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17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Word版含解析
2010生物高考试题汇编2010生物高考试题汇编
2010生物高考试题汇编1(海南卷)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1解析:杂草和水稻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生产者,二者为竞争关系。
一个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成分,还包括非生物成分,所以水稻、鸭、害虫和杂草只能组成群落,而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D(安徽卷)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cm,网身长145cm,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甲样本1551001512042021 10类样本2523002313041022 12型样本3482002015039020 11乙样本133401240010251115 22类样本235601041012301417 21型样本334501835011261216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
物种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批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来说较小。
甲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较小。
所以C选项正确。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化学教案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化学教案你只要聘用了她化学教案就该支付她的薪答案:C(广东卷)2.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解析:农作物和杂草相互争夺养分与阳光,为竞争关系。
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新课标版):17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考点17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T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的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图为考题形式,体现“在不同情景下识别信息,灵活运用知识”的高考要求,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问题。
【思路点拨】关键点:④/③、③/①、③/②的含义。
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C 。
④/③表示有机物积累量/同化量,在同化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恒温动物要维持自身的体温,所以其体内积累的有机物要少于变温动物,可见,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③/①表示同化量/获取量,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是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
③/②表示同化量/食入量,圈养动物一般要求短时间内长大,如养猪,根据图示确定④/③、③/①、③/②的含义逐项判定正误确定选项育肥速度越快越好,同化量高就意味着长得快,这个比值高意味着用同样的饲料能够让圈养的动物长的更多。
食草哺乳动物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绝大部分不能被同化,食肉哺乳动物的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等,绝大部分都可以被同化,即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要高于食草哺乳动物。
2.(2010·北京高考·T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同时涉及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思路点拨】理解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概念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思路图如下:【规范解答】选C。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大纲版)分类汇编7 生物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
考点7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10·全国卷Ⅰ·T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命题立意】本题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为基础,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绝对不能循环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实现多级利用,但不是循环利用。
【规范解答】选C。
流经此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微生物也能利用,A正确;在此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能量得以高效利用,B正确;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得以循环利用,但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都不会循环利用,C错误;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物质,属于分解者,D正确。
2. (2010·全国卷Ⅱ·T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命题立意】本题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体现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及功能,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比一般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2)水分较多的地方,生态系统一般比较复杂,微生物代谢一般较旺盛。
【规范解答】选C。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也复杂,A项正确;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结构的主要原因为: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即环境条件分别不均匀造成的,B项正确;我国南方气温较北方高,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强,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需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可重新回归大气,D项正确。
2010-2020高考题分类汇总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2010-2020高考题分类汇总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2019•全国卷II•T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2. (2019•北京卷•T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3.(2019•天津卷•T5)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
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
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4.(2019•江苏卷•T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5.(2019•江苏卷•T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6.(2019•浙江4月选考•T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B.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C.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7.(2019•浙江4月选考•T3)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2010年高考全国课标卷生物(教师版精品)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适用地区:吉林宁夏黑龙江江西湖南辽宁陕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1】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命体。
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具有细胞核。
人体细胞的周期长短差距很大,不是相同的。
【解析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评析】本题考察了生物必修1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查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
不过这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
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答案】D【解析】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但是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
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评析】代谢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部分,需要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掌握扎实。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C【解析】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叶泡。
生态工程练习题
生态工程复习练习一、高考题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2.(2010年高考海南卷)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3.(2008年高考广东卷)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4.(2007年高考四川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新课标+解析):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要证明某种物质是否为遗传物质,就需要把这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完全分离开来,解析: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结果。
HIV)是一种逆转录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上海卷综21.B答案: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D病毒。
下列正确表示)32其中正确的2.(2009·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济宁模拟)下列是关于)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是遗传物质.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BRNA 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32 D.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P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根据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而设计的;在沉淀解析:是遗传物质;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DNA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广东卷4.外壳和大肠杆菌分开。
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种密码子编码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D答案: 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子连续复制若此DNA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3.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n M-1)A.(2为基本单DNA基因的复制是以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基因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复制和表达;1) -M(1/2q B.,位进行的;基因的表达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n q2q)/2-1)·M(1C.(2-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n nqM/2.D(2-1)D【答案】MM DNA,此x==q,,则,占总碱基比例为解析:DNA分子中T为Mq,设总数为x天津卷2.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qxM A.TGU B.UGA C.ACUD.UCU分子。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Word版含解析
考点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2012·浙江高考·T5)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三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
【精讲精析】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旅鼠多时草减少,旅鼠的天敌增加,所以三种生物构成捕食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所以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旅鼠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主要靠外源性因素调节;旅鼠多时草减少,旅鼠的天敌增加后旅鼠减少为一种负反馈调节。
2.(2012·北京高考·T3)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精讲精析】选C。
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因此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故A选项正确;金合欢蚁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因此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故B选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及金合欢树的竞争者,故无法得出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的结论,故C 选项错误;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两者属于共同进化,D选项正确。
2010全国2卷生物试题解析
年高考全国卷Ⅱ生物试题主要围绕教材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及应用能力。
