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酿酒工业发展历史
高青狄城遗址与酒祖仪狄故里考略
在《 名义考 》 上说 , “ 帝女” 之帝 , 即禹。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一 酒后至 , 被大 禹责 罚。防风 氏原系叟族人 , 《 说文解 字》 载: 北
册说到 “ 大禹时代的酿酒 已是 比原始部落时代 的酒更甘 美的 方长狄 国也 , 在夏为防风氏 , 在殷为汪芒 氏。《 辞海》 中: “ 春秋
是杜康。仪狄与大禹 同时代 , 而杜康 则是夏王 朝第六代国君 “ 禹致群 神于会稽 山, 防风氏后至 , 禹杀 而戮之 , 其节专车 , 此
相的儿子。因此 , 酒之始祖 , 为仪狄无疑 。
为大矣 。” 吴客 日: “ 谁为神?” 仲尼 曰: “ 山川之神足 以纲记天
仪狄受帝女之 令“ 始作酒醪 , 以变三味 ” , 仪狄是 公 认的 下 , 其守 为神 , 社稷为公侯 , 皆属于王者 。 ” 客日: “ 防风何守? ”
“ 夏 禹的女儿 , 命令仪 狄酿造美 酒” 。“ 帝女命仪 狄 专家 学者 , 一致 认为 : 国井扳倒井所 在地狄城遗址 , 为酒 祖仪 的意思是 :
狄故里 。
造酒” , 非“ 帝女造酒” , 更非 “ 帝造酒 ” 。这就 是正史关于酒 祖
再 看仪狄 与防风 氏的关 系。 先说防风氏 。司 马迁 《 史记 ・ 孔子 世家》 记载 : 吴伐越 , 堕
今高城西北 1 公里处有遗址 ) 。春秋初, 今高城北仍为邬 酒醪 , 禹尝之而美, 遂疏仪狄” 的记载。这句话的意思是 : “ 在 居(
古代, 仪狄始酿美 酒” , 说 明在此之 前无人 造酒 , 酒 自仪狄 始 瞒国地 。公 元前 6 8 5 ~6 4 3 年, 齐桓公将今高城及邹平 的苑 城 酿 。《 淮南子 ・ 泰族 训》 则说 : “ 仪狄 作酒 禹饮 而甘之 , 遂疏仪狄
中国酿酒的发展历程
中国酿酒的发展历程中国酿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以下是中国酿酒的发展历程:古代酿酒技艺的形成(约公元前9,000年-前1,600年)中国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于公元前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这些遗址中发现的陶瓶和面具表明古代中国人民用酒作为祭祀和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代的青铜时代酒器和酿酒技术出现,如青铜酒器和盛酒器等。
这表明酿酒技术在古代中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发展。
酿酒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公元前1,100年-1,907年)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不同朝代和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酿酒技艺和风味。
例如,在明朝时期,以杜康酒为代表的酿酒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明朝时,杜康酒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酒种,杜康酒因其独特的酿制方法和口感而闻名。
现代酿酒业的发展(1912年至今)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酿酒业开始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1928年,中国最早的国营酒厂——山西杏花村酒厂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酿酒业的开端。
此后,中国酿酒业开始采用西方的酿酒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生产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酿酒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国内市场的需求推动了中国酒类市场的快速增长,各类酒品种和品牌纷纷涌现。
同时,国外的酒类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加速了中国酒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酿酒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酒类市场之一。
总结中国酿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经过古代酿酒技艺的形成和改进,到现代酿酒业的崛起和发展。
中国酿酒业的风味独特,品类丰富,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山东鲁酒发展历程
山东鲁酒发展历程山东鲁酒是中国传统烧酒的一种,是山东地区的名酒之一,始于明代,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中国酒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山东鲁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选定徐州作为国都,为了防止东北民族的侵袭,他命令从陕西运来的士兵饮酒增加体力。
由于远离家乡,这些士兵用当地的粮食酿造酒,经过反复研制,终于酿出了口感醇厚的鲁酒。
这就是鲁酒的雏形。
明朝时期,鲁酒在徐州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特产,它不仅在军队和民间广为流传,还进入了徐州的市场。
鲁酒的声誉逐渐传扬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喜欢上了这种美味的烧酒。
鲁酒的发展和完善主要是在清朝时期进行的。
当时,在徐州兴旺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旺盛,鲁酒的销售也日益繁荣。
据记载,当时徐州的酿酒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鲁酒的品种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清朝时期,徐州的鲁酒开始进入国内外的市场,成为了徐州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酒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到了20世纪初,徐州的鲁酒公司开始原料和工艺的改革,引进进口设备,改写了之前的酿酒方式,使鲁酒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此后,徐州的鲁酒公司还积极扩大市场,开展广告宣传,提升了鲁酒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个时期,鲁酒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和扶持。
徐州鲁酒厂也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发展,使得鲁酒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越来越多,鲁酒也开始进入国内各个地区。
在毛泽东时代,徐州的鲁酒还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展示了中国酒业的骄傲。
进入21世纪,山东鲁酒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名的烧酒之一。
它不仅老百姓喜爱,连国内外各界人士也对它青睐有加。
鲁酒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完善,产量逐年攀升,品质也越来越好。
同时,鲁酒公司也开始进行文化传承和品牌推广,为徐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山东鲁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代,经历了数百年的磨砺和完善,成为了中国酒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村醋的起源与企业文化
王村醋简介山东华王酿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生产王村醋(小米醋)和王村黄酒(小米黄酒)的专业酿造企业。
我公司坐落于淄博的西大门周村区王村,位于王村兴华路99号。
王村醋、王村黄酒源于龙山文化时代,始于两汉,兴于嘉靖,复兴于当代,自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持续传承近500年历史,具有浓厚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王村醋是以小米为主要原料,沿袭传统酿造技艺发酵而成,不同于山西老陈醋(主要原料高梁),也不同于镇江香醋(主要原料大米)。
