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史复习提纲
世界摄影史复习提纲
世界摄影史复习提纲世界摄影史1.摄影诞生的条件:1)可以形成图像的暗箱;2)一种可以存储图像的感光材料;2.摄影原理:小孔成像原理;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的《墨经》第三部。
历史数据中记录的最早的“曝光实验”是托马斯·韦奇伍德制作的阳光照片。
4.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成功地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即从窗口看到的风景。
摄影术于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诞生。
发明家达盖尔6。
照片分析:窗外的风景答:本张照片拍摄时间于1826年,是摄影师尼埃普斯拍摄的,摄影师尼埃普斯是摄影术的奠基人;发明的摄影方式为“阳光摄影术”其拍摄的内容为他在家窗口所拍摄的景色但美中不足的是:1)曝光时间长。
2)图像表面多颗粒以致无法辨认。
3)直接在印刷版上无法复制。
7、世界上5种摄影术摄影术的名字、发明人、国籍1)法国―尼埃普斯―阳光摄影术2)英国―塔尔博特―碘化银纸照相法(卡罗氏摄影法)3)英国―阿切尔―火棉胶摄影法4)英国―马多克斯―干板法5)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法8.碘化银纸摄影术的发明者?历史意义?答:1)发明人:英国塔尔博特2)历史意义:卡罗氏摄影法是现代摄影的基础,是现代摄影术语“正片”或“负片”的第一次应用9.从1844年到1846年,塔尔博特制作了一本名为《自然铅笔》的相册,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本由摄影制作的书,暗示了使用照片并向后代传播照片的可能性。
10、火棉胶摄影法的历史意义答:(1)它对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使从底片到正片的过程更加完美。
(3)为底片制作和摄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它标志着摄影的真正发明,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11、立体照片实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对虚拟现实的视觉体验。
12.彩色摄影史上第一位值得纪念的先驱是麦克斯韦;1861,他在摄影史上制作了第一张彩色幻灯片,奠定了彩色摄影的基础。
13.1869年,法国人杜浩龙出版了《摄影的色彩》一书,从理论上阐述了彩色摄影的原理,包括加色法和减法。
(完整word版)摄影基础复习资料
1.什么是摄影艺术?摄影艺术是现代平面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艺术中最年轻的艺术种类之一。
2.摄影具有哪些主要特性?影像的纪实性瞬间的长驻性3.摄影有哪些主要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4.快门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快门速度调选机构[A/S/P/M]快门按钮,自拍机构【快门延迟】5.摄影镜头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透镜组机械和电子装置光圈自动对焦电动机。
6.光圈的作用是什么?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某些像差7.什么是镜头的焦距?从焦点到镜头光圈位置的距离用“f”来表示8.根据镜头的用途和作用,常用的摄影镜头有哪几种类型?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变焦距镜头特殊用途镜头9.数字照相机上所独有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A\D转换器模拟信号——电信号——影像处理单元,(2)影像存储器,(3)彩色液晶显示器,(4)功能调节盘调节拍摄&操作功能,(5)存储卡槽10.什么是像素?数字影像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彩色点组成,这些小点称为像素。
11.使用胶片机时应注意那几点?仔细阅读说明书装卸片注意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掌握自拍方法安装相应电池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12.如何使用数字照相机?(1)基本操作:更换存储卡基本拍摄操作(开机、取景、测光对焦、拍摄)基本操作模式设定(自动模式、场景模式、自拍模式、微距模式、闪光模式)显示设置,感光度设定,白平衡调节,影像回放和删除(2)高级操作:数字摄影参数设定(格式、画质等级、画面比例、像素)曝光模式选择(快门优先自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手动快门光圈模式、长时曝光)曝光补偿设定,测光功能选择,拍摄信息调阅特殊拍摄设置(包围曝光、连拍功能)影像保存13.自动对焦的启动方式有那几种?手动和眼动14.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不同的拍摄距离。
15.什么是摄影曝光?光线投射在物体上,其反射光通过照相机镜头聚焦于感光材料(底片)上,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影,再通过规范的显影和定影生成负像或正像,这就是曝光。
摄影考试大纲
摄影考试大纲一、摄影基础理论1. 摄影的定义与历史- 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摄影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2. 摄影器材与技术- 相机的分类与选择- 镜头的基本知识-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ISO3. 摄影构图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的常见形式与技巧4. 色彩理论与应用- 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与影响5. 光线与影调- 自然光与人造光的特点- 影调的控制与运用二、摄影实践技巧1.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的构图技巧- 人像摄影的光线运用- 人像摄影的情感表达2. 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的拍摄时机与地点选择 - 风光摄影的构图与视角- 风光摄影的后期处理技巧3. 新闻与纪实摄影- 新闻摄影的现场捕捉技巧- 纪实摄影的主题选择与深度挖掘 - 纪实摄影的伦理与责任4. 商业摄影- 商业摄影的市场定位与客户需求 - 产品摄影的布光与拍摄技巧- 广告摄影的创意与执行5. 创意摄影- 创意摄影的构思方法- 创意摄影的技术实现- 创意摄影的个人风格塑造三、摄影后期制作1. 图像编辑基础- 色彩校正与调整- 图像的裁剪与修饰2. 后期处理软件应用- Photoshop等软件的基本操作- 后期处理的高级技巧3. 图像输出与展示- 数码打印的基本知识- 展览的策划与布置4. 版权与法律知识- 摄影作品的版权保护- 摄影作品的合法使用四、摄影作品分析与评价1. 摄影作品的鉴赏能力- 摄影作品的审美标准- 摄影作品的风格与流派辨识2. 摄影作品的技术分析- 摄影作品的技术细节分析 - 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解读3. 摄影作品的社会影响- 摄影作品的社会意义- 摄影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4. 摄影批评的方法与实践- 摄影批评的理论基础- 摄影批评的写作技巧五、摄影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1. 摄影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摄影行业的热点与挑战- 未来摄影行业的发展方向2. 摄影师的职业发展路径- 摄影师的职业定位与发展规划- 摄影师的自我提升与终身学习3. 摄影教育与学术研究- 摄影教育的体系与课程设置- 摄影学术研究的方法与实践4. 摄影社团与组织- 摄影社团的作用与活动- 摄影组织的影响力与社会责任六、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1. 理论知识测试-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2. 实践操作考核- 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作品展示3. 作品分析与评价- 作品分析报告、批评文章撰写4. 综合面试- 个人陈述、专业问题回答、职业规划讨论5. 评分标准-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的熟练度与创新性- 作品分析的深度与广度- 综合面试的表现与沟通能力请注意,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根据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有所调整。
