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word教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1.1 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说明:(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2)动力、阻力的方向可以相同(支点在两个力的中间),也可以相反(支点在两个力的同侧),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测出力臂,否则要调节平衡螺母。
3.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也可写成:。
三.杠杆的分类:四.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最小力问题:当F2、l2一定时,l1最大时,F1最小(F1的方向垂直于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2.二次平衡问题:比较两次力与对应的力臂的乘积大小关系,即F1×l1与F2×l2,一般用作差法,比较F1×l1-F2×l2与0的关系;3.动态变化问题:一般满足平衡条件(静止或者缓慢拉动),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答。
重难点和易错点1.杠杆的基本知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O)②动力(F1)③动力臂(l1)④阻力(F2)⑤阻力臂(l2)(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4)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②费力杠杆;③等臂杠杆2.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为了方便测出力臂,首先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如果左端下沉,则需要向右调节左、右平衡螺母,反之亦然。
弹簧测力计需要竖直拉动,否则示数会变大。
11.2 滑轮、滑轮组一.定滑轮1.特征:轴心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3.作用: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 滑轮 教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二、滑轮(1)【学讲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两种滑轮的特点。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3. 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4. 通过探索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讲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学讲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一.基础知识模块1.活动:看课本P9图11-14,思考:如何把木料运上楼?想一想:楼梯不够宽,怎样把又重又长的木料运上楼?你有哪些方法完成这个任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二.探究合作模块滑轮:介绍滑轮的结构: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演示实验:组装好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使用它提升重物。
归纳板书:1.使用时轴心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使用时轴心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举例: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例如: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2.活动11.2 探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2. 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讨论:定滑轮的实质: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F = G。
3.学生活动11.4 探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江苏省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 (新版)苏科版
滑轮一、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第十三章《简单机械》是力学的应用部分,全章共讲述了三种简单机械。
《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在全章中间部分,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全节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使用定滑轮、动滑轮的好处;二是滑轮是杠杆的变形(选学部分);三是使用滑轮组的好处。
基于本校学生的基础情况,对本节教材做了如下改动:一是将本节内容分成两节课,第一节只学习动滑轮和动滑轮。
二是在第1个和第2个演示实验后各加一个学生实验。
其原因是,学生实验不仅增国了观察的可见度,还加强了学生大脑的积极思维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可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已经理解了杠杆的力臂的概念及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杠杆进行分类,本节学习的滑轮实质是变形的杠杆,利用实验使学生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不困难,但如何将滑轮理解为杠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杠杆的力臂与杠杆的形状无关的特点,以一根直棒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变形,使之逐渐过渡到滑轮,以减低难度梯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理解虎滑轮的作用(3)会根据探究定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2、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测得数据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特点。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四、教学方法:1、观察、实验:观察实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采集数据。
有目的的观察、实验是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核心。
根据本节内容,采取此种方法三次循环、事半功倍。
2、合作达标法: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达标。
3、学生学法:讨论归纳法和实验探索法。
五、教学准备: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细线、收集滑轮应用实例。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2 滑轮》word教案 (2)
滑轮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使用时的区别,初步学会用这两种滑轮提升重物,感受滑轮为人们带来的便利。
2.经历探究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通过联想和类比,了解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二、教学重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三、学习与交流活动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给你一个滑轮、一根绳子、一个钩码和铁架台,尝试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将钩码提往高处;活动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①.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②.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课本中的表格里);③.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④.改变钩码的个数,当物重增大时,重做上述实验,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怎样变化?⑤.分析表格中的几次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①.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在课本上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中)③.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④.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四:读一读课文,作出滑轮的杠杆示意图1.通过作图可知: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因为支点在,动力臂阻力臂,所以动力阻力。
2.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的大小与阻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在活动三中,拉力并非是物重的1/2,其原因有哪些?四、典型题列1.关于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是因为它是等臂杠杆C.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是因为它能省一半的力D.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阻力臂是动力臂的2倍2.如图所示,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____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________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五、课堂检测1.物体重1000 N ,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 的力,它 (选填 “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 的力(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苏科版九年物理教案:11.2《滑轮》
