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民关系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960 年,赵赵匡匡胤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
宋太祖 北宋
强化中 建立
央集权
概况 政权,改国号为宋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 城,他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
意义 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 加强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
王安石
为保丁;保丁平时种 国家的军事力
变法
田,农闲练兵 量
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新
影响 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
对;后来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考点 2: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七下第 7 课 P33-36)(2022·桂林 20)
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灭亡时间 辽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10 世纪初 临潢府 1125 年 西夏 党项族 元昊 11 世纪前期 兴庆府 1227 年
影响 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

王安石 变法
时间 1069 年开始
领导 宋神宗、王安石
人物
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 背景
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目的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王安石 内容
变法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征收役钱,用来雇
限制官僚等
人到官府服役;原
强化中 中央 措施 军事 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
央集权 集权
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 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 中央 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 宋太祖 加强 措 行 政、财政大权 强化中 中央 施 政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 央集权 集权 置通通判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地方 (2)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 转转运运使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特点: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具有落后性、脆弱性、封闭性。
影响:是我国专制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始终在中国专制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间里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但也是中国专制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原因。
(2)土地兼并问题
(4)评价:①具有忧患意识,崇尚道德,强调力行②尊卑等级,重男轻女,因循守旧,压抑人性
(二)难点突破
1、宋元时期时代特征
经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坊市突破时空限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二府三司、文官地方官、通判、转运使——中书省、行中书省)市民阶层形成,市民文化发展
(三)易错、易混点试析
1、小农经济不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侧重于规模“小”,自然经济侧重于“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对立。在谈到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中国历史时我们更多的用“自然经济”这一概念。
2、只要有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出现土地兼并。所以可以说土地兼并根因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3、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孟子和荀子则代
权力和地位世袭 中央下属地方行政机构,官员皇帝直接任免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初期积极,长远不利于国家统一,安定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后不断调整,积极明显
相同 古代重要地方行政制度,目的为了巩固统治,一定时期都产生积极影响
(三)易错、易混点试析
(2)手工业:灌钢法;北朝白瓷。
(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3.思想文化
佛教、道教盛行,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难点突破

2024届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全国乙卷文科)附答案

2024届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全国乙卷文科)附答案

2024届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全国乙卷文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左传》记载,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子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该故事反映了( )A.东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宗法制下士农工商“皆有等衰”C.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虢国出现“臣弑君、子杀父”现象2.史学家顾颉刚在提及汉武帝的某一措施时指出:“学术的道路从此限定只有经学一条了,这比之始皇的高压手段统一思想还要厉害。

”这一措施指的是( )A.颁行“推恩令”B.任用酷吏C.实行中外朝制D.尊崇儒术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表,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史实结论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建立B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美国政治体制构建受启蒙思想影响C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成为许多国家颁布民法典的蓝本D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德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A.A B.B C.C D.D4.清代城市中的会馆和行会不仅向贫困的成员提供物资,还为去世的贫困同乡提供墓地。

后来,这些组织逐渐发展到向城市提供慈善服务。

从为同乡提供福利到关注整个城市的市民利益,这说明( )A.商帮积极参与基层治理B.民间慈善机构的作用增强C.民间力量促成社会和谐D.商人对城市身份认同增强5.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6.五四运动后,有不少知识分子对劳工界开展社会调查,如工人的工钱、工作时间、工作环境、衣食住行等内容,以具体的事例详实的数据呈现劳工“牛马不如”的生存状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重点关注了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宋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强调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结合的特点,以及等级森严和血缘纽带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介绍了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度和郡县制的实施,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影响。

作者指出,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三部分介绍了唐宋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演变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包括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宋朝的分割相权措施,以及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作者强调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设置史实,强调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央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对社会发展的限制。

1.在明朝时期,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的举措反映了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在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来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然而,军机大臣均由皇帝任命,只能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因此君主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自秦朝到明朝,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也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然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华民族全面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意志。

历史高一专题一、二笔记整理

历史高一专题一、二笔记整理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的政治形态(一)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大约5千年前2、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标志:P4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4、根本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二)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家天下制度2、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三)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和王权结合2、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分封对象:子弟、功臣、旧贵族2、分封内容:土地和人口3、诸侯的权利、义务:定期朝贡周天子并提供军赋力役4、主要诸侯国:燕、鲁、宋5、分封的目的:分邦建国,以藩屏周,最终是为了巩固周朝的奴隶制统治。

