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水库区索依村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合集下载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消落期库区涉水滑坡的稳定性受滑带土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变化、坡体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由库水位降低及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以三峡库区某涉水滑坡为例,将传递系数法与地下水浸润线计算公式相结合,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因素的敏感性以及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内摩擦角、地下水、内聚力;滑坡的动态稳定性随着库水位的下降而降低,其变化速率呈现出先快后缓的特征;利用常规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结果偏低。

因此,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库区涉水滑坡防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涉水滑坡库水位升降地下水浸润线降雨动态稳定性敏感性0引言滑坡是目前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滑带土内摩擦角Φ、滑带土粘聚力c以及水的作用等。

不同水库型滑坡,受内外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也随之不同,寻求影响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对其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前针对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已有较多理论成果,如简化Bishop模型法,正交试验法、可靠度分析法等[2-4]。

库水位降低及降雨造成的滑坡体地下水位的波动是动态变化的[1],产生的动水压力以及地下水对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软化,使滑坡体的稳定性也随之不断的变化。

而目前使用的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仅考虑库水位升降或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稳定后的情况,即采用静态的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忽略了中间过程,这样便使得稳定性评价结果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对防治工程的经济适用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1]。

因此,本文在三峡水库某涉水滑坡已有静态稳定性研究基础上,对该滑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在库水位降低及降雨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性作进一步探讨。

1滑坡概况该滑坡为古滑坡堆积体在库水位作用下复活所致,平面形态呈抛物线型,分布高程110~205m,纵长310m,横宽510m,勘察钻孔揭露滑体厚度5.3~40.2m,平均厚度27~35m,面积9.2×104m2,体积225×104m3,主滑方向330°,与坡向基本一致。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

水库大坝工程的抗滑稳定性分析水库大坝工程是现代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多重功能。

然而,由于大坝在长期使用中面临着各种不可预测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坍塌等,因此对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库大坝工程的背景水库大坝工程通常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所以往往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岩土工程问题。

其中,滑坡是水库大坝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滑坡是由于地形的变动而引起的土体快速下滑的现象。

一旦滑坡发生,将给水库大坝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时可能导致大坝倒塌,造成灾难性后果。

二、水库大坝工程抗滑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确保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 地质勘探与地质力学参数测定在设计水库大坝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分布、断裂带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出地质特征和地质力学参数,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 数值模拟与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模拟水库大坝所承受的不同载荷情况,如水压力、地震力等,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有限元分析则是数值模拟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将大坝划分为许多小单元,在每个小单元上建立力学方程并求解,以获得大坝在各种外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状态。

3. 稳定性指标与安全系数计算稳定性指标是评价水库大坝抗滑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稳定性指标包括可动力安全系数、全局稳定安全系数等。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灾害案例,结合大坝的具体情况,可以计算出各种稳定性指标,并通过与设计标准值进行对比,评估大坝的抗滑稳定性。

三、水库大坝工程抗滑稳定性分析的影响因素水库大坝的抗滑稳定性不仅与地质条件、地裂缝、地下水位等因素相关,还与工程本身的设计与施工密不可分。

1. 大坝基础处理与加固大坝的基础处理与加固是确保大坝稳定性的重要举措。

适当的基础处理可以提高大坝基岩与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系数取值研究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系数取值研究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系数取值研究第17卷第3期2006年9月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TheChines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Vol.17No.3Sep.2006徐青,陈士军,陈胜宏(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在地质灾害中,滑坡灾害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象。

