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趋势下的老年理财问题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及路径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率管制导致储蓄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金融资产定价过低等,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任务十分紧迫,此时本文将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相关问题和路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1、存款利率管理深化改革不足我国存款利率管理的现状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储户在存款之前无法充分了解到账户利率的规定。

由于存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制度,许多银行会大幅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客户存款,但无奈被的规定所束缚,甚至导致银行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

目前,储户无法有效参与利率市场的竞争,存款利率无法实现自由竞争。

2、金融机构率先市场化步骤落后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结构较为落后,慢慢的市场化程度也较低。

在很多情况下,各地市场的竞争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导致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抑制了企业的市场化意识。

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的管理结构,导致了企业无法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受到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会逐渐被剥夺市场化的优势,最终被当前的制度规定所束缚,无法顺利进入市场化竞争的状态。

3、缺乏市场投资主体的信心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投资主体日益增多,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机会。

但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投资主体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刚刚起步、缺乏经验和信心的状态,这些因素使得市场的投资意愿不足,市场化程度得不到提高。

同时,国家的资本市场也需要带来信心和安全的感觉,让投资主体在市场中能够放心进行投资操作。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1、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金融机构是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需要重点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

首先,新型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策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大众对金融机构的需求和对金融服务的合理定位,才能逐渐进入市场的角色。

理财业务发展的困难和建议

理财业务发展的困难和建议

理财业务发展的困难和建议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理财业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监管政策、产品创新等方面探讨理财业务发展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理财业务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理财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1 利率下行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政策利率不断下调,市场利率也随之下行。

这使得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理财产品的吸引力降低,也使得理财产品的风险增加。

建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理财产品的创新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收益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1.2 竞争加剧随着理财业务的发展,市场上理财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建议: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产品的创新度等方式来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

1.3 投资者风险意识提高近年来,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更加关注。

这使得银行需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建议:银行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等方式来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

二、监管政策的影响监管政策对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监管政策的出台对理财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 限制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进行了限制,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也被禁止。

这使得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使得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建议:银行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等方式来增强监管部门对理财产品的信任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范围。

2.2 限制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监管部门也对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进行了限制,一些过大的理财产品被禁止。

给老年人的理财建议

给老年人的理财建议
- 3 ' -  ̄事件时有发生。基 于此 ,笔者在 阅读和 归纳相 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 出了老年人理财建议。
【 关键词 】 老年人 ; 理财 ; 建议
老年人理财是理财市场管控的重难点问题 ,在理财产 品丰富、 四、咨询专家意见 理财收益不稳定,以及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老年人难以作 由于老年人普遍缺乏理财知识和风险规避意识,信息获取渠 出正确的理财决策。事实上 ,只要老年人在克服浮躁心态 ,树立风 道不健全 ,身心相对脆弱 ,再加上各类不确定因素,因此老年人 险规避意识的前提下 ,选择恰 当的稳健型的理财产品,同时进行合 的投资理财行为不容半点闪失。笔者建议 ,老年人在 日常生活 中, 理 的理财产品配置 ,就可以取得不错的理财收益 。那么老年人理财 应 当多观看财经节 目,听取专家 的建议和意见 ,同时积极参与银 投资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呢?下面就老年人理财提 出几点建议 。 有效分散投资 在投 资领域 ,年龄大小与投资风险大小息息相关 , 要求投 资 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上应当遵循 “ 投资 1 0 0法则 ” ,也就是在购买的 理财产 品中,风险型投资产品的占比等于 1 0 0减去投资者的年龄 , 年龄越大 ,风险型理财产品的投资就应 当越少。例 如,5 0岁老人 购买 的风险型理财产 品 比例应为 5 0 %,而 7 0 岁 老人购买 的风险 型理财产品 占比应当为 3 0 %。若积 蓄有 限,最好选j 犟 帼 债或者银 行储蓄的方式 ; 若积蓄丰富,并且对 于基金股票等具有一定 了解 ,
给老年人 的理财建议
刘宝 晗
河北正定中学
【 摘 要】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 高,理财业务 实现 了快速发展 ,市面上理财公 司和理财财产鱼龙混杂,由于老年人具备一定数量 的财富 ,因此成为理财产品销售的主要 目标。然而,由于投 资方式的不恰 当,以及风险防范意识的缺失 ,老年人贪图高额收益致血本无

老年个人理财方案

老年个人理财方案

老年个人理财方案随着人们退休的年龄越来越大,老年人对于个人理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针对老年人的个人理财方案,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年龄特点和风险偏好。

