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_以东营市_黄河龙_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合集下载

最新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

最新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摘要:盐碱地由于含有过量的盐碱成分,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植物的生长甚至存活,土壤严重碱化是盐碱地城市绿化最大的技术难点。

通过对盐碱土壤的改良降低其对植物的危害,选择种植适合东营地区生长的耐盐碱植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解决盐碱地城市的园林绿化问题。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改良;植物筛选1东营市的土壤情况黄河流域挟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东营市垦利县境内注入渤海。

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由于东营的海拔相对较低,并且地势平坦,盐碱的成分或密度较高,雨水和黄河水把海拔较高地方的盐碱淤积到东营,其中土壤盐渍化面积达376566hm2,占72.46%,而市府所在地处于盐碱地带,该土壤类型不经重大改造难以为种植业利用,进行城市绿化相当困难,东营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盐碱地城市。

2土壤改良的措施及实践盐碱地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形状的恶化:遇水时膨胀成泥,干旱时收缩坚硬,造成土壤板结,结构粘滞,透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泽化的加剧,从而严重阻碍了树木的生长。

东营市为了取得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

治理和改造盐碱地的方法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利用本地盐生植物改良等,改良盐碱地的原则是排盐、隔盐、防盐,增加土壤有机质。

2.1物理改良土壤措施所谓物理改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目前在东营地区通常采用的物理改良技术主要有一下几种:2.1.1松土透气:通过适当的松土(锄地或翻地),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控制盐分的上升,从而改良碱性土壤。

以东营市为例探讨黄河三角洲景观规划策略

以东营市为例探讨黄河三角洲景观规划策略

杨 旭.以东营市为例探讨黄河三角洲景观规划策略[J].南方农业,2023,17(24):72-74.以东营市为例探讨黄河三角洲景观规划策略杨旭(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 056001)摘 要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为维护黄河生态安全、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弘扬黄河文化价值,以东营市为例,论述黄河三角洲的发展现状,总结景观规划的目的、意义及原则,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黄河文化资源保护等治理策略。

关键词:景观规划;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4.023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地区天然的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压力的增大,该地区面临生态破坏、土地资源浪费、城市扩张不均衡等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东营市需要制订科学、可持续的黄河三角洲景观规划策略,在制订和实施规划策略的过程中,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

1 东营市发展现状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拥有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营综合保税区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220.9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位居全国前列。

位于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暖温带最广阔、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东营市富含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港和3座黄河大桥,立体化交通网络初具规模,为进出口贸易和区域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东营市拥有丰富的湿地、海洋、森林和农田资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简析东营区新区景观规划设计

简析东营区新区景观规划设计

简析东营区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作者:万海霞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10期摘要:本文就东营市东营区新区整个景观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景观以及细节五个原则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景观规划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区;绿化;原则;生态东营区新区作为东营市中心城对接区规划的重要区域,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一座生态、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新城区已逐步成熟和完善,成为东西城之间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邀请了清华工艺美院,对新区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了规划设计。

将新区分为办公区、居住区、公园、水系等四大景观空间,对每个景观区进行功能定位,用以指导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景观及细节五个原则,使新区整个景观工程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提升了新区的质量和档次。

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是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对用地条件的合理分析和利用和对园林植物的正确选择。

借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河渠沟塘,设计自然起伏的园林景观,即节省了建设费用又真切自然。

东营地区土壤条件特殊,植被较单一,绿化景观较单调。

怎样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结合排碱措施,适当引用外来植物,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是园林绿化设计者着重考虑的问题。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1公园主要满足人们休闲、集会、娱乐等功能。

设计中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从南到北主要由休闲绿地,人工湖和下沉广场组成。

休闲绿地由大面积的草坪、树阵组成,园路、雕塑、时令花卉点缀其中;人工湖内设大型音乐喷泉;大面积颜色淡雅的石材铺装和两块大型的电子显示屏,体现了新区“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环境特色。

2.2水系新区水系长4.2km,绵延曲折贯穿整个新区,总用地面积约30万m2。

以“黄河畅想曲”为主题展开设计,通过对水体和土地和重新塑造,将场地、园路、栈桥在水和绿色之间为人们提供了停留与活动的空间,置身其中可戏水、漫步、休闲、娱乐,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滨水道路景观及设计要点

滨水道路景观及设计要点

滨水道路景观及设计要点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滨水区道路的概念,分析了滨水区道路的景观特点,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滨水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步骤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滨水;道路景观;设计滨水区道路概念滨水区交通体系可分为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两个层次。

其中外部交通指的是与滨水区相邻的陆上机动干道,而内部交通则主要包括在滨水区水域内的水上游览路线与公共开放空间之内的步行道路网络。

滨水区道路景观特点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交通需求,滨水区道路景观的规划应主要以亲水、娱乐休闲活动为前提,尽可能使城市居民拥有一个开放空间;而在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美学角度为出发点,同时兼顾景观合理性、市民舒适性与安全性、及其视觉享受,多元化、多角度地阐述景观设计的构思与内容。

