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合集下载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颅内主要肿瘤的发病率
• 正常垂体呈卵圆形 ,大小 1.2×1.0×0.5cm, 肉眼为桔红色,质 韧; • 女性大于、重于男 性,且妊娠时呈现 生理性肥大; • 位于颅底蝶鞍垂体 窝内。
垂体供血动 脉为垂体上 动脉与垂体 下动脉,来 自颈内动脉 的床突上段 与海绵窦段
• 垂体腺可分为前叶(腺 垂体)与后叶(神经垂 体)两部分。 • 前叶现已知其分泌的激 素有生长激素、泌乳素 、甲状腺刺激素、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 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黑 色素刺激素7种。 • 后叶:神经垂体,分泌 抗利尿激素,内含加压 素和催产素。这些激素 都在下丘脑内合成,经 垂体柄输送并储存于神 经垂体中,后释放到血 液内,其功能为控制体 内水和电解质平衡,一 旦垂体柄或视上核垂体 束纤维的起源细胞受到 损伤,将会引起尿崩症 。
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
,疼痛可减轻或消失。 • 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 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和压迫三 叉神经而引起 • 少数巨大腺瘤可造成脑脊液循 环通路梗阻,出现脑积水导致
颅内压增高,头痛剧烈
—视力视野障碍
• 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 经视交叉前,多无视力视 野障碍
• 肿瘤长大后,约60~80% 的肿瘤向上压迫视通路不 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 障碍
• •
• •
垂体功能低下症状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促性腺分泌不足 性欲减退、阳萎、不 育、第二性征不明显,体毛稀少、脱 落。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畏寒、疲劳 无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嗜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虚弱无 力、厌食、血压偏低、低血糖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诊断
• 垂体腺瘤诊断规范化包括重视临床症状、
• •
代谢异常: 肥胖是最常见的表现,脂肪代谢紊乱和分布异引 起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 ,是过量皮质醇和胰岛素分泌的结果;75-85%病 人有高血压,高血压发生冠心病、中风等并发症 是本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垂体瘤的外科治疗方案

垂体瘤的外科治疗方案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初 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MRI等,可明确肿 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 的变化,如生长激素、泌乳素 等,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类型和 功能。
病理学检查
手术或穿刺取得肿瘤组织进行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垂体瘤的
机器人手术可实现远程操作,为手术提供更灵活的操作方式。
创伤更小
机器人辅助手术可进一步减小手术切口和创伤,提高患者术后生 活质量。
微创技术优缺点分析
优点
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等优点;同时可降 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高;部分复杂垂体瘤可能无法完全通过微创技 术切除;此外,微创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药物治疗原理
通过抑制垂体激素分泌或拮抗其作用,达到缩小肿瘤、改善症状的目的。
药物选择建议
根据垂体瘤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如泌乳素瘤可选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生长激素 瘤可选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等。
联合治疗方式探讨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
对于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垂体瘤,可采用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方式,以提高治疗 效果。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评估
完善垂体相关激素检查,了解激素水平及靶腺功能;行头颅MRI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包括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及凝血功能等。
术前准备
术前给予激素替代治疗以纠正垂体功能减退;控制患者血压、血糖等在适宜手术范围内;对于巨大垂体瘤或术前 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术前可给予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术前一天剃头备皮,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术前晚给予镇 静剂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瘤体的大小、类型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进行选择。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控制垂体瘤引起的激素分泌过多的症状,如泌乳素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卡莫司汀和奎奈酮等。

2. 放疗:放疗可以通过杀死瘤细胞来控制垂体瘤的生长和减轻症状。

放疗常用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瘤体位置特殊的情况下,或者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放疗主要有传统放疗和伽马刀放疗两种方式。

3.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垂体瘤治疗的主要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开颅或经鼻内窥镜等方式来切除瘤体。