下面介绍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个人理财方案。

1. 银行定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是老年人喜欢的一种安全和稳健的投资方式。

老年人相对偏好稳定的收益和低风险的投资,同时还不愿意去冒险。

银行定期存款是一种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低,而且收益是确定、透明的。

老年人在选择银行定期存款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年龄、收入、风险偏好等,合理分配资金,选择合适的定期存款产品。

2. 债券基金债券基金是一种能够提供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

老年人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基金来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同时风险相对较低。

与银行存款相比,债券基金的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债券基金也有着一定风险,不同的债券基金的风险也是有差别的,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债券基金。

3. 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是一种分散风险、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

老年人如果想要在投资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可以考虑通过定投基金来实现。

定投基金的好处是可以分散风险,降低单一股票风险,而且还能够享受到长期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定投基金需要有一定的长期投资计划,最好在7年以上,而且也需要在定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4. 社保养老保险社保养老保险是老年人用来应对退休后生活所需的一种保险方式。

社保养老保险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保养老保险的好处是可以稳定老年人的生活,确保退休后的生活有着一定的保障。

同时,在商业保险方面,相应的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也都需要考虑到,以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5. 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其中包括了网贷、P2P等各种理财产品。

老年人如果想要通过科技金融来投资理财,需要对市场和理财产品有着一定的了解。

同时,也需要格外注重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新常态下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常态下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常态下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新常态下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问题1.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压力不断增加,养老金支出逐年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面临较大的挑战。

2. 用工结构转型升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用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和高技能产业占比增加。

这样会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不断面临适应新形势的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

3. 劳动力市场不稳定: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失业率不断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但是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率还不够广泛,部分人群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4.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社会保险基金面临支出增加和缴费困难的双重压力。

如何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成为当前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

5. 传统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低等。

如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新常态下社会保险工作的对策1.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有效防范和遏制基金的挪用、滥用和浪费,保障基金的安全稳定流动。

2.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需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社会保险终身账户制度,实现社保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3. 促进就业稳定:加大政府对就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扩大就业岗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

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覆盖,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浅谈养老保险基金利率风险管理

浅谈养老保险基金利率风险管理

浅谈养老保险基金利率风险管理【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养老保险基金不得不面临利率波动的风险。

对此,本文通过对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利率风险的分析,阐述了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一、养老保险基金所面临的利率风险1、价格风险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主要以银行存款和国债等金融资产的形式出现。

银行存款和国债属于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它们的价值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

在经济进入扩张时期,市场利率在资金供求的影响下具有上升的趋势,国债等固定收益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下跌。

如果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的国债等金融资产持有到期,到期前这种价格的变化与否没有多大关系,但相对于比较高的市场利率来说,增加了投资这些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

然而,如果为了保持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动性,在到期前不得不出售这些金融资产收回资金,那么在购买这些金融资产后利率的上升,将意味着遭遇一次资本损失。

2、再投资风险再投资就是投资者将投资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或收回的本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新的金融资产。

养老保险基金在进行投资时,比如购买国债,就要对购买国债的种类如零息债券和高息债券作出选择,也要对它的投资期作出决策。

如果市场利率有上升的趋势,养老保险基金应选择高利息的国债,原因是利息收回后的再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如果市场利率有下降的趋势,养老保险基金应选择零息或低息债券。

从国债的期限来考虑,当市场利率趋于上升时,养老保险基金应选择短期国债,以迅速收回本息,从而进行再投资;相反,市场利率趋于下降时,其应选择长期国债,从而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

如果这些投资决策失误,养老保险基金就会面临再投资的风险。

3、记账风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保险基金每年12月31日计息,当年记入个人账户的保险基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本息,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但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一种负利率,特别是在我国目前货币市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差异,波动也无规律的情况下,这种计息方式既影响广大投保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成本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平衡。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利率市场化程度是指利率的形成和调整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程度,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问题1. 利率形成机制不完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率的形成仍然受到政府的干预,政府通过制定固定的基准利率或限制利率的上下限来影响市场利率的波动。

这导致了市场利率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制约了市场主体的行为自由度。

2. 银行利率调控不准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间利率和贷款利率由央行或相关监管部门定价,这种集中调控容易导致利率决策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无法准确反映市场风险和需求变化,使得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3. 金融风险传导隐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利率波动不明显,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关系借款融资,导致银根松散和金融风险传导隐患。

同时,低利率政策往往会导致资产泡沫和过度杠杆。

二、解决对策1. 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政府应当逐步放开对利率的干预,允许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的形成和调整。