摄影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章摄影基础知识1.世界摄影发明日、发明者以及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记录照片的拍摄者?2、从光源的性质和形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有哪些特点?3、光在摄影中有什么作用?根据光线的角度和方位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光?4、光的反射有哪几种?和摄影有什么关系?5、什么是光的色散?色散是怎样形成的?6、光与色的关系怎样?人眼如何能观察到色彩?7、自然界物体中由于其本身特点决定,可以分为哪两种?为什么有些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呈现某种色彩?8、什么是固有色和理想色?在摄影中有何意义?9、什么是色彩的三原色和三补色?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10、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11、色温的概念以及它与各种光线、色彩的关系如何?第二章摄影的物质要素1、照相机的种类有哪几种?其各有什么特点?2、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的主要结构与快门工作原理有哪些?3、单电相机与单反相机有哪些不同?其各自特点是什么?4、照相机镜头为什么要镀膜?其作用是什么?5、镜头焦距、视角和成像大小之间有何关系?6、按镜头焦距的长短分类主要有哪几种?其测定标准是什么?7、各类镜头有怎样的不同使用特点和拍摄效果以及视觉感受?8、镜头的焦距与物距、像距以及成像之间的关系如何?9、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与光学变焦有什么不同?与画面的质量有何关系?10、什么是有效光圈?什么是相对光圈?11、光圈有哪些作用?光圈的大小与进光量的关系?12、什么是快门?快门的作用有哪些?快门的种类有哪些?快门的快慢与进光量的关系如何?13、从数码相机的感光介质使用寿命考虑,相机使用时必须注意的要点是什么?14、快门时滞的主要含义是什么?怎么会产生时滞?怎样减少时滞?15、光圈与快门是如何配合使用的?16、现代相机的取景方式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17、照相机的聚焦方式有哪些?常用的自动聚焦方式有哪三种?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来选择正确的自动聚焦方式?18、自动对焦锁定AFL和自动曝光锁定AEL如何使用?通常适用在什么场合下?19、数码相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有哪些?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0、目前数码相机有几种防抖技术?各自有何特点?21、目前照相机的感光介质有哪两大类?22、黑白感光片和彩色感光片的分类及其感光特性?23、目前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种类?24、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组件及其作用?25、数码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概念的理解?26、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与像素、面积以及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怎样?27、每一部数码相机都有哪些像素称呼?理解每个像素的含义?28、图像压缩比与分辨率、图像质量以及存储容量之间的关系如何?29、感光介质面积的大小与镜头焦距以及所拍摄画幅大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0、感光度的改变对画质有何影响?噪点如何产生的?31、白平衡与色温有怎样的关系?白平衡的原理及作用?有哪几种调整白平衡的方法?如何正确使用白平衡?32、由于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较小,在拍摄明暗对比强烈的对象时应使用什么功能才能得到亮部与暗部层次更丰富的画面?33、常用的储存格式以及其特点有哪些?34、如何正确使用存储卡?第三章摄影的技术要素1、曝光的概念以及曝光的多少对影像明暗有什么影响?2、在自然光条件下控制曝光量的因素有哪些?光圈和快门如何改变才能保证曝光效果的一致?3、在自然光条件下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哪些?由于这些因素的改变如何调整曝光量?4、ISO与曝光量的关系?如何合理调整ISO?(实际拍摄中什么场合改变了ISO可以得到满意的画面效果?)5、怎样理解准确曝光与正确曝光的含义?举例哪些画面不能准确曝光的?6、数码相机直方图的作用?理解常见三种曝光情况的直方图?7、有哪些常用的曝光模式以及各自适用在哪些场合?8、现代相机常用测光模式有哪些?各自的测光特点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选择不同的测光方式?9、照相机自动测光原理?10、曝光补偿的概念,在实际拍摄中如何正确使用曝光补偿?11、包围式曝光的概念,适用于哪些拍摄对象和什么场合?12、在逆光条件下(例剪影、逆光人像)如何测定正确的曝光量?如何使用不同的测光方式得到同样的剪影效果?13、景深和模糊圈的含义及之间的关系如何?14、景深和焦深的关系如何?理解景深在摄影中有什么意义?15、决定景深主要有哪些因素?如何得到小景深和大景深?16、超焦距的含义及作用?17、电子闪光灯有哪些发光性能?18、以闪光灯为主要光源时控制和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哪些?19、在闪光摄影时如何调整感光度来提高画面的亮度?20、什么是慢速同步闪光功能?拍摄时需注意哪些方面?21、作为辅助光的闪光灯如何与自然光相配合?22、拍摄中使用偏振镜能起到哪些作用?第五章视觉心理和构图原理1、何为构图的首要问题?2、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3、主体在摄影画面中的位置?4、学会画面各种元素的合理布局?5、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第十一章人像摄影1、人像摄影中各种光位的造型和特点以及作用有哪些?2、高调和低调人像摄影的特点及拍摄要求?第十二章动体摄影1、动体摄影中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各自含义?2、动态拍摄的快门选择应如何掌握?光圈在动体摄影中起到什么作用?3、动体摄影中的聚焦方法有哪些?4、动感的画面表现形式有哪两种?各自的表现方法如何?5、弧形追随法的成功要领有哪些?样卷一、判断:40%1. 所谓调焦是指拍摄时调节像距使之适应改变了的物距的过程,而放大时则是调整物距使之适应改变了的像距的过程。
