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打印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打印版)

部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设计导入新课:通过媒体展示资料:“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史记》可见在西汉时,南方经济水平怎样?(相当落后,经济重心在北方)可是,从平时的了解和感受中,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南方)那么,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大家能从教材中找出论据来说明宋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吗?自我阅读教材,找出相关史实(课文51页记载:宋朝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课文54页插图《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论从史出。

为什么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请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学会总结历史的规律,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我国自唐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并超过北方,大家阅读教材内容和媒体上显示的数据资料,看看是因为具备了上述的哪些因素?媒体显示:人口分布表(以秦岭、淮河为界)时期北方南方西汉77.52% 22.48%唐玄宗59.73% 40.27%北宋37.1% 62.9%阅读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资料,并自由发言。

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论从史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具备了以上条件,南方经济在宋代得到极大发展。

请大家阅读教材,分别列出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要点。

阅读教材,分别列出相关的史实要点,并填写以下表格:主要成就农业手工业商业了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学会综合归纳。

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南宋。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读书笔记。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设计以下的小组探究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落实基础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动:有一位广州商人到临安会见一位老朋友(也是一位商人),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段他们见面时的对白,内容要求能反映出宋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

读图分析: 北
宋 最 早 的 纸 币 交 子
南 宋 纸 币 会 子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 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纸 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 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 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 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
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 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船 体巍峨高大,结构坚固合 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 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 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 开辟了航海史的新时 期.
阅读卡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
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 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 上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 ,抢险.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 .行 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
课堂小结
(1)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力,也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4)统治者的重视。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1.原因:

2.表现:
业:水稻
棉花
纺织 贸易
茶树
造船 纸币
手工业:制瓷 商 业:城市
练一练 1.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 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 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瓷器 2.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 完成于( )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导学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新授课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唐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

过程与方法:
归纳、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南方商业的繁荣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
: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一、教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第2课(全册第10课),本课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南方经济发展是宋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因此本课内容是中国古代史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课程标准》对此课内容的要求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理念:七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欠缺综合分析力,尤其是经济知识对他们而言,显得枯燥。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经济知识直观化,将教材知识点形象化,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即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虚拟人物“田嫂”一家的南迁生涯为线索,让学生在人物命运的关注中,获得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体验。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讨论解决老师提问,建构新的知识。

因此,学生在本课学习中,主要运用阅读课本、展开想象、探究问题、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完成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归纳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总结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启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理解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在故事中穿插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探究,在解答中掌握知识点,学会理解和分析问题。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语言表达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宋代经济居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史为鉴,从南方经济发展的启示中,为创建和谐社会获得感悟。

四、教学重点、难点在这一时期商业经济在南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南方商业的繁荣。

通过引导学生描绘临安街市、海上见闻,分析纸币、科举制的变化等感受商业繁荣。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投资政策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熟记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知道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繁荣的史实。

3.重点: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繁荣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苏湖熟,天下足”(1)原因①北方战乱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民众南迁。

②南迁的民众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增加了劳动力。

③人们因地制宜,发明了梯田和圩田。

④南方环境优越。

(2)表现①经济重心:北宋后期,已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农作物耕种:水稻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从某某、某某扩展到长江流域。

南宋时某某、某某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耕作技术:发明先进的新式的生产工具。

能使田面平整,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耖”;用于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的“秧马”。

想一想:经济重心的含义是什么?我国经济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1)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2)我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纺织业:宋代丝织业发达,例如宋锦、云锦、蜀锦,某某、某某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棉纺织业成为宋代产棉区主要的农村副业。

(2)制瓷业: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如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定窑等名窑,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某某,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3)造船业: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十分发达,某某的造船技术最为精良。

(1)商业繁荣: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某某和某某。

农村的集市也迅速发展。

(2)海外贸易兴盛:南宋时,某某、某某、某某等地设有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3)纸币出现①原因:金属货币不足和流通不便。

②出现:北宋时期,某某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流通于东南地区的纸币叫会子。

③影响: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汇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汇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掌握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基地的相关史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基地的原因。

2.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

2. 江南地区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基地的原因。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分享讨论成果。

4. 讲授法:教师讲解江南地区在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阐述经济重心南移的意义。

5. 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了解宋代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2. 掌握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代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分享讨论成果。

