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学
教育学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教育学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教育学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一个涉及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研究领域。
它通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来深入了解教育学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定义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指对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的学术活动。
它主要关注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学术管理、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内容与方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涵盖广泛的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政策与发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高等教育领导与决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等方面。
研究方法方面,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案例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意义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首先,它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指导决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其次,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对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以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管理领域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者将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2. 强调高等教育评估与监管。
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评估与监管成为重要的话题。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评估与监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科学的评估和监管指标。
3. 研究国际化与跨文化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复习资料
1、管理成功的秘诀在于()。
组织文化2、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对管理要素的组合是靠()进行的。
信息;3、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依靠科学的决策理论、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做出的决策是()。
科学决策;4、指导管理工作的行动准则是()。
管理原则5、幼儿园的经费预算是由()制订的。
财会人员6、Z理论认为管理()。
建立和谐的环境;7、行政组织中上下级层级关系是一种()的分配关系。
权力和责任;8、()人们还没有将教育管理看作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职能。
19世纪以前、9、幼儿园的经费预算是由()制订的。
财会人员10、目前幼儿园教研组通常按()分组年龄班11、教育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属于影响组织职能的()因素。
硬件。
12、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着教育管理的()。
有效性。
13、最早将效率理论引入教育管理学的教育家是()达顿和斯内登;14、从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说出发,Y理论认为管理要立足于()。
内部激励。
15、第一本试图建立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专著是()。
1957年出版的《教育管理行为》1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是________。
应用性学科17、对园长文化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目的在于()。
实行内行领导18、从经济人的假说出发,X理论认为管理要立足于()。
管;19、实行阶段的管理活动包括()B组织C协调D指导20、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A领导和指挥B权力分配C分工协作D提高效率21、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协调等活动。
A计划B组织C指挥D控制22、法约尔提出的管理活动的一般职能有()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23、教育领导班子结构的内容A知识结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管理科学知识为主体的立体知识结构);B专业结构(既有熟悉教育业务的人,也有善于管理的人既有通晓政工人事工作的人,也有擅长后勤服务工作的人);C智能结构(既有思想家—善于运筹策划,也有组织家—善于协调关系,还有实干家—善于组织实施);D个性结构(领导者的不同个性能够协调互补,相得益彰);24、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A国家的政治体制B社会的经济状况C教育和文化传统D国际改革潮流25、控制的三步骤指的是()A确定标准B对照标准衡量E采取措施纠偏。
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其研究内容涵盖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与评估、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而在另一些国家,高等教育则由地方政府或高校自主管理,实行相对分散的管理体制。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步形成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政府和高校的积极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也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职能的发挥。
一般来说,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包括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教辅部门等。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高校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如何合理配置这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人力资源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高等教育管理学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 1.没有社会属性,没有维持系统整体特 性的功能目标,就不会有产生最大“结 合力”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然属 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无从实现。
2.而离开自然属性,高等教育管理的社 会属性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第二“两重性”规律 高等教育管理的封闭性,是指在高等教 育管理过程中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 矛盾而在教育系统内部自我运转和良性 循环的性能。 高等教育管理的开放性是指在高等教育 管理过程中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矛 盾而在高等教育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关 系、互相作用中实现物质、能量、信息 交换的性能。
如何处理个人与组织关系:
总之,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个人和组织既有 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两者所构成 的矛盾从本质上说是利益与责任或需要与满 足需要的手段的矛盾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 的反映。
三、稳定和改革:
稳定是标志高等敦育管理活动相对静止的范
畴,是由高等教育系统相对封闭性所决定的。 改革是标志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质变的范畴, 其实质可以看作是对未来的反应,它是由高 等教育系统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我国高等教育的集权和分权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
1.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集权和分权是辩证统一:
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演变和总趋势是分散—— 集中——适度分散,而这种演变或转化都是 一种被动的转化,给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带 来了许多问题。因此,集权和分权转化的最 佳选择应是主动地控制它们的转化,在动态 中调节以求适度平衡。