6、意义P6:前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期演变为诸侯割据。

(二)宗法制1、内容(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大宗小宗关系2、实质:P6: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3、目的:防止内部纷争,确保王权的稳固,巩固西周统治。

4、影响P7: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关系;长时间大范围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制度。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条件)(一)统一的步骤1、灭六国(公元前230—前221)2、在北方:北击匈奴,收河套,修长城,筑直道3、在岭南方:统一岭南,开灵渠,设郡县,该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4、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五尺道,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端。

(二)统一的意义1、扩大了秦统一帝国的规模;2、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摘编自吴士勇《明代内阁制之形成》
[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内阁大学士缺乏实权,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 构,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2)史料二表明内阁地位提高和明朝后期宦官专权。
[探究] (1)据史料一,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提示: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 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原因:内阁始 终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1.构图解史——明朝中央集权框架示意图
2.史学新论——郑和下西洋对朝贡贸易的破坏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既是为了营造“天朝”的气势,也是中央
集权政府打击东南沿海民间贸易和海上流民的措施,其结果是,因国 库告罄而无力继续,“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随之烟消云散,宋元时 期国人方兴未艾的海外拓殖也为之中断。
③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
为盟长、旗长。 ④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4)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①清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康熙时赐予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②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 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5.欧洲殖民者侵扰: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 权。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6.边疆治理 (1)明朝与蒙古地区的关系 ①为防御蒙古人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②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 维持了和平局面。 (2)明朝对西藏的管辖 ①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②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 士进行管理。 (3)明朝对东北管理: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 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练习(含答案)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选择题1.在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陆通道B.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C.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D.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故B正确;A、C两项仅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D项强调对思想的钳制,排除。

2.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下列不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是( )A.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政治联姻B.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与从前不同C.细君公主远嫁异国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D.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答案】C【解析】材料“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反映了政治联姻,故A排除;“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反映了细君公主生活习惯的变化,故B排除;同时也反映了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故D排除;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两国经济往来的情况,故选C项,符合题意。

3.我国古代各民族间的长期友好交往是主流,但民族间也战争不断。

下列对两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的战争B.两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是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答案】B【解析】古代民族间的战争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倒退之分。

当时,少数民族政权还无力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也不是争夺西域的控制权。

故选B,排除ACD。

4. 对东突厥降众的处置问题,唐太宗采纳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意见。

唐统治者这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了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放弃“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表明民族政策是比较开明的,故B项正确。

第4讲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微专题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第4讲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微专题导学案-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微讲之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一、专题主线线索1: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既有和睦相处,也有矛盾冲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隋唐时期,各民族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宋辽夏金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线索2: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以“朝贡体制”交往。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线索3:16-19世纪,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思想的发展,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线索4:17-19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并得到发展。

20世纪,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得到了发展。

线索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

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线索6:(1)中共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

线索7:(1)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2)“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第14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第14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②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
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
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
——[美]牟复礼等《剑桥中国明代史》
目录
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辅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高级秘书官。 ②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
的社会意识。( √ )
目录
挖教材 1.明朝中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摘自必修教材P73)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提示 皇权专制的存在。
目录
2.明洪武河南卫辉府汲县迁民碑碑文记述了一百一十户农民集体迁往卫辉府汲县 双兰池村居住生产的史事,并刻有一百一十户农民及里长、甲首的姓名。(摘自 选择性必修1教材P101)这段材料有何史料价值? 提示 是研究明朝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证。
目录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1.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
1.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 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 2.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特征,
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 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
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 察制度。
目录
3.阅读必修教材P73“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指出明政府在海防方面需面对的新 问题有哪些。 提示 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目录
4.明朝统治者由支持“下西洋”政策转向采取“海禁”政策。(摘自必修教材P73) 如何认识这种政策转向? 提示 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成本,难以长期持 续;明朝内部的政治腐败和斗争使之面临倭寇及欧洲殖民者的侵扰只能消极 应对。

