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揭开了经济运行的神秘面纱,了解了国家经济的整体表现和趋势。

期末考试临近,让我们一起对这门课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情况,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重要方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量。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

在复习时,要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以及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

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

它会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影响人们的储蓄和投资决策,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我们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以及政府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失业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失业不仅给个人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压力,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要清楚不同类型的失业,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降低失业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复习的要点之一。

接下来是宏观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中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则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经济的均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在国际贸易方面,要掌握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以及贸易顺差和逆差对经济的作用。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财政政策则通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实现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_吐血整理!!!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_吐血整理!!!

吐血整理第一章 一、GDP 与GNP 定义与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 GDP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GNP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 的三种统计方法 1.增值法(部门法)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 ,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 的来源。

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 公式:GDP=C+I+G+(X-M ) 3. 收入法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经济指标1.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固定资产)折旧2. NI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3. PI :个人收入= NI —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顿时毫无压力~~~来源:杨宝通的日志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Part One未完待续哈两组概念1、宏观经济学需要构建模型来解释问题内生变量:模型中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2、价格的伸缩性与黏性长期我们认为价格呈现伸缩性,短期价格呈黏性第一部分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相关概念1、定义:国内生产要素所得的总收入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总支出2、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GDP: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可理解为排除价格因素)GDP平减指数=名义GDP / 实际GDP二)GDP核算1、支出法支出的组成部分用Y代表GDP国民收入核算式:Y = C + I + G + NX强调:λ炒房不属于投资,属于投机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λ I为实际投资λ I: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存货投资投资为新资本的创造EX:1)史密斯为自己购买了一所百年历史的维多利亚式房子2)琼斯为自己建造了一所全新的现代房子解释:2)创造GDP 史密斯购买的房子只是已有住房的重新配置,史密斯购买住房属于投资,而卖主的存货投资减少,因此不增加GDP,该房子已经包括在建造当年的GDP当中,属于存货投资一项λ政府购买不等同于政府支出另外一部分为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2、收入法3、生产法: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增值:产出的价值减去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三)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GNP衡量国民所赚取的总收入GNP = GDP + 国外对国内的要素支付—国内对国外的要素支付NNP = GNP —折旧国民收入= NNP —间接企业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企业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利息收入(注意:个人收入中已包含利息的部分)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对政府的,如停车罚款)四)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两部门:I = S (实际投资= 实际储蓄)三部门:C + I + G = C + S + T→I + G = S + T→I = S + (T-G).(T-G)为政府储蓄S为私人储蓄即I=S’四部门:C + I + G + (X-M) = C + S + T + Kr→I + G + (X - M ) = S + T + Kr(Kr为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诸如灾害救济款等在内的转移支付,它来自生产要素的收入)S ——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的储蓄(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二、CPI与失业一)CPI衡量总体物价的方法GDP平减指数与CPI区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C:包括进口品3、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一篮子商品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二)失业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失业分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主要是相互找不到彼此的信息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主要是职业匹配程度,技术的原因维持时间较久3、季节性失业4、残余性失业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需求决定生产,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建立在以需求为中心假设:1、两部门经济—居民: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I(意愿投资,不随利率变化)2、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故GNP、NNP、NI、PI和DPI 都相等。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解析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解析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解析一、重点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 曲线。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解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解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总结与解析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宏观经济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与解析,帮助读者复习和理解这一学科。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1 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指标。

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四个部分。

1.2 通货膨胀:指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通常受供需关系、货币供应量和价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1.3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2. 供给和需求2.1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表示厂商根据不同价格提供的产品数量,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

市场均衡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的点上。

2.2 需求决定供给: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进而刺激厂商提高产量;需求减少会导致价格下跌,进而厂商减少产量。

2.3 供给决定价格: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跌,供给减少会导致价格上涨。

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3.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经济活动。

提高利率会抑制投资和消费,降低通货膨胀;降低利率则会刺激经济增长。

3.2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增加支出和/或降低税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支出和/或增加税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4. 经济增长与循环4.1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总体经济规模扩大的情况。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本投资和技术进步来实现。

4.2 经济循环: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这些循环是经济活动波动的自然结果,受供需关系、政策变化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

5.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5.1 商品贸易: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物品交流。

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优化配置。

5.2 跨国投资:指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资本投资活动。

跨国投资可以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转移和就业机会。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了折旧后的产值。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的概念)国民收入(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洋提供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货币价值之和。

个人收入(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后归个人所有并能直接支配和使用的全部收入。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GDP-折旧(资本消耗)=NDPNDP-企业间接税=N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PIPI-个人所得税=DPI3、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由于资本家普遍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指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使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偏好。

4、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经济达到均衡。

(2)如果投资大于储蓄,经济社会的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会削减生产。

反之,储蓄大于投资,经济社会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减少,于是,企业会扩大生产。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20′4×5′=20′1、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时引起投资减少的趋势。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挤出效应越大(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系数越小挤出效应越大(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大。

