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等待讲解。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形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2017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届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现实‛与‚历史‛‚未来‛形成对应关系,尽管历史和未来题材创作同样可以表达现实意蕴,但现实题材创作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更为直接,更容易对社会现实产生显见的作用,因而,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用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创作,这是很自然的,也有利于文学创作获得强盛的生命力。

现实主义的本意包括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如实写照现实的要求。

肯定这一要求,表现了国家的自信。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主流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同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国际声誉,正说明现实主义道路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繁荣发达的主要途径。

当然,现实主义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样态,近年来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在相当规模上带来了浪漫主义创作的新气象,打破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但现实主义创作依然是体现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和最高水平的创作。

特别是在反映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报告文学创作为代表)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小说创作为代表)两方面,具有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无法比肩的优势,更集中地显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现实主义的力量,体现于其深厚的美学价值。

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如实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正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doc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doc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钟)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一、(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B.枯.竭骷.蝼估.计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阖D.矩.形沮.丧狙.击踽踽..独行前倨.后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的一组是...别字A.黯淡好高骛远焕然冰释初生牛犊不怕虎B.憔悴仗义执言痛心疾首防患于未然C.洗练琳琅满目各行其事迅雷不及掩耳D.晦涩振聋发溃高屋建瓴放之四海而皆准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美国向伊朗施加压力,企图伊朗放弃其核努力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核查。

②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

⑧充分正视,积极应对,中国出版产业必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应该成为文化信息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A.促使披露只有/而且 B.迫使透露只有/而且C.促使透露只要/并且 D.迫使披露只要/并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这场战争来看,美国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就擅自行动,可能使战后的结果与美国本身意愿大相径庭....,也就是说,美国这次擅自攻打伊拉克将得不偿失。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减轻考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考生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两全其美....。

C.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D.既破世界纪录又拿金牌的北岛康介在比赛中有一种不认输的拼劲。

对于这一点,从中学二年级起开始指导他游泳的平井教练赞不绝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萨达姆总统的两个儿子被打死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考试题 七年级 语文 A 卷(100分)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1)你只会感到更高mi ǎo( )、深远,并让q ī( )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 )。

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行影不离 昂然挺立 人声鼎沸 头晕目眩 B. 无可奈何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喜出望外 C. 浑为一谈 走投无路 煞有介事 廋骨嶙峋 D. 秋风潇瑟 美不胜收 咄咄逼人 废寝忘食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3分) 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全__________ 上一道银边。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 .委屈 镶 随意 B .委曲 嵌 随便 C .委屈 镶 随便 D .委曲 嵌 随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 、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 、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 、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3分)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

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

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王八蛋!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6、填空。

(10分)(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A ={x ||x +1|=x +1},B ={x |x 2+x <0},则A ∩B =( ) A .(-1,0) B .[-1,0) C .(-1,0] D .[-1,0]2.满足M ⊆{a 1,a 2,a 3,a 4},且M ∩{a 1,a 2,a 3}={a 1,a 2}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D .43.设集合P ={x |x 2-x -2≥0},Q ={y |y =12x 2-1,x ∈P },则P ∩Q =( )A .{m |-1≤m <2}B .{m |-1<m <2}C .{m |m ≥2}D .{-1}4.已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x 2+1x ,则f (-1)=( )A .-2B .0C .1D .25. “a ≤0”是“函数f (x )=|(ax -1)x |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m ≤1,则x 2-2x +m =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 ④“若A ∩B =B ,则A B ”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A .①②B .②③C .④D .①②③7.已知命题p :∃x ∈R ,使sin x -cos x =3,命题q :集合{x |x 2-2x +1=0,x ∈R }有2个子集,下列结论:①命题“p ∧q ”是真命题;②命题“p ∧(綈q )”是假命题;③命题“(綈p )∨(綈q )”是真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8.设函数f (x )=13x -ln x (x >0),则y =f (x )( )A .在区间(1e ,1),(1,e)内均有零点B .在区间(1e,1),(1,e)内均无零点C .在区间(1e ,1)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D .在区间(1e ,1)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9.函数y =log a (|x |+1)(a >1)的大致图象是( )10.已知函数f (x +1)是偶函数,当x 2>x 1>1时,[f (x 2)-f (x 1)]·(x 2-x 1)>0恒成立,设a =f (-12),b =f (2),c =f (3),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b <a <cB .c <b <aC .b <c <aD .a <b <c11.函数f (x )=2x |log 0.5x |-1的零点个数为( )A .1B .2C .3D .412.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f (x )=x 2-2ln |x |B .f (x )=x 2-ln |x |C .f (x )=|x |-2ln |x |D .f (x )=|x |-ln |x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017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

