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试卷]长之演说》教学纪实 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实录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儋州一中语文组祝艳【设计说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演讲词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其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结构层次清晰,中心思想明确。
对学生来讲,很容易阅读并理解。
演讲词是一种常见又常用的实用类文本,高中语文教学有必要给予高度关注。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就要提高“大单元意识”。
备课时不能以篇章为单位,各自为战。
要统筹好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分摊在每篇课文中,突出重点,落实到位。
本单元的三篇演讲辞各具特色,使用场合不同,语言风格迥异,学习时的则重点自然也不相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的就职演讲词,短小精炼,内容启迪性强,又是单元首篇,我们在此重点学习演讲词的相关特点,体会长者的殷殷期望。
《我有一个梦想》是著名的集会演说词,有强烈的鼓动性,语言气势如虹,铿锵有力,我们在此重点学习语言和篇章结构在演讲辞上的运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文,饱含着作者恩格斯对友人的追悼和赞誉,因此我们重点研讨文章中流露出的情感,体会马克思对人类的卓越贡献。
本文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充分的预习。
在学习步骤的设计上,要简化对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介绍,更不能把导入演变成名校的宣传广告。
关于演讲辞的文学常识,可以在课文的理解中来理解、学习。
由于课文的特质,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有压力,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简单实用。
必修2的“表达交流”中有“演讲”这一章节,可以用来做拓展学习;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班内小范围的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实践能力。
【课标要求】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2.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课标分解】1.通过阅读并理解课文,能够领会演讲辞的特点,并指导以后的写作实践。
2.通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以及关键语句的分析;能够把握文章宗旨,深刻体会作者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知识概览·【作品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弃官离京南归,开场投身教育。
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年至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革新北大,提倡科学与民主,提倡学术自由,新旧思想兼容并包,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他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理论家。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主要作品:?蔡元培全集??蔡元培教育文选?等。
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理;在表达上,侧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明晰,要言不烦。
其特点如下: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它是用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的,所以必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可讲为前提。
第三,煽动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煽动性。
【重点理解】1.如何理解文中“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针对黑暗的社会风气而言的。
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丧失,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很少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
这也是作者寄希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能自己洁身自好,还要能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2.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那么其造诣,容有底止〞这句话的含意?【答案】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
[试卷+试卷]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
2.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通过总结文章写作特点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重点句子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难点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感受作者情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
幻灯片展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痛苦和追求,都在这里得到集聚和呈现。
沉沉暗夜中的古大陆,这校园中青春的精魂曾为之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
它不是一种物质的遗传,而是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远播。
生活在燕园的人都会把握到这种恒远同时又是不具形的巨大的存在,那是一种北大特有的精神现象,这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改变北大命运的一任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2.简要介绍蔡元培事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生于浙江绍兴,25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
1898年弃官离京南归,委身教育。
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兼司法部代部长等职。
1937年冬上海沦陷后移居香港,1940年在香港病逝。
他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
