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计算中国为煤炭付出的代价
中、美两国煤炭资源的税费水平及负担率
中、美两国煤炭资源的税费水平及负担率作者:曾先峰李国平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03期摘要税费制度的合理设计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
本文梳理了中、美两国煤炭资源一般与特殊税费的种类与征收标准,在定量估算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国神华集团和美国Peabody能源公司煤炭开采业的税费水平及负担率。
研究结果表明,①对煤炭资源的一般税费,美国以所得税为主,中国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对于资源租,美国以权利金为主,中国以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为主;对环境税费,美国以复垦保证金为主,中国以地方税费为主。
②美国Peabody能源公司的煤炭资源在2009-2011年三年平均的一般税费、资源税费与环境税费的负担率分别为3.87%、12.87%和30.64%,而中国神华集团的负担率分别为5.1%、1.73%和3.18%.。
③中国矿产资源的税费制度存在结构性扭曲,一般税费负担过重,而对资源耗竭的跨代外部成本与环境负外部成本的补偿率偏低。
应减少矿业企业的一般税费,并按照完全补偿两个外部成本的要求提高资源税费与环境税费。
关键词资源税费;环境税费;税费负担率中图分类号 F43/47;X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3-002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3.00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是我国实现工业化重要的物质基础。
税费制度的合理设计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
现行的矿产资源税费在征收标准上缺乏科学依据,在结构上存在扭曲,其突出的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1,矿产资源的价格形成不完全,不能充分反映其稀缺成本与环境外部成本,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并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2,矿产资源长期以低价出口,相当于中国向国外购买者以国内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提供隐性补贴,为了减少国内福利的净损失而对矿产品出口设置配额及出口关税等政策措施又容易诱致国际贸易争端,这是我国矿产品国际贸易政策面临的两难困境的制度性根源[1].。
粉煤灰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引言
有资料显示,仅2007年,我国煤炭使用产生的外 部成本就达到1745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1%。
在中国每烧1吨煤,就带来150元的环境损失。这 其中还尚未包括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 气体所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巨大成本.
引言
二百多年前,煤炭的广泛使用促成了工业革命, 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今天,煤炭依然在 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着动力。
2009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超过30亿吨,位居世 界第一,是位居第二的美国的三倍多。煤炭在整 个中国的能源体系中占到了七成以上,是近二十 年来中国经济腾飞当之无愧的能源基础。
下面我们将关注点放在了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的 一种燃煤污染。
粉煤灰作为火电厂燃煤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最大 的单一工业固体废物来源。
粉煤灰
制作小组: 地理科学一班 第一组 制作成员: 唐淑英,曹婷婷,杨振杰,王敏慧
王晨旭,曲广波 ,高山
粉煤灰
1.粉煤灰的概念 2.粉煤灰的现状 3.粉煤灰的污染 4.粉煤灰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5.粉煤灰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
重缺位 最大的假象便是普遍认为中国粉煤灰的综合回收
利用率能达到60%以上,而事实情况可能连这个 目标的一半都不到。
粉煤灰污染治理的解决方案
国家:
1.完善国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体系,加强立法 2.建立和完善政府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3.建立良好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交流机制 4,借鉴外国经验,构建结构清晰的网络化治理模式 5.改善产业和工业布局结构,从源头进行改善 6.加大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7.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提高监测标准趋于国际水平 8.健全应急协同干预机制,设立奖惩并立和问责的制度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5年6月北京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编制单位: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前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版)》(以下简称“导则(A 版)”)自2005年7月颁布后已执行十余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火电项目产业政策的变化,新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陆续印发,电力行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发展,集团公司的火电工程建设目标也转变为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环保、指标先进、竞争力强”的电厂,2015年又提出了更高的“三同领先”要求,为积极响应这些变化和要求,更好的指导火电项目开展初步设计及优化工作,在总结导则(A版)实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团公司于2013年3月启动对导则(A版)进行修编。
2013年10月完成导则修编的征求意见稿,2013年11月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二级机构进行了内部评审,2014年2月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至2015年5月全面完成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B版)》(以下简称“导则(B版)”)的修编工作。
本导则共分21章。
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机组选型,主厂房区域布置,运煤系统,锅炉设备及系统,除灰渣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硝系统,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水处理系统,信息系统,仪表与控制,电气设备及系统,水工设施及系统,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与结构,采暖通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产业部归口管理,由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华电技术经济研究院,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1 总则............................................................................................................................... - 1 -2 厂址选择................................................................................................................................. -3 -2.1 基本规定........................................................................................................................ - 3 -2.2 厂址自然条件................................................................................................................ - 4 -2.3 建厂资源条件................................................................................................................ - 7 -2.4 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 - 10 -2.5 发电厂选址其他要求.................................................................................................. - 11 -3 总体规划............................................................................................................................... - 12 -3.1 基本规定...................................................................................................................... - 12 -3.2 厂区外部规划.............................................................................................................. - 13 -3.3 厂区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 13 -4 机组选型............................................................................................................................. - 16 -4.1 机组参数...................................................................................................................... - 16 -4.2 机组选型...................................................................................................................... - 18 -4.3 