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南京!南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南京!南京》:灵魂的挣扎与救赎
《南京!南京!》:灵魂的挣扎与救赎学生记者张煜远电影《南京!南京》让我的深受震撼,那黑白色的影像还原了70多年前的那段人类不堪回首的历史,导演陆川从一个日本军人在中国的痛苦经历的视觉角度向世人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野蛮和对人性的摧残,展示了一条灵魂挣扎与救赎的心路历程。
影片以日本军队攻下南京城为开篇,烈日下的角川正雄眯着眼睛,看着欢呼的同伴涌进南京城,内心是几丝的怀疑和不解,或许他此时的心情是矛盾的,他并不敢断定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
进入南京城的日本兵,如同狼群闯进了羊圈,他们肆意掠夺物资,屠杀民众,奸淫妇女,极力炫耀着自己的胜利。
面对这样的场景,角川正雄内心是彷徨的,他不知自己是拥护还是反对。
接下来的南京开始了她历史上最痛苦的长达六周的梦魇,日本军队开始了大屠杀:大量的平民、俘虏在江边被机枪横扫,血染长江;一群群中国人像绵羊一样被日本兵驱赶到大厅中被活活烧死;一排排跪着的中国人面无表情的对日本人的刺刀,在沉默中死去……这一幕幕惨烈的场面是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而此时的角川内心是极度的彷徨,他很同情这些无辜的中国人,但作为一名日本军人他又有自己该无条件服从的命令和以生命去效忠的天皇,这时他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与其说日本军队的暴行只能让角川的内心彷徨与挣扎,那么心上人百合子的痛苦经历使得角川最终认清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并让他走上了一条灵魂救赎的道路。
在慰安所里角川结实了慰安妇百合子,同病相怜的经历使角川突然发现自己在残酷的战争间隙找到了精神的寄托——百合子触碰到了他内心最柔软的东西并让他深深爱上了百合子并发誓要以后要娶她。
这时的角川似乎又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新年到了,角川带着礼物又去见百合子,而这时的百合子显然憔悴了很多,头发蓬乱,衣冠不整,角川兴奋的内心凉了半截,角川连忙再次介绍自己,可百合子似乎已经忘记了角川,一脸冷漠。
面对角川的新年礼物,百合子刚开始是充满怀疑和敌意的,随后她这才放下警惕,表现出少有的兴奋与感动。
血的记忆——《南京!南京!》影评
血的记忆——《南京!南京!》影评四川省邛崃市牟礼镇中心小学校李伊蕊再次观看《南京!南京!》,久违的黑白画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我们记忆深处的沉淀。
那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画面还是不断地刺疼我的心房。
屈辱、愤怒、心痛、震惊,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
镜头一带领战友顽强抵抗日军的中国军人陆剑雄,大义凛然地踏赴刑场,看到刑场上不堪入目的惨状,不由自主地用手挡住了小豆子双眼的镜头。
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性的力量虽然弱小,却始终活着。
刑场上,那数以万计难民和被俘军人面对机枪扫射,有人挺身而出高呼:“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一刻,虽然让人触目惊心,但那慷慨激昂的呐喊,依然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血性和希望!这是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镜头二当唐先生与太太的手紧紧抓在一起,又被唐先生毅然松开的那一瞬间,他惊醒了!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女儿惨遭日本鬼子摔死,他看到了日本鬼子抢走了他小姨子,蹂躏致疯,枪杀于慰安所门前,不再对日本人有一丝侥幸。
刑场上唐先生的那句经典台词“我老婆又怀孕了!”更让我看到了民族的觉醒和延续。
镜头三那个可爱的小豆子,经历了整个南京大屠杀,在角川的帮助下活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这样的剧情安排,其实是向世界宣告:历史就是历史。
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沉默是我看完《南京!南京!》之后持续很久的状态。
不是因为被麻木,而是我的心已经和那些面对日本强盗枪口与刺刀的南京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历史可以原谅,但不可忘却!”是的,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即使是数十年的今日,每当我们提起它来,眼眶还是会被泪水沾湿。
值得赞扬的是影片从人性的高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吸取历史教训,才会更好地开创未来。
指导老师:杨军。
《南京!南京!》影评
《南京!南京!》影评在观看了《南京!南京!》之后,我深感失望。
这部电影仿佛是一场导演意淫下的闹剧,缺失了历史的真实与厚重。
南京大屠杀,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是战争史上最肮脏的篇章,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最悲痛的一页。
然而,本片却将这段历史简化为一个虚拟的、漂浮在黑暗太空中的舞台,缺失了前史、周边和上下文。
片中的人物没有名字、来历、生活和灵魂,他们只是导演为了达到某种预期而随意拼凑的符号。
日军屠城的原因?个体日本士兵嗜杀的动机?中国人为何不抵抗?这些问题在影片中被粗暴地省略,仿佛是为了迎合主流的受害者控诉心理。
影片预设了日本军队的嗜血、残暴和无人性,也预设了中国人的麻木和任人宰割。
这种预设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扁平而单一,缺乏真正的人性深度。
影片中的日本士兵(除角川外)被描绘为纯粹的杀人机器,而中国人则成为了只会吃枪子、面无表情地成片倒下的群体。
这种对历史的简化和符号化处理,无疑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和遮蔽。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众多的人物、动机和情感。
而《南京!南京!》却将其简化为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忽视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心理和行为。
更为可悲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角川也被刻画得极为苍白。
虽然导演试图描写他的内心挣扎,但由于缺乏对其背景和个人经历的深入刻画,使得角川的形象变得空洞无物。