而无论景观规划或者景观设计,都应以充分了解滨水区道路景观特点为前提[1]。

具体而言,其特点如下:构成要素多元性道路景观的构成元素复杂多样:人工的与自然的、无机的与有机的、无形的与有形的等等。

在诸多元素中,道路景观决定了环境的性质。

其他元素处于陪衬、烘托的地位,它们可加强和削弱景观环境的氛围,影响环境质量。

空间存在多维性道路景观从空间方面而言,其上与蓝天相接、下与地势相连,无尽无休、连续绵延,起伏转、走向不定,是具有连贯性的带行空间;从时间方面而言,其既有前后相连的空间序列变化,又有时相(每天早、中、晚)、季相(四季)、位相(人与景相对位移)以及人的心理时空运动形成的时间轴。

景观环境的开放性城市滨水区具有富含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历史文化因素丰富、公共活动集中等特点,且兼具渗透性强、导向明确的空间特征,是城市中人工建设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交融的开放空间。

景观评价的多主体性人们对任一景观环境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道路景观也不例外。

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活动方式与所处位置的不同,往往会使评价出发点与原则存在显著差别。

比如,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出发点多是经济效益与维护管理等方面;旅行者、观赏者大都以个人情感及体验作为出发点;公路设计及建设者更多考虑的是建设可行性以及对行驶技术的要求;而沿线居民考虑最多的常常是生活环境是否优越、出行是否便利等方面。

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探析中期报告

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探析中期报告

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探析中期报告
该报告旨在探讨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方案的中期进展
情况。

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背景
东营市黄河口管理站湿地景观设计项目旨在将黄河口湿地打造成为
一个具有自然生态、文化特色和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该项
目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涉及景观设计、环境规划、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二、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项目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1. 确定核心概念
我们通过深入了解项目的背景和需求,确定了“自然、人文、休闲”作为本次设计的核心概念。

2. 确定景观设计方向
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和文化
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生态湿地、人文文化、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场所。

3. 优化设计方案
在早期设计提出的方案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景观规划
不合理、生态保护措施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设计方案进
行了优化,通过增加植物种类、设置生态保护设施等措施,来提升设计
方案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三、设计成果
经过多次反复设计和优化,我们制定了一个综合而有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

该方案以栖息地恢复和生态环保为重点,以滨海休闲为主要功能,以民俗文化与旅游丰富多样的体验为辅助,为黄河口管理站提供了一个有高附加值、高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四、总结
通过本次报告,我们总结了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展示了设计成果。

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将持续优化和完善方案,以期达到更出色的景观设计效果。

东营市中心城区盐碱地绿化隔、排盐施工工法(2)

东营市中心城区盐碱地绿化隔、排盐施工工法(2)

东营市中心城区盐碱地绿化隔、排盐施工工法东营市中心城区盐碱地绿化隔、排盐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东营市中心城区遇到了盐碱地绿化的问题。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城市绿化水平,需要采取一种适合东营市中心城区的盐碱地绿化隔、排盐施工工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主要特点是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通过分层填充和土壤改良技术,将土地分区域进行盐渍土和非盐渍土的隔离处理,有效排除土壤中的盐分,为绿化提供良好的土质条件。

与传统的土地改良方法相比,该工法具有施工费用低、效果显著、可持续性强等优点。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东营市中心城区盐碱地绿化隔、排盐施工工程。

东营市中心城区盐碱地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城市发展区域,有较大的绿化需求。

该工法适用于不同盐碱土的绿化改造,包括高盐土、重度盐碱土和轻度盐碱土。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层层堆填和土壤改良,将土地分层处理,实现盐碱土和非盐碱土的隔离。

具体操作时,先在土地表面铺设防渗材料,然后分层填充改良土,层次之间设置排水系统,通过排水系统将土壤中的盐分排出。

同时结合生物修复技术,引入适宜的植物,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加速盐碱土的自然恢复。

五、施工工艺 1. 作业准备: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和设计,确定绿化区域和排盐区域的位置和面积。

2. 土地处理:清除盐碱土表层,将土壤分为盐碱土和非盐碱土。

3. 防渗材料铺设:在盐碱土和非盐碱土的交界处铺设防渗材料。

4. 分层填充改良土:将改良土按照一定的层数填充在盐碱土上,并进行夯实处理。

5. 排水系统建设:在每个改良土层之间设置排水系统,以排除土壤中的盐分和水分。

6. 植物引种:根据绿化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引种,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盐碱土的自然恢复。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确定施工人员数量和工作任务划分。

浅谈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园林设计方面的工作,结合某城市滨水区景观实例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in landscape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an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the example analysis, mainly in landscape plann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 滨水带景观规划与设计近年来,某河径流量日益减少,在枯水季节几近干涸,只有细细的流水蜿蜒在河床中。

河水水质发黑发臭,河滩已成了杂草丛生,垃圾污染严重之地,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滨水空间成了市民难以接近的场所。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提高防洪能力,同时改善生态能力,增加城市景观水面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品位,美化人居环境,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决定对其生态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治理。