可以通过建立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来提高资金流动性,完善利率的定价机制。

2. 改革银行利率调控:央行应当逐步取消对银行间利率和贷款利率的直接定价,而是借助市场机制来引导利率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利率期货市场和利率互换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高利率调控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 强化金融风险监管:在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传导隐患。

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和利率互换等工具来引导金融机构更加依赖市场融资,减少与政府的关系融资,提高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4. 加强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市场开放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条件。

政府应当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准入,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提高金融市场竞争程度,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综上所述,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利率下降分析报告范文

利率下降分析报告范文

利率下降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1.1 概述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费用,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运行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利率下降的影响、原因和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利率下降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展望未来利率的走势。

通过深入分析利率下降的意义,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利率变动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文对利率下降的分析,并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利率下降的影响、原因和趋势。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利率下降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分析利率下降的原因,以及利率下降的趋势和走向。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包括利率下降的意义、对经济的影响和展望未来。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总结利率下降所带来的意义,讨论利率下降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展望未来利率下降的可能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利率下降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通过对利率下降的影响、原因和趋势进行全面论述,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将就利率下降的意义、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决策者、投资者和普通公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报告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利率下降的形势和走向,从而更加理性和有效地进行相关决策和行动。

2.正文2.1 利率下降的影响利率下降对经济和个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会刺激消费和投资。

由于贷款利率降低,个人和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取贷款,从而增加其消费和投资活动。

这将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提升消费者信心。

其次,利率下降会影响储蓄和投资收益。

随着利率下降,银行存款利率也会相应下降,这可能会减少人们的储蓄意愿。

另一方面,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投资领域通常会受益于利率下降,投资者会趋向于将资金从储蓄账户中转移到这些市场中,以寻求更高的回报率。

理财技巧如何应对利率波动

理财技巧如何应对利率波动

理财技巧如何应对利率波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利率波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利率波动对个人的理财规划和投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理财技巧,以应对利率波动。

一、了解利率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在应对利率波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利率波动的原因和影响。

利率波动通常是由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种波动直接影响到银行利率、债券价格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工具的价格。

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在利率波动中的表现也不同。

二、分散投资风险在应对利率波动时,分散投资风险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投资者可以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中,例如股票、债券、基金和现金等。

当利率上涨时,债券价格下跌,但股票价格可能上涨。

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可能上涨,股票价格可能下跌。

通过分散投资风险,可以降低利率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冲击。

三、关注固定收益投资工具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固定收益投资工具表现较好。

例如债券一般会有固定的利率和到期时间,当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下跌,但投资者可以持有至到期日,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

此外,一些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如存款证明(CDs)和国债也是一种低风险的选择,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回报。

四、利用利率敏感性较低的投资选项在利率波动时,某些投资选项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较低,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不动产投资通常对短期利率波动的敏感性较低,因为房屋租金一般是长期合同,不会即时受到利率变化的冲击。

五、定期重新评估投资组合面对利率波动,定期重新评估投资组合是必要的。

投资者应该定期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确保其符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目标。

在重新评估投资组合时,应该考虑到当前的利率环境,并根据需要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

六、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利率波动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也是理财技巧之一。

投资者应该保持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变化。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以应对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商业银行是个人理财的重要选择,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改善。

一、问题分析1.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数在收益率上相差不大,缺乏差异化竞争。

这导致了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大多数客户难以感受到银行产品的差异性,也无法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2.风险意识不足由于当前我国银行业存在“银行不倒、存款不涨”的普遍观念,客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意识不足。

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存在在销售过程中隐瞒真实风险、利益矛盾等问题,导致客户的风险意识更加淡漠。

3.缺乏科技支撑当前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大多数还是传统的银行理财模式,缺乏科技支撑。

这导致了客户的理财用户体验不佳,且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

二、对策分析1.打造有差异化的产品银行需要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推出有差异化的理财产品。

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理财产品,如定制化产品,定投计划等。

此外,可以加入一些附加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体验。

2.加强风险教育银行应当在销售过程中充分说明理财产品的真实风险,让客户更加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针对不同的客户推出不同的风险教育,提升客户对风险的认知和风险意识。

3.注重科技创新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出更专业、更精确的理财产品,提供高效的记账和分析等服务。

另外,也需要增强自身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提升客户的理财体验。

三、结论通过打造有差异化的产品、加强风险教育和注重科技创新,商业银行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个人理财现状,满足客户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的理财需求,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它的出现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老龄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影响一: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变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的变化。

老年人会更加注重资本保值增值和稳健收益,更少参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而年轻人则更多参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这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挑战是如何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创新并推出符合不同人群的投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应对策略: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开发能力,研发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如基于大数据的匹配投顾服务、保障型基金等。

