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古诗宋史翻译赏析

古诗宋史翻译赏析

古诗宋史翻译赏析《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由丞相脱脱挂名任都总裁,帖睦尔达世、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李好文、王沂和杨宗瑞等七人任总裁,史官有斡玉伦徒、泰不华、杜秉彝、赵普、宋褧、王思诚、干文传、汪泽民、张瑾、麦文贵、贡师道、李齐、余阙、刘闻、贾鲁、冯福可、赵中、陈祖仁、王仪、余贞、谭慥、张翥、吴当和危素等二十三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文人。

《宋史》即是由总裁与史官三十人集体编撰,而总裁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欧阳玄、张起岩、李好文等,都颇有名望。

历代有重修宋史者。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

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b/onghi,有很好的条件著述。

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

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

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吴曦传李全传张邦昌传刘豫传贾似道传韩芃胄传丁大全传万俟禼传汪伯彦传秦桧传郭药师传黄潜善传张觉传蔡攸传赵良嗣传蔡京传蔡卞传曾布传吕惠卿传章惇传吴处厚传朱面力传蔡确传王黼传关礼传董宋臣传蓝王圭传(附康履传) 梁师成传杨戬传王中正传童贯传(附方腊传) 李宪传窦神宝传蓝继宗传高遵裕传吴益传李遵勖传张尧佐传王贻永传王继勋传王老志传王仔昔传魏汉津传庞安时传钱乙传刘翰传柴通玄传韩显符传刘勉之传郭雍传林逋传谯定传种放传戚同文传陈抟传华岳传李艸传吕祖泰传马伸传吕祖俭传欧阳澈传姚兴传陈东传林空斋传薛庆传翟进传陆秀夫传张珏传姜才传张世杰传尹艳传范天顺传李芾传张贵传滕茂实传张顺传崔纵传吴安国传王忠植传李彦仙传赵立传杨邦艰传曾艵传向子韶传杨震传李涓传康保裔传李若水传熊克传陈与义传汪藻传米芾传周邦彦传李格非传陈师道传刘恕传张耒传秦观传晁补之传文同传黄庭坚传苏洵传苏舜钦传梅尧臣传穆修传石延年传柳开传宋白传梁周翰传王应麟传黄震传李心传传魏了翁传徐梦莘传真德秀传陈亮传郑樵传朱震传胡安国传陈傅良传蔡元定传陆九渊传吕祖谦传洪兴祖传杨万里传胡瑗传邵伯温传孙复传王昭素传李之才传陈淳传邢橹传黄干传朱熹传张木式传李侗传尹火享传杨时传邵雍传谢良佐传张载传程颢传程颐传周敦颐传程师孟传吴遵路传谢枋得传陈靖传洪天锡传李知孝传徐鹿卿传陈仲微传梁成大传李庭芝传文天祥传姚希得传陈宜中传赵葵传谢方叔传乔行简传危稹传余玠传郑清之传赵必愿传史弥远传孟珙传赵汝谈传欧阳守道传高斯得传曹彦约传汪纲传杨简传吴昌裔传杜范传许奕传陈居仁传洪咨夔传李宗勉传刘黻传赵方传安丙传杨巨源传毕再遇传柴中行传李孟传传刘火龠传辛弃疾传刘宰传汪大猷传高登传王信传李蘩传仇胒传李壁传项安世传刘光祖传赵雄传吴猎传王淮传陆游传方信孺传楼钥传林栗传京镗传彭龟年传詹体仁传赵汝愚传周必大传留正传张孝祥传袁枢传李椿传李焘传王十朋传杜莘老传范成大传汪应辰传王刚中传施师点传刘珙传叶颙传周葵传汪澈传陈俊卿传虞允文传李弥逊传张阐传赵逵传范如圭传胡松年传何铸传陈桷传刘一止传陈规传张致远传吕本中传赵开传李邴传胡铨传洪遵传洪迈传洪适传王庶传洪皓传汤思退传王之望传王伦传刘子羽传吕祉传曲端传张俊传刘光世传杨再兴传牛皋传张宪传吴芉传杨存中传吴玠传刘钅奇传韩世忠传岳飞传张所传陈禾传许景衡传李光传许翰传吕颐浩传张浚传朱胜非传赵鼎传李纲传宗泽传任谅传周常传张根传张叔夜传聂昌传孙傅传耿南仲传何栗传李邦彦传王安中传侯蒙传赵挺之传郑居中传孙谔传彭汝砺传吕陶传王觌传刘安世传鲜于亻先传李常传孔文仲传王岩叟传孙觉传梁焘传王存传孙固传刘挚传苏轼传吕大防传范祖禹传吕公着传范镇传司马光传种谔传种师道传李稷传种世衡传徐禧传李师中传陆诜传沈括传李定传王广渊传王厚传薛向传王韶传蒲宗孟传蔡挺传王安国传王安石传王安礼传李允则传吕诲传郑侠传郑獬传蔡襄传余靖传曾肇传刘奉世传曾巩传欧阳修传刘分攵传胡宿传张方平传王拱辰传钱惟演传钱易传邵亢传赵扌卞传唐介传吴奎传包拯传韩缜传韩绛传韩维传韩亿传范仲淹传范纯仁传文彦博传王硄传富弼传吴充传曾公亮传陈升之传韩琦传庞籍传章得象传杜衍传王曾传张知白传杨允恭传李迪传卢斌传戚纶传张去华传孙何传晁迥传刘筠传杨亿传梁鼎传王济传范祥传田京传陈贯传李防传贾黯传滕宗谅传陈从易传陈希亮传姚仲孙传彭乘传司马池传梁颢传孙甫传谢绛传尹洙传掌禹锡传王洙传王禹翱传张咏传孙扌卞传田锡传王尧臣传明镐传王则传丁度传宋敏求传王博文传郭逵传宋绶传狄青传曹利用传杨崇勋传高琼传王益柔传陈彭年传陈执中传贾昌朝传宋祁传陈尧佐传宋庠传夏竦传王钦若传丁谓传王旦传向敏中传寇准传李沆传呼延赞传雷德骧传王继忠传何蒙传马知节传索湘传翟守素传樊知古传姚内斌传王继勋传郭进传杨延昭传李汉超传杨业传陶谷传扈蒙传李惟清传柴禹锡传赵昌言传王沔传温仲舒传苏易简传辛仲甫传钱若水传吕蒙正传张齐贤传李日方传沈伦传卢多逊传李穆传薛居正传石熙载传吕余庆传刘熙古传窦仪传田重进传刘温叟传米信传党进传李汉琼传崔彦进传曹翰传袁继忠传张美传郭守文传潘美传曹彬传王仁赡传李处耘传李崇矩传王全斌传赵普传李继勋传王审琦传慕容延钊传王溥传石守信传范质传子崧传士砫传镇王传益王君页传庄文太子砱传汉王元佐传昭成太子元僖传度宗全皇后传燕王德昭传理宗谢皇后传光宗慈懿李皇后传恭圣仁烈杨皇后传宪圣慈烈吴皇后传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传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传慈圣光献曹皇后传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仁宗郭皇后传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章献明肃刘皇后传瀛国公纪(附二王纪) 度宗纪宁宗纪理宗纪光宗纪孝宗纪钦宗纪高宗纪徽宗纪哲宗纪英宗纪神宗纪仁宗纪真宗纪太宗纪《宋史》简介---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宋申锡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宋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