1.1规划设计思路某滨水区总体规划全长15.56 km。

一期规划长5500m,水面宽度350~400m。

该项目将河床断面设置为复式河槽,主河槽宽500m,作为主要行洪断面;河槽两侧平均宽约100m,按自然地形整理成一、二级景观平台,大洪水的时候参与行洪。

在主河槽内布设泄洪蓄水渠和泄洪浑水渠,中间由中隔墙隔开。

北侧泄洪蓄水渠为浅槽,渠内修建两道橡胶坝,中小洪水时蓄水,形成一个人工湖。

滨水盐碱地景观设计与实践

滨水盐碱地景观设计与实践
态 和 城 市人 文 生 态 景 观 合 一 的 城 市新 区 。
3 城 市——宜 “ 宜“ ” ) 居” 动 。 城市需要从政治 、 经济 、 文化 、 色 、 特 精神 等方 面体 现城市 鲜
明的特色 , 展示特 区文化精神 的轮廓 , 表达城市 与 自然 、 城市与 城
市 的 和 睦 关 系 , 成 一 个 消 除 地 域 界 限的 完 整 的 生 态 湾 区 。 形 1 景 观定 位 见 表 1 ) 。 2 景 观概 念 。 )
第3 7卷 第 1 8期 2 0 1 1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 I TECTURE
V0 . 7 N0 1 13 . 8
Jn 2 1 u. 01
・9 ・
文 章 编 号 :0 9 6 2 (0 ) 8 00 —2 10 — 8 5 2 1 1 —0 9 0 1
1 2 理 解城 市 与湿地 .
1 天 然 河 湾 湿 地 — — 宜 “ ” “ ” ) 栖 宜 生 。
天然河 湾与湿地 作为胶 州湾 生态 要素 的基 本构 成必 须被关
注, 从今天可 以预期 的文化 观来说 , 持续 的动植 物生态环 境存 可
在着特殊 的生命 象征 意义 , 需要保 护和 修复海湾 生态 湿地 , 创造
1 1 2 地 区层 面的关 系 . .
未 来 的 经 济 、 化 和 城 市 空 间 的 建 设 方 面 发 展 都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文
高新区作为“ 大青 岛” 战略的一个特殊 的 自然 “ 湾区” 在青 岛 2 景 观策 略 , 义 。高新区拥有的适宜尺度的 自然开敞空 间 , 是环 胶州湾 地 区融 入 自然的 良好城市区域。高新 区既是“ 大青岛” 区大公园系统 的 地 不体现出创意风。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摘要:本文探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以喀什吐曼河地区景观设计为例进行系统的研究。

寻找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

关键词:滨水区域;景观;设计前言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几个设计原则,首先是生态性的原则,景观设计是要美化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

其次是功能性的原则,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设计是要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它的娱乐、休闲性是设计任务。

在提倡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人文价值体现尤为重视,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如何能更好地体现一个城市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是设计的重点及亮点。

1滨水区域景观设计原则1.1滨水区域景观设计原则:防洪性滨水园林景观是指水边特有的绿地景观带,它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的交错区。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除了要满足休闲、娱乐等功能外,它还必须具备一项特殊的功能,就是防洪性。

以武汉江滩景观为例,在长江边上的景观是武汉的标志式的景观带,它在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城市景观的优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具备防洪的功能。

在有洪水威胁的区域做景观设计就必须在满足防洪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

在防洪坡段可以利用石材进行设计,利用石材的形式的变化或者机理的变化塑造不同的视觉体验。

同时还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或者亲水的乔木进行植物的设计,在丰水期或是有洪水的日子中植物虽然被淹没但是堤坝的防洪功能并没有被减弱,洪水也影响不了堤坝之上的景观。

与此同时水下的植物会给水下的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这对于物种的繁衍生息也有促进作用。

在枯水或者没有洪水的日子里,水生植物和亲水的乔木可以美化堤岸的环境,同时还可以给游人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使得游人能够更加地贴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1.2滨水区域景观设计原则:空间层次性景观设计是人性活动场所的设计。

在做设计的时候为了使游人对于空间的感受性更强,视觉的体验更加的丰富,在设计中对空间层次性的把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浅谈滨州市城市生态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

浅谈滨州市城市生态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

浅谈滨州市城市生态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h1城市水系既发挥着排涝、防洪、供水、涵养生态等作用,又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灵气的所在、居民精神的依托。

滨州市将城市水体的保护和生态景观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使城市建设从开始就将城市水系的规划和保护纳入正轨;根据水与城市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思路,进一步完善河网、水系、水源和池塘湖泊工程,扩大城区水面积和水体体积,充分发挥水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城市生态水系理念城市生态水系集排涝、供水、水质保护、亲水景观、水生态于一体,以实现人水和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配置、水生态修复与水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水量、水质、水生态并重,防洪、排涝、供水、河道治理、环境改善统筹兼顾,融合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的城市水利综合性基础设施。

2.滨州市各县区城市水系规划2.1滨州城区构建“四环五海”、黄河水都滨州城区建设和配套完善“四环五海”、“五纵七横”、“七十二湖”生态水系,打造“黄河水都”品牌。

