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与清末立宪思潮(1905-1911)

合集下载

《东方杂志》与清末普及教育思想的传播

《东方杂志》与清末普及教育思想的传播

行 普 及 教 育 的 过程 中 , 须 消 除 等级 之 间 的 差 别 。 论 者 就 警 必 有 告 当道 “ 教育 非 徒 为 上 等社 会 而 设 者” 应尽 可 能 的普 及 到 各 个 , 阶层 ,必 使 负贩 之 夫 、 “ 贾之 子 , 皆系 学堂 卒 业 之 学生 , 后 教 育 而 可 谓 普及 , 徒 以 学堂 为进 身 之 阶 , 系怪 乎 顽 固党 人 谓 学 堂 若 又
合 力 以争 于 列 强 。 由此 可见 , 导兴 办 女 学也 被 《 ” 倡 东方 杂志 》 论者 们 提 升 到 救 亡 图存 的高 度 上来 , 以达 到 民族 复兴 的 目的 。 2 世 纪初 各 种报 刊 杂 志在 宣 传 教育 思想 时 纷纷 竞 言 女学 , O 整个 社会 掀 起 了一 个 兴 办 女 学 的热 潮 。《 东方 杂 志 》 女 学 的 对 发展 是 持 积极 态 度 的 , 登 载 了很 多 文 章大 力 宣扬 女 学 的 重要 其 性 , 中 国近 代 女 学 的 发展 提 供 了强 大 的舆 论 支 持 。 为 与激 进 的 女学 主 张 相 比 , 东方 杂 志 》 《 的女 学 传 播 思 想更 为稳 健 与 理 性 , 中 国 的近 代 义 务 教 育 思想 日趋 成 熟 。大 力 发 展 小 学 教 育 成 为 了社 会 各 阶 层 的 共识 , 国小 学 堂 的 数量 也 快 速 增 长 。 全 其论者们认为女学 的发展应适应 中国的国情政俗循序渐进 的 《 东方 杂 志》 者认 为政 府 对 待小 学 教 育 的重 视 仍 然不 够 , 发展 , 以 他 们对 “ 妻 良母 ” 培养 并不 反 对 , 为 是女 学 在 论 所 贤 的 认 在兴办小学的过程 中, 存在很 多敷衍塞责的情况 。解决之道, 中 国发 展 的必 经 之 径 。这 与 他 们 一 直 以来 温 和 渐 进 的办 刊 理 在 于 大 力 兴 办 小学 , 小学 教 育 的 重要 性 有 更 加 深 刻 的 认 识 。 念 是 十 分 贴 合 的 。 对 三 、 视 贫 民教 育 重 少安毋躁, 有问吾高等学堂可开乎 ?则答日亦可少安毋躁 , 然 《 东方 杂 志 》 贫 民教 育 思 想也 十 分 的 重视 。创 办 人 张 元 对 则 中 学 堂 可 开乎 , 日是 可 开 , 学 堂 可开 乎 ? 日是 宜 急 开 。 ( 济 认 为贫 民也 应 享有 充分 的受 教育 的权 利 ,东 方杂 志 》 教 育 小 ,] , 《 在

2019届历史补充知识:清末新政

2019届历史补充知识:清末新政
(1)立宪派呼声和日俄战争胜负推动立宪
“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且走以呼 吁于海内外曰:立宪!立宪!!立宪!!!”
——1903年11月柳亚子在《江苏》第6期 发表《中国立宪问题》
“甲辰日俄战起,识者咸为之说曰:此非日俄之战, 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
—— 1905年《东方杂志》 “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载泽《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东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者,实以采用立宪政体之故
… …国无强弱,无大小,先后一揆,全出宪法一途… …专制 之国,任人而任法,其国易危;立宪之国,任法而不任人,故 其国易安。… …则中国而欲国富兵强,除采用立宪政体之外, 盖无他术矣。”
——端方《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
“预备立宪”(1905-1911年) “预备立宪”目的
发展
主现 人存 名最 为早 张的 彝复 ,旦 是公 复学 旦文 公凭 学 的 第 二 批 毕 业 生
1905——1909年
“前清末年,禁种成膏,成效渐著,吸者渐减。” ——孙中山
“我当时是学生,觉得‘清末新政’时期一天比 一天好,蒸蒸日上。”
——李宗仁
2、第二阶段:预备仿行立宪 (1905年——1911年)
一、清末“新政” (1901——1905)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清末新政:
3、新政措施: 1)时间:1901年——1905年 2)代表人物: 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 3)改革内容: ①教育:废科举、办学堂、派游学 ——近代化知识分子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③军事: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④经济:奖励实业

革命派与改良派所创办报刊简析

革命派与改良派所创办报刊简析

革命派与改良派创办报刊简析100108106 张誉婷革命派报业:1.《中国日报》创办: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办,孙中山亲自筹划。

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宗旨:宣传资产阶级革命。

内容:一、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和反对封建制度;二、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三、报道革命党人、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四、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荼毒京津的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救国;五、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与保皇派报纸进行论战。

特色:一、《中国日报出版《中国旬报》设有“杂俎”专栏,《中国旬报》停刊后,《杂俎》专栏移入日报,改名《鼓吹录》,是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二、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重要的活动据点,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三、采用短行排版的“日本版式”打破了中国报纸直排长行的老版式。

意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

2.《世界公益报》创办:1903年12月29日创刊于香港。

郑贯公任主编。

宗旨:号召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

特色:言论过于激烈。

3.《广州日报》创办:1904年8月31日,郑贯公主编。

宗旨:“发挥民族主义,提倡革命精神”,主张以暴力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4.《有所谓报》创办:1905年6月4日创刊,郑贯公任发行人兼总编辑宗旨:“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

内容:该报创刊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

特点: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庒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烈。

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的报纸。

5.《民报》创办: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由宋教仁、田桐等主办,程家柽任总编辑。

宗旨:该刊为大型时事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主”的政治纲领是其办刊宗旨。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古代新闻事业1、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2、露布(99传名)3、开元杂报4、敦煌进奏院状5、进奏院状6、定本制度(00新名)7、邸报8、小报(90名)9、民间报房10、《急选报》(98名)11、《万历邸钞》(02名)12、《天变邸抄》13、揭帖14、旗报和牌报15、报房京报16、辕门抄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1815-1873)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2、《蜜蜂华报》3、《广州纪录报》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5、《香港公报》6、《德臣报》7、《孖刺报》8、《遐尔贯珍》(99新名)9、《香港船头货价纸》10、《字林西报》(99传名)11、《六合丛谈》12、《万国公报》13、《上海新报》14、《申报》15、《新闻报》16、《京津泰晤士报》17、《中西见闻录》第三章民族新闻事业产生(1873-1898)1、《彙报》2、《述报》3、《循环日报》4、王韬(98论)5、《万国公报》6、《中外纪闻》7、《强学报》9、梁启超(99传论)10、《知新报》(00新名)11、《湘学报》12、《湘报》(90名)13、《国闻报》(02传名)14、唐才常15、严复16、《官书局报》17、时务文体(96名、03论)18、《弢圆文录外编》第四章清末民初时期(1899-1919)1、《清议报》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机关。

1898年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为该报第一撰稿人。

该报形式略同于《时务报》,但编辑水平明显提高,栏目丰富,内容有评论、新闻、小说等。

其中,《国闻短评》栏是中文报刊最早时事短评专栏。

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一方面要求“尊皇攘后”,归政光绪,另一方面继续宣传维新,倡导民权,更明确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后因失火停刊。

