重阳节才能见到“油麻团”
的缘故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