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概论

1. 第一次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是毛泽东《反本本主义》

2. 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定为党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上

3.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上

4.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5. 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6. 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中共新民主主义论的三大经济纲领的是《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仸务》

7. 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概括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8.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初步形成《星星之火》

9. 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论十大关系》

10.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2个务必

11.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济兼顾3者利益;政治共存监督;文化200

12.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应注意十六大党章中新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能在分析题中有考查的要求。13.两个先锋队:1)代表依靠工人阶级;2)不排斥其他阶级和阶层,代表人群,代表民族利益3)本质一致的,统一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自觉成为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体现性质。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7.中国共产党内在这个问题上曾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二次革命”论,把革命两个阶段割裂,只看区别,没看联系,要横插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一种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联系,而忽视区别。

二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18.统一战线:A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国共合作,工农小民。B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工农小。

C 抗日:国共工农小民大。

D 解放战争革命统一战线:工农小民。

E 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劳动者,事业建设者,拥护社/统的爱国者。基本经验: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基础,对资产阶级联合斗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19.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20.新民主主义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在不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得到収展。对其有一定节制。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平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定息等方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革命仸务、动力基本一致。

区别:A 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经济条件、政治基础、思想指导、国际条件)。 B 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目的不同(资产阶级共和国,联合专政的国家)

22.武装斗争的原因:社会性质国情,内部封建压迫,外部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主。武装斗争和非暴力形式(民主议会、组织罢工、学生运动等)的关系: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但是并不放弃其他斗争形式,其他斗争形式也是必要的,武装斗争需要其他

的支持。

2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思想上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原则;作

风建设(3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处理党内矛盾;(整风思想教育;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官僚主义等。现实意义:必须:坚持党领导;改善党领导,加强党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新时期:邓3武装全党;必须解决2大课题:提高党的领导/执政能力,不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加强3个方面建设: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发挥3大优势: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哲学部分

1. 物质和意识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 必然性,联系因果,规律性区分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偶然性)

4. 度的范围区分质变和量变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点):和辩证法结合,认识历史唯物主义,主观能动性,实践

6.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只承认必然性不承认辩证法夸大物质对意识的作用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不能科学认识意识的起源(认识片面)

7.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有4 种基本形式(个人、集团、社会、人类);实践的客体是指主体活动的对象的总和,进入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实践的中介是各种工具、手段、程序、方法。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在生产和实践中,主体客体化;在消费和认识过程中,客体主体化;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8. 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1)进行实践决策,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施实践方案。(3)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4)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9. 収展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事物结构的变化和优化。

10.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客观内容;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既有原则的区别,又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真理既有相对性(正确认识的广度、深度、进程有限),又有绝对有(客观内容;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可知性;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具体性(受条件制约,是发展的)

11. 辨证思维方法与科学实践是宏观和微观的关系。辨证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1)归纳(个别→一般)与演绎(一般到个别);2)分析(整体到部分)与综合(部分到综合);3)抽象(客观事物的本质概括)与具体(思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不同于感性具体);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认识历史事物的过程应当符合。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了的历史。

12. 地理环境对社会収展的作用:加速或延缓作用;提供物质资料来源;是社会収展的必要前提。社会収展和人的収展是相统一的过程。(在解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时用得到)

13. 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人的发展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4.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两者揭示客观__________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把2 者割裂会产生3 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2 者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15. 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和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应该将后者放在首位,个人的贡献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16.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中。事物的収展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由于其内部矛盾的作用而不断完善不断前进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