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_2
《茶馆》检测题1、2总结
《茶馆》阅读检测1一、填充题。
1、老舍,原名,字,满族人。
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作品数量也很多。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等;话剧有《》《方珍珠》《》等。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称号。
2、《茶馆》以北京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
三幕话剧《茶馆》,一幕写一时代,每一幕敲一个时代的丧钟,表现了的历史命运。
3、《茶馆》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顺民”王利发;、的旗人常四爷;胆小怕事、懒散无能、迂腐的“前朝遗民;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4、《茶馆》第一幕里,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的社会现实;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而康六的冲突,揭露了的黑暗本质;庞太监和秦二爷的冲突,表明了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的命运。
5、《茶馆》第二幕里,李三的抱怨、难民的央告、康顺子的求工,表现;,表现了遗老遗少的哀叹;巡警摊派索贿、吴祥子、宋恩子的敲诈、刘麻子的人肉交易,表现了,表现了旧民主主义者的悲哀;,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感情和反抗意识。
6、《茶馆》第三幕里,王利发用女招待,表现了;庞四奶奶请康顺子当“太后”,表现了;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窝头,表现了;三个老人撒纸钱自悼表现了;王利发的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去西山,透露了。
7、在《茶馆》中,除了茶馆老板外,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数十人。
如强买妇女、无恶不作的;贩卖人口、拉纤扯皮的;颇有财势的土财主、资本家;以打架为业、欺软怕硬的流氓头;落魄江湖、相面为生的;被卖给庞太监为妻的贫农;耿直大胆的旗民,等等。
这些人物有的贯串全剧,有的一幕即下,但不管戏多戏少,大都有鲜明的个性。
8、是一位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面对国弱民穷,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他决心搞,但他的努力最终只化成泡影。
《茶馆》课文原文
《茶馆》课文原文摘要:一、《茶馆》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1.课文背景:老舍先生的经典话剧作品2.作者简介: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二、《茶馆》课文概述1.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主要人物及角色关系3.剧情梗概三、《茶馆》课文主题思想1.对旧社会黑暗面的揭示2.反映民间疾苦和生活状态3.社会变迁与历史沧桑感四、《茶馆》课文的艺术特色1.地道的北京话和口语化表达2.人物性格鲜明,充满生活气息3.戏剧性冲突和讽刺手法五、作品影响及启示1.《茶馆》在我国话剧史上的地位2.对后世作家和戏剧作品的启示3.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正文:《茶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话剧作品,以民国时期的北京茶馆为背景,展现了从清朝末期到抗战胜利后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通过对各阶层人物的生动描绘,展示了旧社会的黑暗面和民间疾苦,深刻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故事发生在北京市井的一个茶馆里,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
茶馆里的人物繁多,有老板、伙计、常客、贵宾等,各色人物在这里汇聚,形成了一个小社会。
茶馆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生活状态。
《茶馆》的主题思想丰富,既有对旧社会黑暗面的揭示,也有对民间疾苦和生活状态的反映。
作品以茶馆为舞台,通过人物之间的戏剧性冲突,展现了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和社会变迁。
老舍先生用地道的北京话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茶馆》在我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特色和深刻的社会主题对后世作家和戏剧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不仅让观众对旧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启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借鉴。
《茶馆》老舍ppt课件
《茶馆》剧情介绍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
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经过停业改良
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和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
茶馆前景暗淡。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
只好贿赂巡警免交。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
了他们。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句“大
而大打群架,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八十二岁的卖耳挖 勺的孤老沦落街头,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人火坑,常四爷因为 一句话被捕人狱,还有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等等,这些大 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都显示出晚清末年反动统治阶级 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对立,揭示了那个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
19
提示:
1、下层劳动人民:①③⑨ 2、封建遗老遗少: ② 3、旧民主主义者: ④ 4、民族资产阶级: ⒀ 5、反动统治阶级的走狗帮凶:⑤⑦⑩ 6、社会的渣滓: ⑥⑧⑾⑿
28
➢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各是什么 样的形象?