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毛泽东曾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到教育部来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因为当时的北大因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就有多数友人劝他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的名誉毁掉了;但也有少数友人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整顿。
长之演说》蔡元培与吴稚晖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蔡元培与吴稚晖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时在陪都重庆的吴稚晖撰写了《四十年前之小故事》一文,表达了他对这位“托交游者过四十年”老友的深深怀念之。
这对有着四十年交情的老友,不仅情谊深厚,而且还有着十分相近的人生经历。
同是科举道上人蔡元培与吴稚晖都出生于19世纪60年代,吴稚晖的生日在1865年3月25日,蔡元培则在1868年1月11日。
出生于这一时期的人,只要家中稍有经济实力,一般都会在其幼童时便延请老师到家设塾,或被送入他人所设的学馆中接受传统教育。
当然,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搏取科举功名,以光宗耀祖或改变个人及家庭的命运。
蔡元培的祖父是经营典当业的,父亲则经营钱庄。
蔡家在元培父亲过世之前,家境尚属中等,在绍兴也算是有钱的“小康”之家。
蔡元培虚岁6岁那年,家中便请了一位姓周的老师到家设塾授教。
1894年,应散馆考试,由庶吉士升为翰林院编修。
至此,蔡元培攀到了科举道路的巅峰。
在科举道路上,吴稚晖没有蔡元培顺利。
他出生在江苏阳湖 后并入武进 的一个小商之家,在他5岁的时候便定同族人吴一峰为师,后因这年吴稚晖的母亲邹氏亡故未就。
不久,吴稚晖随外祖母来到无锡邹家,从此由外祖母抚养。
吴稚晖既是吴家的惟一的孙子,同时也是邹家的惟一的外孙,他成了吴邹两家的希望。
7岁那年,吴稚晖被外祖母送至邹姓先生所设的学馆学习,两年后便转到邹氏家祠的学馆学习。
13岁那年外祖母的店铺因经营亏本而关了门,很难筹出学费再让他念书。
但为维持他读书,吴父与其外祖母真伤透了脑筋,每逢学馆收缴学费之时,总得需要10天、半月的时间去筹措才能勉强缴上学费。
为供他读书,全家生活苦到了极点。
吴稚晖在他日后所写的文章中也曾提到:“十五六岁时,处境骤窘,往往断炊。
夜卧绳床,老被寒如铁,外祖母年迈不胜寒。
”1882年,17岁的吴稚晖为谋生活开始自己设馆授学。
在教馆之余,他仍专心致力于攻读儒家经典。
他白天在学馆教书,晚上常跟一班读书朋友切磋学问。
长之演说》金庸北大演讲记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金庸北大演讲记录国际著名报业家、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于1994年10月3日至29日赴北京大学访问,并接受北京大学授予他的名誉教授称号。
下面刊出的是金庸在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仪式上的演讲录音记录,由焦小云记录及整理。
中国文明不断消长现在我是北京大学的一分子了,可以称大家为同学了。
我衷心感谢北京大学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授予我名誉教授的称号。
北大是我从小就很仰慕的大学。
我的亲伯父就是北大的毕业生,故乡人大多不知道他的学问如何,但听说他是北大毕业生,便都肃然起敬。
我念初中时候的班主任也是北大毕业生,他学识渊博,品格崇高,对我很爱护。
虽然现在时隔五、六十年了,我还常常想念他。
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与北大师生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的。
每当我们想到北大,就会想到开明、开放的蔡元培校长,想到眼光远大的马寅初校长,想到许许多多的大思想家、科学家、作家、学者、教授以及跟北大有关系的大学问家们。
北京大学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二是有容乃大的自由的学术空气。
最近几年我在牛津大学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牛津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空气和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是世界一流的,但牛津大学的老师、学生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民的关怀和牺牲,目前却大大不及北京大学的师生。
抗战时期,我考大学,第一志愿就是报考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合办的。
我有幸被录取了。
或许可以说,我早已是北大的一分子了。
不过那时因为我没有钱,西南联大又在昆明,路途遥远,没法子去,所以我不能较早地与北大同学结缘。
今天我已作为北大的一分子,跟大家是一家人了,因此感到莫大的荣幸。
我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
作为新闻工作者,对每一门学问都须懂得一点,但所知都是些皮毛,很肤浅。
专家、教授则不同了,他们对某一门学问有钻研,懂得很深。
这是两种不同的接触知识的方式。
我是新闻工作者,当教授是全然没有资格的。
【教育学习】长之演说》教学纪实 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学习任务课前播放的这段视频,标题就叫《仰望蔡元培》,同学们可以利用其他时间继续观看,文稿和视频出自凤凰网的“文化大观园”栏目。
前几天,即10月10日,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日,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学生:辛亥革命一百年。
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人民寻求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必修2第四单元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与此有关,这是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的演讲,是蔡元培扭转北京大学腐败校风的开始,这对整顿北大校风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学习这篇演说,需要把时间回溯一百年,走回百年前的北京大学,走近蔡元培,才能更好地体会这次演讲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
今天,我们用问题探讨的方式学习课文,把课内与课外、作者与文章结合起来学习,力求全面深入地理解演讲的思想和意义。
把握课文内容大家已经读过这篇课文,下面检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篇演说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蔡元培对北大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还有没有补充的?有。
开头讲到他与北大的关系,最后说自己要履行的计划:改良讲义和添购书籍。
谁能结合课文说说三点希望的具体内容?抱定宗旨:诸君须抱定宗旨,是为求学而来,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砥砺德行:磨练自己的品德修养。
敬爱师友:敬重老师,友爱同学。
理解三点“希望”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单纯地从字面上来解释这三点希望,似乎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是,蔡元培的这场演说,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带来一种强大的震撼作用,它扭转了北大的乾坤,开创了今日北大思想之自由、独立之精神的先河。