摄影技术复习提纲1资料
第一章一、.摄影的概念1 摄影定义:,就是通过胶片或图像传感器的感光作用,使用照相机把被拍摄物体记录在感光胶片或存储卡上,然后,冲印成照片,再现出被拍摄物体的影像。
2.传统摄影与数字摄影的区别可以马上知道拍摄效果;不用胶卷拍摄,无需暗室设备;无需化学冲洗,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打印影像快捷;可高质量、快速地远距离传输影像;易于后期加工;易于复制和保存;影像呈现方式多化样。
3早期较为典型的摄影法有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英国人塔尔伯特的卡罗式摄影法;阿切尔的火胶棉摄影法。
4. 数字摄影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包括图像的输入、图像的处理、图像的输出三个阶段。
二、摄影的社会功能摄影的认识功能;摄影的审美功能;摄影的教育功能三、好照片的基本标准有哪些?1主题鲜明2主体突出3画面简介4形象生动5情感真挚这五个标准不仅是欣赏作品的基本标准,还是拍摄的基本指导原则。
四、拍摄好照片的基本要领1 持稳相机2 选好自动对焦区域3 正确测光,准确曝光(照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以18%中性灰反光率进行测光)4 走进拍摄对象5 走进拍摄对象6让主体偏离画面中央7 使用简洁的背景8 善于捕捉瞬间的表情9观察和选择光线10多拍几张照片第二章一、数码相机的基本分类1 消费型数码相机2 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3 数码后背二、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组成。
1 认识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操作实践)2数码相机除了包括传统相机上所具有的镜头、取景系统、曝光控制系统、聚焦系统和电源之外,还增加了图像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彩色液晶显示屏、存储机构、输出机构等数码相机特有部件。
2 取景器定义:P51分类:光学取景器;电子取景器;Live View实时取景3 液晶显示屏彩色液晶显示屏是数码相机最有特色的部件,他通常位于数码相机的背面,既可以进行无视差的取景预览,又能随时重放已拍摄照片。
液晶显示屏可以实现单张播放、四张播放、九张播放和局部放大播放。
4图像传感器广泛用于数码照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主要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关于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1、摄影术诞生时间;1839年8月19 法国政府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大片幅照相机,胶片面积较大。
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
4×5、5×7、8×10英寸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旁轴平视取景式照相机,早期手动调节(目测距离或借助光学测距系统),现代自动对焦。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两只焦距相同的镜头,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和构图,而下面的镜头则用于拍摄,一般为120照相机。
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基本避免了取景视差问题,拍摄时,反光镜翻起,开门开启,通过镜头的光线使胶片感光,常见片幅有24×36mm (135照相机),以及6×4.5cm,6×7cm和6×8cm(120照相机)等。
6、数码照相机;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
单反,卡片,长焦,家用相机7、镜头;照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作用是成像,决定像素。
8、光圈;位于镜头内由若干金属组成的大小可调的光孔。
(调节光线强弱)光孔开的大,光线强度就强;光孔开的小,光线强度就弱。
9、光圈系数;表示光圈光孔的大小,也成f系数。
f=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常用有5.6,8.0,11,16,22等10、快门;快门是控制光线与胶片作用时间的装置。
快门速度慢,光线与胶片作用时间长;快门速度快,光线与胶片作用的时间短。
照相机常见快门速度分别为:1/1000、1/500、1/250、1/125、l/60、/30、1/15、1/8、1/4、1/2和1秒;11、B门或T门;都是自由控制快门速度的方式。
B:手控快门,是指按下快门时,相机开始曝光,直到松开快门为止。
T门:则是在第一次按下快门时开始曝光,松开快门曝光继续进行,在第二次按下快门时停止曝光。
12、取景器;用于观察拍摄画面、确定构图的装置。
摄影史提纲精要
教学大纲>第一章摄影的曙光第一章摄影的曙光.ppt第一节摄影术前史一、小孔成像——摄影的光学基础1、阿尔玛·达文波特《摄影史概论》:墨子发现小孔成像是摄影史的开端。
2、墨子之后100多年,亚里士多德提到小孔成像,欧几里德在《光学》中也提及光的直线行进特性。
小孔成像.flv二、暗箱——摄影机械的发展1、公元1038年,埃及的阿哈桑开始研究黑盒子,并且说到黑盒子上的孔的直径的大小与得到的图像的变化有关。
2、17世纪,出现“帐篷”式暗箱。
3、18世纪,出现轿子式暗箱和折叠式暗箱。
4、19世纪,英国人贺拉斯·沃泊尔研制明箱。
三、感光材料——摄影的化学基础1、宋代苏轼编撰的《物类相感志》中记述了“盐囱写纸上,烘之字黑”的现象,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银盐变黑现象的文献。
2、17世纪,西方有人记录了硝酸银在受到阳光照射后会变黑的现象。
3、18世纪,德国医学教授舒尔茨偶然得到了第一种感光溶剂。
4、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韦奇伍德制作“阳光图片”,成为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
四、摄影名词的产生经约翰·赫谢尔爵士的提议,光画(photo-graphy)就变成了摄影(photography),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节摄影术的发明者一、尼埃普斯与阳光摄影术(日光蚀刻法)1、尼埃普斯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张照片的拍摄者,即1826年拍摄的《窗子里看到光景》,经过8小时曝光。
2、阳光摄影术的特点:曝光时间长,得到的是正像。
二、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术(达盖尔摄影术)1、达盖尔1837年拍摄《艺术家的工作室》,曝光时间约半小时。
2、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会联合召开盛大的会议,公布达盖尔的发明,摄影宣告正式诞生。
3、银版摄影术的操作步骤:形成感光材料,潜影,显影,定影。
4、银版摄影术的优点:具有精美的影像质量,丰富的银色影调完全没有颗粒;曝光时间大大缩短,从8小时到30分钟。
摄影课复习提纲
15、人像的特写、近景、半身、全身照是以身体哪些部分为标记?特写:是指画面里只包括被摄人像双肩以上的头部。
近景: 人像画面,一般包括被摄者的头部及胸部。
半身: 半身人像往往从被摄者的头部拍到腰部,或腰部以下。
7、最常用的135胶卷有多长?有多宽?画幅大小是多少?1.65m,35mm,24mm*36mm
8 、什么叫宽容度? 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的宽容度各是多少?宽容度就是指能够按比例记录被摄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1:128(+3,-1), 1:64(+2,-1) 1:32(+1,-1)
24、一张人物夜景照片呈现:人的脸黄色、人物是虚的、夜景看不到,为什么?怎样去拍夜景人物?