王村醋含有丰富矿物质、有机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零添加,以“醇香色淡、营养健康”的产品风格广为消费者所喜爱,是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地图的地标代表,被誉为“小米醋始祖”,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村黄酒是以红谷小米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酿造的黄酒,不同于以大米或糯米为原料的南方黄酒、也不同于以大黄米为原料的即墨黄酒。
王村黄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17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被誉为“液体蛋糕”,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村地处龙山文化腹地,小米能够人工种植,制陶业和酿酒业发达的龙山文化孕育了王村小米黄酒和小米醋。
商周时期,王村为逄陵故国所在地,酒醋酿造技术日臻成熟。
东汉时期,王村为土鼓县城,居民万户,成为一方政治、文化、交通之中心,酿酒制醋业极度发达。
南北朝,高阳太守贾思勰,豹山问农,广采博访,将王村制醋之法二十四种载入千古农书《齐民要术》。
相传唐朝唐太宗贞观13年(639年)。
宰相房玄龄寿旦。
黄埠(王村东北三公里)高机之妻房氏(邹平大房庄,王村东北九公里)带着家乡的特产黄酒、醋,自家织的丝绸给娘家兄长房玄龄拜寿。
黄酒因舒筋活血,祛湿除寒,由红黍谷酿造而成,房玄龄起名曰:“红谷酒”。
小米醋香甜醇厚,增液益寿,房玄龄起名曰:“馥醇香”。
在寿筵上,朝内大臣及皇亲国戚品尝之后,个个赞不绝口,“红谷酒”与“馥醇香”醋一时名扬京都,传入皇宫。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记载:王村素有“春分酿酒拌醋”之习俗,反映了王村酿造业的盛况。
山东淄博傅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淄博傅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山东淄博傅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集冶金、能源、物流、酿造、房地产、金融、餐饮服务、化工、化纤、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建筑建材、旅游、文化传媒等多个特色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集团公司对下属几十个企业单位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公司位于淄博高新区东北部,总占地面积近6平方公里,西临205国道,南邻济青高速公路,距离济南机场100公里,距青岛港口200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成立以来,傅山集团践行“退一进二、继二进三”和“调整、整顿、规范、提高”的发展战略,秉承“创建卓越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环保经济,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在结构优化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逐步走上了以能源产业为产业链基础、以循环经济为纽带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建立起了由清洁生产、废物利用、生态保护、和谐发展构成的循环经济体系,形成了独具优势的产业链式发展。
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资源综合利用。
集团公司产业结构由多个特色产业板块组成:一是以热力发电、炼焦、洗煤、天然气、煤气为龙头的能源板块;二是以铁路货运、公路货运、保税物流为龙头的物流板块(由傅山集团为主体投资建设的淄博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于2011年4月19日由国务院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四部委正式批准设立。
作为国内仅有的25个保税物流中心之一,山东省第3家保税物流中心,也是省内唯一一家不依托海港、空港、河港的纯内陆保税物流中心,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的成立,不仅实现了我市将“港口”搬到家门口的愿望,也标志着我市真正拥有了一个国家“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场所,从而搭建起了一个区域内综合政策性的保税物流平台,它将成为淄博乃至鲁中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之一,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引擎。
山东鲁酒发展历程
山东鲁酒发展历程
山东鲁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商时期,当时山东地区就有酿酒活动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地区的酿酒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鲁酒文化。
下面是山东鲁酒发展的关键节点:
1. 春秋时期:山东地区的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酿酒业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鲁国的酿酒技艺得到了推广和提高,逐渐形成了鲁酒的基本特点。
2. 秦汉时期:随着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山东鲁酒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这个时期,山东地区的酿酒技术迎来了一次飞跃,鲁酒开始逐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 中唐时期:山东地区在中唐时期成为了北方重要的酒区之一。
当时,山东的酿酒技术处于领先地位,鲁酒逐渐在朝廷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4. 明清时期: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山东鲁酒在国内酿酒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这个时期,山东的酿酒技术再次得到提升,鲁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5. 现代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山东鲁酒的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创新。
鲁酒品牌也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成为中国酒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总的来说,山东鲁酒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
从古代
到现代,山东的酿酒技术不断发展,鲁酒的品质也得到了持续提升。
如今,山东鲁酒已经成为中国国酒的代表之一,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齐文化之力探索淄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齐文化之力探索淄博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淄博,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素有“齐文化重镇”的美誉,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这片土地上,承载着多个时期的辉煌与智慧。
本文将探索淄博的历史沿革,介绍主要的文化遗产,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一、淄博的历史沿革淄博地跨越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的聚居活动。
商代早期,淄博地区属于齐国的一部分,这也是齐文化形成的基础。
随后,经历了周、秦、汉、魏、晋等多个朝代的更迭。
在宋元时期,淄博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