总体上,该报主张改良,反对革命,但在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客观上起到一定作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1927年8月1日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抨击新文化运动拉开中西文化论战序幕1917年初1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意义: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898年秋
“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开始。
1899年
袁世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转移到直隶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4年5月
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924年冬
孙中山扶病北上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西山会议派”分裂国民党
1925年5月
“五卅运动”爆发,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广东战争的胜利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1915年12月2护国运动。
1915年
袁世凯尊孔复古;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1916年
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抨击新文化运动,拉开中西文化论战序幕
1917年初
(1)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 封建的需要。 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 掉。 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
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儒家传统文化。 思路引领:正确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 答案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 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 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 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在新文化运 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 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预备立宪”目的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 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
“预备立宪”内容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成立“皇族内阁”
骗局
结果: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失败,使社会各阶层都产生 了要求变革现状的强烈愿望,人们越来越相信革命派反 清革命的宣传和主张。清政府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消弭 革命,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反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 展,加快了自身灭亡的步伐。
而“预备立宪”是从政治上向近代化方向迈进。
P71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 么作用? 答案: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 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 觉醒。
讨论一下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 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答案:辛酉政变后刚刚上台的慈禧太后,在内外 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 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 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实质维护清统治,而得到慈禧太后 的支持。
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

《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共3篇

《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共3篇

《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共3篇《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1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文化界开始迎来一股东方主义的浪潮,随着西方先进工具和理念的引入,中国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阶段。

其中,文学谷怀旧、白话运动等诸多文化运动的兴起,也造就了很多历史上的经典作品。

在这一时期的机关刊物中,以《东方杂志》最具代表性。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是当时颇有潜力的读物之一,它是国家条件初步发达的新政治和文化所集合的一场新的启蒙思潮,是当时文化富裕地区的流行趋势和本土文化的潮流。

这本杂志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特别是在刊物内容上,无论是历史、文学、绘画、医学等领域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东方杂志》的编辑团队非常优秀,其中的许多人曾在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文学、艺术和新闻出版等方面进行过很多重要的推动,他们的贡献被广泛地认同和评价。

《东方杂志》被视为是中国文化领域中的杰出代表,并在第一时间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关于社会发展、文化变革等诸多领域的最新动态。

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东方杂志》一直秉持着“执信达理,笃志求真”的口号,为当时的中国文化艺术、历史遗存和国家发展作出了为人民、为国家的积极贡献。

《东方杂志》在内容上极其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它充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现状、文化水准和历史演变,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内容涵盖制度、文化、历史、文学、哲学、医学等领域,既有域外的文化传承,又有国内的文明创新。

特别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东方杂志》对于东方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海外推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而在中国国内,它则让读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国土、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总之,《东方杂志》这段光辉岁月的历史记录,充满着历史的风云和文化的变革,让人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了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面貌。

而在当前大气候下,《东方杂志》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成为我们研究中华文化发展史的重要《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领域中的一部重要杰作,其在社会发展、文化变革等诸多领域均作出了积极贡献,被广泛认同和评价。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1906年下诏预备立宪
1907年预备立宪公会
立宪运动的过程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咨议局选举
1910年资政院开院礼 1911年任命内阁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7月16日,清政府正式打出“仿行宪政”旗号,发布上谕, “派载泽、端方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直陈朝廷的难局:“方 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 兴„„兹特简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员,分赴东 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由于受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影响,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名单稍有 调整,并分两路:载泽、尚其亨、李圣铎前往日本、英国、法国、 比利时;戴鸿慈、端方前往美国、德国、奥匈、俄国、意大利。 而其随员中,大都是后来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腕儿,诸如施肇基、 夏曾佑、熊希龄、伍光建等等。考察政治大臣出访约半年,考察 了14个国家。其间参观议院、行政机关、学校、监狱、工厂、农 场、银行、商会、邮局乃至博物馆、戏院、浴池、教会、动植物 园等,拜会政治家、学者听讲宪政原理,调查各项政治制度,搜 集各类图书和参考资料等。
第一部分:正文“君上大权”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 而未奉 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 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 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 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6.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 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 预。 7.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 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

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
际的《 方 》 明显 带 有 鼓 吹 民 族 主 义 的 时 代 东 就 痕迹 , 创 刊 号上 “ 导 国 民 , 络 东 亚 ” 这从 启 联 的
旗 号就可 得 见 。但 在 晚清 社 会 变 革 进 程 中 , 对
播 者 双 重 身 份 的 《 方 杂 志》( 文 简 称 《 东 下 东 方》 就是 一 个 无 法 被 绕 开 的媒 介 角 色 。本 文 ) 以《 方》 与 建 构并 持 久 传 播 “ 亥 革 命 ” 东 参 辛 话 语 的现象 为研究 起点 , 探究 “ 亥革 命 ” 内涵 辛 的 与意 义如何 在一 个媒体 的 自我表 达 中得 以丰富
《 东方杂志》 2 是 0世纪前半 叶中国寿命最 长 的综 合性 刊 物 , 由于存 续 时 段 长 、 版块 齐 全 、 篇 幅厚 实 , 刊深 具思 想资 料库 的功能 , 该 是近 现 代 中国许多 重大 社会政 治话 题 的重 要文 献记 录
者 。同时 , 在该 刊 不 同时 期 聚 集 的编 辑 与 作 者 群 体 又 是许 多 重 大 社会 政 治 活 动 的 亲 身 参 与
近 代 民族 主 义 得 以滥 觞 的触 发 点 , 既 孕育 出 它
以“ 吹 、 杀 、 义 ” 鼓 暗 起 为行 动纲 领 的 一 类 激 进 革命 团体 , 为 广 泛 的 “ 亥 革 命 ” 程 之 开 实 辛 过 端, 同时 也激 发 了梁 启 超 等维 新 人 士 就 民族 革
者 , 们 借 助该 刊 表 达 了独 特 的政 治 立场 与 思 他
呈现 , 同时 加深 理解 一个 诞 生 于 晚清 政潮 中 的
外 伸张 民族 大义 与对 内改革 专制 弊政 是一个 并 行不 二 的合力 运动 , 因此《 东方 》 的言论 不 可 能

视点与盲点——《东方杂志》所报道的清末民变

视点与盲点——《东方杂志》所报道的清末民变

清廷不 得不 宣 布 实 行 变革 。10 9 1年 ( 绪 二 十七 是全 方位 的 , 及 到 政 治体 制 、 育 、 济 等 多 方 光 涉 教 经 年) 1月 , 在 西安 避 难 的 清廷 正 式 下 诏 宣 布 实行 面 , 正 而且 在手段 上也 是 急风 骤 雨 式 的 , 多地 方 采 许 变 革—— 由 此 开 始 了 为 史 家 所 熟 知 的 “ 末 新 用强 制和 暴力方 式 来 推行 新 政 。清 廷迫 使 民间社 清
peetdt le o n es n igtep p l vl .S e ora cud trnm th e a do e— rvne ee t f m u d r adn oua r o s ot u l o ln as i tedm n f o h is r t h re t hj n t p
0 引言
庚 子 国变 后 , 遭 覆 灭 之 厄 的 清 王 朝 步 人 了 险
最后 十 年 的垂 死 期 。 为 了挽 救 自身 的政 治 生 命 ,
行改 革 以维护统 治秩 序 成 为清 王 朝 中央 和 地 方 的
基本共 识 。
但 是 , 廷 是 在 没 有 和 民 间下 层 社 会 进 行 任 清 何沟通 的情 况下 实 行新 政 。新 政 的实施 内容 不 仅
— —
《 东方杂志》 所报道 的清末 民变
孙 防 . 王 娜
(. 1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 济南 2 0 1 2 50 2;.淮 阴工学 院 人文学院 , 江苏 淮安 2 3 0 ) 20 3



