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1a847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f.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中
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已经开始交叉融合,然而传统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
中
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大都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各有不同,其主要差异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文化
源于古希腊、罗马和基督文明,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极大地影响了西方
文明,而中国文化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以传统的家庭为中心的思想
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其次,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在语言方面。
文字和汉字是西方文化和
中国文化最大的差异之一,中文是汉字复杂的表意系统,而西文则是简单
连贯的表意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差异带来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的
困难。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不同是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强调恭敬父母、尊重长辈,重视君臣朋友之间的行为准则和仁慈普惠的思想。
而西方文化
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性,强调公平竞争和正义,重视个人努力和成果。
最后,中国和西方也存在着不同的道德价值观。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
“仁义”,即以仁爱为前提,重视关系,强调尊重父母承担责任的伦理道德。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edea1da3186bceb19e8bb22.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
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一)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二)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四)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五)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59e6e9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3.png)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一、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
人际关系观念上,有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人际关系差异让人们产生
了种族偏见、婚姻观念、教育观念的不同。
在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上,中式
思维偏重于整体把握,强调综合性和关联性,而西式思维偏重于个体分析,注重逻辑性和独立性。
二、言谈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言谈礼仪的差异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大表现。
在西方国家,
人们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于直率的沟通方式较为接受。
而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面子和礼貌,并且通常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以避免伤害他人的面子。
三、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差异
中西文化在生活方式和习俗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饮食习惯方面,中西方有诸多差异。
与中国人倾向于米饭、面条相比,西方国家更倾向于
面包、马铃薯等主食。
在礼仪方面,西方人常常习惯使用刀、叉等工具,
而中国人则更多地使用筷子。
此外,在庆祝活动和节假日方面,中西方的
习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与中国的春节、中
秋节等传统节日有着明显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文化背景。
总而言之,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言谈礼仪以及生活方式和习俗等方
面存在许多差异。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4c768d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0.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中国是人情社会,西方是法治社会。
文化的差异,其实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中西文化,在具体事例上,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差异的地方: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中国人谦虚西方人感激;餐桌上,中国人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则尊重客人个人权益,不督促不强求;中国人吃饭时围成一桌共同吃,西方人则将食物分成每人一份。
这些事例数不胜数,而这种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大部分都归结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形成这种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一,文化背景不同。
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
这些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
而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
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
二、对整体和个体的看法不同。
中国人更看重团体利益,往往把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齐,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团体利益。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
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
三、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出于农业社会。
人们比较安分保守。
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能够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
而西方的是商业经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
他们经常要外出走商,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不一样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构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我的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的五大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的五大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75d31cfad51f01dc281f157.png)
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从哲学思想方面看:中国无哲学,只有伦理学,一切思想都为了更好的统治。
西方哲学思想经过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现代及后现代哲学,人文主义思想从起源、复兴、发展、成熟到传承。
对非人道的批判形式由公开对话至借助古文化至《圣经》,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与人文思想得以发展与传播。
二、从宗教层面看: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
西方的宗教信仰及宗教改革推动了国家独立、社会公德、信仰得救与理性主义的发展。
三、从政治、经济基础看:中国是封建专制时间过于漫长,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晚,发展慢且被扼杀。
西方从最初海洋文明至奴隶制工商业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及快速发展,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根基的法律体系和民主制度得到确立,正义、责任得以呈现。
四、从语言文字看,中国是方块文字,包括象形、指示与会意,这样不利于理论体系的建构。
西方是表意文字,有严明的时态与语法结构,理论体系庞大而完善。
五、从地域环境看,中国是农业社会,生活能够自给自足,文化逐渐走向自闭与落后。