人脸黄色是闪光灯补光不够或是白平衡没有设定为自动或闪灯。人物是虚的,多因为你是所有对焦点联动对焦,而人在取景中占的比例小,所以对焦确认为远处的背景(可能是某个路灯杆或桥栏等)因此人不清晰。夜景看不到,多是因为你没有用夜景档,1是快门被闪灯定在了1/60,2是感光度不够高。
3、什么叫景深?它取决于那几个因素?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它取决于光圈、摄距与焦距这三个因素。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摄距在超焦距以内)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4、超焦距与景深是怎样的关系?超焦距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超焦距越近,则景深越大;超焦距越远,则景深越小。
全身人像:包括被摄者身体的全貌。
16、拍摄位置包括哪几方面?拍摄方向、拍摄高度、拍摄距离。
《世界摄影史》考试大纲(模板)
《世界摄影史》考试大纲(模板)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4、综合分析题二、考试参考用书《世界摄影史》,李文方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摄影术的诞生了解: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熟悉: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掌握:“负正系统”与塔尔博特的“卡罗摄影法”第二章 摄影初创期的探索了解:摄影术的应用与改进熟悉:早期肖像摄影与希尔、亚当森掌握:早期风光摄影与勒·格雷;地志考察摄影与汤普逊,奥沙利文第三章画意摄影的崛起了解:情景画意摄影与雷兰德熟悉:风俗画意摄影与罗宾逊掌握:画意人体摄影与画意静物摄影第四章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代”了解:人像摄影与卡梅伦、纳达尔熟悉:自然主义摄影与爱默森掌握:风土摄影与柯蒂斯、庞汀第五章摄影转型期的变奏了解:摄影技术的成熟熟悉:画意摄影的转型与印象主义摄影掌握:摄影流派组织的先驱——连环会;旧时代的终结者——摄影分离派第六章现代摄影的滥觞了解:即时摄影与斯蒂格里茨熟悉:纯粹摄影与斯泰肯掌握:直接摄影与斯特兰德第七章摄影的第:个“经典时代”了解:精细摄影与“f64小组”熟悉:“摄影视觉”与摄影大师韦斯顿掌握:“区级系统”与摄影大师亚当斯第八章 纪实摄影的主流地位了解:早期战地纪实摄影与芬顿、布雷迪熟悉:摄影介入传媒与雅各布·里斯;新闻摄影与爱森斯塔特掌握:社会纪实摄影与刘易斯·海因;“堪的派”与萨洛蒙;摄影调查与埃文思、兰格;“人情昧”纪实与杜瓦诺、维吉;专题摄影与尤金·史密斯;摄影报道期刊及其记者群;玛格南图片社及其摄影师第九章 摄影的第三个“经典时代”了解:现代人像与肖像大师卡什、纽曼熟悉:“为了人类”摄影与战地纪实大师卡帕掌握:“决定性瞬间”与社会纪实大师布列松第十章 现代主义摄影的演替了解:现代主义摄影的早期实验熟悉:抽象摄影与莫霍利·纳吉;达达主义与摄影蒙太奇掌握:超现实主义摄影与曼·雷、哈尔斯曼;新客观主义摄影与主观主义摄影第十一章 现代摄影的鼎盛期了解:“彩色时代”与“黑白魅力”熟悉:照相工业东移与亚洲摄影掌握:商业摄影的发达繁盛;摄影活动的全球化;影像的解构、后现代摄影及数码摄影的兴起。
摄像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1.运动镜头一般是由起幅、运动和落幅三部分构成。
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色温3200K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
3.从公认的世界第一部电视剧,1937年英国人皮兰德罗创作的《花言巧语的人》算起,世界电视剧是已经走过七十多年的历程。
4.红色的感情特征:热烈、革命、喜庆和危险;绿色的感情特征是:生命、和平、年轻、新鲜和安全;紫色代表着:高贵、优雅、神秘和妖艳;而蓝色象征着:稳定、冷峻、忧郁和浩瀚无垠。
5、在电视画面中,视觉元素主要是:光线、色彩、线条与影调。
6、电视摄像聚焦的方法有特写对焦法和寻像器对焦法两个基本方法。
7、决定和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物距。
8、电视艺术的特点: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时空结合。
9、破坏性线条是指镜头运动时画面背景线条与主体叠加所产生的对视觉美感干扰的线条。
10、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人们对立体空间的感知建立于三方面:物体近大远小、影调近浓远淡和线条近疏远密。
11、电视采访中过肩拍摄属于外反拍三角形机位。
12.推摄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大到小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13.电视画面的空间形态,包括平面构成、框架结构和屏幕显示三个方面。
14.影调从画面明暗分布划分,可分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
15.瞬时光圈是摄象机处在手动光圈工作状态下功能的一个补充。
1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用光。
17.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视角窄,范围小,景深小。
18.电视画面中决定景别变化的因素有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实际距离的远近变化、固定视距上运用不同焦距镜头的视角变化、被摄主体在画面内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19.按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可分为ESP用、ENG用和EFP用摄像机。
ESP用(电子演播室制作)、ENG(电子新闻采集)用和EFP(电子现场采集)20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个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诞生了。
世界摄影史复习提纲
世界摄影史1、摄影诞生的条件:1)能够形成影像的暗箱2)能够保存影像的感光材料2、摄影术的原理:小孔成像原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在《墨经》中提出。
3、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曝光实验”是有托马斯·韦奇伍德制作的阳光图片。
4、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图片《窗里看到的风景》。