2017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

2017年甘肃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word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缺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语文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丛书创办之际,正值所谓的“丛书热”蔚然成风,形形色色的“丛书”大多务求畅销和轰动,换句话说,叫做“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乙)出版家们眼睛盯着海内外流行思潮和时髦文化,争相拉编、著、译者,划势力范围。

当此之时,湖南的出版家们却独县慧眼,留意于一个受冷落的角落一—那些数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于学术一偶的博士和博士研究生。

但湖南的出版家们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惜每年破财数十万元,来扶植身陷困境的学术文化。

在创收生财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岁月里,这样的举动犹如空谷足音,令人感佩。

在普遍的学术劫难中,此举也许只是杯水车薪。

(丙)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感谢出版界的有识之士,感谢他们在一个学术寂寞的时代,曾经以真诚的帮助抚慰过学术的寂寞,为中国学术抢救了一些有价值的财富。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蔚然成风B . 扶植C . 空谷足音D . 抚慰(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2. (6分) (2020高二下·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性滋生孕育了传统乡村文化,尽管其中也存在着文化的封闭性、依附性、滞后性、等级性等缺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传统乡村文化思想价值的认知。

传统乡村文化的思想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方面,对传统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乡村文化倡导的注重实际是对农耕生活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务实劳作思想的提炼与总结。

中国农民有着天然的脚踏实地、勤奋劳作的精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于事无补,做实事必有收获”的道理。

甘肃省静宁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二上·应县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

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

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甘肃省静宁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

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

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

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

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生所有自然现象的‘原生的自然’中的人。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

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

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

正如同曼德所说:“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事实上,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

……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

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

”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根。

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

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

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

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月调研考试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月调研考试试卷

甘肃省高三上学期语文1月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大运河是先人赠给我们的需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流动文化。

2500 年来,它是运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生存的沃土,见证了两岸人民痛快淋漓的劳作场面,也承载了两岸人民滚滚而来的乡愁记忆。

随着大运河进入世遗时代,千年运河需要出使新征程,勇担新使命,焕发新生机,这些是其不可回避的历史选择,(),这也将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依据。

我们要援古证今,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运河文化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运河生态休闲绿带。

这需要通过把运河两岸景区勾连起来,放大旅游功能的方式,协调重组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时抓住运河通水复航的机遇,引进民间资本与政府共同建设,使人与运河和谐共生,从而衍生出相关产业。

《遇见大运河》就是运河相关产业的典型代表,历经三年的创作打磨,以现代舞形式展示了大运河被开凿、被建设、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包含了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对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运河承载千年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厚重遗产,它定要与当地环境协调,与当地居民生活适应,才能获得新生。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使我们确立新的选择B . 新的选择要求我们确立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C . 我们确立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体现着我们的选择D . 我们对新理念和新思路的确立,影响着我们的选择(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B . 我们舔盐,眼睛看着远方,但谁也不敢嚼盐。

嚼——盐?那可太厉害了。

C . 长长的一带沙滩上,满放着些藤篓子——实在是些轿式的藤椅子……D .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上册

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中学届高三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上册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趋式微。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似乎还不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B.小说在前面介绍油灯妻儿以及邻居家小百岁的悲惨遭遇,为后文作铺垫,让读者明白牛大爷成为哑巴的原因,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小说现实性强,赞美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大爷,批判了某些党员干部借精准扶贫之名,搞形式主义,大吃大喝,不为民做实事,是“苍蝇老虎”。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第Ⅰ卷一、古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6分)黄庭坚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