滑坡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稳定性分析。

论文针对三板溪水电站进水口滑坡和水布垭水电站大岩淌滑坡,分别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块体单元法、有限单元法对稳定安全系数和条间推力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各种方法的差异和计算精度,以及各种方法稳定安全系数的取值标准,希望为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有关有限单元法、块体单元法条目的编写和相应的允许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1块体单元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与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可以采用相同的取值标准,而有限单元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取值标准可适当降低;o 块体单元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与刚体极限平衡法(尤其是Sarma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非常相近,有限单元法计算的条间水平推力、条间剪切力较小;?分析方法、力学模型与参数取值应与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相匹配。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安全系数;刚体极限平衡法;块体单元法;有限单元法;三板溪滑坡文章编号:1003-8035(2006)03-0058-05 中图分类号:P642122文献标识码:A31 引言滑坡稳定安全系数是判断滑坡是否稳定及决定滑坡治理投资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合理性。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尚未制定滑坡设计规范,本文分别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4,6~9]主体部分高程43010~57010m,体积约34万m。

滑坡体地形高陡,坡度为32b~38b。

滑坡体构成较为复杂,高程59210m以下主要为巨型块石、碎石。

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稳定性的可靠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三峡库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其建设不仅对于保障下游区域的水资源供应、防洪减灾和电力开发,还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其地形由峡谷到平原,岩性和结构多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对库区的稳定性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其中,涉水滑坡体是三峡区域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其对库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对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可靠度研究,可以有效评估滑坡体的安全性,为库区保障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同时,该研究也可以对于未来类似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的稳定性可靠度,具体内容如下:1. 对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的成因、特征等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

2. 基于滑坡体的力学性质,建立涉水滑坡体的稳定性模型。

3. 运用可靠度理论对涉水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得出其可靠度指标并进行可靠度分析。

4. 分析稳定性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为三峡库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研究、分析和综合堆砌,了解和分析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体的形成机理、特征、发展趋势等。

2.野外调查法:对涉水滑坡体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样品采集、测量等工作。

通过采集现场数据,研究发现滑坡体的发育面、滑带、抗剪强度等特征参数。

3.数值模拟法:通过数值模拟涉水滑坡体的力学性质,建立涉水滑坡体的稳定性模型。

选择合适的数值分析方法,对哈努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可靠度分析。

4.可靠度分析法:基于可靠度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涉水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可靠度指标和不可靠度指标。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为期1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2个月:开题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和调研工作。

第3-6个月:涉水滑坡体的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力学性质测试研究。

【稳定】滑坡毕业论文

【稳定】滑坡毕业论文

【关键字】稳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浙江省台州市海啊集团新杨村滑坡稳定性分论文题目:析姓名:杨俊男学号:09031101班级:1班年级:2009级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李金轩(教授)完成时间:2009年06 月06日作者声明本人以信誉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

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东华理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设计(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东华理工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本人声明:该学位论文是本人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已经审阅过论文的全部内容,并能够保证题目、关键词、摘要部分中英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浙江省台州市海啊集团新杨村滑坡稳定性分析杨俊男Stability Analysis of Xinyang Village landslide in Zhejiang ProvinceYang jun nan2013年6 月06日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无论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还是极端气候的演变都容易形成一个个危险的滑坡,而滑坡的防治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证交通畅通具有了重要意义。

本文对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啊集团—新场村发生的滑坡H-P-1进行评估,以野外勘察为先,然后进行室内资料整理,以勘察资料与图纸为依据,分析了滑坡体的成因及其稳定性,并结合该滑坡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稳定性评价及防治设计建议。

首先在研究该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室内实验得出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反分析得出必要的计算参数,并结合滑坡基本特征,阐明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再根据钻孔资料确定滑坡滑动面,采用瑞典条分法对其稳定性做出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提出在天然状态下和饱和状态两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ks=1.015、ks=0.678及剩余下滑力分别为En=6259.456kN/m、En=8356.213kN/m,最后对滑坡的治理提出了合理建议及治理方案。

库区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库区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库区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摘要:水库库区水动力环境的改变是造成库岸失稳和古滑坡复活的重要原因,加之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对坡体的扰动,岸坡稳定性差,本文通过对向家坝水库罗家坪滑坡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并进行稳定性评价,为库区滑坡的分析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库区;滑坡;稳定性1引言水是滑坡发生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之一,库岸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库岸再造形成的崩塌堆积体,暴雨雨水入渗,地下水位变化等,都是库区滑坡形成的原因。

