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资料12 试谈“五淋”及“五淋散”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病证方及趣味巧记总汇

中医妇科病证方及趣味巧记总汇

中医妇科病证方及趣味巧记总汇妇科有点和外科完全相反,辨病概念相对容易,除了个别证型需要注意,辩证也容易,无怪乎涉及阴阳虚实寒热的区分,但在选方却完全是懵逼,妇科专方多。

如果之前没有过多学习运用中医妇科相关知识,那么记忆运用时会感觉太痛苦了,因为不同的病相同的病证,却不同的方子。

妇科的用方要记得东西很多,妇科病主要掌握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妇科杂病等。

总之妇科学习复习起来比较困难,应该多用些时间进去。

一.以下是妇科病证方相关可背诵的资料,请大家多背多记。

月经病01.月经先期先期连续早七天,气虚血热两因连。

脾虚归脾补中益,肾虚归肾固阴煎。

阳盛血热用清经,阴虚两地凉血痊。

肝郁血热不难治,方用丹栀逍遥散。

用方趣记:丹青两不顾。

02.月经后期后期推后多七日,不通不荣两因迟。

当归地黄应肾虚,血虚补元煎来治。

实寒良方虚金匮,乌药专治是气滞。

辨证清楚用方明,芎归二陈去痰湿。

用方趣记:美女直播流行袒胸露乳——当今大量捂胸。

当——当归地黄饮,今——金匮肾气丸,大——大补元煎,量——良方温经汤,捂——乌药汤,胸——芎归二陈汤。

03.月经先后无定期先后不定期,责之脾肾肝。

肝郁逍遥散,肾虚固阴煎。

肝肾定经汤,牌虚归脾丸。

用方趣记:硅谷上市企业市值随股市波动而不定(不定期)小(道遥散)硅(归脾丸)谷(固阴煎)。

以上为月经周期出现问题: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

04.月经过多月经过多辨分明,脾虚举元或安沖。

血热通用保阴煎,失笑一下血瘀通。

用方趣记:失保举——失去了保护托举,所以月经过多。

失——失笑散,保——保阴煎,举——举元煎。

05.月经过少过少不通与不荣,血虚滋血或小营。

当归地黄补肾虚;血瘀通瘀或桃红。

痰湿苍附导痰妙,二陈芎归亦有功。

用方趣记:秭归是屈原沉江之地,属楚国。

楚王率兵出征,结果兵力太少,打不过敌方,仓皇逃回秭归。

仓——苍附导痰丸,逃——桃红四物汤,秭——滋血汤,归——归肾丸。

以上为经量的异常:过多,过少。

06.经期延长经期延长仔细辨,气虚便下举元煎。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1、问答题犀连承气汤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温热病,热结在腑,上蒸心包,神昏谵语,甚则不语如尸者。

泻火通便,凉血解毒。

2、问答题温肠丸1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小肠虚寒下利,便泄脓血,懊憹不安者。

(江南博哥)3、问答题威灵仙散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腰脚疼痛久不愈。

4、问答题葳蕤丸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眼生翳膜,疼痛昏涩,视物不明。

5、问答题犀地玄参汤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温病热邪人营,神烦少寐,舌红脉数。

透营泄热。

6、问答题天水涤肠汤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久痢不愈,肠中浸至腐烂,时时切疼,身体羸弱者。

7、问答题吴茱萸散2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胸痹,咽喉噎塞,不能下食。

8、问答题五加皮散3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妊娠腰疼痛,或连月不已。

9、问答题五仁润肠丸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大肠燥热,便秘腹胀,食少,消化不良。

润肠通便。

10、问答题五仙助肾丹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腰痛。

11、问答题消瘿顺气散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瘿瘤瘰疬,结核坚硬,经久不消者。

平肝顺气,化瘰消瘿。

12、问答题消痔丸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痔疮痔漏初起,人壮便秘,血分壅热者。

清热解毒,凉血疏风。

13、问答题香附散2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脓耳。

14、问答题先天归一汤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不孕证。

15、问答题先天大造丸2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骨蒸劳热。

16、问答题脱衣散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妇人生产时,胞衣不下。

17、问答题泄热芦根散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胃实热,常渴引饮水。

18、问答题消核丸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结核经年,不红不痛,坚而难移,久而逐渐肿疼者。

清热化痰,软坚消肿。

19、填空题治疗邪热在卫分的代表方为()。

正确答案:银翘散20、问答题填坎汤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长年作泻,五更时必痛泻二三次,重则五六次,至日间反不作泻。

21、问答题天麻乌蛇丸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风痛心惊,身热瘈疭,摇头口噤,多吐涎沫,不自知觉。

22、问答题腽肭脐丸1功效与作用正确答案:积劳咳嗽,气喘胸闷,痰中有血者。

中医五淋二浊

中医五淋二浊

261五淋二浊源流(胞痹尿血白淫)五淋二浊,皆肾病也。

淋者,滴沥涩痛。

浊者。

小便混浊而不清。

凡人肾有二窍,一出溺,一出精,淋病则由溺窍,浊病则由精窍,二者绝不可以相蒙。

近医不能分辨,淋病以浊药治之,浊病以淋药治之,宜其难愈。

古方书列五淋之名,曰热,曰气,曰虚,曰膏,曰沙石,以揭其概。

宋元後,又分石、劳、血、气、膏、冷六症,至为详尽。

而究其原,则皆由阴阳乖舛,清浊相乾,或膀胱畜热,由水道瘀塞,所以欲通不通,滴沥涩痛,为溺窍病也。

丹溪以赤浊属血,白浊属气。

或又以赤为心虚有热,由思虑而得,白为肾虚有寒,因嗜欲而得,皆非定论。

说皆出於精窍,其白者为败精流溢,其赤则由虚滑,精化不及,赤末变白,此虚之极也。

分列而款举之:淋病之原,大约由肾虚,膀胱有湿热,说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与胞,行於阴为溲便,若肾虚而膀胱有湿热,则因肾虚致小便涩数,因膀胱湿热致小便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小腹弦急,痛引於脐,此石劳、血气、膏冷所由成也。