相较于其他角色,角川似乎更像是一个被导演强加了内心挣扎的符号,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
此外,影片对于南京这座城市的描写也极为简略。
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沦陷和市民的苦难应该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影片却将城市描写成一个只有军营、难民区和教堂的地方,对于城市的沦陷过程和市民的苦难缺乏细致描写。
这种对历史的简略处理使得观众难以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也无法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残酷与沉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南京!南京!》迎合了主流的受害者控诉心理,但其表现形式却过于表面化和商业化。
影片通过大量惨烈与血腥的镜头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却未能真正深入探讨历史的内涵和意义。
—《南京!南京!》影评
铭记历史,认识自己—《南京!南京!》影评看过《南京!南京!》,我所感受到的只能用两个词语来形容:绝望,黑暗。
电影开头的枪声,炮声,还有那灰暗而又时而摇晃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人心头莫名的压抑和心酸。
这部电影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真实还原了1937年的南京,疯狂屠杀的背后,战争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的伤痛和对人性的扭曲。
在这座破败的古城的街头巷尾,有这样一群不愿意投降于日本人的士兵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没有希望但却惨烈的斗争。
陆剑雄就是其中之一,从这个人以及他们一群士兵的身上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一股精气神儿,那就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舍己为人,百折不挠”的劲儿。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慷慨悲歌。
在这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镜头,妓女小江等一群人为了给安全区的难民换取过冬的物资,而牺牲了自己,走进了敌人的魔爪中。
镜头定格在此处,我的心中像是有一阵疾风驶过,她们的行为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她们只是一群女人,到底是谁让她们如此沉沦,以致于走向那一片“神圣的光辉”中。
历史给了我们另一种解读,她们的行为像一记重拳深深的击打在我的胸口,让我喘不过气来。
那一种压抑值得我们思索,更值得我们铭记。
拉贝先生的秘书唐先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是我们不得不记住的两个人。
在女儿被从窗口扔下时,我看到了唐先生崩溃的呼喊;我也看到了,姜淑云尽管在教堂中没有“举手”,但却用她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以一种“拯救”。
这些让我感受到的只是绝望与压抑。
唐先生的一句“我老婆怀孕了”给这部影片一个完美的结局。
是的,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新生就是一种希望,这正是中华族的生命力之所在。
这部影片让我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说南京是中国最忧伤的城市。
同时,我更从中学到了:要铭记历史首先就要认识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担负起自己的使命,让悲剧不再重演,别让钓鱼岛成为昔日的南京。
面对这部影片,我不会去重温它,我只会去铭记它。
从事件走向人性——电影《南京!南京!南京!》的主题分析
舞女小江在进入 教堂的那一刻 , 已经感到 了 就
责任 , 对 日本兵 要 求走出 1O 面 O 个妇女做 慰安 她 是那样 的坦诚 和 勇 更是 一场 反人类 、 反人 性的 妇的 淫威 。 第一个 举手 , 《 京 ! 京 !自诞 生 以来 , 南 南 》 人们 便 对 其 是 一次侵 华战争 , 让 当一个 个妇 “ 化” 美 日军 的视 角进 行诟 病 , 污其 为“ 汉奸 电 战 争J 它带来 的是世 界的 灾难 与人 性的摧 残。 敢 , 其他人 感受 到了一 种勇气 , 她转过 头来 看着姜 影 ” 而我认 为这正 是 陆川电影叙 事视 角的深 无论 是战败 国还 是战胜 国都 要承 受这种 苦难 女 走了出来被带 走的时候 , 。 眼 同时也充满骄傲 。 她们是 刻之处 。 以往 的电影在处理 “ 南京大屠杀 ” 这一 并在苦难 面前进行艰难 的救赎 。 以对 日军来 淑 云 , 中含着 泪水 。 所 群 柔 弱但坚 毅 的女 子 , 了历 经苦 难 的 同 为 历 史题材 时 , 多的是站 在受 害者 的一方 , 更 去 说 , 战争 同样是灾难 性的 , 影片 中的角川 , 一个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影评《南京!南京》由陆川导演执导,刘烨、高圆圆、中泉英雄、范伟等主演的一部战争、历史题材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2009年4月22日,该片在中国内地公映;同年该片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故事讲述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部分官员弃城逃亡。
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
宋希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数十万中国军民遭到残忍杀戮,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
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
大量的难民涌到这里寻求救助。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归国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饰)、金陵女子学院魏特琳女士,积极营救中国难民,用他们的勇敢和坚毅与日本人周旋,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中国妇女。
舞女小江(江一燕饰),虽然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为了拯救其他妇女,她坚定地站了出来。