本文结合云南省向家坝罗家坪滑坡实际案例,根据区域内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多样勘察手段,分析滑坡成因,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评价,为库区滑坡灾害的减缓与防治提供依据。

2滑坡概况及地质条件2.1滑坡概况罗家坪滑坡位于金沙江右岸与新滩溪交汇的沟口左侧,下距向家坝电站大坝39.4km,前缘(北)临金沙江,东侧为新滩溪,勘察期间江水位为向家坝水库初期蓄水位354.00m。

滑坡体南侧为陡崖山体,山顶高程在700m以上,陡崖下为崩滑体后缘,高程约为500.00m,滑体范围为一倾向金沙江的地形斜坡,地形前陡后缓,坡度15°~35°,滑体后缘均由基岩构成,地形明显较陡,坡度在45°~55°左右。

滑坡体厚度10.9m~53.9m,体积为3.50×106m3,主滑方向N10°E,为一大型覆盖层牵引式深层滑坡。

2.2地质条件水库区位于川滇中山峡谷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地质构造条件复杂。

区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地形切割起伏剧烈,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暴雨集中,风化作用强烈,加之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影响,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为典型的西南地形地质环境特征。

滑坡堆积物主要由黄褐~褐红色粘土、粉质粘土夹碎块石组成,勘探揭露厚度一般12.7m~53.9m从平面地质调查和钻孔勘探的情况来看,滑体组成物质以粘土、粉质粘土及碎块石为主。

滑床基岩为三叠系仙关、铜街子组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与钙质细砂岩。

某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某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顺河向宽度约 1 0 6 0 i n , 周 边 为 基 岩 陡 壁 ,呈 “ 圈
椅 ” 状 ,形 成 后 缘 及 上 、下 游 侧 缘 被 基 岩 陡 坡 围 限 、
前 缘 临 空 的 态 势 ,前 缘 已达 澜 沧 江 边 。 滑 坡 体 厚 度 约 5 0 I X 1 ,体 积 约 4 8 4 0 x 1 0 4 m ,属 于 大 型 滑 坡 。 水
Ab s t r a c t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e f o r ma t i o n f a i l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o r m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o f a l a n d s l i d e ma s s i n r e s e r v o i r a r e a o f
水 力 发 电
第3 9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1月
某滑坡戌园讥{ } ; = = 『 分 析 及 稳 定 性 评价
张永 辉 ,郭 松 ,王 永彬
(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北 京 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2 4 )
摘 要 :根 据 澜 沧 江某 水 电站 水 库 岸 坡 滑 坡 的 变 形 破 坏 特 征 及成 因机 制 ,对 滑 坡 稳 定 性 及 其 破 坏 模 式 进 行 了 科 学 分
a h y d r o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i n L a n c a n g R i v e r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l a n d s l i d e ma s s a n d i t s f a i l u r e mo d e a r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滑坡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滑坡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第3期滑坡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詹光亮(宁夏德坤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01)摘要:滑坡体稳定性分析计算时影响因素众多,如滑带土黏聚力、内摩擦角、孔隙水压力及地震力等。

由于各因素对稳定系数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定量分析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的重点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雅砻江中游河段王家滑坡体为例,利用室内试验法、反演法及类比相关工程法综合确定滑坡岩土体力学强度参数(C ,渍),由此采用拟合法分析本滑坡体在蓄水前后稳定系数随着滑坡岩土体力学强度参数(C ,渍)、孔隙水压力(蓄水造成岩土体饱和度的变化)及地震力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