明清时期,淄博逐渐发展为乡村经济和市镇贸易的重心,同时也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二、淄博的齐文化遗产1. 潘公山潘公山位于淄川区东南部,是淄博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
这里留存着丰富的商代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古代艺术品。
潘公山还是一座佛教名山,有古刹潘公寺,是淄博地区的佛教圣地。
2. 篆刻之乡——章丘章丘地处淄博的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篆刻之乡。
篆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在章丘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这里有许多篆刻名家,他们的作品精湛绝伦,独具匠心。
每年,章丘还会举办篆刻艺术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篆刻爱好者。
3. 齐文化广场齐文化广场位于张店区的张家洼北部,是淄博市中心地带的核心区域之一。
广场上建有金花女神像,寓意着淄博市繁荣、美丽、和谐之都。
广场周边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如战国壁画馆、陶瓷博物馆等。
4. 博山古镇博山古镇位于淄博市中心的博山区,是淄博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这里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天庙、街巷、府第等。
古镇中的博山博物馆还陈列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示了淄博的历史与文化。
三、淄博的文化活动除了历史文化遗产,淄博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每年的春节期间,淄博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庙会上有各式各样的表演、美食和特色商品,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淳朴的民俗风情。
淄博是怎么火起来的
淄博是怎么火起来的淄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地处胶济铁路南端,西北离省会济南约240公里,东南距离滨海重镇青岛约320公里,是山东省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
淄博市地处肥沃的黄河三角洲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水流便捷,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要冲,商贸往来频繁,自古就是商贸互通的繁华之地。
在古代,淄博就是齐国的故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国力雄厚,文化繁荣,淄博作为齐国的核心地带,自然也是一片繁荣景象。
古代淄博以水陆交通、商业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了齐国的经济中心之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随着历史的变迁,淄博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状态,经历了漫长的低谷期。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淄博的发展才重新迎来了机遇。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淄博率先迈出了振兴发展的步伐,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淄博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从“沧桑古城”到“现代新城”的华丽转变,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淄博始终坚持“创新、开放、协调、包容”发展理念,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首先,淄博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淄博拥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措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条件。
同时,淄博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项目,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淄博市强调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淄博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便利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推动了淄博的对外合作项目,助力市场开拓和经济发展。
此外,淄博市注重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淄博物馆青铜及酒器简介200字
淄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资料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丰富,其中以青铜及酒器为特色。
淄博地处齐鲁文化的核心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因此淄博物馆的青铜及酒器藏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质上乘。
这些文物见证了淄博地区多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1. 青铜器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淄博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形态多样,包括盆、罍、壶、鼎、镜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工艺上精湛,而且在图案和纹饰上也别具特色,展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状态。
2. 酒器淄博地区是我国酿酒业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淄博物馆的酒器藏品丰富多样。
这些酒器既有古代酿酒工具,也有饮酒器皿,如酒壶、酒杯等。
这些酒器不仅代表了古代酿酒工艺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们饮酒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
总结回顾:淄博物馆的青铜及酒器藏品丰富多样,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窥见古代淄博地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底蕴,更能够感受到淄博作为齐鲁文化的发祥地所积淀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些青铜及酒器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人们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个人观点:通过淄博物馆的青铜及酒器藏品,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淄博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积淀,这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也激励着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传承好这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
淄博物馆作为一座集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资料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藏品丰富多样,其中以青铜及酒器为特色。
淄博地处齐鲁文化的核心地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因此淄博物馆的青铜及酒器藏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质上乘。