2020年中考历史全程复习课件知识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0年中考历史全程复习课件知识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阿骨打
上京,后迁都中 都
南 宋
汉族
1127年
_赵__构__
临安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
(2)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皇__权__ 大大加强。
3.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武__将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文 担任_中__央__和__地__方__的要职, 扭转了_五__代__十__国__时
【历史时空】 元朝的统一
【历史解释】 行省制
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 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 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行省制的确立, 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 得到保证。
【历史时空】 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
【知识拓展】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②主要表现:
瓦 _娱__乐__兼__营__商__业__的场所。瓦子里有许多专 子 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包含说唱、 杂 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 剧 地方郡邑的_集__市__、繁华市区、_勾__栏__瓦__舍__等
场所进行演出
节 日
_春__节__、元宵节、_中__秋__节__、端午节等
对欧洲的_火__器__ 制造和作战方 式产生巨大影 响,推动了欧 洲社会的变革
传播
阿拉伯商人将指 南针传到阿拉伯 国家,后来又传 到_欧__洲__
13世纪传入_阿__拉__ _伯__地区,14世纪 初经阿拉伯人传 到欧洲
2.发达的中外交通:
(1)概况。

_丝__绸__ _之__路__

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二、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 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 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 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 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 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五、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 共存与竞争 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
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 的变革。
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 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 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三、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及 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1918年)
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 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兴 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 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文化艺术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 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中国各阶段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紧密复杂版)

中国各阶段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紧密复杂版)

中国各阶段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明清。

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军队文化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军队文化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军队文化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军民关系以及军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军民关系,并深入了解当时形成的独特的军队文化。

一、军民关系的背景与特点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军队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独特的演变过程。

由于抗日战争的特殊性质,军队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战斗敌人,更是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军民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正确指导使得军队与民众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军队积极参与抗战救灾活动,开展政治宣传和民主教育,有效地加强了与民众的紧密联系。

二、军民关系的表现与体现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关系表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行为。

首先,军队积极开展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的普及,提高了民众的战斗力。

其次,军队加强了与民众的沟通交流,通过舆论宣传和群众动员,激励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参战意识。

同时,军队还积极参与抗战救灾和抢险救援等活动,为民众提供无私的援助,并充分展现了军队的人民军队形象。

三、军队文化的塑造与传承军队文化是军队内部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文化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忠诚精神等为核心价值观,鼓舞士兵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勇气。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军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传承。

军事训练和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军事教育,士兵们增强了战斗素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

同时,政治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通过文字、影像和演讲等形式,宣传共产主义理念和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除了内部的传承,军队文化还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向外部传播。

报纸、广播、电影等媒体广泛报道了军队英雄事迹和抗日战争的进展情况,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和坚定信念。

四、军民关系与军队文化的现实影响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民关系与军队文化不仅在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战后的建设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保卫家园与保护人民

中国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保卫家园与保护人民

中国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保卫家园与保护人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历了许多战事与冲突。

在这些战争中,军民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卫家园与保护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战争中的军民关系展开讨论,探究其在保家卫国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军民关系的形成与演变战争的过程中,军队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早已不仅限于简单的配合与支持。

在中国战争的历史中,军民关系经历了不断的变化与演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军队与民众紧密合作,形成了以人民战争为核心的抗战模式,使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努力,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和军队是战胜敌人的有力力量。

随后,在解放战争和内战中,由于各方利益的纷争,军民关系曾出现紧张与分裂。

双方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与对立使得战争进一步升级,给中国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这一时期的军民关系问题凸显出建立亲近的联系与建立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从维护家园安全的角色中转变为了保护人民安全与发展的主力军。

军民关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得到了迅速提升与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对于国家和军队的认同感与依赖感日益增强,军民关系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二部分:军民关系的重要作用中国战争中的军民关系对于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军民关系关乎国家安全。

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其与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确保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民众对军队的信任与支持是军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稳定的军民关系有助于战争胜利与国家安全的维护。

其次,军民关系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战争爆发时,军队需要从社会中调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进行战争的胜利。

而稳定的军民关系则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集中和有效调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发展。

第三,军民关系对于人民生活与福祉有着直接影响。

战争时期,军队需要保护平民于危险中,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民族团结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民族团结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民族团结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发动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军民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民族团结更是战胜侵略者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一、军民关系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军队与人民的关系经历了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开始,军队与人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人民对军队存在着不信任和疏远的态度。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和日本侵略的加剧,军队积极主动与人民接触,通过宣传教育和实际行动,逐渐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战争中,军队为人民提供了保护和安全感,他们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捍卫国家利益。