说石淋者,膀胱畜热积成,如汤在瓶中,日久结成白硷也,治须清积热,涤去沙石,则水道自利(宜如圣散、神效琥珀散。

)劳淋者,多思虑,负重远行,劳於脾也(宜补中益气汤与五苓散分进。

)专由思虑者亦伤脾(宜归脾汤。

)若强力入房,施泄无庋,劳於肾也(宜生地黄丸、黄汤。

)亦有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宜益元固真汤。

)血淋者,小腹硬,茎中痛欲死,血瘀也,以一味牛膝煎膏,大妙,但虚人恐损胃耳(宜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通草、红花、丹皮。

)而亦有因血虚者,应以养荣为主(宜六味丸加侧柏、车前,或八珍汤送益元散。

)如血色鲜红,脉数而有力,心与小肠实热也(宜柿蒂汤。

)血色黑黯,面色活白,尺脉沉迟,下元虚冷也(宜金匮肾气丸。

)亦有血热过极,反兼水化而色黑者,非冷也(宜赤豆、绿豆、麻仁、乾柿、黄连、侧柏、竹叶、葛根、藕汁、黄柏、生地、丹皮。

)当以脉症辨之。

气淋者,气实则滞而不通,脐下妨闷而痛也(宜沉香散、瞿麦汤。

《内科临床医案》----四十一五淋

《内科临床医案》----四十一五淋

<四十一)五淋例一魏X X,女,52岁。

患者高热,血淋五天,头晕腰胀痛,小便频数,短赤、涩痛,纳呆,腹胀烧心,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继而脸,足肿,腿痛,遂入院治疗。

诊为“肾盂肾炎”。

体温38.9℃;尿蛋白(+++),红细胞5—10,白细胞6—8。

脉沉弦滑,舌质红,苔黄腻。

辨证:下焦湿热,膀胱蕴毒。

治法:清化湿热,通淋止痛。

方药,银花、鲜茅根各30克滑石24克苍术、桑寄生、黄柏各15克茜草根12克生地榆、木通,蒲黄、山栀各9克甘草梢、黄连,大黄各6克二诊,服药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腰不痛,小便不红,尿时稍痛,脉右弦细数,舌质红、苔腻。

三诊:又连服18剂。

小便已正常,脉沉弦,舌苔正常。

但因吃无盐饮,患者食欲不好,喜酸食,遂给以清利湿热,健脾开胃之品。

方药,银花30克生山药,薏苡仁各15克黄柏12克白术,佩兰叶、半夏曲、炒麦芽各9克建曲6克茯苓粉0.9克服3剂后,食欲佳,诸症消失。

(《邢锡波医案选》)例二夏,男。

此下焦湿热,其热弛张起伏,小溲如浊涕,兼有红色,但不痛,舌红,脉细数。

处方以猪苓汤为骨干。

陈阿胶24克(烊冲)猪苓9克赤茯苓9克泽泻9克飞滑石12克马鞭草9克瞿麦穗9克冬青子9克旱莲草9克杭白芍12克生侧柏叶30克二诊,药后小溲之红白粘液,始则增多,继则减少,起伏之热亦不若往日之剧。

再拟清利湿热之剂,亦尿道消毒之意。

柴胡9克生侧柏叶30克苦参片6克黄柏4.5克生苍术9克淮牛膝12克白芍9克紫花地丁12克马鞭草15克凤尾草15克毕澄茄9克生甘草3克(《章次公医案》)例三杜X X,女,28岁。

1966年秋。

病方数月,尿如乳汁,腰酸腿软,头昏目眩,形容憔悴,气短音低,脉沉细迟,舌苔白厚而滑。

辨证,湿盛阳弱,脾肾俱虚。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利湿。

方药:炙黄芪、党参、白术,萆薜、杜仲,菟丝子各15克干姜,益智仁、炙甘草、贯仲、升麻各10克白芷12克茯苓25克服上方1Q剂,小便由混浊转黄而至正常。

头昏,目眩,腰痛都减,续服数剂以善后。

1957年资料12 乌附剂的临床应用及其配伍

1957年资料12 乌附剂的临床应用及其配伍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乌附剂的临床应用及其配伍顾贞祥乌头与附子,都是毛莨科植物双兰菊的球根,气味辛温有毒,神农本草经首先纪录它们的功用说:“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癖,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聚,血瘕金疮;乌头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其后医家如元素、宏景、东垣等,都续有发明,至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蒐集自秦汉以来,使用乌附的新旧方剂165首,加以总结,扩充了乌附的适应证为:“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痉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虐瘴气,久病反胃噎膈,癰疽不敛,久漏冷疮。

”他更引述了很多学者对本品性能和配伍方面的意见,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如虞抟说:“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戴元礼说:“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

”赵嗣真说:“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

”王好古说:“乌附非身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以补火须防涸水。

”这说明了中医对乌附的传统观念,是认为具有强烈的兴奋和刺激性的药物,作用普及于全身,常因配伍药物的不同,而表现着各种不同的疗效。

近年来科学实验报道,确定本品是一种麻醉性药物,含有多种乌头赝硷,能使皮肤黏膜的感觉神经发生麻痹,大量内服,能兴奋副交感神经而抑制心脏的活动,这和祖国医学一向把乌附当作兴奋刺激剂的传统观念,似乎是有矛盾,但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祖国医学文选中,关于乌附剂的使用剂量和配伍方法,那末这二种说法的实际内容,是可以被理解为完全符合而统一的,现在根据经方家张仲景氏对乌附剂的使用规律,分三点来加以说明:①仲景对一般阳虚病例,临床上有多汗形寒脉沉等衰弱现象,但还没有到达虚脱程度的,是使用乌附剂的第一类对象,常用炮附子一枚,分三次内服,剂量很小,例如:太阳病汗漏恶风的用桂枝加附子汤,发汗病不解反恶寒的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的用附子泻心汤,少阴病反发热的用麻附细辛或麻附甘草汤,其目的在乎娠奋身体活力,以加强抗病机能,现代药理学证明:“机体对小量麻醉药的反应是兴奋而不是麻醉。