4. 讲授法:教师讲解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阐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5. 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总结与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总结与检测试题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农业:1、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农业消费逐渐超过北方。

2、太湖领域的苏湖、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北宋从越南引入占城稻;棉花种植由两广、扩展到长江流域。

二、手工业: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2、宋朝的瓷窑有:哥窑烧制冰裂纹瓷。

北宋的是瓷都。

3、宋朝,我国是世界上造船程度最先进的国家。

、造船业兴旺。

三、繁荣的商业和城:1、北宋有热闹的夜和早;2、宋朝商业都最大的有和。

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

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

四、海外贸易的兴盛:1、近到朝鲜、HY;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宋朝重要的港口有:、3、设伯司管理海外贸易。

4、北宋前期,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五、从唐朝中后期开场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本课小结】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列表加以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检测】1、______〔什么时期〕,南方农业消费逐渐超过北方。

2、太湖领域的_____、_____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_____〞的谚语。

_____〔什么时期〕从越南引入_____;3、_____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宋朝的瓷窑有:_____窑烧制_____。

北宋的_____是瓷都。

4、_____〔什么时期〕,我国是世界上造船程度最先进的国家。

_____、_____造船业兴旺。

5、北宋有热闹的_____和_____;宋朝商业都最大的有_____和_____。

____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

6、海外贸易的兴盛:近到_____、_____;远到_____和_____。

宋朝重要的港口有:_____、_____。

设_____管理海外贸易。

7、_____〔什么时期〕,_____地区出现了“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8、从_____(什么时期)开场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最后完成。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共15张PPT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共15张PPT
• (2)靖康之变:__1_1_2_7_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了 徽宗、钦 宗父子和北宋后妃、宗室、官员等3000人,以及大批工匠、 艺人等,返回北方,史称“_靖__康__之__变_ ”。
• (3)讨论金对辽的战争和金对北宋的战争性质有何不同?
温故知新3
(1)南宋建立:_1_1_2_7__年, _赵__构___(宋高宗)称帝,后定都临安 。
何启示?
(1)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 (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 温故知新1 • (1)女真族概况:前身是隋唐时期的黑__水__靺____,唐末五代时
称女真。10世纪受_契__丹__统治。鞨 • (2)阿骨打统一: 完__颜_阿__骨__打_任完颜部首领时,统一了女真
各部,并开始领导女真人民反抗_辽__朝__的奴役和压迫。 • (3)建立金政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金,以
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 南移奠定基础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发南 展方
经 济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手工业进步
• 知史鉴今: • 您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
(2)岳飞抗金:抗金名将岳飞的军队称为 “_岳__家__军_”,收复了许多 失地,在 __郾__城__大败金军。后被宋高宗和_秦_桧___以“莫须 有”的罪名杀害。
(3)宋金议和 ①内容:南宋向金 __称_臣___,并向金纳_岁__币___,双方以 淮水__至__大__散_关__一__线_为界。 ②影响:宋金 南_北__对_峙__的局面形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习目标掌握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阅读课文做下题1、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①,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大量中原人口的,增加了南方的,带来了先进的;③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2)表现:①北宋时引进越南并得到推广,南方成为主要产地,、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谚语:“”,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③宋朝时,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有很多茶园。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

(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①南宋时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②浙江哥窑烧制;③成为瓷都。

(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造船业发达。

3、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1)商业都市: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和,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2)对外贸易:①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大商港,政府设管理对外贸易;②南宋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货币的变化:,四川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

(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到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合作探究探究一: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时候开始?何时完成?探究二:阅读材料:“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

”—南宋诗人陆游请回答: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达标测试1. (2015·云南)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2.(2015·益阳)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12司马迁采访史迹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③④3. (2015·安徽)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图1 图2 图3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4.(2015·龙岩)《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ppt-课件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鱼米闻香看江南——重心转移】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 (江苏)又为东南根本,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 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二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达、物资富足。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哪些。 提示: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 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பைடு நூலகம்
【读一读】 (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
下足”。 【解读】南朝时,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宋代,南方 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以上 两段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_商__业__发__展__。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26ppt.pptx