5、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发明人达盖尔6、照片分析:《窗外里的风景》答:本张照片拍摄时间于1826年,是摄影师尼埃普斯拍摄的,摄影师尼埃普斯是摄影术的奠基人;发明的摄影方式为“阳光摄影术”其拍摄的内容为他在家窗口所拍摄的景色但美中不足的是:1)曝光时间长。
2)图像表面多颗粒以致无法辨认。
3)直接在印刷版上无法复制。
7、世界上5种摄影术摄影术的名字、发明人、国籍1)法国—尼埃普斯—阳光摄影术2)英国—塔尔博特—碘化银纸照相法(卡罗氏摄影法)3)英国—阿切尔—火棉胶摄影法4)英国—马多克斯—干板法5) 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法8、碘化银纸照相法的发明人?历史意义?答:1)发明人:英国的塔尔博特2)历史意义:卡罗氏摄影法是现代摄影的基础,是现代摄影术语“正片”或“负片”的第一次应用9、从1844年~1846年塔尔博特制作名为《自然的铅笔》的摄影集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本以摄影方式做成的书,向后人提示了使用与传播照片的可能性。
10、火棉胶摄影法的历史意义答:(1)对于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使摄影负片到正片的工艺方法更加完善。
(3)为负片制造与照相的冲洗产生奠定了基础(4)标志着摄影真正的发明,并且更加使用普及。
11、立体照片实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对虚拟现实的视觉体验。
12、彩色摄影史上第一个值得铭记的先驱者是马克斯韦尔;1861年他制作出摄影史上第一张彩色幻灯片,奠定了彩色摄影的基础。
13、1869年,法国人杜豪隆出版名为《摄影的彩色》的著作,从理论上阐述了加色法和减色法彩色摄影原理。
14、1942年,柯达公司推出彩色负片,柯达彩色负片的诞生,使彩色摄影真正走向大众。
摄影史复习资料
摄影史复习资料摄影术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记录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还对艺术、科学、新闻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 19 世纪初,法国的尼埃普斯和达盖尔为摄影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尼埃普斯使用了一种名为“日光蚀刻法”的技术,成功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
虽然这张照片的成像效果还比较粗糙,但它为后来的摄影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达盖尔则进一步改进了摄影技术,发明了“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这种方法能够拍摄出更加清晰、细腻的照片,并且成像速度更快,使得摄影术开始走向实用化。
摄影术诞生之初,主要被用于记录人物肖像和风景。
当时的摄影器材笨重且操作复杂,拍摄一张照片需要长时间的曝光,因此拍摄对象往往需要保持静止不动。
但即便如此,摄影术的出现还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纷纷走进照相馆,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影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在新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摄影师们能够奔赴战场、灾难现场等,用镜头记录下真实的场景,为人们带来了第一手的视觉资料。
例如,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摄影师罗杰·芬顿拍摄的照片让公众首次直观地了解到战争的残酷。
在艺术领域,摄影也逐渐被认可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早期的艺术摄影师们试图通过摄影来模仿绘画的效果,追求画面的美感和意境。
比如,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通过精心的构图和后期制作,展现出了如同绘画般的叙事性和艺术性。
到了 20 世纪,摄影技术迎来了更大的变革。
胶卷的发明使得摄影变得更加便捷,相机也逐渐小型化、轻量化,让摄影师能够更加自由地拍摄。
同时,摄影的风格和流派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 20 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中,出现了诸如“画意摄影”“直接摄影”等流派。
画意摄影强调摄影作品的艺术美感,通过柔焦、特殊的冲印工艺等手段,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效果。
而直接摄影则主张展现事物的真实面貌,强调摄影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摄影艺术复习提纲
摄影艺术复习提纲第⼀章1、摄影的含义、特征和意义?答:含义:①摄影是⼏何光学、物理化学、感光材料、机械加⼯、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②作为⼀种技术,摄影是⽤照相机真实的记录被摄影物体影响的过程。
它是利⽤光学聚焦成像,在胶⽚相机的感光⽚上或是数码相机的摄影存储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并使其固定的保留下来。
特征:①摄影具有纪实性;②摄影具有瞬间长驻性。
意义:①在业余拍照出喜欢的照⽚;②收集设计素材的直接⼿段;③提⾼审美能⼒的有效途径;④展⽰设计作品的有利⼯具。
2、摄影术诞⽣中的两位⼈物及事迹?答:①1822年法国尼埃普斯拍摄世界上第⼀张照⽚;②1839年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术。
3、摄影史上三个时代及特征?答:①湿版感光时代:拍照需要先拍先做感光版,并必须在它还湿的状态下才能感光;②⼲版感光时代:在拍照时使⽤的感光材料事先做好的⼲燥感光材料;③光点数字时代: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感光胶卷,取⽽代之的是⼀种叫做“CCD”和“CMOS”的光电耦合器件,运⽤光电信号转换原理,将电⼦数据储存在卡上。
第⼆章1、按照取景⽅式照相机如何分类?答:①单镜头平视取景CDP照相机(旁轴取景照相机)拍摄时相机震动很⼩闪光摄影时,快门时间全部同步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户⼿动控制便于使⽤各种滤镜以及与各种独⽴通过取景窗进⾏聚焦,得不到和胶⽚上完全⼀样的影像,取景拍摄之间的视差较⼤。