五淋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淋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淋散的功效与作用五淋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生地黄、连翘、银花、葛根、芦根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下面详细介绍五淋散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五淋散的主要功效之一是清热解毒。

其中的连翘能够清热解毒,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银花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五淋散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因感冒、咽喉发炎等引起的症状。

二、利咽止咳五淋散中的葛根和芦根都具有利咽止咳的作用。

葛根具有清热利咽、解毒降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红肿、声音嘶哑等症状。

芦根可以清热化痰、利咽止咳,对于痰火郁结、咽喉肿痛有一定的疗效。

五淋散中的葛根和芦根相互配合,能够缓解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

三、抗炎止痛五淋散中的生地黄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生地黄能够清热解毒、滋养阴液,对于咽喉痛、口舌生疮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五淋散中的生地黄可以舒缓因感染造成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增强免疫力五淋散中的生地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生地黄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五淋散中的生地黄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身体健康。

五、辅助治疗药疹药疹是因为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五淋散中的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舒缓药疹症状,促进皮肤的修复。

五淋散的主要成分之一的连翘可以改善过敏反应,减少药物引起的皮肤炎症。

综上所述,五淋散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抗炎止痛,增强免疫力和辅助治疗药疹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咽喉炎、感冒、药疹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是,五淋散作为一种中草药,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请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五淋散_血证论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五淋散_血证论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五淋散_血证论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五淋散_血证论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5)1.1.组成:山栀子3钱,车前子3钱,当归尾3钱,甘草1钱。

(5)1.2.功效:心遗热于小肠,结而为淋。

(5)1.3.来源:《血证论》卷八。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50%:越桃丸 (5)2.1.组成:山栀子1两(去皮,入蜜少许,炒),草龙胆半两,甘草3分(炙),赤茯苓1两。

(5)2.2.原方对照:山栀子3钱,车前子3钱,当归尾3钱,甘草1钱。

(5)2.3.加:草龙胆、赤茯苓 (5)2.4.减:车前子、当归尾 (5)2.5.功效:上焦热,口苦咽干,胸膈痞闷。

(5)2.6.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5)3.相似度50%:玉芝饮 (5)3.1.组成:甘草(锉作半寸许,擘破,汤浸1日,微炒过)4两,吴石膏(研如粉)4两,藿香3分,山栀子6两(去皮,炒令香)。

(5)3.2.原方对照:山栀子3钱,车前子3钱,当归尾3钱,甘草1钱。

(5)3.3.加:吴石膏、藿香 (5)3.4.减:车前子、当归尾 (5)3.5.功效:小儿膈上壅热,唇口生疮,咽喉肿痛。

(6)3.6.来源:《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博济》。

(6)4.相似度50%:退赤散 (6)4.1.组成:山栀子1两,当归(酒浸)5钱,大黄(煨)2钱,甘草(炙)2钱。

64.2.原方对照:山栀子3钱,车前子3钱,当归尾3钱,甘草1钱。

(6)4.3.加:当归、大黄 (6)4.4.减:车前子、当归尾 (6)4.5.功效:目赤。

(6)4.6.来源:《准绳_类方》卷七。

(6)5.相似度50%:连翘饮 (6)5.1.组成: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

(6)5.2.原方对照:山栀子3钱,车前子3钱,当归尾3钱,甘草1钱。

(6)5.3.加:连翘、防风 (6)5.4.减:车前子、当归尾 (6)5.5.功效:小儿伤寒、疮疡等一切热证;疮痘入目生困。

张子琳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张子琳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张子琳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导读:读《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见张老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读《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见张老治疗淋证善用五淋散。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原方组成:赤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剉)、山栀子仁各二十两。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尽管陈修园说:(淋病)治者都不重在膀胱,而重在三焦治三焦与膀胱之正法,则用五淋散。

(见《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中引用柯韵伯之语:栀、苓治心肺,以通上焦之气,而五志火清;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分清。

则太阳之气自化,而膀胱之水洁矣。

此治本之计,法之尽善者也。

说理可谓明白,但反复品读,终也不能彻悟。

没有学会使用五淋散治淋,但从三焦论治淋证一法倒对笔者有所启发。

陈修园在《时方妙用》中进一步指出:三焦包罗脏腑,主气而即主水,故曰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上焦如雾,气中有水也;下焦如渎,水中有气也;中焦如沤,气水相涵于其中也。

凡水道不通,溢于外而为肿,积于中而为胀,凌于肺为咳呕,流于肠为泄泻,宜专责之三焦,与他脏无涉。

读及此段,笔者想到了小柴胡汤,想到了小柴胡汤治疗三焦之气,小柴胡汤治疗三焦之水。

在此后的临证中,笔者每用小柴胡汤加减,从三焦入手治疗淋证,取效颇捷。

如治疗邓某,女,31岁。

2012年2月3日初诊。

尿频、尿急、尿痛2周,口服抗生素及静脉滴注抗生素症状有所减轻,但不能愈。

伴见口干喜饮,周身不适,乏力,烦躁。

舌质红,舌苔黄白,脉细弦。

证属湿热内蕴,三焦不畅。

治以和畅三焦、清热利湿为法,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姜半夏9克,栀子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生甘草3克。

五淋散_良朋汇集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五淋散_良朋汇集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五淋散_良朋汇集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五淋散_良朋汇集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赤茯苓6钱,当归5钱,生地1钱,泽泻1钱,条苓1钱,生甘草5钱,木通5钱,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滑石1两,山栀1两。

(2)1.2.功效:肺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出,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2)1.3.来源:《良朋汇集》卷二。

(2)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64%:加味五淋散 (2)2.1.组成:黑栀、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生地、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