试题难度不高,和年的相比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试题分值与考点分布: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生物部分,题型、分值和试题结构计,和年的相同,总分分。
各题所考知识分布如下:试题特点.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查了考纲要求的重点知识板块本试题依据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考查了生物体使命活动的物质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遗传及生物工程等重点知识板块。
.突出考查考查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对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试题中第题和题主要直接考查了学生对考查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提醒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回归教材,以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为出发点。
选择题第、、也为考查学生对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要准确解答此类题目,不仅对教材知识要熟记,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相关内容,这样才能灵活运用。
.注重对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及推理能力的考查本题第题和第题借助遗传系谱图及相关文字资料,重点考查了学生分析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加式处理、分析推理能力。
.试题难度明显下降本试题基本没有涉及图表分析题,实验设计或实验分析类试题,这在试题难度上大大降低。
试题解析第卷一、选择题、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膜主要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答案:解析: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所需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效应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细胞免疫、一个效应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解析: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细胞)生并分泌的。
效应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答案:[来源世纪教育网]解析: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的多,这与南方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深度解析高考真题】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
2010年全国统一咼考生物试卷(新课标)、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A •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 .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 分子呈环状C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 .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 .有氧呼吸产生的[H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不需要O 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 ]的积累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6分)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 RNA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 的Na +溶液,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第1页(共20页)1. (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2. (6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3. A •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 .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 .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 •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 C .丙D •丁 5.( 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 S 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电位,可观察到()6.( 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7.( 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 A 、B 两组,A 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 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 A 组大鼠后,发现A 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地区汇总
2010年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点击标题、使用链接)全国一(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全国二(甘肃贵州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云南)广东卷山东卷浙江卷福建卷安徽卷湖南卷北京卷陕西卷湖北卷四川卷重庆卷天津卷新课标统一命题省份:(宁夏、海南、吉林、黑龙江)江苏卷说明:暂时缺少全国一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 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 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 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31.(8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2010-2016新课标卷高考真题生物部分分类汇编
目录细胞的分子组成 (2)细胞的种类及结构 (2)物质的跨膜运输 (2)酶和ATP (4)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 (7)细胞的增殖 (10)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 (1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1)DNA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 (11)DNA分子的结构及复制 (12)蛋白质的合成及中心法则 (12)孟德尔遗传定律 (13)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 (17)人类遗传病 (18)进化 (19)植物激素调节 (19)神经调节 (20)体液调节 (22)免疫调节 (22)稳态与内环境 (24)种群和群落 (26)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28)实验 (31)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32)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33)发酵工程 (35)基因工程 (36)细胞工程 (38)胚胎工程 (40)生态工程 (41)细胞的分子组成1、(2013新课标二)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2、(2015新课标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CD细胞的种类及结构1、(2010新课标)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2014新课标一)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3、(2014新课标二)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4、(2016新课标一)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DCDB物质的跨膜运输1、(2011新课标)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2011新课标)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3、(2014新课标一)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4、(2014新课标二)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2013新课标一)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6、(2016新课标一)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7、(2015新课标二)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8、(2015新课标二)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CCBDC CAB酶和ATP1、(2010新课标)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2011新课标)A、B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2013新课标二)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4、(2016新课标一)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5、(2013新课标二)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a﹣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α﹣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6、(2016新课标二)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组.(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 组产物总量______,原因是______.(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特性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ABBC5、(1)淀粉麦芽糖;(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4)GA浓度高对a-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6、(1)B(2)加快(3)不变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呼吸作用1、(2010新课标)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2、(2013新课标二)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3、(2014新课标二)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4、(2013新课标一)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填“C”、“N”或“O”).(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和______.5、(2012新课标)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候,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答案:DCC4、(1)苏丹Ⅲ(Ⅳ)橘黄色(红色)(2)O(3)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5、(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118.1-91.1)-(177.7-172.7)】;(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1、(2013新课标二)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2016新课标二)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3、(2014新课标一)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4、(2011新课标)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5、(2014新课标二)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6、(2011新课标)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A是(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高).(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高、低),其原因.7、(2014新课标二)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8、(2015新课标一)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9、(2016新课标二)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表.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m)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 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______.(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10、(2016新课标一)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答案:DCBBC6、(1)C3化合物(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3)高(4)低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7、(1)0 A、B、C;(2)光强(3)大于(4)光强8、(1)高于C组只用了D组光照时间的一半,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基质(2)光照与黑暗的交替频率ATP与[H]9、(1)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生理活动)不可靠的(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10、(1)光照强度(2)CO2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细胞的增殖1、(2016新课标二)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2、(2014新课标一)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性染科,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着色;(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答案:C2、(1)杀死细胞,并使细胞散开碱染色体(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1、(2014新课标二)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2、(2012新课标)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2016新课标二)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DB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2013新课标一)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答案:CDNA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1、(2013新课标二)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2、(2015新课标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答案:CDDNA分子的结构及复制1、(2010新课标)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C.细胞的DNAD.细胞的RNA2、(2014新课标二)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2016新课标一)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_(填“α”“β”或γ”)位上.(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填“α”“β”或γ”)位上.(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______.答案:BC3、(1)γ(2)α(3)一个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2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标记.蛋白质的合成及中心法则1、(2012新课标)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2013新课标一)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附答案详解详析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附答案详解详析D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选D。