主机容量匹配.............................................................................................................. - 20 -5 主厂房区域布置................................................................................................................... - 21 -5.1 基本规定...................................................................................................................... - 21 -5.2 汽机房及除氧间布置.................................................................................................. - 21 -5.3 煤仓间布置.................................................................................................................. - 22 -5.4 锅炉布置...................................................................................................................... - 23 -5.5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布置.................................................................................. - 23 -5.6 烟气脱硫设施布置...................................................................................................... - 24 -5.7 烟气脱硝设施布置...................................................................................................... - 24 -5.8 维护检修...................................................................................................................... - 25 -6 运煤系统............................................................................................................................... - 26 -6.1 基本规定...................................................................................................................... - 26 -6.2 卸煤设施...................................................................................................................... - 26 -6.3 贮煤场及其设备.......................................................................................................... - 28 -6.4 带式输送机系统.......................................................................................................... - 30 -6.5 筛碎设备...................................................................................................................... - 31 -6.6 混煤设施...................................................................................................................... - 32 -6.7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煤系统.......................................................................................... - 32 -6.8 运煤系统辅助设施...................................................................................................... - 32 -6.9 入厂煤入炉煤计量及采制化设施.............................................................................. - 33 -7 锅炉设备及系统..................................................................................................................... - 38 -7.1 锅炉设备...................................................................................................................... - 38 -7.2 煤粉制备...................................................................................................................... - 39 -7.3 烟风系统...................................................................................................................... - 42 -7.4 点火、助燃油系统及锅炉辅助系统.......................................................................... - 43 -7.5 启动锅炉...................................................................................................................... - 44 -7.6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 - 44 -7.7 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 - 44 -8 除灰渣系统............................................................................................................................. - 46 -8.1 基本规定...................................................................................................................... - 46 -8.2 除渣系统...................................................................................................................... - 46 -8.3 除灰系统...................................................................................................................... - 48 -8.4 干灰分选系统.............................................................................................................. - 49 -8.5 石子煤处理系统.......................................................................................................... - 50 -8.6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灰渣系统...................................................................................... - 50 -8.7 厂外干灰渣输送系统.................................................................................................. - 50 -8.8 除灰渣系统辅助检修设施和防护设施...................................................................... - 51 -8.9 除尘设备...................................................................................................................... - 51 -9 烟气脱硫系统....................................................................................................................... - 54 -9.1 基本规定...................................................................................................................... - 54 -9.2 吸收剂制备系统.......................................................................................................... - 55 -9.3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 - 57 -9.4烟气系统....................................................................................................................... - 58 -9.5 脱硫副产品处置系统.................................................................................................. - 59 -9.6 脱硫系统设备进口范围.............................................................................................. - 60 -10 烟气脱硝系统....................................................................................................................... - 61 -10.1 基本规定.................................................................................................................... - 61 -10.2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CR)工艺 ................................................................ - 62 -10.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NCR)工艺.......................................................... - 66 -11 汽轮机设备及系统............................................................................................................... - 67 -11.1 汽轮机设备................................................................................................................ - 67 -11.2 主蒸汽、再热及旁路系统........................................................................................ - 67 -11.3 给水及除氧系统........................................................................................................ - 68 -11.4 凝结水系统................................................................................................................ - 71 -11.5 辅机冷却水系统........................................................................................................ - 71 -11.6 供热式机组的辅助系统和设备 ................................................................................ - 72 -11.7 进口配套产品和阀门................................................................................................ - 72 -12 水处理系统........................................................................................................................... - 74 -12.1 基本规定.................................................................................................................... - 74 -12.2 锅炉补给水处理........................................................................................................ - 75 -12.3 汽轮机组凝结水精处理............................................................................................ - 81 -12.4 热力系统的化学加药................................................................................................ - 82 -12.5 热力系统的水汽取样及监测.................................................................................... - 83 -12.6 冷却水处理................................................................................................................ - 83 -12.7 热网补给水及生产回水处理.................................................................................... - 84 -12.8 制氢和供氢................................................................................................................ - 85 -12.9 废水处理及回用........................................................................................................ - 86 -13 信息系统............................................................................................................................... - 88 -13.1 基本规定.................................................................................................................... - 88 -13.2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88 -13.3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 89 -13.4 管理信息系统............................................................................................................ - 89 -13.5 视频监视系统............................................................................................................ - 91 -13.6 视频会议系统.......................................................................................................... - 91 -13.7 门禁管理系统............................................................................................................ - 92 -13.8 培训仿真机................................................................................................................ - 92 -13.9 信息安全.................................................................................................................... - 92 -14 仪表与控制........................................................................................................................... - 94 -14.1 基本规定.................................................................................................................... - 94 -14.2 自动化水平................................................................................................................ - 94 -14.3 控制方式.................................................................................................................... - 95 -14.4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 - 95 -14.5 检测与仪表.............................................................................................................. - 96 -14.6 报警............................................................................................................................ - 97 -14.7 机组保护.................................................................................................................... - 97 -14.8 开关量控制................................................................................................................ - 98 -14.9 模拟量控制................................................................................................................ - 99 -14.10 机组控制系统.......................................................................................................... - 99 -14.11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 - 102 -14.12 仪表与控制系统选型............................................................................................ - 103 -14.13 控制电源和气源.................................................................................................... - 103 -14.14 仪表与控制系统进口范围.................................................................................... - 104 -15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05 -15.1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05 -15.2 电气主接线.............................................................................................................. - 106 -15.