苏科版九年物理教案:11.2《滑轮》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非常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滑轮为载体,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一、设计意图本次教学活动以滑轮为主题,设计思路是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让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知道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知道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深入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课件学具:记录本、画笔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观察滑轮组,让他们亲身感受滑轮的作用。
2. 观察与思考:让孩子们观察滑轮组的结构,引导他们发现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操作与探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用绳子和重物进行实验,验证滑轮的原理。
4. 记录与分享: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和发现,并与同学们分享。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知道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深入理解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滑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和分享。
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滑轮的原理和特点,还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活动中,部分孩子对滑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滑轮的应用,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带领他们参观工厂或实验室,观察滑轮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2 滑轮》word教案 (3)
滑轮一、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2.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滑轮组的特点三、学习与交流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定滑轮一定不能省 ,但却可以改变,使用动滑轮可以省的力,但却不能改变。
2.小明能轻松地将一辆800N重的摩托车吊起(如图),他使用的机械称为,仔细观察这种装置是如何组装的,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使用了什么滑轮,用了几根绳子,此装置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等)3、生活·物理·社会(1).轮轴是一种能______ ____杠杆.(2). 门把手、汽车方向盘和扳手是轮轴,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四、典型题列1.如右图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N,则图甲中的拉力F甲=_ N,图乙中的拉力F乙=__N,2.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B.斜面是一种费力的机械C.使用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五、课堂检测1.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定滑轮实际上就是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不能,但可以改变。
动滑轮实际上就是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
如果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既省力又方便。
2.如图所示,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____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________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3.学校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下列对这个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F甲G GF乙4.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当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的重物的质量为20kg。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F 2L 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举例)O F 1L 1L 2F2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l l F21Ol11O l2F F F 122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J)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总= W有+W额。
(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物理九年级苏科版 第二节 滑轮教案-word文档资料
二、滑轮(1)设计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的作用、特点和原理。
2.认识动滑轮的作用、特点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通过尝试,学会缠绕定、动滑轮。
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由提出问题开始,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学习重点】知道定、动滑轮的实质及特点。
【学习难点】运用杠杆知识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的特点。
合作交流,共同研讨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点拨,对知识进行总结。
自学1.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2.杠杆的分类:( 1 ) _______杠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_______杠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_______杠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仔细阅读课本P9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观察定、动滑轮的构造,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之处?(2)能否解决课本11.3提出的把木料运上楼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组装滑轮?(组内研讨,四位同学分两组组装滑轮)研学活动: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画出组装的定滑轮的装置图。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①F=_____,即不____(省、费)力;②_______(可以、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画出组装的动滑轮的装置图。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2019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2滑轮
【2019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2滑轮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②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形成研究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组装滑轮组,使学生掌握滑轮组的绕线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与同学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意识2、结合我国劳动人民在2000多年前就已使用滑轮的史实,有机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3、联系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启发学生认识到:对于同一物理原理,人们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发明、创造出不同的劳动工具。
由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渗透创新思维的教育。
