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含答案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 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科学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标】认识记忆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四大发明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高度发达的原因。
【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
使用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传统科技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成就辉煌。
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通的生产力。
【考点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启示国家的统一和政局稳定,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民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
各民族互相学习,广大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科学家积极进取、勤奋钻研。
【练习】1.[2014·重庆卷]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4·北京卷]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3.[2014·北京卷]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1卷):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草书
行书 的放纵, 既有 审 美 价 值, 又 具 实用价值
㊀ 的规矩和草书 兼具������ ������㊀ 楷 书 ������
㊀ 素
梦“ 四部最为著名㊂
王羲 之㊁ 颜 真 卿㊁ 苏 轼㊁ 赵 孟 ㊁文征明
( 三) 绘画与戏曲艺术
㊀ ㊀ ( 二 )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 从‘ 诗经“ 到唐诗
a. 发展:早期采用的是算筹, 后来演变为 ⑩㊀ 算盘 ㊀ ㊂ 明清时
a.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㊁ 月食㊁ 太阳黑子及哈雷彗
������������������������������������������������������������������������������������������������������������������������������������������
������������������������������������������������������������������������
������������������������������������������������������������������������������������������������������������������������������������������
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㊂
代表 特点 王勃㊁陈子昂 孟浩然㊁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高适㊁岑参
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㊁科技㊁文化交流㊂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政策与人才支持㊂ 技在 16 世纪以后走向衰落㊂
初唐
盛唐
高中历史专题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基础牢固1. 秦汉此后 , 官府基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 这一称号来因为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 工作用具B. 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 工作性质剖析 : 秦汉时期 , 我国主要的书写资料依旧是竹简 , 需要用刀把文字刻在上面 , 因此 , “刀笔吏”的称号本源于他们使用的书写工具。
答案:A2. 祖先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 但这也反响第一版写工具的落后。
在中国古代, 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 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应始于()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代剖析 : 西汉时期我国已发了然造纸术 ,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 , 纸张取代竹简成为更加便利的书写工具。
答案:C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中促进了地理大发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活字印刷术D. 造纸术答案:A4.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的炼丹表示图。
这种以炼出“神丹妙药”为目的的做法却以致了一项伟大的发明 , 这项发明是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5. 今天象棋中有“炮”和“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 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
这一变化说明()A.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B.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C.宋代发了然火药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答案:A6. 以下列图是我国868 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局部 ) 。
作为实物质料, 它可以用于研究()A.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状况B.植物纤维纸的最初应用C.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D.胶泥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答案:A7.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升了印刷效率,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A. 蔡伦B. 祖冲之C.毕昇D. 李时珍答案:C8. 中国古代 , 力学知识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水利工程、船舶制造等亲密相连, 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观察、天然晶体等息息相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第15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 [2014·北京高考]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 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 《九章算术》、罗马法C.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 《春秋繁露》、《理想国》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东西方的文化成就。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秦”是中国对古罗马的称谓,《九章算术》和罗马法分别属于东汉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B项正确。
A项分别属于北宋和近代英国的科学技术成就;C 项分别属于东汉和波兰的哥白尼的科学技术成就;D项分别属于西汉和古希腊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2. [2014·重庆高考]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本题考查造纸术。
从材料信息看,江南因为竹子多,人们对还魂纸“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说明还魂纸主要在北方生产,排除①,即排除A、B两项。
“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制造还魂纸要简单得多,排除③,排除D项。
②④说法正确,选C项。
答案:C3. [2014·江苏高考]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材料反映了五代后唐开始雕版印刷“九经”,宋代官府与民间书版数量剧增,表明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故C项正确。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科技的成就测试题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科技的成就测试题及答案第十三单元第3讲古代中国科技与学、艺术的成就[ 课时作业 ]命题报告考查点难易度简单中档稍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3、 452、11古代学发展6、 87古代艺术的发展910、12一、选择题1.《天工开物》中记载“ ( 成分 ) 以消石 ( 硝石 ) ,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 承受 ) 之,魂散惊而魄齑粉( 粉身碎骨 ) ”。
中提到的是()A. 火药B. 造纸术 . 磁石 D. 印刷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制作火药的成分以及“其出”后的状况,可知其应是火药。
答案: A2. 古代的中国被西方学者称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下列图片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 .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识记能力。
以上四项都是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或领先的科技成果,都能证明中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选 D。
答案: D3.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
这部图书应该是 ()A.《齐民要术》B.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甘薯是明朝时从菲律宾传入中国的,所以记载其特性的是明朝的农书《农政全书》。