同时,军队也积极协助人民开展生产、抗击灾害等社会活动,增强了人民对军队的认同感。

军队不仅仅是保家卫国的利器,更是人民的保障和希望。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中国抗日战争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一心一意的抗战精神。

战争爆发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内战的局面,但面对共同的敌人,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抗战的强大力量。

不论民族、阶级、地域的差异,人们都抛弃前嫌,面对共同的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斗争。

民族团结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躯守卫家园,无论是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大家都团结一心,奋勇杀敌。

同时,八路军、新四军等民族解放军组织也是由各族人民组成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力量。

三、军民关系与民族团结的互动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关系与民族团结是相辅相成的。

良好的军民关系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而民族团结又促进了军民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军队积极参与抗战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了人民对抗战的认同感,提高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同时,人民对军队的支持和信任也使得军队更加坚定斗志,勇往直前。

军队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使得抗战事业更加顺利进行,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更加坚定。

四、启示与总结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关系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形成是艰苦卓越的,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人民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人民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人民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英勇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这场战争中,军民关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战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与人民战争。

一、政治动员与人民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初期,国共两党领导人意识到只有动员全国人民,进行人民战争才能最终战胜日军。

因此,他们积极发动政治动员,宣传抗战理念,动员民众参与到抗战的队伍中来。

在政治动员方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

党组织在各地村落中设立了抗日救亡宣传队,通过组织群众开展宣传,向民众普及防空知识和抗战宣传。

同时,党组织还积极组织群众参加抗日义勇军,成立了一大批的游击队和游击区,动员起农民群众来参与抗战。

二、军民合作与军民关系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中,军民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改善。

一方面,中国军队紧密结合当地民众,通过与当地民众合作,提供支援和保护,从而获得更多的地方支持。

另一方面,民众则将军队当作抗日战斗的中坚力量,为军队提供了各种资源和情报。

军队和民众之间的合作体现在多个方面。

军队帮助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农田治理,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军队还协助民众进行抗击日军的战斗,在战斗中,民众为军队提供了众多的情报和后勤支援。

这种军民合作促进了民众的抗战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三、军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除了在战斗中的合作,军队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中国军队注重与民众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参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以便更好地了解民情。

军队在解放区还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事业,如教育、医疗等,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同时,为了帮助解放区的军民发展生产,军队还组织了各种军民合作社,并鼓励民众参与劳动,发展农村经济。

这种军民一体的生活和劳动,使军队和民众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增强了抗战的坚定信念。

四、人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人民战争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日胜利的军民关系与军队建设

抗日胜利的军民关系与军队建设

抗日胜利的军民关系与军队建设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这场战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精神和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

抗日胜利的军民关系和军队建设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抗日胜利中军民关系的演变以及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关系经历了从疏离到密切的转变。

在战争初期,由于长期封建统治下的民众对军队缺乏信任,军民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

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人民逐渐认识到军队是保卫家园的重要力量,军队也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英勇和忠诚。

军队与民众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形成了军民团结抗战的强大合力。

其次,军队建设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军队的建设不仅包括技术装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士兵的纪律意识和忠诚度。

通过政治教育,军队官兵深刻认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坚定了抗战信念,增强了战斗力。

同时,军队领导层也注重培养干部,提高指挥水平和军事素质,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抗日胜利的军民关系与军队建设还体现在军队与民众的互动中。

军队积极参与抗战救灾、保护民众等工作,深受民众的赞誉和尊重。

同时,民众也为军队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后方物资、提供情报等。

这种军民互动的紧密合作不仅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加强了军民之间的信任和团结。

在军队建设方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从军事战略到战术战法,从装备装甲到后勤保障,中国军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战斗力。

特别是在游击战争中,中国军队展现了自己的灵活机动和战略眼光,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进攻。

这种军队建设的创新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抗日胜利的军民关系与军队建设的经验对今天的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军民团结是军队建设的基础,只有与民众紧密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同时,军队建设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军队内部的纪律和士气。

中国古代军民关系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中国古代军民关系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作者: 李瑞
作者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上海 200433
出版物刊名: 经济与社会发展
页码: 112-11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2期
主题词: 军民关系;演变阶段;历史特点
摘要:军民关系是军队与民众及其组织关系的总和,对军队建设和国家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我国的历史上,如何处理军民关系是许多将领在创建和统率军队的过程中都遇到的问题。