4、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乐于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及难点探究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组装滑轮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仪器教师:动滑轮、定滑轮(双、单滑轮组各一套)学生:14套单滑轮,14套双滑轮组,投影片教学过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活动一.如何把木料运上楼想一想:小明家买了一套四楼的住房,进行装修时,由于楼梯不够宽,长木料不能通过楼梯运上楼,你能想一些办法帮助他把木料运上楼吗?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出各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滑轮——引入新课二、新课讲授(第一课时)㈠滑轮及类型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类型:定滑轮动滑轮由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用到定滑轮,动滑轮的?㈡活动2.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使用定滑轮的特点a按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在它的左侧挂上钩码,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的重力有何关系?b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情况如何?c改变钩码的个数,情况如何?通过实验,你发现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①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②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③改变拉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不变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a、按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版,)
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一、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的定义和结构;2.学习滑轮原理及其应用;3.掌握通过滑轮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二、教学重点1.滑轮的定义和结构;2.滑轮原理及其应用;3.滑轮的力的平衡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结构滑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滑轮轮轴和滑轮制成。
滑轮分为定轮和动轮两种类型,其中定轮指滑轮的轮轴固定不动,动轮指滑轮的轮轴可以自由转动。
滑轮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光滑的表面。
2. 滑轮原理及其应用滑轮原理是通过用力来改变力的方向,减小施力的力量,增加力的距离来达到工作的目的。
通过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滑轮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常用于起重机械、绳索传动和运输设备等。
在起重机械中,滑轮可以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物体的起升和悬挂等操作。
在绳索传动中,滑轮可以实现力的平衡和转向。
在运输设备中,滑轮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运动的调节。
3. 滑轮的力的平衡问题在使用滑轮解决力的平衡问题时,可以根据滑轮的结构和力的平衡原理进行分析和计算。
滑轮的力的平衡问题主要包括滑轮上的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等。
在滑轮的力的平衡问题中,常用的公式和方法有:力的平衡方程、力的平衡图、杠杆原理等。
根据公式和方法,可以计算出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而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滑轮吗?提供问题给学生,引导学生回忆滑轮的定义和结构。
2. 理论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和结构通过讲解滑轮的定义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讲解滑轮原理及其应用通过讲解滑轮原理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讲解滑轮的力的平衡问题通过讲解滑轮的力的平衡问题,让学生掌握解决力的平衡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实例演练提供力的平衡问题的实例给学生提供一些力的平衡问题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运用滑轮的原理和方法,计算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苏科版物理九年《滑轮》word教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二、滑轮(第4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构造;2.了解滑轮的作用;3.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4.了解滑轮组的构造和作用;5.知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6.能根据需要组装滑轮组。
二、学习重难点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2、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及其组装。
三、学习过程活动一:认识滑轮升旗的时候,旗手向下拉绳子,国旗却向上升,这归功于旗杆顶端一个叫做滑轮的东西,滑轮是什么样子呢?周边有槽可以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就是滑轮。
活动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问题:图中的两个滑轮有什么不同?在不使用时,转轴的滑轮——定滑轮在不使用时,转轴的滑轮——动滑轮1、对定滑轮的探究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对动滑轮的探究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小结:1、定滑轮(请画出杠杆示意图)A、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改变。
B、定滑轮实质是。
C、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拉力移动距离重物移动距离,即S h。
2、动滑轮(请画出杠杆示意图)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但不可以改变。
B、动滑轮实质是。
C、动滑轮省力就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倍,即S= h。
学生练习一1、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挂在重物G上,手拉另一端,分别用F1、F2、F3拉重物,则()A. F1较大B. F2较大C. F3较大D. 三个力一样大2、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3、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F1=F2=F3 B.F1<F2<F3C.F1<F3<F2 D.F3<F1<F24、如图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_______N,挂钩A承受_____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米,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一章 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
课
讲
授
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动力的方
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
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
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
向。
可以省力。
费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
离。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
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动
滑轮的特点。
课堂练习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
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
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
(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
F1、F2、F3,则(D)。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讲解
定滑轮实质:等臂杠杆
参与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
反馈,为滑轮组的学习
打好基础。
引导,提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归纳学生的发言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提问: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法?
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11.2《滑轮》WORD教案1
实验探究
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小结
数据填入表格,寻找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F2/N
弹簧秤读数F1/N
1
2
3
归纳:动滑轮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省距离,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l1=2l2的省力杠杆
投影练习
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将重600N的木箱吊到阳台上,至少要用多大的力?
【实验器材】(滑轮、弹簧秤、直尺、钩码、细线30套)、多媒体材料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播放
放映升国旗
观察
多媒体演示
提问
1.国旗上升时,升旗手用力的方向向哪里?