唐先生(范伟饰)这样懦弱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凶暴的日军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但在痛失爱女和小姨子后,难掩良心的诘问,最终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饰),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占领者,在日军对中国人的杀戮中,他从一个士兵变成一个麻木的机器,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虚和罪恶之中,逐渐走向崩溃。
最后,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是比较特别的,首先是用黑白色调,没有用天文数字来告诉我们当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没有用屠刀和尸山血海展现惨烈,没有用血的鲜红告诉我们中国人死的有多惨,好像有纪实的意味,但又不是,总之从那没有血淋淋的场面给我们展现了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直面与救赎——我观电影《南京!南京!》
面
与
救
赎
我 观电影《 南京 !南京 ! 》
魏
陆 川 并 不是 第 一位 拍 摄 南 京 大 屠 杀 的 导 演 , 前 前 他 后 后 共 用 四 年 时 间 创 作 了 《南 京 ! 南 京 ! ,因 》 其特殊 的创 作 素 材 和 黑 白片 的 表 现 方 式 , 拍 在 摄 期 间 和 公 映 之 后, 引 起 了 观 众 的 广 泛 关 注。 影 片 有 个 英 文 名 字 Ct i y adD a , n 象并 , 考 , 川 借 该 片 似 乎 完 成 了从 死 之 地 向生 之 城 陆
一 一
色彩 。
一
姜 淑云 :从圣洁的女神到高尚的勇士 影 片中 ,唐先生 曾做梦都想成为安全 区里的 “ 高 等华人 ” ,可是 ,“ 高等华人”却另有其人 ,这便 是姜 淑云。她在 刚 出场时是 一个教会学校 的教师 ,不 仅会 说一 1 3流利 的英语 ,而且面容姣好 ,气质高 贵。随身 侍奉 在拉贝 的左右 ,在 日本兵 面前抛 头露面 ,但 是却
不必和其他 中国女性一样 由于害怕被兽性 大发 的 日本 兵拉去强奸而被 迫剪掉长发 、脸上抹上锅 灰、穿着破 旧的衣服 ,故 意把 自己搞得丑陋不堪 。因而 ,开 始的 时候 ,她充满 自信 ,把 自己作为上帝 的化身 ,正义的 代 表 ,认为凭借 自己的智 慧与力量就可 以在这 场极 端 的灾难中改变 战争 的方向 ,比如她不让 中国方 面的军 队人员进入学校躲 藏 ,理 由是 只有这样才可 以拯救 安 全区 内的平 民百 姓。但在铁 一般的血 的事实 面前 ,她 渐 渐被震撼甚 至彻底粉碎 ,开始 积极安排一些人逃 离 这座 巨大灾难 的城市 ,即使牺牲 自己的生命也在所 不
一
战争中的人性光辉——浅析《南京!南京!》中的女性形象
继 电影 《 可 西 里 》 后 , 川 导 演 又 一 部 作 品 《 可 之 陆 南 京 ! 京 ! 问 世 。 《 可 西 里 》 到 的 广 泛 赞 誉 不 同 ,南 南 》 和 可 受 《
京 ! 京 ! 引 发 了 广 大 观 众 及 专 业 人 士 的 广 泛 评 论 , 见 南 》 意
生都 有着 崇 高 的信仰 . 使 绝 望 , 始终 不 会放 弃 传播 即 也
希 望 的 种 子 , 被 日军 架 走 的 那 一 刻 , 的 面 容 仍 是 不 容 在 她
玷 污 的 坚 定 , 以灵 魂 和 生 命 让 南 京 人 民 觉 醒 , 的 一生 她 她 诠 释 了女 性 的伟 大 。姜 淑 云 是 一 个 拯 救 的 自觉 者 , 不 同于 她 其 他 三 个 女 性 角 色 . 淑 云 形 象 绽 放 的 是 知 识 者 原 本 应 有 姜 的理 性 、 道主 义的光 芒 . 是 寄托 了影片 的精 神气质 。 人 更
又教1 0- ̄ 中 刊 } 0- 号 旬 料296 f
战
争
中
的
人
性
光
辉
浅析 《 南京 !南京 !》 中的女 性形 象
苑 瑞 兰
( 北 工程 大 学 文学 院 , 北 邯 郸 河 河
摘 要 : 川 导 演 的 作 品 《 京 !南 京 !》 映 以 来 受 陆 南 公
063) 5 0 8
大相 径庭 . 至走 向两个 极端 , 以说毁 誉 参 半 。不 论讨 甚 可
抗 争 , 柔弱 的身 躯 无法 和强 大 的力 量 抗 衡 的时候 , 便 当 这
是 最 后 的 反 抗 。 正 是 这 个 美 丽 形 象 的 消 失 , 日本 军 人 角 令
分析电影《南京!南京!》他者形象的塑造
择。所以 , 下 面将 阐述影 响《 南京》 构建人物 的另一个重要 因素 以 我 国传 统的抗 日电影 中 , 日 本“ 鬼子 ” 总是 以凶残成性 、 愚蠢 及 它折 射出的思想倾 向。 贪婪 的 “ 套话 ” 形象 出现 在 电影 , 例 如早期 抗 日电影 《 地 道战 》 、 四、 中 国与 美 国 《 地雷战》 。这种“ 妖魔化 ” “ 脸谱化 ” 的 日本兵形象深入人心 , 但 免 “ 第三世界 总是被描写成传统 的 、 农业 的 、 附属的 , 与此相对 不 了过分夸 张或歪 曲 日本 士兵形 象。 应 的是 现代 的 、 工业化 的和处于支配地位 的西方 。 而这种描写背 然而, 《 南京》 突破了传统 的 H本 士兵形象 , 塑造 了一个人 性 后 隐藏的是文明与野蛮 、 成熟 和幼稚 的尖锐对立 。” 由此观之 , 我 未泯 的 日本 士兵 , 与传统 的抗 日电影 反差 巨大 。但实 际上 , 日本 们 可以从 “ 自我 ” 和“ 他者 ” 之间发现 隐藏着 的等级关 系。 士兵 的骨子 里“ 流淌着中国人 的血” , 这 是导 演在 较少 的历史可考 英 雄主义 , 是指人所具有 的不 愿平庸无 闻地生活和工作 , 喜 资料加入大量想象和内心体 验塑造而成 的“ 陆川 I 化” 日本士兵 。 这 爱 做出惊世之举 的一 种精 神风貌和意 志品质 。英雄 主义 是很多 样 的形象塑造侮辱了 日本武士道精神 的本质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方社会 的精神 文化 特征 。美 国主流 文化 当中最具有感 染力 的 中, 日本 自杀 的士兵数不胜数 , 但基本都是因为失败而 自杀 , 很 少 题 材 , 莫过 于把一个 卑微 的小人物 , 通过 一系列 的故事 , 最终 变
对真相感到疑惑或者产生误读 , 而不是更接近历史本质
南京南京影评
《南京南京》影评
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南京南京》的影片,负面的评价比较多,有的说陆川拍的是汉奸电影,有的人说那么大的事件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拍,是值得商榷的。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陆川的尝试是很有勇气的,因为对照以往的《南京大屠杀》、《拉贝日记》等,首次采用了黑、白色的拍摄方式,你可以说是向《辛德勒的名单》致敬,但是黑白色带来的肃杀感是值得肯定的。
再者就是叙事方式,或者说是讲故事的方法。
陆川在这里讲了什么故事?可以看出的是,角川是全片中唯一拥有完整视点的人物。
从这个角度来讲,日本兵角川的心理变化是本片真正的故事。
所谓的“屠城”在《南京》中不可见,而“杀人”则呈现为消灭以陆剑雄为代表的中国军队,以及消灭难民营中的中国军人。
而另一面,显然以小红为代表的慰安妇的层面是被拿出来讲述的,这构成了故事后面的主要冲突。
有人说,情节太简单了,杀人和强奸构成了《南京》的故事。