摘要 : 东方杂志》 晚清最后十年较有影响力 的综合性期刊 , 《 是 其对晚清 民变 的报道 为后世 留下 了宝 贵的史料 《 东方杂

《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

《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

«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凡㊀樊∗提㊀要㊀«东方杂志»创刊以来ꎬ以推动立宪为职志ꎬ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开设国会展开讨论与思考ꎮ杂志通过讨论开设国会的必要性及其路径ꎬ试图构建立宪派的话语表达平台ꎬ达成对政府约束与监督的目的ꎬ进而推动政治改革发展ꎮ在实现媒介对权力的影响与制约的同时ꎬ形成报刊社会和政治政权的有效互动ꎮ关键词㊀«东方杂志»㊀开设国会㊀预备立宪«东方杂志»被称为近代杂志中 时期最长久而最努力者 ꎬ①于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ꎬ直至1948年12月休刊止历时45年ꎬ共出版44卷ꎮ由于存续时段长㊁内容丰富㊁篇幅厚实ꎬ该刊深具思想资料库的功能ꎬ是近现代中国许多重大社会政治话题的重要文献记录者ꎬ也是20世纪前半叶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综合型刊物之一ꎮ同时ꎬ«东方杂志»的编辑与作者群体ꎬ虽然政见取向不同ꎬ但作为重大社会政治活动的亲身参与者ꎬ他们借助该刊表达了不同群体的政治立场与思想言论ꎮ早期«东方杂志»的决策群与主笔群主要有夏瑞芳㊁张元济㊁孟森㊁高凤谦㊁陶葆霖等人ꎮ②他们①①②凡樊ꎬ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ꎬ三联书店ꎬ2011ꎮ夏瑞芳(1871~1914)ꎬ商务印书馆经理ꎬ曾就读于基督教教会学校ꎬ后为预备立宪公会董事ꎮ张元济(1867~1959)ꎬ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ꎬ曾中进士ꎬ参加过维新变法运动ꎬ提倡西学ꎬ后为预备立宪公会董事ꎮ孟森(1866~1938)ꎬ«东方杂志»主编ꎬ曾为廪生ꎬ有留日经历ꎬ后为预备立宪公会董事ꎮ高凤谦(1870~1936)ꎬ商务印书馆国文部主任ꎬ曾中秀才ꎬ赞成康梁维新ꎬ有旅日经历ꎬ后为预备立宪公会董事ꎮ陶葆霖(1870~1920)ꎬ«东方杂志»主编ꎬ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ꎬ后为资政院议员ꎮ大多出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ꎬ多曾在幼年时期受中国传统封建教育ꎬ成年后接触西学ꎬ赞成维新ꎬ成为新型知识分子ꎮ在报刊运作上ꎬ这类群体倾向经营民办报刊ꎬ商人属性明显ꎬ因此也是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ꎮ在晚清救亡图存的浪潮中ꎬ他们逐渐发现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ꎬ积极拥护宪政ꎮ因此ꎬ推动君主立宪成为早期«东方杂志»类刊物的重要诉求ꎮ«东方杂志»镜像中的清末立宪是清末民初社会转型背景下报刊与政治的互动ꎬ其背后涉及地域环境㊁媒介报人㊁公共领域等多种内外因素ꎮ清末立宪是晚清政府的一场自救改革ꎮ1901年ꎬ清廷实行 新政 以图自救ꎮ立宪派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政治改革ꎬ 欲救其弊ꎬ固非改定政体不可 ꎬ①改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成为立宪派呼吁的核心内容ꎮ君主立宪制度的三要素为宪法㊁国会㊁责任内阁ꎬ此三者中ꎬ国会又为立宪政体之基石ꎬ也为预备立宪之重点ꎮ1906年8月ꎬ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ꎬ实行官制改革ꎬ为开设国会做准备ꎮ«东方杂志»大量刊文表示赞成ꎬ同时对为何推进立宪㊁如何推进立宪等问题刊文探讨ꎮ清政府以人民程度未及为由ꎬ拖延开设国会ꎬ并于1907年下谕设资政院以为过渡ꎮ«东方杂志»刊发评论文章«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ꎬ认为资政院并不具备议会性质ꎬ其 贵族与士商杂居ꎬ行政与立法混成ꎬ绝非上议院应有之规制耶 ꎬ是一个 名义事实之两不相容 的机构ꎮ②1908年8月ꎬ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的期限为九年ꎮ«东方杂志»转而鼓吹速开国会ꎬ动用大量篇幅支持国会请愿运动ꎮ«东方杂志»关于开设国会的一系列探讨ꎬ经历了从赞成预备立宪到主张速开国会的态度转变ꎬ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媒介与政治互动的关系以及新式知识分子以文参政的历史轨迹ꎬ值得深入研究ꎮ一 «东方杂志»对开设国会必要性的探讨在立宪政体中ꎬ国会地位至关重要ꎬ其拥有参与制定宪法的权力ꎬ是立宪的核心ꎮ除拥有立法权以外ꎬ国会还具备对政府的监督权ꎬ可以通过财政㊁行政两方面对政府运作进行监督ꎬ拟通过监督国家预决算整顿财政ꎬ促进国家富强ꎮ关于国会与立宪的讨论ꎮ宪政的实行ꎬ必先确立 三权分立 ꎬ三权82㊀民国研究(2019年春季号㊀总第35辑)①②«论立宪为万事根本»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0期ꎬ1905年ꎮ«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ꎬ«东方杂志»第4卷第12期ꎬ1907年ꎮ分立是确立宪政的标志ꎬ是立宪政体划分权力的理想解决途径ꎮ«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赞同 三权分立 之说: 立法者不能定苛法以虐民ꎬ行政者不能任意行为以扰民ꎬ司法者不能以不法之处分施之于民ꎬ而国家于以治 ꎮ①而三权中ꎬ立法权为最重ꎬ故须先建立国会ꎮ关于国会与宪法的讨论还有多处ꎮ«论中国立宪之要义»中明确指出 国会者ꎬ立法之机关也 ꎬ②强调只有国会拥有立法权ꎬ 庶政始有更张之本 ꎬ 政府乃有催促之机 ꎮ③所谓立法权ꎬ即是参与制定宪法的权力ꎮ 议院者ꎬ实立法之机关也ꎬ宪法之立以国民公认为准ꎬ故必有代表国民者会议决定之ꎬ乃可以颁行中国 ꎮ④评论性文章«国会预备议»指出ꎬ宪法是立宪政体的重中之重ꎬ 若夫国会ꎬ则上下两院皆属臣民之责任ꎬ上下院之根本即立ꎬ精神既合ꎬ则宪法之根本亦立ꎬ而宪法之精神亦出 ꎮ⑤在国会的职权之中ꎬ最重要的是立法权ꎮ施行立宪必有宪法ꎬ宪法必由国会所立ꎮ国会代表国民利益决议宪法条陈ꎬ出台的宪法兼顾国家与人民利益ꎮ国会乃 宪法之母 ꎬ应先设国会ꎬ继而制宪法ꎬ随后民刑各法方可推行ꎮ所以 国会者ꎬ为立宪国国体之总命脉ꎬ为第一级发生之原生物ꎬ为自专制政体进入于宪法政体之转捩机键 ꎮ⑥«国会预备议»一文认为ꎬ 立宪之要点ꎬ只在开国会一事ꎬ则预备立宪之要点ꎬ亦即在预备国会一事而已 ꎬ⑦开设国会是立宪之预备的主要事宜ꎮ国会的法理地位决定了其对于立宪意义重大ꎮ宪法的确立以国民公认为准ꎬ而 代表国民者ꎬ会议决定之 ꎮ«论中国立宪之要义»指出ꎬ 宪法议院二者不能相离 ꎮ⑧国会不仅参与制定宪法ꎬ也参与编订其他法律法规ꎮ孟森在«宪政篇»提出相同看法ꎬ认为中国 欲为法治之国ꎬ则非开设议会不为功 ꎬ 将来编定六法ꎬ惟于议会通过ꎬ则各直省自可一律推行 ꎬ⑨并列举日本宪法第三十七条ꎬ英国宪法第六十一条ꎬ德国宪法第五条相关内容ꎬ从法理权限㊁权力来源方面强调国会重要的法理地位ꎬ以及在立宪中的核心作用ꎮ92«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㊀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述君权第五»ꎬ«东方杂志»第3卷临时增刊ꎬ1906年ꎮ«论中国立宪之要义»ꎬ«东方杂志»第1卷第5期ꎬ1904年ꎮ«都察院代递孙洪伊等吁恳速开国会»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期ꎬ1910年ꎮ«论中国立宪之要义»ꎬ«东方杂志»第1卷第5期ꎬ1904年ꎮ«国会预备议»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2期ꎬ1908年ꎮ«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ꎬ«东方杂志»第4卷第12期ꎬ1907年ꎮ«国会预备议»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2期ꎬ1908年ꎮ«论中国立宪之要义»ꎬ«东方杂志»第1卷第5期ꎬ1904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关于国会与政府的关系ꎮ立宪政体中ꎬ国会除拥有立法权之外ꎬ还应具备监督权ꎮ 议院者ꎬ所以监督政府而使政府负完全之责任者也ꎮ ①国会监督政府ꎬ同时政府向国会负责ꎮ国会的行政监督权ꎬ主要有质问权与弹劾权ꎮ 