2、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3、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指的是停滞(产出下降)和通货膨胀(物价上升)。

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与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造成停滞胀的原因:第一、预期心理因素,第二、供给面引发之震撼,4、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支出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记为MPC,MPC在0~1之间:额外的一美元收入增加了消费,但增加额小于1美元。

这是因为家庭得到了额外的1美元收入,他们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P575、结构性失业:工资粘性和工作岗位配额所造成的失业。

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从而所产生的失业。

6、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具体说来是指因工作寻找最适于自己技能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P5257、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活动。

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折旧=1090 50=1040(亿美元)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 企业间接税=1040 75=965(亿美元)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 公司未分配利润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965 (100+50+130)+120
2、假定某经济社会有 A、B、C 三个厂商,A 厂商年产出 5000 美元,卖给 B、C 和消费者。其中 B 买 A 产出 200 美元, C 买 2000 美元,其余 2800 美元卖给消费者。B 年产出 500 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 年产出 6000 美元,其中 3000 美元由 A 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 (2)计算 GDP 为多少? (3)如果只有 C 有 500 美元折旧,计算 NDP. (4)若只有 C 缴纳了 300 美元的间接税,并获得政府 350 美元的补助金,计算 NI. 【答案】 (1)A 的增加值为:5000-3000=2000,B 为:500-200=300,C 为:6000-2000=4000,
二、重要知识点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如何理解 GDP 的内在涵义。(教材 P368)
①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③GDP 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注意:二手货、存货不计入 GDP) ④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合计价值增加:2000+300+4000=6300(美元) (2)GDP=2800+500+(6000-3000)=6300(美元) (3)国内生产净值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资本的形成,所以今年购买的二手车也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错3.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答案:错4.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5.政府公债利息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6.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7.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减少。

答案:对8.政府购买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答案:错9.由于对外贸易的存在,四部门的平衡预算乘数一定大于三部门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错10.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

答案:错二、单选题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答案:D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答案:A3.内在稳定器的功能是()。

A.减少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B.阻止经济衰退C.实现充分就业D.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答案:A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答案:D5.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答案:C6.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一、简答题1、失业的社会影响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1)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

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

(2)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

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

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给失业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3)影响社会稳定,。

如导致自杀率和犯罪率上升;引发对社会失望和不满情绪。

经济影响:影响总产出和经济发展。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

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

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

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2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内容。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政府支出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净出口NX=出口(X)-进口(M)3、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货币供需失衡,即表现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从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进而演变为通货膨胀。

深层次的原因要和通货膨胀的类型相结合一起分析,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原因也不同。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通货膨胀类型,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的总需求超出了产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导致物价的上涨与货币的贬值。

引发总需求量扩张的因素有:一定时期内消费量的过分扩张;一定时期内社会投资量的过分扩张;一定时期内政府支出的扩张与对外净出品的扩张。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衡量。

通货紧缩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的就业状况。

二、宏观经济模型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ADAS 模型用于分析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2、凯恩斯交叉模型凯恩斯交叉模型强调了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来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对经济的影响。

三、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相反,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过热。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3、政策的协调与冲突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协调,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

但有时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包括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等。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计算题知识点:1.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量。

实际GDP是以固定价格计算GDP,即从名义GDP中剔除价格变化的GDP。

两者的关系:实际GDP=名义GDP/GDP紧缩指数GDP紧缩指数的计算:设基期年的GDP紧缩指数为P1=1,物品价格为1美元,第二年的价格为2美元的话,第二年的GDP紧缩指数为P2=2/1(当年物价水平与基期年价格水平之比)。

相关具体计算:a.某一时期世纪GDP增长的计算:2.乘数类的计算乘数即倍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可得到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动量。

计算公式:KI=△GDP/△I(其中K代表投资乘数)3.CPI的计算(某特定数值的含义):CPI : 消费者物价指数计算: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

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食品、住房和医疗),消费者在这三种商品上的花费占其全部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0%、50%和30%。