擢进士第,文宗时转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

帝恶宦官权宠震主,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

帝察申锡忠厚,因召对,俾与朝臣谋去守澄等,且倚以执政。

未几,拜尚书右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京兆尹王燔与谋,而漏泄守澄党郑注,得其谋,遣军候豆卢著诬告申锡与漳王等谋反。

典吏胁成其罪,初议抵死,朝臣力请劾正情状。

帝稍悟,乃贬申锡开州司马,从而流死者数十百人,天下以为冤。

初,申锡以清节进,嫉要位者纳赇饷,败风俗,故自为近臣,凡四方贿谢一不受。

既被罪,有司验劾,悉得所还问遗书,朝野为之咨悯。

太和五年,为宦官所陷,七年感愤卒。

有诏归葬,后因李石延英召对,从容为帝言,冤雪之,仍追复旧官,禄其子,赐谥号曰贞。

论曰:治乱安危之所寄,诚在于贪廉之人一用一舍之间耳。

宦官王守澄之奸乱,宋申锡惩刈之。

且申锡激节守正却谢贿遗帝尝察其忠厚可任固为得人矣而注本附守澄以进专鬻官射利贪沓无厌。

抑尝考之,唐祚倾覆,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阉寺专权,倒持国柄,自天宝以来讫于太和之际,既百数十年矣。

在明皇时则髙力士,引用安史等以召危乱;在肃宗时则李辅国,凭藉功劳以擅国政;在代宗时则因程元振之用,赏罚任情,致吐蕃犯阙而方镇之兵不至;徳宗时则因用窦文场、霍仙鸣等分统禁旅,致专制阃外而王师屡战无功。

唐社稷已是,则文宗之世欲鉏而去之,其为固不易,而乃使郑注小人参预其间,其败乃必矣,可不戒哉!(摘编自《廉吏传·宋申锡传》,据《新唐书列传》修改)译文:宋申锡字庆臣,史书没记载他是何处人。

考中进士,文宗皇帝时转任中书舍人,再任翰林学士。

文宗皇帝憎恨宦官依仗权力和宠幸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宦官王守澄掌管禁军,骄横放肆。

