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你今年几岁了学案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询问年龄的交际用语,如“你今年几岁了?”、“他/她/它多大?”等。
2. 培养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如“我叫X,我今年X岁了。
”3. 提高学生对中文数字的认识和运用,1-10岁的数字都能正确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询问年龄的交际用语和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
2. 难点:对中文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年龄相关的交际用语。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年龄相关的图片和数字。
2. 教学卡片:印有不同年龄的数字。
3. 实物道具:如玩具、书籍等,用于展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喜欢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年龄相关的图片,如婴儿、小孩、成年人等,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年龄。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用中文询问年龄和进行自我介绍。
如:“你今年几岁了?”、“我叫X,我今年X岁了。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询问年龄和自我介绍的场景。
4. 游戏环节:教师发放教学卡片,学生轮流抽取卡片并说出相应的年龄数字。
5. 复习巩固:教师引导学生用中文数字进行报数,从1报起到10。
6. 拓展环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如:“假设你是老师,你的学生问你:‘老师,你今年几岁了?’,你应该怎么回答?”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句型和数字的正确表达。
8.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询问年龄,并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角色扮演、游戏环节和作业完成情况为评价依据。
2. 评价内容:(1)能否熟练运用询问年龄的交际用语。
(2)能否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3)对中文数字的认识和运用程度。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询问年龄的英语表达方式:“How old are you?”2. 让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自己的年龄:“I amyears old.”3.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核心句型:“How old are you?”和“I amyears old.”2. 相关词汇:year, old,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询问年龄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正确回答自己的年龄。
2. 难点:正确运用相关词汇表达年龄。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目标语言。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年龄相关的词汇,如“year”, “old”, “three”, “four”, “five”等,引导学生猜测这些词汇的含义。
2. 新课内容:教师介绍核心句型“How old are you?”和“I amyears old.”,并用示例进行讲解。
3. 情境练习: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如生日派对,让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练习询问和回答年龄。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年龄,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询问年龄的场景。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用英语向家人或朋友询问年龄,并记录下来。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语言运用流利性。
2. 角色扮演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 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拓展活动:1. 制作年龄海报: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年龄主题,如“童年时光”,用英语描述年龄相关的活动和特点,并制作成海报。
你今年几岁了教学设计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你今年几岁了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3、使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学习过程:第一环节、情境引入1、猜年龄小明:我能猜出你的年龄。
小彬:????小明:你的年龄乘2减5的数是多少?小彬:21.小明:你今年13岁了。
小彬:他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_______,所以得到等式:__ ______。
2、方程和方程的解叫做方程。
叫做方程的解。
3、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1) -2+5=3 ( ) (2) 3χ-1=0 ( ) (3) y=3 ( ) (4) χ+y=2 ( ) (5) 2χ2-5χ+1=0 ( ) (6) χy-1=0 ( )(7) 2m -n ( ) (8) S=πr 2 ( )第二环节、由题意列方程1、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升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上面的问题中包含哪些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如果设x周后树苗升高到1米,那么可以得到方程:2、某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和宽之差为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题中的等量关系为:如果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那么长为(x+25)米。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_____ _____。
3、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截至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 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如果设1990年6月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第四环节归纳总结1、上述三个情境中的方程为:(1) 40+15x=100(2) 2[x+(x+25)]=310(3)x(1+153.94%)=3611上面情境中的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每个方程中有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