同时,银行还需要建立符合老年人风险偏好和理财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比如积极推动普及金融知识普及、开放金融服务口岸等,适应多层次、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二、影响二: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金融机构的业务重心将向人口较老年龄段的继续转移,但这也增加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

同时,人口老龄化也使得金融市场上的资本供给与需求失衡,可能导致利率下降、资本市场波动和企业融资难度等问题。

应对策略: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服务能力与风险管控意识,科技赋能、金融检测等方法的应用也将在未来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金融机构还可以深入挖掘本地化金融资源,加强信贷产品创新研发,助力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支持。

为了缓解资本市场波动,重视风险防范,加强对证券投资、银行表外业务等领域的监管,控制各种市场风险。

三、影响三:养老金制度亟需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社会养老保险所需支付的人数在减少,而领取人数在增加,且地区发展和收入水平差异较大,以至于社会养老保险负担重压下,养老金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要想应对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的冲击,养老金制度亟需完善。

应对策略: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政策,以促进养老金的稳定和提高,同时引导居民形成积极的养老理念,提高个人养老规划意识。

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投资渠道收益下滑、资金规模下降、客户风险偏好下降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当前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投资渠道收益下滑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市场上的投资渠道多数都面临着收益下滑的情况。

这不仅对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的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来平衡风险,降低收益下滑所带来的影响。

除了传统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还可以通过房地产、大宗商品、外汇等市场来进行投资,以获取更加稳定的投资收益。

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创新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结构性产品、主动管理型基金等,以提高收益水平。

二、资金规模下降随着经济下行,许多客户的投资收益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资金规模也在下降。

这对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费用、扩大服务范围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打包产品、推出优惠政策等方式来增加客户的投资规模,从而提高整体的业务规模。

三、客户风险偏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投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风险分散型基金、保本型产品等。

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透明度来提升客户对投资产品的信任度,从而增加客户的投资规模。

四、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在当前经济下行形势下,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

金融机构需要加大风险管理力度,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控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对投资产品的研究和监测,以及提高认识市场风险,规避市场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本文概述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个人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也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深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将首先概述个人理财产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当前市场上的主要产品和业务模式,接着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个人理财市场逐渐崛起,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产品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产品种类繁多。

商业银行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和收益目标,推出了包括固定收益类、浮动收益类、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在内的多种个人理财产品。

这些产品涵盖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等多个领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和投资意识的提升,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个人理财,将资金投入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中,以获取稳定的收益。

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各银行纷纷推出创新型的理财产品,提高产品的收益率和竞争力。

同时,银行也加强了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理财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部分产品的风险披露不足,导致投资者对产品的风险认识不够充分。

一些产品存在投资期限过长、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投资者的资金使用。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活跃,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

这些理财产品旨在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需求,推动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然而,在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1、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2、理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风险意识的提高,商业银行不断调整和优化理财产品的结构,以满足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需求。

3、理财产品收益持续稳定。

在市场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然保持相对稳定,显示出较好的投资价值。

三、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1、信息披露不透明。

部分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

2、风险控制不到位。

部分商业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风险的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

3、产品创新不足。

虽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但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具有特色的创新产品。

四、对策建议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确保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

2、加强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应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推动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应加大研发力度,推出具有特色的创新型理财产品,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4、提高投资者教育。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知识,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5、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6、推动数字化转型。

利率下行趋势在保险理财上的应用见解

利率下行趋势在保险理财上的应用见解

利率下行趋势下的理财问题思考作者:唐恩一、当下诸多产品的3.5%的预定利率到底高不高?有些客户朋友可能在上世纪家庭就拥有不菲的财富,可能那个时候就接触到了保险型理财产品了,甚至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在九几年的时候买的一份养老型或者教育型产品,到现在依然在按照8%甚至更高的预定利率在兑付着,20多年过去了,如果按照总收益算投资回报率的话,那么这个产品的持有期的回报率可能已经早超过20%了,这是为什么呢?先做一个说明,不管是复利型的还是预定利率型的,其实按照产品设计的精算原理来讲,我们不妨统称为产品的预定利率,便于投资回报率的比较。

这是因为那个时候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它的预定利率一般在8%-9%的样子,而按照合同约定,不管是多少年,合同都是要履约的,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那么高的预定利率呢?是因为当时的基准利率就很高,比如,1996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达到了10.98%,从5月1日起到8月22日央行再降息,达到9.18%,1996年第三次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就是7.47%,所以,在如此高的无风险收益情况下设计的理财产品,加上行业对远期利率的判断的模糊,就导致产品预定利率高达8%不足为奇了。

