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 名词解释重点整理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附加重点问答题)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大全(附加重点问答题)当年吐血亲自整理……生化勉强上了90……名词解释超出该范围的当年貌似就一个,问答题100%全击中……考前攒RP!营养+临五看过来了喂~名词解释1、肽键、肽2、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亚基)、四级结构3、超二级结构(模序)、结构域4、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别构作用5、核酸的构件分子6、核小体7、基因、基因组8、内含子、外显子、5’帽子、3’多聚腺苷酸(polyA)尾9、增色效应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11、辅酶、辅基、酶的活性中心12、酶原、酶原激活、同工酶、别构酶、修饰酶13、多酶复合体、多酶体系、多功能酶14、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15、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16、三羧酸循环(TCA cycle)、丙酮酸羧化支路17、营养必须脂肪酸18、脂肪动员19、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20、脂肪酸的β氧化21、酮体、酮血症、酮尿症、酮症酸中毒22、CTP、CDP-胆碱、CDP-乙醇胺23、血脂、载脂蛋白24、血浆脂蛋白、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25、生物氧化26、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27、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28、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29、加单氧酶30、必需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口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31、氨基酸代谢库32、鸟氨酸循环33、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34、一碳单位、甲硫氨酸循环35、谷胱甘肽(GSH)36、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补救合成37、关键酶、限速酶38、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39、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随从链、冈崎片段、RNA引物40、Klenow片段、单链DNA解链酶(SSB)、DNA拓扑异构酶、引发体41、端粒、端粒酶42、切除修复43、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44、转录、不对称转录45、ɕ-因子46、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不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47、核酶48、逆转录、逆转录酶49、癌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50、三联体遗传密码51、氨基酰tRNA、氨基酰tRNA合成酶52、起始因子(IF)、延长因子(EF)、释放因子(RF)53、30S起始复合体、70S起始复合体54、给位(P位)、受位(A位)、出位(E位)进位、转肽、移位55、信号肽56、操纵子、结构基因、调控基因、阻遏物基因、诱导剂(别位乳糖)57、色氨酸操纵子58、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反应元件)、反式作用因子59、第一信使(配体)、第二信使60、三聚体GTP结合蛋白(G蛋白)61、血液NPN(非蛋白氮)62、凝血因子(我觉得有可能抓出来考的几个因子:HMWK、Ⅲ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激活物63、抗凝血酶Ⅲ、肝素64、纤溶系统、纤溶蛋白降解产物65、肝脏生物转化作用66、胆汁酸肠肝循环67、初级游离胆汁酸、初级结合胆汁酸、次级游离胆汁酸、刺激结合胆汁酸68、离子钙、结合钙69、1,25-(OH)2- D3问答题(押题押死了不要怪我)1、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并举例说明;蛋白质2、变性和变构作用的区别。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1.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医学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核、质和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此外,还研究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等细胞生物学过程。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系中的化学分子、物质和代谢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的合成、降解和代谢等过程。
3.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它涉及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也关注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和遗传性疾病的研究。
4.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学科。
它涉及到机体对抗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免疫反应,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平衡等方面。
5.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医学生物学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对疾病的影响,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病理过程。
6.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研究神经系统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7.肿瘤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成、生长和扩散机制,以及肿瘤细胞的遗传变异和抗药性等方面的知识。
它涉及到肿瘤发生的多种原因和危险因素,以及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问题。
总而言之,医学生物学是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人体生物学特性、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神经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对于医学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学名词解释1. 组织(Tissue):由相同类型、特定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结构,比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2. 器官(Organ):组织的结合形式,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具有独立的功能,比如心脏、肺等。
3. 系统(System):多个相互合作的器官组合而成的功能单位,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4. 基因(Gene):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编码。
5. 突变(Mutation):基因发生的变异,可以是某个基因座上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或整个基因的结构发生变化。