要 求: 先找出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台
词,然后概括其性格特点
29
王利发
身份:
茶馆掌柜
个性语言:
精明圆滑
33
王: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
个下人。
王: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得早,
18
整体把握第一幕的主旨
理解潜台词的含义课文的结尾“茶客甲”有 一句话: “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文中从哪些地方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 聊生的社会现实?(一定要扣住剧本来回答。)
课文结尾“茶客甲”说: “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四87参考(含答案)
题目: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000多小工。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
选项A:田汉
选项B:曹禺
选项C:欧阳予倩
选项D:夏衍
答案:曹禺
题目:老舍的《茶馆》是几幕剧? ()
选项A:独幕剧
选项B:四幕剧
选项C:三幕剧
选项D:两幕剧
答案:三幕剧
题目: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的人物是()
选项A:秦仲义
选项B:松二爷
选项C:常四爷
选项D:王利发
答案:松二爷
题目:愫方这一人物形象出白话剧 ( )
选项A:《酒后》
选项B:《茶馆》
选项C:《北京人》
选项D:《日出》
答案:《北京人》
题目:《茶馆》第一幕表现的时代背景是()
选项A: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
选项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选项C:“戊戌变法”后
选项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戊戌变法”后
题目:仇虎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 )
选项A:《雷雨》
选项B:《原野》
选项C:《日出》
选项D:《北京人》
答案:《原野》
题目:下列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法”的戏剧是( )。
选项A:《雷雨》
选项B:《压迫》
选项C:《南归》
选项D:《日出》
答案:《日出》
题目:仇虎这一人物形象出自于( )。
选项A:《北京人》
选项B:《原野》
选项C:《雷雨》。
茶馆人物2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投影显示八位人物姓名,点击王利发人名进入相关链接)(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
”“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
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 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
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
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2 茶馆 导学案
课题:茶馆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背景及作者的相关信息。
2、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及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2、话剧中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导入新课: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6.对片断(二)中三个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不当的是( )
A.松二爷胆小怕事,说话唠叨。
B.常四爷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有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反抗意识。
C.二德子强横霸道,恃强凌弱,是封建反动势力的鹰犬和爪牙。
D.据剧本人物介绍,常四爷和松二爷都是“三十来岁”。从对话中可知,他们两人都是像秋瑾(《药》中夏瑜)那样的革命者。
4.话剧以为主,歌剧主要是以来表现剧情,这是由于剧种不同而形成的戏剧语言形式的差异。
5.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根据其场次的多少可分为、;按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6、文学常识:老舍( 1 8 9 9─1 9 6 6 ),原名,字,满族人。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 9 5 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撊嗣褚帐跫覕的称号。撐母飻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 9 6 6年8月2 4日含恨自尽。他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牛天赐传》《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
高中语文试题高二《茶馆》(节选)习题(二)
高中语文试题高二《茶馆》(节选)习题(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茶馆》习题基础知识练习1.对下面划横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我这儿正没有辙呢!(办法)②唱落子的坤角。
(评剧或曲艺)③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
(会说话)④都叫你咂摸透了。
(仔细辨别)⑤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
(千真万确,一点不假)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2.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②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③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你二位这回事!④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⑤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⑥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A.①⑤相同,②⑦相同,③⑥相同B.④⑦相同,①②不同,③⑤不同c.①③不同,②⑤不同,④⑥不同D.④⑦不同,①⑤不同,②③相同3.①咱们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②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对①②中的“改良”,判断正确一项是()A.①②不同。
①为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更适合要求;②为改革B.①②不同。
①为改革;②为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更适合要求c.①②相同,都是改革D.①②相同,都是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更适合要求4.剧中人物唐铁嘴由抽大烟改抽“白面儿”,说明了什么问题?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目的在于批判这些败类的堕落B.讽刺这种人以堕落为荣的无耻嘴脸c.反映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D.控诉贩卖毒品者的罪恶5.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B.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c.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6.课文节选的“幕启”一段,写了茶馆环境和改良后的变化,其作用是()A.暗示茶馆主人王利发发财的愿望破灭了。
从舞台文化角度对比《茶馆》第二幕的两个英译本
从舞台文化角度对比《茶馆》第二幕的两个英译本作者:王雪娇李璀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1期摘要:戏剧翻译与其他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的翻译不同,除了要再现文字含义以外,还涉及到其他因素,如表演性、舞台效果等。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要考虑原语与译语国家的文化区别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本文以《茶馆》第二幕的两个英译本为案例,分析了中外两个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和舞台效果时的异同,指出戏剧翻译需要多方考虑以满足戏剧表演的特殊需求。