文宗皇帝明察宋申锡忠诚厚道,于是召见他令其回答有关政事,让他和其他朝臣谋划除去王守澄等人,并且依靠他来掌管国家政事。

【宋朝历史】洪天锡

【宋朝历史】洪天锡

【宋朝历史】洪天锡[公元?年至一二七?年左右]字君畴,泉州晋江人。

生年不详,约卒于宋度宗咸淳中。

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举进士第,授广州司法。

历拜监察御史,累疏劾奄人,上章至六七次,最后请还御史印。

宋时的奄人,不敢窍弄主威,都是他的力量。

累迁刑部尚书,又进华文阁直学士。

寻致仕,加端明殿学士。

卒,谥文毅。

天赐所着,有奏议、经筵讲义、通祀辑略、味言发墨、阳严文集(均宋史本传)传世。

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名阳岩。

泉州石狮后厅人。

生于宋嘉泰二年(1202年)。

年少好学,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举进士。

初授广州司法参军,其州长吏以盛气欺压僚属,天锡不畏权势,常出面调和,多所匡正。

不久,调潮州司理参军。

发现潮州势家豪绅侵占民田,即时报告太守,勒令归还。

莆田人方大琮镇守江苏真州(今仪征县)时,推荐天锡为通判,留置幕府。

后迁福建古田知县。

古田情况复杂,打官司告状者特别多。

天锡到任后,把长期积压的案件尽快剖决结案。

旋调建宁府(治今建瓯县),任通判。

有一次发大水,天锡果断开常平仓发粮赈济灾民。

不久,擢升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

宋理宗宝?三年(1255年)五月,宦官董宋臣奉命营缮佑圣观,为逢迎上意,强夺民田,大盖梅堂、芙蓉阁、香兰亭,并引娼优入宫,招权纳贿,无所不至,老百姓称为“董阎罗”。

天锡连上五道奏章,要求罢斥董宋臣、将作监谢堂和庆元知府厉文翁,并做好被罢官的思想准备,“出关待罪”。

中书牟子才、御史兼侍讲同安人吴燧挽留天锡,共同向理宗施加压力,迫使理宗下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天锡知道理宗旨在包庇董宋臣,坚持“臣留则宋臣去,宋臣留则臣当斥,愿早赐裁断”。

最后,理宗只得做出较大让步。

“乃令榭堂自陈乞祠除职与郡,宋臣自乞解罢,文翁别与州郡差遣。

”命吴燧劝说天锡回院供职。

是年立夏之日,“天雨土”。

天锡借此机会疏言“阴阳君子小人之所以辨,乞屏绝私邪,休息土木,消天灾。

以锡为饧文言文翻译

以锡为饧文言文翻译

夫锡,金之精也,出山川之深,蕴天地之灵。

其质坚硬,其色鲜明,可铸可炼,为百工之宝。

而锡之妙用,莫大于为饧也。

饧,甘美之食也,始于上古,盛于秦汉。

其制以米粉、麦粉为主,辅以糖、蜜、果、蜜等,揉合而成。

而锡之与饧,相得益彰,遂成千古佳话。

锡为饧,始于何时,已不可考。

然据史载,春秋之时,鲁国有铸饧之事。

时人以此为珍馐,贵为上宾。

锡之用于饧,盖因其性质坚固,不易腐蚀,可久藏而不坏。

是以,锡为饧之器,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锡为饧,其制颇费工力。

先是,以锡为模,铸成饧器。

器之大小,视饧之多少而定。

其形或圆或方,或花或素,皆因人喜好而异。

铸成之后,再以米粉、麦粉、糖、蜜等揉合,揉至极熟,然后填入锡器之中。

填满后,以微火慢煮,使其熟透。

熟透之后,饧之香气四溢,甘美可口,令人垂涎。

锡为饧,其味独绝。

其甜如蜜,其香似兰,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食之者,无不称奇道妙,叹为观止。

而锡之与饧,相得益彰,使得饧之美味,更加醇厚。

故有诗云:“锡为饧器,甘美无比;香气袭人,令人神往。

”锡为饧,不仅味美,而且寓意深远。

锡,金之精也,象征富贵、吉祥。

饧,甘美之食也,象征幸福、美满。

二者结合,寓意富贵吉祥,幸福美满。

是以,锡为饧,成为古人喜庆、祭祀之必备之物。

锡为饧,其工艺复杂,非一日之功。

制饧者,需精心选材,巧妙设计,方能铸成精美之器。

而铸成之后,还需耐心制作,精心烹饪,方能成就美食。

故锡为饧,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自古至今,锡为饧之美名,流传于世。

然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今日之锡为饧,已不如昔日之盛。

然其精神,依然传承。

愿锡为饧之美,永驻人间,让后人得以品味其韵味,感受其文化。

锡为饧,美哉!愿此美食,代代相传,永世长存。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

授广州司法。

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

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

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

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

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

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

”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

”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

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

”章五上,出关待罪。

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会吴民仲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

