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正调控作用

合集下载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12级化本张哲宾关键字: 沙利度胺谷氨酸衍生物药理作用用途正文中文名:沙利度胺外文名:Thalidomide (Distaval)性状: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熔点:269—274℃沙利度胺结构式:化学结构:谷氨酸衍生物,在生理ph条件下有二种旋光异构体——R(右旋)和S(左旋),R构型——有镇静作用,S构型——致畸有关。

药物别名:沙立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沙利度胺英文名称:Thalidomide (Distaval)一、沙利度胺片1.剂量用法说明:口服,25mg~50mg/次,4次/日,视病情可渐增至50mg~100mg/次,症状控制后减量,维持量为25mg~50mg/日,可较长期服药。

(1)健康人口服200mg以后血浆峰浓度0.8~1.4ug/ml。

(2)平均达峰浓度为4.4小时(3)吸收半衰期为1.7小时左右。

(4)排除半衰期为4---28,平均8.7小时左右2.不良反应:在已公开的临床试验中,常见镇静作用,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恶心、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心律过慢(<60次/分)等少见。

大部分均轻微并可以耐受,停药后可以消退。

严重的副反应有:致畸作用沙利度胺为强致畸药,故孕妇禁用,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方可应用。

停药6个月以上方可怀孕。

此药不影响服药者的生殖器官,而是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敏感期的胚胎,小剂量即可致畸。

因此,育龄妇女要禁用。

二、研发历史及事件简介:1954年首先在前合成。

1956年在德国上市,被广泛使用为及预防妊娠性呕吐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

1961年全世界市场召回及禁止上市,当时全世界约有15000名左右婴儿已经受害。

1963年正式退市。

导致新药的试验的法规诞生。

1965年意外地发现反应停可以有效地减轻麻风性皮肤结节红斑的患者的皮肤症状。

1991年发现它有抑制(TNF-α)作用&iexcl;&ordf;——抗炎作用。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陈金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 530023)[摘 要]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曾作为镇静药、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因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而禁用。

近年来,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沙利度胺在免疫调节、抑制炎症、抗血管新生等的药理及临床治疗麻风性结节红斑、重症肝炎、肿瘤、风湿病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沙利度胺是一个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 沙利度胺;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 R9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0781(2004)0320176202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最先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药和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因其疗效显著,而迅速在全球广泛使用。

但是在短短的几年里,导致全球发生了极罕见的上万例海豹肢畸形儿,立即禁用沙利度胺。

然而,对沙利度胺其他作用的研究仍在进行。

近年来,沙利度胺在免疫、抗炎、抗血管生成的药理和一些疑难病症上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现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1.1 免疫调节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2α(T NF2α)是一种在许多免疫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的前炎性因子,在艾滋病、肿瘤、关节炎等疾病的生理病理方面有其负面作用。

M oreira等[1]给7~9周雌鼠静脉注射脂多糖100~350μg后,测定T NF2α、白细胞介素(I L)21、I L26和I L210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在注射脂多糖前,给予沙利度胺20mg・kg21,T NF2α的合成可以减少93%,T NF2αmRNA的合成可以减少70%,I L26水平降低50%,使用沙利度胺后脂多糖的半数致死量也明显提高。

沙利度胺抑制T NF2α合成的作用依细胞类型和诱导剂的不同,结果也有差异。

沙利度胺对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可减轻症状,且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与降低T N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 F)的水平有关。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摘要目的评价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配对观察的方法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将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沙利度胺+V AD。

使用剂量:沙利度胺200mg口服d1~21+V AD 方案(长春新碱0.5mg/日d1~4、阿霉素10mg/日d1~4、地塞米松40mg/日+d1~4d9~12d17~20)。

B组只采用V AD方案,方案同上。

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结论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源于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可浸润骨髓、骨质和髓外组织产生溶骨性病变,并可合成和分泌大量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引起骨骼疼痛、骨折、反复感染、贫血、出血、肾功损害。

[1]常规化疗有效率40%~60%,完全缓解率低于5%,中位生存期不超过3年。

2005~2008年我院将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 AD 方案治疗,并与单用V AD组进行对照,以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05~2008年住院的分期II期以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3例。