这些文物见证了淄博地区多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风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1. 青铜器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淄博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形态多样,包括盆、罍、壶、鼎、镜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工艺上精湛,而且在图案和纹饰上也别具特色,展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状态。
淄博齐文化的古代工艺与制造业
淄博齐文化的古代工艺与制造业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在古代,淄博曾是齐国的都城,因此齐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独特的发展。
古代工艺与制造业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也体现了古代淄博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劳动精神。
古代淄博的工艺制造业主要包括陶瓷、铁器、漆器、纺织品和木器等。
这些传统工艺在淄博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构成了淄博独特的文化景观。
首先,陶瓷工艺是古代淄博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淄博出产的陶瓷制品以黑陶、灰陶和青瓷为主要代表,其中以青瓷最为著名。
青瓷是中国陶瓷的传统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淄博的陶瓷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还远销海外。
其次,铁器制造业也是古代淄博的重要产业之一。
淄博地处丰富的铁矿资源区,这为当地的铁器制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古代,淄博的铁器制造以武器、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生产对象。
淄博的铁器工艺一度闻名遐迩,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设计广受赞誉。
此外,淄博还以漆器制造业出名。
漆器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工艺品,它的制作需要许多复杂的工序和高超的技艺。
淄博在漆器制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制作的漆器无论在工艺水平还是艺术价值方面都属一流。
古代淄博的纺织业也十分发达。
作为一个农耕社会,纺织业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妇女们经常亲手织制布料和制作衣物,这成为淄博的一大特色。
淄博的纺织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产品质量上乘。
最后,淄博的木器工艺也相当出色。
历史上,木器在淄博的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具、建筑材料和工艺品等,都离不开对木材的加工和细致的制作工艺。
淄博人民的木器工艺不仅在质量上精益求精,而且在设计上也十分讲究,展现了淄博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古代淄博的工艺制造业在齐文化的背景下繁荣发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
陶瓷、铁器、漆器、纺织品和木器等各个领域的工艺制造业,都体现了淄博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丰富的创造力。
东平酒厂发展历程视频
东平酒厂发展历程视频东平酒厂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以生产啤酒为主的大型酒类企业。
酒厂座落于山东省东部,占地面积100亩,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
酒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最初,东平酒厂只是一个小型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酒量有限。
然而,由于产品的质量得到认可,酒厂逐渐扩大了规模,并于1990年正式注册为私营企业。
在1995年至2005年的发展阶段,东平酒厂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
酒厂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酿酒技术,使产品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同时,酒厂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这些努力使得东平酒厂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山东省内的领先品牌。
2006年至2015年是东平酒厂的高速发展时期。
酒厂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这期间,酒厂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展会和活动,拓宽了国际市场。
同时,酒厂还加大了科技研发的投入,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品牌。
这些努力使得东平酒厂的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并逐渐出口到国外市场。
近几年,东平酒厂加大了对绿色环保生产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目前,酒厂已基本实现了低耗能、低排放的生产。
同时,酒厂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这些举措得到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使得东平酒厂的品牌形象更加的良好。
未来,东平酒厂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酒厂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酒厂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并加大对营销和品牌推广的投入。
酒厂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酿酒企业,并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总之,东平酒厂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一家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酒厂不仅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也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未来,酒厂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淄博齐文化的传统文化产业与旅游
淄博齐文化的传统文化产业与旅游淄博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处济南市东南部。
作为鲁西南重要的中心城市,淄博拥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齐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当地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淄博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尤以齐文化闻名于世。
追溯至战国时期,齐国曾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齐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熏陶了无数世代。
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自然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