四环河规划以不打乱现有水系为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设导控建筑物,以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市区内外灌溉排涝为目的,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环城水系“景观、蓄水、排涝、灌溉和治碱”的综合功能。

滨城区四环河已初步建成,现状主要是南环河和北环河局部河段不畅通,规划对其进行系统治理,实现四环河全线通航,配套相应的跨河桥梁、穿涵等交叉建筑物。

五海工程,即东、西、南、北、中五海,具有沉沙蓄水、市区生态景观和供水及观光功能。

同时规划建设“七十二湖”工程,全面营造“人在湖畔住,夜闻波涛声”的人水和谐的居住环境;共同构建生态园林型美好家园。

“七十二湖”是滨州市结合自身低洼盐碱地多、池塘多,同时城市建设又需要大量填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规划建设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原则上每建成一个小区,都布设大于2公顷的水面,它既美化了城市,又改善了城市小气候。

“七十二湖”的名称按照滨州市位置划分四个区域,分别以动植物名称进行命名,四环以内渤海五路以东部分,以水中游的动物命名,渤海五路至渤海十八路部分,以地上跑的动物命名,渤海十八路以西部分,以天上飞的动物命名,四环以外的湖以植物名称命名。

浅谈东营市西二路道路景观的营造

浅谈东营市西二路道路景观的营造

浅谈东营市西二路道路景观的营造作者:许玫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6期许玫(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51)摘要院城市道路景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东营市西城区西二路道路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道路景观的营造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院城市道路;景观营造1 区域概况山东位于中国的东部,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2012年东营市获评“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2013年荣获全国人居环境建设领域最高荣誉———中国人居环境奖。

2014年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

2015年,东营市当选“全国文明城市”。

其中东营市西城区属于东营市中心城区,是在油田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城区。

2 道路景观调查与分析2.1 上位规划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中心城区形成“两组团五片区、两横两纵多中心”的空间布局,西城区作为两组团之一,是伴随胜利油田的发展,一起成长的老城区,其城市化建设早,绿地规划较晚且重视度较低[1]。

西二路起点南二路,终点德州路,全场约11.8km,是西城区南北向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规划周边用地以商业、居住为主。

在靠近南二路和德州路周边有部分工业仓储用地和公共绿地。

2.2 现状分析东营市西城区现状道路绿地系统是以西一路、西二路、西四路、北一路、北二路、济南路等路段构成西城区的主要交通干道网络。

黄河路是连接东、西城区的主要干道,是重点规划建设的景观大道,而南二路、胜利路、北三路、西四路形成环形道路景观廊道,作为城区外围的绿色屏障。

现状西二路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整体缺少城市特色,人性化考虑较弱,对重要的城市景点表现不突出。

3 景观营造3.1 体现城市特色人们对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觉来源于道路,道路也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2]。

基础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基础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多样性
通过种植多种植物种类,增加植物景 观的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不同 的生态服务。
地域性
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历史文化背 景,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 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观赏性
植物景观应具有观赏价值,不仅要考 虑植物的形态美,还要考虑植物的季 相变化和色彩搭配。
滨水道路植物景观的功能
01
基础滨水道路植物景 观设计
2023-1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滨水道路植物景观概述 • 基础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计要素 • 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实践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滨水区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的焦点,植物景观作为 滨水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滨水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
02
滨水道路植物景观概述
滨水道路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滨水道路是指紧邻水体(如河流、湖泊、海洋等)的道路, 常常作为城市或乡村的重要景观和生态走廊。
特点
滨水道路具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价值,通常拥有美丽的水景 ,为人们提供了亲近水体的机会,同时也是野生生物的重要 栖息地。
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生态优先
保护和恢复滨水道路的生态环境是首 要原则,应尽量保持原有植被,减少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 进,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 研究,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等 方面的综合设计,为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做出更 大的贡献。
对未来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的建议
加强对滨水道路植物景观设 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和 实践经验。

盐碱地水治理下的玉带河景观研究

盐碱地水治理下的玉带河景观研究

盐碱地水治理下的玉带河景观研究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景观、生态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融合成为目前滨水景观发展趋势。

在水利系统设施完善的基础下,结合周边的城市关系,设计符合该城市历史人文、环境相融合的滨水景观已成为主要设计方向。

然而,我国很多滨海城市由于受到盐碱地等不良因素的制约,景观的发展受到阻碍。

本文通过对东营玉带河景观设计项目的研究,探索盐碱地环境下的滨水景观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今后同类型项目提供成功案例与理论支撑。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系整治;盐碱地;滨水景观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水利中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单纯注重水系整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更多关注景观、生态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之间相互融合的滨水景观。

然而,很多滨海城市由于受到盐碱地等不良因素的制约,滨水景观的发展受到了阻碍[1]。

为了达到水系整治、城市景观与城市生态的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东营玉带河(原名利三沟)为例,通过“景观生态化”的处理,在克服盐碱地等不良因素制约的前提下,将场地疏理、整合、重塑,同时以“生态景观化”的生态技术作为项目的技术构架支撑,确保景观策略的可操作和高效能,逐渐在全域形成景观生态的良性循环,打造一个生态指标明显提升的水系完善工程。