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108 -15.4 厂用电系统.............................................................................................................. - 110 -15.5 电气设备布置.......................................................................................................... - 113 -15.6 直流系统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 115 -15.7 励磁系统................................................................................................................ - 116 -15.8 电气监控及继电保护系统...................................................................................... - 116 -15.9 照明系统................................................................................................................ - 117 -16 水工设施及系统................................................................................................................. - 119 -16.1 水务管理.................................................................................................................. - 119 -16.2 供水系统.................................................................................................................. - 121 -16.3 取排水建筑物.......................................................................................................... - 122 -16.4 空冷系统.................................................................................................................. - 124 -16.5 湿式冷却塔.............................................................................................................. - 126 -16.6 给水和废水排放...................................................................................................... - 126 -16.7 贮灰场...................................................................................................................... - 127 -16.8水工专业试验........................................................................................................... - 128 -17 辅助及附属设施................................................................................................................. - 130 -17.1 基本规定.................................................................................................................. - 130 -17.2 辅助生产系统.......................................................................................................... - 130 -17.3 辅助建筑.................................................................................................................. - 131 -17.4 附属建筑.................................................................................................................. - 132 -17.5 辅助及附属建筑物建筑装修标准.......................................................................... - 134 -18 建筑与结构....................................................................................................................... - 136 -18.1 基本规定.................................................................................................................. - 136 -18.2 建筑设计.................................................................................................................. - 137 -18.3 主厂房结构.............................................................................................................. - 139 -18.4 地基与基础.............................................................................................................. - 140 -18.5 直接空冷构筑物...................................................................................................... - 141 -18.6 烟囱及烟道结构...................................................................................................... - 142 -18.7 运煤建(构)筑物.................................................................................................. - 142 -18.8 主厂房及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标准...................................................................... - 143 -1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46 -19.1 基本规定.................................................................................................................. - 146 -19.2 主厂房采暖、通风.................................................................................................. - 146 -19.3 主厂房空气调节系统.............................................................................................. - 147 -19.4 制冷站...................................................................................................................... - 148 -19.5 采暖加热站.............................................................................................................. - 149 -19.6 厂区管道.................................................................................................................. - 149 -19.7 运煤系统采暖通风除尘.......................................................................................... - 149 -19.8 厂外取水和灰场建(构)筑物采暖通风空调 ...................................................... - 150 -19.9 脱硫、脱硝建筑通风空调除尘.............................................................................. - 150 -20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152 -20.1 基本规定.................................................................................................................. - 152 -20.2 大气污染防治.......................................................................................................... - 152 -20.3废水利用及排放....................................................................................................... - 153 -20.4 厂区噪声污染防治.................................................................................................. - 154 -20.5 灰渣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 154 -20.6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 154 -20.7 水土保持.................................................................................................................. - 155 -20.8 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 - 156 -21 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157 -21.1 消防...................................................................................................................... - 157 -21.2 劳动安全.................................................................................................................. - 157 -21.3 职业卫生.................................................................................................................. - 158 -1 总则1.0.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系统(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投资新建或扩建的国内燃煤火力发电工程,由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采用中国设计标准的境外燃煤火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 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温室气体减排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