当时中国三家保险公司经历了这个历史阶段,当时中国人寿的产品是九九鸿福,中国平安的叫平安养老、平安少儿,已经中国太保的老来福、福禄寿等产品,这些产品的预定利率不管是功能在养老金,还是教育金,都是8%以上的产品。

尽管和现在比起来能够锁定远期8%的利率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当时,这些产品并不好卖,因为和短期基准利率相比,8%太低了,所以,回过头来看,当时真正买了这些产品的人,很少是奔着“科学规划”去的,大概率的更多的因素是因为身边朋友的唠叨,当然,买了产品的人还是很感谢当时劝他的人了,只是买的太少了!那可能会有人问,这么说保险公司岂不是赔死了?毕竟当时2年多后一年期定存利率就腰斩成5.05%了,而现在只有1.5%,大额存单也就1.98%,的确,三家保险公司96、97年卖了一堆这样的产品,大概接近一千亿,几十年过去了,这三家保险公司一直还在兑付着这些产品,他们依然背负着远期利差损形成的巨大的历史包袱,什么概念?96年到现在26年了,8%复利增长的话,兑付总额接近本金的7倍,2010年时新闻报道说马明哲提到当年这笔刚性兑付的产品目前已亏损超过800亿,所以呢,中国人寿、平安、太保这三家公司自97年开始没给股东分红了,直到2016年开始盈利,2007年保监在特批的情况下才给上的市,这就是为什么H股上市那么久而A股到2007年才上市。

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的建议和意见有哪些

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的建议和意见有哪些

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的建议和意见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由于老年人在金融知识、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金融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可能并不完全适合他们。

因此,为老年人设计和提供更加贴心、安全、易懂的金融产品至关重要。

一、老年人金融产品的特点和需求老年人在金融产品选择上通常更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

他们的收入来源相对固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保障本金安全,并提供稳定收益的产品。

此外,老年人对于资金的流动性也有一定要求,以便应对突发的医疗支出或其他紧急情况。

同时,由于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的下降,金融产品的操作便捷性和服务的人性化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二、现有老年人金融产品存在的问题1、风险提示不足部分金融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对风险的揭示不够充分,导致老年人在不了解产品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2、条款复杂难懂一些金融产品的合同条款过于复杂,专业术语过多,老年人难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

3、缺乏个性化服务金融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如视力不好、听力下降等,服务缺乏针对性和人性化。

4、欺诈风险较高老年人容易成为金融诈骗的目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的缺乏和防范意识薄弱,推出虚假的金融产品进行诈骗。

三、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的建议1、设计简单易懂的产品金融产品的结构和条款应尽量简化,避免使用复杂的金融术语和计算公式。

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向老年人介绍产品的收益、风险和费用等关键信息。

例如,可以推出“定期存款+分红型保险”的组合产品。

定期存款部分保障本金安全,分红型保险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益。

产品说明应采用大字体、简单语言,并配以图表和案例,帮助老年人理解。

2、强化风险提示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要对老年人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

不仅要告知可能的收益,更要强调潜在的风险。

可以通过面对面沟通、电话回访等方式,确保老年人真正理解产品的风险。

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储蓄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开始下降。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也更加充足,储蓄的压力也逐渐减小。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中,个人投资理财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许多人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中。

随着个人投资渠道的增加,人们降低了对于储蓄的需求。

三、家庭结构变化在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中,独生子女政策的放开、年轻人独立生活等因素也使得家庭人口规模越来越小。

这样一来家庭开支的增加,部分家庭为了满足消费需要,不得不削减储蓄。

四、利率水平下降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率水平的下降。

不难发现,每个人储蓄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息收益,但是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市场投资更加受到青睐。

在面对储蓄率下降的问题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引导公众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虽然国民储蓄率降低并不代表全民不重视储蓄,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公众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并且支持特定群体的储蓄行为,例如加强对老年人、农民等人群的补贴。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对储蓄的意识,也能够对一些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二、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进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避免一些金融领域不良现象的发生。

只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三、利率政策的适当调整在利率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适当调整利率水平。

例如对于小微企业、农民等人群提供更优惠的存款利率、降低对某些金融工具的利用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公众储蓄的趋势。

四、推动消费升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消费升级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聚焦老年人金融需求的建议有哪些呢

聚焦老年人金融需求的建议有哪些呢

聚焦老年人金融需求的建议有哪些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金融需求日益受到关注。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金融知识、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加贴心、便捷和安全的金融服务,成为了金融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容易受到金融诈骗等风险的威胁。