6. 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通过产生两个基因组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7. 减数分裂(Meiosis):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通过两轮分裂,产生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四个非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8. 显性遗传(Dominant inheritance):指一个个体只需要拥有一个显性基因就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9. 隐性遗传(Recessive inheritance):指一个个体需要拥有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10.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理论,指环境选择有利于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
11. 进化(Evolution):在物种几代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累积和改变。
12. 基因型(Genotype):个体基因的全部信息,通常用字母代表不同的等位基因。
13. 表型(Phenotype):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结果,指个体的形态、生理特征。
14.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基因的永久遗传性改变,可能由于DNA序列突变引起。
15. 表达型(Expression):指基因在表型上产生的效应。
16. 基因组(Genome):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信息,包括DNA分子中的全部基因。
17. 纯合子(Homozygote):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
医学生物学名词解释重点
解答复习重点:【细胞器标志酶】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溶酶体: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
【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 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
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
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
生物学名词解释 (超全)
生物学名词解释 (超全)1.细胞 (Cell)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生化反应,维持着生物体的功能。
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后者在细胞核内有染色体。
2.基因 (Gene)基因是指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储存在DNA分子中。
它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表达方式。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3.进化 (___)进化是生物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通过基因突变、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等机制,生物体可以逐渐获得新的适应性特征,形成新的物种。
4.生态系统 (Ecosystem)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以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5.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及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和氧气。
6.细胞呼吸 (Cellular n)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的过程。
通过分解有机物,细胞可以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能量供细胞自身使用。
7.蛋白质 (Protein)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基本分子,由氨基酸组成。
在细胞内,蛋白质承担着多种功能,如催化化学反应、传递信号和提供结构支持等。
8.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它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储存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DNA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
9.RNA (Ribonucleic Acid)RNA是一种与DNA密切相关的核酸分子,通过转录过程将DNA上的信息复制成为可识别的形式。
RNA在细胞内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0.突变 (n)突变是指DNA分子内的遗传信息发生突然而持久的变化。
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的改变,进而影响生物个体的特征、适应性以及物种的进化。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第一章氨基酸和蛋白质氨基酸(amino acid):是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一般连在α-碳上。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赖氨酸,苏氨酸等)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静电荷为零)的pH值。
茚三酮反应(ninhydrin reaction):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
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的氨基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氨键。
肽(peptide):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层析(chromatography):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ion-exchange column)使用带有固定的带电基团的聚合树脂或凝胶层析柱透析(dialysis):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凝胶过滤层析(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
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亲合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质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高压液相层析(HPLC):使用颗粒极细的介质,在高压下分离蛋白质或其他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临床医学)
1、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在某一pH值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阴/阳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 值称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肽单元(肽平面):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α1,C,O,N,H,C-α2。
位于同一平面,C-α1 和C-α2 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trans)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肽单元。
3、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的还包含二硫键。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4、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氢键。