答案: D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 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 不误农时,因地种植.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 勤劳致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意题中引,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生产要按照天时、地利进行,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答案: B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 19 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科技的成就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科技的成就测试题及答案第十三单元第3讲古代中国科技与学、艺术的成就[课时作业]命题报告考查点难易度简单中档稍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3、452、11古代学发展6、87古代艺术的发展910、12一、选择题1.《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
中提到的是 ( )A.火药B.造纸术 .磁石 D.印刷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制作火药的成分以及“其出”后的状况,可知其应是火药。
答案:A2.古代的中国被西方学者称为“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下列图片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识记能力。
以上四项都是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或领先的科技成果,都能证明中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选D。
答案:D3.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
这部图书应该是 ( )A.《齐民要术》B.《氾胜之书》 .《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甘薯是明朝时从菲律宾传入中国的,所以记载其特性的是明朝的农书《农政全书》。
答案:D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意题中引,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生产要按照天时、地利进行,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答案:B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止任何外明传入.中国古代明并不是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明的深刻反思解析:题干材料直接表现的意思是中国人很少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思考。
山东省乐陵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专项练习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A.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B. 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C. 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D. 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答案】B【解析】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吸收和认可,说明中原文化影响不断扩大,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不能得出民族大融合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原文化的影响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往往出现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等,促使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A. 日本派出遣唐使B. 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C. 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D. 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2.“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A. 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 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 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 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3.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
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A. 造纸术的发明B.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C. 市民文学的兴起D.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4.在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印刷术所起的促进作用是A.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B. 推动了文艺复兴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D. 打败了骑士阶层5.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发明于宋代的是()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术6.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中国古代历法()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7.)②③④①②④③①③②①④④②①③8.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四次发现西汉时代存在麻纸的事实,证明我国在西汉时代就已经发明造纸术。
但出土的西汉麻纸,没有一张是写过字的,并且直到东汉初年,人们主要书写工具仍是竹简。
对此最合适的推论是麻纸()A. 推广难度较大B. 未被用于书写C. 没有竹简方便D. 出土数量巨大9.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日历)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练习含答案
文学成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2.文学折射时代。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B. 《离骚》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C. 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D. 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3.“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
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表明明清文学A. 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B. 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C. 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D. 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4.明中叶至清初,士人不仅参与小说的创作,还积极参与小说的传播。
有的直接受雇于书坊,为其编撰、校订小说。
如邓志谟是个多产的作家,在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辖区)书坊担任塾师,同时担任编辑工作,长达二十余年。
这反映出当时A.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沦丧B. 文化的商业性趋势C. 城市工商业的普遍繁荣D. 科举制度影响下降5.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
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
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
”《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A. 通俗易懂、豪放飘逸B. 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 平实浅近、句式工整D.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6.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练习含答案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219届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练习含答案文学成就(本大题共题)清朝黄周星议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可是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但是已。
”“制曲之诀无他,可是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切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川,境界悠久C.句式齐整,语言精华D.内容丰富,一应俱全2. 文学折射时代。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离骚》抒发了作者伤时感事之情,拥有现实主义风格汉赋和唐诗是国家一致、经济繁华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知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摆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偏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解情理。
他们文学看法的颠簸如同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究保持着一种超稳固的均衡状态。
”这表示明清文学A.拥有大逆不道的时代特点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D.仍旧遇到理学的较大影响明中叶至清初,士人不单参加小说的创作,还踊跃参加小说的流传。
有的直接受雇于书坊,为其编撰、校订小说。
如邓志谟是个多产的作家,在建阳(今福建省南平市辖区)书坊担当塾师,同时担当编写工作,长达二十余年。
这反应出当时A.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沦丧B.文化的商业性趋向C.城市工商业的广泛繁华D.科举制度影响降落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述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情景:“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
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
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