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

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

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

”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

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

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

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

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久之,进显文阁直学士,三降御札趣之,又力辞。

逾年,进华文阁直学士,寻致仕。

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

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

(节选自《宋史·洪天锡传》)译文:洪天锡,字君畴,是宝庆二年(年号纪年)的进士。

被授官担任广州司法(官名。

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

唐制在府曰法曹参军,在州曰司法参军。

宋史·洪天锡传(3)原文

宋史·洪天锡传(3)原文

宋史·洪天锡传(3)原文改命洪天锡担任广东提点刑狱(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宋代特有的官职名称。

相当于现在的法医,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的长官,提刑司是路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五次推辞不就任。

第二年,起用他任潭州知州,好久以后他才到任。

到任后,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过一年多,潭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大治)。

当值宝谟阁(宝谟阁,嘉泰二年置,藏光宗作品。

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后又升任广东转运判官(古代官名。

宋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他断决疑难案件,弹劾贪官污吏,治理财政赋税,都有法则。

升任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他又推辞。

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5C)的职务诏令他回朝,他多次推辞,没有获准。

后年,洪天锡改任福建安抚使,他又极力推辞,未获批准。

亭户(古代盐户之一种。

唐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

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

宋代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

元明两代仍称亭户。

清代一般通称灶户)买盐以致有的家破人亡,洪天锡首先罢除了此事,民众做佛事来报答他。

洪天赐又罢免了上贡荔枝事。

朝廷召任他做刑部尚书,诏令宪守之臣催促(趣)他赶紧到京任职,但他没有赴任。

好久以后,他进升为显文阁直学士,皇帝多次下手诏催促他,他又极力推辞。

过了一年多,进升华文阁直学士(官名。

唐置。

凡官资较浅者,初入直馆阁,为直学士,班在学士下,待制上),不久告老退职。

病情危急时(疾革),他还草拟遗表以规谏皇上、丞相。

(洪天锡去世后,)度宗惊愕悲悼,特地给他赠官正议大夫,谥号文毅。

《宋史·田锡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田锡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田锡传》原文及翻译原文: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

幼聪悟,好读书属文。

杨徽之宰峨眉,厚遇之,为之延誉。

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高等,释褐将作监丞,改左拾遗。

锡好言时务,既居谏官,即上疏献军国要机者一、朝廷大体者四。

疏奏,优诏褒答,赐钱五十万。

僚友谓锡曰:“今日之事鲜矣,宜少晦以远谗忌。

”锡曰:“事君之诚,惟恐不竭,况天植其性,岂为一赏夺邪?”时赵普为相,令有司受群臣章奏,必先白锡。

锡贻书于普,以为失至公之体,普引咎谢之。

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驿书言边事曰:“夫动静之机不可妄举者动谓用兵静谓持重应动而静则养寇以生奸应静而动则失时以败事动静中节乃得其宜”书奏,上嘉之。

七年,徙知相州。

明年,移睦州。

睦州人旧阻礼教,锡建孔子庙,表请以经籍给诸生,诏赐《九经》,自是人知向学。

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上书请封禅。

以本官知制诰,寻加兵部员外郎。

端拱二年,京畿大旱,锡上章,有“调变倒置”语,忤宰相,罢为户部郎中,出知陈州。

坐稽留杀人狱,责授海州团练副使,后徙单州。

召为工部员外郎,复论时政阙失,俄诏直集贤院。

至道中,复旧官。

咸平三年,诏近臣举贤良方正,翰林学士承旨宋白以锡应诏。

还朝,屡召对言事。

五年,再掌银台,览天下奏章,有言民饥盗起及诏敕不便者,悉条奏其事。

上对宰相称锡“得争臣之体”,即日以本官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

连上八疏,皆直言时政得失。

六年冬,病卒,年六十四。

遗表劝上以慈俭守位,居安思危,在治思乱。

上览之恻然,谓宰相李沆曰:“田锡,直臣也。

朝廷少有阙失,方在思虑,锡之章奏已至矣。

若此谏官,亦不可得。

”嗟惜久之,特赠工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田锡传》,有删改)译文: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

小时候聪明,喜好读书做文章。

杨徽之任峨眉县令,优厚地对待他,为他播扬名誉。

太平兴国三年,以优异成绩考取进士,初始任将作监丞,改任左拾遗。

田锡喜谈论当世大事,做了谏官后,就上书皇帝进献关于军国机要大计一条、关于朝廷大体的建议四条。

2022年广东省清远市华侨农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广东省清远市华侨农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广东省清远市华侨农场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课内现代文阅读(18题2分,19——20题每小题4分,共计10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8、下列选项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拟人:“袅娜”写出盛开的花的姿容曼妙;“羞涩”写出打朵之花含苞待放、妩媚动人。