②单镜头反光取景CDF照相机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最主流):直接通过镜头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俯视取景器或五棱镜取景,取景和拍摄之间⼏乎⽆视差可⾃由更换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时相机震动较⼤闪光摄影时,快门时间部分同步③双镜头反光取景照相机120双镜头反光取景照相机取景不便,视差较⼤,绝⼤多数这类相机不可更换镜头使⽤120胶卷上下镜头同步2、按照底⽚尺⼨照相机如何分类?答:①135照相机:底⽚尺⼨24*36mm②120照相机:底⽚尺⼨60*45,60*60,60*70,60*90mm③专业技术照相机:部分胶卷120胶卷,单张⼤底⽚,3、5、8、10英⼨3、照相机由哪些部分构成?答:1)机⾝:安装其他结构的⽀架2)镜头:⼀组由凹凸光学玻璃组成、将其物聚焦在底⽚上(成像)3)光圈:调节光孔⼤⼩,控制通光量4)快门: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5)取景器:选取拍摄⾓度,确定构图范围6)聚焦控制装置:使景物在胶⽚上清晰地成像7)胶⽚装置:输送胶⽚8)电源:控制快门、内测光、倒⽚等4、像质⾼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像质⾼低的内在因素,主要取决于镜⽚的材质、镜⽚的镀膜质量、晶⽚组装的精度等。
基础摄影复习提纲
第一章摄影的起源1、世界第一张照片:《窗外景物》(1826法国尼埃普斯)2、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遗迹》1842德国比鸥乌3、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正式发表、承认“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从此,摄影术正式4、1888年,美国人George Eastman制造出第一台轻便的、能够拿在手中拍摄的“柯达”小型相机摄影的特性:1、形象性和逼真性2、视觉差异性(这是由光圈、快门和镜头的不同造型特性等所决定)3、有选择性地记录(必须突出事物特征)4、瞬间性与永恒性(瞬间必须是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决定性瞬间”)好照片的三条原则: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摄影原理:1、小孔成像:只有当孔径相当小时,才能成像(孔径过大,不能成像)(成像和原物的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2、第一个提出针孔成像的原理——墨子3、早在几千年前,中、西方文明均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墨子》《梦溪笔谈》亚里士多德5、小孔成像致命缺陷:它不能解决影像清晰度和亮度之间的矛盾,即当孔太小,则进入暗室的光线太弱,影像不清晰;如果放大孔径以增强光线亮度,但此举又将导致小孔不能成像6、155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丹提发现:玻璃可以提高小孔的进光量;受此启发:给暗箱装上凸透镜,这样可以获得较为明亮、清晰的影像。
于是,出现了透镜暗箱这样一种装置,使影像质量得到提高。
“透镜暗箱”就成为照相机的前身。
第二章1、相机的主要装置:机身、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对焦装置、以及其他装置2、光圈:①又称为“相对口径”;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位于镜头内部;可调节大小,从而影响进光量②光圈系数:常见的f系数有: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等(一只镜头的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7~8档)③关系式:f系数=镜头焦距÷光孔直径,因此,系数大小.......与光圈直径成反比(.................f.系数的数.........f.系数的数值越大,光孔越小;值越小,光孔越大).........④对任何两档光圈进光量的倍率关系,均可用2的n次方来计算(n为两档光圈之间相差的级数)⑤光圈的作用:⑴控制进光量的大小(与快门配合)⑵控制景深大小(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⑶影响成像质量 (任何一个镜头都只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这档光圈被称为“最佳光圈”。
《世界摄影史》高度浓缩版—Part1
《世界摄影史》高度浓缩版—Part11摄影术的诞生19世纪,西方的画家为了取得更精确的写实效果,开始普遍使用一种叫做“光影画箱”的辅助性工具,这种工具颇似后来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由一密闭的木箱、光学透镜、反光板和毛玻璃景屏组成。
使用时用透镜对准明亮的物体,光线透光物镜形成人工影像,再由与透镜光轴成45°角的反光板反射,到达平放顶部的景屏就形成精确、明亮、视场可随意调整的物影,如在景屏上覆以薄纸,便可用炭笔描绘成画。
“光影画箱”实际上已经完成了摄影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成像设置照相机雏形的探索。
摄影术另一重要方面,将即时人工影像固定下来,是于19世纪20-30年代完成的。
1.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1822年,尼埃普斯以玻璃作为片基,上面涂以柏油作为感光材料,然后将需要复制的版画平放其上,在阳光下暴晒。
由于版画已经涂油,光线会因画上的黑白不同而透射到柏油上。
未被暴晒的部分经溶解去掉。
观看时置于暗背景前,便可看到由浅灰色底和黑线组成的影像。
1825年,尼埃普斯以金属板代替玻璃作承载感光材料或影像的片基,取得了可以直接用反光方式观看的固定影像。
流传至今的金属板固定影像照片《牵马的孩子》便是尼埃普斯1825年拍摄的。
他拍摄的是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
这帧照片是有确切年代可稽的世界上第一幅照片。
尼埃普斯将自己这种以日光作用于感光柏油,从而将影像固定在玻璃或金属板上的方法命名为“日光刻蚀法(Heliography)”.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技术系统。
1833年,尼埃普斯逝世前,他的摄影方法一直因保密理由未被公开,因而虽然他的“照相机-感光材料-显影”摄影系统事实上已完成了摄影术的发明,但未得到公认。
尼埃普斯将几近成型的摄影术引入印刷业,极大地影响了印刷工艺的发展,这一点功不可没。
2. 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银盐摄影法”1829年,达盖尔受到尼埃普斯邀请,开始合作研究摄影术。
鉴于“日光刻蚀法”曝光时间过于漫长,影像模糊不清,达盖尔长期致力于更加快捷、更加精美、更易于观看和保存的摄影方法的研究工作。
世界摄影史教程大纲
《世界摄影史教程》大纲王纯序言第一章摄影技术发展史(4万字)摄影是什么?它只是一种复制的工艺么?还是他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具有一种超自然力量的魔力么?或者就像本雅明说的它消解了艺术作品膜拜价值(他称之为灵光)?而摄影的发明人之一,英国的塔尔伯特在《自然的画笔中》强调“图像是大自然之笔留下的痕迹”。