(3)2.2.原方对照:赤茯苓6钱,当归5钱,生地1钱,泽泻1钱,条苓1钱,生甘草5钱,木通5钱,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滑石1两,山栀1两。

(3)2.3.加:黑栀、白芍、黄芩、甘草 (3)2.4.减:条苓、生甘草、赤芍药、山栀 (3)2.5.功效:子淋。

孕妇小便频数窘涩,点滴疼痛。

(3)2.6.来源:《金鉴》卷四十六。

(3)3.相似度55%:车前散 (3)3.1.组成:槟榔1两,木通1两,陈橘皮(去白)1两,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赤茯苓(去皮)1两,当归(洗,焙)1两,滑石1两,石韦(炙,去毛)1两。

(3)3.2.原方对照:赤茯苓6钱,当归5钱,生地1钱,泽泻1钱,条苓1钱,生甘草5钱,木通5钱,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滑石1两,山栀1两。

(3)3.3.加:槟榔、陈橘皮、石韦 (3)3.4.减:生地、泽泻、条苓、生甘草、山栀 (3)3.5.功效:小便不通,淋湿作痛。

(3)3.6.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四。

(3)4.相似度54%:五淋散 (3)4.1.组成:赤茯苓、赤芍药、山栀子、生甘草、当归、黄芩、车前子、淡竹叶、灯心、木通、滑石、葵子、葶苈(炒)各等分。

(3)4.2.原方对照:赤茯苓6钱,当归5钱,生地1钱,泽泻1钱,条苓1钱,生甘草5钱,木通5钱,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滑石1两,山栀1两。

中成药配方详解:分清五淋丸

中成药配方详解:分清五淋丸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春、 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习 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
药典中药材:知母
性状:
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 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 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 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 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 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 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 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药典中药材:黄芩
性状: 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 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黄芩
炮制: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 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 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 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 放射状纹理。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 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黄芩片。 略带焦斑,微有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瞿麦
性状: 筒形,与宿萼等长。种子细小,多数。气 微,味淡。石竹萼筒长1.4~1.8cm,苞片 长约为萼筒的1/2;花瓣先端浅齿裂。
药典中药材:瞿麦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本 品呈不规则段。茎圆柱形,表面淡绿色或 黄绿色,节明显,略膨大。切面中空。叶 多破碎。花萼筒状,苞片4~6。蒴果长筒 形,与宿萼等长。种子细小,多数。气微, 味淡。
药典中药材:黄柏
炮制: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 干燥。本品呈丝条状。外表面黄褐色或黄 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纵棱纹。 切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 极苦。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 (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黄柏丝,表 面深黄色,偶有焦斑。味极苦,微咸。黄 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五淋散”,可治尿频、急、痛、淋沥等症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五淋散”,可治尿频、急、痛、淋沥等症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五淋散”,可治尿频、急、痛、淋
沥等症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赤茯苓、当归、生甘草、赤芍、栀子仁等五位药物组成。

本方主要用于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尽、脐腹急痛、发作有时之五淋症。

有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之功。

“五淋”是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的合称;均有尿频、尿急、淋沥不断或尿痛等证候。

石淋见于尿中杂有砂石,尿色黄浊,或呈血尿,多因湿热蕴结所致;气淋见下腹至阴囊胀痛,小便涩滞,多因膀胱气滞所致;膏淋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如脂膏之物,尿出不畅,多由湿热或肾虚所致;劳淋是病久不愈,欲劳则发,多因脾肾两虚所致。

由于本方能治疗多种淋证,故称“五淋散”。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编者按:本文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号联系,本号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中药方,仅供参考,如需试用,请遵医嘱。

曾老师讲方剂:五淋散

曾老师讲方剂:五淋散

曾老师讲方剂:五淋散【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今天要讲的五淋散,三点水的淋,淋漓尽致的淋,别搞错了。

你看三点水,水能够克火,这个五淋散就是治疗膀胱火热导致尿痛。

在古籍记载,尿如热灼刀割,小便黄赤的,湿热蕴结膀胱,诸热瞀瘛就是各种热很盛,都属于这个火。

口吐的气也是臭的,拉尿也是黄的涩痛的,眼睛也是红的,心也是烦的。

总之热盛五脏就用五淋散,就是天降甘霖,让五脏六腑都如蒙甘露淋透润泽。

这个五淋散就能治疗木燥起火导致小便短少赤痛。

五淋散有什么药呢?五淋散用草栀仁,甘草,栀,栀子仁,能这两味药以用能清三焦之热,三焦热退则膀胱清利。

热盛动血的,尿血的,肾炎的,肾部发炎的,栀子甘草都好用。

归芍茯苓亦共珍。

归,当归;芍,赤芍。

当归赤芍连用可以治疗血证,甘草栀子连用可以治疗热证,热火很盛甘草栀子。

血脉不通,或者尿血,要用当归芍药。

那茯苓呢,茯苓可以治疗水证,这里茯苓用赤茯苓,赤茯苓能够利水。

这五味药清热利湿,通淋利尿,同时可以治疗五种淋漓不尽的小便州都系统的疾病,州都之官就是膀胱。

第一个石淋,就是肾结石。

现在的前列腺炎,尿如果赤的,久坐做的发作的,五淋散。

还有前列腺炎尿涩痛,尿不尽了。

一问,如果尿是清白的,我们用五苓散。

一问,尿是短赤的,就用五淋散。

(三点水的淋)脏腑像林木接受雨露淋灌,服用五淋散配合白术冬瓜子,治疗前列腺的,十余剂,一天四五十次小便淋漓不尽的就变成一二十次了,正常了。

这个是膏淋。

还有什么,还有劳淋,什么是劳淋?劳力得之,有些人一疲劳以后小便都拉不出来,劳累过后,身体发热,遇劳则发。

劳淋要补虚劳,再加利水。

刚才老师讲的,你用朝服补中益气丸补他的虚劳,暮服五淋散,通利州都小便,这是一个方法。

还有血淋,血淋最常见的就是肾炎潜血,排尿的时候发现尿道里有血,尿液检查有潜血。

五淋散能够让热退,血热妄行,热退血止。

五淋散用的指标一般都是脉象偏数的,偏燥的。

现代研究它清热利尿,治慢性肾炎,泌尿系统结石,以及前列腺手术后并发症,还有膀胱炎,前列腺肥大。

淋证系列:湿热淋证五淋散方

淋证系列:湿热淋证五淋散方

淋证系列:湿热淋证五淋散方武林当中的湿热淋证,一个治疗方剂,五苓散加味脂肪,上一段视频也跟大家详细解释了什么是赁证,中医把赁证是如何划分为武力,或者是六粒,也就是所谓的气令,高丽实力,杀令,还有劳力以及热力,当然还有划分成冷痢,还包括小便不同指正,也就是所谓龙币指正。