手术的选择取决于瘤体大小、部位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4. 衰减疗法:对于一些体积较小且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垂体瘤,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和监测瘤体的生长情况,不进行主动治疗,而是等待其自然减小或稳定。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内窥镜辅助下直接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内窥镜辅助下直接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内窥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除了在垂体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外,内窥镜技术还将在其他领
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如胆道镜、宫腔镜等。
新型内窥镜材料的研究
02
未来将有更多的新型内窥镜材料被研究出来,以提高内窥镜的
耐用性和安全性。
内窥镜在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
03
随着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发展,未来内窥镜将与机器人技术相结
影像学检查
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 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以 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 备皮、禁食禁水等,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
切口
在鼻孔内上缘做一小切口,切 开粘膜并分离软组织。
切除肿瘤
在内窥镜的辅助下,使用专用 器械逐步切除肿瘤组织。
麻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麻醉方式,确保手术过程中 的安全。
随访复查
定期进行随访复查,监测肿瘤 有无复发。
03 手术优势与风险
手术优势
微创手术
内窥镜辅助下直接蝶窦入路垂 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直视操作
内窥镜能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 野,使医生能够直视操作,更 精确地切除肿瘤。
减少并发症
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 快,因此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视力受损
手术过程中如果损伤到 视神经或其周围结构, 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或
失明。
04 手术案例与效果
手术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45岁,男性,因 视力下降和头痛就诊,经 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垂体 瘤。
手术过程
在全麻下,医生通过内窥 镜辅助下直接蝶窦入路进 行手术,切除肿瘤。

脑垂体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是

脑垂体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是

脑垂体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是脑垂体瘤是指生长在脑垂体内的肿瘤,它会影响脑垂体的功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对于一些较小的、无症状的脑垂体瘤,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和随访。

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MRI检查,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

如果肿瘤没有明显增大并且没有出现症状,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定期检查来监测病情的变化。

其次,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脑垂体瘤,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抑制脑垂体瘤分泌的激素,从而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溴隐亭、卡马西平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垂体瘤的生长和激素分泌,对一些轻度患者来说,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治疗选择。

另外,对于一些较大的、症状严重的脑垂体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经鼻内镜手术或者颅脑手术来切除肿瘤,从而恢复脑垂体的功能。

经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鼻腔进行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而颅脑手术则是通过开颅来切除肿瘤,适用于一些较大、较复杂的脑垂体瘤。

除了手术治疗外,放射治疗也是治疗脑垂体瘤的一种选择。

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对于一些手术不适合的患者或者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组织,放射治疗可以是一个有效的补充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脑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它通常生长在脑垂体附近,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脑垂体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脑垂体瘤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肿瘤,从而减轻对脑垂体的压迫,恢复患者的视力和内分泌功能。

对于一些较大的脑垂体瘤,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手术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性。

放射治疗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脑垂体瘤的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对于一些手术难度较大或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脑垂体瘤,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以用于术后残留肿瘤的控制,或是对于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药物治疗在脑垂体瘤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些无法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脑垂体瘤的生长,控制肿瘤的进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靶向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对于一些难治性的脑垂体瘤具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手段也在脑垂体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比如微创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手段为一些难治性脑垂体瘤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为脑垂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一些新的治疗手段。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的性质、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在治疗选择上,患者应该积极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于脑垂体瘤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

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

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来源于垂体前叶,是导致垂体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垂体腺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种。

功能性垂体腺瘤是指分泌垂体激素的腺瘤,如生长激素瘤、催乳素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等。

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则不分泌任何激素,就像普通的肿瘤一样生长。

垂体腺瘤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功能性垂体腺瘤,药物治疗往往是首选,但是对于小的垂体腺瘤或无效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会是一个相对可行的选择。

而对于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以避免肿瘤继续生长,压迫周围组织,甚至出现视力和神经功能的障碍。

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经鼻内窥镜手术。

开颅手术需要进行颅骨破坏,进入颅内,沿垂体柄和蝶鞍至垂体部位进行肿瘤切除。

然而,开颅手术损伤较大,疼痛感强,术后康复缓慢,而且会导致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经鼻内窥镜手术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它利用显微镜和内窥镜技术,通过鼻孔将内窥镜引入鼻腔和鼻咽部,经过蝶鞍进入颅内,沿垂体柄到达垂体部位,进行肿瘤切除。

这种手术无需颅骨破裂,创伤小,疼痛感轻,恢复时间较快,并且能够达到与开颅手术相同的肿瘤切除效果。

另外,经鼻内窥镜手术还可以进行荷尔蒙测定和血管留置术等辅助操作。

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注意事项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虽然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手术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脑部影像学检查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确定垂体腺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情况。