其实,就《南京》一片而言,陆川的想法是可以体会的,绕开细节的争执,而将这一事件处理为一场战役,换言之,南京“大屠杀”并没有比其他任何一处城市的沦陷更为悲惨,这更像是一部军事片,通过这种军事片的视听风格,把南京大屠杀在二战和中日战争之中重新定位。
总的来说,不过不失,但也不出彩。
死城下的抵抗——《南京!南京!》人性浅析
21年 1 月 00 2
西昌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un l f c a gC l g ・ o il ce c dt n o r a h n ol e S ca in eE i o o Xi e S i
Vo . 122. NO. 4 De .201 c. 0
南 京 大 屠 杀 是 中华 民 族 最 沉 重 的 伤 痛 。 中 国
涤 自己灵 魂 的罪恶 。
大 陆 关 于 南 京 大 屠 杀 的 电影 实 在 很 少 , 《 京 ! 除 南
南 京 ! 外 有 :9 7 罗 冠 群 执 导 的 《 城 血 证 》; 》 18 年 屠
过去 , 我们 表 现 抵抗 和表 现 南京 大 屠 杀 的 电影 都 是 模 式 化 的 , 用 的是 同一 种 叙 事 角 度 , 就 是 沿 也 中 日、 邪 、 白 、 丑 等过 度 简 化 的二元 对 立 的叙 正 黑 美
对 大屠 杀 的反思 推 向 了一 个新 的高 度 。
三 《 南京 !南京 !展 现 的是人 性 , 中国人 》 是 希 望 的 抗 争
导演 陆川 在接 受记 者采访 时说 : 我想 让 中国观 “ 众 知道 , 7 年前 我们 输 给 了一个 什 么样 的对 手 ” 在 0 ,
20 4月 2 08年 2日, 影 《 京 !南 京 !公 映 之 电 南 》 后 , 国 反 映 强 烈 。 中宣 部 和 广 电 总 局 将 其 列 为 全 “ 接 新 中 国成 立 6 周 年 第 一 批 重 点 国产 影 片 ” 迎 0 、
死城下的抵抗
— —
《 南京 !南京 !人 性浅析 》
曹晋 英 吴 帆 ,
(. 昌学 院 四川 西 昌 6 52 ;. 昌市一 职 中 , 1 西 102 2西 四川 西 昌 6 50 ) 100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700字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700字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电影,《南京南京》以宏大的视角和惊险的剧情将这段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们深刻的震撼和思考。
首先,电影在表现方式上非常成功。
导演陆川采用了锐利的摄影技术和音效效果,将南京大屠杀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采用了许多慢动作和定格镜头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恐惧。
配乐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优美的旋律和悲壮的曲调深入人心。
其次,影片的人物形象设计也是非常突出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安东尼是一个外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南京市民,他的形象也代表了那些种子般的“国际友人”。
而南京市民们令人感动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影片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使得观众对于南京大屠杀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思考。
再者,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导演的另一个用意,那就是对于现代战争的反思和提醒。
电影中安东尼的形象代表了战争中的国际友人,而南京市民们的形象则代表了战争中的弱势群体。
电影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任何战争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只有珍爱和平,才能拥有幸福生活。
最后,本次观影最令我感动的是影片白字母幕中的一句话:“应该谴责、思考、反省过去发生过的历史悲剧,既言和不忘前事,才能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正是因为有许多人曾经为了我们的生存而献身,我们才能享受和平的生活。
因此,珍爱和平,努力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电影《南京南京》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它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重新呈现,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思考未来,并提醒我们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我相信,这部电影在未来也会成为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经典作品。
南京南京读后感
南京南京读后感一、心存良知的日本兵——角川角川,应该说是本片绝对的主角,他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兵,有着单纯的想法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在教堂中,会因为自己误杀了几个中国女孩子而深受打击,情绪差点崩溃。
对待慰安妇百合子有着单纯的爱恋,甚至希望战争结束后她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他一直强调自己是角川。
他希望百合子能够记住这个名字,而且为她带来家乡的礼物,可惜的是他在百合子眼中与其他日本兵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过来解决生理需求。
望着满街被凌虐的普通中国民众的尸体,看着那被高悬的头颅,角川的脸上闪现的是不忍和惶恐,他低着头,不敢面对……看着一车赤裸的堆叠在车上的女子尸体,他惊恐地发现其中有那个带着脚链站在自己的面前,麻木地被自己手下凌虐的女子,眼睛睁着,显得如此不甘。
面对着难民营中的姜老师那一声“shoot me”的无声要求,他照办了,许是不忍再有—位女子在自己面前被凌辱,许是他觉得清白与尊严对于—个女子的重要,他在没有上司允许的情况下。
按着自己的意愿开了枪,他知道这对于姜老师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角川,他有着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线,对于自己深爱的国家,他无力去指责这种暴行是对是错,也无力去改变上司的命令,他唯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控诉战争的错误。
所以在影片的末尾处,他释放了小豆子和老赵,并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他抵抗不了自己良知的泣诉,所以他以死谢罪,忏悔日军犯下的罪行。
