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时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新时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曾经看到一位网友发表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见解:
“幸福感。作为教师这个职业,如果用分数的形式来给幸福感打分的话(满分100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感打分如下:
早上六点三十上班,一般工人也是八点左右上班,而公务员是八点半上班,这一点上做教师的幸福感可以是六十分。
上班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冬天顶着刺骨寒风,夏天顶着辣太阳打扫马路,行人匆匆从其身边擦身而过,没有用感激的目光看一眼这些为城市清洁辛苦劳碌的人,想想当教师还是挺受人尊敬的,当学生或认识的人喊一声:老师!心中的幸福感徒然而生,有九十分。
上班时间,课前做做准备,课堂上认真上课,课后就批改作业,给学生辅导,没有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为有一片纯净的天空感到幸福,想到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才,关注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安全…这个任务可不轻,心理有了沉重的压力,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也就七十来分吧.
拿工资,做工作,理所当然。每月的周记论文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个文人,更谈不上研究者,只是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有时会有点想法记录下来,权作个人心得体会,难登大堂之雅。与发表、获奖有很大一段差距,乃心头一大痛,顿感还不够教师资格,幸福感在一二十分。
期末时刻,听到要市教育质量调研,全身每一个细胞都紧张起来,饭吃不香,觉睡不着,心理精神上的累还不如扫马路的工人可以爽快地干完活后回家睡个好觉,幸福指数降到最低点。放假了,不管是六月里的火辣太阳,还是腊月里的漫天大雪,我都可以避开,舒舒服服的在家清闲休息,公务员也没有的待遇,幸福呀!一百分!
以上是我个人对教师这个职业幸福感的打分,综合下来可以打多少分,我数学不大好,还不能精确计算,估算下来我还是要当教师的,尤其看在那最后一百分那一刻幸福感上。”看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不同的比较、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感受指数。
所谓教师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
现在的老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容易,面临的压力很多、很大。繁重的工作量的压力;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个性凸现、变得不那么“顺从”带来的压力;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要求老师及时给予指导的压力;社会、家庭强烈要求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的压力;老师自身不断需要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的压力;老师之间竞争的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压力,等等。这一切都交织在老师的身上。哪一种压力能不认真应对?应对哪一种压力能不花费精力、时间?压力具有双重性。它能把人压得望而生畏,压得希望渺茫,压得只想敷衍了事,压得萎靡不振,压得放弃努力,压得信心消失。当然,压力也有另一面,它能把人的潜力激活,把人压得坚强,压得成熟,把浮躁、浅薄压走,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变压力为动力”。但是把压力“变”为动力可绝不仅是一个决心的问题,它需要智慧,需要找到“变”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所有的人都希望提高教育质量,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老师教,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好,这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但是,当老师对教育感到乏味时,这一切希望都会落空。
我们身边的优秀老师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把教育工作干得有滋有味,似乎他们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幸福、咂摸幸福、品味幸福。像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以及当代的魏书生(他仅仅是中学毕业),等等,都是这样。在我看来,各行各业的“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教育更是如此。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
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是有工作幸福感的,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育出幸福的学生。
现在老师非常辛苦,许多老师累得回家话都不爱说,可以说是身心疲惫。我最常挂念的是在“苦恼”、“疲惫”中勉强支撑的一些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对教育工作感到很乏味,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地操作,这样一天两天可以,天长日久怎能受得了?关键还是要找到那种感觉。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旧”面孔,但每天都有新鲜感;他们今天面对的还是昨天的那些学生,但今天却从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不同于昨天的新东西;他们天天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学生身上时时刻刻地在溶化、组合、萌芽、生长。他们真是越干越幸福,他们干工作就是追求幸福。如果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幸福的。至少也是摆脱由于工作量过大、压力大而导致的对工作乏味的一条途径。
反思性研究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引领老师品尝教育的幸福,当然这也是教师成长的最好和最有效的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经过多年对教师成长的研究得出一个公式,就是:教师的成长二经验+反思。反思也是认识自己,孔子、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体验、感想、认识的认识,并把它们说出来,就成为他们独特的教育理论。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正如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人做事情,愈投入便愈深入,愈深入便愈有发现,愈有发现就愈有快乐,反思就是一种寻找工作乐趣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认知需要,新的东西能带来极大的乐趣。反思可以让我们沉下心来,专注研究;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创造自己幸福的需要,我们教育者应是幸福的创造者。
教育是一种智慧,而不是机械化、程式化的操作。通过撰写案例,对自己教育教学的闪光点进行反思,保持工作的激情,使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教育的反复性和艰巨性。孩子眼前还信誓旦旦,一转眼可能就忘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蹴而就的想法是简单化的,不现实的。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没有爱心和耐心,教育是不成立的。但是光有爱心和耐心,教育仍然是不彻底的。教育者还要有专心,没有专心搞不好今天的教育,没有专心不是合格的教育者。研究是最好的专心。教育工作当然要追求好的结果,但是不重视过程,就谈不上结果。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学校、社会都对教育者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面对压力,我们必然要努力工作,但我们是有头脑的人,是有头恼的教育者。努力,可以是“自然性的努力”,也可以是发挥“聪明才智的努力”,教育者应该是“智者”。同样是努力干工作,“智者”就比别人干得有滋有味,比别人干得高明,比别人干得鲜活,比别人干得有新意,比别人干得有心情,比别人干得效果好,比别人干得有幸福感。
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最理想的途径。另一方面,研究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而不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去看待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境界与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教育的乐趣与幸福一旦与教育者的职责要求结合起来,工作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有思想的人总能发现更多的东西,有思想的人总能获得更多的幸福。许多工作并不一定追求结果,过程本身就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