你今年几岁了(一)教学设计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侯川中学王军昌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小学期间已学过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知识,经历了分析简单数量的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检验结果的过程。
对方程已有初步认识,但并没有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准确的理性的概念。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从有趣的“猜年龄”游戏入手,通过对五个熟悉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能得出一元一次方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并总结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本节的难点:由特殊的几个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在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感受方程模型的意义;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3、使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情境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阅读学习目标:(大约2分钟)学习本章内容,你将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等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思想。
目的:通过阅读学习目标,学生了解了本章知识的学习内容共有两部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实际效果:学生通过阅读,目标明确了,学习更有针对性。
尤其是认识了“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环节二:自主阅读、学习内容:让学生阅读本节教材P132-P133随堂练习之前的内容。
结合课本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内容的特点,粗读并完成书上的填空题。
(大约10分钟)目的:通过读书的过程,首先让学生回忆起小学学过的等式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对课文所设置的较简单又熟悉的实例中的各种量的关系分析清楚,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不同类型的方程.实际效果:通常,多数学生能够分析教材实例中所蕴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年龄询问句“你今年几岁了?”及其回答方式。
2.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年龄的能力。
3.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重点词汇:year, age, how old2. 重点句型:How old are you?I’m ten.You’re eleven.He/She is thirteen.We are fourteen.They are fifteen.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年龄询问句和回答。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年龄表达句型。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年级等基本信息。
2. 引入新词汇(5分钟):教授重点词汇“year”和“age”,并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学习句型(10分钟):讲解年龄询问句“How old are you?”的构成和用法,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并互相询问年龄。
5. 角色扮演(10分钟):设计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年龄表达句型进行对话。
6.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猜年龄”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扩展词汇:教授与年龄相关的词汇,如“婴儿(infant)”、“儿童(child)”、“青少年(teenager)”、“成年人(adult)”等。
幼儿园《我几岁》教案
幼儿园《我几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年龄,懂得说出几岁
2.认识数字0-5
3.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0-5
2.学会说出自己的年龄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培养幼儿自我表达能力
2.如何让幼儿区分不同的数字
四、教学准备
1.《我几岁》儿歌
2.幼儿认识数字的教具,如数字卡片、数字积木、数字拼图等
3.大型数字图片
4.课堂展示板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
1. 环节一:歌曲欣赏
•教师播放《我几岁》儿歌
•请幼儿跟着歌曲唱,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 环节二:数字认知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数字积木、数字拼图等教具
•请幼儿认识数字0-5,并一边数数,一边拼凑数字教具
•请幼儿尝试用手指、拇指分别表示数字1、5,加强数字的概念理解3. 环节三:自我介绍
•请每个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年龄
•教师辅助幼儿用正确的形式说出自己的年龄,并用数字教具展示对应的数字
•提醒幼儿要用整数表示自己的年龄,如3岁,不是3.5岁
4. 环节四:数字连线游戏
•教师展示大型数字图片,上面有不同数量的图案,如5个小鸟、3个苹果等
•请幼儿通过数字卡片、数字积木等教具,将数字和相应的图案进行连线
•通过游戏巩固数字认知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幼儿园《我几岁》教案的设计,幼儿们在听歌、认知数字、自我介绍和数字连线游戏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幼儿自我表达,充分展现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乐趣,在趣味游戏的引导下,让幼儿充分愉悦和放松,增强了他们对数字的记忆和认知。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询问年龄的交际用语,能够用中文正确表达自己的年龄。