角川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灵魂和人性的救赎。
我们可以发现,导演并没有将日军妖魔化成一个杀人机器,他们有自己的娱乐,有自己的思维和良知。
角川代表的便是这部分日本兵,他们在战争结束之后,一直活在战争的噩梦中,活着的远比死去的辛苦得多。
二、英勇奋战的中国军人——陆剑雄国民党士兵陆剑雄,他是当年南京十几万守城官兵中的一个,是没有随长官弃城逃跑誓于国都南京共存亡的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军人那闪亮的品质:永不退缩。
在首都南京沦陷后,陆剑雄却依然带领着仅剩的部下奋勇抗战。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电影中,日本军队的暴行令人发指,他们对南京市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虐待,无数无辜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消逝。
看到那些被杀害的人们,我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然而,电影并没有停留在对暴行的简单描述上,它还深入地探讨了人性的各个层面。
电影中的一些角色在极端的环境下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选择。
例如,军人刘烨在面临生死抉择时,选择了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妓女江一燕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勇敢和无私,她用自己的身体换取了其他人的生命。
这些人物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
然而,电影中也有一些人物的行为让人感到困惑和失望。
例如,一些人选择了妥协和背叛,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放弃了正义和尊严。
这些人物的行为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性是复杂的,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和恐惧。
电影的结构虽然松散,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和故事线,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多个侧面。
这种结构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场灾难,感受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此外,电影的音乐和画面也为其增色不少。
音乐烘托了氛围,画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使观众更能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对于那些看片之后气急败坏要去搞东京大屠杀的男人,百合子会说:“XX 君,你结束了吗?”这句话提醒我们,仇恨和报复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伤害。
我们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面对历史,努力推动和平与和解。
对于那些说这部电影刻意拔高人性以迎合主旋律的人,姜老师会说:“难道在我们中国,会在危难中做出正义选择的就都是英雄?”这句话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都可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而这些行为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结为主旋律的宣传。
对于那些骂电影结构松散,没有达到人性高度,没展现暴行背后逻辑的人,妓女小江会说:“你去拍,人家还不看呢?”这句话反映了电影创作的难度和多样性。
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同,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黑白的影像,沉重的呼吸,这就是《南京!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
说起来,这部电影我其实很久以前就听说过了,但一直没敢看,怕自己承受不住那段历史的重量。
最近终于鼓起勇气看完,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
这部电影是陆川导演的,主演有刘烨、高圆圆、范伟等等。
它属于历史战争片,讲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
我就不细说剧情了,怕剧透。
电影里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在绝望中挣扎求生的力量。
先说说角色吧。
刘烨演的陆剑雄,一个中国军官,简直就是硬汉的化身!他宁死不屈,眼神里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同胞的爱。
高圆圆演的姜淑云,一个知识女性,在战争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韧性。
还有范伟演的唐先生,一个小人物,在乱世中努力保护家人,他的无奈和挣扎让人特别揪心。
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沉重,它不仅仅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是在拷问人性。
侵略者的暴行令人发指,但也有一些人性的光辉在黑暗中闪耀。
比如,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难民的国际友人,他们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盏明灯,给人带来希望。
再说说电影的制作吧。
黑白的画面,虽然看着压抑,但却更能凸显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音效也很棒,炮火声、哭喊声,都让人身临其境。
剪辑也很有节奏感,时而紧张,时而舒缓,让人跟着剧情一起跌宕起伏。
这部电影也有不足之处。
有些情节可能过于残酷,让人难以直视。
而且,电影的节奏比较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沉闷。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和平真的太珍贵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就像电影里那句台词:“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 这句话,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显得格外沉重,也格外有力。