一、项目概述山东东营玉带河水系完善工程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周边区域为东营市政府、人民医院、东营宾馆等水系全长4950m, 线性走向,两侧设有绿地,为带状滨水公园。

总体设计面积为909150m²,其中,新建景观面积为553994m², 水系面积为186969m², 改造提升面积为168187m²。

玉带河水系水质除氯化物、氨氮、总氮、BOD5 指标超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标准要求,总体属于劣 V 类水。

河道沿岸有排污口,污水直排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易形成黑臭河道,河道沿岸有养殖场,养殖废水排入河道形成污染,部分绿化带被占用为菜地,形成农业污染。

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技术探讨

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技术探讨

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技术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个过程中,盐碱地区城市的生态绿化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技术的探讨,不仅关乎城市环境的改善,也涉及到盐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技术方案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的意义盐碱地区地表水分含盐分较高,土壤PH值偏碱性较强。

这种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盐碱地区地表裸露,风沙较大,缺乏绿色植被,导致空气质量较差,生态环境恶化。

对盐碱地区城市进行生态绿化,意义重大。

1.改善城市环境: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减少风沙侵袭,净化水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2.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人才和资金向这些地区聚集,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3.保护生态资源:盐碱地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通过生态绿化,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生态资源,让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增加地区的自然景观价值,带动地方的旅游产业。

尽管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意义重大,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植被种植难度大:由于盐碱地区土壤中盐分含量高、PH值高,这些都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植被种植的难度增加,很多地方的植被生长缓慢,种植困难。

2.植被维护难度大: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种植的植被维护难度较大,由于环境的原因,植被的养护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城市绿化设施不完善:盐碱地区城市绿化设施相对不完善,缺乏成熟的绿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绿化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生态环境面临危机:盐碱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较大的危机,存在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盐碱地区城市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可行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的困境。

盐碱地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盐碱地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盐碱地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引言生态设计指的是充分体现生态平衡、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生态过程相互协调的一种设计形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改善污染环境,而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以重大的影响。

1.滨海盐碱地的相关概述1.1滨海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通过对滨海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滨海区域的地势相对比较低平,加之地下水位较浅,一旦进入干旱季节,土壤的有效蒸发量便会急剧增大,此时,土壤当中的水分会随之显著降低。

在这一过程中,土壤毛管水上升运动变得非常强烈,从而导致地下水及土壤当中的盐分逐步向地表迁移,日积月累后便会在地表附近形成积盐现象。

当土壤表层的盐分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会引起土壤盐碱化,这就是滨海盐碱地的形成原因。

1.2盐碱地的危害。

当土壤内部的盐分在日积月累下不断增多之后,便会导致土壤本身的通气性下降,同时土壤结构也会出现粘滞现象,并且大量有益的生物菌群会逐渐减少,此时土壤的渗透系数开始降低,物理性状极度恶化,致使土壤本身的肥力下降,供给能力严重失调。

此外,浓度较高的盐分还会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影响了植物的正常代谢及养分摄取,这样一来植物很容易干旱枯萎,甚至死亡,这是盐碱地上植物不易存活的主要原因。

1.3制约盐碱地绿化的主要因素1.3.1水资源严重缺乏。

人口数量的激增导致了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加之大量的水资源被人为破坏,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

由于受到水资源浪费、地下水超采、上游用水量增大以及水质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下游地区的绿化用水难以获得有效保证,这也成为制约滨海盐碱地绿化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1.3.2次生盐渍化。

所谓的次生盐渍化具体是指因灌溉不当造成的非盐渍化土地发生盐渍化的现象。

次生盐渍化会导致土壤当中的盐分浓度增加,这样一来种植在其上的植物根系汲取水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引起植物生理干旱,树木生长速度会变得极为缓慢,严重时甚至会枯萎死亡,这增大了绿化的困难程度。

浅谈东营市滨海生态河道建设

浅谈东营市滨海生态河道建设

浅谈东营市滨海生态河道建设
张立军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东营市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而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是关键.通过对开挖滨海生态河阻挡地下海水入侵的工程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今后工程建设的规划思路,为下一步工程的逐步实施提供借鉴.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张立军
【作者单位】东营市水利局,山东东营 257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5
【相关文献】
1.滨海新城城市生态河道构建探讨 [J], 潘翀;叶照耀;杨自强;陈明雄
2.浅谈生态河道建设 [J], 陈华和
3.绿化生态河道造福子孙后代——关于新民市柳绕地区生态河道建设的新思路 [J], 戴斌;尉红星
4.滨海平原地区建设生态林场的路径及策略——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志刚;杨庆山
5.浅谈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与管理 [J], 何继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碱地水系生态景观改造设计应用研究——以利三沟水系工程为例

盐碱地水系生态景观改造设计应用研究——以利三沟水系工程为例

盐碱地水系生态景观改造设计应用研究——以利三沟水系工程为例摘要:盐碱地水系在我国滨海城市普遍存在,特别是位于城市市区内的一些盐碱地水系已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城市的规划进程,成为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顽疾”。