因此,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素养至关重要。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等方式,向老年人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如储蓄、理财、保险、贷款等,帮助他们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支持和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此外,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门的老年人金融知识栏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传播金融知识。

二、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金融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收入水平、理财目标等因素,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老年人,可以提供稳健型的储蓄产品和国债等;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老年人,可以提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对于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可以提供养老保险产品等。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优化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例如,设置专门的老年人服务窗口,提供优先办理业务的服务;简化业务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和签名;提供上门服务,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金融业务。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三、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老年人往往容易成为金融诈骗的目标,因此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是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的重要保障。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与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利率下调后如何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

利率下调后如何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

利率下调后如何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在经济生活中,利率的变动就如同天气的变化,会对我们的个人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当利率下调时,意味着我们从储蓄中获得的收益可能减少,而贷款的成本相对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首先,重新审视储蓄策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利率下调后,传统的储蓄账户可能不再能为我们带来理想的收益。

这时候,可以考虑多元化的储蓄方式。

例如,选择一些利率相对较高的定期存款产品,但要注意存款期限和提前支取的规定,以免因突发情况需要用钱而遭受利息损失。

此外,货币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具有流动性强、风险较低的特点,收益通常也会比普通储蓄账户略高一些。

在投资方面,利率的下调可能会促使我们调整投资组合。

股票市场在长期来看,往往能提供比储蓄更高的回报,但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人,可以适当增加股票投资的比例,但要做好充分的研究和风险评估。

基金投资则是一种相对较为稳健的方式,可以通过投资多种资产来分散风险。

债券基金在利率下行期间,其价格通常会上涨,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房地产投资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

虽然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利率下调时,购房的贷款成本降低,可能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然而,房地产投资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并且变现相对较难,因此在决策之前,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对于背负债务的人来说,利率下调是一个优化债务结构的好时机。

如果有高利率的贷款,如信用卡债务或某些消费贷款,可以考虑通过贷款重组或债务整合的方式,将其转换为利率更低的贷款,从而减轻还款压力。

但要注意,在进行债务调整时,要仔细阅读相关合同条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和风险。

保险在个人财务规划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利率下调时,更要确保自己和家人拥有足够的保障。

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可以为我们在面临意外和疾病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避免因突发情况而导致家庭财务陷入困境。

浅析我国老年人投资理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老年人投资理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老年人投资理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老年人逐渐成为社会投资理财的特殊且重要的群体,老年人身体、心理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投资理财中,不免存在投资意识薄弱、对投资理财知识缺乏,理财产品选择盲目跟风等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多方面着手帮助老年人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标签:老年人老年人理财理财规划理财产品一、老年人投资理财现状随着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投资理财的行列。

2012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3.5岁,2013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将达14.8%,“银发人群”(即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达2.02亿。

老年人为了更好地给自己养老治病,以减轻儿女生活负担,超过六成的老年人都表示有理财需求。

老年人投资理财逐渐成为我国投资理财的重要社会群体,因此有必要对老年人投资理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老年人科学合理的投资理财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1.投资理财产品的种类目前,市场上个人投资理财产品按风险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类,其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包括基金和国债,高风险理财产品包括股票、黄金和期货;按投资理财载体主要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类。

其中,证券主要包括股票、期货、基金及债券等。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国家法律法规核准的范围内,利用银行专业投资能力代理,为客户通过推出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其按风险又可划分为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率理财产品;按产品存续形态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产品;按发行方式分为期次发行和滚动发行产品;按投资方向主要分为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国内资本市场类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类(QDII)产品及结构性理财产品。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主要包括债券型、信托贷款型以及票据型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主要包括新股申购类、证券投资类及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结构性产品,其收益主要包括固定收益和期权收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利率不断下行趋势下的老年理财问题对策分析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趋势下行,自 2014 年 11 月以来连续六次降息,使众多老年人推崇的银行储蓄存款模式受到很大挑战。

选取温州老年大学 20 个班级的老年学员为调研样本,总结分析了当前老年理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此基础上建议各级电大及早重视并且立即行动起来,顺应老龄社会的需求,适时开设老年理财课程,提升老年人金融意识,帮助化解“银发浪潮”难题,为实现“老有所养”的中国梦打下根基。

央行 2014 年 11 月 22 日降息之后,2015 年 3 月到 10 月又连续五次降息,且频率越来越高,降息时间间隔从之前的 4 个月,到 2 个月,一直缩短至 1 个多月,接着又是间隔两个月连续降息。

10 月 24 日“双降”之后,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 35% ;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 1. 5% ; 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收官,银行存款定价的自主权也越来越高。

