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作业1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发明最新考古表明中国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同时证明西汉时期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同时存在。

2.改进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3.传播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掌握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之后传往欧洲。

4.影响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原理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功能方向测定。

3.过程4.传播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5.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东晋时期,火药开始出现。

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清代用铜活字印制了《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4世纪末,欧洲开始出现印刷品。

4.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化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化
–使信息的纪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极大推动了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司南 (战国)
宋· 指南针
今 天 的 指 南 针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及应用: • 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 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 车、指南鱼等。 •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 针,应用于航海。
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
龟甲、兽骨、竹 简、木牍、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 不易携带
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 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布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
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 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
北京奥运火炬 设计,具有鲜明中 国文化特色的造型 外观。 北京奥运会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 感来自中国传统的 纸卷轴。纸是中国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通过丝绸之路传到 西方。人类文明随 着纸的出现得以传 播。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 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纸的发明
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3、传播:14世纪初,由阿 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印刷术的进步
在印刷术发明前, 人们用手抄书,既 费时耗力,又易出 错。到隋唐时期, 人们从印章和拓石 中受到启发,把字 雕刻在木板上,使 它成为反的凸字。 然后刷上墨,铺上 纸,一张一张地就 印成了,它大大方 便了文化地传播。
1、雕版印刷术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 的《金刚经》是最引 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 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金刚经》被认为是世 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 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义人民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义人民版

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知道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1.原因秦汉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为主的书写材料多有不便:竹木简牍太重,不便流行,也不便收藏;丝织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2.发明、改进(1)发明:□01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书写用纸。

02蔡伦制成“蔡侯纸”。

(2)改进:东汉时期,□3.传播03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

公元□4.意义(1)地位: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04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作用:使□思维点拨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并非发明造纸术,教材中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证明西汉早期已经出现了纸。

而且造纸术在中国四大发明中外传最早。

纸取代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含义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

2.发明01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最初的指南仪器。

(1)□(2)北宋《武经总要》提到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其带有磁性,可以指向南02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方的指南鱼;沈括在《□3.外传: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4.意义03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2)为郑和远航□04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3)为□05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06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思维点拨“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指南针在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条件(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01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2)对□02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人民版必修

2.应用 (1)___唐__末____ 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 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13世纪,火药传入__阿__拉__伯____国家,后传入欧 洲。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 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2)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3)明代中期又出现了铜活字,清代用铜活字印制了 《古今图书集成》。 3.传播:中国印刷术经____波__斯_____传到西方,14世纪 末,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4.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 纪以及__文__艺__复__兴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主旨 中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中国古代科技以四大发明
为代表,注重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但缺乏理论分析 和 实 验 精 神;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 发 展 的 产 物,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艺术体系。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主要表现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 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封建社会后期,中国自然科学 渐趋落伍。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在艺术上达到了相 当高的水准,且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绘画与诗文、 书法、篆刻相互渗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特别提醒 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古人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发 明的。中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实际上是一块指南石。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铁器做的指南仪器。这说明中华民族是一 个勤劳智慧、富于创造的民族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 (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掌握了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 的知识。 (3)东晋时期,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

2024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跟踪检测人民版必修3

2024年高中历史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跟踪检测人民版必修3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独创是( )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书写材料的一次宏大革命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打算了条件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可推断这项独创是造纸术。

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造纸术与文艺复兴相距太远,A、B、D三项都可解除,故选C项。

答案:C2.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

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状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 )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起先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印刷术的独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解析:材料表明“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被后人独创了成语“信口雌黄”“口中雌黄”,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与纸的应用有关。

故选A项。

答案:A3.(2024·株洲期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象棋中威力最大的“车”处于交通最不便利之处,“马”虽无绊脚之碍却毫无前途出路可言,“炮”虽四面通畅可是除了打对方马并无其次炮架。

下图“车”“马”“炮”布阵方式基本定型,最早可能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解析:据材料“车、马、炮布阵方式基本定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火炮用于军事斗争最早在宋代,故C项正确;汉朝没有运用火药武器,故A项错误;唐朝也没有运用火炮,故B项错误;元朝不是最早运用火炮的朝代,故D项错误。

答案:C4.(2024·河北武邑中学月考)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先,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解析:纸的独创是在汉代,在汉代之前竹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所以从汉代起先,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A、B、D三个选项在时间上均是不符合题意的,均解除。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

2018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人民版必修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目标导航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针,进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唐代农耕文明的繁盛.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答案:解析: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出现于北宋时期,故、两项可以从时间上排除;指南针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项正确;西欧国家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战胜封建贵族与火药的传入有关,故排除。

知识点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培根说:“(中国)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里培根所说的改变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主要是指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方面的影响。

四大发明中对战争影响最大的是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相”退出历史舞台源于内阁的设置.“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战国史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跟中国古代游戏象棋的发展相关的历史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火炮最早出现在唐末;丞相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明朝初期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措施而非后来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而“楚河、汉界”源于秦朝末年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之争的历史。

知识点四印刷术的进步.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

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小说在社会上流行.造纸术的发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印刷术的进步答案:解析: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因此出现“藏书数量最多者”现象。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在汉朝,不符合题意。