关键词:《茶馆》戏剧翻译文化词汇舞台效果苏珊•巴斯内特,世界译坛的领军人物,1985年发表了关于戏剧翻译的一篇论文,题为《依旧身陷迷宫:对戏剧与翻译的进一步思考》(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她在文中提到了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performability)标准,认为这一概念过于模糊,反对译者挖掘剧本语言的动作性,认为译者的任务仅仅是文字上的转换工作,其他如表演、舞台效果等大可放由演员和导演自己揣摩和创作。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她将戏剧翻译与其他文体,如诗歌、散文等的翻译等同起来。
这与1985年以前她关于戏剧翻译的论点大相径庭,因为此前她还认为在戏剧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充分考虑语言的动作性,采用和诗歌、散文等翻译不同的标准,以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
诚如苏珊•巴斯内特所言,戏剧翻译确实就如迷宫一般曲折复杂,让人看不透。
学术界也还未就戏剧翻译的标准问题达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标准。
对比霍华(Howard Gibbon)和英若诚翻译的话剧《茶馆》第二幕,不难发现两个译者实际上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策略,两者各有侧重:霍华更注重对文化意境的保留,尽量提供给读者足够的背景知识,而英若诚则更倾向在剧本中挖掘台词的可表演性,以达到期待的舞台效果,两个译本可谓各有千秋。
《茶馆》 教学设计
《茶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老舍及其作品《茶馆》的相关文学常识。
(2)梳理《茶馆》的剧情结构,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3)分析《茶馆》的语言特色,体会其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2)品味《茶馆》的语言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茶馆》的主题思想,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
(2)探究《茶馆》的艺术特色在表现社会现实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老舍的生平经历、《茶馆》的创作背景和文学地位,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作品的语言特色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选择《茶馆》中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茶馆》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经典的茶馆场景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茶馆的印象和了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作者及作品介绍(1)简单介绍老舍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主要作品。
(2)详细介绍《茶馆》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和文学价值。
3、初读文本(1)学生自主阅读《茶馆》的文本,初步了解剧情和人物。
(2)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茶馆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的身份和性格是怎样的?4、分析人物形象(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茶馆中的主要人物,如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
文学类文本老舍《茶馆》第二幕(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茶馆》第二幕(节选)〔松二爷走进来,穿的很寒酸,可是还提着鸟笼。
松二爷王掌柜!听说明天开张,我来道喜!(看见常四爷)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常四爷二哥!你好哇?都坐下吧!王利发松二爷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王利发(一劲儿说)好!托福!(提起鸡与感菜)四爷,多少钱?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常四爷对!我给你们弄壶茶来!(提物到后面去)王利发松二爷四爷,你,你怎么样啊?常四爷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 二爷,您怎么样啊?松二爷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农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常四爷二哥,您能写能算,难道找不到点事儿作?松二爷嘛,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王利发(端着一壶茶回来。
给常四爷钱)不知道您花了多少,我就给这么点吧!常四爷(接钱,没看,捣在怀里)没关系!王利发二爷,(指鸟笼)还是黄鸟吧?哨的怎样?松二爷晾,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有了点精神)你看看,看看,(打开罩子)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王利发松二爷,不准说死!有那么一天,您还会走一步好运!常四爷二哥,走!找个地方喝两盅儿去!一醉解千愁!王掌柜,我可就不让你啦,没有那么多的钱!王利发我也分不开身,就不陪了!〔常四爷、松二爷正往外走,宋思子和吴祥子进来。
他们俩仍穿灰色大衫,但袖口瘦了,而且罩上青布马补。
松二爷(看清楚是他们,不由地上前请安)原来是你们二位爷!〔王利发似乎受了松二爷的感染,也请安,弄得二人愣住了。
宋思子i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松二爷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补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王利发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痢躬更过瘾!吴祥子哈哈哈哈! 松二爷,你们的铁杆庄稼不行了,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杆庄稼,哈哈哈!(看见常四爷)这不是常四爷吗?常四爷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成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宋思子您的记性可也不错!混的还好吧?常四爷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庚子年; 扶清灭洋,我当了义和团,跟洋人打了几仗!闹来闹去,大清国到底是亡了,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公道话! 现在,每天起五更弄一挑子青菜,绕到十点来钟就卖光。
《茶馆》点评
《茶馆》点评
《茶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由著名作家老舍创作。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悲欢离合。
首先,从艺术手法来看,《茶馆》展现了老舍先生卓越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运用精湛的笔触,以茶馆为背景,将各个阶层、各种性格的人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画卷。
同时,老舍先生还善于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们的劣根性揭示得淋漓尽致,使人在笑声中品味到生活的苦涩。
其次,从思想内涵来看,《茶馆》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作品通过茶馆这个缩影,展示了清末到民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革,揭示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与黑暗。
同时,老舍先生还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塑造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人物形象,揭示了他们的苦难和无奈,并对这种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此外,《茶馆》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它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同时,《茶馆》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思
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后来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思考。
综上所述,《茶馆》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独特艺术风格和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
