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梁桥式起重机及电葫芦安装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梁桥式起重机及电葫芦安装施工方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太钢袁家村铁矿项目过滤车间工程
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7月15日
目录
1、概述-----------------------------------------------3
2、编制依据-------------------------------------------3
3、施工人员及机具配置---------------------------------3-4
4、施工工艺程序---------------------------------------5
5、起重机安装前检查-----------------------------------5-7
6、起重机械部分及结构件安装---------------------------7
7、电动葫芦安装---------------------------------------7-8
8、电气设备安装---------------------------------------8-10
9、起重机试运转---------------------------------------10-13
10、工程验收-------------------------------------------13
11、施工安全措施---------------------------------------13
一、概述
太钢袁家村铁矿项目过滤车间工程中,我单位承接16台起重设备的安装,具体安装地点、规格如下:
二、编制依据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5-1998
2、【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1998
3、【电动单梁起重机】JB/T1306-2008。
4、中原圣起有限公司、开封起重机有限公司、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厂的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三、施工人员及机具配置
3.1、施工人员配置:
3.2、主要施工机具:
四、施工工艺程序
1
、设备技术文件应齐全。
2、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应符合设计和
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
3、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咧嘴和松散的现象。
4
、起重机地面轨道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
的平面度应符合设计和安装的要求。
6、检查钢轨铺设情况,对钢轨的端面、直线度和扭曲,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
道的安装基准线宜为吊装梁的定位轴线。
7、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吊车梁的实际中心线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 ;且不应大
Τ/2 Τ
图
8
± 3mm 。
、当起重机轨道跨度大于 计算,但最大不应超过±15mm 。
ΔS=±
式中: ΔS-起重机跨度的允许偏差 (mm);
S-起重机轨道跨度(M);
9、轨道顶面对其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不应大于1/1000;
每2M测一点,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应大于10mm。
10、轨道顶面基准点的标高相对于设计标高的允许偏差,对于通用桥式起重机、通
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10mm;梁式悬挂起重机为±5mm;
11、两平行轨道接头的位置宜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
12、桥式起重机同一支腿下两根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其相对标高差不应
大于1mm。
13、混凝土吊车梁与轨道之间的混凝土灌浆层或找平层应符合设计规定。
14、轨道经调整符合要求后,应全面复查各轨道压板螺栓,确保无松动现象。
15、轨道上的车挡宜在吊装起重机之前装好,同一跨端两条轨道上的车挡与起重机
端梁缓冲器对准接触。
六、起重机械部分及结构件安装
大车行走机构的安装
±2 mm。
四个大车车轮
组成的矩形对角线的相对差|L1-L2|的允许偏差值5mm。
每个车轮端面应与钢轨对称垂直面保持平行。
尤其注意两个主动轮(或被动轮)在
允许的不平行度内,其与钢轨对称垂直面的不平行方向应该相反。
6.1.2装在同一平横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垂直平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误差≤
lmm。
并且在同一端梁下两个距离最远的车轮的对称垂直平面也应位于同一平面内,误差≤3mm。
≤lmm。
七、电动葫芦安装
电动小车和从动小车用调整垫进行调整,保证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
的间隙应为3~5 mm。
(图)
工字钢
车轮
C C
图车轮轮缘内测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间隙
C-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间隙
电动葫芦的绳楔必须检查塞块是否有裂纹,毛刺等缺陷,钢丝绳必须置入塞块槽内,并检查其可靠性。
≤5吨的电动葫芦起升电动机的主轴窜动量应保持在,制动效果最佳,
调整方法可利用调整螺母螺距的方法实现,取下尾罩,旋掉固定调整螺母的
四只螺钉,按顺时针方向将螺母旋至极限位置,再逆时针旋1圈,重新固定调整螺母的方法进行。
≥5吨的电动葫芦的调整方法与相同,只是调整螺母旋动方向相反,即顺时针旋转窜动量增大,逆时针旋转窜动量减小。
空负载试验时,电动葫芦制动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
S T=V2T/K1
S T=V2T/K2
式中: S T-小车制动距离(m);
V2-小车运行速度(m/min);
K1-系数 2800~3900
K2-系数 700~1400
电动葫芦在进行额定负荷试验时,在制动时间内的下滑距离应按下式计
算:
S0=V0
式中:S0-下滑距离(m);
V0-起升速度(m/min);
电动葫芦的润滑按表执行:
八、电器设备的安装
电气设备的安装,电线与电线管的敷设应按电气原理图、配线图、电气总图
以及本章规定进行检查各项电气设备状况
电动机:安装前必须检测电动机的绝缘性能,如达不到要求,应按有关规定
对电机进行干燥处理,测试合格后方能进行组装。
此外,还应对电机的炭刷与炭刷握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一般不应大于。
电磁铁、液压推动器、液压电磁铁:安装前应检验其绝缘性,如上述达不到要求,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干燥处理,经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安装。
对电机、电磁铁、液压推动器、液压电磁铁、制动器、电阻器的安装应依有关技术资料(如产品使用说明书等)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调整。
配电盘与控制板的安装,应作如下要求:配电盘和控制板前面的通道宽度不小于500mm,板后间隙应大于100mm。
起重机的电气设备与金属结构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mm,接线盒接头间距离应大于12mm。
电线和电线管的敷设
要用电焊固定电线管。
电线管出线端应衬胶皮套,露天使用的起重机应采用沥青封口,并使管口朝下。
联接电线管采用直管接头,管组间接头布置应成交错状。
室外用起重机其直管接头应用麻屑和溶解的铅丹填塞缝隙。
8.7.4全部电线敷设完毕后,应测量其绝缘性,并按有关规定验收。
导电器和滑线装置
导电器滑块与角钢背应有良好的线接触。
安装完毕后,应测量全部滑线绝缘电阻,按有关规定进行判断安全接地.