小说在社会上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

.某学习小组在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将印刷术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印刷史上的革命——□□□□□。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1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件1人民版必修3

徐光启
徐光启和利玛窦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分为12目, 包括:农事、水利、种植、牧 养、制造等方面内容,还介绍 了17 世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 原理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 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 方面,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 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
黄帝像
《黄帝内经》,编撰于 战国成书于西汉,分《素 问》《灵枢》两部分。该 书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 础。中医学五大核心论— —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 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 天人学说都源于此书。
西方人对推四动大了发世明界是文如明何的评进价程?
角度三:中国人眼中的四大发明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拿来当饭吃。
—鲁迅(中国)
欧洲人利用火药技术制造了近代枪炮,开着利用指南针导
航的近代军舰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而我们只有用血
《农书》,又称《王 祯农书》系元代一部重 要的农业著作。由三部 分组成,第一部分 “ 农桑通诀 ” ,即农 业通论;第二部分“百 谷谱”,这部分属于作 物栽培个论;第三部分 “农器图谱”,是《王 祯农书》的重点。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徐光启(1562—1633) 明朝进士,热心学习和 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并 努力使之与中国的传统 科学技术融会贯通。他 曾组织人编写恒星图, 主持编译《崇祯历书》, 并同传教士利玛窦合译 了《几何原本》。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纸质地图
四大发明之造纸术
纸的发明
夏商
周秦
西东 汉汉
三 国
西 晋
东 晋

北隋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素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素材人民版必修3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素材宋朝的100项创造发明“火[河蟹]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河蟹]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宗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卡尔.马克思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

人们将看到,这些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这三大发明古人并不知道,它们的起源,即使现在仍模糊不清,无人知晓,它们是:印刷术、火[河蟹]药和磁铁。

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指南针(指南针的制[河蟹]造技术在沈括(公yuan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

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2、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使人类战争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

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4、钻探深井技术(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

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5、纸币(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1023年的成都。

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人民版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纸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3.外传: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影响(1)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1)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3.意义(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1)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2)从商周到汉代,人们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3)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应用(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

(3)明代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3.传播: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四、印刷术的进步1.演进(1)雕版印刷术: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2.传播(1)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最新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最新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目标导航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一、纸的发明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1.概况(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史记》B.《汉书》
C.《唐书》D.《清史稿》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有关火药武器的历史,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由此可知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在唐朝。故选C。
6.1965年在浙江××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该残页证明( )
2.战国时学者惠施外出游学时身后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以后携书不便现象改变得益于发明了( )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
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术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竹简作为书写载体的不便,改变这种现象应首先得益于造纸术的发明。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作业1人民版必修3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选择题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二、自我测评(教材P30)
简要总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科学成就和文化影响。
提示:造纸术的发明及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且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在发明后广泛应用于军事,对世界军工科学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4.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1819年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材料读完后,你的结论是 ( )
①活字的原料丰富 ②服务对象广泛 ③技术逐渐进步
④中国印刷术技艺水平一直领先世界
A.①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B。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片活字的原料有铜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可知①正确,从内容可以看出②正确,从印刷发展过程看出③正确,但是图片没有体现中国印刷术技艺水平一直领先世界,也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含④的选项。
材料2: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5)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
(6)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3.除四大发明外,古代中国还有哪些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材P29)
提示:数学:祖冲之圆周率;天文学:张衡地动仪,郭守敬简仪;医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等。
材料3: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丧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并据材料2简要说明原因。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材料中只提及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背景和“蔡侯纸”的材料,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是错误的,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④说法是错误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的三大发明,不包括造纸术。
8.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理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原因在于中国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而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近代科学逐渐兴起。
(2)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不正确。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思考
1.我们在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时候,应当怎样理解鲁迅的话?(教材P28)
提示:我们在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时候,既要看到其辉煌灿烂的一面,又要看到其不足的一面。鲁迅先生的评价是:由于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发挥其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鲁迅先生的评价虽然有些偏激,却说明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对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束缚作用。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3中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这一论断。
(3)材料3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即可分析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差别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第(2)问主要体现了四大发明对于欧洲迈向近代社会所起的作用。第(3)问,孙中山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要抓住这一关键点分析。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B.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
C.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
D.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实的记忆。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其余选项通过佛经残页均不能充分证明。
7.阅读下列历史图片,从中可以获取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信息是( )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
B.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
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
D.我国科技滞后于西方
解析:选A。材料“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可知司南的发明是为了辨别方向,后来广泛应用。关于法拉第的材料也能证明“需要是发明之母”这一观点。
5.将“嫦娥三号”成功送到月球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2.有哪些原因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成就?(教材P28)
提示:(1)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2)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
(4)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0)
应当怎样理解李约瑟的这段话?
提示:李约瑟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把人本身作为研究的唯一对象,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技术的推广。李约瑟的这段话虽然有些偏颇,却指出了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的弊端。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中心意思主要是围绕着理学出现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来分析的。A、C、D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不符合材料的中心意思。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1:下面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解析:选A。造纸术在西汉已发明,后经东汉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改进。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中期平民毕升发明的,时间与题干不符,予以排除,而指南针、火药与火器主要是宋代以后外传的,排除。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