首先,传统文化产业在淄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淄博以制瓷业发展见长,自古以来,瓷器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淄博地区得到传承和发展。
淄博陶瓷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漫长的发展与积淀,如今已形成了独特的淄博瓷文化。
淄博的瓷器制作工艺属于传统手工业,依靠技艺传承和创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从原料的选取、制作工艺的研发到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淄博传统文化的象征,淄博瓷器走出国门,成为了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淄博的瓷器产业既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推动了当地传统文化产业的繁荣。
同时,淄博的齐文化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淄博地区拥有众多与齐文化相关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址,如齐鲁文化村、淄博博物馆、世界遗产招远龙山石窟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为淄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淄博将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展示给游客,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淄博地区的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
除了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淄博还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一种文化产业形态,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创意理念相结合,通过产品的创造和营销,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
淄博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和创意人才,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一系列富有鲁西南特色和淄博文化特点的产品。
淄博文化之感受古代的商业发展
淄博文化之感受古代的商业发展淄博,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早的一处郡县级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淄博承载了许多古代商业发展的痕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商业繁荣的景象。
古代淄博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这里的繁荣商业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支柱之一。
作为郡县城,淄博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都被带到淄博进行交易。
这种交易不仅仅是商品之间的交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在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淄博的经济繁荣直接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商人们不仅仅是贸易者,他们还经营着茶楼、客栈和酒楼等场所,这些场所成为人们交流的中心,商谈事务的地方。
这些商业场所不仅吸引了各地的商贾,也吸引了文人墨客前来寻求灵感和交流思想。
在这里,商业与文化交织在一起,共同推动着古代淄博的繁荣。
古代淄博的商业活动丰富多样,不仅有农产品的交易,也有手工制品、文房四宝等艺术品的交流。
这些交流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古代淄博的商业区域拥有丰富的商铺、市场和集市,商人们在这里摆摊售卖各种商品。
在市场和集市上,商贩们通过交流和竞争,不断提高商品质量和拓宽销售渠道。
这种商业竞争的活力也成为古代淄博商业繁荣的象征。
古代的商业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加深了人们对于文化的关注和追求。
商人们常常将赚得的财富投入到文化教育事业中,兴办学校、修建庙宇等,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文化设施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同时,商业发展还催生了中华民族的商业精神和商界名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商业智慧,影响了整个社会。
淄博的古代商业发展不仅是淄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缩影。
通过对古代淄博商业的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商业繁荣的景象,了解古代商人的智慧和勤劳,以及他们对于经济和文化的贡献。
总结起来,古代淄博的商业发展是当时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淄博齐文化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淄博齐文化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淄博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精神。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文化遗产、现代发展等方面介绍淄博齐文化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一、历史沿革淄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在公元前约6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这里就已是齐国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国家,齐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在齐文化的影响下,淄博拥有了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例如,淄博市区内的淄川区有着一座历史悠久的齐王城遗址,这里曾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都城,保留了齐国时期的宫殿、防御工事等重要遗迹。
二、文化遗产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首先,鲁迅故居是淄博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这座古老的建筑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的出生地。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生活氛围和他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另外,淄博还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博物馆,如淄博博物馆、淄博古代钟表博物馆等。
这些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关于淄博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淄博古老文化的窗口。
三、现代发展尽管淄博历史悠久,但它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积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如今的淄博是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经济增长极。
淄博的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工业基础。