男13例、女10例;年龄50~78岁;分期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病(上[2]。

随机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采用沙利度胺+V AD12海科技出版社2001)例;B组只采用V AD组11例。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统计学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采用沙利度胺+V AD。

使用剂量:沙利度胺200mg 口服d1~21+V AD方案(长春新碱0.5 mg/日d1~4、阿霉素10mg/日d1~4、地塞米松40mg/日d1~49~12d17~20)[3]。

B组只采用V AD组。

沙利度胺(国药准字H32026129)为常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沙利度胺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2单位是内蒙古林业总医院,022150【摘要】癌性疼痛(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

癌痛为患者带来强烈不适,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活动以及自理能力。

阿片类药物是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石,但阿片类药物成瘾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阿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辅助镇痛药物能够加强阿片类镇痛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轻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1]。

沙利度胺为谷氨酸衍生物,于1954年在前西德合成并作为镇静、止吐药广泛使用, 但后来发现其具有很强的致畸作用从而被禁用。

随着对沙利度胺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于1998年、2006年沙利度胺被FDA批准应用于治疗麻风病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骨髓瘤[2、3]。

本文将对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在癌痛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简单综述。

关键词:沙利度胺;癌痛;作用机制;应用;进展1.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1.1分子靶点CRBN沙利度胺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多靶点药物,因为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TNF-α产生减少、COX-2表达减少、VEGF和FGF下调、NF-κB抑制、前列腺素E2分泌抑制。

Ito等人将沙利度胺与磁珠固化后进行亲和纯化分析,将CRBN蛋白(cereblon)确定为与沙利度胺结合和致畸作用的直接靶点[4、5]。

CRBN蛋白是一类大脑相关蛋白,其具有离子蛋白酶活性,其基因位于染色体3p36.2区段。

CRBN蛋白参与细胞间信号传递、蛋白质修饰、细胞能量代谢等过程[6]。

有研究证实,CRBN蛋白是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发挥抗骨髓瘤效应的作用的重要靶点[5]。

1.2抗血管生成作用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受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

在动物角膜血管生成实验中,发现沙利度胺可以抑制VEGF和bF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粘附,从而减少血管生成[7、8]。

沙利度胺片的使用说明书

沙利度胺片的使用说明书

沙利度胺片的使用说明书沙利度胺片的使用说明书1、沙利度胺片说明书内容药品名称:沙利度胺片功效主治:皮肤病治疗药,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

用法:口服。

一次25-50mg(1-2片),一日100-200mg(4-8片),或遵医嘱。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沙利度胺。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2、沙利度胺片的用途沙利度胺片被广泛应用于一些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

沙利度胺被应用于坏疽性脓皮病、糜烂性扁平苔藓、尿毒症瘙痒、阿弗它溃疡、慢性荨麻疹、光线性痒疹、多形性13光疹、结节性痒疹、结节性脂膜炎、大疱表皮松解症、腺性唇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POEMS综合征等皮肤病治疗。

沙利度胺片的作用是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产生抗炎作用。

尚有抗前列腺素、组胺及5-羟色胺作用等。

能增强其他中枢抑制剂,尤其是巴比妥类药的作用。

新研究还表明,沙利度胺片可通过环氧化物酶2途径,而非抑制血管生成的途径来降低瘤内微血管的密度,从而抗肿瘤增生。

3、沙利度胺片的副作用沙利度胺片的副作用除可致胎儿畸形外,还可发生各种周围神经病变,尤其在连续使用时,有时为不可逆性的;此外,常见有与剂量相关的镇静、便秘、直立性低血压、口干和皮肤干燥。

部分病人可发生口疮、水肿、甲状腺功能不足和中性白细胞减少。

另外,常见的副作用是,口鼻黏膜干燥,头昏,倦怠,嗑睡,恶心,腹痛,便秘,面部浮肿,面部红斑、过敏反应及多发性神经炎等。

其实,不管是哪种药品到底要吃多久,吃多久才能有效,这都是得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看的。

而且如果随便停止服用沙利度胺片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坏处,轻则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重则是病情反弹,有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生。