2.为什么升旗手向下用力,而国旗会上升呢?
讨论和回答
出示滑轮
提问并演示
1.滑轮的形状是怎样的?
3.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移动速度V绳与物体移动速度V物有何关系?
讨论,归纳结论
实验归纳
结论:S = nh
F =(G + G动)/n
V绳=nV物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牢记结论
讲解
生活·物理·社会
轮轴和斜面
生活中的轮轴和斜面
轮轴和斜面的特点
看书
布置作业
课本P31 WWW——1、3
数据填入表格,寻找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F2/N
弹簧秤读数F1/N
1
2
3Hale Waihona Puke 归纳: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第二节 《滑轮》参考教案设计2
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图2 图3(4)总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值。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2.动滑轮:(1)看课本图11-18,分析该图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11-17中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图3乙中提起重物的滑轮是动滑轮。
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
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图2乙中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图3乙中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人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2)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3)组织学生实验,参照图11-18进行实验。
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
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1)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2)提问: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什么?(3)学生实验:按图5所示组装由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重物用4个钩码表示。
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挂钩码,称出物重。
再用弹簧测力计通过滑轮组拉钩码匀速上升,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动力F的大小。
研究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所用动力大小与物重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拉力的方向和重物移动方向。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实验中,重物由4段绳子吊着,拉力的大小约是略大于物重的四分之一。
这是因为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
在不考虑动滑轮重的情况下,提起重物的拉力大小就是物重的四分之一。
重物是匀速上升,拉力的方向向下。
(5)总结并板书:“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2 滑轮》word教案 (1)
定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改变了用力方向,使工作更方便。
(2)它是固定的,不能随物体一起移动
2.探究动滑轮的奥秘
师:定滑轮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感觉特方便,后来又发现只要将定滑轮不固定,将物体和滑轮连在一起移动会省一半的力!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动滑轮的有关图片:
看图思考
认真听讲
小组交流
记录
联系实际
思考领会
理解记忆
观察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甲图中将要移动的物体由绕在滑轮上的左.右两段绳子拉着,可见,使用动滑轮可以小一半力。从图乙可知,动滑轮随时绕悬绳与滑轮的接触点转动,此点即为动滑轮的支点。再将动滑轮加工压缩变形成一根直棒,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均保持不变(图丙),这样动滑轮就成了变形的杠杆(图丁)。若拉线都是平行的时候,动力臂为轮的直径,阻力的二分之一,即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力。
提示:人是不是站在上面把国旗拉上去的呢?它能不能和物体一起移动?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奥秘?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研究一下。出示定滑轮的有关图片:
独立思考
思考后议一议
观察思考
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如图11-8所示,甲图是一个等臂杠杆的示意图。现在把等臂杠杆进行如下的等效变换:先把直棒加宽变形成一个圆轮,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均保持不变(图乙),再把圆轮的边缘挖一个槽,这就变成了一个滑轮,最后把它固定使用就成了定滑轮(图丙)。
由此可见,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时可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倍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动滑轮有何特点?