总之赁证啊,是一个膀胱刺激症,以小便不利,淋漓不通为主证的,呃,这么一系列症候,那么不同的论证原因,治疗方案,方法上面也不同。

有的是以化石为主,有的是以清热为主,有的是以凉血止血为主,有的是以,啊呃,补一补气。

收缩为主,这段视频分享的五苓散,他所主治的是湿热淋证,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这种湿热之症就是一种炎症,也就是所谓的膀胱炎啦,尿路感染呢,尿道炎呢这类症状,因此中医说是湿热下注或者是湿热赁证。

方剂的组成由两个方剂合法而成,实际上它是五苓散合胜的六一散。

方剂组成,当归十克,白芍十克,赤茯苓十克,炙子十克,滑石滑石粉十克,车前子十克,泽泻十克,还有生甘草梢。

也是时刻这么八味中药,常规水煎服就可以,因为赁证啊,是一个膀胱刺激症,往往有尿路的感染,或者是细菌的感染,所以说无论中医还是现代西医,都要求患者得多喝水。

因为你只有多喝水,人体才能多排尿,只有多排尿呢,尿路当中的一些细菌呢,才能够随着尿液而排出体外,这是一个治疗赁证,或者是尿路感染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个物理方法。

水本身不算是要多喝水是很关键的,所以说服用这个中药期间多喝点水,但是千万不要喝茶水,一定要及时辛辣和油腻指正。

这个五苓散加味脂肪,他所主治的就是湿热晕解疑膀胱,也就是所谓的膀胱炎啊,急性尿路感染,尿道炎,商君商业,所以说症状上来建立,小便频速急迫,滴沥涩痛,就是淋漓不通啊啊,尿短黄赤,尿短呢就是每次尿尿啊,就是尿急尿频,尿等待,这是膀胱刺激症。

有尿意马上就去ER1尿,尿不多点儿,尿不多点儿的,整个尿路还比较涩痛难忍,所以说呢,叫作尿短,尿黄赤,同时渐渐有发热,口渴,大便密结之证,发热这是很有可能身体就发烧了,是一种急性的炎症,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胎黄腻,还有麦硕这一系列热,这都是热盛毒,热内解,伤阴伤军地一个表现,总之这个体制就是一个急性尿路感染的症侯,只要是我们生活当中,或者临床当中遇到了这类尿路感染这类患者,当然了,你最简单的方法呢,就是买一些西药的抗生素,可以再服用一点三金片儿,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案啊,也是中西结合的一个典型的治疗方案。

《丹溪心法》淋

《丹溪心法》淋

《丹溪心法》淋淋有五,皆属乎热。

解热利小便,山栀子之类,山栀子去皮一合,白汤送下。

淋者,小便淋沥,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皆属于热也。

入方∶治老人气虚而淋者。

人参白术木通山栀地髓汤治死血作淋,痛不可忍,此证亦能损胃不食。

杜牛膝(一合)上以水五钟煎,耗其四而留其一,去滓,入麝香少许。

空心服之。

又只单以酒煎,亦可,又名苦杖散。

老人虚寒者,八味丸或六味地黄丸为要药。

又方治气虚而淋者。

八物汤加黄、虎杖、甘草煎汤服,诸药中可加牛膝。

【附录】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

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小便道出焉。

于是有欲出不出淋沥不断之状,甚者塞其间,则令人闷绝矣。

大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败精结者为沙,精结散者为膏,金石结者为石,小便涩常有余沥者为气,揣木揆原,各从其类也。

执剂之法,并用流行滞气,疏利小便,清解邪热。

其调平心火,又三者之纲领焉。

心清则小便自利,心平则血不妄行。

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

水窦不行,加之谷道闭遏,未见其有能生者也。

虽然,肾气虚弱,囊中受寒,亦有挟冷而小便淋涩,其状先寒战而后溲便。

盖冷气与正气交争,冷气盛则寒战而成淋,正气盛则寒战解而得便溺也。

又有胞系转戾之不通者,是不可不尿入房使水气上逆,气迫于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张也。

胞落则殂。

淋闭,古方为癃。

癃者,罢也。

不通为癃,不约为遗,小便滴沥涩痛者谓之淋,小便急满不通者谓之闭,宜五苓散、灯心汤调服。

若脐下胀满,更加琥珀末一钱,甚效。

有淋病下诸通利药不能通者,或用木香流气饮,或别用通气香剂才愈者,此乃气淋,出于冷热淋之外。

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

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

若的是冷淋及下元虚冷,血色瘀者,并宜汉椒根锉碎,不以多少,白水煎,后冷服。

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心、瞿麦各少许,蜜水调下。

五淋散(山栀子汤)

五淋散(山栀子汤)

五淋散(山栀子汤)五淋散(山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18)[异名] 五淋汤(《医学实在易》卷7)。

[组成] 当归芍药赤者茯苓赤者甘草山栀子各等分(各9g)[用法]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6g),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功用]、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血淋证。