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当时北京大学及社会环境怎么样。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平时则放荡冶游,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这些句子告诉我们,当时的北京大学学习风气很坏,很腐败,学生来此,不为求学,不读书,不研究学问,只为做官发财。
教育最新K12长之演说(测)(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总分50分,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25分)星斗其人蔡元培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
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
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
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
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
“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
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
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
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
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
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
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
”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
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恬淡,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
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
长之演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试题
《就任大学校长之演说》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会晤wù 数载zài 指摘zhāi孜孜求学zīB.商榷què 殷勤yīn聘请pìnɡ砥砺德行dǐC.訾詈zǐ弭谤mǐ造诣yì道义相勖xùD.切磋cūo肄业yì敷衍yǎn 能裨实用pí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怡误自趋正轨根基深固以诚相待B.详悉道德沦丧无动于衷旁稽博采C.提携细微末节光阴虚渡力矫颓俗D.卓绝大相背弛精旨奥义潦草塞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
B.执法部门只要真正做到了严格执法,问心无愧,就丝毫不应该惧怕相反还应欢迎媒体的监督,乐于将自己全方位地暴露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
C.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4日在伊朗的纳扎巴拉德城发表演讲,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后退一步,制裁也不能迫使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参众两院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再次表示,要改变处于冷淡状态的日中、日韩关系,为构筑日本与这两个国家面向未来的关系而努力。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公民的文明素质还不相适应。
D.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配套K12长之演说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结构。
2、从整体上感知内容,明了蔡元培先生演讲的中心,进而了解先生的性格特点。
3、感受先生真挚的情感,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所在。
【知识梳理】一.生词注音数(shù)载(zǎi)干(gàn)禄(lù)提携(xié)肄(yì)业孜孜(zīzī)造诣(yì)店肆(sì)沦丧(lúnsàng)訾(zǐ)詈(lì)冶(yě)游塞责(sèzé)会晤(wù)相(xiāng)勖(xù)敷衍(fūyǎn)庶(shù)民切磋(qiēcuō)正轨(guǐ)砥(dǐ)砺(lì)鲜(xiǎn)为人知二、走近作者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先号民友,后改孑民。
他是一个清末的进士,他又是一个真诚的民主主义者。
他旧学深沉,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却又有着明确的开放思想。
1912年他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担任过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
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周恩来“三不主义”──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
1916年在法国游学,接教育部电,让他就任北京大学的校长。
1917年开始担任北大校长。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影响世界历史百人名单”中,排在孔子、孟子、孙中山、毛泽东之后,是中国第五人。
三、整体把握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
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
①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②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长之演说同步练习1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试题
高中语文就任大学校长之演说同步练习1一、基础题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肄.业( ) 弭.谤( ) 造诣.( )塞.责( ) 贻.误( ) 砥.砺( )相勖.( ) 訾詈..(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干.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弭.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宗旨既乖.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相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訾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会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苟.德之不修____________________(9)砥.砺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鲜.不为流俗所染_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人肄业....专门学校B.然弭谤莫如自修C.则其造诣..,容有底止D.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4.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和特点。