只有了解肿瘤的全貌,才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保证病人的安全。

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由于手术切除部位靠近脑脊液池,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脑脊液漏现象。

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脑池穿刺试验,确定脑脊液压力和正常脑脊液流动情况,并在手术过程中及时进行修补。

脑部功能检查手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脑部功能检查,以了解病人的视力、听力、言语和轻感觉等方面的状态,为术后跟踪观察提供依据。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的比较快每一个人都需要去保护好自己的垂体,那样自己体内的生长激素才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上却有很多的疾病都可以伤害人们都垂体,其中就有垂体瘤,那么垂体瘤怎么治疗好得比较快呢?一、手术治疗除催乳素瘤一般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外,所有垂体瘤尤其大腺瘤和功能性肿瘤,尤其压迫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神经束,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均宜考虑手术治疗。

除非大腺瘤已向鞍上和鞍旁伸展,要考虑开颅经额途径切除肿瘤,鞍内肿瘤一般均采取经蝶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微腺瘤,手术治愈率为70%~80%,复发率5%~15%,术后并发症如暂时性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局部血肿、脓肿,感染发生率较低,死亡率很低(1%)。

大腺瘤尤其是向鞍上或鞍旁发展的肿瘤,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较多发生尿崩症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死亡率也相对增加,可达10%。

二、放射治疗垂体肿瘤采用常规放射治疗,外照射如高能离子照射、直线加速器治疗,在缩小肿瘤、减少激素分泌作用方面的疗效不等,对于需要迅速解除对邻近组织结构的压迫方面并不满意。

放疗后随着时间的迁延,腺垂体的功能减退在所难免(50%~70%),依次有GH、GN、ACTH、TSH缺乏。

放疗常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伽玛刀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待定。

副作用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需要长期随访并予激素替代治疗)、视神经炎和视力减退以及脑萎缩、认知减退。

三、药物治疗随着药物治疗的长期深入研究,现已知道催乳素瘤首先考虑溴隐亭(BROMOCRIPTINE),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肿瘤缩小,疗效优于手术,但停药后可以再现高催乳素血症和肿瘤增大,故需长期服用。

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PERGOLIDE)和卡麦角林(CABERGOLINE)也有效。

溴隐亭应用迄今未发现胎儿畸形,故对妊娠影响较小,但为安全考虑,妊娠期仍宜停止应用。

垂体瘤怎么治疗好得比较快?专家提示:垂体瘤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所以各位垂体瘤患者一定要去重视自己的身体,而且要冷静的面对疾病,那样才可以去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同时人们一定要去了解垂体瘤,从而才会有办法对付垂体瘤。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

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来源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

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

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分泌某种过多的激素,表现相应的功能亢进;②肿瘤浸润、破坏、压迫垂体,使其激素分泌障碍,表现为功能低下;③肿瘤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损失、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1]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中国缺乏垂体瘤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

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是7.5-15/10万。

在正常死亡病人尸检过程当中,垂体腺瘤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从9%到65%不等。

国外有一组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人做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瘤的检出率为16%,说明垂体瘤的检出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多数患者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

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会相对分散,最常见的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

在某些基层和专科医院,由于缺乏垂体瘤综合治疗的中心,患者往往辗转多个科室,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而贻误了病情,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压力。

脑垂体瘤垂体瘤可以按照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

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

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

垂体肿瘤的大小与治疗预后关系密切。

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最佳治疗方法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会根据瘤体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症状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脑垂体瘤治疗方法:
1. 外科手术:对于大部分脑垂体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瘤体,但有时候无法完全清除瘤体,可能会造成一些副作用,如失明、垂体功能不全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用于手术后残留的瘤体,或者对于那些手术无法治疗的脑垂体瘤。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定向辐射破坏瘤体的细胞,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脑垂体瘤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

例如,对于泌乳素瘤,可以使用药物调节泌乳素水平。

4. 观察与随访监测:对于一些小型、无症状或慢性增长的脑垂体瘤,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和随访监测,而不进行立即治疗。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最佳的治疗方法会根据多种因素来确定,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共同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垂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经颅入路和经蝶入路2种,其中经颅入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颅手术,在我院结合自身特点以及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手术治疗垂体瘤主要开展经颅入路。