国会对政府的监督不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ꎬ而是国家之法律对政府的监督 ꎬ所以政府又称为 法律上之内阁 ꎬ②责任内阁应向国会负责ꎮ 有国会ꎬ则与之对待之责任内阁ꎬ始能成立ꎮ国会有议政之权ꎬ然后内阁得尽其职务ꎬ内阁负全国之责ꎮ ③国会对政府的监督是内阁建立的前提ꎮ内阁建立以后ꎬ国会的行政监督权依然关系到政府的运行ꎬ 使政府开明也ꎬ固乐得议会之赞成ꎬ政府而未尽开明也ꎬ亦正赖议会之攻错ꎬ总之ꎬ议会者所以助政府之进行者也 ꎮ④除行政监督权外ꎬ国会还掌握财政监督权ꎮ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保证ꎬ财政管理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影响重大ꎮ«论中国于实行立宪之前宜速行预算法»一文把国会的财政监督权大致分为两类ꎬ一是对于税收的批准权ꎬ即国家在征收租税时ꎬ 议会必先预计承诺政府收支之数 ꎻ⑤二是预决算的审批权ꎬ 国家银行与夫交通储蓄劝业银行之设ꎬ以集资本为第一义ꎬ必有议会而后银币钞票可以得国民之信用ꎬ如此则财用足而实业兴 ꎬ国家预决算及金融政策必须通过国会的监督ꎮ⑥关于国会与国家富强的探讨ꎮ晚清以来ꎬ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积贫积弱ꎮ«东方杂志»本社撰发«宪政篇»指出ꎬ国会的召开有助于抵御外侮ꎬ实现国家富强ꎬ 速开国会而后ꎬ国权乃可扩张ꎬ内治乃可整理 ꎬ⑦认为开设国会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ꎮ«论立宪为万事根本»认为ꎬ开国会㊁立宪法是保障人民权益的根本途径ꎬ 为今之计ꎬ中国而欲自保其民ꎬ则不可以不宣言立宪 ꎮ⑧«宪政篇»指出ꎬ自甲午庚子之后ꎬ我国集天下之财以应赔款ꎬ国库空虚ꎮ新政实施以来ꎬ各地革新ꎬ筹备预备立宪各项事宜ꎬ财政入不敷出之局面亟待解决ꎮ解决财政问题主要依靠税收ꎬ税收出于人民ꎮ专制政体下ꎬ强征赋03㊀民国研究(2019年春季号㊀总第35辑)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署两广总督袁树勋奏中央集权宜先有责任政府及监察机关折»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7期ꎬ1910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都察院代递孙洪伊等吁恳速开国会»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期ꎬ1910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论中国于实行立宪之前宜速行预算法»ꎬ«东方杂志»第3卷第13期ꎬ1906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论立宪为万事根本»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0期ꎬ1905年ꎮ税ꎬ人民生活困苦且税收难征ꎮ开设国会ꎬ 预算决算之案每年提出于议会ꎬ则中饱之弊ꎬ无自而除 ꎮ①国会又使 人民得有公举代表之权ꎬ国家乃能加以增重负担以纾国难之责 ꎬ人民可参与国家事务行使权利ꎬ人民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得以形成与发展ꎬ 人人以军国民之资格收军国民之实用 ꎬ使 人人知交纳租税以供国家多种支出费用 ꎮ②人民对国家尽应尽之义务ꎬ保障了一国的赋税和征兵ꎬ促进国家富强ꎮ此外ꎬ«宪政篇»认为ꎬ对于君主或者政府与别国缔结的任何条约ꎬ国会皆拥有否决权ꎬ 贸易及国民担负之条约ꎬ须得两院之同意ꎬ始有施行之效力 ꎮ③在列强倾轧ꎬ威胁国权之际ꎬ 有国会以辅助之 ꎬ④国会有议政之权ꎮ无国会之时ꎬ政府垄断大权ꎬ擅自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ꎬ 政府受困于上ꎬ国民不满于下ꎮ每缔一约ꎬ事前则秘密万端ꎬ事后则亏损百出 ꎮ⑤而立宪国ꎬ国会可对政府外交事宜提出建议ꎬ因为 一二人可以劫持ꎬ而亿万人不可以劫持ꎬ一二人可以巧诱ꎬ而亿万人不可以巧诱 ꎮ所以ꎬ开设国会 以民气为外交后盾 ꎬ⑥有利于国家主权的捍卫ꎮ二 «东方杂志»关于开设国会路径的思考在探讨开设国会必要性的同时ꎬ«东方杂志»也刊文指出开设国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ꎬ其中ꎬ发展教育㊁开启民智和推行地方自治等是其重要基础ꎮ发展教育ꎬ养成国民资格ꎮ«论立宪当有预备»一文认为ꎬ人民若要参政ꎬ 必不能不知政治为何事ꎬ不解人权为何物 ꎮ立宪之前ꎬ 必先养成多数完全无缺之立宪国民ꎬ使人民智识之程度相仿ꎬ自制之能力相仿 ꎬ⑦具备参政的能力ꎮ林觉民认为国民程度的提高ꎬ须大力发展教育ꎬ 教育既遍ꎬ国民胥智ꎬ政治上之知识皆磅礴于人人之脑中ꎬ而后自治之能力随在ꎬ可以发挥以之充议员之选ꎮ闻国家之事ꎬ其恢恢乎游刃有余矣 ꎮ⑧从这一时间段«东方杂志»发表的文章看ꎬ教育措施大致可归为三13«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㊀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都察院代递孙洪伊等吁恳速开国会»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期ꎬ1910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都察院代递孙洪伊等吁恳速开国会»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期ꎬ1910年ꎮ«论立宪为万事根本»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0期ꎬ1905年ꎮ舜修:«论立宪当有预备»ꎬ«东方杂志»第3卷第3期ꎬ1906年ꎮ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2期ꎬ1905年ꎮ点:普及基础教育ꎬ加强法政教育ꎬ兼顾道德教育ꎮ其中相较于高等教育来说ꎬ对适龄学童实行强迫教育更为急迫ꎮ«普及教育议»指出ꎬ普及教育的根本在于 一每一州县至少立一速成蒙学师范学堂ꎬ以造就小学教习ꎬ为教育普及之根本 ꎮ① 普及小学堂以外ꎬ另设无数绝大补习学校ꎬ凡年长失学及农工商贾中之识字明理者皆入之授ꎬ以普通科学以养成其普通之知识ꎮ ②实行立宪ꎬ须加强法政教育ꎬ培养法政人才ꎮ«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提及加强法政教育ꎬ 以启导其法律之思想 ꎬ俟其毕业以后 于立宪之事ꎬ固已粗知崖略 ꎮ③«国会预备议»进一步指出ꎬ议员的素质养成首要为有一定学识ꎬ世界大势㊁地方民俗商情均与政治息息相关ꎬ须学习 普通法理学㊁普通政治学㊁普通经济学㊁世界近世史㊁我国内政外交之大略及其源流沿革 ꎬ④还应了解选举法原理ꎬ议院法之原理ꎬ会议之章程规则ꎮ 宜多开研究调查会ꎬ广设法律学堂 ꎬ⑤以养成法政思想ꎮ«东方杂志»登载«修订法律大臣伍沈会奏请专设法律学堂折»ꎬ认为:政府设立法律学堂㊁宪法研究会ꎬ普及法政知识ꎮ法律学堂开设的课程科目ꎬ 其主课为法律原理学㊁中国历代刑律㊁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㊁东西各国法制比较㊁各国宪法各国民法及民事诉讼法㊁各国刑法及刑事诉讼法㊁各国商法交涉法㊁泰西各国法ꎻ辅助课为各国行政机关学㊁全国人民财用学㊁国家财政学 ꎮ⑥法政科与法政学堂的设立ꎬ普及法政知识ꎬ为国民参政奠定理论基础ꎮ此外ꎬ«论中国当注意于精神教育»一文提出: 民智未开ꎬ民德未具ꎬ则无论国政之为新为旧ꎬ必随其政之所至ꎬ而成为各类弊端 ꎮ⑦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ꎬ应兼顾道德教育ꎮ«论救中国必先培养国民之公德»指出: 比年以来ꎬ政府亦尝言维新㊁言立宪ꎬ乃徒有形式而无精神ꎬ终不能达改革之目的ꎬ收自强之效果ꎮ此何故哉?