结果表明,以上因素与滑坡体稳定系数F s 呈较高的近线性相关,在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时应重点考虑,同时边坡治理应注意边坡截排水措施。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系数;黏聚力;内摩擦角;孔隙水压力;地震力;边坡治理中图分类号:TU441文献标志码:A在山区,滑坡灾害已成为仅次于地震和火山之后的全球性三大地质灾害之一,滑坡带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1]。

滑坡稳定性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诸如滑坡形态、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震力的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变化、人类工程活动等[2]。

因此在边坡与滑坡治理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非常重要[3]。

滑坡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定量分析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各因素与滑坡稳定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即分析各因素的变化对滑坡稳定系数的影响[4]。

目前大多文献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4],分析过程较复杂且假定条件过于理论化。

本文以雅砻江中游卡拉水电站库区右岸王家滑坡体为例,根据对滑坡体的宏观认识,结合野外勘探及室内试验,利用拟合法分析岩土体力学强度参数(C ,渍)、孔隙水压力及地震力的变化与滑坡稳定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从而避免了滑坡稳定性分析在单因素考虑时导致的分析计算结果失真。

1滑坡体成因及稳定性分析1.1滑坡体概况卡拉水电站位于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中游河段内,正常蓄水位1987m ,坝顶高程约1992m ,装机容量约1000MW ,总库容约2.558亿m 3,调节库容0.381亿m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 第4期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Vol.19, No.42008年12月Journal of G 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December 2008文章编号: 1006-4362(2008)04-0077-04收稿日期: 2008209210 改回日期: 200821021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2136)两河口水库区索依村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朱容辰,沈军辉,刘毅,张云祥,顾涛,章志锋(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摘要: 索依村滑坡位于两河口水电站近坝库区,为一古滑坡。

本文从斜坡地质结构分析入手,结合雅砻江河谷地貌演化,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演化机制,进而评价了滑坡的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发生于陡立板岩顺向层状结构斜坡中,其变形破坏模式为倾倒弯曲2拉裂型,形成于雅砻江Ⅲ级阶地形成以后至Ⅱ级阶地形成前的河谷快速下切期。

是在河谷强烈下蚀作用及凹岸侧蚀作用下,斜坡岩体发生侧向卸荷,并在重力场作用下发生倾倒弯曲拉裂变形而形成。

滑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两河口水电站施工期导流围堰回水情况下,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对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不会带来重大影响。

关键词: 索依村滑坡;倾倒弯曲2拉裂;结构特征;成因机制;稳定性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标识码: A 索依村滑坡位于两河口水电站坝址上游约1114km 的雅砻江左岸,为一方量约940×104m 3的古滑坡,尽管该滑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但由于其离两河口水电站坝址较近,在施工期导流围堰回水情况下,其整体稳定性状况将关系到两河口水电站的施工安全。

本文从分析斜坡地质结构入手,结合雅砻江河谷地貌演化史,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演化机制,进而评价了滑坡在水电工程不同阶段的稳定性。

研究成果对两河口水电站的施工安全及认识该地区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1 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区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全年旱、雨季节分明,5~9月份为雨季,年均降雨量706mm 。

本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地貌表现为三级夷平面(剥夷面)及五至六级雅砻江河谷阶地的层状地貌,表明本区自上新世纪末以来,地壳处于间歇性抬升状态,尤其是雅砻江Ⅲ级阶地形成以来,地壳抬升加剧,河谷下切强烈,形成了本区雅砻江典型的峡谷地貌。

滑坡区主要受鲜水河断裂带影响,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滑坡区地层为三叠系上统两河口组中段地层(T 3lh 2),其岩性为板岩夹少量薄层状变质粉砂岩。

岩层产状为N65°~75°W/SW ∠86°~90°,与该处斜坡走向近于一致,斜坡为陡立顺向坡。

岩体中主要发育如下3组构造裂隙:①N61°E ,SE ∠19°(迹长约2~3m );②N37°E ,NW ∠29°(迹长1.5~3m );③N10°E ,NW ∠35°(迹长1~2m )。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水,滑坡体前缘可见多处地下水出露。