其手术适应症为:1.肿瘤压迫至视力下降、视野缺失明显者2.肿瘤巨大至高颅压及脑积水者。

其手术目的为1.解除肿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保护并改善患者视力2.切除大部分瘤体,缩小肿瘤体积,并进一步明确病理分型,为下一步的伽玛刀治疗做准备。

自1992年开诊以来,我院利用手术与伽玛刀结合的方法治疗各型巨大垂体腺瘤已达2000余例,几无复发病例,取得良好的社会认可。

放射治疗垂体瘤是我院的一大特色,可用于治疗的设备有伽玛刀、诺力刀、调强适形治疗、质子治疗等,其中以伽玛刀治疗最为突出。

伽玛刀因其无创性、照射部位精准、对周围脑组织辐射小、住院周期短等众多优势,以及良好的治疗效果(控制率可达98%以上)在治疗垂体瘤方面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质子治疗是我院放射治疗的又一亮点,凭借质子射线自身的高能量、低散射优势在治疗无法手术的巨大垂体瘤方面显示出其他设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治疗病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为上述治疗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是控制内分泌症状,单独用于治疗肿瘤疗效差。

垂体瘤放射治疗的优势近年来针对垂体瘤病人实施放射治疗的意义已被广泛的认同及肯定,其中以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最为突出。

由于垂体瘤发生于鞍区腺垂体,其周围分布着大量颅神经及大血管,并临近重要的脑组织结构(下丘脑),伽玛刀以其无创伤、高精准度、低损伤、低副反应等特点在垂体瘤治疗方面有着其他放射治疗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听现在如下几方面:1.在治疗3cm以下垂体瘤,可避免开颅手术的痛苦及损伤,真正做到不开刀、无创伤治疗,治疗有效率可达98%以上,并且复发概率极低。

2.在治疗有功能型垂体瘤方面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肿瘤,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其内分泌症状。

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

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

术方式进行 了不断 的探索与改 良, 手术 人路不断 变化 , 由早 期 的经颅 、 经筛板人路 , 至现代 的经唇 下- 窦 、 直 蝶 经鼻 前延一 蝶窦 人路切除肿瘤 , 手术 人 路大 致 为经蝶 、 颅和 联合 人 路三 大 经
类 。但由于垂 体瘤 生长 与扩展 的方 向不 同 , 种人 路终难 互 各 相取代 。因此 , 熟悉不 同手 术人路的优缺 点 , 对正确选 择人
O hhl o,9 89 ( ) 27- 6 . p tam l19 ,5 4 :5 2 5
[1 2 ]贾 广学 , 王玉新 , 卢
力 , 颌下腺 移植治疗重症干 眼病 的新探 等.
[8 ent E T e aae et f o l e p a i[ ] A c p t l 1 ]B n e J . h ngm n o t a x ohl a J . r O h a m t r m h h—
路治疗垂体腺 瘤 , 意义非 常重 大。现将各 种手 术人 路 的适 应 证 、 缺点综述如下。 优
mo,99,15)6 3— 6 l16 8 ( :6 6 8
讨 [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9 , ( 0 : 8 5 0 J. 1 7 1 1 )5 — 9 9 5 8 [2 2 ]沙 翔垠 , 陈家祺 , 廖贵清 , 干眼颌下腺移植术后泪液蛋 白分析 等. [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0 , ( )7 5 7 8 J. 2 52 7 : — 0 . 0 3 0
王政刚等采用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神经外科常规垂体瘤切除的术式其手切除大型垂体腺瘤39例术中充分利用鞍区周围的各个自然术适应证主要是较晚期较大的垂体瘤且向鞍上发展有视解剖间隙应用良好的显微技术切除向各方向侵袭生长的肿功能障碍者可在直视下切除肿瘤对视交叉的减压较彻底