5、三级结构: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多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亚基:在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中,每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就是一个亚基,亚基与亚基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相连接。
7、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相连接,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8、α-螺旋(α-helix):是蛋白质多肽链主链二级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肽链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成有规律的右手螺旋状。
9、β-折叠(βpleated sheet):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①多肽链充分伸展,每个肽单元以C-α为旋转点,依次折叠成锯齿结构;②氨基酸侧链交替地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③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羰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从而稳固β-折叠结构;④肽链有顺式平行和反式平行两种。
医学生物学——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生物体从环境摄取营养物转变为自身物质,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物排出到环境中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2.【细胞体积守恒定律】无论其种属的差异有多大,同一器官与同一组织的大小通常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
即一个生命体的机体大小及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而与其数量成正比,此规律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3.【遗传全能性】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都有分化为各类细胞或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
4.【单位膜】由内外两层致密的深色带和中间一层疏松的浅色带构成的三层膜相结构(2×2+3.5=7.5nm)5.【内膜系统】真核细胞中,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连续性的、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或结构。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内体和分泌泡以及核膜等膜结构,但不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6. 【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7. 【主动运输】特异性运输蛋白消耗能量使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8.【简单扩散】小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自行穿膜运输。
属于最简单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专一的载体。
也称单纯扩散;自由扩散。
9.【协助扩散】促进扩散又称易化扩散、,或帮助扩散。
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 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 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
10.【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故称为膜泡运输。
11. 【受体】是一种生物大分子,能有选择的识别外来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包括识别部位、转换部位、效应部位。
12.【细胞膜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的膜内在蛋白,大多数为跨膜糖蛋白,也有脂蛋白和糖脂蛋白。
医学生物学名词解释
1.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和本质,探讨生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又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 分化:生物发育过程中,自受精卵开始,从同质的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在形态、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差异显著的异质细胞,进而分化形成具有不同结构、执行不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3. 干细胞:一类尚未分化,但具有无限或较长期自我更新潜能的细胞4. 克隆:通过无性方式,由单个细胞或个体产生的、和亲代非常相似的一群细胞或生物体5. 无性生殖:一般以营养细胞或营养组织为生殖单位,不通过遗传物质的重组,直接产生继承亲代相同遗传信息的子代个体的生殖过程6. 有性生殖:通过两个亲本生殖细胞的结合及遗传物质的重组产生子代个体的生殖过程7. 遗传:生命有机体在生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亲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8. 变异:生命有机体在生殖过程中同种个体直接的差异9.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10. 结构域:一条多肽链或能够独立折叠为稳定的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的一部分11. 细胞增殖: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获得与母细胞同样遗传信息的子细胞,细胞数量增加的过程12. 细胞周期: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13. 细胞周期时间:细胞周期过程所需要的时间14. 周期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在细胞周期内连续运转的细胞15. 静止期细胞(G0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再增殖,适当因素刺激下重新返回细胞周期的细胞16. 终末分化细胞:不可逆脱离细胞周期,丧失分裂能力,保持生理功能的细胞17. 限制点:在细胞周期中各时相转换中存在特定的时间点,或调节细胞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或停止于某一阶段,对细胞大小、DNA复制、纺锤体组装及染色体分裂等事件进行调节、监控18. 有丝分裂器:由中心粒、纺锤体和染色体构成的临时性细胞结构,专门执行有丝分裂功能,确保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均匀分配给两个子细胞19. 减数分裂:在有性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产生四个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特殊有丝分裂过程20. 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结构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21. 联会:同源染色体从靠近核膜的某一点开始相互靠拢在一起,在相同位置上染色粒准确地配对的过程22. 联会复合体:联会时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一种蛋白质的复合结构23. 二价体:联会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紧密相伴的二价体24. 重组节:联会复合体中央区一些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直径为90nm的多酶集合体,含有大量与DNA重组有关的酶,与染色体发生交换有关25. 