本文以东营利三沟水系工程为例,对该项目因地制宜的治理技术和景观结构进行系统性阐述,探究生态化改造过程中的技术路线和设计思维,为今后的盐碱地水系改造项目提供经验与帮助。

关键词:盐碱地治理;生态改造;滨河公园;景观设计引言:我国目前尚无盐碱地水系治理的国家标准,现有案例大多采用传统的物理性治理方式,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脆弱和单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盐碱地水系的治理理念迫切需要转变,把短效思维转变为长效思维,把单项治理转变为综合治理,以符合当前城市规划的生态景观要求。

1盐碱地水系的概念盐碱地水系是指含有大量溶解盐且碱化度超标的河流水系环境。

盐碱地水系是生态恶化的产物,其水质中的pH值呈碱性,离子浓度严重超标,会导致动植物失水,因此不能用于饮用和灌溉。

位于城市周边的盐碱地水系往往承担着排污泄洪的功能,会因人类活动导致二次盐碱化,这将严重影响水文环境和自然生态,并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2利三沟水系工程介绍及治理方式2.1利三沟水系工程介绍利三沟水系工程(见图1)位于山东省滨海盐土主要分布区——东营市,是一条贯穿东营市的城区河道,水体面积为176350平方米。

图1 利三沟水系改造后鸟瞰图2.2利三沟水系治理前状态利三沟水系在治理前,局部区段建有养殖场等设施,长期存在污水排放现象,污染较为严重,已形成黑臭河岸,水质样本中总氮、氨氮、BOD5 等指标均超标,属于劣 V 类水质(见图2)。

驳岸硬化,设施陈旧,损坏现象严重,土壤 pH 值较高,植被品种单一,灌木生长杂乱。

图2 治理前利三沟水质取样检测评价表2.3利三沟水系成因分析由于利三沟所处位置的地下水含盐量高,加之东营市春秋冬三季干旱,土壤蒸发量大,导致地下水和深层土壤中的可溶性盐随水蒸气蒸发进入浅层土壤,在雨水的不断聚积下形成了盐碱地水系。

滨海城市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构建研究——以东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滨海城市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构建研究——以东营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滨海城市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构建研究——以东营市为
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广泛关注。

而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观,还可以为城市环境的净化和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东营市作为一个典型的滨海城市,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东营市的湿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恢复和保护,构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东营市的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该城市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手段。

三、研究内容
1.东营市湿地资源调查和分析;
2.探讨东营市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3.分析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4.对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营市的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分析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方案。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为构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湿地园林生态绿化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为其他城市的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东营大路规划方案 (2)

东营大路规划方案 (2)

东营大路规划方案背景东营市是山东省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上。

东营大路是该市的一条主要干道,横跨市区,是连接市中心和郊区的主要道路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和扩张,东营大路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的出现。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了东营大路规划方案。

目标制定东营大路规划方案的目标是优化路网结构,改善交通流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增强市民的出行体验。

方案内容1. 增加道路宽度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增加东营大路的道路宽度。

计划将现有双向四车道扩展为双向六车道。

通过增加车道数量,可以使车辆行驶更加顺畅,减少交通堵塞的情况。

2. 设立公交专用道和自行车道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东营大路将设立公交专用道和自行车道。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私人车辆的数量,降低交通拥堵的程度,并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3. 安装智能交通信号灯为了优化交通流动,东营大路将配备智能交通信号灯。

这些信号灯可以根据车辆流量和路面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优化交通信号系统,减少交通堵塞的情况。

此外,还会安装交通监控系统,及时监测交通情况,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设置交通岛和机动车道为了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计划在东营大路上设置交通岛和机动车道。

这些设施可以使行人更加方便地过马路,同时也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风险。

实施计划东营大路规划方案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1. 第一阶段(2022~2023年)在第一阶段,将进行东营大路交通流量调查,收集交通数据和路况信息。

此外,还将进行交通模拟计算,以确定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第二阶段(2024~2026年)在第二阶段,将进行东营大路沿线道路改造和交通设施建设。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扩宽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和自行车道、安装智能交通信号灯、设置交通岛和机动车道等。

3. 第三阶段(2027~2030年)在第三阶段,将进行东营大路规划方案的评估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10-19作者简介:高振娟(1980—),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设计。

文章编号:1002-2724(2011)06-0083-04浅谈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以东营市“黄河龙”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高振娟(胜利油田胜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摘要: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滨水景观的营造对道路绿地景观无疑是锦上添花。

东营市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作为山东省盐碱地最多、受盐危害程度最重的城市之一,其滨水景观道路绿地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以东营市“黄河龙”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来探讨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东营市中图分类号:TU985.12+2 文献标识码:B 东营市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有着其自身特色。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追求也越来越高。