它以其卓越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思考社会问题和矛盾以及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等人类普遍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馆剧情 (2)
茶馆剧情简介《茶馆》是郭沫若先生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话剧,首演于1961年。
该剧以北方的一间小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的常客们的对话和互动,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和悲惨。
本文将针对《茶馆》的剧情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一幕:末代王朝的困境第一幕以清朝末年为背景,通过茶馆内的对话,展示了末代王朝的困境和社会动荡。
在茶馆内,有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包括有身份的官员,有农民,有小贩,有学生等等。
他们对时局的讨论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贪腐和腐朽,以及普通百姓的苦难和不满。
剧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曹先生,一个贫穷的书生,他通过与茶馆其他客人的对话,表达了对王朝的不满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在与茶馆内的民众进行辩论时,他勇敢地批评了末代王朝的腐败和压迫,表达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第二幕:民族危机与社会动荡第二幕跳跃到了民国时期,展示了国家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
这一幕中,茶馆的客人变多了,茶馆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充满了忧虑和紧张气氛。
在茶馆内,人们谈论着国家的政治局势、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遭遇。
有人议论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人谈论着外国列强的威胁,有人诉说着自己失去家人的悲痛,有人忧心忡忡地思考自己的前途。
这一幕中,一个新的角色出现了,他是茶馆的新主人。
他以商业为重,对政治并不关心,这在茶馆的氛围中引起了争议。
一些顾客对他的冷漠和唯利是图表示不满,而另一些顾客则认为商人的生存本能和个人追求是正常的。
第三幕:人民的苦难和争取解放第三幕发生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新中国时期。
茶馆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地方,充满了人们的激情和希望。
这一幕中,茶馆的客人们谈论着新中国的建设和社会的改革。
他们讨论着农村改革、土地分配和工人阶级的崛起。
茶馆的旧主人对新中国的改革变革充满了期待,并表示愿意为新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茶馆里仍有人面对社会变革的阵痛和不公平感到困惑和不满。
其中一个角色是女学生茜茜,她对女性地位的改变和个人自由的追求充满了热情和渴望。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茶馆》(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剧本情节,体会“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巧妙构思,了解“卷轴式”的结构特点;2.鉴赏本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蕴丰富的潜台词。
教学重点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一、献丑作诗,故事导入有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
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
”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
“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
”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
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
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
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
高长虹是现代名人。
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
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
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
碧野是当代作家。
林风眠是画家。
这就是老舍高超的语言驾御力。
二、品读课文,结构特色曹禺曾称赞《茶馆》第一幕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对于这“罕见”,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写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还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对事件与情节的选择。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
观点一: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罕见”。
课文中的茶馆是个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
老舍认为“戏是人带出来的”“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儿”。
因此《茶馆》采用了“以人带事”的创作手法,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了茶馆老板、民族资本家、太监、教士、农民、打手等各色人物70余人。
众多的人物被放在不同的时代风貌中,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同时,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在横向层面,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刻画和比对,以及对这些人物在茶馆中活动的横断面的截取与组合,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铺展开来。
《茶馆》第二幕课文分析
《茶馆》第二幕课文分析(二)二、《茶馆》的人物形象以人物命运的沉浮变化,来反映时代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向,是《茶馆》深刻思想性的鲜明体现。
课文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大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的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如果说《茶馆》中有主角和中心人物的话,那就是贯穿全剧的茶馆掌柜王利发。
这是一个富有光彩的艺术典型。
在王利发这个人物身上,生动的再现了一个旧社会中精明干练富于混事经验的北京茶馆老板的形象,刻画出了自私、圆滑、怕事,却又一心往上爬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典型。
在旧中国,王利发比穷苦百姓有钱,有地位,财势高出一头,心理、性格、思想和广大受压迫劳动者根本不同;可是,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和反动政权庇护下的大小爪牙们——官差、太监、军警、地痞流氓,有无一不再他的头上拉屎撒尿,他又是个受压迫者、可怜虫,这又是他和反动统治阶级中的人物不同。
在旧中国,王利发这种人是大量存在着的。
他们日趋破落的境遇和悲惨命运,无疑也是广大中国人民被压迫的遭遇的一部分。
王利发在第二幕出场时,已是中年了。
我们看到:这以人物和这一茶馆的种种变化,在剧本中互为一体的融合在一体。
一开幕,老舍先生就采取了已景物烘托人物的戏剧手法,人物尚未登场,周围的情景已展示了十多年来人物思想的发展和命运的变化。
茶馆地点未变,只是前半部分卖茶,后半部分却改成了出租的公寓;茶座也今非昔比,一律是小桌和藤椅,;此外,外国香烟的广告画,已经取代了前清的醉八仙画轴和财神龛……这一切都显示出茶馆主人力图通过改良来振兴茶馆的愿望。
为了保住这份祖传的家业,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加紧剥削克扣自己的帮工,学识贸、赶潮流,力图在“改良”中找出路。
他像一个落水者那样进行挣扎,他仍然胆小怕事,自私保命。
但在受了军阀和兵痞的压迫欺诈之后,表面上,仍然和过去一样面笑容,低声下气,和这帮家伙周旋,可是内心上却产生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茶 馆 (2)
常 四 爷 形 象 分 析
“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