生殖:生命有机体通过特定的方式产生子代个体,从而使生命现象得以延续的过程26. 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的过程27. 胚胎发育:受精卵在卵膜或母体内发生发展形成幼小个体的过程28. 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或从母体分娩出后,经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29. 变态:有些动物从幼体发育为成体的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等方面发生显著的改变30. 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界的生殖和进化的单元;由种群组成,与其他单元生殖隔离,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系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31.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方式32. 消化循环腔:由胚胎发育中的内外胚层围成的原肠腔,具有消化的功能,进行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同时又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33. 世代交替:生物世代生殖过程中,存在这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出现的现象34. 多态现象:在同一群体中有形态不同的个体,它们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的现象35. 原口动物:在棘皮动物以前的各类无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胚孔发育成成体时的口36. 后口动物:从棘皮动物开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的胚孔发育成为成体的肛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产生一个成年的口37. 假体腔(原体腔):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为消化管内壁和体壁之间的空腔,只有体壁中胚层而没有脏壁中胚层,无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38. 同律分节:除体前端2节及末一体节外,身体的其余各体节在形态和机能(内部神经、排泄、循环、生殖等器官亦相同)上基本相同39. 异律分节:身体自前而后分节,一些相邻的体节相互愈合,形成形态和机能上不同的体节(体区)40. 次生体腔(真体腔):由中胚层形成的,在体壁内侧和消化管外侧之间由肌肉层和体腔膜隔开的广阔空腔41. 脊索:位于身体背部消化道和神经管间的一条不分节的棒状结构,内部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围以结缔组织鞘,韧而有弹性,具支持功能。
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名词解释大全1. 动物:指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细胞有机体,能够自主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生物类别。
2. 植物:指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细胞有机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和养分,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生物类别。
3. 真菌:指一类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微生物,具有分枝的菌丝体结构和生殖器官,能够通过吸收有机物质进行营养获取。
4. 病毒:指非细胞微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必须寄生于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
5. 细胞:指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包括代谢、生长、分裂和遗传等。
6. 基因:指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特定顺序的核酸分子组成,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7. 染色体: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线状结构,携带着遗传信息,参与细胞分裂和遗传的过程。
8. 遗传:指通过基因传递的方式,将父母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与父母具有相似的性状和特征。
9. 进化: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经历的遗传和生态适应过程,以适应环境变化和生存需求。
10. 物种:指具有相同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并能够通过自由交配繁殖的个体群体。
11.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物社会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和生态位等。
12. 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包括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
13. 生态平衡:指生物群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稳定状态,使得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维持在较为平衡的状态。
14. 氧化: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的过程。
15. 内源性:指生物体内产生的物质或现象,例如内源性激素、内源性代谢物等。
16. 外源性:指生物体外部输入的物质或现象,例如外源性毒物、外源性刺激等。
17. 抗生素:指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化学物质,常用于医学和农业领域。
18. 免疫系统:指机体内的一套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用于识别和消灭外来的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健康。
生化名词解释大全
生化名词解释大全1. 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2. RNA:核糖核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可以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移RNA (tRNA)。
3. 蛋白质:多肽链或多种肽链编织而成,具有广泛的功能,如结构支持、酶催化和信号传递。
4. 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5. 细胞膜:包围和保护细胞的薄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构成。
6. 生物催化:生物体利用酶促进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
7. 代谢: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包括合成物质和分解物质两个方面。
8. 基因:DNA上的功能区段,确定了特定蛋白质的合成。
9. 氨基酸:蛋白质的构成单位,共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
10. 异源重组:将来自不同生物体的DNA片段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11. 基因工程:利用基因工具和技术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实现特定目标。
12. 克隆:复制生物个体或基因的过程。
13. 基因表达:基因的信息从DNA转录为mRNA,再由mRNA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14. 遗传:生物体通过基因的传递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15. 内质网:细胞内一种网状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16. 线粒体:细胞内的双层膜结构,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17. 基因突变: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功能或表达出现不同。