1.高等教育系统是以人为主体而构成的社会 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个人是指在高等教育活 动中具有自己的意志、利益和行为的人。这 些个人可划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过这 种划分是相对的。 2.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组织是由具有共同的高 等教育目标和相互协作关系的若干个人结合 而成的一个实体,它既可能是一个行政的组 织,也可能是一个学术的组织。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题目答案[最新整理]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B )A.科学性和艺术性B.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C. 一般性和多科性D. 理论性和实践性2、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A. 法约尔B. 泰罗C. 西蒙D. 梅约3、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是( A )A. 法约尔B. 泰罗C. 西蒙D. 梅约4、需求层次论的提出者是( A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弗鲁姆D. 亚当斯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弗鲁姆D. 亚当斯6、在下列计划种类中,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的是( A )A. 规则B. 政策C. 程序D. 规划7、在下列计划种类中,由上层管理人员制定的,涉及组织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方针和方案的计划是( C )A. 运营计划B. 策略计划C. 战略计划D. 应变计划8、选聘管理人员的基本途径有( D )A.个人申请与公开竞争B.面试与测试C.评审中心D.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9、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是指( A )A.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B.权力需求、归属需求和成就需求C.生存需求、社交需求和成长需求D.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10、安大学的二维度理论把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它们是( C)A.定规和关怀B.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C.对生产的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D.专制型领导和民主型领导11、俄亥俄研究”把领导行为概括归纳为两个维度,它们是(B )A.定规和关怀B.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C.对生产的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D.专制型领导和民主型领导12、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D )A. 直式结构B. 机械式结构C. 有机式结构D. 扁平式结构13、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D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弗鲁姆D. 亚当斯1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C )A.一般适用于那些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以及组织处于初建阶段、组织所处环境较简单且易变等情况。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点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点高等教育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管理的定义、目的、基本原理以及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定义高等教育管理是指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它不仅仅限于管理学中的一般概念,还包含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是促进教育机构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高等教育的三个基本任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
管理者需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以及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来推动教育机构实现这些任务。
同时,高等教育管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1. 统一性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应与高等教育发展相统一,管理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应相互补充和支持。
2. 人本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应注重人的尊重和发展,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系统性原理:高等教育管理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谋划和协调,处理好机构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
4. 科学性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来指导管理决策。
5. 变革性原理:高等教育管理需要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
四、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能力要求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既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又要具备全面的管理技能和组织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键能力:1. 领导能力: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能够为教育机构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 沟通能力: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善于沟通和协调,能够与内部员工、学生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合作。
3. 创新能力: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够为教育机构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
4. 团队管理能力: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善于激励团队成员并统筹资源。
《高等教育管理学》判断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管理学》题库一、是非判断题:1、我国最早公开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专著《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由李冀主编。
(v)2、陶增骈主编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一书的理论体系是以高等教育学的体系为基础而展开的。
(x)3、王亚朴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一书由上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下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构成。
(v)4、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v)5、高等教育行政学是以普通高校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的。
(x)6、高等学校管理学是以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的。
(x)7、管理的产生是以人的系统的形成为前提的。
(v)。
8、管理存在于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中。
(x)9、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系统。
(v)10、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目的。
(x)11、目的范畴是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
(v)12、人们追溯现代高等教育的源头时,一般都是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开始的。
(v)13、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和特征。
(v)14、现代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呈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趋势。
(v)15、现代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呈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x)16、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和特征。
(x)17、人们追溯现代高等教育的源头时,一般是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大学开始的。
(x)18、1958年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实行中央、各大行政区和省(市、自治区)三级管理体制,经费由中央统一控制。
(v)19、1958年,经过调整和改革,我国强调了中央对高等教育的统一领导。
(x)20、1958年,为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强调了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领导,许多权力下移到地方政府。
(v)21、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二、三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x)22、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最新整理]
第一章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
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高等教育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特征一、现代管理的一般属性行政管理:1884年,德国学者施泰因出版的《管理学》。
他认为,教育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把国家权力如何干预国民教育的原理、内容、根据及其界限等解释清楚。
后来有的学者据此把教育管理学视为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领域。