自古及今,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同历史时空中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是军队建设的宝贵财富。

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制度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战争与军事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战争与军事制度的演变、组织结构以及对古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争与军事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部落社会,战争主要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以争夺资源和领土为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逐渐衍化为国家间的冲突,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军事制度。

商周时期,战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有组织的军队。

军队的主要组成单位是“兵”,士兵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等级装备不同的武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制度。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战争与军事制度达到了巅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严格的军事制度,大力发展军事技术和战术。

汉武帝时期设立都尉、校尉等职位,完善了军事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

隋唐时期,战争与军事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

唐代军队由禁军和地方军队组成,禁军被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军队则由地方官员控制。

这一时期,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战术和武器也有所升级。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战争与军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宋代建立了战争预备和地方保卫制度,明代实行了短期兵役制度,清代则设立了“八旗”军队。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军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二、战争与军事制度的组织结构中国古代战争与军事制度的组织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

古代军队主要由将领、士兵和辅助人员组成。

将领负责指挥作战,士兵执行具体任务,辅助人员则负责后勤保障等工作。

将领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角色,根据军队规模和作战任务的不同,将领的衔级也有所差别。

例如,秦汉时期设有将军、都尉等职位,唐宋时期有节度使、经略使等职位。

士兵作为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承担着军事任务的具体执行。

他们接受严格的训练,学习武艺和战斗技巧。

根据士兵的等级和技能,他们分为不同的部队和兵种。

除了将领和士兵,古代军队还有一些辅助人员,包括军需官、医疗人员、工程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 、 民对立 , 至 中很 大程 度 上军 士 阶层 成 为 军 甚 特殊人 口;5 魏晋六 朝 : 民关 系异 化 加剧 时期 , () 军
国第一个奴隶制 国家的出现谈起 。从思想层面来
讲, 夏商两 代 的军 民关 系 还是 笼 罩 着神 秘 的色彩 。
夏商两代的国君极力神化 自己的祖先 , 希望以祖先 的神性沟通天人关系, 此时天下百姓是着神的旨意 下生 活 , 没有 主体性 和独立 性 。军 队也是 国君私人 武装上升为公共暴力 , 是任 国君意志驱使 的工具 , 这时的军民关系实际上就是君民关系。至商纣和 宠妃佞 臣在 琼 宫 瑶 台 日夜 淫 乐 , 王姬 发一 纸 檄 武
12 】
春秋战国时期 , 依照对战争的看法 , 诸子百家
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反战派, 希望马放南山、 刀枪 入库 。这 又分 三个 层 次 , 是 儒 家 反对 战 争 , 张 一 主
仁政 , 奉行 王道 , 对 霸 道 ; 是 墨家 非 攻 , 调兼 反 二 强
减 。为 了扭 转 这 种 状 况 , 文 帝 开 皇 十 年 五 月 下 隋
“ 民” 词原 本 表 示 “ ” “ 有 着 共 同 军 一 军 和 民”
的遭遇 ,军” 民” “ 是“ 的定语 , 表述的是一种特殊身 份的“ 。在北魏时期 , 民” 军和民的区别非常明确 ,