西方是海洋文明与商业社会,善于开放、包容、追求与进取。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6f2f4e6b1a37f111f0855b10.png)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三、社会关系的差异四、社会礼仪的差异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六、结语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
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
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学习语法规则,学习语言形式。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应该围绕语言形式的学习来组织。
特别是外语写作方面,了解其语篇结构特点和母语的不同是很必要的(沈昌芬,2004)。
卡普兰(Kaplan)认为,与运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段落相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出的段落以线型模式为主。
而我国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通常只是一段式,无主次之分,条理不清楚。
这些都是不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母语与目标语写作的不同而造成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内容的教学。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为交际服务的原则和通过多样化手段导入文化内容的原则。
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导入适当的外语文化内容具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作出一定的总体规划,设计目标语文化的教学,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文化内容进行逐步的扩展和深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01d8e3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9.png)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之一。
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哪些呢?下面是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资料,欢迎阅读。
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
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
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
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fd0b14079563c1ec5da71b0.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一、xx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xx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61186f7fd5360cba1adbda.png)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2011-11-17 嘉陵山水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367e4ef65ce050876321373.png)
xx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在于,其一,前者是大陆文明,后者是海洋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内敛、含蓄、压抑,西方文化表现出释放、关怀、人性化。
前者如深厚、淡定、智慧的老者,后者如朝气蓬勃、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代言人。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与西方文化的显赫区别在于“独立”二字。
总体而言西方文化保持一种独立发展的人文精神。
但这“独立”二字恰恰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欠缺的。
中国独到的人文环境致使文人漠视自然科学:中国古代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理论里面,都没有客观观察自然界这一条,讲的都是道德、政治,这与西方重视自然科学,崇尚科学不一样。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与西方文化中解放同等博爱。
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可以解放选择的年代,西方文化以其活力时尚、注重个性,解放同等等魅力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极大的冲击力。
在要不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极端:一部分人认为,要完全抛弃中华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表现在学校教育中,体现出重理轻文,语文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得不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也难得学生的青睐;一部分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读经,甚至倡导不惜一切回复繁体字,走向形式上的复古,而并非以清醒的头脑去传承优异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在对比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清醒、理智、公正的认识。
认清了我们的文化,才能认清我们自己,进而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寻求出路。
1/ 1。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8532d4aa45177232f60a29e.png)
中西文化差异对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不同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诸多语境因素,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高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
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文化导入成了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交礼节上的不同:1. 称呼语: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文化背景(cultural background),这种文化背景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它的制约。
比如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王老师” “张护士”称为”Teacher W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
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 s等。
再如“Uncle Wang”(王叔叔),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25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cf3a3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d.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25篇)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概念介绍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
霍夫斯坦特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维度: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 erm Orientation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
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25篇)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25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中西方文化差异1对于中西文化,在具体事例上,我们不免会发现许多差异之处,例如:别人赞扬时,中国人谦虚西方人感激;做饭做事,西方人总是弄清几斤几两几时几刻,中国人多用少许、片刻之类的词;餐桌上,中国人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则尊重客人个人权益,不督促不强求;烹饪上,中国人注重色香味等菜肴的形式美感,西方人更多注重食物的营养;中国人吃饭时围成一桌共同吃,西方人则将食物分成每人一份;美术上,西方人求真,中国人求神;等等。
中国人实践含蕴理性西方人理性指导实践。
所谓理性,指人用正常的思维对事物进行思考后做选择,能够说理性就是逻辑在具体事物上的应用。
而逻辑的总结在于我们先验的思维本事和经验的总结。
实践是广义的行为和做事。
大致的,理性指导实践要求西方人凡事以事实为重,以逻辑为准则,以概念为单位,一个体为本;实践含蕴理性要求中国人凡事以和气为重,以实际具体情景为准,以感性认识为美。
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cf2776727d3240c8447ef8f.png)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8-3-7 12:59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究其原因有很多,请大家帮忙想一下具体有哪些,谢谢了!