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滑轮 教案
课题滑轮课型新课第1课时(共1课时)主备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3、知道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前准备和课堂实验等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成本质的思想方法重点1、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3、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绳子段数的确定难点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滑轮组中承担物重绳子段数的确定教学准备滑轮;弹簧秤;钩码;铁架台;线等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滑轮引入:如同杠杆,滑轮也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它。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动滑轮和定滑轮活动:如何把木料去到楼上?[试一试]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器材做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议一议]教师组织学生对方案作出评价。
[读一读]指导学生看课本P9,回答下列问题:①滑轮分为那几类?各类滑轮的特点是什么?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动滑轮:軕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②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人们是怎样使用它们的?旗杆顶端的定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等2、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师生共同做课本图11—17所示的实验:(1)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把数据填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师生共同做课本图11—18所示的实验:(2)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仿照课本自己设计表格,把数据填在其中。
实验次数钩码和动滑轮总重G总/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23(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结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定滑力和动滑轮的实质:[读一读]认真阅读课本P11上的“读一读”内容,回答:定滑轮的实质是:;动滑轮的实质是:;[画一画]1、画出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并根据图示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2、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并根据图示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5、滑轮组师引导:能否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设计出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呢?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结合起来使用介绍: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结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叫滑轮组[做一做]让学生动手将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秋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滑轮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滑轮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b)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c)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按如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23 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c)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d)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三、课堂练习和作业: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 【答案】C 【答案】B。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2 滑轮》word教案 (4)
《11.2滑轮》
课堂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5.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6.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
7.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2、滑轮组
教学难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杠杆本质
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教学用具
教师用: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坡、扳手、升旗挂图、工人吊木箱的挂图。
学生分组: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面。
教学过程
动力的方向。
置。
2)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
的力提起重物;⑵用
的原因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滑轮课
型:
新授
课程标准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4.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
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
难点
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
学具
杠杆、两只单滑轮、两只双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钩码若干。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设置情境
提问:每周一升国旗时,国旗是如何被升上旗杆的?
激发学生思考:旗杆的顶端有什么?
引入滑轮,板书课题:滑轮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定滑轮的奥秘
引导学生思考:联系升国旗想一想定滑轮有什么特点?能说几个说几个。
提示:人是不是站在上面把国旗拉上去的呢?它能不能和物体一起移动?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奥秘?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研究一下。
出示定滑轮的有关图片:
独立思考思考后议一议观察思考
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如图11-8所示,甲图是一个等臂
杠杆的示意图。
现在把等臂杠杆进行如下的等效变换:先把直棒加宽变形成一个圆轮,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均保持不变(图乙),再把圆轮的边缘挖一个槽,这就变成了一个滑轮,最后把它固定使用就成了定滑轮(图丙)。
使用定滑轮时,把重物系在绳的一端,将绳绕过滑轮的槽,在槽的另一端用力拽绳子,如图丁所示。
无论你横着.斜着或竖直向下拉绳子,通过凹槽里绳子的作用,都可将你的拉力转变成向上的拉力,从而把重物提起来。
从图丙可知,定滑轮是绕轴转动的,轴是定滑轮的支点。
动力臂与阻力臂等长,均等于滑轮半径。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等于阻力。
由此可见,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改变了用力方向,使工作更方便。
定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船员向下用力,可以升起船帆;向下拉动窗帘的引线,可以使窗帘闭合或拉开;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从不同角度用力,都可以将不太重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定滑轮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板书:
定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改变了用力方向,使工作更方便。
(2)它是固定的,不能随物体一起移动 2.探究动滑轮的奥秘
师:定滑轮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感觉特方便,后来又发现只要将定滑轮不固定,将物体和滑轮连在一起移动会省一半的力!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动滑轮的有关图片:看图思考认真听讲
小组交流
记录
联系实际思考领会
理解记忆观察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甲图中将要移动的物体由绕在滑轮上的左.右两段绳子拉着,可见,使用动滑轮可以小一半力。
从图乙可知,动滑轮随时绕悬绳与滑轮的接触点转动,此点即为动滑轮的支点。
再将动滑轮加工压缩变形成一根直棒,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均保持不变(图丙),这样动滑轮就成了变形的杠杆(图丁)。
若拉线都是平行的时候,动力臂为轮的直径,阻力的二分之一,即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力。
由此可见,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时可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倍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动滑轮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板书:
动滑轮特点:(1)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时可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动滑轮随着物体一起移动。
三、实践应用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折合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2.如图所示,物体A 重20N ,滑轮重1N ,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 ,则物体B 的重为_________N 。
3.如图,滑轮B 是一个 滑轮,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 =10N ,则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观察思考
记录 理解记忆
小组交流 回答 理解记忆
独立思考
课堂 总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作业 设计 练习册第1、4、5题 独立完成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