”《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A.平常易懂、豪迈俊逸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平实浅显、句式工整D.辞藻华美、手法夸张清朝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缔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因为此。
”这从侧面说明()A.平常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B.清朝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小说是致使社会杂乱的主要原由D.文化专制阻挡了清朝小说的发展“七月亨葵及菽。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突破(含解析)
专题 0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考展望:本专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高考要点考察的内容。
突出史料实证、时空观、家国情怀等核心修养考察。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着重考察古今中外文化的联系与比较。
所以特别要注意从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影响、古代中外文化沟通等角度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考点一:(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高考真题回首1.( 2018 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 3)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概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拟订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系统B.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华的结果D.遇到了宋明理学的推进【答案】 B【分析】由资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拟订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多半是由国家或许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B 切合题意;资料反应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表现政治制度的影响, A 不正确;资料没有波及商品经济发展的有关信息, C 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定联系,D不正确。
【分析】试题剖析:此题是一道开放题,抓住的就是主要问题,忽视次要问题,所以把我的主线就是对照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得出来就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环绕这个来谈绝对没问题。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与沟通.高考展望题:1.宋朝此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种类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朝及其以前极低的地图保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少传承形成了显然的差别。
这一“差别”的形成主要由于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推行C.指南针的应用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答案】 B2.“自唐末五季以来,始为印书,极(意为最)于近世,而闽、浙、蜀之锓梓(刻书板)遍天下。
高一历史科技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科技成就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中国古代某项手工业工序示意图(局部)。
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根据图片中的斩竹漂塘,可知是造纸术;BCD与图片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2.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突出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欧洲有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A项正确;B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世界,故B项错误;C项是蒸汽机的改良,D项是新航路的开辟,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的影响3.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加速了文化进程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中“针盘”是指指南针,指南针传到欧洲后,被用于远洋航行,促进了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指南针4.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
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
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
”他强调的是()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选编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解析版
2019年高考模拟历史精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指南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指向仪器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战国时期人们在海上航行用司南区分方向B. 哥伦布在“风雨冥晦时〞用指南针进行航行C. ?武经总要?记载了用磁石摩擦制成指南针的技术D. 明代航海家郑和用支撑式指北罗盘远航西非B指南针普遍用在海上是在宋代 ,故A项错误.指南针外传是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 ,因此哥伦布已经使用指南针区分方向 ,故B项正确.?武经总要?主要介绍宋以前的军事制度、思想和武器 ,与指南针无关 ,故C项错误.罗盘是一种风水探测工具 ,并不是用于航海的工具 ,故D项错误.应选B.此题考查中国四大创造.考查指南针的外传与运用.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之际 ,传到阿拉伯 ,然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后来欧洲演变出旱罗盘 ,再於明代时经日本传回我国.指南针对西方最大的影响莫过于西方开始海外大探险.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 ,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仑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开展的进程 ,为资本主义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 ,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AA.结合所学知识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生产力开展缓慢 ,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高 ,因此使科技开展缺乏动力 ,这导致实用性科技兴旺 ,科学理论成果较少 ,科技停留在实践的水平上 ,缺乏理论支撑.B.结合所学知识,“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是由自然经济开展水平导致的 ,这与题干中“根本原因〞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同样是由自然经济开展水平导致的.D.结合所学知识,“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是阻碍古代中国科技开展的原因之一 ,并非根本原因.应选A.此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解答此题需要正确把握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并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中“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这一原理.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开展的特点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难度中等.3.在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 ,至唐末用于军事 ,到宋代那么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 ,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 ,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 ,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根底上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高考通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随学考、高考同步化新趋势,从学考、高考两个维度设计训练,考点、考法全面覆盖,科学设计梯级序列化训练,辅助跳出题海,实现高效演练。
高中历史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
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
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
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相关问题。
一、选择题11.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A.注重实验B.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C.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均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2.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杰出成就,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外来科技排斥和不兼容,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体系B.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富含理性探索精神D.其不断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紧密关系3.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
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
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B.儒家不重视科技C.重农抑商政策实施D.农耕经济高度发达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秦汉以后,我国历法越来越精确。
