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考题猜想: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一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的必要通行证,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考核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在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中,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一、中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指导和照顾,同时也包括了班级秩序的维护和管理的职责。
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合理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明确班级的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心理教师的心理状态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和教育事业。
相反,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而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观念。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育事业。
要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和压力。
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
三、总结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考核内容,其中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是重要的考查方面。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答:(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简述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答:(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3.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答:(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4.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答:(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5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答:(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6.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7.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答:(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8.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答:(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10.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答:(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11. 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1)相互访问;(2)建立通讯联系;(3)举行家长会;(4)组织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
2014年安徽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中学生学习心理一
2014年安徽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中学生学习心理一【导读】(温馨提示:文档下载之后,可按住ctrl键不放然后鼠标左击就可以打开网址链接哦)2014年9月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汇总(含16地市):单项选择题1.(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者。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各种学习理论。
【中公教育解析】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由奥苏伯尔提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由加涅提出,强调学习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代表思想是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常用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这种现象称为( )。
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答案】C地址:阜阳颍州路与颍河路交汇处(华亿商场)A座20层【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功能固着的概念。
【中公教育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3.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属于( )。
A.原型启发B.定势C.迁移作用D.功能固着【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定势的概念。
【中公教育解析】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4.“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
A.指向性B.集中性C.稳定性D.分配【答案】B【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注意的特征。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猜想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答案要点】本案例中王老师对待两名迟到学生的不同做法,没有达到教师应有的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在育人的态度和行为上主持正义,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论学生的性别、相貌、能力、天赋、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主客观条件,都要用同一的标准对待学生。
王老师根据成绩的好坏区别时待学生,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还没有被发现或被老师忽视。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服务于全体学生,不应厚此薄彼。
王老师有失公平的做法可能会使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也会给那些受到歧视的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4.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
开始互相辱骂对方。
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
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思考:(1)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答案要点】(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
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三是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
从学生地位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个同学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二是缺乏尊重老师的爱心。
教师资格证考试辨析题-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产生什么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性质和以及它和正式群体的目标是否一致,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既不能高压政策,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
2.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着班级体的形成。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里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单单只是学生集合在一起不能称之为班集体。
3.运动员比赛时,观众约呐喊助威,表现得越好,这是一种社会助长现象。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表述是正确的。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时,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这属于社会助长现象的案例。
4.高原现象表明动作技能的掌握已经临近学生身心发展的极限。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在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的阶段,往往出现暂停进步的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并不是不能再进步,只要突破这关,学习者获得的将是巨大的财富,而且往往创造性的成果往往在高原期之后。
5.只有差生后进生才会出现课堂问题行为。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而言,除了后进生和差生有问题行为之外,优秀学生有时也会发生问题行为。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选择辨析简答材料分析含答案和解析)
1.伍尔若和梅将教师职业压力按性质的不同分为五类,其中教师换到一所新的学校或长期的人际关系冲突属于()A.中心压力B.情境压力C.外围的压力D.预期性压力答案: C解析:换到一所新的学校或长期的人际关系冲突是教师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或压力情节,所以属于外围的压力。
2.组织主题系列活动的关键是()A.选定活动目的B.选好主题C.活动要具有教育性D.选定参加成员答案: B解析:组织主题系列活动的关键是选好主题,要求主题鲜明突出,具有教育性。
3.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A.社会助长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社会促进答案: B解析: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
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A.灵活性B.自愿性C.自主性D.实践性答案: B解析: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强制性,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
5.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答案: A解析:当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定向时,便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6.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
这个教师目前处于()A.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虚拟关注阶段答案: B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一般都是新教师,她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
因此,这位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
7.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A.实践性知识B.教育教学知识C.心理学知识D.专业学科内容知识答案: D解析: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课堂管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第一节-课堂管理[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江南博哥)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
故选D。
[单选题]3.班级.少先队属于()。
A.一般群体B.正式群体C.非正式群体D.特殊群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如学校的班级.小组.共青团.少先队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单选题]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单选题]5.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学校人际关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
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单选题]6.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单选题]7.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体群体B.松散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以个人好恶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非正式群体。