因此大家不要随便停药,一定要在医师的安排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禁用。

对本品过敏禁用。

驾驶员、机器操纵者禁用。

沙利度胺片的用法用量每日100-200mg,分4次服。

对严重反应者,可增至300-400mg(反应得到控制即逐渐减量)。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12级化本张哲宾关键字: 沙利度胺谷氨酸衍生物药理作用用途正文中文名:沙利度胺外文名:Thalidomide (Distaval)性状: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熔点:269—274℃沙利度胺结构式:化学结构:谷氨酸衍生物,在生理ph条件下有二种旋光异构体——R(右旋)和S(左旋),R构型——有镇静作用,S构型——致畸有关。

药物别名:沙立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沙利度胺英文名称:Thalidomide (Distaval)一、沙利度胺片1.剂量用法说明:口服,25mg~50mg/次,4次/日,视病情可渐增至50mg~100mg/次,症状控制后减量,维持量为25mg~50mg/日,可较长期服药。

(1)健康人口服200mg以后血浆峰浓度0.8~1.4ug/ml。

(2)平均达峰浓度为4.4小时(3)吸收半衰期为1.7小时左右。

(4)排除半衰期为4---28,平均8.7小时左右2.不良反应:在已公开的临床试验中,常见镇静作用,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食欲亢进、恶心、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心律过慢(<60次/分)等少见。

大部分均轻微并可以耐受,停药后可以消退。

严重的副反应有:致畸作用沙利度胺为强致畸药,故孕妇禁用,育龄妇女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方可应用。

停药6个月以上方可怀孕。

此药不影响服药者的生殖器官,而是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敏感期的胚胎,小剂量即可致畸。

因此,育龄妇女要禁用。

二、研发历史及事件简介:1954年首先在前联邦德国合成。

1956年在德国上市,被广泛使用为镇静剂及预防妊娠性呕吐1960年欧洲的医生们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

1961年全世界市场召回及禁止上市,当时全世界约有15000名左右婴儿已经受害。

1963年正式退市。

导致新药的试验的法规诞生。

1965年意外地发现反应停可以有效地减轻麻风性皮肤结节红斑的患者的皮肤症状。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关键词】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结果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最先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镇痛药,其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由于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而停用。

但随着深入研究,发现其在免疫、抗炎、抗血管生成的药理和一些疑难病症上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尤其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研究更是其中热点。

本文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就沙利度胺的药理、治疗MM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综述如下。

1 概述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血液恶性肿瘤的10%。

大多数患者发病年龄超过60岁,且呈增长趋势。

MM发病率为(3~4)/10万,每年新增病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1]。

MM起病缓慢,可有数月至十余年无症状期,早期易被误诊。

MM的临床表现繁多,持续性的无法解释的骨骼疼痛(特别是在背部或胸廓),肾衰竭,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肺炎球菌性肺炎)是最常出现的症状,病理性骨折和椎骨压缩常见,有些患者以贫血,伴乏力和疲劳为主,少数患者有高黏滞综合征,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不常见,MM病因不明,在骨髓瘤患者培养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提示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该病毒编码白介素6(IL6)的同系物,而人类IL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同时刺激骨的重吸收,此种特殊的细胞来源不明。

通过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提示为后生发中心细胞恶性变而来。

MM标准治疗为间断化疗,在老年患者中多应用马法兰和泼尼松。

MM 是难治性疾病,其有效药物是烷化剂和皮质激素。

传统化疗可缓解,但完全缓解率低于10%,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可明显延长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但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耐药现象而致病情进展或复发,且复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沙利度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最先引进MM治疗的,并有一定疗效,被视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新希望。