34例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34例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1 资料与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本 组共 有 3 . 4例 , l 男 7例 , 1 女 7 例; 年龄在 l 6 9— 5岁 , 均 3 平 9岁 。从有症 状 到就诊 时 间从 2d一 , 8a平均 2 月 。视 力障 碍 3 O个 O例 , 头
痛1 0例 , 经泌 乳 5例 , 闭 肢端 肥大 3例 。肿 瘤 最 大 径 1~ m 1 3c 9例 , m 1 >3c 5例 。鞍上 生 长 2 8例 ,
盲; ②肿瘤最大径 > m; 6 c ③蝶鞍轻度扩大而肿瘤主 要 位于鞍隔上 ; 鞍 隔孔 狭窄 , 瘤形态呈 蜂腰状或 ④ 肿 葫芦状; ⑤肿瘤向一侧或前后方向生长 ; ⑥肿瘤质地 坚韧或血运丰富。经蝶手术人路的适应证 : ①视神 经中度受压, 视力在 0 1以下 ; . ②肿瘤 最大径 < 6 c; I ③蝶鞍明显扩大, n 肿瘤 5 %位于鞍内; 0 ④肿瘤向 鞍 上垂直性 生长呈 椭 圆状 , 孔扩 大或 有 部分 囊性 鞍 变 J 。本组病 例 , 照 适 应 症 选 择术 式 , 按 显示 两 种 术 式在全切率 及复发 率方 面无 明显差异 。只是翼点 人 路手术创 伤相对 较大 , 可 以直 视下 很好 保 护视 但 交 叉 、 内动脉 、 颈 垂体 柄等重要 组织结构 。
地选 择 术 式 , 术后 有 效 处 理 , 利 于提 高 预 后 。 有
[ 关键词 ] 垂 体瘤 . 夕 科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 3 79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 226 20 )20 5 -1 10 - X(09 0 -050 6
垂体 瘤 是 颅 内常 见 病 之 一 , 占颅 内 肿 瘤 的 约
山东医药 2 0 0 9年第 4 9卷第 2

脑垂体瘤的治疗

脑垂体瘤的治疗

脑垂体瘤的治疗关于《脑垂体瘤的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些肿瘤在我们如今的日常生活早已很普遍了,肿瘤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出现许多的影响,许多身患肿瘤的人都不清楚应该怎么办了,不清楚如何去医治,有时盲目跟风的去医治获得的实际效果也都并不是非常好,非常是普遍的垂体瘤,这早已是普遍的良好的肿瘤了,今日我们讨论一下垂体瘤的医治。

垂体瘤是一种普遍的良好肿瘤,身患这一病症的人无需太担忧了,假如可以尽快的去医治還是可以有非常大的期待痊愈的,最重要的是看一下挑选哪些的方式,今日我们详细介绍的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临床症状与病人的性別,年纪,肿瘤尺寸和拓展方位及代谢生长激素的种类相关,包含下列4组病症:1.垂体瘤代谢生长激素过多造成的病症和临床症状,普遍者为肢端肥大症,库兴病及催奶生长激素瘤。

2.脑垂体自身受力症群,主要是脑垂体促生长激素代谢降低,一般最先影响儿童生长激素GH,次之为促黄体素,促卵子素,最终为促肾上腺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极少数可伴随尿崩症。

3.脑垂体周边组织受力症群,包含头痛,眼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下丘脑垂体综合症,海绵窦症群和脑脊液鼻漏等。

4.脑垂体脑卒中,指脑垂体囊腺瘤和/或脑垂体自身梗塞,坏死或流血,临床医学上可快速出現被压迫病症及脑膜炎刺激性病症,脑垂体作用较为亢奋的临床症状可消退或缓解,乃至出現脑垂体前叶作用低减。

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实际方法一般分成脑部手术和经蝶入路手术治疗两大类。

经蝶手术治疗,便是选用不开颅手术的方法,从鼻孔或嘴唇下,经脑垂体正下方一个叫“蝶窦”的解剖学构造,直通垂体瘤。

相较脑部手术,它具备肿瘤曝露立即,不必剃头发开颅手术(盖)骨,颌面外型无改变,外伤和危险因素小,功效好、除根率高优势。

是现阶段被大部分权威专家所选用的优选手术。

针对垂体瘤的医治,单单能做经蝶入路手术治疗还只是是第一步,因为垂体瘤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技术专业问题特别是在多,因此,挑选到有诚信经营的大诊疗企业而且对垂体瘤有专业科学研究的医师开展医治,才可以保证得到尽可能理想化的治疗效果。