2 滑坡的基本特征2.1 滑坡外形特征索依村滑坡位于雅砻江由近东流向转近南流向的凹岸,该处雅砻江江水位为2625m ,江面宽约70m 。

滑坡堆积体在平面上呈半椭圆形,纵向长约500m ,前缘最大宽度约600m ,平均厚度约15~20m ,残存堆积体方量约460×104m 3。

堆积体前缘高程2640~2650m ,后缘高程2900m ,相对高差约250m 。

堆积体表面平均坡度约24°,前缘在约2700~2730m 高程一带为一缓坡;后缘基岩斜坡呈圈弧状地貌(图1、2),斜坡坡顶高程约3220m ,坡度约46°,斜坡岩体具有明显的倾倒弯曲变形(图3)。

图1 索依村滑坡平面图Fig.1 The diagram showing of suoyi villagelandslide⒈洪积;2.滑坡堆积;3.三叠系两河口组二段地层;4.岩层产状;5.滑坡界线;6.剖面线图2 索依村滑坡坡体结构图Fig.2 The slope structure of suoyi village landslide1.块石土;2.砂质板岩;3.滑坡堆积体;4.两河组二段地层;5.基岩产状图3 后缘滑壁岩体的倾倒弯曲变形Fig.3 The margin dumping of the rock wallslide ben 2ding deformation2.2 滑坡体结构特征滑坡堆积体主要由未充分解体的板岩倾倒体及块碎石土组成。

板岩倾倒体仍保持较好的成层性,岩层缓倾坡内,倾角约25°(图4),且岩体破碎松弛,风化强烈;块碎石成分主要为板岩,杂乱堆积,泥质胶结,稍密。

图4 滑坡体内强烈倾倒的原始层状结构岩体Fig.4 The dumping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lay 2ered rock in landslide滑坡体上游侧前缘为Ⅱ级阶地改造,滑坡对岸雅砻江右岸Ⅱ级阶地阶面较平整,未见明显滑坡堆积物。

滑坡堆积体后期变形破裂迹象不明显,仅前缘局部见解体滑塌现象,解体部位见多处渗水点。

滑床岩体岩性为薄层状板岩,岩层陡立,产状为N65°~75°W/SW ∠86°~90°;滑带形态起伏,厚度5~10cm 不等,其性质主要为岩块岩屑夹泥型(图5),滑坡剪出口与Ⅱ级阶地阶面高程相近。

图5 滑坡剪出带特征Fig.5 Cu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zone滑坡上游植物水平生长线显示(图6),该滑坡曾造成较长时间的堵江,其植被生长线相当于滑坡堵江的水位线,估计高程在2720m 左右,与滑坡前缘平台高程相近。

3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3.1 滑坡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分析索依村滑坡的形成与地层岩性、斜坡地质结构、新构造活动、河谷地貌及其演化等条件密切相关。

滑坡发育于主要由薄层状板岩构成的陡立顺向层状结构斜坡中,岩体成层性好,岩性较软弱,易于87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 图6 滑坡侧貌及堵江引起的上游植被生长线Fig.6 Profile and landslides blocked the upper reaches ofthe river caused by the growth of vegetation line弯曲变形。

滑坡在地貌上处于雅砻江峡谷凹岸,在河谷强烈下蚀作用及凹岸侧蚀作用下,易造成斜坡岩体的侧向卸荷作用,并在重力场作用下易发生倾倒弯曲拉裂变形。

此外,滑坡处于雅砻江河弯间的脊状山体部位,这一地貌部位因三面临空,有利于斜坡岩体的卸荷、风化作用及斜坡的松弛变形。

3.2 滑坡形成机制及过程分析综合斜坡地质结构及其变形破坏特征分析,该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倾倒弯曲2拉裂型。