沙利度胺

沙利度胺

用量
03
不良反应
04
注意事项
06
药物相互作 用
05
用药禁忌
适应症
对于Ⅱ型麻风病效果好;也可用于多种皮肤病,如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贝赫切特综合征 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5~50mg(1~2片),一日100~200mg(4~8片),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62.35 摩尔体积(cm3/mol):171.7 等张比容(90.2K):496.5 表面张力(dyne/cm):69.9 极化率(10-24cm3):24.71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互变异构体数量:8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83.6 重原子数量:19 表面电荷:0 复杂度:44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类别
免疫调节药。
贮藏
密封保存。
制剂
沙利度胺片。
谢谢观看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0402)。
检查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溶剂:乙腈-水-磷酸(50:50:0.1)。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溶剂适量,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磷酸溶液(1→100)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数据 计算化学数据
基本信息
化学式:C13H10N2O4 分子量:258.229 CAS号:50-35-1 EINECS号:200-031-1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
沙利度胺治疗肿瘤的应用内容
抗恶性肿瘤血管生成 治疗癌性恶病质 增敏化疗、放疗 "多用途"辅助用药
抗恶性肿瘤血管生成
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佐证:治疗麻风节结状红斑效果良好 导致新生儿先天畸形机制之一 实验研究证实:抗肿瘤血管生成 机制: 降低人胃癌、食管鳞癌裸鼠模型组织VEGF、降低微血管密度 抑瘤效果与人恶性肿瘤模型组织bFGF表达呈正相关 抑制COX-2活性,下调COX-2催化前列腺索PEG2表达间接抗血管生成 通过合成整合素α 、 β 调控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可由恶性肿瘤组织分泌,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参与新生血管形成过程多环节,明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Z. H. KHAN etal. ,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 17: 677–682.
短期治疗增加恶液质患者瘦体重
单药沙利度胺增加食管癌恶液质患者体重和瘦体重
治疗晚期胰腺癌恶液质单中心开放性研究
Gut 2005;54:540–545
N=50
治疗组:Thalidomide,200mg/d
“反应停”事件
《柳叶刀》澳大利亚产科医生William Michael reed报告: 反应停导致婴儿畸形。接生的产妇中,许多人产下婴儿患有罕见的 畸形症状:四肢发育不全,短得就像海豹的鳍足,命名为“海豹肢症”。 这些产妇有共同的妊娠期间服用“反应停”经历。(1961年,反应停因此禁用), 这时候欧洲和加拿大已发现8000多名海豹肢症婴儿。 William第一次把海豹肢畸形与反应停联系起来
IL-2↑ Γ-IFN↑
释放细胞 毒介质
NK细胞
3、抗肿瘤作用
2、抗血管新生

沙利度胺片(反映亭)的说明书

沙利度胺片(反映亭)的说明书

沙利度胺片(反映亭)的说明书解热镇痛药物是大家日常生活常见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人们的帮助非常大,但是不能过量服用和滥用。

沙利度胺片(反映亭)就是目前一种非常好的解热镇痛药物,该药物对于治疗解热镇痛拥有非常不错的效果,是广大患者非常信任的一种药物,能让您的身体恢复健康,让生活充满活力。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沙利度胺片商品名称:沙利度胺片(反映亭)英文名称:Thalidomide Tablets拼音全码:ShaLiDuAnPian(FanYingTing)【主要成份】沙利度胺。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为一种镇静剂,对于各型麻风反应如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有一定疗效,对结核样型的麻风反应疗效稍差。

对麻风本病无治疗作用,可与抗麻风药同用以减少反应。

【规格型号】25mg*20s【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5-50mg(1-2片),一日100-200mg(4-8片),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口干,恶心,呕吐及腹痛等胃肠道不适。

2.头昏,头痛,嗜睡,皮疹及面部水肿。

3.能致畸胎,孕妇禁用。

非麻风病患者不应使用本药。

【禁忌】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儿童禁用。

3.对本品过敏禁用。

4.驾驶员、机器操纵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有强烈致畸作用,妊娠妇女禁忌。

非麻风病病人不应使用此药。

2.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面部浮肿等。

3.近年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骨髓移植。

【儿童用药】儿童禁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用可能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作用机制推测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产生抗炎作用。

尚有抗前列腺素、组胺及5-羟色胺作用等。

本品作用机制推测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产生抗炎作用。

沙利度胺 (Sorafenib)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沙利度胺 (Sorafenib)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沙利度胺 (Sorafenib)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沙利度胺(Sorafeni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靶向抑制剂。