东营是具有水域环境的城市,在满足防洪、水利功能的前提下,如何遵循城市合理开发水资源,使滨水环境造福于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而东营市中心城规划区绿地水系规划布局为规划至2050年,中心城规划区形成“六带———五片、三轴———十四块、八点”的总体绿地水系格局,而这第三轴是指位于城郊的溢洪河轴线,连接了重要的郊野公园,集防洪排涝、休闲、生物栖息地、教育、文化等功能为一身,构成东营市的城郊“翡翠项链”。

本次东营市垦利县“黄河龙“滨水道路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就是镶嵌在这条“翡翠项链”的重要一环,采用基于东营黄河文化的规划理念,构建不同主题的景观结构,将文化特色很好地融入滨水景观塑造中。

由于濒临渤海,土壤属滨海盐土和盐化潮土,严重盐碱化,平均含盐量1.7%,最高值达到3%以上,所以对盐碱地的绿化措施也是至关重要。

1 项目概况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本案位于东营市垦利县经济开发区,北邻纬六路,与万达机电轮胎厂区相邻,南邻同兴路,西邻经三路,再向西为溢洪河,东为青垦路,呈L形绿地,现状主要为荒地,土壤偏碱性,pH大约在8.0左右,属盐碱地,面积24.3hm2(见图1)。

2 设计理念设计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园林艺术思想为中心理念,遵从“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师法自然,形态上是自然的具体而微,而神韵上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个场地体现出了对自然对生态的极大尊重,最大可能的提供了绿化面积。

在小品和硬地形式上都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为设计基调,讲究自然美,体现出一种闲适优雅的中国园林气韵。

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功能丰富多彩。

本设计以景观节点来控制不同的功能分区从而从点到面地控制整个场地,有收有放地利用了场地原有的轴线关系,整个设计清新自然,浑然天成。

本设计意图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地形地貌,有轻缓的草坡,蜿蜒的浅溪,满布卵石的河滩等。

将这些自然界中的事物通过设计来把它们缩小到合适的比例以及恰当的形态,然后植入我们的场地。

整个设计变化丰富,情趣盎然。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 总197期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No.6图1 总平面图及部分节点3 设计内容水系取名“黄河龙”,主题是“生态、休闲、文化”。

该区以黄河文化为契机,以垦利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一条长约1.85km的名曰“黄河龙”的龙形水系为脉络,贯穿整个设计中,预示垦利经济开发区作为带动东营市发展的龙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力求通过本案奏响一部黄河三部曲,即“黄河曲、黄河明珠、黄河颂”,为人们提供一处可对外宣传黄河文化、垦利文化,可为厂区职工及市民进行游憩赏景、体验郊野自然气息的绿色生态湿地环境。

由于水系南侧主要是同兴路,东侧是青垦路,所以主要以景观绿化为主,而水系北侧位于纬六路,与万达机电轮胎厂区相邻,所以主要考虑休闲娱乐为主。

3.1 “黄河曲”该区位于厂区主入口大桥的西侧,总长0.7km,总宽105m,总面积7.2hm2,该区紧邻大桥南北分别设计了两个休闲广场,以南侧的万达情广场为主,该广场也是该景观段的主广场,用万达情广场奏响“黄河曲”,拉开了黄河龙水系的序幕,表达万达企业在黄河三角洲东营这块绿地的龙头地位,同时也对万达企业起到一个良好的对外宣传作用。

该广场设计圆形喷水池,仿佛时刻在弹奏黄河曲,欢快活泼,水边设计亲水平台可以达到亲水的目的。

桥北则是为一个规模较小的休闲广场,为游人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该广场再向西,“黄河龙”水系中设计一个小岛,取名“杏花岛”图1,是春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用木栈道与小岛相连,便于游人到小岛上游赏。

再向西,则为“月半湾”休闲绿地。

该绿地设计水景一处,采用跌水形式,有一定的高差变化,丰富竖向空间。

同时水边设计木平台,自然古朴,游人可在此伴着跌水嬉戏曼舞。

向西,则为另一处休闲广场,在此处可进行大型集体活动。

最西侧区域为湿地景观,以木栈道的形式穿梭于水面和陆地的湿地环境中,使人可亲水,可进行湿地环境体验,激发游人保护黄河口生态湿地环境的责任心与热情,起到教育的目的。

适当考虑种植水生植物,如水竹芋、水生鸢尾、芦苇、水葫芦、千屈菜、黄菖蒲、碱蓬、睡莲、荷花、灯芯草、紫芋等。

向南,则为琴形雕塑休闲广场,呼应主题。

向东,有一处亲水平台,可垂钓。

一条竹林小径将游人带到另一个世界中畅游。

3.2 “黄河明珠”该区位于厂区主入口大桥的东侧,也是同兴路的东侧,总长0.6km,总宽176.5m,总面积9.6hm2。

紧邻桥北侧设计一个小的休闲空间,内有木质平台,为一处缓冲区域。

湖岸采用自然式,生态又经济。

向东,水系内设计“梨花岛”一座,由多条木栈道与小岛相连,岛上设计木质水榭一座,可游赏,可垂钓,可纳凉。

再向东,则为该区的主题广场———“黄河明珠”广场,它位于同兴路与青垦路交叉口绿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地,也是整个“黄河龙”水系的高潮部分,预示了垦利经济开发区犹如东营的黄河明珠一样璀璨,走向东营,走向世界。