2. 培养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3. 提高学生对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询问年龄的句子“你今年几岁了?”及回答方式。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年龄词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学习并掌握年龄的表达方式。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2. 教学卡片:印有不同年龄的词汇。
3. 学生名单:用于记录学生的年龄和姓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中文表达年龄。
2. 讲解知识点:讲解如何用中文询问年龄及回答年龄的方法,如“你今年几岁了?”、“我今年五岁了。
”等。
3. 互动练习:学生两人一组,用卡片上的年龄词汇进行自我介绍,如“我叫小华,我今年六岁了。
”4. 小组讨论:设置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在公园遇到小朋友,如何用中文进行交流。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运用所学年龄词汇进行对话。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中文写一篇关于自己年龄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能正确使用年龄词汇进行对话。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七、教学拓展:1. 举办一个“我的成长故事”分享会,让学生用中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
5.1你今年几岁了(第1课时)导学案
《你今年几岁了》导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激情投入,高效学习。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预习课本P166—P167,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列一元一次方程;2、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进一步研究课本内容,继而完成导学案;3、注意总结和理解,将存在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准备课堂上质疑。
一、复习回顾1、列代数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二、自主探究 1、方程的定义:方程的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方程的解: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三、合作探究(一)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点1:方程的概念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并说明理由。
(1) 5x =0; (2) 42÷6=7;(3) y 2=4+y ; (4) 3m +2=1-m ; (5) 1+3x ; (6) -2+5=3 (7) 3x-1=7 (8) m=0 (9) x ﹥ 3 (10) x +y=8 (11)4232=-x x2、x+2=3与y+2=3有什么异同点? 归纳总结:探究点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2x+3y=0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为什么?2、4232=-x x 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为什么?3、xx 11=+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为什么?4、53=+x π是一元一次方程吗?为什么?5、你知道“元”和“次”的含义吗?归纳总结:(二)知识综合应用探究探究点1: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应用例1:在下列方程中:① 2x+1=3 ; ② 0122=+-y y ;③ 2a+b=3 ;④2-6y=1 ⑤ 1132-=+xx 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哪些?例2:方程532+-m x =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4m-5=?例3:方程()08362=-++x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的值是?规律方法总结:探究点2:列一元一次方程例1:某校七年级共有学生64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之比是5:3,则这个班男女生各多少人?(用不同方法列方程)例2:(1)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公开课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
教学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互动新授(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可能用n+ 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代数式)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
这些式子中的字母n、a……都表示什么?(都表示小红的年龄。
今年几岁了2
学生习惯于用逆运算的算理求出这两个方程的解,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读书能看懂,但有点思维不习惯, 课本例 2,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1) -3X=15 ;
n x 2 10 . 3
过的基本知识及数学思 想;另一方面,习惯地 将新学的知识及方法构 建到原有的知识体系 中,找出“承前启后” 的 “承接点” 启发点” , “ .
教学 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讲解 形式 启发式教学
学 法 指导
自学讨论,教师讲解
德育渗透内容及渗透时机 教学辅助 手段准备 及检查 □多媒体 □教具 □辅助材料 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案 □实验准备 □其他准备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 重点提示: 目的:1.让学生初 步体会小学等式的基本 性质的内容与中学等式 的基本性质有何差异? 2. 小学简单方程的 求解过程的依据与中学 方程求解过程依据有何
琐时,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变形比用运算的逆运算关系变形要方便快捷. 在解决课本 “想一想” 中的年龄问题时, 学生还意识到, 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有些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其解.
环节五:课堂小结 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时主要内容,等式的基本性质及注意事项,利 用灯市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目的: 1. 应 用 本 课 时 所学内容解答上课时提 出的问题. 2. 对 本 节 知 识 进行巩固落实.