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26ppt.pptx

阅读卡
1974年,泉州后渚 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 南宋海船,残长24.2米, 残宽9.15米。分13个水 密仓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复原模型)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重要商业城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泉州 边界榷场
如果要做生意, 去哪那里好呢?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宋朝城市的新特点 任务:请对比唐都长安和北宋首都东京的城 市布局图,参考《清明上河图》,探寻宋朝 城市的新特点。看看谁找得多,谁找的准确。 现在就开始吧!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的衣经 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 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来了 先进的技术、劳动力、农 作物 (3)自然条件优越。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5)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 勤劳动
二、 三国两晋 经 南北朝 济 重 心 唐末五代 南 移 的 过 程 北宋南宋
朱子柳是一个岳家军的士 兵,现在他谢甲归田.请问他要 往南走还是往北走呢?
南方地广人 (南朝时) (宋朝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到了南方,我可以做些 什么呢?帮我出出主 意吧!
姓名:朱子柳 性别:皆可 年龄:保密 籍贯:未定 手机:没开通 电话:未使用
个人小档案
1、农作物调查
大麦
小麦
宋代《耕织图》(局部)
水稻
茶叶
棉花
种什么才好呢?
水稻(占城稻)
【苏州、湖州及南方大部分】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手工业:制瓷 商 业:城市
P58动脑筋: 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 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 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 什么?
答:①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说明官府对商人 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 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②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 说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 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在 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商人的社会 地位有所提高。
——
仰 给国 《东家 宋南根 史。本 》 ,
三、课堂小结
(1)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2)中原人南迁,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 (3)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4)统治者的重视。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作。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1.原因:

2.表现:
业:水稻
棉花
纺织 贸易
茶树
造船 纸币
P60活动与探究:
思考与判断: 男方: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 女方:不一定。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 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山林,破坏江南 的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
答: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因为
①男方的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 积极作用,但忽视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 不利影响。 ②女方的观点认识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 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①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②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景 德 镇 瓷 器
哥窑冰裂纹碗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开封、临安。 1、出现大都市: 2、出现 早市、夜市。 3、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广州、泉州。 设立市舶司。 4、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时间: 北宋前期 5、出现纸币: “交子” 地点: 四川地区 意义: 有利商业的发展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PPT课件

2016春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下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PPT课件

五 代 十 国 时 期
的过程
宋代南 继经续济南较重移大心发展方有发经哪展济些?
经济重心 何时完成 南移?
阅读课本P56—P57小标题“南方农业的发展”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利条件):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 占城稻 的引进并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太湖流域的 苏州 、 湖州 ,成为重要粮仓。 ③ 水稻 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主要产地在
② 纸币产生的意义: 有利于商业发展
动脑筋p58
隋唐时期,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从及其子弟不
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要求,允许商人 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
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 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
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 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 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南方
阅读课本P57小标题“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以下知识点: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 ① 宋代 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 的丝绸产量高。 ②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 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 宋代 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南宋时,江南地区 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 烧制 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时兴起的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PPT教学课件
温故知新 (七上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 (西汉时)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
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上古到西晋末年,是北方强盛时代,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中下游流域。

从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到东晋政权南渡,有一次大规模的持续的人口南迁运动,为第二阶段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因素。

第二阶段是从东晋南渡至唐安史之乱,主要特点是南方综合实力上升,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南北均各自形成中心,但尽管号称平衡发展,毕竟北方还是占有明显优势。

第三阶段是唐代中期至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出现了北方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的运动,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南北均势开始打破,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的局面。

第四阶段是从靖康之变至绍兴和议期间,北方人
民第三次大规模持续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带来了条件和机遇,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选择题
【2011·天津】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B )
A.都护府B.市舶司
C.中书省D.宣政院
【2011·泰州】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B )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2011·山西】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 )
A. 市舶司
B. 平湖巡检司
C. 宣政院
D. 广州十三行
【2011·南京】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D )
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2011·湘潭】下列货币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交子②开元通宝③半两钱④康熙通宝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2011·苏州】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C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1·烟台】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交子”。

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B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011•滨州】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C )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南宋海船
A. 宋代国家统一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商业繁荣
D. 宋代民族融合
【2011·成都】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B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011·巴彦淖尔】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B )
A.美元 B.交子
C.人民币 D.欧元
【2011·扬州】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D )
A.秦汉时期、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两宋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
【2011·怀化】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B )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清
【2011·梅州】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B )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011·东营】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

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 B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2011·岳阳】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形成于( C )
A.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2011·株洲】“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011·沈阳】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上述材料说明( C )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2011·邵阳】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D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