这里有着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张店矿区,煤炭产业成为了淄博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淄博还发展了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除了经济发展,淄博也注重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淄博加大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修缮古迹、打造文化广场等方式,使淄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相得益彰。
同时,淄博还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感受淄博的丰富文化底蕴。
总结: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从古老城市到现代化工厂
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从古老城市到现代化工厂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
从古老的城市到现代化的工厂,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一直在演变和发展,适应了时代的变迁和需求的增长。
1. 古代酿酒工艺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酿酒工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利用自然发酵的原理,将稻米、小麦等谷物转化为美味可口的酒。
古代酿酒工艺在一些著名的古城市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洛阳、陈仓等地。
洛阳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之一,不仅是四大古都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酿酒工艺的发源地之一。
在洛阳,人们利用当地的丰富水资源和优质的酿酒原料,发展了独特的酿酒工艺,其中以清香型白酒最为著名。
陈仓则是另一个在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
陈仓的酿酒工艺以黄酒为代表,黄酒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酒类。
陈仓的酿酒工艺在当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2. 古代酿酒工艺的特点与传承中国古代酿酒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传统。
首先,古代酿酒工艺注重选材和工艺技术。
人们选用优质的酿酒原料,并采用精细的制作工艺,以确保酒的质量和口感。
其次,古代酿酒工艺非常注重自然发酵和时间的积累。
人们运用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同时借助时间的积累来提高酒的品质。
这种工艺方法需要长时间的酿制过程,但是所产出的酒质优良,口感醇香。
另外,古代酿酒工艺还注重传统和家族的传承。
很多古代酿酒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将酿酒技艺代代相传,确保了酿酒工艺的延续和发展。
3. 现代化工厂对古代酿酒工艺的影响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化工厂的兴起,为古代酿酒工艺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现代化工厂引入了先进的酿酒设备和技术。
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酿酒过程得到了极大地简化和提高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
其次,现代化工厂对古代酿酒工艺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我市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我市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1.03•【字号】淄政办字〔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我市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办字〔2019〕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加快培育白酒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97号)精神,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做响我市白酒行业,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和新旧动能转换,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规模与效益并举、市场与品牌齐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品牌塑造为主线,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资本投入与营销拉动相结合,单一产业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相结合,跨界融合与多元发展相结合,形成淄博白酒品牌形象突出,市场占有率高,一枝独秀、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市白酒行业在全省的龙头地位和在全国的知名度,打造“鲁酒振兴”的示范引领区。
到2021年全市白酒产量达到10万千升,销售收入150亿元,2023年力争达到1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淄博白酒规模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倾力打造一支产业航母群。
培育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5家,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作支撑,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提高高品质白酒产品的比重,形成高、中、低档产品比例合理的产品结构。
在市“双50强”工业企业评选中,适当增加白酒企业户数,推动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步伐。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三热点热考热分第二十一讲进淄去“赶烤”、振兴有“淄味”
模块三 2024——热点热考热分
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淄博是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齐文化的发祥 地,有“东方古罗马”之称。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化率在山东省仅次 于青岛和济南。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淄赋予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先进制 造业强市”的使命。
模块三 2024——热点热考热分
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在政府对年轻人重视和尊重的同时,不少企业也从职工生活和职业 发展方面,为新入职大学生提供帮助。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燃料电池膜评价实验室主任丁涵说,几年间,公司不断升级住宿条 件,有效减轻了应届毕业生的生活压力。
目前,淄博“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提前完成。2022年下半 年,淄博又有了新目标,力争五年内全市新引进大学生突破20万人。
模块三
2024——热点热考热分
第二十一讲 进淄去“赶烤” 振兴有“淄味”
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一、时代流量 淄博烧烤火爆背后的“流量密码”(内容有删减) 2023—04—1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本报记者邵琨 近一段时间,淄博在年轻人中“意外”火爆出圈。“大学生组团到 淄博吃烧烤”等话题和帖子在网络上热度不减,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不断 涌入淄博,让淄博成为网红城市。其实在这背后,近三年已有十万大学 生选择在淄博工作生活。