企业管理:美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影响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直到二次大战以后,教育管理才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我国,系统地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是20世80年代初开始的。
1、管理的含义管理必然有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主要是协作劳动的劳动者。
管理是集体协作劳动的共同需要,即“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管理的职能主要是指挥和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取得成效。
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比“各个独立器官的运动”之和更大的效益。
管理定义:管理就是通过组织与协调他人的共同活动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并配置有限的资源,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属性(1)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过程的核心是决策,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3)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4)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使管理对象各构成要素(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自所具有的功能,经过管理活动的协调,在系统的目标下统一起来,产生更大的综合功能,即达到各自单个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过程)(一)管理目标: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工作性质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精神因素1.高等教育管理目标首先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制定管理目标时,必须首先考虑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来组织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管理为教育服务:举例:学校各职能部门(公寓管理中心、后勤、教务处、图书馆、档案馆、财务处)。
2.高等教育管理目标有很强的方向性,并且受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一方面,培养人才是有意识的活动,是受一定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支配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任何教育政策都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决策、它的传统与价值以及它对未来的看法。
高等教育管理学 第一章
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共有特征: (1)均权化。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呈现“中央 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趋势 (2)高校内部实行分权、分级管理,管理工 作程序化、规范化、立法化,学术与行政的决 策依靠专家小组 (3)建立多种咨询、协调和评估机构,注意 改善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注意吸收社会力量参 与高等学校管理
由于经济水平和政治体制的制约,在总体上我 国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步伐是 缓慢的。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革、劳动力市场的多 元需求、终身教育的大趋势,针对长期存在的 我国地区间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状况, 改变政府办学单一体制,建立一个多元开放的 高等教育组织结构是一个趋势。
二、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一、中世纪的高等教育及其管理
人们在追溯现代高等教育的源头时,一般都是 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开始的。究其原因,从教 育管理角度来看,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 初具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和特征。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 和学位制度,对近代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大学在管理上的特征
高等教育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
二、学科理论体系与科学方法论 三、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与本书的基本框 架
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 论体系研究的进展
一、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的准备时期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的初创时期
一、高等教育学体系的准备时期
二、本书的体系结构
高等教育系统论 高等教育目的论 高等教育本质论 高等教育规律轮 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轮 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与方法
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个性化
个性化培养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多元化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发潜能。
学生参与决策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等决策过程,提高教育民主化程度。
THANKS
感谢观看
高等教育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 的普及和发展,管理问题逐渐凸显,高等教育管理学应运而 生。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管理学也在不 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国际化的比 较研究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02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 ,高等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如适应新科技发展、应对多元化 需求、提升教育质量等。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将更加注 重跨学科整合、全球视野和创新 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 境和社会需求。
03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类型
3
投资管理
合理运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高校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生事务管理
优化学生服务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
科研项目管理
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成果评价,促进科研水平 的提升。
05
高等教育管理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
扩大高校自主权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允许高校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自主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等,提高高校的办学活 力。
高等教育管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管理学重点(全)
本文档旨在介绍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高等教育
管理学的主要领域和关键概念:
1.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定义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管理运作的学科,旨
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主要领域
- 学校组织与管理: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与管理、决策
与规划等方面。
- 教育政策与政府管理:研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政
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策略。
- 教育质量与评估:关注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成果
的评估方法与标准。
- 资源与财务管理: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资源配置与财务管理,包括预算、资金筹措等方面。
- 人力资源管理:关注高等教育机构的人力资源策略、招聘、
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等问题。
3.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关键概念
- 领导力:研究高等教育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效果,以及领
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 沟通与合作:研究高等教育机构内外部的沟通与合作模式,
以促进信息流动和协同工作。
- 制度与政策: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治理制度和政策,以及其
对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影响。