而且从国内经济看,2015年 9 月 CPI 超预期降至 1. 6% ,PPI 同比下降- 5.9% ,且 PPI 通缩状况短期难以改观; 9 月 M2 增速13. 1% ,较 8 月回落,货币增速回落增加通缩压力;3 季度 GDP 同比增长 6. 9% ,为 09 年 1 季度以来首次低于 7% ,未达政府年度目标,而环比增速也仅 1.8% ,较 2 季度明显下滑,印证 3 季度总体通缩风险升温,意味着降息空间可能再度打开。

所以,当前利率下行趋势下,老年人单一的存款理财模式将受到很大挑战,急需学习掌握一些新的理财理念与方法,合理打理自己的财产,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这对于老年人安度晚年有着较大的实用意义。

一、老年理财的必要性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杨燕绥教授带领课题组编写的第一部有关老龄社会与民生保障的报告《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 2013) 》( 2014 年 9 月25 日发布) 显示,中国在2010 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在 2013 年后,难以维持 3 ∶ 1 的赡养比; 可能提前 2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我国目前 60 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 2 亿,2053 年将达到4. 87 亿。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龄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板块,大力发展老龄金融是未来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目前,中国老龄金融业面临着国民老龄金融意识缺失、老龄金融产品匮乏、老龄金融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转变战略,顺应老龄社会的要求,构建包括老龄金融在内的、适应老龄化经济体要求的新型金融体系。

这不。

仅能帮助化解“银发浪潮”难题,为实现“老有所养”的中国梦打下根基,而且有利于做强金融经济,为迈向金融强国奠定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很多退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逐渐由“养儿防老”转变为“自我养老”,而且他们对晚年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基本的“老有所养”上升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虽然逐年增加的退休金以及老人们自己多年的积蓄从物质上给予了老年人群体实实在在的支持,有些还能得到子女一定的赡养费,个别老人也许还能有一份兼职收入。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一般不再以通常的劳动形式直接获取财富,因此科学理财就成为最主要的生财之道,就是用手中的钱再去生钱。

另外由于老年人所拥有的存款或退休金是“养命钱”,所以老年人群体对于资产的打理也显得尤为谨慎。

因此老年是人生理财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陷入了理财误区。

如轻信、贪利、跟风等等,急需培养老年人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

二、老年理财的现状与原因分析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意识到: 老年生活要美满和谐,身体健康、家人和睦必不可少,而背后必要的财力支撑同样重要,必须用心打理好自己的养老钱。

在此我们选取温州老年大学二十个班级的学员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85 份。

从样本看,这些学员基本退休于企事业单位,年龄以 50 ~ 70 岁为主,现在收入主要是养老金。

一部分老人平时有一定的积蓄,或是有自己的房子,极个别老人还有一些退休兼职收入。

统计问卷显示对自己目前的理财方法“满意”的只占 10% ,“较满意”的占 19. 49% ,而 39. 8% 受访的老人对自己目前的理财方法回答“一般,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理财方法”。

说明老年人自身也有理财需求,但是退休老人进入晚年的年龄状况和相对有限的收入,决定了他们是一个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对保守稳健的投资群体,目前理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较多的。

( 一) 老年理财的理念存在误区,理财知识欠缺由于受年龄、知识结构以及人生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老年人在理财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本次受访的老年大学员中 40 ~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出生的老年人居多,他们之前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以及勤劳节俭习惯还是根深蒂固。

55% 的受访者认为个人理财就是“省钱”或是“存钱”、“赚钱”。

在理财目标上 50% 以上的人选择最想实现的是“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无忧”,35%的人选择使“资产保值增值”,有 10% 的老年人选择“为不可预知的医疗与护理费用积累资金”,还有5% 的老年人是“为子女积累财富”。

调查中还发现,老人们平时忙于锻炼身体、含饴弄孙、上老年大学娱乐养生类课程等,对新闻尤其是财经新闻关注度不够,选择“知道历次降息,平时关注财经新闻”的老人只占38% ,而 45% 选择“平时不太关注财经新闻”,还有 15% 的老人“不知道降息,平时不关注财经新闻”,少数 2% 的老人表示“平时对财经新闻不感兴趣”。

调查中还发现一个重要问题,55. 8%的老人认为自己养老靠退休金就行了,不需要理财,只有 13% 的老人选择“对理财有需要,而且会投入50% 以上资产”,7. 6% 的老人选择“对理财有需要,而且会投入 30 ~ 50% 资产”,9. 3% 的老人选择“对理财有需要,而且会投入 20 ~ 30% 资产”,8. 4% 的老人选择“对理财有需要,而且会投入 10 ~ 20% 资产”,5. 9% 的老人选择“对理财有需要,而且会投入5 ~ 10% 资产”。