曰国民无公德故 ꎬ国民无公德ꎬ 则以知有一身而不知有同胞也ꎻ知为一身求幸福而不知为同胞求幸福也ꎬ自私自利ꎬ必至于败群 ꎮ⑧其认为ꎬ德义㊁公正是议员所需具23㊀民国研究(2019年春季号㊀总第35辑)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普及教育议»ꎬ«东方杂志»第3卷第3期ꎬ1906年ꎮ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2期ꎬ1905年ꎮ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2期ꎬ1905年ꎮ«国会预备议»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2期ꎬ1908年ꎮ«述养成议员资格第九»ꎬ«东方杂志»第3卷临时增刊ꎬ1906年ꎮ«修订法律大臣伍沈会奏请专设法律学堂折»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8期ꎬ1905年ꎮ«论中国当注意于精神教育»ꎬ«东方杂志»第1卷第4期ꎬ1904年ꎮ«论救中国必先培养国民之公德»ꎬ«东方杂志»第3卷第7期ꎬ1906年ꎮ备的必要素养ꎮ 宜提倡公益养成直言敢谏之风 ꎬ 宜养成其国家思想ꎬ勿拘牵于局部ꎬ勿驱逐于感情 ꎮ①«论救中国必先培养国民之公德»则主张ꎬ开设品行科㊁修身科加强道德教育ꎬ培养国民的国家集体意识ꎮ推行地方自治ꎬ养国民参政意识ꎬ练国民参政能力ꎮ«东方杂志»刊载大量地方自治相关文章ꎬ其中«论地方自治宜先行之于都市»指出: 今之策中国者ꎬ莫不曰救亡ꎬ救亡莫亟于立宪ꎬ立宪莫先于地方自治ꎮ ②«论地方自治为预备立宪之根本»认为ꎬ预备立宪的途径之一 发展教育ꎬ与地方自治密切相关ꎬ 欲实行强迫教育之制ꎬ尤非从自治入手不能培其根而固其基 ꎬ③推行地方自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ꎬ也是开设国会的重要路径ꎮ国会是 人民舆闻政治之所 ꎬ④人民参政议政的能力直接影响国家大政方针ꎮ推行地方自治可以培养国民的参政意识ꎬ锻炼国民的参政能力ꎬ为开设国会创造条件ꎮ中国封建专制数千年ꎬ人民长期蜷伏于高压政治下ꎬ更注重自身利益的保护ꎬ 只知有个人不知有国家 ꎮ«地方自治政论»指出ꎬ若欲使国强ꎬ 必非藉少数豪杰英武强毅之威力ꎬ而必恃有多数团体整齐严肃之精神 ꎮ治理国家并非依靠少数精英豪杰ꎬ需要人民参与㊁共同努力ꎬ使人民知晓国家 非君主一家之私物ꎬ而凡具个人之资格者ꎬ皆含有国家之一分子者也 ꎬ⑤培养人民的参政爱国意识ꎮ«解释地方自治之意义及其分类»认为ꎬ地方自治将人民的权利ꎬ尤其是政治权利落于实处ꎬ地方人民成为地方管理机构的一员ꎬ拥有在本地区的办事之权ꎬ 得使人民练习政治ꎬ举各地之政务ꎬ任其自治ꎬ使人民与政务亲接ꎬ可使知政治为何物ꎬ以增长人民之权利心 ꎮ地方事务直接关系到地方百姓的生存发展ꎬ因而要激发其参与政治事务的积极性ꎬ 养成人民之公共心ꎬ人民惟知个人利益而无公共心ꎬ则各欲自保其利益ꎬ必置公共之政务于不问ꎬ故先使从事地方公共政务ꎬ使知公共之利益保全而后各个人之利益可以保全ꎬ进而参与国政ꎬ亦不至视国家之利益与人民之利益为二物ꎬ此地方自治所以大有益国家也 ꎮ⑥在此过程中ꎬ政府 既不抑勒而行干涉之方33«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㊀①②③④⑤⑥«述养成议员资格第九»ꎬ«东方杂志»第3卷临时增刊ꎬ1906年ꎮ«论地方自治宜先行之于都市»ꎬ«东方杂志»第3卷第9期ꎬ1906年ꎮ«论地方自治为预备立宪之根本»ꎬ«东方杂志»第4卷第1期ꎬ1907年ꎮ«都察院代递孙洪伊等吁恳速开国会»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期ꎬ1910年ꎮ«地方自治政论»ꎬ«东方杂志»第1卷第9期ꎬ1904年ꎮ«解释地方自治之意义及其分类»ꎬ«东方杂志»第4卷第12期ꎬ1907年ꎮ于社会利益之冲突ꎬ又不纵恣而踏放任之弊 ꎬ①对于人民对立宪知识的认知㊁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的提高㊁参政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ꎬ从而促进人民程度的提高ꎬ为开设国会奠定政治基础ꎮ三 «东方杂志»对预备立宪态度的演变对预备立宪的态度ꎬ从«东方杂志»刊登的关于国会的文章看ꎬ经历了由期望㊁赞成到反对的转变ꎮ一开始ꎬ«东方杂志»刊文认为ꎬ预备立宪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ꎮ«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中以日本立宪改革为例说明ꎬ 宜仿日本成法ꎬ先颁布于国中ꎬ以六年为期ꎬ实行立宪ꎬ庶全国人民皆得预备ꎬ而不致于手足无措 ꎬ其认为预备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ꎬ因为六年时间足以使 今日小学之学生悉行成材 ꎬ此后便可举行宪政ꎮ②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ꎬ«东方杂志»中赞成立宪需预备ꎬ与此同时ꎬ对如何预备提出自己的看法ꎮ薶照③在评论性文章«立宪私议»中指出: 英国宪政ꎬ出于相因而化ꎬ成于相习ꎬ故宪典无成章ꎮ德国以联邦相合ꎬ国体自别ꎮ法经屡革之后ꎬ制度最有秩序ꎬ惟政体为共和ꎮ美之政体如法ꎬ而分省如国ꎬ各省立法自治ꎬ有欠统一ꎮ欧美各国之情势ꎬ不同如是矣ꎮ日本采欧美之善ꎬ就本国之宜ꎬ灿然成一国典章ꎬ于日本固称完善ꎬ而情势又不同中国ꎮ ④加之我国人民因为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的高压之下ꎬ 泯泯昏昏ꎬ蠢如鹿豕ꎬ知书识字者千不得一ꎬ明理达时者万不得一ꎮ家庭之中无礼教ꎬ乡里之中无团体ꎬ郡县之间ꎬ视同秦越ꎬ省界一分ꎬ尔诈我虞 ꎮ所以ꎬ如果不改变人民现状ꎬ即使 颁布宪法ꎬ与民更始ꎬ其如民智之幼稚ꎬ民力之绵薄何ꎬ吾恐宪政既立而国民茫然无措 ꎮ⑤亟待施行的是先通过加强教育与推行地方自治ꎬ使国民具备法政知识和参政能力ꎬ而后再开国会㊁立宪法ꎮ在赞成预备立宪的同时ꎬ«东方杂志»刊载大量文章明确预备事项并切实推进ꎮ1906年ꎬ«东方杂志»出临时增刊ꎬ名为«宪政初纲»ꎮ针对清廷预备立宪政策ꎬ明确提出四点纲要: 一曰司法行政分权㊁二曰地方43㊀民国研究(2019年春季号㊀总第35辑)①②③④⑤«论地方自治为预备立宪之根本»ꎬ«东方杂志»第4卷第1期ꎬ1907年ꎮ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2期ꎬ1905年ꎮ薶照:本名汪允宗(1872~1918)ꎬ同盟会会员ꎬ曾留学日本ꎬ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的成员之一ꎮ薶照:«立宪私议»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0期ꎬ1905年ꎮ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ꎬ«东方杂志»第2卷第12期ꎬ1905年ꎮ自治㊁三曰国民教育㊁四曰征兵令 ꎮ并指出: 以上四端ꎬ举其纲要而已ꎮ其他若立豫算ꎬ编统计ꎬ定税则ꎬ颁新律ꎬ皆宪法施行前所当有之事也ꎮ ①«东方杂志»不仅对立宪的主要筹备事宜进行规划ꎬ对具体预备事项也进行了罗列ꎬ 按年胪列钦定筹备事宜为纲ꎬ而按月汇其成绩 ꎮ②每年的筹办事项也在其«宪政篇»中刊登罗列ꎬ供人民参考ꎬ以督促政府ꎮ不仅如此ꎬ宣樊③在«筹备宪政问题»一文中详细列举了中央和地方分别须筹备的事项ꎬ认为在中央须 立宪法ꎬ编议院法及选举法ꎬ变通旗制章程ꎬ调查人口总数ꎬ复查全国岁出入确数 等ꎬ地方 续办厅州县地方自治及城镇乡地方自治ꎬ创办乡镇简易识字学塾及推广ꎬ筹办乡镇巡警 等ꎬ且预备立宪应重视 筹备之次序ꎬ筹备之缓急 ꎬ按照清单逐年推进ꎮ④1908年8月ꎬ清廷宣布以九年为预备期限ꎬ«东方杂志»并不赞成ꎮ心史⑤在«宪政篇»指出ꎬ 其前日所订筹备清单ꎬ必纡回至九年之久者ꎬ既为吾全国之民所不能忍 ꎬ并表示 急望缩短期限以国会为根本之计 ꎮ⑥同时«东方杂志»积极支持与配合国会请愿运动ꎮ关于国会请愿运动的刊文自1908年始ꎬ1910年为最甚ꎮ孟森认为自1906年«仿行立宪上谕»到1908年ꎬ两年间在立宪准备方面效果并不显著ꎬ究其原因ꎬ与清廷立宪的态度不无关系ꎬ清廷 故为迟且难之说ꎬ甚或悍然立于反对之地 ꎮ⑦1910年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2期载«记国会请愿代表进行之状况»ꎬ第7卷第3期载«再记国会请愿代表进行之状况»ꎬ第7卷第7期载«国会请愿之近状»ꎬ第7卷第8期载«国会请愿之近状»ꎬ跟踪持续报道请愿进程及出台的各种决议ꎬ鼓吹请愿运动ꎬ支持速开国会ꎮ«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明确表示ꎬ 不先有国会ꎬ则资政院仍为专制政体之政务局ꎬ都察院与立宪绝不相符ꎬ即地方自治之美名ꎬ亦永远立于预备之地位而无见于实施之时日 ꎬ⑧认为应先开国会ꎬ地方自治方得以更好地推行ꎮ对于加强教育与立宪的先后ꎬ«东方杂志»有过反复ꎬ但官制改革以后ꎬ其明确提53«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㊀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述预备立宪第八»ꎬ«东方杂志»第3卷临时增刊ꎬ1906年ꎮ孟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9期ꎬ1908年ꎮ宣樊:本名林獬(1874~1926)ꎬ别名林白水ꎬ著名报人㊁新闻工作者ꎬ曾任«警钟日报»主编ꎮ宣樊:«筹备宪政问题»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1期ꎬ1910年ꎮ心史ꎬ即孟森ꎮ心史:«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7卷第1期ꎬ1910年ꎮ孟森:«宪政篇»ꎬ«东方杂志»第5卷第7期ꎬ1908年ꎮ«论开国会当先于地方自治»ꎬ«东方杂志»第4卷第12期ꎬ1907年ꎮ。