以为基年,假设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是100。

则(基年)的CPI是:(0.2×100)+(0.5×100)+(0.3×100)=100假定食品、住房和医疗的价格分别为102、106和110,请计算CPI。

A:CPI(2006)=(0.2×102)+(0.5×106)+(0.3×110)=106.4换句话说,若的CPI是100,的CPI是106.4。

CPI两位数以内:低通货膨胀CPI呈两位或三位数字时:急剧通货膨胀CPI为百分之一百万或者包分之万亿时:恶性通货膨胀4.通货膨胀率的计算:t年的通货膨胀率=100%*P(t)- P(t-1)/P(t)5.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C+I+G+X-M简答题知识点: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C):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23章1.生产总值的衡量: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物品与劳务生产的总支出2.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①市场价值:所有物品都用相同的单位来衡量;没有市场价值的物品被排除②所有的:在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出手的所有东西③最终: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中间物品的价值包含在最终物品的价值中④物品与劳务:包含有形和无形的物品⑤生产的: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⑥一个国家内: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⑦某一既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GDP的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1)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2)投资: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包括:资本设备、建筑物、存货;注意:投资并不是指购买股票或债券这类金融资产(3)政府购买:是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转移支付,比如社会保障补助或失业保险补助(4)净出口:NX = 出口–进口4.真实GDP与名义GDP(1)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没有经过通货膨胀校正(2)真实 GDP:按基年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它经过通货膨胀校正(3)GDP平减指数:是对总体价格水平的衡量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100%5. GDP不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完美指标;GDP 并没有评价:环境质量、闲暇时间、非市场性活动、收入的公平分配;人均真实 GDP是衡量普通人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24章1.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1)计算消费物价指数:①固定“篮子”②找出价格③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总费用④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CPI=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⑤计算通货膨胀率:今年通货膨胀率=今年CPI-去年CPI/去年CPI×100%(2)CPI存在的问题:替代偏向、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上述的问题都使CPI 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3)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差别:①进口消费物品:包含在CPI内,不包含在GDP平减指数内②资本商品:不包含在CPI内,包含在GDP平减指数内③篮子:CPI用固定的篮子,GDP平减指数用一篮子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④CPI反映的是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1)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2)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协议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复习范围】第一讲宏观经济学绪论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 GDP(或GNP)的含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境原则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原则【2.GDP(或GNP)的三种核算方法和GDP折算系数;】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获得,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

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

按支出法计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出口X—进口M)GDP=C+I+G+NX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折算系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及其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净投资+重置投资)+净出口(2)国内生产净值(NDP) ------是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DP = GDP-折旧额(3)国民收入(NI) ------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

1.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及其总量2.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和国民产出水平的决定与波动、就业和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和汇率、环境保护3.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避免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的过度波动4.宏观经济的学派之争: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之争5.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的政策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为了避免发生政治商业周期,不受政治压力的干扰,中央银行应该是独立的;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应该节制,因为存在政策时滞和导致政治商业周期的风险。

6.萨耶定律:是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或“生产会自行创造销路”论断的提升。

7.凯恩斯革命:批判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用看得见的手,即政府操控,提出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思想,发现了经济危机时闲置的资源,提出了从总需求入手刺激经济的切入点,提高总支出使经济复苏8.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国国土内,生产商品的总值,用当年的现价来计算,把名义生产总值除以价格指数9.个人可支配收入(30页):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个人可以随意支配的全部收入。

等于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10.中间产品:不加入国民经济核算的产品11.最终产品:最后进行国民核算的产品12.总投资总需求总供给:一个国家的总投资量,总需求是在一个给定价格水平时对一国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价值,总供给量13.净收入14.折旧:损耗15.:存货投资:仓库内货物,买的存货16引致投资:有一个投资带来一连串的投资17,.净出口:出口减进口1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0):是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9.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以某一年基期价格计算的现期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指数2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减折旧22.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减间接税加补助金23.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减公司所得税减郭汜未分配利润减社会保险费加政府和企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加利息调整24.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个人所得税25总供给:是指在每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和26均衡收入:总需求与总供给在价格均衡对应下的收入27乘数:总收入增量除以总支出增量28充分就业国民收入(52):当资源实现充分就业是所能生产出来的收入29加速原理:在乘数作用下的国民收入增加30经济周期:是经济波动的客观的经济现象,包括萧条,复苏,扩展,繁荣,收缩31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函数:(40)32消费倾向自发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值,与收入无关的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值,消费增量变化与国民收入增量变化的比值33储蓄倾向,自发性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把32中的消费换成储蓄34外生变量:由主体以外产生的变量35收入—支出注入—漏出(44),注入与投资有关,漏出与储蓄有关36均衡收入的决定—两部门模型(44)均衡收入的决定—三部门模型均衡收入的决定—四三部门模型37乘数与自发支出,乘数的类型:乘数说明产出与自发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必备考试通关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必备考试通关指导

0041《宏观经济学》2021年6月期末在线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试题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一、单选题答题技巧: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要多选,可以使用排除法、代入法、直选法等。

二、判断题答题技巧:只需判断对错,不需要写明理由。

三、简答题答题技巧:列出相关知识点并简要解释,要点全面、明确、清晰、一目了然,详细有条理。

四、论述题答题技巧:列出相关知识点并展开阐述,要点全面、明确、清晰、一目了然,详细有条理,重点突出,充分,体现独立思考。

二、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导言(简单了解)第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含义(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计入GDP的经济活动需要具备的条件(了解):主要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来理解。