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的着,特意给 你送来了!”“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是呀,您的眼 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 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 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 打打呢!”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
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1、矛盾冲突
人物—人物
人物—社会
(时代)
2 、精读片断,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意义 3、结合有关情节,说说人物语言如何反 映时代特征(如何反映与时代冲突)
从戏剧语言看时代特点
“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
吧?”——满清覆灭。 “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 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 改回来呢!”——政局动荡。 大兵:“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通货膨 胀。 “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 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 ——半殖民 地时代。 “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 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 五千现大洋!”——官僚生活腐化堕落。
崔永久:难说!很难说!你看,今天王大帅打李大 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是谁叫他们打的?
充满幽默风格的语言
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对话,看似可笑, 却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 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 满 。 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 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 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既表现出松二爷的 怀旧情绪, 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老舍《茶馆》读后感范例(2篇)
老舍《茶馆》读后感范例《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
《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
《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
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
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
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
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
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
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老舍《茶馆》读后感范例(2)《茶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座老北京的茶馆中人物和社会的描绘,展现了晚清与民国时期北京人民的生活状况、社会现实和思想变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读完《茶馆》后,对于这部作品的读后感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茶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刻画,成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茶馆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他们或悲凉、或乐观、或怀旧,但又都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老舍《茶馆》读后感范文(2篇)
老舍《茶馆》读后感范文可以说《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一部传世经典之作,我们从这个小小茶馆的兴衰也可以侧面看出中国半个世纪的兴衰。
小说里面每一个人物都各具特色充满了个性,简单的一个茶馆我们看到了朝代的更替,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
文中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其实算是一个处事比较圆滑的人,他要求的不多只要他的小茶馆可以好好地经营,但是在故事的结尾他也是落得一个悲剧收尾。
其实这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悲剧,不管是面对清朝的灭亡前那些封建制度的压迫,还是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荡不安,还有解放初期的内战,茶馆都是坚强的存在着经营着,可是终究还是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打击,悲剧是注定的结局。
关于茶馆最大的感触就是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无论怎么说受伤害最大的还是这些底层的人民群众们,里面也有冲有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和一心想着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可是他们都被悲剧的打压了,就是大多数人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才导致了清朝的灭亡,让当时的中国被列强欺辱。
还有文章中的各种小人物的各种性格的描写也是十分的传神,可以反映出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状况。
没有充满民族正义感的国民的话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是不能真正的站起来,老舍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只有记住那个时代的痛苦才可以走好现在的发展之路。
老舍《茶馆》读后感范文(2)《茶馆》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民国时期北京一家茶馆内发生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中国人民苦难的现状。
这部作品以鲜明的社会意识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使读者深入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本文将从主题、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茶馆》进行深入评析。
首先,主题是《茶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舍通过展现茶馆中不同人物的命运与人生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肮脏。
茶馆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的交流交融也给予了作品更多的张力和内涵。
主题围绕着封建制度下人民的疾苦和命运的悲剧,呈现出了人性的贪婪、欺骗和残酷。
《茶馆》教案2
《茶馆》教案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教学设想1.课外阅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阅读要点;(1)了解戏剧反映的时代背景。
(2)了解《茶馆》结构的独特性,与曹禺的《雷雨》作比较。
(3)认识《茶馆》作者以特殊的戏剧冲突表现主题的方法。
3.做"思考和练习"。
教学时数 3教时(课前预习)课外阅读设计思考练习题(可由学生设计):1 从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明确:舞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
"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
2.与曹禹的《雷雨》作比较,看《茶馆》结构的独特性。
明确:《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
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
曹禹的《雷雨》与老舍的《茶馆》反映的社会时代接近,都是话剧形式,但结构特点却截然不同。
《雷雨》采用的是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作者巧妙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方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在一起,充分表现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尖锐集中,剧情发展紧张激烈。