- 国际化与全球化:关注高等教育机构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以上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概念,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高等教育管理学则成为了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机构管理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定义、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趋势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定义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机构运作、规划和组织管理的学科,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效率和质量。
它涵盖了教育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高等教育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管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管理学能够帮助高等教育机构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质量。
其次,高等教育管理学能够提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帮助高等教育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高等教育管理学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创新,使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三、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政策制定与管理:研究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制定和管理,包括招生政策、课程设置、学费管理等方面。
2.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架构、校长领导力以及教师管理等方面。
3. 财务管理与资源配置: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编制、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等方面。
4. 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包括教育评估方法、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评估等方面。
5. 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研究高等教育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与发展以及员工绩效管理等方面。
四、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趋势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高等教育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
未来,高等教育管理学将面临以下几个趋势:1. 教育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高等教育管理学知识点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等教育的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培养着学生的能力,并为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高等教育管理有更全面的了解。
1. 高等教育管理的背景和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受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等教育管理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2.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模型高等教育管理学涉及多个基本概念和模型。
其中之一是学校治理模型,它关注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过程和权力分配。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质量管理,它强调学校应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
此外,还有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概念和模型。
3. 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高等教育管理学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它们对于促进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之一是参与性原则,即教育管理决策应该考虑到各方的参与和利益,通过合作与协商达成共识。
另一个原则是科学性原则,即决策应该基于数据和研究,而不是主观意见。
此外,还有透明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等。
4. 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与应对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多样化的挑战。
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变革和政策改革的压力增大,学校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并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经费不足、师资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也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高等教育管理需要采取创新的策略,加强与社会各方的合作,提高学校活力和竞争力。
5. 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经验可以互相借鉴,对于解决本国的教育问题和提升教育水平具有启示作用。
在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模式,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本土化的适应。
6. 高等教育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等教育管理学主要课程研究方向
内容体系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的实践案 例、政策分析等,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科价值与现实意义
阐述科研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
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创新
探索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多元化成果转化模式。
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 益。
07
国际化办学与跨文化交流研究
国际化办学背景及战略目标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确、全面。
06
科研管理与学术道德建设研究
科研项目管理流程规范化
科研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立项审批机制,确 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
项目进度管理与监控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实施动态监控, 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结题验收与成果评价
建立严格的结题验收制度和成果评价机制, 促进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
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更加注重 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管理向 精细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同 时,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教师的职业成长。
VS
挑战
在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 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思想观念转变难、利 益格局调整难、改革措施落实难等。需要 高校积极应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各方利益,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实践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训、课程设 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完整)管理学复习要点(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总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智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2、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智能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
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
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即使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3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杰伦。
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4、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人及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3概念能力(概念能力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得思维能力)5、泰罗:贡献:1工作额定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对泰罗的评价:把人当经济人:主要用经济手段进行刺激,局限于基层管理6、法约尔:贡献:1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概念界定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概念界定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它主要关注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运行和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高等教育管理学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行效率、质量和效益。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