提问者: 肥皂猫猫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最佳答案
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
中国的智慧来自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恩赐。中国的自然环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相对独立,又能够不断吸纳新鲜力量的大陆。从地理上说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周围大多是不毛之地,而中原地区独享最佳的地理位置,因而自然形成趋于中央的向心力。从气候上说,中国的温带气候最适合人类居住发展,而且充分表现出气候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的规律,体现出整个大陆相对一致的气候环境,这使得各个部族之间容易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产生共识,利于融合与迁移。在融合中不同部落各自的鬼神崇拜已经不再重要,也无法存在下去,代之以祖先崇拜,文化崇拜,智慧崇拜。这些才是中国文化的根。
文化在一个社会中是无可替代的。因为社会发展进程不可能被中断,然后被设计构造出来。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演进的不可终止,无可选择的过程。中国如何进步,就是应该鉴别正确且适合自己的传统,把他们由文化上升为规则,同时利用自己的智慧,从实践中获得新的真知,并使之与传统一起共同成为社会建立的基础制度。
中美文化之对比
个人主义: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 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了解世界的文化差异
![了解世界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78d4b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5.png)
了解世界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了解世界的文化差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文化差异。
一、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文化类型。
东方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尊重长辈、注重集体利益等价值观念,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主义、竞争、个人权利等价值观念。
在社交礼仪方面,东方文化重视自我节制、尊重他人,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体权利。
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
中国饮食文化强调养生和谐,追求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讲究饮食起居的平衡;而西方饮食文化则更加注重自由和多样性,喜欢烹饪创新和尝试各种口味。
此外,餐桌礼仪方面,中国注重尊重长辈和宴席的庄重,西方则更加注重轻松和随意。
三、宗教信仰对文化的影响宗教信仰是不同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伊斯兰教的传播使得中东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明体系,强调清真和礼节;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其中包括宗教艺术、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变化。
了解不同宗教信仰对文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四、语言和文字的差异语言和文字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文以象形文字为主要表达方式,注重意境和修辞,而英语则更加注重逻辑和准确性。
此外,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文字还反映出其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的独特特点,如日本的敬语、德国的复合词等。
五、节日和庆典的差异节日和庆典是文化的集中展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方式。
中国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印度的排灯节等节日都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和庆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历史文化。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c3461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6.png)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首先,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两个文明的发展历史。
中西文明有着不同的起源和发展路径。
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
而西方文明则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并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影响下逐渐成熟。
这两个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而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其次,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地理和环境的差异。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拥有广袤的领土和多样的地理环境,这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多元化和包容性。
西方文化则主要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其地理环境相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和形成。
例如,中国文化强调的“和谐”观念与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竞争的价值观念有所不同,这可以部分归因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的丰收和稳定的自然环境。
此外,宗教信仰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主要源自儒、道、佛三教的影响,充满了封建礼教、家族道德和宇宙观念。
而西方文化则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受到多神教信仰的影响,随后逐渐转变为基督教文化,强调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以及个体的责任和自由。
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上的不同。
此外,中西社会制度的差异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中西方在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家族和乡邻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们之间的亲密和依赖;而西方社会则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法治,强调法律的约束和公正。
这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中西方社会在人际交往、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历史、地理、宗教、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
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41ad2ef40c22590102029de0.png)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
”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
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
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
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
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
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2bd6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8.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即中西方文化的概念是广泛而抽象的,无法覆盖所有的细节和特例。
因此,本文将着重讨论中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差异。
首先,宗教信仰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西方文化主要基于基督教的价值体系,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是西方社会的普遍信仰。
相比之下,中国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这些宗教更注重道德、修身养性和社会和谐。
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导致了在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其次,中西方在礼仪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以礼仪文化著称,强调尊重长辈和重视家庭关系。
例如,在家庭聚餐中,中国人通常会按年龄和地位的顺序就座,并倒茶、夹菜等行为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比较突出,尊重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更重要,因此礼仪行为的约束相对较少。
再次,中西方的音乐、艺术和文学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古典音乐以其儒雅内敛、充满哲学意味而闻名,注重表达情感和内涵。
而西方古典音乐更注重技巧和乐理的完善。
在艺术和文学方面,中国注重意境和隽永,追求形式的美感和审美感受;而西方艺术和文学更注重个人创造力和个体表达。