《茶馆》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都不多,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各自说着自己的事情。
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
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茶馆潜台词
茶馆潜台词整理I1.没有提供应该提供的信息量例如:茶客1:谭嗣同是谁@茶客2: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这是在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在茶馆中的对话,两个茶客听说谭嗣同要问斩,其中一个茶客提出了疑问,但另一个茶客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反而回应了大家都明了的问题。
其表达的潜台词含义就是:皇上都下令问斩了,犯的罪一定不小。
这同时反映了茶客们对市井的漠然态度,他甚至不知道谭嗣同是谁,也不想去知道他是谁,更没有对谭嗣同问斩有何评价,对皇上问斩已然习惯了,不管斩谁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老舍在这里通过两个茶客两句简单的对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老百姓都处于麻木的状态。
2.说话人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应该提供的量通过维新派的秦仲义和守旧派的庞太监的一段问候式的对话来分析:庞:哟!秦二爷!~秦: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那还用问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我早就知道!秦仲义是新派资本家,而庞太监是皇室守旧派,两个人见了面礼貌性的问候之后,秦仲义多说了一句话:“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这是秦仲义在问候之后多出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反映了维新派的不满:问斩了谭嗣同,你们心里高兴了吧。
秦仲义利用反讽刺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晚清政府废除戊戌变法、杀害六君子的不满。
庞太监通过“天下太平了”表达了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警告以秦仲义为代表的维新派,别造反,天下还没大乱呢。
老舍通过这样一个对话外的信息量传递给观众的是当时的时局信息,一个行将就木的晚清政府和蠢蠢欲动的维新派。
质准则下的虚假信息*1.彼此明知道是假话《茶馆》的语言对白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凭无据的话语,特意表现出了质的不合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言外之意。
例如第二幕中无赖唐铁嘴想租住王利发的房子和主人公王利发的一段对话:王: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唐:你呀,看不起我,怕我给不了房租!:王:没有的事!都是久在街面上混的人,谁能看不起谁呢这是知心话吧唐: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王利发因为知道唐铁嘴抽大烟,是个无赖,所以不想把房子租给他,以假话住满了为由婉拒了唐铁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
1、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2、理解本文特点: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王利发)的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展示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教学重点
重点: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难点: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的潜台词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
教学时数:两教时备注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撊嗣褚帐跫覕的称号。
撐母飻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他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
二、《茶馆》简介:
(1957年发表开始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五十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
第一幕,1898年初秋,戌戍变法刚失败,谭嗣同问斩后不久,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
1.剧中描写了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连官府也怕他三分。
2.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府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
3.吃朝庭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
4.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生活豪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
5.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
这一切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即课文节选部分。
(民国初年)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
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1.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
常的生意。
2.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中蒸窝窝头。
3.身怀绝技的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频于失传。
4.恶势力异常活跃,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国民党官僚互相勾结,横行霸道,地痞、特务如鱼得水。
5、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命财产随时受到威胁,王利发在茶馆被人霸占后悬梁自尽。
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的社会,表明旧中国注定灭亡。
剧中通过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区的描写,暗示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本剧是旧社会的一曲葬歌,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结构特点:
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
(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互相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
1、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2、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苦衷、逃兵的蛮横等都表现了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那黑暗社会的产物,这种似乎撐奘碌谋鐢更能激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
3.巧妙的衔接与穿插:
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衔接,使整个戏浑然一体。
如开场,李三向王淑芬抱怨工钱不长,可话越来越多,王淑芬同情李三,引出她与王利发的口角,李三抱怨的时
候提到要关城门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送菜作了铺垫,就这样环环相扣,每一个情节既清楚又连贯。
利用人物特定身份和特殊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
如刘麻子与逃兵在茶馆做人口交易,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有人出现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峰的出现,作为茶馆中迎来送往的生意是完全正常的,因此,自然打断刘麻子的戏,等崔久峰下场后,宋恩子、吴祥子又上场敲诈逃兵。
这种穿插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终止,又使剧情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四、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