如果你对历史题材的电影感兴趣,并且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那段沉重的历史,我推荐你去看《南京!南京!》。
它会让你思考,让你感动,也让你更加珍惜和平。
这可不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爆米花电影,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伤痕。
看之前,深呼吸,做好准备。
解析《南京南京》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南京南京》中的人物形象南京大屠杀是每个中国人心中不忍提及的伤痛,惨痛的回忆总让我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迄今为止,反映南京大屠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南京南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八十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推出,它不同于先前的其他作品,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
唐天祥是一名为德国人工作的中国人,他从妥协到抗争,行为发生了一个逆转。
起初,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对日本人曲意奉承,与他们合作,与他们做朋友;为了同胞的安全,他教他们说日本话“我是良民”,以期在遇到日本人时能够逃过一劫。
可是,事与愿违,他的软弱换来的却是更加残暴的虐杀,是更多的妇女遭受屈辱,自己也失去了心爱的女儿、妹妹。
在与拉贝先生离开的那一刻,他选择了留下来,让另一位中国同胞离去。
虽然他曾经的妥协,导致了许多生命的消失,但他这一刻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尤其是在临刑前,他平静地对日本军官说的那句话“我太太怀孕了,我的太太又怀孕了”。
这句重复着的话,自然地表现了他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更强的新一代正在成长,他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够打败侵略者,中国人是生生不息的!我想,他临刑前的这句话,在日本人心中激起的波澜丝毫不亚于“中国不会亡”所带来的震撼。
唐天祥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通过各种努力,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升华。
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国百姓,唐天祥代表着当时人民大众的普遍心理。
唐天祥最终由妥协、软弱转变为顽强的抗争,这个自我是升华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亿万百姓的人格升华过程。
日本军官角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虽然也曾杀害了许多的中国人,但他是特别的。
从他看到同胞射杀屋中的中国人,而拼命想以死抵命时,就注定了他不同与其他的杀戮者。
简单的说,角川是一个有爱的刽子手。
他同情中国人民遭受的非难,爱着慰安妇百合子,对于同胞在南京的所作所为,他难以接受,但也无能为力,只有试图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把对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同胞们如恶魔般扑向慰安妇时,他选择了静静地坐在一旁。
“人性论”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评电影《南京!南京!》
∙]“人性论”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评电影《南京!南京!》∙∙造成南京大屠杀悲剧有很多原因,很多人已经从从各种角度分析了,譬如上层将帅的无能,国民的孱弱,但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善良,很多中国人在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们只要服服帖帖的投降,当顺民,他日本人也是人,总的有点“人性”,不会那么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一通吧?做人总的将点道理吧?虽然耳闻日本人残忍,杀人如麻,那可能是把人家惹恼了才这么干的,毕竟咱们没有亲眼见过。
这日本货上面印着的穿和服的女人,虽然怪怪的,但看上去和咱们中国人区别不大吗,我不信他会把我们生吃了。
在这样一种朴素的“人性论”“普世价值”理论指导下,那是的中国人精神上已经放弃了抵抗,做好了做鬼子顺民的准备。
可后来发生的一切,可能会让善良的中国人死都不会明白,日本鬼子怎么那么坏,他们还是人吗?《南京:南京:》坏就坏在毫无立场的“人性论”,如果鬼子再来,会不会还有人幻想鬼子是有人性的,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幻想,咱们的精神防线就已经被冲垮了,剩下的就是准备把头伸过去挨刀吧.可能有的人还在想,不会吧,电视上的日本人都是那么文明礼貌,彬彬有礼,再说,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他们还会那么坏吗?我要说,会的,他们还会那么坏,还会用各种残忍的手段杀人,还会强拉慰安妇,只要我们放下武器,任人宰割,他们还会那么做,和他们的前辈一模一样。
毛主席早就说过“人性论”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看不清的人往往会对这个理论非常认同,总想着是人都一样,总的讲点人性吧。
但是,无数的事实证明,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国家,有种族的区别,有文明背景差异,有阶级的差别,世界上就不存在无原则的所谓“人性”。
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彻底揭露“人性论”的反动本质,让国人赶快清醒起来。
精神上的投降比什么都可怕。
文人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文人杀人可从来不见血。
但愿这个陆川仅仅是思想出了问题,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假如不是,那到底是在哪位主子的授意下,拍出这样一部汉奸电影,这是要把中国的下一代往火坑里推,说实话,我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刚刚看完陆川导演的新片《南京!南京!》一名中国士兵,一个中国女人,一个中国孩子,一小群外国人,两个日本军官,一座城市,两个民族……中国&日本!刘烨饰演的这名中国士兵,只出现在影片的前部分,仅仅几句台词,足以表现这名士兵那时的心理,丰富的神情潜台词已经告诉观众,这是何等的的痛苦,何等的惨烈,何等的悲哀,何等的壮烈,何等的无奈,何等的何等……高圆圆饰演的这名中国妇女是拉贝的同事,是国际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虽然她的安全要比别的南京妇女更保险一些,但是面对那些魔鬼,任何保险也都失灵。