18. 病原体: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病毒。
19. 感染:病原体侵入和繁殖在宿主体内,导致宿主出现病症。
20. 免疫系统:人体防御病原体和异物入侵的生物系统。
21. 抗生素:一类能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22. 肥料: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23. 基因组:一个生物体的所有基因的集合。
24. 表型:生物体可观察到的形态特征,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25. DNA修复:维护DNA完整性的一系列修复机制。
医学生物学的名词解释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分子生物学1.1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由四种核苷酸(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酮嘧啶)组成。
1.2基因:位于DNA上的特定片段,携带着编码蛋白质合成所需的信息。
1.3转录:DNA中的基因信息被转录成为RNA,通过RNA聚合酶酶的作用,产生一份与DNA片段相对应的mRNA(信使RNA)分子。
2.细胞生物学2.1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拥有自我复制和特定功能的能力。
2.2细胞膜:细胞外界和细胞内环境之间的界面,控制物质的进出。
2.3细胞器:细胞内不同的小器官,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承担特定的生物学功能。
3.免疫学3.1免疫系统:身体的防御系统,能识别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损伤细胞和异常细胞,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攻击和清除。
3.2抗体:一种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能与特定的抗原(外来物质)结合,并协助免疫系统消灭它们。
3.3免疫记忆: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指在遇到同一抗原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产生更强有力的免疫应答,并长期保持对该抗原的记忆。
4.遗传学4.1染色体:细胞核中的结构,携带着遗传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
人类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是从父亲遗传来的,另外23条是从母亲遗传来的。
4.2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所携带的基因信息,表型则是基因型在外部表现出来的特征,如身高、眼睛颜色等。
4.3基因突变:基因序列中的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变化,也可能与一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5.神经科学5.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电信号。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5.2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电信号的结合部位,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类型。
5.3神经递质:在化学突触中起作用的化学物质,将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总结:。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化学反应和分子过程的学科,它深入研究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调控机制。
以下是一些医学生物化学的重要名词解释:1. 氨基酸:氨基酸是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单元,它们由一个氨基基团、一个羧基和一个侧链组成。
氨基酸是身体构建蛋白质所必需的,它们还参与其他生化过程,如合成激素和神经递质。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大分子,它们由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在身体中扮演着结构支撑、运输物质、催化化学反应等重要角色。
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
3. 核酸:核酸是存储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分子,它们包括DNA (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
DNA存储着大部分细胞的遗传信息,而RNA则参与了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4. 酶: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催化的反应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消化食物、合成代谢产物等。
5. 代谢: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合成新分子和分解分子的过程。
代谢过程为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提供了基础,包括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6. 糖代谢:糖代谢是指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过程,其中包括糖的降解和合成过程。
糖代谢的主要目的是产生能量,并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7. 脂质代谢:脂质代谢包括脂质的合成、分解和转运等过程。
脂质在人体内担负着能量存储、细胞膜组成和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
8.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是指将氨基酸按照基因指导的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
9. 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的过程。
信号分子在细胞表面或内部与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分子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内的特定功能或转录反应发生。
10.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类脂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
2、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但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3、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可以通过细菌间的接合方式进行基因传递的接合性耐药质粒,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关系密切。
4、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
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
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5、鞭毛(flagellum):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6、菌毛(pilus):是存在于细菌表面,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7、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