生长激素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生长激素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生长激素垂体瘤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对于肿瘤肯定是非常害怕的吧,生长激素垂体瘤就是肿瘤里面的一种,生长激素垂体瘤的出现容易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才行,一旦出现了生长激素垂体瘤的症状我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问诊,那么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用来对付生长激素垂体瘤的呢?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生长激素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可采用经蝶方式,将生长激素垂体瘤完全切除;蝶鞍内微腺瘤(<10mm)最适宜手术切除,而大腺瘤(>10mm)尤其向鞍上发展或伸向海绵窦者手术治愈率降低。

手术并发症有尿崩症、脑脊液鼻漏、脑膜炎、鼻窦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2. 放射疗法:作为术后仍有残余怎么治疗生长激素垂体瘤的辅助治疗,防止肿瘤细胞生长,减少激素合成和分泌。

方法有常规高电压照射,总量45~50GY,每周5次,共4~5周,疗程2~10y。

a粒子照射需要有回旋加速器,提供90GY,可使小腺瘤和大腺瘤分别经3年和5年才使血浆GH<5ug/L,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见于三分之一患者。

质子束放疗可提供120GY ,三分之一患者可在二年内血浆GH<5ug/L,但在平均2~8y后可发生腺垂体功减退症。

伽玛刀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生长激素垂体瘤,可防止视交叉、视神经和海绵窦结构的损伤。

3. 药物治疗:溴隐亭可降低生长激素垂体瘤患者GH、PRL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视野,有利于糖尿病控制。

奥曲肽经数周治疗后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如多汗、头痛、乏力,感觉异常等,较长时期治疗后软组织肿胀消失,亦可减轻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肢端肥大症常常需要几种方法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肿瘤,那就是生长激素垂体瘤,我们知道生长激素垂体瘤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多方面的麻烦,不过我们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来对付这种肿瘤。

脑垂体瘤治疗方案

脑垂体瘤治疗方案

脑垂体瘤治疗方案目录1.1 药物治疗1.1.1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1.1.2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1.1.3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2 手术治疗1.2.1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1.2.2 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1.2.3 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1.3 放疗治疗1.3.1 放疗治疗的原理1.3.2 放疗治疗的适应症1.3.3 放疗治疗的疗效及注意事项1. 药物治疗脑垂体瘤常见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抑制垂体激素分泌和药物缩小肿瘤体积。

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症状,还可以在手术或放疗前减小肿瘤体积,提高治疗效果。

1.1.1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药物治疗通过调节垂体激素水平或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分泌,从而达到减少症状和控制肿瘤的目的。

1.1.2 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生长抑素类药物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1.1.3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查垂体激素水平和肿瘤大小,避免用药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脑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大或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导致症状明显的患者。

2.1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法通过药物或放疗控制肿瘤生长、症状明显或威胁生命等情况下的患者。

选择手术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肿瘤性质和手术风险等因素。

2.2 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等,确保手术安全。

2.3 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切除肿瘤,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垂体功能损伤等。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伽马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症及其步骤的简单介绍

伽马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症及其步骤的简单介绍

伽马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症及其步骤的简单介绍
简介
垂体瘤是一种位于大脑底部的肿瘤,它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和压迫周围结构。

伽马刀是一种无创伤的手术技术,通过聚焦多个高精度的射线束来摧毁肿瘤组织。

伽马刀治疗垂体瘤的适应症
伽马刀治疗可能适用于以下情况: - 垂体瘤的大小和位置使其难以手术切除 - 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 - 术后垂体瘤复发
伽马刀治疗的适应症需要通过临床评估确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合伽马刀手术。

伽马刀治疗步骤简介
1.影像学检查: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
以确定垂体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结构关系。

2.治疗计划设计: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团队会设计个性化的治疗计
划,确定伽马刀照射的位置和参数。

3.定位和固定: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佩戴头架或面罩,以确保头
部定位准确。

头部定位是伽马刀治疗的关键步骤。

4.伽马刀照射:伽马刀利用精确的放射束照射垂体瘤组织,旨在摧毁
肿瘤细胞而最小化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5.术后随访: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监测瘤体的缩小情况
及患者的症状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

结语
伽马刀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治疗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讨论,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该手术。