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运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专门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来指导和支持其发展。
高等教育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机构内外部环境以及其内部运行机制,旨在提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以满足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管理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它既关注具体管理问题的解决,又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学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旨在提供科学的管理知识和决策支持。
2.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理论、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
研究内容涉及到高等教育机构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和规划,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管理问题。
3.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目标: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通过研究和分析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法,进而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
4.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高等教育管理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包括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
同时,高等教育管理学也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拓宽研究视角和提高研究水平。
高等教育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准备时期我国最早出版的专着是李冀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
作者认为高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组织管理的现象及其规律”,并把它落实在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上。
陶曾骈主编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一书开辟了高教管理的另一领域。
作者提出高教管理从广义上来说包括高等教育事业管理和高校管理两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王亚朴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一书在确认高教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的基础上,对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教管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队高教事业的行政管理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领导者对学校的全部管理”。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的初创时期1987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认识,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初创时期研究工作严谨、活跃的特点。
余立、陶曾骈、王瑞庆、邸鸿勋、魏贻通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第二节学科理论体系与科学方法论理论体系研究的方法论1.思维发展的“两条道路”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
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的基本要求。
(1)思维的发展必须从获得完整的表象开始。
(2)理论思维构成逻辑体系必须从最抽象的范畴开始,即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必须通过中介范畴。
(4)理论思维所构成的体系的逻辑终点是概念的实践应用。
第三节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与本书的基本框架一、现代很多同志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对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的管理,又包括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和多种形式的部分时间制的高等学校的管理。
二、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高等教育系统是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现实存在。
(2)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与历史的起点相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就是通过组织与协调他人的共同活动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实践活动。
(名)高等教育管理:是指人们依据高等教育目标和发展规律,运用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目标的过程。
(名)这个定义包括三层意思:(1)指出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依据是高等教育目标和发展规律;(2)揭示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任务是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关系和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从而适应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3)高等教育管理的结果是不断促成高等教育系统目标的实现。
高等学校管理学:在动态意义上,即作为认识过程来说,是人们研究即自觉地、系统地认识高等学校的管理活动,探索和揭示包含在其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在静态意义上,即作为认识成果来说,可以说是人们对于高等学校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所形成和积累的知识及其方法的总和。
(名)延安大学:成立于1941年9月,多所学校先后并入延安大学。
它是延安的高等学校在总结经验、整顿提高、建立正规学制的基础上,逐步向正规化、专门化发展的产物,是一所规模较大,系科较多的综合大学。
延安大学的教育管理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适应抗战与边区建设需要,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干部。
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③通过教育与边区实际工作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⑤在教学上实行以自学为基础的集体互助,教员与学员互相学习。
(名)管理活动的二重性特征:管理活动既包含自然属性,也包含社会属性。
一方面,在管理活动中包含着某些人类共同活动中产生的,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协作内在要求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活动中也包含了反映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并和一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的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即管理的社会属性。
(名)高等学校管理的二重性:高等学校管理既包含着反映教育、科研方面劳动协作内在要求的自然属性,又包含着与一定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但是,高等学校管理中的二重性,不仅有来自于一般管理活动的二重性,还有来自于教育管理活动的某种二重性。
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一方面包含着遵循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管理总是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总是统治阶级的教育”。
(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指高等学校的院(系),所或者研究机构,具备了建站条件,以一级学科为单位经申请批准,可以接纳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单位。
(名)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统一(简)高等教育管理中既离不开行政管理,也离不开学术管理,两者是并存的,因此必须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统一。
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指导原则上的区别。
学术管理中坚持学术自由的原则,提倡百家争鸣,学术分歧要通过充分自由的讨论达到共识,不可以少数服从多数,即所谓“学术民主”,学术问题只可以用学术标准评判,强调科学性;行政管理中强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适时做出决断。
2.采用方法上的区别。
学术管理中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即采用多样化管理方式;行政管理强调统一,往往用集中和划一的方式。
3.管理程序上的区别。
学术事务的管理,是依靠教授专家来实行民主管理;行政管理则是一种“科层式”管理,强调下级服从上级,从上到下逐级指挥和布置,层层贯彻执行。
虽有两者上述不同的特点,但只是相对的,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