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8、L型细菌(L formed bacteria):细胞壁受理化或生物因素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细胞壁多数细菌L型可恢复成原细菌型,某些细菌的L型仍有致病能力,在临床上引起慢性感染。
9、磷壁酸(teichoic acid):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0、细菌素(bacteriocin):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素样物质,其抗菌范围很窄。
11、抗生素(antibiotic):有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辛苦总结)冈崎片段:DNA复制过程中先合成的较短的DNA,由冈崎发现的缘故得名,此片在DNA连接酶催化下再连接成完整的DNA链。
变构酶:通过改变分子构象,从而影响酶活性的一类酶。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坏(一级结构不变)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
酶的活性中心:发挥酶活性所必须的特定空间结构区域。
酶的竞争抑制作用: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的结合,抑制酶活性。
增加底物浓度可以减少抑制程度。
密码子:MRNA分子中相邻三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翻译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或起始(终止)密码。
酶原的激活:酶原向酶的转变。
逆转录:以RNA为模版,合成DNA的过程。
由于与转录过程相反,称为反(逆)转录,催化此反应的酶是逆转录酶。
葡萄糖耐量:由于人体通过多种途径代谢葡萄糖,若一次摄入大量葡萄糖,任何维持血糖浓度不至太高,且快速回到正常范围。
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中脱氢与氧结合生成水,以ADP磷酸化生成ADP的过程相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
是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
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等不同的一种酶。
糖酵解:缺氧条件下,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的过程。
载脂蛋白: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组分,包括apo A、B、C、D 、E等。
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在β碳原子位置氧化断裂,释放乙酰辅酶A,是体内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
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结合胆红素:主要指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为水溶性,可以从尿中排出。
基因表达: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G蛋白:一类鸟苷酸(GTP、GDP)结合的蛋白质,由3哥亚基组成,在细胞信号转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必须脂肪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如亚油酸。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医学生物学的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学的名词解释1.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研究有机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能动地改造有机自然界,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2.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像蛋白质和核酸这样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物质称为生物大分子。
3.机体(organism):生命物质中各种无机分子、有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等物质,按照特定的结合方式,形成一个极其复杂,有序而协调一致的生命物质体系即生物体,简称机体4.寡肽(oligopeptide):10个以下氨基酸分子形成的化合物。
多肽(polypeptide):相对分子质量低于6000,组成的氨基酸分子数目少于50~100个的化合物。
二肽(dipeptide):有2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5.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以肽键为主键、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6.二级结构(secondary ~):是肽键上相邻氨基酸残基间主要靠氢键维系的有规律、重复有序的空间结构。
7.三级结构(tertiary~):蛋白质分子在二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接近球形的空间结构8.四级结构(quaternary ~):是亚基集结的结构,亚基(subunit)是蛋白质分子质量超过50000且由几条多肽链组成时,每条多肽链都有其独立的三级结构的物质。
9.变构(变构调节)(allosteric effect):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10.变性(denaturation):蛋白质分子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或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的影响时,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11.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以右手螺旋的方式盘绕成双螺旋。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其调节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一些医学生物化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蛋白质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角色,例如酶、激素和抗体等。
2. 酶:一种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
酶在生命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消化、代谢和DNA复制等。
3. 代谢:生物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分解有机物和合成新的有机物等。
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例如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质代谢等。
4.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DNA和RNA。
核酸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角色。
5. 脂质:一类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脂质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角色,例如细胞膜组成、信号传递和能量储存等。
6. 糖类:一类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
糖类在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结构角色,例如葡萄糖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7. 激素: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调节生命体系内的各种生理过程。
激素在维持生命活动、调节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8. 抗体: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和结合到入侵生物体内的病原体并将其清除。