B.排比:“明珠”写在淡月的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星星”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美人”写从水中生长出的花朵纯洁、娇羞的美态。

C.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真切、新奇,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

授广州司法。

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

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

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

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

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

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

”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

”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

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

”章五上,出关待罪。

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会吴民仲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

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

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

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

”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

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

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

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

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久之,进显文阁直学士,三降御札趣之,又力辞。

逾年,进华文阁直学士,寻致仕。

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

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

(节选自《宋史·洪天锡传》)译文:洪天锡,字君畴,是宝庆二年(年号纪年)的进士。

被授官担任广州司法(官名。

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

唐制在府曰法曹参军,在州曰司法参军。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世纪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世纪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世纪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5分)亦雅亦俗汪曾祺黄波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

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

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

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

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

”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

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

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

”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

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

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

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

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

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

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盐井镇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盐井镇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盐井镇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老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参与自然变化的手段,基本上是手工工具,其材料和动力完全是自然材料和自然能源,其目的也只是直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

因此,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有限,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存在和物质形态基本上循其固有的机制运动变化。

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基本上保持着原来固有的有序结构与动态平衡。

但是,在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拥有超出以往千万倍的各种人工能源,大量的人工材料被普遍推广和运用,生产的目的则主要是获取最大的、无限制的经济效益。

因此,人的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自然生态的有序结构与动态平衡,人类将自己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现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不是危言耸听。

且不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异和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中国自身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已使许多河流、湖泊受到污染,很多大中城市的淡水资源已受到威胁。

为谋求高产而滥用化肥、农药、激素已使人们的食物链的几乎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现在事情已经严重到了这样的地步,企图先发展而后治理,根本是行不通的。

西方文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本没有考虑过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从西方世界所能获得的主要是教训而不是经验。

西方哲学传统,总是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以殖民者征服土著民族那样的态度征服自然。

培根早在近代就申明“如果有人力图面对宇宙来建立并扩张人类本身的权力和领域”,那么“这种野心是高贵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西方文明高扬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人之作为智能主体的能动性,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这种暂时领先的优越地位,冲昏了征服者的头脑。

于是,在一种更强烈的占有欲的推动下,以为人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而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任意地践踏,疯狂地索取,贪得无厌地掠夺,使得自然界自我调节的再生机制、净化机制越来越难以补救人类所造成的损害。

余天锡传翻译

余天锡传翻译

以下是《余天锡传》的翻译:余天锡,字纯父,是庆元人。

他年少时十分聪颖,十岁能作诗,十二岁已经熟习《四书》,钻研经书不遗余力,不以老师为师,而是自我刻苦钻研。

登嘉定十二年进士第,调任钱塘县主簿。

杨太后闻其名,召见并赐给他对衣、金带。

淳祐中,余天锡被召回临安,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丞相史弥远对他的学问和为人都很器重,视为门生。

淳祐九年,余天锡被任命为宗正寺簿,兼庄文府教谕。

他上奏请求禁止内侍掌管禁军,又请求撤销额外增加的监当官职,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宝祐元年,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兼崇政殿说书,升迁为校书郎、起居舍人。

他奏请皇上厉行节俭以养德,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予以采纳。

宝祐四年六月,余天锡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同提举编修敕令。

当时边疆战事正急,他上疏说:“金人侵犯边界,攻打真定、中山,我军失利,这都是因为将帅不才、法纪不严的缘故。

大将张胜,已经老而且病,仍然派他守御真定,以致丧师辱国。

臣请求立即罢免张胜的职务,按法惩处。

”不久张胜伏法。

又上疏说:“制置使皇甫斌、都统司吴拱等在淮河流域及荆湖地区防御蜀地来犯之敌,这些地区民力已经困乏,不如将他们召回内地。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余天锡又上疏说:“陛下励精图治,整顿内政,考察官吏的政绩升降奖惩,没有比科举更重要的了。

现在郡县和监司请求举行乡饮酒礼来举荐人才以充实官署空缺,这是先王乡举里选的办法。

然而这种办法实行久了就会失去作用。

请求今后三年内从各郡县选拔人才应诏参加科举考试,考取进士的人免除乡试、府试一次,考取诸科的人免除府试一次。

有特殊才能的人可以从官府长官或县令以下官员的推荐中选拔出来。

”皇上批准了他的奏请。

同年十一月,余天锡拜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他上疏论及边防三事:一是选将帅;二是买马;三是屯田。

不久又上疏说:“近来诸路军队的将帅大多没有才能,贪图私利、荒废职守的人很多。

臣请求下令诸路帅臣、总领、监司举荐有才能的士人充当前线部队的将领或统帅偏裨将领的幕僚,如果幕僚中有能斩将搴旗、耀武扬威的人,举荐人可以按功行赏;如果所举荐的人不能建立军功而贪图私利、玩忽职守以致损兵折将的,举荐人要按法惩处。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郭申锡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宋史 郭申锡传》原文及翻译