材料二元代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
这主要是因为()A. 商业经济的繁荣B. 教育事业的发展C. 政治体制的改革D. 科学技术的进步2.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
这表明他们()A. 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B. 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C. 周于治学应重思想或学术的偏见D. 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 落后于西方国家B. 求善而不存真C. 缺乏理性精神D.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4.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
对此,李时珍说东汉时此药未人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
况仲景未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中矣!这体现了李时珍()A. 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 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C. 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 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5.费正清所著的《中国新史》中引用研究者的观点称:“中国算盘的计算效率尽管惊人,却只限于十二位数左右一次数组计算,不能做高级代数计算。
…‘中国在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
”这一观点认为A. 算盘限制了古代中国数学发展B. 算盘的普遍使用开始于明朝C. 算盘便利了古代中国商品交易D.算盘是外国传人的计算工具6.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
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
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 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 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 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7.)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D. 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突破8.造纸术发明于汉代,8世纪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含答案
1 / 3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 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
A. 日本派出遣唐使
B. 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 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 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2.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
可或缺的材料。
”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 A. 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 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 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 D. 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3. 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
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
A. 造纸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C. 市民文学的兴起
D.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4. 在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印刷术所起的促进作用是
A.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B. 推动了文艺复兴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 打败了骑士阶层
5.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发明于宋代的是( )
A. 火药
B. 指南针
C. 造纸术
D. 活字印刷术
6. 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
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中国古代历法( )
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7.
)
②③④① ②④③①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8.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四次发现西汉时代存在麻纸的事实,证明我国在西汉时代就已经发明造
纸术。
但出土的西汉麻纸,没有一张是写过字的,并且直到东汉初年,人们主要书写工具仍是竹简。
对此最合适的推论是麻纸( ) A. 推广难度较大 B. 未被用于书写 C. 没有竹简方便 D. 出土数量巨大
9. 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日历)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
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 ②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③民间私印有损朝廷权威 ④私营商业活动比较活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
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对知识分子政策。
为防止骄兵悍将
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
这说明( )
A.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 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 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文化的交流加深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政体的本质差异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 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
“夷狄”视作人类。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材料二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
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信出版社集国内权威学者历时10年领力打造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反映了最新学术进展和社会现状,以明晰、中立的角度重述5000年中国的历史,理清中国历史演变的关键脉络:
——摘编自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含答案1. D 2. D 3. D 4. B 5. D 6. A7. B8. A
9. C10. C11. B12. B
13.(1)夷狄观:从称洋人为“夷狄”,蔑视洋人到不再使用“夷”,认同英国的平等地位.
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和英国的据理力争.
(2)认识:“保存国粹”,固守中国传统文化;“醉心欧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史实:封建顽固派因循守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因素:中西文明的交流碰撞中,逐步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
14. 示例一
论题:隋唐时期是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开明开放时期。
论证: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当时形成了以中
国文化为核心的亚洲儒家文化圈。
既反映出世界帝国的特点,也展现出先进性特色。
隋唐时期,既有中国
文化影响亚洲各国,影响世界,同时也接收了世界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的文化等,展
现出开明性和开放性特色。
所以,隋唐时期是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开明开放时期。
示例二
论题:宋朝是个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论证:宋朝初期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掌管地方行政,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
文官大兴,科举制完善,文官政治形成,促进宋朝文治大兴,文化高度繁荣,科技
领先。
但中央集权制度,也导致了冗兵、冗官、冗费,军事上更戍法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局面形成,
重文轻武,武将和军队自主权丧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对比劣势突出,国内由于人民负担重,起
义不断,宋朝危机重重。
所以宋朝是一个繁荣与危机并存的时代。
示例三
论题:近代中国是危机与变革共存的历史。
论证: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国门洞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与阶级矛盾加速了清王朝
的危机。
在与西方国家斗争与交往中,有识之士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到洋务派进行了师夷长技
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促进中国首次近代化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形成了“同光中兴”的局
面。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西方国家全面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
列的救国探索;维新派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义和团运
动是下层民众的救国壮举,粉碎了西方国家瓜分中国的迷梦;清政府顺应形势,进行主动的改革,促进中
国近代化加速。
(若列举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所以近代中国是危机与变革共存的历史。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