抗体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
以上是一些医学生物化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生命体系内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其调节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只质粒:又称接合性耐药质粒,可通过细菌间的接合进行传递,它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
2、结核菌素试验:是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实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3、SPA:葡萄球菌 A 蛋白,是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一种蛋白抗原,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特异性结合,而与巨噬细胞竞争IgG分子的Fc段而抗吞噬,还可根据这一结合特点开展协同凝集试验。
4、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5、内基小体:即狂犬病毒的包涵体,是狂犬病毒感染机体后在中枢神经细胞胞质内增殖而形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小体,观察到该小体对狂犬病具有诊断意义。
1 、噬菌体:是一类侵袭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病毒。
根据噬菌体侵入细胞后,是否增殖并裂解细菌,可以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2、菌群失调症: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微生态平衡发生较大幅度改变并超出正常范围而导致的疾病,也称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
3、BCG:即卡介苗,是早在1980 年卡介二氏将有毒牛分枝杆菌在含有胆汁的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13年连续传230 代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用之作为减毒活菌苗以预防结核。
4、Dane 颗粒:即大球形颗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因系1970年Dane首先在乙肝病人血清中发现的,故名。
5、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0)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实验。
1、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2、机会性感染:指由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配体】细胞外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抗原、药物以及其他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都必须与受体特异结合,通过受体的介导作用,才能对细胞产生效应。
这些信号分子,统称为配体。
【受体】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生物大分子。
位于细胞质、核质或胞内膜上的称为胞内受体。
位于细胞膜上的称为膜受体。
膜受体多为膜上功能性糖蛋白,也有由糖蛋白组成的,也有糖脂和糖蛋白组成的复合体。
仅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称单体型受体,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组成的称聚合型受体。
膜受体在化学信号的传递、入胞作用、细胞识别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根据受体分子的结构和信息转导方式的不同,可将膜受体分为:离子通道受体,如N-乙酰胆碱受体、甘氨酸受体;催化受体,如胰岛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如cAMP(环磷酸腺苷)和cGMP(环磷酸鸟苷)信使途径、磷脂酰肌醇信使途径、钙离子信使途径。
广义上,一个完整的膜受体包括:识别部位;转换部位;效应部位。
膜受体具有这些生物学特性:与配体结合的专一性;高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信号的放大可将胞外信号放大,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被动运输】细胞膜无需消耗代谢能(ATP)而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一种物质转运方式。
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
【简单扩散】细胞膜一种顺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细胞本身代谢能且也不需要专一的膜蛋白分子协助的穿膜运输方式。
如:脂溶性物质(苯、醇、甾类激素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极性小分子(水、尿素、甘油)。
【协助扩散】借助于跨膜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而不消耗代谢能的方式称为协助扩散。
根据运输蛋白性质不同可分为:离子通道蛋白协助扩散(钠、钾钙离子),借助膜上由蛋白质围成的离子通道,使离子能迅速穿膜转运;载体蛋白协助扩散(单糖、二糖、氨基酸、核苷酸),借助膜上与特定物质运输有关的跨膜蛋白或镶嵌蛋白。
【主动运输】细胞膜中特定的载体蛋白在消耗能量的条件下逆浓度梯度转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例如:钠离子-钾离子泵主动运输;钙离子泵主动运输;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
【胞吞作用】是细胞将胞外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转运到胞内的方式。
也称入胞作用。
可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吞噬作用】细胞摄入大的颗粒,如微生物或细胞碎片,形成吞噬泡或吞噬体进行消化的过程。
只存在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多型核白细胞等少数特化细胞中。
【胞饮作用】细胞摄入液体和小溶质分子进行消化的过程,形成胞饮泡或胞饮体。
大多数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摄入和消化所需的液体物质和溶质。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入特定溶质大分子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其过程是在细胞膜特定的有被小窝区域进行,特定大分子与聚集于有被小窝的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形成受体大分子复合物,然后有被小窝凹陷,从细胞膜上脱落成为有被小泡,进入细胞内。
【胞吐作用】细胞内某些合成的产物和代谢废物由膜包围形成小囊泡,从细胞内部逐步移至细胞表面,小囊泡的膜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称为胞吐作用。
如:溶酶体不能消化的残渣,细胞内合成的分泌蛋白、激素等。
【遗传密码】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了合成的多肽链中的一种氨基酸故称其为三联体密码或密码子,所有的六十四种密码子总称为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特征:方向性,密码子的阅读方向是与mRNA的合成方向或者mRNA的编码方向一致,即五碳端至三碳段;简并性,几种密码子可能代表同一种氨基酸;通用性,从病毒、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所使用的氨基酸编码方式是同一的;密码子是不重叠、不间隔、无标点符号的。
【常染色质】常染色质直径约10nm,是均一疏松、螺旋化程度小、分散度大的染色质纤维部分,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折光性强,在电镜下呈浅亮区,多分布于核心的中央,少量分布于核仁内,主要含有单一序列DNA和部分重复序列的DNA,代表有活性的DNA分子部分,功能活跃,一定条件下可进行复制和转录。
【异染色质】异染色质直径为20~30nm,是一种高度螺旋化、盘曲紧密的染色质纤维,染色后在光镜下呈色深的块状或颗粒状,多分布于核内膜边缘、核孔的周围,没有转录活性。