患者在接受伽马刀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以确保疗效的持续监测和评估。

70岁老人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70岁老人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70岁老人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脑垂体瘤是一种发生在脑垂体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脑垂体是人体颅腔内一块重要的腺体组织,控制和调节许多内分泌功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垂体瘤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

对于70岁老人来说,治疗脑垂体瘤需要考虑到年龄、身体状况和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因此治疗方法应该是综合性的,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注意尽量减少手术和其他治疗对老人的身体损害。

首先,根据脑垂体瘤的类型、大小和症状等因素,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脑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彻底清除肿瘤,减轻或消除相关症状。

对于70岁老人来说,手术风险较高,因此需要仔细评估手术的适应症和对患者的临床价值。

同时,还需要充分评估老年人的手术风险和手术耐受性。

一些年龄较大或有其他严重伴随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不适合手术治疗,或者需要选择较为保守的手术方式,如经蝶入路手术或其他微创手术技术。

其次,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或手术风险过高的70岁老人,可以选择放疗作为替代治疗方法。

放疗包括传统的放射治疗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控制和减小肿瘤的目的。

相比手术,放疗对老年人的身体创伤较小,康复时间短。

然而,放疗对于脑垂体瘤的治疗效果相对较慢,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出现明显效果。

此外,放疗还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头痛、嗜睡、恶心等,需要密切监测和针对性的支持性治疗。

此外,对于那些不能手术、放疗无效或肿瘤已经扩散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目前,有一些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用于控制和减小脑垂体瘤的生长。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维持,需要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老年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和监测药物的血浆浓度,避免因为药物过量或过低而产生不良反应或无效。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可用于治疗脑垂体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及适应症
垂体瘤手术一般根据肿瘤特征和病人情况以及蝶窦发育程度选择经颅或蝶窦入路。

20 世纪30 年代普遍用经颅入路摘除肿瘤。

近年来随着经蝶窦手术技巧的提高和经验积累,注意到肿瘤鞍上扩展部分常为非浸润性生长,绝大多数质地脆软,有些出血坏死、囊性变,容易在显微镜下被摘除,故对有视路受压的大腺瘤甚至巨大腺瘤也采用经蝶入路。

由于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及快速发展,目前主要采用经蝶窦术式,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对肿瘤进行选择性摘除,对向鞍上膨胀性生长及鞍旁、海绵窦内发展大腺瘤,进一步改进经额下--翼点、眶--额下联合入路切除大型巨大腺瘤。

近年来又进一步改进术中应用内镜经单侧鼻孔入路、经眉切口眶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眶上锁孔入路以及神经导航系统蝶窦切除垂体瘤,由于照明系统和手术器械的发展,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系统等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已成为微创手术治疗垂体瘤的较佳手段之一。

神经导航系统是使传统立体定向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及微侵袭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其为无框架的立体定向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工作站,电脑屏幕和显微镜叠加影像,实时向神经外科医生反馈手术进程。

神经导航可弥补C 臂X 光机应用于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横向定位不足缺点,安全而有效地进行手术。

术中实时导航定位功能不仅提高了病灶切除率,而且减少了手术中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9 ] 。

注意:放射治疗无论是经颅入路或是经鼻--蝶入路进行垂体瘤切除术,其残留率均较高,尤其是巨大型无功能腺瘤,术后残留率高达50 % 。

伴随着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进步,放射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

垂体瘤手术后,一般都主张给予常规放射治疗,以控制或延缓肿瘤复发。

放射治疗可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并最终致分泌增多的激素水平下降,其类型较多,包括常规X 线放疗、直线加速器X 刀、γ刀以及放射源钇[90 Y]或金[ 198Au]作垂体内照射等。

目前已广泛应用等剂量γ刀和直线加速器X 刀切除单个直径大于1. 5cm 的圆形垂体肿瘤,部分拒绝或不适于经蝶窦手术患者首选γ刀治疗也取得等同手术治疗的效果。

放射治疗并发症除垂体功能减退外,其余并不多见,包括视交叉和(或) 视神经及其它脑神经损害的表现(失明或眼肌麻痹) 、大脑缺血、癫痫发作以及垂体或脑部恶变。

垂体功能的减退症在放疗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可发生,因此应监测放疗后患者的垂体内分泌功能状态,以及时给予相应激素替代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