该广场由高到低分三个层次,分别为入口区、树阵区、亲水区,整个广场气势恢宏又大气。

入口区为一组合花坛,花坛内放置“黄河明珠”主题雕塑,点题,铺装用抽象的曲线象征黄河,同时该铺装上设置景观灯柱12个,高低起伏。

树阵区是以成片规则种植高大乔木法桐为主,为主题雕塑形成良好的背景。

树下防腐木座椅,游人可在树下休闲纳凉,铺装采用花岗岩,高档大气。

穿过树阵广场,来到亲水区,广场延伸至水边,可以与水亲密接触,可以举行集体活动,水边设置亲水木平台,旁边用花坛相映衬,同时在水边设置一个水榭,木质的柱子,玻璃的屋顶,时尚又生态。

其他区域则以植物景观为主,适当设计健身路径,提高全面健身意识。

3.3 “黄河颂”该区位于青垦路与经五路之间,是整个“黄河龙”水系的结尾部分,总长0.6km,总宽105.5m,总面积7.5hm2。

“龙之城”广场位于水系的北侧,是该区的主要广场,以景墙围合,景墙篆刻东营的黄河文化,通过游人在此阅览传颂。

广场上周围设置木质座椅,便于游人在此休憩。

中心设计一个花坛,主要起视觉观赏作用。

向北,则为一组树阵广场,广场下设置座椅,便于休息。

再向北为水系西侧的最北端,主要设计亲水木栈道休闲绿地,与水生植物形成湿地景观,回归自然生态。

水系东侧最北端为两个弧形木质花架,花架上攀爬紫藤、凌霄等植物,既遮阴,又美观。

其它区域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设计小的亲水空间。

另外考虑健身漫步小路,在密林中夹道而行,在天然氧吧中呼吸。

4 植物设计4.1 选择原则①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

②以乡土树种为主,多采用短时间能达到美化效果的苗木。

③树木根系良好,萌蘖性强,宜成活,耐修剪。

④节约型树种,抗旱,抗寒,适应性强及养护费用低。

4.2 植物配置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具有较大作用,因此,在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生态性,加大三维绿色生物量的布局,以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二是功能性,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及行车净空要求;三是适应性,适地适树原则;四是协调性,绿化与周边环境应作到统一协调;五是艺术性,在统一变化、和谐韵律中,达到“虽尤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植物配置模式以自然种植模式为主,营造自然的山林野趣,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园林景观效果。

植物种植复层结构,植物种植开合有致,植物种植模式乔、灌、地被搭配,并点缀自然景石提升景观品味,选择植物有白蜡、苦楝、合欢、紫叶李、木槿、百日红、珍珠梅、蜀桧、龙柏、冬青球、金叶女贞球、马蔺、石竹等植物色块搭配。

为衬托水系主视面,靠近水岸,采用自然的线条灵活布局,体现水的律动,营造活泼的环境氛围。

选择植物有垂柳、大龙柏、竹柳、大叶女贞、石榴、剑麻、白三叶等。

5 盐碱地绿化技术措施一是客土与暗管排盐相结合的工程处理方式(见图2),它是经过多年实践,在盐碱地上改良盐碱土措施中最快速、简便、最常用的办法;二是进行起伏地形的营造,它可以很好地进行抬高地势,丰富景观层次,同时也有利于阻隔土壤的毛细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目前,东营在几条重要主干道的道路交叉口的改造中,都运用了大的起伏地形的营造,最高高差可达4m,,可以说它突破了东营传统的微地形的处理,给人一种崭新的面貌,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三是大水压碱的方法,即在绿地附近进行水体的营造,既丰富了园林景观,也可以进行土壤的排盐。

四是化学方法,即向土壤中施用绿化盐碱清除剂、填加化学酸性肥料等来改善土壤的含盐量。

图2 种植构造详图6 结语通过本案的介绍,它可以为东营(转第29页)山东林业科技高振娟:浅谈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2011年第6期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盐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降低土壤含盐量的技术措施均能促进其生长,提高绿化效果。

4.2 讨论杨树是速生树种,对土壤和水肥条件反应敏感,耐盐能力弱。

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天津滨海盐土区栽种杨树的风险很大。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绿化水平要求的提高,通过“改地适树”工程措施完全能够解决这一难题,而且杨树高大、速生、绿量大、效益高的优势是其它任何树种都无法比拟的,只要技术合理、措施得当,杨树完全能够在渤海之滨长期稳定生长。

通过调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杨树品种单一、栽植苗木过大、成本过高等等。

建议:①增加杨树品系,尤其是耐盐新品系;②加大土壤改良措施,树穴内掺沙掺肥,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土壤含盐量<3g/kg者可以直接造林;③当地育苗,随起随栽,提高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④选用优质苗木,苗径以5~8cm为宜,树干4~5m处截干,苗木不宜过大;⑤加强养管措施,尤其是干旱季节的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适度修枝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