溺时涩痛,尿中带血,或尿如豆汁,或溲如砂石,脐腹急痛。

[病机分析] 本方主治湿热血淋证。

湿热血淋多因嗜食肥甘,饮酒太过,酿成湿热,或感受湿热外邪而致。

湿热下注膀胱,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则溺时涩痛,尿中带血,或如豆汁;若湿热蕴结,尿液煎熬成石,则小便艰涩刺痛,挟有砂石;湿热下注,壅滞气机,则脐腹疼痛。

[配伍意义] 本方为湿热下注,血热妄行之血淋证而设。

治宜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方中山栀子苦寒,体轻人气,性阴入血,不但可清热利湿,以治湿热下注,还可泻火凉血,以治血热妄行,为君药。

赤茯苓甘淡利窍,以除膀胱湿热。

《本草纲目》卷31称其“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与栀子相合,可增利水通淋之效。

赤芍味苦微寒,善走血分而除血分郁热,与栀子相配,重在加强清热凉血作用。

冀热清血宁,出血得止。

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湿热蕴结,亦可致瘀,赤芍兼有行血之功,尚可防止瘀滞为患。

此外,《神农本草经》卷2曾云本品:“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

”以上二味共为臣药。

当归养血活血,一则防热伤阴血及出血伤血,一则协赤芍活血以防瘀滞,并可缓解脐腹疼痛,为佐药。

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合,共奏清热凉血,利水通淋之效。

本方为散剂,原为治五淋而拟,故名五淋散。

本方配伍特点为清热与利湿并行,凉血与行血相兼。

[类方比较] 本方与八正散所治之证,均由湿热下注,蕴结膀胱而致;均见溺时涩痛,淋沥不畅,腹痛等症。

但前者以栀子配赤芍,重在清热凉血,对于血淋较为适宜;后者集车前子、木通、滑石、瞿麦、篇蓄等大队苦寒清利之品,又配以大黄降泄火热,重在泻火通淋,使湿热之邪从二便分消,对于热淋尤为适宜。

五淋:膏淋、劳淋、气淋、砂淋、血淋的治疗

五淋:膏淋、劳淋、气淋、砂淋、血淋的治疗

五淋:膏淋、劳淋、气淋、砂淋、血淋的治疗五淋:膏淋、劳淋、气淋、石淋、血淋的治法膏淋就说出来小便,像膏油一样,而且还有很多沉淀物。

小便浑浊如米泔水叫膏淋,膀胱固摄功能不够,精华都流掉了。

那些尿蛋白,都有膏淋的味道。

尿里尿浊,拉完尿以后,你看以前人有尿桶,会停的很厚的。

有一个妙药对,用牡蛎20-30克,加泽泻10克,就可以让膏淋减轻。

石淋,石淋就是小便可以夹有沙石刺痛。

清远有一个阿叔,小便刺痛难耐,用八正散。

两剂下去拉出石头,随后很轻松。

劳淋,什么叫劳淋?有些人劳累以后,尿刺痛难耐。

过度劳累以后气不够了,水排不出堵在那里。

这时用复方石韦片,对劳淋效果好。

或者直接买黄芪加点薏仁,车前子,赤小豆一起熬汤,补气利水,气力一足以后,他不疲劳了,尿就顺畅。

人疲劳了,有一种现象,一个屁都放不出,一泡尿都很难拉。

老年人为什么多前列腺炎,尿逼在那里,想要拉,拉不出来没力。

少年不练力,到老被病欺。

小小不练功,老了长病痛。

小小不吃苦,大了吃泥土。

小小不读书,大了没眼珠。

没眼珠就是文盲的意思。

这些都是很精彩的客家俗话,如果学得会,只需要把它作为人生信条,这一生成就就有保障。

什么叫气淋?气淋就是小腹胀气,闷胀,小便不通。

用荔枝核、小茴香、川楝子这几味药,各10-15颗一煮水,小腹气一通尿就出来。

有一个电厂的阿叔,气淋很不舒服,小腹坠胀难耐。

三味药煮水,两剂药吃下去小便就顺畅了。

不然折腾了个把月。

这个气淋,小腹周围最胀难耐的,一旦行气就好了,我选的这几味药,全部是种子类。

种子类的行气药荔枝核,别小看你吃完荔枝核,跟川楝子的核,我们当地叫苦楝种核,再加上小茴香。

小茴香,做菜都可以用,它也是种核,三个一叠在一起一吃,它的气就下到你的生殖器。

植物类种子就容易入人生殖器跟、眼睛,眼睛不好,五子衍宗丸,精子卵子这个活力不够,五子衍宗丸。

血淋系“五淋”之一,属淋证范畴。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

妇科常用方歌珍藏版-滋血汤方歌

妇科常用方歌珍藏版-滋血汤方歌

妇科常用方歌XX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组编一九九七年十月(1)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阳盛实热)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2)两地汤《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虚热)经间期出血(肾阴虚)合二至丸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3)(小)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月经后期(血寒)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X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月经后期用:艾附暖宫丸或大温经汤(《金匮》温经汤)(4)艾附暖宫汤《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汤,X萸引桂暖宫房,更有川断益肝肾,黄芪补气又扶阳。

月经后期(虚寒)大营煎(肉桂、当归、熟地、枸杞、杜仲、牛膝、炙甘草)小营煎:小营四物川芎减,山药枸杞甘草全。

(用于月经后期血虚)(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月经后期(血虚)阴挺(肾虚)大补元煎益精方,人参草药培脾安,归地山萸滋真水,杜仲枸杞冲任藏。

(6)乌药汤《兰室秘藏》月经后期(气滞)乌药汤善调气滞,当归香附木香归,甘草协和调诸药,经后量少此方宜。

加减乌药汤:乌药、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甘草、槟榔(7)逍遥散《和剂局方》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调经解郁理肝脾,有热丹栀可参酌。

(8)定经汤《傅青主女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肾虚)定经汤用归芍地,荆炭柴淮茯菟丝,经来先后期无定,脾肾亏虚肝郁宜。