因为他们是魔鬼!她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中国的难民,保障这些难民不受魔鬼的欺辱,但是可能吗?她努力的去救人,努力的去维持一个摇摇欲坠的难民区(日本兵不能在此地胡作非为),但是可能吗?她尽一切可能去拯救,但是连她自己也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最后再被日本兵带走路过角川时,“shoot me!"仅仅两个简单的英语单词,面无表情却可以看得出她眼神中迸射出的怒火,“嘭!”随着一声枪响,她被一个日本人救了,她拯救了自己。
倒下的是她的身体,却在那个日本人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身形!一个中国孩子,从影片的开始,这个孩子和中国士兵在一起,孩子的童年应该是美好的,幸福的,这个孩子的笑容很美丽,很幸福,从开始时与中国士兵的对笑到影片的结束,孩子的笑几乎贯穿整个影片,也正是这种笑容更加反应了这段历史的残酷,尤其是影片结束时被放生的那段笑容,银幕上他在笑,而银幕下的你我他却都在哭泣。
一群外国人,有美国人,有德国人等,他们都是拉贝的同事,都是国际人道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美丽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阳光,出现彩虹,出现希望。
两个日本军官,一个杀人不眨眼,一个…… 也许正式这种对比,才更加体现南京大屠杀中中国人的痛苦以及一小部分日本人的痛苦,我并不是在袒护日本人,在当时的南京城肯定会有一小部分日本士兵看到屠杀的场面后震惊,他们的人性是美好的,杀人对他们来说是不敢想象的,对残像他们也是有同情心的,就像角川这样的日本军官肯定不止他一个人,但是他们又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只有解脱自我——自杀,他爱上了一个慰安妇,因为他认为爱情是真挚的,他不愿欺凌中国妇女,他认为她们也是人,和自己一样有被尊重的权利,他渴望回到故乡,他不愿意做他不能做的事,他不能明白活着比死还痛苦,在他解救了那两个中国人后也解救了自己,旁边的花将他的身体埋葬,也许这是他最好的结局。
南京南京影评
xx影评揭开伤疤有许多种方法,哭诉的、淡漠的、唠叨的,官方的、民间的、第三国的,等等。
陆川这一部,可以说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在《南京,南京》中有着多个声音在叙述。
抵抗组织的、国际友人、普通民众以及日本军人,但并不嘈杂,但是残酷、直接,写实到让人目不忍睹的地步。
铭记南京大屠杀,不止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每个人都曾经是鲜活的生命。
《南京!南京!》相比很多同背景的电影有着很明显的进步,那就是呈现出中国人的抵抗状态,南京沦陷之后,中国人并非不抵抗,无论是武装的战士还是手无寸铁的平民,或者用子弹来说话,或者同仇敌忾,即便是妓女想保持美貌和发型、贵妇们打麻将,分别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那不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而是苦中作乐更可哀,作为现代人要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处境。
这段历史,这一段我们必将铭记完事却从未真正发自内心去深究并祭奠过的历史影像。
好像一张张底片,浸入显影液,并快速翻动起来。
带着浓重的炮火和尘土的味道,不加商量的把你带进了胶片之中。
看完了130分钟的电影,我并没有流泪。
因为这并不是一部要教会你憎恨的电影。
刘烨被砍头的剧照,这个镜头并未在拷贝中出现。
我无法想象突然改变的上映时间究竟让陆川忍痛放弃了多少的初衷和演员的牺牲。
陆建雄死的并不特殊,和所有被集体处决的士兵一样。
他死的很平常,甚至是他带着那些不愿意面对残酷死亡的兄弟们。
默默的走向无力反抗的坟墓。
“中国万岁”喊出口时,很多人都流泪了。
我没有哭,始终没有哭可是我觉得自己被点燃了!心抖得厉害!开场几个微小的市侩言行,她所饰演的妓女身份彰显无疑。
而随着拉贝难民营的陷落,我们也清楚:最后拿肉体换回片刻大众生存权利的,并将有这样一个曾经用身体吃饭却依然有着自尊的女人,她叫江一燕。
看过电影之后,开始对这个女人有好感。
是因为这个角色吧,卑微的可怜却又伟大的让人心碎。
她无力拿枪,当男人们面对沦陷也放弃抵抗的时候。
一个女人,能做的也许只有这屈辱的奉献。
士兵被扫射和掩埋的时候,死的悲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影《南京!南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者:崔文涛
来源:《商情》2010年第35期
[摘要]年轻的陆川刚刚出道时便以一部《可可西里》赚足了大众的眼球,并成就了他在当代中国电影新锐导演中的突出地位。
陆川的电影使国产商业电影在艺术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台阶,他擅长以其特有的大视野造就悲怆的荧幕面貌,并发人深省。
他是一个善于用悲剧来感动人的导演,一个善于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先现状,剖析国人心理的导演。
看陆川的电影,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那种妄图暴怒而起,仗剑行侠的侠士风范,但最终却又流失与赤裸裸的现实,成为无法实现抱负的落魄文人,总是带着无法弥补的遗憾,总是带着日落后繁华尽起而无所归依的落寞。
[关键词]陆川《南京!南京!》
作为09年的年度大片,《南京!南京!》带着陆川四年沉寂之后的爆发呈现在了观众面前,由于其敏感的题材、片商不遗余力的宣传、造势,这部电影在面世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街头巷议的话题。
通关这部电影,我们不难发现陆川在艺术手法上的进步,与《可可西里》相比,那种为了呈现出荒原苍凉孤寂景象而反复出现的大远景被更为丰富、更为成熟的拍摄手法所取代,阴郁的黑白色调和简单明了却恰到好处的电影配乐、以及所传达出的碌碌苍生在身临绝境下的人格力量,都使得这部电影更具感染力。
同样,这部电影也同样传达出了陆川作为年轻导演,在把握能力上的不足,电影的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等方面都存在难免的缺憾。
另外,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仍然没有离开民族主义的限制,这就使得陆川在此前所宣扬的要抛开民族的眼光来看待这段历史的论调不攻自破,电影并没有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在详细周密的考证的基础上,以精良的制作手段和真挚的艺术情感,再现了70年前的南京。
它从一位日本普通士兵角川正雄的视角出发,以在杀戮中对生命的救赎为主线,试图反思生命的价值、人性的存亡、民族的毁灭与希望、战争带来的灾难等等一系列沉重的话题。