课外古诗文《宋史郭申锡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①郭申锡字延之,魏人。

自言唐代公元振之后。

第进士,为晋陵尉。

民诉弟为人所杀,申锡察其色惧而哭不哀,曰:“吾得贼矣,非汝乎?”执而讯之,果然。

久之,知博州。

州兵出戍,有欲胁众为乱者,申锡戮一人,黥二人,乃定。

奏至,仁宗曰:“小官临事如此,岂易得?"即为御史台推直官。

数上疏论事。

鞫狱①庆州。

京东盗执濮州通判井渊,迁知州事,未阅月,悉擒凶党,斩以徇②。

②召为侍御史,遂知杂事.张贵妃追册、起园陵,张尧佐为使相,陈执中嬖妾杀婢,余靖引胡恢有丑行,高若讷引范祥启边衅,申锡皆奏劾之。

屡诋权幸无所避,帝谓之曰:“近世士大夫,方未达时,好指陈时事,及被进用则不然,是资言以进耳,卿勿为也。

”③谍称契丹遣泛使,命体量安抚河北,还为盐铁副使。

相视决河,坐讼李参失实,黜知濠州。

帝明榜朝堂,称其欺诬,以儆在位。

旋加直史馆知江宁府再副盐铁进天章阁待制知邓州河中.④种谔③取绥州,申锡曰:“边患将自此始。

”及谅祚④死,请捐前故,听其子袭爵,且言曰:“二虏赖岁币甚厚,渝平岂其所利,必有以致之。

但得重将守边,不要功生事,则善矣。

"著《边鄙守御策》。

以给事中致仕,卒,年七十七。

(《宋史·列传八十九》)[注]①鞫狱:审理案件。

②徇:示众.③种谔:北宋著名将领。

④谅祚:姓李,西夏国国君。

译文:郭申锡字延之,魏人.自己说是唐朝代公郭元振的后人。

进士及第,任晋陵尉.有百姓上诉说弟弟被人所杀,郭申锡察看他脸色恐惧而哭得不悲哀,说:“我抓到了凶手,不就是你吗?"逮捕此人讯问,果然是这样.遇了好久,任博州知州。

州中兵士出去戍守,有人想胁迫众人作乱,郭申锡杀了一人,对二人处以脸上刺字的刑罚,得以平定。

事情上奏朝廷,仁宗说:“小官办事能如此,岂是容易得到的?”马上用他为御史台推直官。

多次上疏议论政事,大臣们感到不便。

他到庆州审问狱案.京东的盗贼抓走了濮州通判井渊,于是调郭申锡为濮州知州,未满一个月,就捉到全部凶手,杀了示众。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

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L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分鲁般者,肃州烟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莺,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莺,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莺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日:“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

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1于凉州造浮图,作木莺,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译文:(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译文: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宦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怀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译文:(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耿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1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译文:(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译文: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

清泰初.为金州防御使。

会蜀军攻其城,州兵才千人,兵马都监陈知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三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

全节乃悉家财以给士.复出奇拒战,以死继之。

贼退,朝廷嘉其功,诏赴阙,将议赏典。

天福五年,授检校太傅、移镇安州。

安重荣之叛也,授镇州行营副招讨兼排阵使与重荣战于宋城,大败之。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元史·谭澄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尧雄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刘随传》原文及翻译《陈书·萧引传》原文及翻译《金史·庞迪传》原文及翻译《南史·萧思话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杜淹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马武传》原文及翻译《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原文及译文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原文及翻译《史记·萧相国世家·陈豨反》原文及翻译《宋史·冯京传》原文及翻译《明史·洪钟传》原文及翻译《陈书·樊猛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周葵传》原文及翻译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原文及翻译《宋史·药元福传》原文及翻译《李君虚幼有清誉》原文及翻译《隋书·张须陀传》原文及翻译《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及翻译《魏书·裴宣传》原文及翻译《清史稿·彭玉麟传》原文及翻译《元史·秦起宗传》原文及翻译《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文天祥《潮州寺丞洪公行状》原文及翻译《曾子·任贤》原文及翻译《新五代史·任圜传》原文及翻译钟惺《赠唐仲言序》原文及翻译《宋史·薛颜传》原文及翻译《晋书·祖纳传》原文及翻译李诩《黄叔扬传》原文及翻译《清史稿·洪亮吉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傅伏传》原文及翻译《李贺集》序原文及翻译《亡妻冯孺人行述》原文及翻译《宋书·王敬弘传》原文及翻译晁错《言兵事疏》原文及翻译《明史·杨最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张廷珪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士燮传》原文及翻译《陈书·周迪传》原文及翻译张岱《龙山雪》原文及翻译《新唐书·颜真卿传》原文及翻译《锅巴救命》原文及翻译《北史﹒郎基传》原文及翻译《明史·胡世宁传》原文及翻译(二)《明史·中用嘉传》原文及翻译《南史·到彦之传》原文及翻译《明史·陈新甲传》原文及翻译《宋史·田锡传》原文及翻译白居易《游大林寺》原文及翻译《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原文及翻译《陈仲举礼贤》原文及翻译《旧五代史·钱镠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宇文之邵传》原文及翻译《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及翻译《鲁仲连义不帝秦》原文及翻译《宋史·宇文绍节传》原文及翻译谭元春《再游乌龙潭记》原文及翻译《明史·潘季驯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李巨川传》原文及翻译王阳明《答聂文蔚书》原文及翻译《明史·杨涟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袁滋传》原文及翻译方苞《与孙以宁书》原文及翻译《宋史·宗泽传》原文及翻译《晋书·阎鼎传》原文及翻译《韩娥善歌》原文及翻译冯梦龙《智囊》(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原文及翻译《南史·夏侯亶传》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拟传》原文及翻译(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拟传》原文及翻译(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拟传》原文及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拟传》原文及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宋史洪拟传》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内容。