达盖尔则认为“银版术不是用来描绘大自然的工具,而是一种化学和物理的过程,这种过程赋予大自然能复制自身的能力”,而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更是分歧严重,有欣然接受者如: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认为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将使艺术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慨叹与如此伟大的发明相见恨晚。
也有恐惧者如: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和保罗·德拉洛奇(Paul Delaroche)根据不同版本的演绎,据说他们第一次看到摄影后的直觉反应都是“从今天起绘画死亡了”,还有更尖刻的评论众所周知来自于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在《1859年的沙龙:现代公众与摄影术》的演讲稿中,他宣称:“如果允许摄影在某些功能上补充艺术,在作为他自然盟友的大众的帮助下,摄影很快就会取代艺术,或索性毁掉艺术。
所以现在是摄影回去履行自己义务的时候了,即作为科学与艺术的奴仆,但是他是地位极为低下的奴仆,就像印刷与速记,他们既没有创造也没有取代文学”。
第一节摄影视觉思维的历史沿革而这样的争论延续了整个十九世纪后半叶。
当时人们主要谈的只是摄影的应用功能,今天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如果还只把摄影看作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用化学方式记录的工具的话,它确实是正式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是属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在视觉传播方面有无比巨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摄影看作是一种有别于思辨的哲学、激情的文学,同样是认识世界、表现情感的认知方式的话,那么它的历史延承就要久远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摄影史1、摄影诞生的条件:1)能够形成影像的暗箱2)能够保存影像的感光材料2、摄影术的原理:小孔成像原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在《墨经》中提出。
3、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曝光实验”是有托马斯·韦奇伍德制作的阳光图片。
4、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图片《窗里看到的风景》。
5、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发明人达盖尔6、照片分析:《窗外里的风景》答:本张照片拍摄时间于1826年,是摄影师尼埃普斯拍摄的,摄影师尼埃普斯是摄影术的奠基人;发明的摄影方式为“阳光摄影术”其拍摄的内容为他在家窗口所拍摄的景色但美中不足的是:1)曝光时间长。
2)图像表面多颗粒以致无法辨认。
3)直接在印刷版上无法复制。
7、世界上5种摄影术摄影术的名字、发明人、国籍1)法国—尼埃普斯—阳光摄影术2)英国—塔尔博特—碘化银纸照相法(卡罗氏摄影法)3)英国—阿切尔—火棉胶摄影法4)英国—马多克斯—干板法5) 法国—达盖尔—银版摄影法8、碘化银纸照相法的发明人?历史意义?答:1)发明人:英国的塔尔博特2)历史意义:卡罗氏摄影法是现代摄影的基础,是现代摄影术语“正片”或“负片”的第一次应用9、从1844年~1846年塔尔博特制作名为《自然的铅笔》的摄影集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本以摄影方式做成的书,向后人提示了使用与传播照片的可能性。
10、火棉胶摄影法的历史意义答:(1)对于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使摄影负片到正片的工艺方法更加完善。
(3)为负片制造与照相的冲洗产生奠定了基础(4)标志着摄影真正的发明,并且更加使用普及。
11、立体照片实现了人类最早的一种对虚拟现实的视觉体验。
12、彩色摄影史上第一个值得铭记的先驱者是马克斯韦尔;1861年他制作出摄影史上第一张彩色幻灯片,奠定了彩色摄影的基础。
13、1869年,法国人杜豪隆出版名为《摄影的彩色》的著作,从理论上阐述了加色法和减色法彩色摄影原理。
14、1942年,柯达公司推出彩色负片,柯达彩色负片的诞生,使彩色摄影真正走向大众。
15、1855年罗杰·芬顿用影像记录克里米亚战争,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战争图片,此次活动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运用摄影手段记录重大历史活动。
16、1906年美国旧金山发生了大地震,摄影师阿诺德·根舍对此次灾难进行了拍摄,这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用影像记录了灾难。
17、摄影术的诞生使照相馆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行业,在苏格兰出现了一家摄影术史上青史留名的照相馆,是由画家希尔和摄影家亚当逊合作开设的照相馆。
18、1851年法国国家政权第一次出现了公共目的的使用摄影,也是摄影史上第一次出现官方摄影家。
19、英国人汤姆·约翰逊在1887年与新闻记者阿道夫·斯密斯合作的《伦敦街头的生活》被称为第一本社学意义上的观察现代城市生活的摄影图书,请简述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答:目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都是生活受到摄影的关注意义:(1)是摄影史上的第一次现代都市生活的摄影图书(2)汤姆·约翰逊的摄影镜头直接对准城市中的贫困现象第一次主动赋予摄影以展示社会问题的责任和权力(3)是摄影转向关心和关注底层大众生活的开端。
20、英国人麦布里奇所拍摄的连续动体照片精确地再现人与动物运动的全过程,他被因此获得“电影之父”的荣誉。
21、摄影史一般人认为,英国人爱默生在1886年发表的《摄影:一种绘画式艺术》一文标志着画意摄影的诞生。
22、画意摄影以1904年成立的国际性组织——国际画意摄影协会,以及同年举办的第一届巴黎国际摄影沙龙展为标志达到高潮。
23、图片分析题:《人生的两条路》P25——雷兰德答:拍摄者是英国摄影家奥斯卡·雷兰德拍摄的。
他是欧洲“艺术摄影”的重要人物。
拍摄时间是在1857年拍摄的,他在这张以30张底版拼凑而成的,这幅作品中以人体为象征肉欲和欲感,使摄影成为教化的手段,他把画面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在右面表示勤勉,在左面表示堕落,以此要求青年人走上正道这张图片是摄影跻身于艺术之林的重要标志。