它主要用于肝癌、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等进展期的恶性肿瘤。

本文将讨论沙利度胺治疗的疾病和其常见的副作用。

一、沙利度胺治疗的疾病1. 肝癌沙利度胺作为一种多靶点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等多种机制,有效治疗了肝癌的进展期。

2. 甲状腺癌沙利度胺通过靶向VEGFR、PDGFR和RAF等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形成,在难治性和晚期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3. 肾细胞癌沙利度胺通过抑制细胞内多个靶向蛋白的激酶活性,如VEGFR和PDGFR等,使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对肾细胞癌的治疗具有独特的效果。

二、沙利度胺的副作用尽管沙利度胺在治疗肿瘤中表现出很好的效果,但它也伴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1. 皮肤反应沙利度胺可引起皮肤变化,如手掌脱皮、足底红肿、疼痛等不适感。

此外,还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和发疹等症状。

这些副作用通常是轻度的,但有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2. 胃肠道反应沙利度胺可导致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不适。

这些反应较为常见,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并且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减轻。

3. 血液系统影响沙利度胺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引起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风险增加。

此外,还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减少、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血液检查。

4. 高血压沙利度胺治疗后,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沙利度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液压力升高。

5. 肝功能损害沙利度胺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的情况。

因此,在使用沙利度胺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并进行定期的肝功能监测。

以上仅为沙利度胺治疗的部分副作用,具体的副作用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建议,以降低副作用的发生和影响。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T d后 症 状 得 以缓解 。 h 2 2 抗 肿 瘤 .
沙利度胺 ( h ) T d 又名反应停 , 欧洲作为镇静 剂用 于临 在
床 ; 有 止 吐 作用 。 被广 泛用 于缓 解 孕 妇 的 清晨 乏 力 、 因其 曾 恶 心 等症 状 。 16 年 , 究 发 现 其 可 引 起 婴 儿 海 豹 肢 畸 形 及 91 研
黏附分子的关键调节因子 , 是炎症 细胞 的主要刺 激剂 , 水 其
平增高与许多感染和 自身免 疫病如类 风湿 关节炎 、 克隆病 、 结核和恶性肿瘤等相关 , 是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 。 13 抗血管生成 . 成纤维 细胞生 成因子 ( G 、 F F) 血管 内皮 生长因子 ( E F 和肝 细胞生 长因子 等特定 细胞 因子 由内 VG ) 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释放 , 是有效 的血管生成刺激剂 。上述 细 胞因子的表达及与特 异性受体结 合并刺激信号转 导可引起 内皮细胞增殖。T d可显著降低上述 因子的表达 , h 减少新生 血管生成 , 抑制肿瘤发展 。T d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与其抑 h
和 I- , L2 增强 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⑥对骨髓 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或促进凋亡 的作用 。R ju a 等 的 a mr k 研究显示 ,h T d可降低 MM患者血和尿 中标志病情严重程度 的蛋 白质数量。 目前 ,h T d是惟一公认的对 M 有显著治疗 M 作用 的药物 , 尤其是移植后伴有髓外复发者 。 2 12 原发 、 发性 肿瘤 .. 继 T d可通过 抑制血 管生成 诱发 h 肿瘤细胞凋亡 , 从而显著改善肿瘤患者 的疗效 和预后。Fn ie
子 的浓 度 进 而 影 响 炎 症 组 织 白 细 胞 外 渗 以 及 抑 制 炎 症 反 应 。T d可 抑 制 T FC产 生 , T F 在 炎 症 性 疼 痛 发 h N. t 而 N. 生 与 疼 痛应 答 方 面 起关 键作 用 , 是前 炎症 细 胞 因 子 和 白细 胞

沙利度胺的功能主治

沙利度胺的功能主治

沙利度胺的功能主治1. 引言沙利度胺是一种口服抗肿瘤药物,属于DNA碱基激动剂类。

其化学名为N-(2-chloroethyl)-N’-cyclohexyl-N-nitrosourea,简称CCNU,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药物。

沙利度胺可以通过与DNA结合抑制DNA合成与修复,从而使癌细胞死亡。

本文将介绍沙利度胺的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沙利度胺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包括脑肿瘤和某些实体肿瘤。