模块三 2024——热点热考热分
高考二轮总复习 • 历史
不久前,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当起了全市的“人力资源经理”,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宣讲,向全国广大学子发出诚挚邀约,并热 情推荐淄博烧烤和鲁菜,欢迎大家到淄博听韶乐、访聊斋、踢蹴鞠、品 鲁菜。
淄博酿酒工业发展历史
淄博酿酒工业发展历史一、简况淄博酿酒工业历史久远。
齐国故都临淄很早就有“高阳馆外酒旗风”的诗句流传。
清末,酿酒作坊已广布淄博各地。
1895年,临淄高阳故称附近的南高阳、王庄二村即有酿酒作坊4家,其中以王庄郭公田开设的“永祥号”为著,产品除销往当地外,还销往沾化、利津等地。
1933年前后,淄博地区大小作坊发展到百余家,其中临淄20家,淄川75家,博山20家,年产高粱酒达1745吨,红谷酒15吨,总产值约为61.9万元。
资本最大者5000元,少者亦有2000-3000元。
多数作坊是粮商,兼营,以商业经营为主。
主要原料高粱多从外地购进,红谷、麦曲则产自当地。
所产烧酒大都当地销售,余者销往邻县。
1945年10月,渤海三专区工商局长(山)桓(台)支局创建索镇酒厂。
1948年4月,鲁中南工商五分局所属的淄川县工商局,将淄川城里和西关的元亨、谦和、义和、东升居、义生久5家私营酒店合并扩建成华兴酒厂(山东淄川酒厂前身)。
到1949年,淄博共有全民所有制酒厂2家,职工245人,年产值为186.67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酿酒工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2年,总酿酒量已达1537吨,工业总产值为257.01万元。
建国初期,国家队酿酒工业实行“专酿专卖”政策和粮食统购统销,民办私营酿酒业因原料缺乏而渐次停产。
为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国家对索镇、淄川两家全民所有制酒厂先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扩建。
1958年,淄川酒厂一次征地114亩,先后建成果酒车间、地下室、菌肥车间,总建筑面积4124平方米。
索镇酿酒厂也新建曲房、固体白酒大棚、固氮菌肥等车间,建筑面积11394平方米。
1958年,淄博已能生产白酒、黄酒、红果露酒三大类,品种有黄酒、玫瑰酒、白兰地、梨柿酒、葡萄酒、乌河大曲等30多个。
到1959年,全市总酿酒量2692.74吨,比1949年的1079.1吨提高1.5倍。
从50年代末起,由于粮食市场供需脱节,造成酿酒生产线原料短缺,各生产厂家只好转向露酒生产,淄川、索镇酒厂还以瓜干为原料生产白酒。
中国酒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业的开展历史
-->
中国酿酒最初起源于夏初或夏朝以前的时期,距今已经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了。
夏朝初年,仪狄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夏禹。
下面一起看下吧
中国的商业历史悠久,可是由于历代重农抑商、资本缺乏、交通堵梗等原因,商品经济一直很不兴旺,不过,民以食为天,饮食行业,特别史饮酒行业却是独树一帜。
远古时代,人们饮食不能自给,更谈不上交换,进入农耕文明后,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农业经济的开展,加上人口增多,需求增大,交换才可能。
进入夏商时代,货币的创造与使用,使商品交换开展到货币交换阶段,但是饮酒行业的真正开始可以确立的不是夏朝,而是商朝。
商
代出现了专门生产酒器的部落氏族,长勺氏、尾勺氏,并出现了专业饮酒效劳人员,酒保。
战国时代,我国第一面酒旗在宋国酒店挑出,宋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
这四个甚构成了我国酒家几千年来独占的经营模式,而富有文化品位的酒旗,特别醒目,这是我国酒家有旗的最早纪录,标志着我国饮酒行业走向成熟。
土酿 土酿天锅酒 古法天锅
土酿——土酿天锅酒近十年以来,工业化造酒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这并没有掩盖掉广大酒友对纯手工、纯天然酒液的喜爱。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养生与健康,他们从酿酒的原材料,工艺以及贮存年限入手,对市场上各品牌白酒进行综合比对,从之选择出更符合经典白酒口味、更能够在各个工艺流程中体现出专业与传统的品牌。
品牌创建人刘淑峰:四川土酿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齐韵酒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1966年出生于山东淄博,1989年下海从商,专注酒类品牌运营32年,走出了一段卖酒--爱酒--懂酒--悟酒道的人生历程,对酒道文化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善于品牌策划创意。
2011年策划创建的齐韵酒道文化体验馆是国内最大的私人酒窖体验馆之一。
创立的“土酿”“过大年”两大白酒品牌于2012年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审核通过、注册成功。
从此由传统贸易经营走向了品牌建设的道路。
他对酒的热爱堪称如痴如醉,几近癫狂,谈将人生与酒融为一体,感悟出酒与禅、酒与道、酒与哲学的新境界,被业内誉为酒道专家。
“酒魔”陈立新当过烧酒工、制曲工、酿酒大班长,28岁当上了泸州老窖最负盛名的1573车间主任。
1986年,在泸州老窖独创“仿生养窖加血管”的技术。
2000年,他将泸州老窖浓香型大曲酒传统工艺,编成《酿酒歌》发表在权威专业杂志《酿酒科技》上,在中国白酒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陈先生将生命融于酒中,造酒、品酒、调酒绝技集于一身,获得业界“中国酒魔”的美誉,实至名归。
每一款酒,都是酿造者滴滴心血的结晶,“土酿”的酿造者陈立新先生,将酿酒贯穿到自己的整个人生,人称“酒魔”。
他发明的浓香型白酒“复合蒸馏法”开创了白酒蒸馏新技术之先河,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传统手工酿造技术在“酒魔”心中的不断沉淀,“土酿”应运而生。
“土酿”植根于传统,成长于创新,将酿酒与国学精髓融揉一炉,彰显古雅、时尚之风范。
历经选粮、制粬、窖池、润粮、发酵、蒸馏、择酒、勾调、封藏、体验十项工艺;取自粮香之源、糟香之源、馊香之源、窖香之源、陈香之源五种香源,通过古法天锅,纯手工酿造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酿酒工业发展历史一、简况淄博酿酒工业历史久远。
齐国故都临淄很早就有“高阳馆外酒旗风”的诗句流传。
清末,酿酒作坊已广布淄博各地。
1895年,临淄高阳故称附近的南高阳、王庄二村即有酿酒作坊4家,其中以王庄郭公田开设的“永祥号”为著,产品除销往当地外,还销往沾化、利津等地。
1933年前后,淄博地区大小作坊发展到百余家,其中临淄20家,淄川75家,博山20家,年产高粱酒达1745吨,红谷酒15吨,总产值约为61.9万元。
资本最大者5000元,少者亦有2000-3000元。
多数作坊是粮商,兼营,以商业经营为主。
主要原料高粱多从外地购进,红谷、麦曲则产自当地。
所产烧酒大都当地销售,余者销往邻县。
1945年10月,渤海三专区工商局长(山)桓(台)支局创建索镇酒厂。
1948年4月,鲁中南工商五分局所属的淄川县工商局,将淄川城里和西关的元亨、谦和、义和、东升居、义生久5家私营酒店合并扩建成华兴酒厂(山东淄川酒厂前身)。
到1949年,淄博共有全民所有制酒厂2家,职工245人,年产值为186.67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酿酒工业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2年,总酿酒量已达1537吨,工业总产值为257.01万元。
建国初期,国家队酿酒工业实行“专酿专卖”政策和粮食统购统销,民办私营酿酒业因原料缺乏而渐次停产。
为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国家对索镇、淄川两家全民所有制酒厂先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扩建。
1958年,淄川酒厂一次征地114亩,先后建成果酒车间、地下室、菌肥车间,总建筑面积4124平方米。
索镇酿酒厂也新建曲房、固体白酒大棚、固氮菌肥等车间,建筑面积11394平方米。
1958年,淄博已能生产白酒、黄酒、红果露酒三大类,品种有黄酒、玫瑰酒、白兰地、梨柿酒、葡萄酒、乌河大曲等30多个。
到1959年,全市总酿酒量2692.74吨,比1949年的1079.1吨提高1.5倍。
从50年代末起,由于粮食市场供需脱节,造成酿酒生产线原料短缺,各生产厂家只好转向露酒生产,淄川、索镇酒厂还以瓜干为原料生产白酒。
1959年,索镇酒厂建成一座年产500吨木制酒精塔,开始生产酒精。
1965年,淄川酒厂也建成年产1000吨酒精生产车间,淄博酿酒业完成总产值438.58万元,年产白酒1528.7吨。
1968年,桓台索镇酒厂建成年产1500吨酒精车间,1970年又增添设备,形成年产酒精3000吨的生产能力。