(1)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办莫能辩,此所以必相互劝勉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检测试题: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答案
一、语基落实1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肄业(y ì)弭谤(mǐ)..打烊 (y ànɡ).B. 寒碜 (chen).丛冢 (zh ǒnɡ).C. 褴褛 (l ǔ).悚然(s ǒnɡ).D. 商议 (qu è).寂然(tu í).裨补缺漏 (b ì).訾詈 (z ǐ l ǐ)..佳肴 (y áo).会见 (wù).悭吝(jiān).靓妆(liànɡ).旁稽博采 (j ī).思路分析 B 项, “詈”应读“ l ì” ;C 项, “褛”应读“ l ǚ” , “悭”应读“ qi ān”;D 项, “靓”应读“ j ìng”。
答案 A2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导学号 56560019) (1) 各公司还要制作特意的阅报栏, 让《人民邮电报》每日准时置身于阅报栏上, 以方便每一位职工阅读 , 千万别把它。
(2)11月1日起,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禁令, 严禁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花费, 但有些商家对此却。
(3)政府决议者必定要清醒, 一定要将个人利益, 决议才不会出错, 才能实行下去 , 群众才会支持你。
A. 听而不闻充耳不闻置之度外B. 听而不闻置之度外充耳不闻C. 充耳不闻听而不闻置之度外D. 充耳不闻置之度外听而不闻思路分析“充耳不闻” , 把东西捆起来 , 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边 , 指扔在一边 , 不去用它或管它。
“听而不闻” , 放在一边不论 , 仿佛没听见同样 , 形容不重视 , 不关怀。
“置之度外” , 放在考虑以外 , 指不把存亡、利害等放在心上。
三个词语词义差距较大, 依据各句句意, 较简单得出答案。
答案 C3 以下各句中 , 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创新的潜能, 要激发这类潜能, 就要看可否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推荐学习]长之演说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单元简介内容概览本单元学习演讲词,侧重拓展运用。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都非常善于演讲。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向来以含蓄内敛著称的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演讲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学习演讲的技巧,体会演讲的魅力,提高演讲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三篇演讲词各有侧重。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上任之初对青年学子们的谆谆教诲,意在为北大树立新的学风、校风。
《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在25万人的盛大集会上发表的著名演说,他围绕着黑人在美国社会处处受歧视、受压迫的苦难处境,提出自己内心的梦想,表达出广大黑人共同的心声,意在为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篇悼词,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所发表的讲话,意在追述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表达自己和全世界无产者的沉痛悼念之情。
几篇演说词,题材广泛,富有代表性。
学习这些文章,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思想,提高人生的境界。
从风格上讲,这三篇演说词各具特色。
有的心平气和,诚挚恳切;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高屋建瓴,深刻透彻;有的条分缕析,逻辑严密……但无论哪种风格,都与它们各自的内容水乳交融,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体会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多方面了解演讲辞的特点,体会演讲辞优美的文辞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因此,学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其次,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因此,教学时还要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其说理的深刻透彻及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
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看看他们是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推荐学习]长之演说课堂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课堂提升训练筑基达标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商榷.(què)裨.益(bì)B.訾詈.(lì)相勖.(xù)C.卓.绝(zhuó)冶.游(yě)D.干.禄(gàn)肄.业(yì)解析:D项中的“干”应该读“gān”,意为“追求”。
答案:D2.下列词语书写不恰当的一项是()A.聘请背弛无动于衷B.筹集潜修敷衍塞责C.劝勉详悉开诚布公D.预科指摘责无旁贷解析:A项中的“弛”应为“驰”。
答案:A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
(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B.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
(照顾,提拔)C.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校长)D.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消除)解析:C项中“长”应该是“当……的校长”。
答案:C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录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我明天一大早就走。
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C.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陷,学习上有疏漏?——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