[单选题]8.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A.沉默的B.对抗的C.安静的D.活跃的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班级(文艺复兴时期,埃拉斯莫斯)1.概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2.基本特征a)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b)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c)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d)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段时间互相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e)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3.建设策略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b)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c)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d)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课堂管理影响因素:背景情况、教学目标、课堂规模、凝聚了、课堂规范、教师领导课堂气氛: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1.类型:积极、消极、对抗2.影响因素a)教师因素(勒温将教师分为三类: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b)学生因素c)课堂物理环境因素课堂纪律1.含义: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2.类型a)教师促成的纪律: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b)集体促成的纪律: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c)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d)自我促成的纪律(最终目的):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3.影响因素(课堂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a)课堂情境结构i.班级规模的控制ii.课堂常规的建立iii.学生座位的分配:考虑人际关系的影响b)课堂教学结构i.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ii.课程表的编制iii.教学过程的规划4.课堂问题行为a)性质: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b)类型:人格型、行为型、情绪型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1.概念: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求,在教育者的直接或简介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2.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班主任1.地位和作用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c)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2.工作内容和方法a)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核心内容)b)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i.充分了解学生ii.全面教育引导学生iii.做好个人教育工作:包括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1.先进生教育要注意: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2.后进生教育要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c)班级日常管理工作d)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展开3.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教师心理1.角色含义: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2.角色形成阶段a)角色认知阶段: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指导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b)角色认同阶段: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c)角色信念阶段3.心理特征a)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i.认知结构: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ii.教学能力: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b)教师的人格特征c)教师的行为特征d)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分类: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e)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指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4.教师成长心理a)成长历程(富勒、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i.关注生存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014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2套)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江西《中学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目录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1) (2)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9)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2) (1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3)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8)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4)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预测试题及答案(1)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A.鼓励原则B.动机原则C.结构原则D.程序原则E.强化原则参考答案:B,C,D,E2心理咨询有()等途径。
A.门诊咨询B.家庭访问C.电话咨询D.书信咨询E.现场咨询参考答案:A,C,D,E3以下关于迁移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是()A.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B.真正有效的教学要依据迁移规律C.迁移与教学毫无关系D.教学中应考虑影响迁移的因素,但不必创设条件促进迁移的产生E.教学对迁移有重大影响,迁移对教学无大碍参考答案:A,B4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A.系统结构图B.流程图C.模式或模型图D.网络关系图E.双向图参考答案:A,B,C,D5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参考答案:A,B,C,D6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A.积极的B.消极的C.和睦的D.对抗的E.排斥的参考答案:A,B,D7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是()A.闻一知十B.学习平面几何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C.丰富英语词汇对阅读技能的提高D.婴儿学会吃饭和走路E.将已掌握的字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参考答案:A,B,C,E8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A.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B.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C.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D.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参考答案:A,B,C,D9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参考答案:A,B,C,D,E10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参考答案:A,B,C,D,E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问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参考答案:A,B,C,E12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参考答案:A,D,E13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参考答案:C,D14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A.行动对抗B.认知失调C.拉帮结伙D.情感冲突E.语言冲突参考答案:A,B,D1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
国家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他的主要问题是( )。
(2012年上半年真题)A.焦虑B.强迫C.抑郁D.恐怖正确答案:C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抑郁症有四种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知识模块:中学生心理辅导2.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
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
她可能出现了( )。
(2012年下半年真题)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惧症正确答案:C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知识模块:中学生心理辅导3.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或观念的神经症属于( )。
(2013年下半年真题)A.恐惧症B.焦虑症C.抑郁症D.强迫症正确答案:D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强迫症的表现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知识模块:中学生心理辅导4.魏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多次,明知道没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至于影响学习和生活。
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
(2014年上半年真题) 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正确答案:A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强迫症的表现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题目中的症状是强迫观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模块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考点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有利于教育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
考点二班级的发展“班级”一词正式使用: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的理论基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后来,这一教学模式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
中国的班级组织形式: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0世纪初,在“癸卯学制”中正式确立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使其在中国逐步推广开来。
考点三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考点四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考点五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概念: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规章制度的划分:按照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可以分为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制定的规章制度、学校层面的管理规章制度、班级层面的规章制度。
2.班级平行管理概念: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提出者: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要求:(1)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2)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中学教育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题练习十一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早提出“班级”一词。