3.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了解):用公式表示支出法核算的GDP为GDP=C+I+G+(X-M)。

用公式表示按收入法核算的GDP构成,GDP=工资+净利息+租金+公司利润+非公司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折旧。

4.其它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了解):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5.三部门经济恒等式(了解)。

6.四部门经济恒等式(了解):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构成的经济。

从总支出的角度看国民收入,则:GDP=C+I+G+(X-M)。

从总收入的角度看国民收入,则:GDP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

从总收入的角度看GDP的构成:GDP=C+S+T7.国民收入与进口及净出口的关系(了解):国民收入与进口呈同向关系,与净出口呈反向关系。

8.注入量和漏出量(了解):注入包括投资、政府购买、出口等变量,注入量变化会使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

例如,投资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

漏出包括储蓄、政府税收、进口等变量,漏出量变化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化。

宏观经济学复习指南

宏观经济学复习指南

红河学院2009-2010学年秋季学期《宏观经济学》期末考复习指南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1.Real GDPa. evaluates current production at current prices.在目前的价格评估目前的产量。

b. evaluates current production at the prices that prevailed in some specific year inthe past.评估的价格,在一些特定的一年,在过去流行现有生产。

c. is not a valid measure of the economy's performance, since prices change from yearto year.是不是经济表现有效的措施,因为价格从一年来的变化。

d. is a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goods only, hence, it excludes the value of services是不是经济表现有效的措施,因为价格从一年来的变化。

.2.The steps involved in calculating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include, in order: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涉及的步骤包括,以便:a. choose a base year, fix the basket, compute the inflation rate, compute the basket'scost, and compute the index.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涉及的步骤包括,以便:b. choose a base year, find the prices, fix the basket,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andcompute the index.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涉及的步骤包括,以便:c. fix the basket, find the prices, compute the basket's cost, choose a base year andcompute the index.固定篮子,觉得价格,计算篮子的成本,选择一个基准年和计算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一、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3题,3×8分=24分)
(二)计算题(两道,共36分)
(三)论述题(两题,共40分)
二、每章重点内容(未列举的章节不作为考试内容)
注意教材和PPT中的案例分析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了解,不考)
课后复习题2、3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简答题、计算题)
1、掌握关键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物价指数(CPI)、失业率、存量与流量
2、关键指标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与GDP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失
业率;利用GDP平减指数或消费物价指数(CPI)计算通货膨胀率。

考试方式可参考下列课后题(问题与应用)6、7
3、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规则的理解。

考试方式可参考下列课后题(问题与应用)2、3、
4、
5、8.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简答、计算和论述题)
1、关键概念:规模收益不变、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资本的边际产量、边际消费倾向(MPC)、储蓄的相关概念(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
2、理解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

考察形式:课后题(问题与应用)5
3、对国民储蓄变动的计算。

考察形式:课后题(问题与应用)7、9
4、利用可贷资金市场模型分析现实问题(比如,财政政策和投资需求变动如何影响经济)
第四章货币和通货膨胀(简答、计算、论述)
1、关键概念: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率、货币、货币的职能、货币供给、货币数量论、金币铸造税、费雪效应、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2、对通货膨胀原因的理解(例如,如何解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3、基于费雪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的计算
第五章开放的经济(简答、计算和论述题)
1、关键概念:贸易余额、资本净流出、名义汇率、实际汇率
2、理解资本净流出和贸易余额的等式(可举例阐释)
3、利用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做政策分析(即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
4、理解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
5、可利用本章模型(资本净流出曲线和贸易余额曲线)分析政策对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影响。

包括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人民币为何对内贬值,对外升值。

课后题:复习题1—4,问题与应用2—5、7
第六章失业(简答、简述)
1、关键概念: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工资刚性
2、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
3、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四种不同的效率工资理论
3、解释美国1960-2006年间自然失业率先升后降的趋势(参见第六章PPT30-34页)
第七章经济增长1 (简答、计算)
1、关键概念: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2、针对增长模型的计算。

课后题(问题与应用):1—4题
第八章经济增长2 (计算)
1、基于包含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的计算。

课后题(问题与应用):1、2题
2、内生增长理论部分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九章经济波动导论(简答、论述)
1、关键概念:奥肯定律
2、可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理解外生事件的冲击,并掌握如何利用稳定性政策减少冲击
所带来的影响。

例子:欧佩克如何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的欣欣向荣。

第十章总需求1:建立IS-LM模型(简答、论述)
1、关键概念:凯恩斯交叉图模型、流动偏好理论
2、对于税收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的计算例如:课后题(问题与应用):2、
3、4题
第十一章总需求2:使用IS-LM模型(非重点内容)
1、利用IS-LM模型解释经济波动
2、利用IS-LM模型解释大萧条
课后习题1、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