环节四:联系与提高 内容: 1.课本“想一想”“帮助小彬解开猜年龄之谜” 、 2.随堂练习,解方程 1(2)、(4)小题. 实际效果: 学生基本都能熟练地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在解 方程(2)5-y=-16 , (4)
学生在感受了例 1 的思考过程后,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本例的解答. 讲授以上两例时,创设了一种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用第 二种方法——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过程,此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并给 予恰倒好处的点拨.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对等式基本性质理解的基础 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 的想法. 如:解方程(2) 同学甲: 解: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得: . 整理得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范文
《你今年几岁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询问年龄的交际用语,能够用中文正确询问和回答他人的年龄。
2. 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中文思维,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文词汇:岁、今年、几、出生、年份2. 交际用语:问年龄、回答年龄3. 句型结构:你今年几岁了?我今年X岁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正确地询问和回答年龄。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中文思维进行年龄的询问和回答。
四、教学方法:1.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学会询问和回答年龄。
2. 小组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以自己的年龄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询问年龄的交际用语。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新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练习询问和回答年龄。
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年龄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
六、教学评估:1. 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3. 设计一份简单的测试卷,评估学生对询问和回答年龄的交际用语的熟练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课堂,进行家庭作业的展示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 组织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如“我的成长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开展中文角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母语为中文的外国人交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年龄询问用语,如“你今年几岁了?”2. 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回答自己的年龄。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年龄询问用语“你今年几岁了?”及回答方式。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年龄询问用语进行实际交流。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年龄询问和回答。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首儿歌《你今年几岁了》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年龄询问用语:“你今年几岁了?”并解释其含义。
3. 示范年龄询问和回答:教师与学生互动,示范正确年龄询问和回答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年龄询问和回答的练习。
5. 情景剧:学生分组表演,设定一个场景,用年龄询问用语进行交流。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与家人或朋友进行年龄询问和回答的练习。
2. 让学生搜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了解年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年龄询问用语,避免产生误解。
3. 结合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年龄的习俗和礼仪。
2.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3. 邀请家长参与年龄主题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中文素养。
九、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2. 儿歌:《你今年几岁了》3. 网络资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年龄习俗的资料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中文素养和口语交际能力。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范文
《你今年几岁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年龄询问和回答技巧。
2.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年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日常英语交流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单词:year, age, old, twin, sister2. 句型:How old are you?I’m years old.She/He is years old.3. 对话:询问和回答年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词year, age, old, twin, sister的掌握及运用。
2. 难点:句型How old are you? 的正确使用和回答。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情境教学法: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英语。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展示相关单词和句型,讲解单词和句型的用法。
3. 课堂活动(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询问和回答年龄的场景。
4. 练习与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用英语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小组活动表现、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
2. 评价标准:能够熟练使用句型How old are you? 进行询问和回答。
能够正确使用单词year, age, old, twin, sister。
能够完成课后作业,体现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课后作业1. 抄写单词:year, age, old, twin, sister。
2. 编写一个关于询问和回答年龄的对话,并role-play 出来。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范文
你今年几岁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询问年龄的日语表达方式:“你今年几岁了?”及回答方式。
2. 培养学生用日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3. 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日语中询问年龄的句子“你今年几岁了?”及回答。
2. 教学难点:日语中数字的读法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日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以自己的年龄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日语中数字的读法。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并示范“你今年几岁了?”的日语表达方式,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情景模拟:教师设定一个场景,如:“在公园遇到了一个日本小朋友”,让学生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并询问对方的年龄。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用日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练习询问年龄的句子。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用日语向家人询问年龄,并记录下来。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沟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日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其口语表达水平。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动画片,了解日本文化。
2. 邀请日语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语和日本文化。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新标准日语教程》2. 教具:多媒体设备、卡片、录音机等。
十、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中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拓展学习建议:1. 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日语学习网站或应用程序,进一步练习日语口语。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今年你几岁了(二)》教学案(学生版)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元一次方程x-9=8的解是.
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数x的一半减去该数的 等于6,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彬的年龄乘2减5的得数是21,小彬今年几岁了?
环节三:拓展训练
1、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是3。
2、若关于x的方程3x+2a=0的解是2,求a的值。
3、已知x=- 适合方程kx-4=2x,求代数式(3k2+6k-73)2004的值
四、小节与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
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4.如果2x-a=3,那么2x=3+________.这是根据_____,
在等式两边同时____。
5.如果等式 =1-b,则a+2=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_,
在等式两边同时____
6.解方程:(1) =-5 (2)3x+3=2x+7 (3) -
三、由条件列出方程并求解:
1.某数的2倍与3的和等于5.