淄川酒厂在1967年试制成功柠檬酸的基础上,1971年投资25万元建成年产柠檬酸30吨的生产车间,1973年利用山葡萄试制果酒成功,1976年又试制成功啤酒。
1975年,临淄区将临淄制革厂的制酒车间划出,正式建立临淄酒厂。
在此期间,酿酒生产也由半手工业渐变为机械化操作,白酒生产工艺采用固体白酒和液体酒精发酵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生产,使原料出酒率大有提高。
1976年,全市酿酒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8.83万元,完成利润总额101.67万元,生产饮料酒8400.82吨,酒精248吨,柠檬酸54.92吨。
1979—1985年,是淄博酿酒工业全面发展阶段。
为扩大啤酒生产规模,山东淄川酒厂1979年建成年产1000吨的啤酒生产线,总投资为104万元;1982年又年成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的麦芽生产车间,共投资153万元;1984年,引进一条罗马尼亚啤酒灌装线;1985年,又投资337万元对啤酒生产线进行技改扩建,与此同时,白酒生产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和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临淄酒厂1979年建成年产酒精1500吨的生产车间,1980年又投资100万元大曲酒1000吨的机械化车间。
1983年,索镇酒厂投资80万元购进粮食酒机械化生产设备1套,并建设建筑面积为15245平方米的白酒生产厂房,于当年安装投产;随之投资300万元,完成优质酒车间的扩建工程;1984年又开始年产7000吨酒精生产线的建设,至1985年末完成土建工程,并投入安装。
柠檬酸生产能力也有所扩大,1979年8月,淄川酒厂的柠檬酸划出,正式建立淄博柠檬酸厂。
果露酒花色品种也增加到葡萄酒、玫瑰酒、龙葵酒、红果酒、汽酒等几十个品种。
淄博酿酒工业经过多年的更新改造、改建、扩建以及引进新技术、信设备、其工艺技术、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均有很大提高。
到1985年,白酒生产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啤酒生产线也使用自动灌装线,生产设备基本实现机械化。
全行业共拥有白酒生产线8套,年生产能力8000吨;果酒生产设备98台(套),年生产能力1000吨;啤酒生产设备216台(套),年生产能力20000吨;酒精生产线4条(包括桓台索镇酒厂新上一条),年生产能力11500吨;柠檬酸生产设备114台(套),年生产能力1000吨。
1985年,淄博酿酒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56万元;生产白酒7440吨,果酒156吨,酒精8410.36吨,柠檬酸910吨。
在酒类产品中,乌河特曲被省一轻厅评为优质产品,红果酒连续5年保持省优质产品称号,柳泉啤酒1985年被省评为一类产品。
第二节白酒生产白酒淄博解放前,酿酒业一直处于手工作坊生产阶段,设备是用木制甑桶,原料粉碎是用驴拉磨,提水用辘轳头,主要是以高粱为原料生产烧酒,也能生产红谷黄酒。
1948年淄博解放时,索镇酒厂仅有木制甑桶6个,淄川酿酒厂有木制甑桶5个,整个酿酒过程仍处于手工生产,原料平均出酒率仅在30%左右。
1951年,淄川酿酒厂新增甑桶7个;1953年,索镇酒厂建大甑桶3个,使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酿酒业原料不足,各酒厂开始改用代用品,淄川、索镇酿酒厂先后采用瓜干、大麦、黍子等代替高粱酿制白酒。
1954年,淄川酒厂学习威海酒厂“低温发酵、定温蒸烧”的先进技术后,1956年2月,瓜干出酒率高达57%,创全国同行业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各酒厂相继自制锡笼式冷却器等简易设备,用上电动机,安装万能粉碎机、小水泵等较先进的设备。
到1956年,全市白酒年产量已达2573吨。
1960年,因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紧缺,酿酒工业只能找米下锅,曾以狼毒、土茯苓等、苦参、了哥王根块等维持生产。
1962年,酿酒业还开展以酒换料业务,仅淄川酒厂在淄博地区就设换酒店12个。
从1960年到1965年,各酒厂先后试制成功出池机、白酒蒸馏机等设备,推广应用机器通风凉渣,结束了手工扬锨凉渣的落后状态,用上了工业锅炉蒸汽,改变了过去用坑烧炉蒸酒的局面,使白酒的产量、质量有较大提高。
1965年,生产白酒1528.7吨。
70年代,白酒生产工艺采用固体白酒和液体酒精发酵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生产,所用原料仍以瓜干为主。
1978年生产白酒7139吨。
进入80年代以来,淄博酿酒各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安装配套机械设备,相继建起机械化生产线,并恢复粮食酒生产。
到1985年全市拥有半机械化白酒生产设备5套,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机械化生产设备3套,年生产能力4000吨;年产白酒7440吨。
产品已有大曲酒、串香酒、老窖酒、酒精调配工艺酒4大类。
酒精淄博的酒精生产是从1959年开始的。
是年,全市第一座年产500吨的木制酒精塔在桓台索镇酒厂建成投产,1965年,淄川酒厂利用旧厂房,自制发酵罐、糖化罐等设备,从银行贷款6万元,建成年产千吨的酒精生产车间。
至此,全市已建成酒精生产线2条,年生产能力达1500吨。
自1968年起,对酒精生产设备连续进行更新改造。
同年,桓台索镇酒厂利用30多吨下脚料自制设备,改制锅驼机46部,用原有仓库为厂房建成年产1500吨的酒精车间,1970年又增加设备,使生产能力扩大到3000吨。
1979年临淄酒厂又建一座年产1500吨的酒精生产车间;淄川酒厂对酒精生产线也进行改造,生产能力增加1倍。
到1980年,淄博即拥有酒精生产线3条,年生产能力达7500吨。
1980年后,各酒精生产厂家又进行不同程度的挖潜改造和技术革新。
淄川酒厂自行设计制造并安装预热器、分凝器、成品冷却器、提油机、排糟机等设备,使生产能力提高30%。
桓台索镇酒厂1982年又将年产3000吨酒精车间改造为年产5000吨的生产能力,1984年又开始建设一条年产7000吨的酒精生产线,于1985年底已完成土建工程,投入安装。
到1985年底,全市共有酒精生产线4条(包括索镇酒厂开工建设的一条),年生产能力达11500吨,当年实产酒精8410.36吨。
淄博生产酒精,所需原料主要是瓜干。
70年代因瓜干供应不足,各厂曾一度用伊拉克枣、淀粉渣代用。
所产酒精除大部分直接销售外,小部分用以勾兑成白酒投放市场。
啤酒1976年末,淄川酒厂从烟台啤酒厂调来糖化设备、糊化煮沸锅等,开始试制啤酒,1977年投资104万元建设啤酒生产车间。
1979年,年产1000吨规模的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主要设备有10立方米糊化煮沸锅、7.5立方米糖化过滤槽、10立方米沉淀槽等62台(套),当年产啤酒164吨。
1981年,又投资150万元,扩大啤酒生产能力,使年产能力达到5000吨。
1982年,投资153万元建成建筑面积为33。
平方米的麦芽生产车间。
之后,又投资334万元新建3000立方米循环水池1个,2000立方米圆大麦仓4个,储酒过滤室640平方米等,对啤酒糖化楼进行改造,并新增糖化罐等生产设备60台(套)。
到1983年,啤酒生产能力已达万吨。
1984年,淄川酒厂引进一条罗马尼亚啤酒灌装流水线,并安装投产,使啤酒从灌装杀菌、检验、贴标完全实现自动化。
1985年,淄川酒厂又投资337万元用于啤酒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建8个100立方米不锈钢露天发酵罐,新增设备81台(套)。
同年11月,淄川酒厂同时启用淄博啤酒厂厂名。
至年底,已形成年产啤酒2万吨的生产规模,年试产啤酒9075吨。
果露酒1957年,淄川酒厂试制成功梨柿酒、龙葵酒等产品。
当时,酿酒业因粮食紧缺,造成白酒生产不足,各厂家便采取找米下锅的办法,生产果露酒,到1958年果露酒生产已初具规模,年产量为341吨。
果露酒的主要生产原料是山楂、葡萄、苹果、柿皮等果品及酒精。
1985年,区县属以上酿酒企业共有果酒生产设备98台(套),年生产能力1000吨,实际年产量为156吨。
主要品种有葡萄酒、玫瑰酒、白兰地、味美思、龙葵酒、红果酒、汽酒等几十个品种。
其中,淄川酒厂生产的红果酒到1985年已连续5年保持省优质产品称号,燕磊酒(龙葵酒)1982年以来一直保持省一轻厅优良产品称号。
柠檬酸淄博的柠檬酸生产是在酿酒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1966年初淄川酒厂开始试制,1967年试制成功,1971年建成年产30吨的柠檬酸生产车间。
1976年投资77万元,扩建厂房992平方米,生产能力扩大为200吨。
1979年该车间从淄川酒厂分出,正式建立淄博柠檬酸厂。
同年,由银行贷款32.5万元用于柠檬酸生产线的技改扩建,1982年扩建工程竣工投产,形成年产500吨的生产规模,当年生产柠檬酸45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30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