以下是沙利度胺的主要功能主治:2.1 脑肿瘤治疗•沙利度胺常用于治疗原发性脑肿瘤,如胶质瘤、星形细胞瘤等。

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沙利度胺还可以用于治疗复发性脑肿瘤,即之前治疗过的肿瘤再次出现的情况。

它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2 实体肿瘤治疗•沙利度胺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实体肿瘤,如胸部、肝脏、乳腺、胃肠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它的抗肿瘤机制与脑肿瘤类似,都是通过与DNA结合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对于一些晚期实体肿瘤,沙利度胺可能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起到减缓疾病进展和缓解症状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联合化疗•沙利度胺常常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抗肿瘤效果。

例如,它可以与顺铂、环磷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对多种肿瘤的治疗效果。

•联合化疗可以通过不同机制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用药注意事项使用沙利度胺治疗肿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剂量和方案•沙利度胺的剂量和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肿瘤类型和治疗响应情况来确定最佳的剂量和方案。

•由于沙利度胺是口服药物,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准确地服用药物,并遵守用药的时间和频率。

3.2 不良反应•沙利度胺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口腔溃疡等胃肠道反应。

沙利度胺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沙利度胺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沙利度胺是德国制药商格兰泰公司二十世纪50年代推出的一种镇静剂,为谷氨酸衍生物,对麻风病无治疗作用,但与抗麻风病药同用以减少麻风反应,治疗各型麻风反应,如淋巴结肿大、结节性红斑、发热、关节痛及神经痛等疗效较好。

沙利度胺作用机制推测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产生抗炎作用。

沙利度胺对减轻妇女怀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反应有效,但是导致不少新生儿先天四肢残缺(即海豹肢症)。

2012年8月31日,格兰泰公司首席执行官哈拉尔德·斯托克发表讲话,50年来首次就药品沙利度胺致新生儿先天畸形道歉。

本品有严重的致畸作用。

如果在怀孕期间服用本品,对未出生的胎儿会引起严重的出生缺陷和死亡。

孕妇即使在孕期仅服用单次剂量的本品也会引起严重的出生缺陷。

本品对胎儿有严重的致畸性,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鼻黏膜干燥、倦怠、嗜睡、眩晕、皮疹、便秘、恶心、腹痛、面部浮肿,可能会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过敏反应等。

在已公开的临床试验中,常见镇静作用,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食欲亢进、恶心、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心律过慢(<60次/分)等少见。

大部分均轻微并可以耐受,停药后可以消退。

严重的副反应有:致畸作用沙利度胺为强致畸药,故孕妇禁用,育龄妇女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方可应用。

停药6个月以上方可怀孕。

一般发生在妊娠前3个月,尤其是第45~55天。

但并非在服药期间均发生畸形。

无骨髓抑制,无肝肾、心肺、大脑等毒性报道。

至今半死量没有测出,不引起慢性中毒。

此药不影响服药者的生殖器官,而是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敏感期的胚胎,小剂量即可致畸。

因此,育龄妇女要禁用。

全球范围内大约曾有12000名因沙利度胺引起先天性畸形的患者,与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密切相关,尤其是妊娠的第三周至第五周。

有明显的Hox基因异常最具有特征性的是手足的畸形,包括拇指畸形或发育不全、桡骨发育不全、“海豹肢”或上/下肢缺如、无耳、面瘫、小眼、眼肌瘫痪等。

沙利度胺副作用大不大

沙利度胺副作用大不大

沙利度胺副作用大不大关于《沙利度胺副作用大不大》,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沙利度胺是一种磷酸化合物,它有一定的镇定止疼的功效,具备激素调节和抗感染的实际效果,在抑止血管转化成和抗肿瘤层面,都能充分发挥非常好的实际效果,但应用沙利度胺开展医治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副作用问题,对孕妇而言不能吃这类药,因为它可以造成胎宝宝出現比较严重的畸型,此外,一些病人非常容易出現疲人恶心想吐,眩晕等症状表现。