37% 的老人认为养老要靠“退休金和投资理财收入”。

这都说明目前老年人理财理念较为落后,知识较为欠缺。

( 二) 老年理财的品种范围较狭窄,筛选不专业本次调查中发现,老年人目前采用的理财品种范围较狭窄,最多的是定期储蓄 ( 整存整取) ,占31. 66% ,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占 28. 11% ,还有21. 19% 的老年人选择“放工资卡里不做任何处理”,剩下的 18% 左右比较杂: 5% 左右的选择“放亲戚朋友那里生利息”,3. 34%“买保险”,1. 7% 买债券,5% 买股票基金,3. 7% 做基金定投,3% 买房子。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老年人喜欢把所有资金都集中在某一类产品上,如整存整取的银行存单,而且存的时候没有分期、分批计划,一旦自己需要用钱,就会损失既定利息收益。

对于接下来感兴趣要学习的金融理财知识,选择“各种储蓄方式比较”和选择学习“银行理财产品”的老年人占了 68% 。

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状态下,存款时会先了解各个银行的利率做比较的只有 60% 左右,购买理财产品时有 50%“不会选择理财产品”,45%“不懂理财产品设计,不会计算预期收益”,绝大多数老人重点关注的是“预期利率”,其次关注的是产品“保本不保本”和“存续时间”,但是往往保本的产品收益率不高,而且收益率也有固定和浮动的,浮动收益率一般是预期的,老人们对收益率的“预期”与“浮动”理解不深或是根本没关注,一般都以为那就是固定收益率了,一定会达到的。

而且挑选产品时很少关注“产品资金投向”和“产品流动性”。

这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盲目追买高收益产品,一般预期收益高的产品,风险也必然较大,老年人最忌在不懂的情况下购买那些浮动收益型的与贵金属或是房地产信托、股票等挂钩类产品。

所以总体来说目前老年人理财品种范围较窄,而且由于理财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在购买产品时对各品种的筛选不是很专业。

( 三) 老年理财的操作方法较为落后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目前老年人使用的理财操作方法还是较落后的,不会使用网银,更别提手机银行或是网上理财平台什么的,这样就限制了一些适合老人理财的如国债、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等产品的购买。

目前老年人理财的主要操作方法是到银行排队,在银行柜台选择定存或是选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购买哪种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是老人们自己决定的,但是要“听银行职员推荐”或是“听亲戚朋友推荐”,还有少数是“听电视或是路上做宣传的人推荐”的。

而银行职员一般不十分了解每位老人的财务状况,有时又不够时间与耐心,现场选择购买的产品可能会有一定隐患。

更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有很多老人买理财或是做定存时“自己不会操作只能求助于银行工作人员”,比如有的不会填写银行单据,有的不会办理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时所需履行的一系列手续,连风险评估都是银行职员代为操作填写,整个购买过程都是听从银行职员指令就签字,签字时看不懂或是没有看清内容,风险意识淡薄,容易受骗或是买了不合适自己的产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

三、目前老年人理财困境的解决对策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要跟钱打交道,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老年人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钱,何况还要防备未来可能的陪护、医疗等开支费用上升等问题。

所以老年人退休之后不能靠吃“老本”,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务。

( 一)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习掌握合适自己的理财知识如前所述,老年大学的学员基本来自企事业单位退休,几乎都有一份稳定的退休金收入。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 2015 年 10 月 14 日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透露: 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连续 11 年提高,由 2005 年的月养老金人均 700 元,一直到现在人均超过 2000 元。

而事业单位退休的会高些,有些高级技术职称退休金更高,这样的退休金收入老年人日常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相当部分老年人还有一些房子的租金收入以及自己之前的积蓄等,正常情况下每月都可能有结余。

充分考虑养生、保健、医疗和养老生活规划方面的支出以及家政等方面的日常支出外,还能安排更多时间和金钱用于休闲旅游、爱好和交际等,提高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就要将积蓄以及退休金在安全的前提下做保值增值的合理规划。

由此就需要学习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理财知识。

建议老年大学应该以老年人日常家庭理财的投资方式和规划为基础,普及老年理财知识,比如储蓄存款的种类以及如何选择应用,国债以及国债逆回购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巧,了解货币基金及其操作方法,了解与筛选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购买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帮助识别老年理财陷阱,提高风险意识,比如不能轻信广告宣传,不要贪小便宜参加一些营销式的讲座或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或免费参观等活动而被骗,不能贪利只追求高收益高风险产品,不能跟风购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