D.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
综合性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是指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解析:A项中的“七、八十年”不用加顿号,是概数连用。
C项中的问号是选择问,第一个问号换成逗号,第二个问号应删去,因破折号起括号作用。
D项第一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学把理性思维的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重孙”就是“曾孙”《今古传奇》2013年第1期上的《最后的宰相》,是篇很不错的历史小说。
可惜在第十四回中出现了一个小错误:“胡惟庸道:‘我不需要,并非等于我的家人不需要。
我的儿子、孙子、重孙、曾孙,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很需要钱哪!……’”其中“儿子、孙子、重孙、曾孙”应该是依次排列的四代人,可是“曾孙”并不是“重孙”以后的下一代。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重孙和曾孙都是指“孙子的儿子”。
也就是说,重孙就是曾孙。
重孙(曾孙)的下一代叫“玄孙”。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潘传国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人。
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表率”。
相关知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提倡完全人格教育;二是力倡“尚自然、展个性”;三是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教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超级突出的地位。
其主要思想为:(1)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
(2)大学办学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大学学科的设置应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4)实行教授治校。
1.注音(1)肄.业yì(2)提携.xié(3)弭.谤mǐ (4)造诣.yì(5)冶.游 yě (6)敷衍.yǎn (7)贻.误 yí (8)商榷.què (9)矫.正 jiǎo (10)訾詈..zǐ__lì (11)相勖. xù (12)砥砺..dǐ__lì (13)切磋. cuō (14)孜.孜求学 zī (15)⎩⎨⎧曾.经cénɡ曾.祖zēnɡ (16)⎩⎪⎨⎪⎧称.赞ch ēn ɡ对称.chèn (17)⎩⎨⎧裨.益bì裨.将pí (18)⎩⎨⎧轴.承zhóu 压轴.zhòu (19)⎩⎨⎧塞.责sè边塞.sài 活塞.sāi (20)⎩⎨⎧滑稽.jī稽.首qǐ (21)⎩⎨⎧沦丧.sànɡ丧.事sānɡ (22)⎩⎪⎨⎪⎧鲜.为人知xiǎn 新鲜.xiān 2.写对字形(1)⎩⎨⎧y ì肄业店sì肆 (2)⎩⎪⎨⎪⎧提xié携juān 镌刻提qiè挈(3)⎩⎨⎧y í贻误dài 殆尽 (4)⎩⎪⎨⎪⎧p ìn 聘请驰chěnɡ骋 (5)⎩⎪⎨⎪⎧国jí籍慰jiè藉 (6)⎩⎨⎧砥lì砺勉lì励lì厉害 (7)⎩⎪⎨⎪⎧切cuō磋cuō蹉跎cuō嵯峨(8)⎩⎪⎨⎪⎧正ɡuī规部队步入正ɡuǐ轨“山”是个象形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学习任务课前播放的这段视频,标题就叫《仰望蔡元培》,同学们可以利用其他时间继续观看,文稿和视频出自凤凰网的“文化大观园”栏目。
前几天,即10月10日,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日,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学生:辛亥革命一百年。
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人民寻求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必修2第四单元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与此有关,这是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的演讲,是蔡元培扭转北京大学腐败校风的开始,这对整顿北大校风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学习这篇演说,需要把时间回溯一百年,走回百年前的北京大学,走近蔡元培,才能更好地体会这次演讲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
今天,我们用问题探讨的方式学习课文,把课内与课外、作者与文章结合起来学习,力求全面深入地理解演讲的思想和意义。
把握课文内容大家已经读过这篇课文,下面检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篇演说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蔡元培对北大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还有没有补充的?有。
开头讲到他与北大的关系,最后说自己要履行的计划:改良讲义和添购书籍。
谁能结合课文说说三点希望的具体内容?抱定宗旨:诸君须抱定宗旨,是为求学而来,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砥砺德行:磨练自己的品德修养。
敬爱师友:敬重老师,友爱同学。
理解三点“希望”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单纯地从字面上来解释这三点希望,似乎看不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可是,蔡元培的这场演说,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带来一种强大的震撼作用,它扭转了北大的乾坤,开创了今日北大思想之自由、独立之精神的先河。
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当时北京大学及社会环境怎么样。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平时则放荡冶游,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这些句子告诉我们,当时的北京大学学习风气很坏,很腐败,学生来此,不为求学,不读书,不研究学问,只为做官发财。
因此,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可见,抱定宗旨是蔡元培整顿北京大学校风的头等大事。
这点希望是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来的,有针对性。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鲜不为流俗所染。
”这些句子说明当时的北京,社会风气很糟糕,因此,蔡元培要求学生应当“束身自爱”,“以身作则”,“遵守本校规则”。
社会风气不好,学生就应该洁身自爱,砥砺德行,以不为流俗所污染。
蔡元培先生的这点希望,也是针对现实,切中时弊,有针对性。
今天我们在学校念书,敬重老师,友爱同学,难道还需要特别强调吗?蔡元培向北京大学的学生特别提出这点希望,有什么现实针对性吗?在那时候,敬爱师友,的确需要特别强调。
当初北京大学的学生大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很多人带着听差来上学,在操场上集训时,教师不是大声喊着“立正!向右看齐!”而是轻声细语地说:“老爷们,请你们慢慢地向右看”。
他们不为求学而来,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这里没有师道尊严。