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42.6亿吨标煤,煤炭在整个能源消费中占到66%[1]。
在同期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29.9%,OECD国家煤炭占比为20%左右[2]。
全球煤炭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活动中占比长期稳定在40%左右,远低于中国80%左右的水平。
2000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煤炭消费增量的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让中国实现了经济繁荣,但也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公众健康遭到威胁。
目前这种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中国的资源正在被快速地消耗,尤其是对矿石能源的枯竭式开发更加剧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区域上的稀缺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占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左右[3]。
一空气污染危机催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近几年全国频繁出现的大面积重度雾霾已敲响警钟,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痛下决心解决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紧要关头。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
在“国十条”中明确载明,“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014年煤炭减量化、替代化和清洁化是应对空气质量恶化和降低PM2.5污染的首要的、有效的措施。
当前,东部沿海的许多省份定出了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目标,例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都已经开始制定煤炭总量控制方案。
当前雾霾污染已在全国呈蔓延之势,辽宁中部、武汉、山东、长株潭、成渝、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等城市群雾霾频发,海峡西岸城市群空气污染天数也快速上升。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扩张,全国性的空气污染趋势将会继续恶化。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中国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研究
一、引言煤炭在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被称为造福人类的“黑色金子”,有“工业粮食”的美誉。
然而,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掠夺性获取资源并将产生的废物随意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导致当前企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保护间的严峻挑战,过去煤炭企业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国煤炭企业要想在未来发展中占有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绿色转型是必然选择。
目前关于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少有定量研究,煤炭企业绿色转型效率如何还未有学者进行研究。
煤炭企业绿色转型的研究重点在于“绿色”二字,为了综合测度绿色转型程度,本文采用考虑环境污染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对煤炭上市企业 2016-2021 年绿色转型效率进行度量。
二、研究方法(一)静态效率测算——超效率SBM 模型超效率SBM 模型可以计算出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对有效DMU 之间进行比较。
本文以每个煤炭上市企业作为一个DMU,假设每个企业由M 种投入,Q 种期望产出和K 种非期望产出 构成,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对企业i 在t 时期生产集合D V t(x i t,y i t,u i t)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为:约束条件为:其中,s m x ,s q y 和s k n分别代表投入、期望、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ωi t代表DMU 权重。
(二)动态效率测算——GML 指数基于SBM 的非径向非角度ML 指数可分解成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两个因子。
ML 指数如下:三、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一)样本选取根据Wind 数据库中申万行业分类选取39家煤炭上市企业,剔除ST 企业,由于个别企业上市时间晚、本研究利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煤炭企业绿色转型效率,将环境污染因素纳入煤炭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框架中,分别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 模型和ML 指数对 2016-2021 年中国煤炭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分析。
Show场来源
Show场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作者:谢璞、江涛发布时间:2012-04-04 18:12无数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在网络视频中相遇,表达。
这是对孤独之心的“拯救”,更是一门经过精密计算的庞大生意。
谁在表演,谁在捧场,谁在幕后操控?傅政军至今清楚地记得,2010年的一个凌晨,杭州正下着蒙蒙细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叫醒。
电话的另一头,是傅政军一手创办的网络视频社区“9158聚乐网”的一个VIP用户,苏雷。
接通电话后,苏雷直奔主题,他要求傅政军马上给他“预支”价值50万元人民币的虚拟货币,“明天一大早,我就把钱给你打过去”。
当时,在这个中国最大的多人视频互动交友平台上,一场“战争”正在苏雷和另一个VIP 用户安楠之间展开。
大约半年前,在苏州做服装生意的苏雷,认识了来自浙江萧山的安楠,虽然两人都是家底殷实的“小老板”,但所谓“老板相轻”,他们又都有些瞧不起对方。
这天凌晨,在一个KTV视频聊天室里,为了争夺一个女主播的芳心,苏雷和安楠展开了“斗富”,竞相向这个女主播送出各种奢华的虚拟礼物。
而在账户里的虚拟货币用完之后,苏雷打通了9158CEO傅政军的电话,他准备向这个女主播送出1128架“虚拟飞机”,因为她的生日是11月28日。
当然,这些“虚拟飞机”并不是免费的。
每一架“虚拟飞机”标价30万虚拟货币,折合人民币为300元。
也就是说,苏雷当晚送出的1128架“虚拟飞机”,价值人民币33.84万元。
而收到礼物的女主播可以从中分成75%,9158可以分成20%。
这就是傅政军从2005年开始经营的“大生意”。
2005年至今,9158背后的运营主体“浙江天格信息技术公司”,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台湾C2创义管理顾问公司、IDG 资本和新浪。
目前,新浪为9158第一大股东。
傅政军称,2011年,9158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6亿元。
而他的最新计划是,2012年下半年,推动9158在纳斯达克上市。
目前,9158旗下运营的两个视频社交平台,分别是“”和“新浪微秀”。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2-03-12作者简介:刘辉(1987-),男,黑龙江宁安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煤炭采矿设计。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刘辉范志伟冯文生(陕西涌鑫矿业公司,陕西榆林719407)摘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资源之一,而陕西又是我国煤炭的最主要产地。
煤炭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一些重大doi :10.3969/j.issn.1008-0155.2012.08.005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量非常丰富,但在粗放型模式的过度开采下,煤炭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濒临枯竭的局面。
为了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煤炭行业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陕西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1、煤炭行业整体素质落后陕西煤炭行业整体素质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模式老套。
陕西煤炭行业在近几年虽然在不断地改革,但行政管理方式还是一直沿用以前的老套做法,这对煤炭行业的持续发展是很不利的。
(2)思想观念落后,积极性差。
由于煤炭行业受制度和体制改革的影响,大部分员工潜意识里带有“等靠要”落后思想。
他们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这些行为,而不是去自力更生求发展。
(3)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高投入、低产出的观念尚未完全改变。
陕西煤炭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矿设备比较落后,没有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支撑和良好的科技创新观念投入到实际生产中来,这对陕西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所以,陕西煤炭行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整体素质必须提高。
2、煤炭行业总体比较分散,规模差异较大陕西煤炭行业总体比较分散,没有一家企业占有明显的市场份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府政策的错误引导。
20世纪80年代中期,煤炭资源一度陷入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政府提出了开采资源要放开手脚,大矿大开,小矿放开,不要“细水长流”,而要“有水快流”的政策。
警惕我国沦为国外煤气化技术“试验场”
技术服务费等。据估计,专有设各耗费外汇
.
9.