在这座城市中,在满地的人头与胸腹俱裂的尸体面前,在死亡的绝境面前,仍然会有生的希望,仍然会有战斗的勇气,仍然会有人性的光辉。
刘烨扮演的陆剑雄是一个理想的军人形象,坚定、勇敢、机智、轻易不言放弃。
这个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军人身上所体现的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尽苦难而屹立不倒的精神。
在南京沦陷后,陆剑雄带领着仅剩的部下英勇还击,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至陷入绝望的境地,不得已投降。
当被俘的士兵被押赴江边,面对黑洞洞的机枪口时,相信他们所喊出的那句“中国不会亡”让很多人感动非常。
他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反抗精神。
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在国内此前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和其他的文艺资料之中,我们很难找到有关中国人奋起抵抗
的描述,看到的大多是麻木的,不知反抗的中国人和腐败的,没有血性的国民党军人。
在国外的同类题材的作品中,他们所关注的是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的死亡人数和残酷的杀戮手段,中国人一直是作为悲惨的受害者的形象出现的,甚至可以说,“无能的中国人”是南京惨案的标签。
因此,陆剑雄的出现可以说极具突破性,打破了人们对狭隘的历史观念的认知,重新树立了中国军人的形象。
但是从电影的整体来看,陆剑雄的戏份却让人怀疑是不是剪辑师错剪了几刀,这个轰轰烈烈的男人,在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之后再开影三四十分钟之后就死了,剩下的电影部分就是强奸和杀戮,以及毫无希望的哭诉。
角川正雄作为片中的第一主人公,从一个普通日本士兵的角度出发发出了对这场战争的控诉。
我们不难理解导演这样安排的目的,实际上,与《硫磺岛家书》相类似,这样的安排可以把导演反战的思想更加明显的表达出来。
作为战争胜利的一方,作为主宰战败者命运的战士来说,他们的反思和悔悟无疑更能发人深省,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切的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不但对于战败者,对于战胜者也是如此。
片中与角川正雄类似的日本人形象,如那位给他“第一次”的慰安妇百合子,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难,终日承受着肉体和心灵的煎熬。
可以说,在片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物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设置却又并不是高明的,很多影片中都有类似的安排,当观众看到这样的场景时,实际上已经对这位勇敢的忏悔者的命运有了了解,知道他最终会走向自我灭亡。
范伟扮演的唐先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有着那种胆小懦弱,为一己求生而不惜出卖同胞的劣根性,又能够在最后的时刻幡然悔悟,慷慨赴死。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出发,唐先生是这部影片中最为鲜活的人物,他的身上没有其他人物的高大,甚至还有几分猥琐,但是却让我们更加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毕竟当死亡的威胁降临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够淡然置之。
但也许是由于范伟的喜剧表演太过于深入人心,当喜剧舞台上的小人物登上大荧幕,当小舞台换成了大时代的背景时,范伟的表演总是让人觉得力不从心,观看时总觉得他进入不到这个角色的内心,缺乏感召力。
比如最后他突然决定让另一个人留下来,就让人觉得很难理解,他把保护自己的和家人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为此可以出卖同胞,可以面对难民营成千上万人的哀嚎而不顾,为什么单单在这个时候突然转变了呢?或许是为了赎罪,或许是他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的爱人能够活下去,但是这一切都只是理性的分析,范伟的表演缺乏真正深入人心的深刻,我们能理解到编剧和导演等人这样安排的意图,但是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却很难从他的表演中得到感动。
和唐先生一样,原本是陆剑雄属下的顺子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他能够奋起求生,但是却不能慷慨赴死,他身上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生欲望,但是他虽然贪恋生命,却没有像唐先生那样靠出卖别人来求生,这或许也是他没有像唐先生那样得到惩罚的原因。
由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并不成功,导演对她的描述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她到底充当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代表着哪些人呢?在这部影片中,她似乎高人一等,似乎总是站在一个救赎的层次上来看待其他的国人,但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冲破樊笼的形象。
而且,高圆圆的表演也并不令人认同,她的那些激情澎湃的、热泪盈眶的激励广大年轻女性去日本军营充当娼妓的演说并没有感动观众,仅仅只是把她自己给感动了。
小豆子也是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这个孩子身上不但承载着希望和仇恨,同样也没有失去儿童的天真烂漫。
作为一个娃娃兵,他
所代表的应该是国人的希望,就和唐先生妻子腹中的孩子一样,他们应该是民族未来的代表。
对于导演最后让他生存了下来的安排应该是抚慰了不少观众的心的。
同样也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当顺子和小豆子,历尽千辛万苦,在经历了数次死亡的紧密亲吻之后,
参考文献:
[1]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郭延礼.近代外国文学译介中的民族情结[J].文史哲,2002,(2).
[3]郭延礼.文学经典的翻译与解读[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4]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
[8]王秉钦.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9]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