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要注意根据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并尽量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决不能完全用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
蔡元培领导的北大管理改革(简)(1)明确教育宗旨:以造就“硕学宏才”为宗旨;(2)延揽人才,优化师资;(3)改革管理体制:设立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处/教授会(4)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调整学科设置(5)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现代高等学校四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简)高等学校管理目标确立的依据(简)确立高等学校管理目标,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又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还要考虑高等学校管理对象的诸因素的不同状况。
一、社会发展依据。
把高等教育发展放到社会发展中去考察,必须依据社会发展的目标确立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迎接知识经济、实施“科教兴国”,主要对策有:①建立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体系②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教育发展依据。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导,高等学校管理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目的要求确定其目标。
(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注视和研究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增强教育的开放意识,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从而加快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三、工作目的物依据。
高等教育管理对象(工作目的物),包括人财物多种类型,其中人是最关键的,从这层意义上而言,高等学校管理对象是人。
要根据人的层次/素质/水平确立高等学校管理目标。
(因此,应该考虑以下因素:①高等学校管理对象的双重性,即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②部分人的观念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主任翁意识不强;③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昭示着高等学校管理的差异性,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应该考虑不同地区管理水平及要求的差异性。
)高等学校管理区别于一般学校管理的管理原则入学机会均等原则: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简)强调人们应该享有平等或公平的教育机会,把接收教育作为人们应该平等享受的权利,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平等的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平等的要求。
教育机会均等,是受到普遍强调的办学原则。
但存在局限性:1.经济上的严重不平等导致教育机会均等无法实现。
2.仅仅把教育平等归结为教育机会均等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平等不能仅仅归结于教育机会均等这一起点性的平等,也不能仅仅归结于教育者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平等这一过程性的平等,还应归结于教育使人得到发展而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终结性的平等。
3.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平等程度的提高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平等起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只能在有限范围内。
学术自由原则(简/论)含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解释为不受妨碍追求真理的权力。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教师和学生不受法律,学校各种规定的限制或公众压力的不合理干扰而进行讲课,学习,探求知识及研究的自由。
由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
人们所以认同学术自由思想,主要是基于这两方面的信念:1.从认识上来看,只有学术探讨不受国家,教会和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限制,知识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只有通过研究发现科学知识,才能打破教条,发现真理。
2.从社会利益来看,只有在教育过程导致知识发展时,社会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维护学术自由并不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便利,而是为了社会的利益;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良知作用,抨击社会弊端的需要。
学术自治原则或自主办学原则(简/论)学术自治,包括三层含义:①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②一定的学术自由;③办学中的民主管理。
通常强调的学术自治是指高校的自主办学。
学术自治传统来自于中世纪大学,当时高校除了办学上的自主还有某些特权。
现代高校的学术自治或自主办学的内涵发生了改变,特权已不复存在,学术自治的强调点是让学者们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避免外部不恰当的控制和干扰。
其意义在于避免国家对于高校办学过多的直接干预和其他某些利益集团对高校办学的不适当的干涉,以更好地维护学术自由和使高校在办学上始终保持一种主动性的活力和自适应的机制。
(现代社会中由于高校的社会职能以及经济问题,高校自主办学必须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一方面,为了避免外部过多的干预对学术自由的妨碍和对高校办学活力的窒息,需强调高校自主办学;另一方面,为克服高校可能产生的某些狭隘性以使高校更好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需要社会对高校办学和管理的一定参与。
因而需要两者结合和平衡,这两者的结合和平衡,需要高校对适应社会需要和为社会服务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也需要政府和公众对高校的支持、信任和理解。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简)定义是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领导和教职工民主参与下管理学校,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一种学校领导制度。
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委领导(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保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校长对学校的行政工作全面负责。
三是教职工民主管理:教职工代表大会是主要形式。
建立适应我国特点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论)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因此,要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并存,既有行政领导,又有学术领导。
此外,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因此,建立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必须处理好党的领导,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的关系,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
为建立一个科学的领导体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有利于保证高校办学方向:应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学校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及重大问题,必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高校的办学方向;2.有利于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实行个人负责制。
从体制上保证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以及个人分工负责执行。
《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为: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领导体制上明确规定了以下几点:1.规定了学校党委的领导职责,明确了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的行使职权;2.明确规定了校长的职权,体现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的传统:校长对学校的行政工作全面负责;3.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突出了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中的作用:审议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等学术事项。
我国高校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的改革(论)一、明确决策机构。
学校的决策可分为战略性、战术性和日常随机决策三种。
学校重大决策和某些战术性决策应该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最后由党委常委会、常委扩大会等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
对于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行政中的大事应在调研、咨询、审议基础上由校长办公会议集体决策。
一般来说,党委常委会,校长书记联席会和校长办公会议是高校最高集体决策机构。
二、建立和健全参谋咨询机构。
一般高校的参谋咨询系统可由三部分组成:(1)政策研究室。
它是党委和校长的综合咨询机构,对学校的每一个阶段重大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