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以《申报》与《东方杂志》为中心

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以《申报》与《东方杂志》为中心

清末媒体对“十八世纪"的塑造以《申报》与《东方杂志》为中心牛贯杰内容提要清朝末年是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传播时期。

“十八世纪”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并不单纯意味着一个时间计算单位,更重要的是时间性质单位,即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力量的崛起和扩张。

具体而言,西方世界在18世纪发生剧烈变动,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形成、政治与文化的历史演进,随之带来的是西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与影响。

此时媒体在全球性知识的传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申报》和《东方杂志》是晚清最为重要的报纸杂志媒介,以其为分析文本,勾勒出的是清末中国人对“十八世纪”的认知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深刻的民族危机意识&关键词18世纪近代性申报东方杂志时间纪年的变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通常来说,古代的纪年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支纪年,二是王公皇帝的年号纪年。

《史记》记载的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是我国最早的准确纪年。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同时亦将欧美的纪年方法和时间性质引入国内,“世纪”的概念即其中之一。

“世纪”一词作为时间单位,对应的是英文中“centu@”,指100年的时间范围。

其实,“世纪”一词自古存在于中文世界,但其涵义并非指向时间的单位,而是特指帝王的世系及其相关记载。

①根据19世纪出版的几种主要英华字典,我们并未发现“centu@”一词有对应于汉语中“世纪”的译法,而多以“百年”指称。

②就目前发掘的资料来看,汉语第一次使用“世纪”一词指称百年是1889年5月31日出版的《申报》,而且还是“十八世纪”③&1900年以后,“世纪”一词逐渐成为指称百年的标准词汇&1908年出版的《英华大辞典》中首次将“centua”对译为“一百年,世纪,周(泰西以一百年为一周)”④&1913年,魏易等翻译的《元代客卿马哥博罗游记》一书中,“世纪”一词频繁出现,明确指称一百年的时间坐标。