物种的形成一般先经过地理隔离,再达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而直接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比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A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基因频率改变了,就可以说明生物进化了,不一定是有利的变异,故B错;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由于它们本身都是不定向的,所以它们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C错;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从而是种群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而有利的变异就是适应环境的,所以D对。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都有影响解析:选C。
根据坐标题a很明显是一个自由(单纯)扩散的例子,而b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属于脂类,所以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是以a这种方式进出细胞的,所以A错;而且自由(单纯)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所以B错,D也错;b这种方式是需要载体的,故C很对。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有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运输解析:选A。
生物膜功能的复杂性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所以A 对;膜上脂类最多的是磷脂,磷脂组成的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少量的胆固醇,但是没有脂肪,所以B错;光合作用产ATP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且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而呼吸作用的场所有基质有线粒体内膜,都能产生能量,也就都能产ATP,所以C错;核糖体根本就没有膜,所以D错。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1)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1)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3分)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3分)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3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3分)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1:2 C.2:1 D.3:15.(3分)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2分)6.(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2010年高考生物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36 分)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6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6分)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C.丙 D.丁5、(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69 分)29、(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7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T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的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图为考题形式,体现“在不同情景下识别信息,灵活运用知识”的高考要求,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问题。
【思路点拨】关键点:④/③、③/①、③/②的含义。
具体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C 。
④/③表示有机物积累量/同化量,在同化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恒温动物要维持自身的体温,所以其体内积累的有机物要少于变温动物,可见,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③/①表示同化量/获取量,而不是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是后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
③/②表示同化量/食入量,圈养动物一般要求短时间内长大,如养猪,育肥速度越快越好,同化量高就意味着长得快,这个比值高意味着用同样的饲料能够让圈养的动物长的更多。
食草哺乳动物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绝大部分不能被同化,食肉哺乳动物的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等,绝大部分都可以被同化,即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要高于食草哺乳动物。
2.(2010·北京高考·T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同时涉及生物进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思路点拨】理解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概念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思路图如下:【规范解答】选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3. (2010·天津高考·T5)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命题立意】本题以不同生态系统中物种调查为材料,结合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种的丰富度等知识,综合考查考生的图表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三种生态系统中物种数、旱生植物比例等数据,并能分析计算出所需数据。
(2)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规范解答】选D。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
根据表中的数据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类为100×49.1%=49.1小于荒漠草原的80×78.0%=62.4。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表格中只列举了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不清楚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情况,无法比较两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0%,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4.(2010·江苏高考·T11)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2)注意选项中的信息是否与题干相符。
【规范解答】选C。
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无关;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少的能量;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多吃肉食(高营养级)比多吃素食(低营养级)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则少吃肉食可减少粮食消耗;节省肉食的目的是减少粮食的消耗,而不是捐献肉食。
5.(2010·江苏高考·T14)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命题立意】本题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载体,考查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规范解答】选B。
小草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作为生产者的小草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同时可能与其他植物构成竞争关系,因此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小草所含的基因属于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因而其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某种害虫的天敌可能栖息在小草中,从而得到保护。
6.(2010·江苏高考·T1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表所示。
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思路图示如下:解释【规范解答】选D。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为陆生植物,菖蒲、芦苇、睡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中典型的植物,由此判断A项正确;植物种类由改造前的20种变为改造后的30种,由此判断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由改造前的10%变为改造后的20%,由此判断C项正确;此生态系统改造后的植物优势种不是经济作物,由此判断D项错误。
7.(2010·江苏高考·T24)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有()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C.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细胞工程的分类及各项技术的具体操作。
(2)细胞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规范解答】选A、B、C、D。
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有利于产物的积累和分离,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由此判断A项正确;大量培养愈伤组织,从愈伤组织中直接提取药用成分,由此判断B项正确;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从组织培养苗中获取药用成分,由此判断C项正确;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大面积种植,增加数量,由此判断D项正确。
8.(2010·海南高考·T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的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关键点:(1)生态系统和群落概念的区别。
(2)四大种间关系的理解。
【规范解答】选D。
该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物的生产者;鸭可以捕食害虫以控制害虫的数量;杂草和水稻会竞争稻田中的养料和生存空间;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等各种生物不能组成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9.(2010·广东高考·T26)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
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表中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 的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命题立意】本题以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关系为题材,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关键点:(1)二氧化碳固定和释放的生理过程。
(2)碳平衡的原因和碳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及危害。
(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规范解答】(1)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2)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生态系统吸收CO2的量和释放CO2的量相等。
表中的A时期,生态系统吸收CO2的量和释放CO2的量相等。
(3)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碳平衡,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而出现温室效应。
(4)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葡萄糖。
【参考答案】(1)光合呼吸(2)A 碳吸收量等于碳释放量(3)稳定性(或碳平衡) CO2(4)光反应葡萄糖10.(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T31)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 c d→→,a与b的关系如图所示,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
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_ ,种群密度减小的种群是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的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