副作用本产品对胎宝宝有比较严重的致畸性,普遍的副作用有口鼻粘膜干躁、怠倦、总想睡觉、眩晕、皮疹、便秘、恶心想吐、腹痛、脸部浮肿,可能会造成多发性神经炎、过敏症状等。

常见问题谨慎使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降低、外展神经变病病人及癫痫患者。

12岁下列少年儿童病人应用本产品的安全系数、实效性并未建立。

服药后不适合马上安全驾驶车子和实际操作机械设备。

服药忌讳对本产品过敏症状禁止使用。

本产品能致畸形胎儿,孕妇禁止使用。

药品相互影响本产品能提高别的神经中枢缓聚剂,尤其是巴比妥药物的功效。

与地塞米松共用产生中毒副作用外皮坏死松解症的危险因素提升。

表明:所述內容仅做为详细介绍,药品应用务必经正规的医院在医师具体指导下开展。

适应证针对Ⅱ型麻风病效果非常的好;也可用以多种多样皮肤病,如盘状红斑狼疮、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贝赫切特综合症等。

临床医学运用内服。

一次25~50Mg(1~2片),一日100~200mg(4~8片),或遵医嘱。

肿瘤的迁移和体细胞的恶化与肿瘤体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黏连、血管的转化成相关。

本产品不但抑止血管转化成,并且能降低整合素亚基的生成,这也址其抗肿瘤的体制之一。

除此之外,还根据COX-2方式,并非抑止血管转化成的方式来减少瘤内毛细血管相对密度,进而抗肿瘤增生。

沙利度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沙利度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沙利度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梁晓岳;何伟芳;刘树人;张雁;谢庆;李灼亮;余宙耀;孔祥平【期刊名称】《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05(21)5【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al)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增殖、克隆形成、分泌TNFα和IFNγ的影响。

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例,常规方法分离PBMC,体外扩增,用细胞计数法观察Thal对PBMC增殖的影响,胎盘蓝染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琼脂糖凝胶法观察Thal对PBMC克隆形成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Thal对CHBPBMC分泌TNFα和IFNγ的影响。

结果Thal对PBMC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而无毒性影响(P<0.05);抑制PBMC克隆的形成(P<0.05);抑制TNFα的产生而促进IFNγ的产生(P<0.05)。

结论Thal对CHBPBMC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望用于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总页数】3页(P415-417)【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单个核细胞;沙利度胺;免疫调节;细胞因子【作者】梁晓岳;何伟芳;刘树人;张雁;谢庆;李灼亮;余宙耀;孔祥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全军肝脏病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R512.6【相关文献】1.IL-12对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J], 王少扬;林玉梅;马卫闽;张宝华;戚少然;兰凤华2.维生素D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J], 侯杰;管世鹤;杨凯;穆玄玄3.天晴甘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J], 李永伟;柯千山;杨跃武;王拥泽;卢建溪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alectin-3基因水平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应答的影响 [J], 许政衡;黄勇;柯海霞;李南;马乙云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IFNGR1的影响 [J], 程笑;汪莉萍;韩方正;庞亚博;黄姜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利度胺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
疫正调控作用
【摘要】本研究观察沙利度胺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分泌及其杀伤活性的影响,探讨沙利度胺治疗MM的免疫调节机理。

用MTT法检测PBMNC的增殖及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

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可明显刺激正常人PBMNC中CD8+T、NK细胞的增殖,显着增加IL-6的分泌,减少IFN-γ的分泌,不影响IL-2 、IL-10的分泌;在同一效靶比时,5 μg/ml的沙利度胺可明显增强PBMNC 的杀伤活性,效靶比为40∶1时沙利度胺组杀伤活性最强。

结论:沙利度胺主要刺激PHA 活化后的正常人PBMNC中CD8+T、NK细胞的增殖及IL-6的分泌来增强PBMNC的杀伤活性,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发挥抗骨髓瘤作用。