《宋史洪拟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洪拟,字成季,镇江丹阳人。

本弘姓,其先避南唐讳,改今姓.拟登进士甲科。

崇宁中为国子博士,出提举利州路学事,寻改福建路.宣和中,为监察御史,进侍御史。

时王黼蔡京更用事拟中立无所附会殿中侍御史许景衡罢拟亦坐送吏部知桂阳军改海州时山东盗起,屡攻城,拟率兵民坚守。

建炎间,居母忧。

终丧,为中书舍人,言:“兵兴累年,馈饷悉出于民,无屋而责屋税,无丁而责丁税,不时之须,无名之敛,殆无虚日,所以去而为盗.今关中之盗不可急,宜求所以弭之;江西之盗不可缓,宜求所以灭之。

夫丰财者政事之本,而节用者又丰财之本也。

”高宗如越,执政议移跸饶、信间,拟上疏力争,谓“舍四通五达而趋偏方下邑,不足以示形势、固守御”迁给事中、吏部尚书,言者以拟未尝历州县,以龙图阁待制知温州。

宣抚使孟庾总师讨闽寇,过郡,拟趣使赴援。

庾怒,命拟犒师。

拟借封椿钱用之,已乃自劾。

贼平,加秩一等,召为礼部尚书,迁吏部。

金人再攻淮,诏日轮侍从赴都堂,给札问以攻守之策.拟言:“国势强则战,将士勇则战,财用足则战,我为主、彼为客则战。

陛下移跸东南,前年幸会稽,今年幸临安,兴王之居,未有定议,非如高祖在关中、光武在河内也。

以国势论之,可言守,未可言战。

”绍兴三年,以天旱地震诏群臣言事,拟奏曰:“法行公,则人乐而气和;行之偏,则人怨而气乖。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文言实词(1)》陆韫珂PPT课件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公开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文言实词(1)》陆韫珂PPT课件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公开面试试讲

《宋史·洪天锡传》
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授广州司 法。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改秩 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
B.征辟制,是始于汉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 度。辟,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 要职。而征,则指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
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自荐上。而下 自下而上(察举
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 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 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薛元超的祖父)为 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
泫草然制流:涕。草拟制书。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 的专用文书。
《明史·海瑞传》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 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 “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当屈。 世宗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万历初,张 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 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 息去。瑞无子。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 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多上穿褶,下着裤,合称为“裤褶”。
小结
综合运用
语境推断法、联想记忆法、排除法 等方法解题。
课堂练习
《旧唐书·薛元超
传》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
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 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
撰袭《爵晋:书承》袭。爵高宗位即。位公,、擢侯拜、给伯事、中,子时、年男二十
实战演练
《汉书·儿宽传》
后有军发,左内史以负租课殿,当免。民闻 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镪 属不绝,课更以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洪天锡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

授广州司法。

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

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

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

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

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

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

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

”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

”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

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

”章五上,出关待罪。

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

会吴民仲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

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

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

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

”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

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

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

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

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

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

译文:
洪天锡,字君畴,是宝庆二年(年号纪年)的进士。

被授官担任广州司法(官名。

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

唐制在府曰法曹参军,在州曰司法参军。

宋沿唐制,诸州置司法参军),因母亲去世而辞职服丧,守孝期满后(免丧),调任潮州司理(司理参军简称。

宋初各州有马步院。

以军人为判官,掌狱讼。

太祖开宝六年改各州马步院为司寇院,以文臣为司寇参军,后改司寇为司理)。

将帅方大琮征召(辟)洪天锡担任真州判官(官名,隋使府始置判官。

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五代州府亦置判官,权位渐重。

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省称“签判“元各路总管府、散府及州皆有判官。

),留他安置在幕府。

改任(5D )官职(秩)担任古田县知县,兼摄乡饮酒礼。

县邑动乱厉害(剧),诉讼很多(猥多),洪天锡剖析决断没有留下疑难积案。

有依靠王府势力而杀人的,洪天锡惩治(诛)他们毫不宽恕(贷)。

擢升诸司粮料院(官署名。

宋初承唐制,有都粮料使,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分立诸司粮料院、马军粮料院与步军粮料院,后并马、步军为一院。