同学之间也无平等之可言,不平等哪来的友爱之情?因此,要整顿北京大学的校风,就提倡敬爱师友。
这点希望也有针对性。
一百年前的北京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当时的现实状况如何?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原叫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此时的北大被看成是官僚的养成所,而非研究学问的地方。
1916年底,教育部急电催促蔡元培从法国回来接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当时的北京大学很糟糕,朋友劝蔡元培不要接任这项工作,他没听朋友劝阻,接任北大校长,立志整顿校风,改革北大,实现他的教育救国理想。
今日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正是蔡元培先生所开风气之先。
堂堂一国立大学府,学生无心向学,不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以混文凭为求得升官发财之终南捷径,这是北大的悲哀,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因此,作为翰林出身、曾经两度赴德法考察问学的蔡元培先生便勇敢地承担起教育救国之大任,力挽狂澜地改变了北大的腐败风气,要求学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三条殷切希望,今天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在那时的北大却如石破天惊一般,引起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最终把陈腐的北大,改造成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根据提供的资料,探讨蔡元培扭转北大乾坤的原因和成功经验。
蔡元培一上任,就看到北大陈腐的现实根源,抓住问题的症结,整顿放荡冶游的校风,改变陈旧腐败的局面,扭转了北京大学的乾坤。
蔡元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原因赋予他非凡的魄力和雄心,完成此重任?从他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历程中,我们能否找到原因?发给学生相关资料。
同学们,据你们所了解的蔡元培,小组内讨论交流,可以从蔡元培的出身、求学经历和教育理想等方面展开,并把你归纳的原因写到作业纸上,最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补充、点拨:蔡元培的教育救国理想,扎实的国学功底,开阔的国际教育视野,让他有能力完成这项创世纪的划时代的任务。
1868年1月11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1871年,4岁时,入家塾;1878年,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
1884年,17岁时,考取秀才。
1885年,18岁时,设馆教书。
1889年,22岁时,考中举人。
1890年,23岁时,进京会试得中为贡士,未殿试。
从以上经历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从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是前清时代的秀才、举人和贡士,论学识,他该是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的高材生。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深厚的国学功底,为他将来完成大业奠定了基础。
1907年5月,40岁时,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入莱比锡大学学习。
专门考察欧洲的大学教育。
1911年11月上旬,辛亥革命爆发,在陈其美去电催促下,蔡元培取道西伯利亚回国。
1912年1月4日,民国元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月19日,他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造成健全国民的学校。
2月受孙中山委派,任迎袁世凯南下就任总统之专使。
2月,邀请鲁迅到教育部任职。
7月因不满袁世凯专权,愤而辞职,再次赴德留学。
1913年,46岁时,再次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在留欧的三年时间里,又编撰了不少哲学美学著作。
1915年6月,48岁时,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工俭学,希望以此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1916年夏,黎元洪的北京政府终于明令恢复了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孙中山、黄兴等一大批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纷纷相约回国,一些浙江籍议员还发电给远在法国的蔡元培,说是要推选他当浙江省督军。
从以上经历可以知道,蔡元培先生主张教育救国的理想,并且努力实现它,当他实现不了自己理想的时候,便愤然离去。
从他几度出国求学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不仅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还有着开阔的国际教育视野,这在当时,很多人士难以企及。
1916年11月8日,接到教育部电令,蔡元培与吴玉章一起乘船由马赛回国,抵达上海。
1916年12月26日,民国五年,蔡元培49岁时,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
1917年,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1917年,蔡元培邀请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
1917年,徐悲鸿应邀从日本东京返北京,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7年7月,胡适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1920年2月,蔡元培下令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1920年5月,蔡元培聘任地质学家李四光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邀著名作家莎菲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8月聘鲁迅为北京大学讲师。
1920年年底,蔡元培53岁时,被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这期间在法国里昂和北京创办中法大学。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病世于香港。
从以上这段经历中可以看出,要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建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光靠单枪匹马难以完成,善于招贤纳士,集中优秀人才,是蔡元培治校有方、最终扭转北大腐败乾坤的成功经验。
学习演讲的技巧这是一篇演讲稿。
通过三点“希望”的具体内容,能够发现演讲需要哪些方面的技巧?参考答案:一,要有现实针对性,解决听众关注的实际问题,演讲才有吸引力。
二,说话有条理,逻辑性强,内容清晰,让听者有所得。
三,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显得简洁,有力。
四,演讲者的态度很真诚,言词恳切。
朗读,体会演说的意义下面,一起来朗读课文,再次领会演说的思想内容,体会其所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