(1)x-8=2 (2)-3x=21
环节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2+1=0 B.x=0 C. =0 D.x+y=0
2.方程x+3=-1的解是( )
A.x=2 B.x=-4 C.x=4 D.x=-2
学案 今年你几岁了
教学设计学校十六中设计人余治敏课题字母能表示什么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数学设计课时1实施教学班级11班七年级11 班学情分析1.学生分析通过以前数学知识及英语课程的学习,字母对学生已经不陌生。
小学学过的数学公式、法则等都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对看似平常的“字母表示数”,其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找规律”,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2.教材分析《字母能表示什么》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又是学习代数式的基础。
本节充分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过程,认识到字母代数的方便之处,感受到字母代数的优越性。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的过程;2.能用字母和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以前所学的运算律、计算公式和法则;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学习资源1.多媒体2.黑板3.火柴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带着学生欣赏“青蛙之歌”,由“青蛙之歌”引出数青蛙。
数青蛙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 条腿;2只青蛙,2 张嘴,4 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 只眼睛,12条腿;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通过学生熟悉的“青蛙之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俗易懂。
使学生以轻松,积极的心态开始学习。
通过对规律的利用,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出一般规律的作用。
游戏学生随便想个自然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计算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最后老师能说出学生最后的得数的个位数学生积极参与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上这节课的乐趣以及数的“神秘”,与生活联系起来,有点魔术的感觉。
设下第一个悬念。
为本章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提出问题设计一个图案:从左往右用火柴搭49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代表一个同学,正方形中就写上你们想说的话。
谁能告诉老师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军训刚完,学生对教官恋恋不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你今年几岁了教案
你今年几岁了(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模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能归纳方程描述性的定义.2.让学生对实际模型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在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归纳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归纳法教科书提供了多个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验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教具准备某年某月的日历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记作§5.1.1 A)例1第二张:(记作§5.1.1 B)例2第三张:(记作§5.1.1 C)例3●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我这儿有一个月的日历,你们圈出日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生]老师,把日历给我,我和你做这个游戏.我现在圈出了日历中的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并且计算出了它们的和为33,你能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师]这三天分别是6号、11号、18号.[生]老师,您说得完全正确,您能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吗?[师]老师用的是方程的知识来解答的.这一章我们就重点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学习了这一章以后,比老师算得还快.Ⅱ.讲授新课1.方程的描述性定义[师]现在,我让同学们猜一下我的年龄:我的年龄乘2减去5得数是65,你知道老师今年多大了吗?[生]您今年35岁.[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用小学列算式的方法即老师的年龄为(65+5)÷2=35.[师]有没有别的方法呢?[生]有,如果设您的年龄为x岁,那么“x乘以2减去5”就是2x-5,所以得到等式:2x-5=65.我从这个等式中算出了x=35.所以您的年龄是35岁.[师]这两个同学的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二个同学的方法是设出了一个未知数,然后找到了一个能反映题意的一个相等关系,找到了一个等式2x-5=65,从而解决问题的.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等式和我们前面见到的等式如:-2+(-3)=-5;a+2a=3a;a+b=b+a……有何不同呢?[生]“2x-5=65”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我们小学时学过,这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我们在前面学过代数式、等式和方程,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例如2x2+3x;3+(-2)=1;a+b=b+a;2x-5=65.[生]2x2+3x是代数式,它不含等号;而3+(-2)=1,a+b=b+a,2x-5=65都是等式,因为它们都含有等号,而等号两边是代数式.[生]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而方程一定是等式;方程中一定有未知数,而等式中不一定有未知数.如3+(-2)=1,a+b=b+a是等式,但不是方程,而2x-5=65既是等式又是方程.