体。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的政治思
想, 将天命逐渐人事化 , 军民关 系逐步摆脱了神权 阴影, 但此时由于从军之人都是西周贵族 , 军与民 之 间有着天 然分界 , 因此军 民关 系实质 上是 阶级对
军 队 的出现与 国家 的 出现 是 同步 的 。从 “ 字 可 圆”
以看出国家的三要素 : 口、 人 疆域、 政权。政权靠军
队卫护 , 因此 , 民关 系必须从 文 明社会 谈起 , 中 军 从
() 3 春秋战国: 民关系的世俗化时期 , 民之间 军 军
通过耕战、 二十等 爵制实现了两个阶层之间的流动 和分层 ;4 秦汉 时期 : 民关 系 的异化 时期 , 民 () 军 军
E O O C A济 O IL发 展 O ME T C N MI经 N 与 社A E E P N DS C 会 D V L
V L 8 N .2 O . . o 1
DEC. 0l 2 0
中 国古 代 军 民关 系 的历 史 演 变 及 特 点
李 瑞
[ 摘 要 ] 军 民关 系是 军队 与 民众及其 组 织关 系的总和 , 军 队建设 和 国 家治理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价 对 值 。在我 国的历 史上 , 如何 处理 军 民关 系是许 多将领在 创建 和统 率 军队 的过 程 中都 遇 到的 问题 。 自古及 今, 在长期 的历 史 实践 中, 同历 史时 空中的人 物从 不 同的角度提 出 了不少很 有 价值 的 思 想 , 军队 建设 不 是
民, 劳役 非一 ” 。 … 谈及 军 民关 系 的 源 头 , 法 从 远古 涉及 , 无 因为
在笔者看来 , 中国古 代军 民关 系的演变 大致经 过 八个阶段 :1 夏商 : 民关 系从 属 于神 权政 治 , () 军 军 民关 系 的实质 是 君 民关 系 ;2 西周 : 民关 系 () 军 的人 文化时期 , 民关 系实 质 上 是 阶级 对立 关 系 ; 军
立 的关 系 。
虽然民丁从事征戍 , 但他们的待遇与军人根本不一
样 。所 以, 一词 在 北魏 时 期是 不会 出现 的 , 可 这 但
以在《 周书》 北齐 书》 《 中找到该词。《 魏书》 中的
“ 民” 兵 人与 民人 的 合 称 。例 如 , 成 帝 和平 兵 是 文
四年三月诏中说 “ 今内外诸 司, 州镇守 宰, 侵使兵
农合一 ;7 宋 元 : 民关 系 的冷 漠期 , () 军 由于军 队的 完全职业化 , 上社 会 的等级 治 理模 式 , 民之 间 加 军 很 少交流 ;8 明清 : 民关 系 的冰冻 期 , () 军 随着 军人 阶层 的特权化 , 以及 民族 矛盾 的介入 , 体制 内的军
民关系与体制外 的军民关系都 出现了固结现象
“ 民” “ 爱 :故善为国者 , 驭民如父母之爱子 , 如兄之
一Leabharlann 、先秦时期中国军 民关 系的历史演变
爱弟 , 见其饥寒则为之忧 , 见其劳苦则为之悲 , 赏罚 如加于身 , 赋敛如取于 己, 此爱 民之道也。 l用兵 ” 2 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 威服天下不可专任 武力 , 不可横暴百姓 。经国与治军是不可分割的整
文, 诸侯 云集牧 野 , 太公 也 提 出 固结 民 心为 政权 姜 根本 , 征服 天 下 固然 能使 天 性 定 于一 统 , 无 武力 但 法收 服 民心 。所 以他 提 出天 下 为 治 的 根 本 在 于
出现由兵民分离到军 民分籍的转变; 6 隋唐 : () 军 民关系 的融合 期 , 通过 罢 兵 户 为 民户 , 逐渐 实 现兵
的宝贵财 富。
[ 关键 词 ] 军民关 系; 演变 阶段 ; 史特点 历
[ 作者简介]李瑞,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营长, 博士生, 上海 203 043 [ 中图分类号]E 9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 7 8 2 1 )2 0 l 一 3 62 22 (00 1 — l2 O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军民关系演变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规定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用一种伦理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取缔私人武装将军队纳入行政体制管辖之下以三公之的太尉主管军事权军民以对立的职能身份出现这种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存续期间军民关系始终处于军民分离这种异化状态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细微变化
2 1 l 1 00年第 2期 2l 0 0年 2月
诏 :凡是 军人 , 悉属 州 县 , 田籍 帐 , 与 民同 , “ 可 垦 一
军府统领 , 宜依旧式 。罢山东、 河南及北方缘边之 地新置军府。 台湾学者认 为府兵制至此已由过 ” 去的兵农分离趋 向兵民合一或寓兵于农。有事出 征或 轮番更 上 , 闲暇 则 务农 J 。但 是 , 并非 完全 这 的兵 民合一 , 因为众多军需物 资都必须 自备 , 人兵 籍包括供养府兵 的六户在 内, 六户中先取子弟中有 材力者 一人 为府 兵 , 户 和府 兵 均 免课 役 , 户有 六 六 供给府兵所需 自备的一切物品的军备任务 , 负担比 般民户有 所减轻。隋代初期 , 府兵仍然隶于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