⑤可见,带有时间属性的“世纪”一词是20世纪的产物&1916年,“十八世纪”一词正式出现在《英汉字典》的释例当中。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ppt 52页)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ppt 52页)

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
一、外文报刊广告(代表作品)
1、《蜜蜂华报》
是一致被学者评定为中国 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 纸,和澳门第一份报纸。 《蜜蜂华报》以周刊形式 出版,葡文刊载,创刊于 1822年9月12日(清朝道光二 年),于1823年12月26日停 刊,共出版了67期。
2、《广州记录报》
《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 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间,杨 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奸杀 夫,在刑求后认罪,身陷死 牢,含冤莫雪。此案惊动朝 廷,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 白,然而两人受尽酷刑折磨 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 。
在此事上,上海的新闻报章《申 报》,连续报道此案,矛盾直指 朝廷官官相护,欺上暪下,引来 民间舆论、浙江乡绅以及浙江籍 官员对杨乃武的同情,由于杨昌 濬涉嫌包庇下属,欺压浙江乡绅 ,故不少浙江籍官员为杨乃武奔 走,希望可以为杨乃武翻案。同 时亦惊动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 ,下令重审此案。
于1999复刊,复刊后的《东方杂 志》改名为《今日东方》。
《东方杂志》是商务 印书馆继《绣像小说 》之后创办的第二种 杂志,其历经清末、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解放战 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 期,紧跟时代的脉搏 ,忠实地记录了我国 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 迹,成为了近现代史 的见证,被称为“中 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 ”“杂志界的重镇 ”“杂志的杂志”。
但是最多的月份牌广告还是香
水和香烟了。
辛亥革命前后的广告
一、民办报刊
《东方杂志》
1 904年3月,《东方杂志》由商 务印书馆创办,为我国期刊史上 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它 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 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 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 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 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 过其主编。

《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现代文化的生长点

《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现代文化的生长点

《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现代文化的生长点《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现代文化的生长点引言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个时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动荡时代”。

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大量的新思潮和文化思潮涌现出来,各种杂志成为了当时流行的载体。

其中,《东方杂志》作为中国最早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之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重要地位,也在当时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东方杂志》这一时期对于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一、《东方杂志》的创办与发展《东方杂志》是由邹容等一批富有思想活力和进步精神的人士于1904年创办的。

创办之初,杂志以“启蒙思想、革新心灵”为宗旨,积极介绍西方文化和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早期的发展中,杂志主要以文学为主,刊登了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的散文、梁启超的小说等。

同时,《东方杂志》还致力于传播外国文学作品,引进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翻译著作,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在思想观点上,东方杂志秉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倡导变革和改革,反映了新一代知识分子对封建儒家思想的反思。

在此背景下,《东方杂志》成为了新思潮的重要倡导者,推动了文化变革的进程。

二、《东方杂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 推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运动,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

而《东方杂志》在他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相关。

杂志在“建设新学问”、“揭露旧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文化运动的发酵提供了舆论阵地。

2. 引入西方文化与知识《东方杂志》在发行过程中不仅介绍了西方的文学、科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社会推动了一种现代文化的跨界融合。

杂志的创办者以及贡献者大多接受过洋务运动中的教育,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因此他们能够将西方的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1933年,近代中国一份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以近百页的篇幅刊出142人的

1933年,近代中国一份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以近百页的篇幅刊出142人的

1933年,近代中国一份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以近百页的篇幅刊出142人的
东方杂志发行于1933年,成为近代中国一份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

当时有142人被刊登在该刊上,它们既包括政治领袖,也包括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等。

他们不仅受到广大读者和学者的热烈欢迎,而且也是杂志的主要推动力。

东方杂志让这142人的故事和思想被讲述出来,它把文化、历史和思想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促进了大家参与的有益讨论。

这些故事和思想能够展示出当时中国思想的风貌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进程,给中国写作一个很好的平台,更有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

此外,东方杂志注重推介新事物,开拓了一个国内外新思潮的广阔平台,它不仅收录地方小说,还收录法国作家的短篇小说、日本小说、外译文章等等,开拓写作者在思想上的自由,让文学领域有了很大的开拓和发展。

总的来说,东方杂志的出现,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带来了相当多的积极作用。

它不仅让142名人物的故事和思想得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尤其是近现代的文学和思想自由的开拓和发展。

晚清末年杂志广告探微--以选报时期《东方杂志》广告为例

晚清末年杂志广告探微--以选报时期《东方杂志》广告为例

晚清末年杂志广告探微--以选报时期《东方杂志》广告为例罗奕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在1904年3月以前,上海一地发行的报刊大约有60种。

在这种报业背景下,商务印书馆创办了专门讨论时事及社会问题的刊物《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刊龄长达45年,共出版44卷,是商务印书馆继《绣像小说》之后创办的第二种杂志,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历经清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紧扣时代脉搏,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罗奕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商业广告登载与民国时期电影杂志的视觉文化价值呈现——以《青青电影》登载的“绿宝”香皂广告为例 [J], 方弘毅
2.民国时期商业广告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涵化——以《东方杂志》商业广告为例[J], 王玉蓉;宋伟龙;张晓宇
3.民国时期商业广告的多元文化解读r——以《东方杂志》为例 [J], 王玉蓉;张晓宇
4.探析清末民初时期杂志广告——以1911年-1919年《东方杂志》为例 [J], 罗奕;
5.民国时期《东方杂志》广告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建构 [J], 王玉蓉;安晓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三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三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三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清末新政》教案第9课清末新政授课人:李颖执教班级:高二(8)班【教学立意】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实现王朝自救,开始了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政”时期,一个曾经扑杀过变法维新志士的人物在短短3年后,倡言“变法”,像是一种历史的讽刺,而清政府在政治领域改革下的“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就恰恰揭露了其假立宪,真集权,爱护清政府统治的实质,然而历史的真实就往往存在于矛盾之中,在这种“假维新”之下,又存在着“真改革”。

军事,教育,法律,经济等方面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同时当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时候,它保留和完善了这一部分的改革成果。

因此,清末新政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清政府期望通过新政来实现王朝的自救,然而在晚清专门的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面前,新政的许多措施事实上都走向了其目的的反面,非旦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它的灭亡。

这是中国民族在觉醒和抗争道路上,清政府一次沉痛的谢幕,然而它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阻碍。

【教材分析】从单元的宏观视角来看,本课属于华师大版第五分册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这一专题的内容。

在近代列强的欺负之下,中国人积极探究救亡图存的救国之路。

1901-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晚清历史上的第三次改革运动,也是清政府的最后一次自救运动,它是中国人觉醒的产物,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就本课的知识结构而言,本课分为三幕内容“变法上谕的颁布”“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

要紧介绍了清末新政的三个时期,另外从清末新政实施的举措来看,改革分为非政治领域和政治领域。

清末新政不仅是清朝末期最后十年,行将就木的的改革运动,也是清朝穷途末路之时的自救运动,同时在政治领域内的改革也是一场舍本逐末的自亡之路。

清末新政时期在军事,教育,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改革培养了新式的人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的知识储备,历史意识和问题摸索能力都较高一高二有了一定的进展,同时通过对历史上的多次改革的学习,对改革运动也有了差不多的认识。

从新政到宪政(下)

从新政到宪政(下)

从新政到宪政(下)2019-05-30通过体制内官员与民间互动,并不断提出奏请,⽴宪的声⾳开始进⼊朝廷并抵达上层。

1901年固然⽯沉⼤海,但各⽅坚持推动,到1905年,体制内已呈连锁反应之势。

因此,体制内⽴宪主义的成长,是晚清改⾰⾛向宪政的另⼀条必不可少的主线“⽅今时事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图变法,锐意振兴。