[师]看来,同学们已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我们学习数学很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才能找到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由刚才的“日历中的问题”和“猜我的年龄”大家已能体会到用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几个实际问题,看大家能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即方程吗?2.一元一次方程分析:设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由已知可知树苗原来的高度为40厘米,周后长高约15x厘米.由题意可得到等量关系是什么呢?[生]原高+长高=1米.[师]如何列出方程呢?[生]将等量关系中的量用已知数或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就可以得到方程:40+15x=100.[师]现在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地迅速地提高.下面有一则消息是2022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的.我们一块来分析一下(投[生]由题意可知,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所以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1990年7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1+153.94%).[师]这个同学分析的很好,谁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呢?[生]我们已知设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x 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并且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3611人,将上述已知数3611人和未知数x 代入刚才的等量关系,可得方程:(1+153.94%)x =3611.[师]很好, 看来同学们已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我们再来看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好多男同学喜欢踢足球,咱们学校的操场是长方形的,它的周长是310米,长比宽长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如果我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 米,长就为多少米呢?[生]根据长比宽长25米可知长应为(x +25)米.[师]我们设出了题中的未知数,就可以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那么等量关系是什么?方程如何列呢?[生]等量关系应为:2×(长+宽)=周长,列出的方程为:2[x +(x +25)]=310. [师]有没有别的方法呢?[生]有,如果设长为x 米,宽为(x -25)米,列出的方程就为2[x +(x -25)]=310.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的六边形做成的,黑、白皮块的个数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生]老师,我知道.根据题意得,黑色皮块为32×83=12(块),白色皮块为32×85=20(块). [师]你的思维很灵敏.但如果用方程来解答这个问题,如何设未知数?如何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呢?[师]可以设黑色皮块为x 块,则白色皮块就为3x ×5即35x 块,由此可得到方程为x +35x =32.[生]我还有一种方法,根据题意,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的总数目被分成了8份,其中黑色皮块的数目占3份,白色皮块的数目占5份,且每一份的数目是相等的.因此每1份设为x 块,当然黑色皮块为3x 块,白色皮块为5x 块,由此列出方程:3x +5x =32.[师]这位同学的分析太精彩了,如此设未知数,可以使方程中的未知数的系数变为整数,可以使形式变得简单.上面几个例子,我们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数学模型——方程.现在,我们一块来观察这些方程:2x -5=65;40+15x =100;x (1+153.94%)=3611;2[x +(x +25)]=310;x +35x =32;3x +5x =32,这些方程都有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先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生]上面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 .[师]你知道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什么吗?[生]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从咱们学的这一章的主题图中就可看出.[师]我们一块来看一下这一章的主题图左上方,这就是我国古代表示方程的方法,其中元就表示未知数,元的左边是未知数的系数,所以它表示的方程就是:18x +16=0.我们上面看到的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因此叫一元方程,大家再来观察,未知数的指数是几次呢?[生]是一次的.[师]你是如何观察出来的?[生]x 的系数是1时可省略不写,指数是1也可以省略不写.[师生共析]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得出,上述方程都是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到等量关系,把未知数设一字母表示,然后把未知数看作是已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列方程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词,如“……是……的几倍”;“……是……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解:(1)设某数为x ,列方程为:21x +1=3 (2)设某数为a ,列方程:4a =3a -7(3)设某数为y ,列方程:(1+20%)x -80%x =5.(4)设某数为x ,列方程:41(x +2)-61(2x -3)=1. 以上四个方程都为一元一次方程.Ⅲ.课堂练习课本P 151练习1.(1)可设“它”为x ,则x +71x =19; (2)可设甲队胜了x 场,则3x +(10-x )=22.Ⅳ.课时小结这节课对每种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进一步归纳总结方程的描述性的定义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感受到数学具有适用性.Ⅴ.课后作业课本P 151习题5.1Ⅵ.活动与探究百年问题: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为曾提出过一个有趣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另一个人牵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羊的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羊”.