是处于峡谷凹岸部位的陡倾板岩顺向坡,在河谷强烈下蚀及侧蚀作用下,斜坡岩体沿板理发生向河谷临空方向的侧向离面卸荷,并在重力场作用下,向河谷临空方向作“悬臂梁”倾倒弯曲,弯曲的板梁(岩层)之间互相错动并伴生与板梁(岩层)近于垂直的楔形拉裂缝或追踪先成顺坡构造节理形成拉裂缝;尤其是在河谷凹岸强烈侧蚀作用下,斜坡底部被冲刷侵蚀,斜坡岩体更易产生“悬臂梁”式倾倒弯曲2拉裂变形;而斜坡所处三面临空的地貌背景,也有利于斜坡的卸荷松弛及倾倒弯曲2拉裂变形的发展。

上述滑坡体结构特征表明,该滑坡形成于Ⅲ级阶地形成以后至Ⅱ级阶地形成之前的河谷快速下蚀时期。

雅砻江河谷演化至Ⅲ级阶地形成以后,随着地壳抬升的加剧,河谷侵蚀作用加强,当河谷下切至Ⅱ级阶地阶面高程一带时,已发生强烈弯曲2拉裂变形的斜坡岩体,弯曲2拉裂变形进一步加剧并逐渐向坡内发展,顺坡拉裂缝相互贯通,形成统一的滑动面,并在地震或暴雨等诱发下弯折破坏形成滑坡,滑坡体堵断雅砻江,经较长时间的堵江后,滑坡体溃决破坏。

随着地壳的进一步抬升,河谷进一步下蚀,在滑坡前缘形成Ⅱ级阶地(图7)。

4 滑坡稳定性分析4.1 滑坡稳定性现状自Ⅱ级阶地形成以来,该滑坡无明显的变形破图7 索依村滑坡形成演化过程示意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evolution of Suoyi village坏现象,属处于长期稳定的古滑坡。

滑坡剪出口已位于河谷斜坡上,滑面呈上陡下缓弧形,前缘滑面较平缓、起伏,地下水对其影响程度较低,滑坡目前整体稳定性较好。

4.2 围堰回水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索依村滑坡前缘高程为2640~2650m ,低于两河口水电站2658m 围堰回水线,围堰回水可能会对滑坡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但该滑坡曾造成较长时间的堵江,其堵江水位明显高于围堰回水位,因此估计围堰回水对该滑坡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估计仅在滑坡前缘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滑塌破坏。

为定量评价滑坡体的稳定性,采用GEO 2SLO PE 软件,用毕肖普、詹布两种方法,对滑坡在水库蓄水前和施工期围堰回水情况下,持久、短暂、偶然三种工况下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作出计算。

计算参数通过工程类比和《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取得(表1),其中滑坡滑带由岩体倾倒弯曲拉裂贯通形成,其性状主要为岩块岩屑夹泥型;地震工况取50年一遇超越概率10%的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13712gal 。

表1 索依村滑坡参数选取Table 1 The parameters of Suoyi village landslide 工况参数 持久工况短暂工况偶然工况水下水上水下水上水下水上γ/kN ・m -3120022001200225020002200C /kPa70100706070100φ/°202420232024地震加速度0.14表2 索依村滑坡整体稳定性系数Table 2 The overall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Suoyi villagelandslide 工况稳定系数 水库蓄水前施工期围堰回水持久工况短暂工况偶然工况持久工况短暂工况偶然工况毕肖普 1.388 1.303 1.025 1.239 1.1940.916詹布 1.275 1.1950.936 1.1621.1130.852计算结果(表2)表明,滑坡蓄水前,各工况下整97第19卷 第4期朱容辰、沈军辉、刘毅,等:两河口水库区索依村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体均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

在施工期围堰回水情况下,滑坡在持久及短暂工况下整体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能满足滑坡稳定性安全要求;但滑体前缘将发生局部坍塌,坍塌后缘高程为2710m(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