(9)固阴煎《景岳全书》月经先后不定期(肾虚)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10)举元煎《景岳全书》月经过多(气虚)举元煎方专补脾,参术升麻炙草芪,补中益气功相若,气虚经多重剂施。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方用白芍,生熟二地淮山药,川断甘草柏和芩,血热阴亏功效好。

产后恶露不绝(血热)加阿胶、旱莲草、炒地榆兼证:滑胎(脾肾虚弱偏阴虚者加菟丝子、桑寄生)(12)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安冲汤可治血崩,海螵龙牡茜草根,地芍术芪川续断,固气滋阴疗效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方可包括芍药甘草汤,梔子、甘草加香豉即梔子豉汤,茯苓加白术,戎盐即茯苓戎盐汤,全方去灯芯加白术、柴胡、薄荷及丹皮即加味逍遥散。这几方除了加味逍遥散是尽人皆知的妇科名方外,其余都是金匮、伤寒中的经方,久经应用,疗效确实。现在试就本方包括的这些方剂,从正、侧面去探求本方的意义。
先从芍药甘草汤谈起,它对缓急止痛有特效,伤寒论谓脚挛急“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详见伤寒论太阳篇)。方极、方机都说本方可治拘挛急迫,脚挛急。类聚方广义曰:“芍药甘草汤治腹中挛急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亦奇效。”古今医统曰:“芍药甘草汤治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及治痘疹之肚痛。”虽然汤本求真说本方利尿之说不可轻信。但根据中医临床经验,芍药不但可以镇痛并且亦能利尿。考之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备要及伤寒评释、伤寒今释诸家药解,对于芍药、甘草,或认为功能缓解拘挛急迫、和血散血,或认为止痛利小便,止茎痛泻热毒兼而有之。和我们应用效果适相符合。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载有白芍的效用:“为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人诸病、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有效。”甘草的效用:“……腹部拘挛疝痛……小便赤涩淋痛等,作滋润缓和之目的而用之。”朱颜的药理与应用上说:“芍药为解痉和镇痛药,适用于腓肠肌痉挛性疼痛和胃蠕动亢进而引起的腹部疝痛,同时也可用于消毒剂和解热剂……。”根据古今医籍所载,芍药甘草汤无论是单独的药效,或是协同的药效都是一致的,在临床上本方由于芍药、甘草二味的协同作用,较之单味应用无疑的是相得益彰。中国内科医鉴内大塚敬节说:“肾石疝疼痛发作之际
可以说凡因泌尿器官疼痛,尿意急迫,无论膀胱虚实常有尿意,每次便出尿量甚少,或仅点点滴滴如粟状,这便是中医所称的“淋”,亦即仲景所说的“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只要有这种证候,大都可以运用中医治“淋”的方法治疗,而收到相应的疗效。这便是中医随证疗法的特点。
陆渊雷在金匮要略今释内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对“五淋”曾作如下解释:“石淋即膀胱结石,气淋以膀胱小便皆满为候,则是膀胱压缩肌之麻痹,或括约肌之痉挛;膏淋当即淋毒球菌之病,然肾脏或输尿道有寄生虫时,小便中亦富有脂肪,呈乳糜状,亦即所谓膏淋也;劳淋、血淋未能确指为何病,要无非膀胱之炎症癌肿,或泌尿器之结核耳。”这样解释简要可从。但我以为“肾石”亦应包括在石淋之内。劳淋或系“淋”病未及时根本治疗,淹延岁月,以致往往愈而又发,发而又愈,反复互见,当体力衰弱,精神劳倦之时尤易发作。所以说“思虑过度,强力入房,遇劳即发。”因此比较难于找到相当“劳淋”的现代病名。至于膏淋或说可能是前列腺炎,前列腺漏等病,但陆氏认为是淋毒菌病。一般来说淋毒的传染病是指中医的白浊,但我们不能说既然白浊是淋毒病,膏淋便不可能含有淋毒 病,形成重重叠叠,其实如果明了中医的病名多少是基于“辨证论治”而来的,也就是说从证候而立名的(如称糖尿病为下消,肝、
仲景对于“淋”的症状和治疗作了概括的说明:“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巢氏病源把“淋”分为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血淋、寒淋(即冷淋),并说明诸淋是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肾气通于阴,阴、津液下流之道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则府藏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也。膀胱津液之府,热则津液内溢而流于睾,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积于胞。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便出少起数,小腹弦急,痛引于脐。”言颇明晰,可补仲景之未备。
病源以石淋系“肾虚为‘热’所乘则成淋。”气淋是“膀胱‘热’‘热气’流入于胞,‘热’则生实,令胞内气胀,则小腹满,肾虚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劳淋是“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热、血淋是“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其‘热’甚则变尿血;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后来以小便出血而痛的是淋,不痛的是尿血)纲目曰:“诸淋皆属于‘热,,虽有冷淋,盖千百中之一也。”景岳曰:“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辩矣。”陈修园曰“此证(指淋症)多系‘热,结膀胱,故列于热证。”丹溪曰:“淋虽有五,皆属于热。”
黄建源
“淋”是临床上常会遇到的一种病证,与现代医学中所称的淋,有所不同,为了更好地探讨祖国医学实践的经验,先从中医的文献来加“淋”字,正像没有“遗精”“白浊”一样(注一)。但我们可以从叙述“溲”“小便”“癃”“溺血”“膀胱”这些有关的材料去理解和探讨当时有关“淋”病的记载。