【关键词】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免
疫调节抗肿瘤免疫
Positive Immunoregulation of Thalidomide o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Cultures
AbstractThis study was pur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alidomide on prolife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NCs), levels of lymphocyte subsets, secretion of cytokines and its killing activity, and to elucidate the immnoregulation mechanisuns in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 with thalidomide. The method of MT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ffects of thalidomide on the proliferations and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PBMNC; the flow cytomete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lymphocyte subsets; the ELISA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cytokines in culture supernat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alidomide enhanced the proliferations of the CD8+T,
NK cells in PHA-stimulated PBMNC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increased the secretion of IL-6 significantly, and decreased the secretion of IFN- γ, and the secretions of IL-2 and IL-10 were not affect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ratio of effectors to targets the thalidomide (5 μg/ml) could enhanc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PBMNC (P ), the cytotoxic activity was maximal when the ratio of effectors to targets was 40∶1. It is concluded that thalidomide preferentially enhances the proliferations of CD8+T, NK cells in PHA-stimulated PBMNC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and enhances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PBMNC by increasing the secretion of IL-6 significantly, in short, thalidomide can exert
anti-myeloma effects by increasing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Key wordsThalidomide; Multiple
myeloma; Immunoregulation; Anti-tumor immunity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性
难题,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自从Singhal等[1]1999年将沙利度胺用于MM 的治疗取得显着疗效以来,已进行的多个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沙利度胺对MM有肯定的作用,约32%-64%的患者可获得疗效,而且副作用小、使用方便、费用小,是临床上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MM的理想药物。

但是,沙利度胺治疗MM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人们公认的沙利度胺的抗肿瘤机制即血管
生成抑制作用与临床的疗效间缺乏相关性,在沙利度胺治疗有效者未观察到骨髓微血
管密度下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的主要机理。

目前,有关沙利度胺治疗MM 免疫调节机理的报道甚少,我们研究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增殖、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分泌及其杀伤活性的影响,以期进一步阐明沙利度胺治疗MM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
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正常人10例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男6例,女4例,年龄24-56岁,中位数年龄38岁,经体格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定为健康人。

细胞株、试剂及仪器
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 8226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沙利度胺(商品名:反应停) 购于Sigma公司,RPMI 1640培养液购于Gibco公司,胎牛血清购于杭州四季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购于上海华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TT
粉购于华美生物工程公司,PHA购于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购于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人IFN-γ、IL-2、IL-6、IL-10 ELISA试剂盒
购于北京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沙利度胺的配制
称取20 mg沙利度胺溶于1 ml DMSO中,配成沙利度胺贮备液,临用前用培养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沙利度胺对PBMNC增殖影响的MTT检测
无菌抽取健康人外周血20 ml,肝素抗凝,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小心吸取各管中间白膜层于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氯化胺作用8分钟,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洗3遍,调整细胞浓度为3×105/ml,除调零孔外,每孔需加入PHA 1 μl(1 mg/ml),使各孔PHA终浓度为5 μg/ml,将细胞加入96孔圆底培养板中,每孔加入3×104个细胞。

设5个沙利度胺浓度组:、、 5、20和100 μg/ml,每种浓度设3个复孔,同时设阴性对照组、调零孔组及DMSO对照组。

沙利度胺稀释为250 μg/ml加入各不同浓度组,每孔终体积为200 μl,37℃、5% CO2下培养72小时后,按常规操作步骤进行。

然后上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 nm波长下测各孔吸光度OD 值。

沙利度胺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流式
细胞术检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同上,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ml,每瓶加入2 ml。

设6个沙利度胺浓度组: 0、、、5、20和100 μg/ml, 并设二甲亚砜组为对照,同时每瓶各加PHA 2 μl,每瓶终体积为5 ml,各瓶PHA终浓度为5 μg/ml。

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2 mmol/L谷氨酰胺、100 U/ml青霉素及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于37℃、5% CO2下培养72小时,然后收获各培养瓶中的细胞,用 mol/L PBS洗1遍,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ml,检测按FACS检测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沙利度胺对PBMNC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ELISA检测
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IL-6、IL-10的水平,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沙利度胺对PBMNC杀伤活性影响的MTT 检测
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效应细胞,调整细胞浓度分别为106/ml、2×106/ml及
4×106/ml;以对数生长期的RPMI 8226细胞为靶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05/ml;共设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及沙利度胺组,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