A.埃拉斯莫斯B.马卡连柯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3.下列不属于操行评定的主要内容的是()A.道德品行B.身心健康C.学习D.劳技4.下列不属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常用的方法的是()A.实验法B.分析书面材料法C.谈话法D.调查法5.班主任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到的是()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C.帮助后进生改正错误D.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6.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指的是()A.班风B.班集体舆论C.班级规章制度D.班级目标7.以下哪种方法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A.调查法B.谈话法C.分析书面材料法D.观察法8.以下不属于先进生特点的是()A.自尊心强,充满自信B.强烈的荣誉感C.较强的超群愿望D.意志力薄弱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10.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1.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做法欠妥的是()A.积极寻找其闪光点,漠视其不足B.积极联系家长,与家长共同帮助后进生C.热爱关心后进生,以爱感化他们D.要从后进生学习成绩入手,提高教学质量12.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谈话法C.调查法D.分析书面材料法13.班集体的五大特征中,()是核心。
A.共同目标B.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C.规章制度D.组织结构14.组织主题班会的步骤是()A.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总结深化B.精心准备—确定主题—具体实施—总结深化C.精心准备—深化主题—具体实施—总结拓展D.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深化主题—总结拓展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的班集体所应具有的教育作用的是()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D.有利于统一塑造学生的个性16.松散群体的特点是学生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17.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18.一个班集体成功的重要标志是()A.积极的课堂气氛B.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C.一致的群体规范D.很强的群体凝聚力19.课堂纪律管理的目标是()A.形成教师促成的纪律B.形成集体促成的纪律C.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D.形成任务促成的纪律20.群体发展的阶段是()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21.以下不是从众现象的有()A.入乡随俗B.足球赛后的骚乱C.暴乱中跟大家一起破坏D.买彩票22.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八
2014年河南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单选题猜想八第十章班级管理1.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B)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2.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B)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3.在19世纪初出现导生制的国家是(D)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B)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5.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C)A.校长B.老师C.班主任D.主任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C)A.教研组B.年级组C.班级D.班级小组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教育家(A)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B)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0.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D)A.法人B.监督人C.辅导员D.领导人11.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B)提出来的。
A.艾拉斯莫斯B.德鲁克C.彼得·麦克费尔D.班杜拉1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D)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目标管理D.班级民主管理1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A)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A.162B.162C.163D.163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xx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高频考点提要1.班级的概念;2.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3.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高频考点速记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班级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产物。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与班级一字之差,却具有不同的意义。
简单来说,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新的班集体从其初建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依次经过三个动态发展的阶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8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1、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答案】A【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所以本题选A。
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答案】【解析】正确。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的奋斗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3、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答案】【解析】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为:(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
(2)关注情境阶段。
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规模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答案】D【解析】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精品管理资料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9,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题猜想:中学生心理辅导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4.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B.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C.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D.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方式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此类学生应适合于个别辅导。
5.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强迫行为。
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不属于强迫观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D.大多数学生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健康教育。
略
7.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强迫症
c.创伤后应激症
D.恐慌障碍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强迫症。
没有理由地一遍一遍做某一行为或一系列行为,属于典型的强迫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考题猜想: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的角色。
【中公教育解析】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主导,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班级学生群体活动,学校的管理思想最终都是由班主任来传达和实现的。
所以,班主任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故正确答案为B。
2.奠定了班级组织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相关知识。
【中公教育解析】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系统地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
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班级。
【中公教育解析】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团体,即指若干身心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为了品德、智能、身心、审美、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以一定的角色发生相互作用的群体。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它通常由教师、一群学生及环境组成,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4.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概念不同
B.对象相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异同点。
【中公教育解析】问题行为与后进生等问题学生概念不同。
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通常有较多的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行为而言的,其主体可能是后进生,也有可能是班级中的优秀学生。
5.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教师离开课堂之后学生的纪律开始混乱。
与这种课堂纪律相关的教师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A.专断型
B.放任型
C.管理型
D.民主型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专断型教师领导方式的特征。
【中公教育解析】专断型课堂管理主要依靠教师的权利和课堂纪律;放任型的特点是放任自流,教师放权;民主型是教师在与不在学生的表现是一样的。
6.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对象。
【中公教育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的对象是人,即学生,他们是管理的最直接的对象和核心要素。
7.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群体压力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中公教育解析】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群体对成员的内在吸引力。
8.当一位新手型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时,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他属于(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中公教育解析】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方面。
9.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师的观察力具有( )。
A.客观性
B.全面性
C.精密性
D.敏锐性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观察力。
【中公教育解析】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师的观察力具有敏锐性。
10.( )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布鲁纳
B.波斯纳
C.布鲁巴奇
D.科顿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成长公式。
【中公教育解析】略
11.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
A.专业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相关学科知识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
【中公教育解析】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专业知识。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能够清晰把握自己所教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深入地理解其精髓,把握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内容。
1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中公教育解析】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