免要临歧眩惑,本文主要谈五淋散其他方面从略。
三、五淋散方解
五淋散系赤茯苓、芍药、山梔仁、细甘草、当归加灯芯各药组合而成,除了山梔一味外,其余各味散见于千金治淋各方,可见用这些药治淋由来已久,是历经试验而不爽的。梔子一味,本草经载“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疮疡。”用于清热,可无疑义。这样组合作为治淋的主方,虽是后世方剂,基本上也是继承古人的实践经验加以丰富起来的。柯韻伯曰:“梔苓治心肺,以通上焦之气,而五志火清;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分清,则太阳之气自化,而膀胱之水洁矣。此治本之计,法之尽善者也。”陈修园为本方作歌曰:“五淋散用草梔仁,归芍茯苓亦共珍;气化原由阴以育,调行水道妙通神。”此方治“淋”是具有相当疗效的。
自病源以后,千金有气淋、石淋、膏淋、劳淋、热淋之分。以后医家代有阐述:认为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有热,膏、血、砂、石从小便道而出,于是有欲出不出,淋沥不断之状,甚则窒塞其间,令人闷绝。大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热则小便痛,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直指)。淋者小便淋沥涩痛,欲去不去,去而又来(医鉴)。淋皆由心肾气郁,小肠膀胱不利或忿怒房劳、忍尿、酒肉、湿热下流于于肝经;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火烁为砂石淋,如汤罐煎久而生磏(入门)。淋症所感不一,或因房劳,或因忿怒,或因醇酒,或因厚味。盖房劳者阴虚火动,忿怒者气动生火,醇酒厚味者酿成湿热,积热既久,热结下焦,所以淋沥作痛,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丹心)。这些记裁,大同小异。可以说“淋”主要的症状是小便不利,滴沥短涩,欲去不去,欲止不止,烧灼刺痛,伴着病状的进行,可能还会发生脉数身热,唇燥口渴,消化不良,食思厌倦,精神萎靡等证。
东垣治淋,认为口渴而小便不利的是热在上焦,宜清肺,要用淡渗药品,清金泻火以滋水上源;口不渴而小便不利的,热在下焦,宜滋阴,要用气味俱阴的药以清热滋肾泄水下源。这些都是临床可贵的经验。
有了上面这些治淋的概念,再进而据症选方,依方用药,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不然医籍浩瀚,方剂千万,难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试谈“五淋”及“五淋散”
,腹诊上腹筋如板之硬固,身体前倾,营深呼吸则增痛者,此所谓呼吸在浅表也,此际先与芍药甘草汤。在此时机,西医往往使用莫尔希纳、喷笃扑、阿笃洛批等注射之,虽觉不快,然并无何种危险之副作用,而奏效之时间则甚窎远,但若兼用本方,往往奏效神速。予尝反复注射莫尔希纳、阿笃洛批等,量极多、时极近、犹不能镇痛,与此方一帖,立见功效;其见效之时间,不过服后30分钟耳。此非偶然,就腹证上确系镇痛之明证也。”汤本求真说不仅腹直肌挛急即其他因一般脏器的紧缩急剧也可用 本方主治。我曾用本方合魏玉璜的一贯煎(拘杞、川楝、沙参、生地、麦冬、当归)复方治疗一老妇人胃痉挛剧痛,一剂见效。本年(三、四月间)有一患流感(属于中医的春温)的童孩,经治愈后一、二日,因病体较弱又兼饮食不节,以致作呕腹疼,经西医检查,据云平温并无他病,大概是消化不良。服药后腹痛更剧。后经我给以本方(芍药甘草汤)和入清热解毒(因春温余邪未清)健运消积药(即竹叶石膏汤,去石膏加连翘、莱菔子、麦谷芽、厚朴等)也获得迅速止痛,很快平复。可见本方应用于止痛的范围相当广泛。前面说过仲景曾经指出“淋”病“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正是本方主治的证候——腹肌挛急、腹皮拘急、腹诊上腹筋如板的痛楚见症,所以由本方组成的“五淋散”对于治疗淋病引起的疼痛自然也很见功效。
历来对于淋病有忌补忌汗的说法,认为淋最不可用补药,前人有“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如果一味误补,必致小便不通,大便闭塞,危及生命,不可用补药更不可用止涩药,仲景的“淋家不可发汗”历来治淋引为戒条,认为淋病是热结下焦膀胱津液已受煎熬,如果再加发汗,是重耗津液,犯了虚虚实实的禁忌。
胆病为黄疸,结石为砂石淋),难免有重叠之处,还是值得研究。
二、略谈五淋的疗法
治病首先要确定“寒热”是中医诊疗原则之一,惟有如此才能收到确实的疗效。五淋症状虽各不同,但是“淋”多因于热、冷者绝少,这一点可以从内经、病源、仲景诸书和历代医家的论证治方以及平时临床的实际观察而加以肯定。
其次谈到梔豉汤、茯苓戎盐汤。梔豉汤是治汗、吐、下后虚烦、懊憹的主方,一般认为病后余热未清可以解之。方机曰:“梔豉汤治心中懊憹者,烦热、胸中窒者;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下后烦、心中濡者。”小儿药证直诀曰:“梔子饮子(即梔豉汤)治小儿蓄热在中,身热狂躁,昏迷不食。”可见本方系治蓄热未去,但治蓄热药味甚多,何以特选梔子组入五淋散以治淋病蓄热?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千金载有豆豉煮汁服,可治气淋,后世用豆豉治淋甚少,不知是年久失传,或是疗效不著,汰而不用,未敢妄断。所以五淋散亦不用豆豉仅用梔子。现在就梔子来说,汤本求真曰:“梔子主治因充血,或炎症机转之剧性心烦也。兼治发黄、出血等,若由此论则与黄连似无区别。此药除有以上治效之外,更有利尿之特能。”再看诸家说法:梔子利五淋、通小便(甄权)。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别录)。治脐下血滞,小便不利(元素)。泻三焦火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利,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出(震亨)。泻心肺邪热,使其屈曲下降自小便出,以解三焦郁火,以息血淋之病。治五淋、亡血、津枯、疮疡(本草备要)。是则梔
(3)膀腕:①因膀胱内容充满时,突受打击或跌伤,以致发炎。妇人尚有因难产影响及手术以致损伤的。②因病菌侵入或受化学刺激而引起炎症。③膀胱结石或系自发,或系来自肾脏,每因运动而致尿时出血涩痛。此外尚有膀胱肿瘤及结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