可分为:结构异染色质,指在所有细胞类型的全部发育阶段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由相对简单、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组成,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包括着丝粒、端粒区的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是含有一系列重复序列的DNA,只在一定的细胞类型、一定的发育阶段凝集,并可向常染色质转变,恢复转录活性。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核心颗粒和连接部构成。
核心颗粒是一个由H2A、H2B、H3、H4各一对组成的八聚体蛋白,DNA分子以146个碱基对长度在其表面缠绕1.75圈后,离开又去缠绕另一个八聚体1.75圈,连成一串。
每个核心颗粒之间由60个碱基对的连接DNA相连,每个连接DNA上都结合一个H1分子。
这样形成了核小体,横径约10nm,高6nm,呈扁圆形球状体。
核小体为染色质的一级结构。
【细胞周期】细胞经过生长和分裂而完成增殖的全过程称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
每一个子细胞经过生长增大,进行有丝分裂,直至形成两个新子细胞的即刻为止,就是一个增殖周期。
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时间。
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可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1期)、DNA合成后期(G2期);分裂期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G1期是指前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后一次分裂的DNA合成期开始前为止的细胞生长发育阶段。
细胞表现为:物质代谢活跃,呼吸旺盛,ATP迅速合成,mRNA、tRNA、rRNA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迅速进行,细胞体积增大,为进入S期做各种准备如合成DNA诱导物、DNA 复制所需要的各种前体物等。
G1期可塑性最大,只有G1期可供调节细胞的增殖速度。
S期的主要特点是开始并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利用G1期准备的物质条件复制DNA,使DNA含量增加一倍,同时合成一定数量的组蛋白,经核孔进入核,与DNA结合形成染色质。
G2期以DNA合成终止为开端,主要特征是合成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特殊蛋白质,染色质开始螺旋化、产生凝集和浓缩。
M期前期,细胞核膨大,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向细胞中央移动,中心粒周围出现放射状细丝形成星体,两中心粒之间出现纺锤丝,纺锤体与星体连接形成纺锤体。
M期中期,染色体更加致密、明显,有规则地排列在细胞两极间的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
M期后期,着丝粒纵裂,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牵引下向两极移动。
M期末期,两组子染色体已完全移向两极。
染色体解螺旋,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形成,赤道板位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缢沟,逐渐加深,最后分成两个子细胞。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一种遗传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性质是显性的遗传方式(AD)。
特点:显性基因无论是纯合还是杂合都能表现出其代表的遗传性状或疾病。
可分为:完全显性遗传、不完全显性遗传、共显性遗传、不规则显性遗传。
【完全显性遗传】指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所代表的性状或疾病像纯合子一样的完全表现出来的遗传方式。
代表:家族性结肠息肉症(FPC),短指症。
系谱特征:病人双亲必有一方患病;病人同胞一半正常一半患病;一般情况下连续传递;双亲无病而子女患病,只有突变而来。
【不完全显性遗传】指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所代表的性状或疾病不像纯合子一样完全表现出来,其表现型或疾病性状处于中间状态的遗传方式。
代表:软骨发育不全症。
【共显性遗传】指一对等位基因上的两个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时,性状同时表达出来,不存在显性与隐性关系的遗传方式。
代表:人类ABO血型。
【不规则显性遗传】指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所代表的性状或疾病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的遗传方式。
代表:多指(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指一种遗传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性质是隐性的遗传方式(AR)。
代表: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系谱特征:病人双亲表型正常,则均为携带者;病人同胞四分之三表型正常,四分之一患病,与性别无关;一般情况下无连续传递,往往是散发的;近亲婚配会使发病率增高。
【X连锁隐性遗传】指一种控制隐性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随X染色体的行为而传递的遗传方式(XR)。
代表:红绿色盲,血友病。
系谱特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双亲无病,则儿子可能发病,女儿不可能;女性为患者,则其父亲一定患病,母亲为携带者或患者;男性患者的男性亲属可能为患者。
【X连锁显性遗传】指一种控制显性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上,随X染色体的行为而传递的遗传方式(XD)。
代表: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系谱特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但症状较轻;病人双亲中必有一方患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连续传递。
【交叉遗传】指X连锁隐性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从母亲传来,将来也只可能传给其女儿,不存在男性向男性的传递。
【非整倍体】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了一条或几条,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
其形成主要由于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不分离。
染色体少一条或多条,称为亚二倍体;多一条或数条,称为超二倍体;染色体数量虽为二倍体,但有些染色体对的数目或结构偏离正常,有的增多、有的减少,而总数不变,称为假二倍体;核型中两对或以上的染色体数目有异常叫复合非整倍体变异。
可分为:单体型,即某号染色体减少了一条,细胞内染色体总数为45条;三体型,即某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细胞内染色体总数为47条;多体型,即某号染色体增加了两条或两条以上。
【嵌合体】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核型细胞系的个体。
其形成主要由于受精卵在第一次或前几次卵裂时染色体发生了不分离,或者由于细胞有丝分裂中、后期某条染色体未能进入子细胞核而使子细胞核内染色体少了一条。
【染色体结构畸变】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和重接而形成各种类型重组的结果。
有如下类型:缺失,即染色体的部分片段丢失,包括末端缺失和中间缺失。
倒位,即一条染色体两处断裂,中间片段作180度倒转后再与两断段相接,使其基因排列顺序被颠倒者称为倒位。
两断裂发生于同一臂,则是臂内倒位;两臂各发生一次断裂,使倒位片段含有着丝粒,则是臂间倒位。
易位,即从某个染色体断下的片段连接到另一个不同号染色体上。
可分为:单方易位,即断裂发生在两条染色体上,仅有其中一条片段连接到另一染色体上;相互易位,即两条染色体各发生一次断裂,断片相互交换位置后重接,形成两条结构上重排的染色体;罗氏易位,即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其着丝粒区域断裂,两者长臂在着丝粒区域附近彼此连接形成新染色体,而两者断臂也可能彼此连接形成一条小染色体,含较少的基因,一般在以后的细胞分裂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