举进士,调叶县尉。

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税),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实录》成,擢起居舍人。

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

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

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

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

至是首问焉。

对日:“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凡有闯,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骶(歪曲,枉曲)法。

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

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送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留待讲解。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

《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

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

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

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孟轲,邹人也。

”“荀卿,赵人。

”书老、庄亦不名,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庄子者,蒙人也。

”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孙子武者,齐人也。

”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

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

《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辟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

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验的更新。

②海洋意象与海洋经验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陌生。

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容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

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

诗人用想象中的春暖花开遮蔽了对大海本身的恐惧,拒绝了直接面对大海不测的幽深与辽阔。

这种对于海洋的眺望式书写构成了审美经验与生存经验的双重自闭。

在眺望中,海洋成为陆地的中断而不是延伸,作为陆地的限制而不是开放。

用黑格尔的话说,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③现在,到了必须与海发生积极关系的时刻。

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的眺望与想象,而是真正地朝向海洋,投身海洋,置身于大海之中。

“一带一路”倡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沙抒怀》《诗遇三沙》《海天集》等诗集的陆续出版,展示了诗人们跃过陆地的边界,朝向海洋,投身大海的积极努力。

诗人们终于摆脱了眺望式、观光式、想象式的海洋书写,而真正让海洋作为一种诗歌元素内化为诗人的生存视野,从而在诗歌中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感受与诗歌审美经验。

④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验的开拓。

在诗歌中,海洋成为祖国的具体构成部分,被诗人具体地感知。

诗人李琦在《三沙笔记》中写道:“祖国在此,有了颜色、气味、形状和声音/蓝色的系着白浪花飘带的祖国/贵重的被波浪簇拥的乡土。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甘沟中学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

它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顾名思义,皮影是以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在中国,不少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的最大障碍。

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个影人的制作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同时,成品座位号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湿热的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

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皮影戏对表演者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

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还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月考语文试卷2016年9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易善峰《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

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

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

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

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的黄河(兰州)达1000公里。

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

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

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

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

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

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业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

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

‛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

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

‛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沙直上白云间‛(集作‚黄河远上白云间‛)。

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

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

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有删改)1.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一句是(3分)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C.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只是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

D.《凉州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而“黄河远上白云间”虽富有美感,但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凉州词》诗中第—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已,原因之一是评赏的角度不同。

B.作者旁征博引,用详实的资料来证明王之涣的原诗是“黄沙直上”,同时也否定了在研讨诗作时,将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到诗作中而违备作者初衷的做法。

C.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D.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3.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就是“黄河远上”富于美感。

B.王之涣写出《凉州词》这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是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

C.竺可桢、刘永济、尹赞勋对“黄河远上”说作正误辨析具体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分析研究诗歌要尊重历史实际的思想。

D.研究古代诗文,应该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状态,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

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

高祖徽,周河内太守。

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

父咤,隋昌州长史。

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

隋大业中以常调①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

今欲汝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

‛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

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

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

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

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

‛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

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

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

‛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

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

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

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

寻薨,年四十六。

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

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

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旧唐书·杜如晦》有删改)注释:①常调:按常规迁选官吏。

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B.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C.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D.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5.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3分)A.杜如晦家世显赫,世代为官。

曾祖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父曾任河内太守,祖父任温州刺史、工部尚书,父亲曾任昌州长史。

B.杜如晦聪慧明达,深受器重。

隋朝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另眼相看,说他是栋梁之材。

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在秦王府众人被外迁之际,奏请把他留下。

C.杜如晦功勋卓著,多次被封赏。

在跟随太宗征讨天下之际就被高祖封为建平县男,待太宗即位后,升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D.杜如晦生前辉煌,死后亦荣耀。

他死后,太宗很伤心,三日不朝,追赠他为司空。

在第二年他的忌日当天,太宗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慰问他的妻子儿女。

7.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5分)(2)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千秋岁①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

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根据题意,请补写恰当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