数年以来,规模虽具⽽实效未彰。

总由承办⼈员向⽆讲求,未能洞达原委。

似此因循敷衍,何由起衰弱⽽救颠危。

”这是1905年7⽉16⽇朝廷简派五⼤⾂出洋考察的光绪谕旨。

它⼀开头就检讨1901年以来新政发动⼏年间的情形,看来成绩并不令⼈满意。

原因盖在于新政本⾝“未能洞达原委”,这是个不错的措辞。

关键在于这个原委究竟是什么?其实,⽆论当时舆论所指,还是官员上书,都朝着⼀个⽅向,那就是“⽴宪”。

该谕旨发表后,民间很快有了回应。

该年《东⽅杂志》第10期载《南⽅报》的⼀篇⽂章,题⽬就是《论⽴宪为万事之根本》。

该⽂直陈新政之弊,“数年以来,群治之不进也如故,民智之不开也如故。

求之政界,则疲玩愈甚⽽蒙蔽⽇深;征诸社会,则奸蠹滋多⽽公德益坏。

”以下笔头⼀掉,剑锋直指:“其故何在,⼀⾔以断之⽈:政体不⽴之害。

欲旧其弊,固⾮改定政体不可,则⽴宪之说是已。

……⽴宪政体之于国,犹⾈之有指北针也。

”由此可见,以⽴宪的⽅式改⾰政体,到1905年已经成为朝野共识。

从⽯沉⼤海到名⼠官员互动回顾它的发⽣,固然先发于体制外;但由外⼊内,体制⾃⾝的因应变化也是⼀条线。

这条线从1901年到1905年,由体制内官员与民间互动并不断提出奏请,最终使得清廷上层接受⽴宪,并派五⼤⾂出洋考察政治。

从体制内的⾓度看,当梁启超于1901年6⽉《⽴宪法议》时,也是在此时,也是在⽇本,出使⽇本国的⼤⾂李盛铎,在应诏上书中⼏乎和梁发出了同样的声⾳:“变法之道,⾸在得其纲领。

纲领不得,枝枝节节,不独图新政窒碍难⾏,且恐依违迁就,未睹变法之利,先受变法之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 I . 2 8 No . 1
Ma r .2 0l 5
d o i : 1 0 . 1 6 0 1 8 / j . c n k i . c n 3 2—1 4 9 9 / c . 2 0 1 5 0 1 0 1 5
《 东 方 杂 志》 与清 末 立 宪思 潮 ( 1 9 0 5—1 9 1 1 )
后迅 即高 涨 , 骤成 全 国性 的 运动 。在清 末 立 宪 思
潮 活跃 的 1 9 0 5至 1 9 1 0年间 , 立宪 派组 织社 团 , 创
《 东方杂 志》 对 清末 立宪 思 潮 的政 治取 向


方 汉 奇教授 认 为 , 1 9 1 1年 3月 之前 的 《 东方 杂志 》 是一 份 比较 明显 的带 有 “ 选报” 性 质 的 文摘 杂志 , 其所 选 之 内容 也 多 为 支 持其 政 治 观 点 … 。
第l 期
郑月 : 《 东方杂志》 与清末立 宪思 潮( 1 9 0 5 — 1 9 1 1 )
・ 6 9・
啪瑚鲫湖枷姗抛姗0 I\

\ I、




. \ / \

-~ —— 1
◆_ -


一 .






月 的杂志中, 《 东方杂志》 共刊发 3 1 6 8 篇文章 , 其 中有关于立宪运动的报道共 1 5 8篇 , 占总报道数
的5 . 0 1 %, 就一 个 事件 的报道 来讲 比率是 非 常 之
收稿 日期 : 2 0 1 4—1 0—1 2 作者简 介 : 郑月 ( 1 9 9 1 一) , 女, 江苏盐城人 , 硕士生 , 研 究方向 : 中国近现代史 。
笔 者通过 对这 段时 期 内该 杂 志 内容进 行 的系统 分 析, 也发现 了这 一倾 向 。
表1 《 东方杂志》 中立宪运动报道 统计
Ta b l e 1 ” Or i e n t a l Ma g a z i n e ”r e p o r t e d i n t h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mo v e me n t

廿 蒙
廿 虽
廿 襄
廿 ∞
廿 蒙
廿

图1 《 东方 杂志》 立宪报道频次走 向图
F i g . 1 ” Or i e n t a l ma g a z i n e ”c o n s t i t u io t n a l r e p o r t e d f r e q u e n c y t r e n d c h a r t
文报刊史上唯一创办逾 百年的报纸《 大公报》 在
创 办之初 就 明确支 持立 宪 。而在 中 国新 闻史 上连
续发行时间最长的综合性刊物《 东方杂志》 , 也具 有鲜 明的 、 支 持立 宪 的政 治倾 向。 1 9 0 5 年1 月至 1 9 1 1年 5月, 《 东方 杂志》 经 历 了两 次较 大规模 的改 版 , 开 始 了 由“ 选报” 向综

定 的启发 价值 。
关键词: 《 东方杂志》 ; 立宪思潮; 立究宣传 中 图分类 号 : K 2 5 7 . 5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5 3 2 2 ( 2 0 1 5 ) 0 1 —0 0 6 8— 0 5 甲午战败后 , 维新派创办《 万 国公报》 、 《 时务 报》 、 《 国闻报》 等报刊宣传变法维新 , 新闻报刊 E t 益作 为一种 政治 宣传 手段 活跃在 历史 舞 台 。1 9 0 5 年, 日本在 日俄 战 争 中 的胜 利 对 中 国社 会 产 生 深 远影 响 。立宪 思潮 在 日俄 战争 之 前 声 势 不大 , 战
办或拉拢报纸 , 依 靠 新 闻报 刊 的 力量 大行 宣 传 。 与革 命 派论 战 , 扩 大 影 响力 ; 构 建 舆论 体 系 , 让 民 主改 革 、 君 主立 宪之 说深人 人 心 , 极 大地 推动着 立
宪运 动 的发展 。
在这 一时期 , 除 了《 民报》、 《 新 民丛报 》 等“ 政 党报 刊 ” , 政治 上倾 向于 温 和改 良、 立 宪救 国 的报 刊 杂志也 在历 史舞 台上扮 演 了重要 的 角色 。如 中
合性 学术 杂 志 的身 份 转 变 。这 期 间 , 它 因受 到立
宪 思潮 的影 响而 发 生 嬗 变 , 同时这 种 嬗 变 又影 响 了立宪 思潮 , 一 定程 度 上 推 动 了立 宪运 动 乃 至 政
治 社会 的进 步 。
Hale Waihona Puke 根 据 笔 者 统计 , 在 1 9 0 5年 1月 至 1 9 1 1年 5
第2 8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0 3月
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c h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郑 月
( 上海大学 文学院 , 上海 2 0 0 4 4 4 . )
摘要 : 《 东方杂志》 是晚清最后几年最有影响力的立 宪派报刊之一, 它在这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倾 向就是宣传 立宪思潮 , 以推动立宪运动。《 东方杂志》 在立宪运动的报 道中, 能保持不正面谈政 治 的立场 , 着 力地 方 自治 的 宣传 , 并 始 终保 证 立 宪 言论 的 品质 , 形成 了 区别 于 “ 党报 党刊 ” 和其 他立宪派报刊的独特风格。它善 于把握政治大势, 注重积极参与, 正面引导; 同时不直接参与党 派政论 , 通 过 高质量 的“ 选报 ” 来表达政 治 态度 , 对 当下我 国地 方报 刊 如何 保持 发 展 特 色也 具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