此外,中西方在食物文化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烹饪技巧和传统食材的搭配,追求食物的味道和色彩的协调。
中餐以米饭和面食为主食,强调菜肴的多样性和口味的层次感。
而西方饮食相对简单,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和新鲜度,通常以面包、肉和蔬菜为主食。
最后,中西方在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是相对灵活和弹性的,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强调时间的准确性和效率,看重时间的价值和利用效果。
在生活方式上,西方更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体权益,注重自我实现;而中国则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注重群体价值和集体利益。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宗教信仰、礼仪、音乐艺术、食物文化、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fc844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7.png)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是指中西方两种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人际关系、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形成是历史文化传承、社会制度、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在价值观方面,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是最重要的,注重个人平等、自由和个人的成就。
而中西方文化则注重集体主义,认为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追求群体的团结和稳定。
这种集体主义思想渗透到了中国经济、教育、医疗、政治和人情关系中,显示了中国思想的长期根植于家庭传统的影响。
其次,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文化注重细节和情感,强调礼仪和尊重,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西方文化重视实用主义,强调逻辑和分析,注重客观、理性和实用的价值。
在跨文化交流中,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导致沟通障碍。
再次,在教育方面,西方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自主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中国文化重视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规范化和传统方式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育方式的差异会导致学生的能力、知识、能力或其他方面的不同。
最后,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文化注重尊重长者和家庭,追求亲情和友情。
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注重朋友和之间的互动,突出了社交技巧。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深层次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虽然存在差异,但我们也可以在相互理解中增进文化多元化意识,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借鉴,形成中西文化交融的新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
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人们比较安分保守。
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
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
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
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
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
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附:1、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中国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
而西方的文化,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第一,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
这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行成。
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这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
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
因此,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
而西方各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
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第二,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是在16、17世纪,此时的西方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
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争”。
2、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
而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
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
3、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
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如《圣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
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邦城,各国的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
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教得到了发展。
例如欧洲“宗教改革”。
4、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爱”的诠释上,在中国文化里,对“爱”,强调的是“大爱”,是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更加突出自我,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因此,在西方文化里的“爱”主要是对自己,对家人或是某个个体的“小爱”5、文化差异根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同。
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的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之类的思想。
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
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其实,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因此,文化既然已经形成,就没有优劣之分。
2、文化差异源于民族(或族群)性格西方人:1、普遍性格独立、外向、强悍、富于进取性。
2、文化就崇尚个人意志,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无论亲疏)都作为个人面对的、需要征服的对象。
他们希望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欢,认为那是一种“征服”。
3、突出个人、不那么重视利益友情、尊重真理而非权威等等表现,都是这种民族性造成的。
东方人:1、性格依群、内向、温和、趋向平稳安定,2、文化就崇尚整体稳定,把世界上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他人(组成的群体)都作为个人应该融入的对象,所谓“天人合一”。
相对于让他人尊敬或喜欢,他们更关注是否被接受(包括表面的不管真心与否的“尊敬”),那是“融入”的体现。
对权威“表示”尊敬,重视互相帮助的友谊(只在抒情时颂扬“君子之交淡如水”),易于服从集体或代表集体的集权等等,其深层的原因是都民族性。
3、中西文化差异对于中西文化,在具体事例上,我们不免会发现许多差异之处,例如:别人赞扬时,中国人谦虚西方人感谢;做饭做事,西方人总是弄清几斤几两几时几刻,中国人多用少许、片刻之类的词;餐桌上,中国人劝客人多吃多喝,西方人则尊重客人个人权益,不督促不强求;烹饪上,中国人注重色香味等菜肴的形式美感,西方人更多注重食物的营养;中国人吃饭时围成一桌共同吃,西方人则将食物分成每人一份;美术上,西方人求真,中国人求神;等等。
中国人实践含蕴理性西方人理性指导实践。
所谓理性,指人用正常的思维对事物进行思考后做选择,可以说理性就是逻辑在具体事物上的应用。
而逻辑的总结在于我们先验的思维能力和经验的总结。
实践是广义的行为和做事。
大致的,理性指导实践要求西方人凡事以事实为重,以逻辑为准则,以概念为单位,一个体为本;实践含蕴理性要求中国人凡事以和气为重,以实际具体情况为准,以感性认识为美。
中国人有服从性,西方人重视自由平等等。
西方和中国的原始社会是没什么差别的,人口很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亲族关系为基础,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
但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被阶级社会所取代的时候,中西两方的社会就有不同了。
阶级社会以奴隶制社会为主。
世界各地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形式不尽相同。
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制,全部的国家权力在形式上属于世袭的君主。
西方的希腊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主要由奴隶主和自由民参加的“人民大会”选举和抽签产生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