掌文武百官与诸军俸料),授官为监察御史(官名,隋开皇二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

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

宋元明清因之。

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

洪天锡多次上奏疏说:“天下的祸患有三种:就是宦官、外戚(亦称“外家“、“戚畹“。

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小人。

”弹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极力庇护厉文翁,洪天锡又说:“不斥逐厉文翁,一定会牵连到王府受累。

”理宗命
令吴燧宣旨告谕(宣谕)多次,洪天锡极力争辩。

皇上又传出御笔手诏(御札),让洪天锡改动奏疏(易疏),想要亲自告诫(戒饬)他。

洪天锡又说:“自古奸人虽然凭借势力(凭怙)作恶,他们心里未曾不害怕皇上知道这些事,假如皇上知道而只是告诫一番,那么奸人就会凭借势力作恶越猖狂(张),反而不如不知道为好。

”五次上奏章,结果洪天锡被逐出城门(出关)待罪。

诏令对谢厉二人改变成命(改命)而处罚,董宋臣继续留用。

正逢吴地百姓仲大论等多人上诉(列诉)董宋臣强夺他们的田产,洪天锡让有关部门官员(有司)调查处理这件事,但御前提举所移送来的文书(移文)称这些田属于皇帝田庄,不当告知台官处理(白台),仪鸾司(官署名。

五代后滁开平元年,改同和院使为仪鸾使,掌卤簿仪钛。

宋卫尉寺所属有仪鸾司,掌皇帝亲祠郊庙、出巡、宴享及宫廷供帐)也拿出文牒证明是常平田。

洪天锡说:“御史(中国古代的官名。

先秦时期,国君置御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

自秦后,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延续到清朝)是用来昭雪冤狱的,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主要有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是用来平均徭役的,如果宦官(中贵人)能够控制它们,那么,内、外台官(汉时尚书台长官的统称,唐宋御史台长官的统称,后泛指朝廷公卿)可以废除,这还能说国家有法纪、纲常吗?”于是重新弹劾(申劾)董宋臣与卢永升而历数他们的罪恶行径。

他上奏疏六七次,最后请求交还御史印,说:“贤明的皇上应当为后人除害,不应当遗留祸患给后人。

现在朝廷轻视给舍(给事中及中书舍人的并称)台谏(唐宋以掌纠弹之御史为台官,与掌建言之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

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虽亦统称台谏,与宋之台谏性质有所不同)等监察官,轻视百官和朝廷各部门(庶府),但北司宦官独受重用,这是国家遭遇危机的时刻(仓卒),我实在恐惧。

”洪天锡的言论虽然终究没有被施行(果行),然而直到宋朝终结,宦官都不能玩弄君主的威权(窃弄主威),这都是洪天锡努力所致,但洪天锡也从此离开了朝廷。

改命洪天锡担任广东提点刑狱(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宋代特有的官职名称。

相当于现在的法医,是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的长官,提刑司是“路“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五次推辞不就任。

第二年,起用他任潭州知州,好久以后他才到任。

到任后,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过一年多,潭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大治)。

当值宝谟阁(宝谟阁,嘉泰二年置,藏光宗作品。

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后又升任广东转运判官(古代官名。

宋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他断决疑难案件,弹劾贪官污吏,治理财政赋税,都有法则。

升任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他又推辞。

度宗即位,以侍御史兼侍读
(5C)的职务诏令他回朝,他多次推辞,没有获准。

后年,洪天锡改任福建安抚使,他又极力推辞,未获批准。

亭户(古代盐户之一种。

唐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

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

宋代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

元明两代仍称亭户。

清代一般通称“灶户“)买盐以致有的家破人亡,洪天锡首先罢除了此事,民众做佛事来报答他。

洪天赐又罢免了上贡荔枝事。

朝廷召任他做刑部尚书,诏令宪守之臣催促(趣)他赶紧到京任职,但他没有赴任。

好久以后,他进升为显文阁直学士,皇帝多次下手诏催促他,他又极力推辞。

过了一年多,进
升华文阁直学士(官名。

唐置。

凡官资较浅者,初入直馆阁,为直学士,班在学士下,待制上),不久告老退职。

病情危急时(疾革),他还草拟遗表以规谏皇上、丞相。

(洪天锡去世后,)度宗惊愕悲悼,特地给他赠官正议大夫,谥号“文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