24、画意摄影的历史意义答:(1)画意摄影过分注重照片的画意效果,导致许多人关注表面忽视照片的内涵题材也很狭窄,局限于肖像、风景、人体、与居室生活,而排斥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
(2)反过来说;画意摄影也是一种历史的进程的必然阶段;如果没有画意摄影的严重偏意摄影的本质的大范围的实验。
人们也许不会更清晰的觉悟到回归摄影历史的必然性,因此它以一个绘画式的契机反过来;推动了对于摄影本体的思想25、摄影史上的第一个摄影流派:画意摄影26、野岛康三是日本现代主义摄影的先驱者,他通过对画意摄影的实践将西方的画意摄影与日本的新画意美学融为一体成为连结日本画意摄影与现代摄影之间的一座桥梁、27、郎静山是中国早期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他独创的“集锦摄影”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
28、新客观主义摄影是新客观主义绘画在摄影领域的延伸,它兴起于德国并对20世纪的摄影发展,特别广告摄影、工业摄影与产品摄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9、在摄影史上,摄影师安德烈·柯特兹首次采用用变形手法拍摄人体30、摄影师爱德华·威斯顿有着与众不同的观察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作品以《青椒》《贝壳》这些不起眼的事物最为著名。
31、20世纪最卓越的风景摄影师安德尔·亚当斯,同时他也是一位摄影教育家并以自身的摄影行为来推动环保的发展。
32、纪实摄影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迅速成长。
33、“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的目的要表现那些应予赞美的东西,也要表现那些应予纠正的东西”这句话是刘易斯·海因的名言。
34、1889年《斯库里布那氏》杂志以《另一半人是怎么生活的》推出了雅各布·里斯拍摄的关于纽约贫民窟的照片。
35、简述雅各布·里斯关于纽约贫民窟报道的历史意义答:(1)里斯是把相机作为社会变革的工具的第一人,并开创了摄影史上第一个摄影宣传运动;是摄影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人物。
(2)摄影第一次发挥参与改造历史进程的伟大作用,里斯的努力与奋斗使人们认识了摄影在社会中有于其他技术媒介无法比拟的巨大震撼和伟大力量。
36、1909年海因拍摄了反映美国童工生活的摄影纪实报道,并最终导致美国国会颁布《童工法》废除了童工制度。
37、简述刘易斯·海因关于美国童工纪实摄影报道的历史意义。
答:(1)海因的纪实摄影开创了以摄影倡导人文主义的传统,为社会纪实摄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海因是当代最伟大的社会纪实摄影家之一,他提倡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成为纪实摄影代代相传的核心精神。
38、简述FSA计划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答:产生的背景:美国经济危机——大萧条历史意义:(1)是摄影史上空前绝后影响深远的政府行为,也是摄影史上最大一次摄影纪实实战。
(2)FSA计划所拍摄的图像资料不仅为美国农业立法提供了依据,成为反映那个艰难岁月最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成为摄影如何参与实践,影响社会提供宝贵经验。
(3)这次活动所确立的不偏不简,客观公正、平等温和的报道模范,对新闻摄影的报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与作用。
39、图片分析:《流民母子》答:这幅图片是由美国摄影家兰格在1936年拍摄的;摄影家兰格是最著名的美国纪实摄影大师,摄影记者、也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农业安全局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这幅照片是在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拍摄的,图片的内容是他卖到车轮换取食物,她坐在歪斜的帐篷边,孩子们依偎在她的身旁,而正是兰格的这幅照片《流民母子》于1936年拍摄的则成为这个伟大摄影计划的象征。
40、德国著名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以自己的实战把肖像摄影纳入纪实摄影的范畴,并为在时代留下了一份宝贵影像遗产。
41、1924年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徕卡相机,奠定了现今摄影胶卷尺寸规格,促使了新闻摄影的发展。
42、被称为“抓拍鼻祖”的摄影师恩里希·萨尔蒙,由他所创立的“小相机+现场光+抓拍模式”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摄影记者所沿用。
43、彩色摄影之父——威廉埃格莱斯顿夜间摄影鼻祖——布拉塞抓拍鼻祖——恩里希·萨尔蒙现代摄影之父——斯蒂格里茨现代新闻摄影之父——艾森斯塔特电影之父——麦布里奇44、F64小组答:1、产生背景:德国新客观主义摄影2、活跃时期:1932年~1935年3、代表人物:爱德华·威斯顿、安塞尔·亚当斯、4、名称由来:F64是当时照相机的最小一档光圈;这个组织的名称就是他们艺术主张的宣言,意指用最小光圈换取获得最大景深;从而获得清晰范围最大的照片,5、内在的含义是力求作品具有最清晰地画面和景深。
6、历史意义:F64小组的作品及理论对摄影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所倡导的以最小的光圈达到直接摄影的目的是对摄影的一种突破与画化;也为摄影艺术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基础。
45、图片分析:斯蒂格里茨的《驿站》答:这幅照片是由最著名的美国现代摄影之父的斯蒂格里茨在1892年所拍摄的;摄影家斯蒂格利茨是美国画意摄影代表人物,是最早的连环画成员之一,纯粹摄影的先驱者;他手持小型相机在阴天雨天雪天等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在纽约街上寻找拍摄题材;他开设了291画廊、斯蒂格里茨带引美国摄影进入了一个被称为“纯粹摄影”的新的历史阶段。
46、用摄影进行新闻报道的第一人、第一个尝试用人工光拍摄巴黎地下水道和水下墓地的摄影家、最早的空中摄影家:法国摄影家纳达尔47、历史上第一张同时正常曝光以及海景的照片:1857年法国人勒·卡雷的《波涛》48、被誉为最卓越的街头摄影家:约翰汤姆逊在1873年~1874年出版了《图说中国人民》49、“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前线不够近”这是卡帕的名言“世界上离战争和死亡最近的照片”——《西班牙共和军士兵之死》50、马格南的创始人之一:将抓拍上升到高度的是:卡蒂埃—布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