请问这群羊有多少头?[过程]可以设这群羊为x 头,由题意可知赶羊的回答就是一个等量关系.由此得方程 x +x +4121+x x +1=100 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结果]x =36即这群羊有36只.●备课资料参考例题[例1]有一位科学家,他年龄的61为少儿时代,121为青年时代;随后,用71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又过了5年,他培养了一个研究生,研究生和他一起合作了他的半生,直到前4年前才离开他.问这位科学家今年多大年龄?分析:设这位科学家今年的年龄为x 岁,根据题意,可找到等量关系:他的年龄×(7112161++)+5+4=他的年龄. 解:设今年为x 岁,列出方程: (7112161++)x +5+2x +4=x 解得x =84,就是这位科学家今年的年龄.[例2]学生问老师多少岁了.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才4岁;你到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就58岁了.请你算一算,老师、学生各多少岁?分析:由题意可得:学生的年龄-(老师的年龄-学生的年龄)=4且老师的年龄+(老师的年龄-学生的年龄)=58;如果设学生的年龄为x 岁,则老师的年龄=2×学生的年龄-4,即(2x -4)岁.解:设学生的年龄为x 岁,根据题意,老师的年龄为(2x -4)岁,则(2x -4)+(2x -4-x )=58解,得x =222x -4=2×22-4=40所以老师的年龄为40岁,学生的年龄为22岁.[例3]有两棵古柏树.500年前有个学者说:这两棵柏树年龄的和是4000岁;年龄的差是1000年.如果他的说法是正确的,请你算一算,这两棵柏树现在多少岁?分析:由题意,可得第一棵柏树+第二棵柏树=4000,第二棵柏树-第二棵柏树=1000.可设第一棵柏树为x 岁,第二棵柏树为(4000-x )岁,由第二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设第一棵柏树为x 岁,第二棵柏树为(4000-x ),根据题意,可得x -(4000-x )=10002x =5000x =25004000-x =4000-2500=1500所以两棵柏树的年龄为2500岁、150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中学数学导学稿
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主备人:邵国良总第课时
内容:5.1 你今年几岁了(1)课型:新授时间:2011-11-16
姓名:_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学习重点:
感受方程的作用,并会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难点:
列方程并且能够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学前准备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按照游戏环节,把自己的年龄乘2减5的结果告诉对方,再由对方猜出自己年龄:
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所以得到等式。
方程:
方程的解:
预习疑难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活动
(一)、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1、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的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厘米,
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如下:
截至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时增长了153.94%
如果设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得到方程:
3、我校2号教学楼已正式投入使用,教学楼共有5层,在外观上看起来不但美丽清
新,而且高大壮观,
如果教学楼总体高度为24米,设每一层高度为x米,则可得方程为:
4、某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和宽之差为25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 是多少米?
如果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 米,那么长为 米。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观察上述问题中所列的方程:
思考:1、上述方程未知数有几个?
2、每个方程中求知数的指数是几?
3、我国古代把求知数称为元,把求知数的指数称为次,由此请你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 (上述所列的方程都是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
三、自我测试 1、在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
A :2x+1﹥3
B :x=0
C :3x+5
D :1+2=3 2、在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2
=-x x B :2x-y=0 C :2x=1 D :21=x
3、如果方程05)2(3=+--a x a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的值是
4、写出一个以x=-2为解的一元一次方程:
5、某工厂在第一季度生产某机器300台,比原计划超产20%,若设原计划第一季度生产x 台,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300+300×20%=x B 、300+20%x=x C 、300-300×20%=x D 、300-20%x=x
6、一个数的相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等于0,设这个数为x ,则可列方程为( )
A 、-x -9=-1
B 、9-x=0
C 、-﹙x+9﹚=0
D 、-9+9=1 7、若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8、若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9、根据下列条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1)x 的2倍与5的差的二分之一等于x :
;
(2)x 的三分之二比x 的20%多25:。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cm ,其中长为6cm ,如果设宽为xcm ,则可列方程为: ;
(4)某厂10月份的产值是125万元,比3月份产值的2倍少15万元,若设该厂3月份产值为x 万元,则所列方程为:
; 10、小明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行5千米,按原路返回家时,每小时行4千米,结果
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10分钟,设去学校所用的时间为x 小时,则可列方程为( )
A 、5x=4(x -61)
B 、5x=4(x+6
1)
C 、5(x -61)=-4x
D 、5(x+61)=4x
四、板书设计:
五、学(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