起重机所有带电部分外壳均应可靠接地,降压变压器应按图纸规定在低压侧接触。
2的镀锌扁铁板,10mm2裸铜线或30mm2镀
锌圆钢,操纵室和起重机本体的接地连接采用4X10mm2镀锌扁铁,并且联接线
装置不应少于两处。
接地线应采用电焊固定,或采用设备上的接地螺钉(镀锌),接头处应清除锈
溃,并将接地线涂成黑色。
8.8.6起重机任何一点到电源中性点间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九、起重机试运转
起重机的试运转,除应按本章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起重机的试运转应包括试运转前的检查、空负荷试运转、静负荷试验和动负
荷试运转。
在前一步骤未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骤的试运转。
起重机试运转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9. 电气系统、安全连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
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准确。
9.3.2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
靠。
各润滑点和减速机所加注的油脂、油品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立柱方轴、加料杆)旋转一周不应有阻滞现象。
起重机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应与起重机的各机构转动方向相符;
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的动作;各限位开关和及安全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9.4.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
外)。
位置的要求。
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的夹轨器、制动器、防风抗滑的锚定装置,和大车防偏斜运行装置的动作应准确、可靠;起重机防碰撞装置、缓冲器等装置应能可靠的工
作。
确无误。
9.5起重机的静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起重机应停放在厂房立柱处;
机构联合起吊的静负荷试验;其起升试验重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静负荷试验应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
项空载试运转不应少于3次,检查应无异常现象。
将小车停在桥式类型的起重机的跨中或悬臂起重机的最大有效悬臂处,逐渐
的增加符合做起升试运转,直到增加到额定符合后,使小车在桥架或悬臂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数次,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卸除负荷后,桥架结构应无异常现象。
将小车停在桥式类型的起重机的跨中或悬臂起重机的最大有效悬臂处,无冲
击的进行起升额定起重量倍的符合试运转,在距离地面高度100~200mm处,悬吊试验保留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并应无失稳现象。
卸除试验负荷后,检查起重机桥架金属结构,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他影响安全的损坏和松动等缺陷。
第三项试验(超负荷)不得超过三次,试验后设备结构应无永久变形,测量
主梁的实际上拱度或悬挂起重机的上翘度;其中:通用桥式起重机、冶金起重机、通用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的上拱度应大于1000mm;悬臂起重机的上翘度应
大于350mm。
有效处,起升额定起重量的负荷离地面200mm,在吊重负荷静止状态下,测取桥式机架的上拱度值和悬臂机的上翘度值;此值与第四项结果之差即为起重机的静刚
起重机静刚度允许值表
注: 1、A1~A8起重机的工作级别;
2、起重机的静刚度,应在主梁跨度中部S/10范围内进行测量。
3、L0-最大的有效悬臂长度(mm); 在最大的有效悬臂长度处测量。
4、S-起重机的跨度( m )
起重机动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备技术文件有关的规定执行。
倍,累计启动和运行时间,对电动的起重机不应少于1h;对手动起重机不应少于 10min;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连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
作应准确、可靠。
件的规定,进行安全过载保护装置的试验;其性能应安全、可靠。
对整机抗倾覆稳定性有要求的起重机,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试验,
当无具体要求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试
验。
十、工程验收
条起重机设备施工完毕,应经空负荷、动负荷试运转,和静负荷试验合格
后,办理移交验收。
空负荷、动负荷试运转,和静负荷试验宜连续进行;当因条件限制不能连续进行试运转试验时,可在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办理临时交工手续。
条起重机安装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1、设备变更和修改等有关资料;
2、重要部位的焊接、高强螺栓连接的检验记录;
3、起重机有关的几何尺寸的复查和安装检查记录;
4、轨道安装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5、起重机试运转和试验记录;
6、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十一、施工安全措施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起重机安装工程的安全教育,具备能够进行高空作业的身体条件,有高空作业的经验。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施工其间坚持每周的安全会制度和安全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
、专责安全员负责全工程过程的安全检查工作。
、安装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坚持高挂低用,高空作业时,地面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戒标志,并要有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
、现场电焊机要合理使用,电源箱一机一闸,并有漏电保护开关;电焊机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一、二次线符合要求,保证线无漏线现象。
、其他电动工具的使用要符合安全标准,电源端有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