维普资讯
可费,使国外气化技术专利实旆许可费的单 价( 许可费总额 为单价乘 以一天的合成气产
对煤气化技术的强劲需求。 专家呼吁,目前我国煤气化技术引进过 多,国家应该叫停新一轮 国外技术的重复引 进 ,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尽早付诸大规模应用。
拉动相关民族产业 的发展 ,另一方面可省去 巨额专利费。
信息来源t 中国 电力企业联合会
河南省电力公司 2 0 0 5年 科学技术进步获奖成果简介之五
2 0 2 变 电站直 流监控 系统 057
获奖情况: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
等奖 构成的主站。 采用最新开发的 Au r . t a0自动 o
例如投资数亿元建于上海 的世界上惟一
工业 化 的 Ugs引进气 化装置 ,早 已于 2 0 —a 03
年退 出历史舞 台。上海华谊集团焦化有限公
司的 巨额 投 资,如今 已是一 堆废 铁 。
又如,目前我 国各地纷纷 引进 的壳牌公 司粉煤气化技术也带有很大的盲 目性。在国 外只有一套 Se 气化装置运转 、 hl l 用于联合循 环发 电的情况下, 我国却引进 了十余套装置。 由于该技术在国内必然会经历一段消化吸收 与实践摸索过程,根据 以往的经验,国家肯 定要为此付 出代价。事实上,昂贵的投资已 经让相关厂家难以承受。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 ,华东理工大
的国内技术 , 在立项、资金、银行贷款贴息、
减税和其它政策( 电能的上 网) 如 等方面给予 支持。这 为 自 主知识产权煤气化 技术推广创 造优惠条件,一方面可促进我国具有 自主知
据专家估计 ,我国“ 十一五” 末期年气化用煤
煤运输损耗
我国研发煤扬尘新型制覆盖剂可降煤运输损耗
【打印本稿】【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2008年07月04日 14:02
扎西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也是煤炭占能源70%以上消费大国。
据统计,目前在铁路、公路等运输过程中,煤损耗约为0.8-1%,即按照每吨煤只运输一次计算,2007年,我国在煤炭运输过程中,约损失了1700万吨,相当于我国一个大型煤矿的年产量。
日前,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经济实用的煤扬尘新型覆盖剂及其喷洒工艺,可大幅减少煤在运输中的损耗和污染问题。
目前,这一研究成果正在试点、推广过程中。
参与研制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蔡觉先介绍说,煤扬尘新型覆盖剂是通过在煤层表面喷洒一层粘结剂,使其表面形成固化层来防治煤扬尘对环境的污染。
其原料来自于秸秆等农作物废料,具有黏结强度高、韧性较好、用量少、施工简单、使用方便、非易燃易爆、节约煤炭、减少浪费、节能减排等优点。
不但可以降解,而且对于煤燃烧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对人和动物等无毒无害。
据悉,在铁路煤炭专运线大秦线(大同-秦皇岛)上的实验表明,列车在行驶600多公里后,煤损耗在1%左右。
在公路运输中,因为颠簸严重,损耗甚至更多。
喷洒该覆盖剂后,煤车沿线运行中,煤损耗可减少到0.2%。
蔡觉先告诉记者,煤扬尘不仅影响了铁路沿线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污染了环境,还腐蚀轨道,容易堵塞机车散热网,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据介绍,除了解决煤扬尘这一老大难问题外,这一新型煤扬尘覆盖剂还可用于一些建筑工地和其他散堆物料场,以拟制施工等引起的扬尘。
目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嘉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年固定为神华集团神。
我国煤炭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高海庆
我国煤炭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高海庆摘要: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基础,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合理有效地开发煤炭资源,不但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完善国民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发展建议1、存在问题由于我们对煤炭资源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
1.1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缩短了矿井的服务年限在效益最大化和大量需求下,不少地方的煤矿以超能力生产、超强度开采的方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
企业长期依赖国家无偿划拨煤炭资源,缺乏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运行机制,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当前国内煤炭市场异常火爆,需求非常之大,煤炭供应紧张,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煤炭企业更是急功近利,以大量消耗资源、缩短矿山服务年限为代价,超量生产,出现了薄煤层弃采,厚煤层可采厚度损失,以及其他煤炭储量不合理损失的严重情况。
部分煤炭企业更是急功近利,以大量消耗煤炭资源,超能力和超强度开采,出现了薄煤层弃采,厚煤层可采厚度损失,以及其他煤炭储量不合理损失的严重情况。
特别是东部地区,有些矿的产量甚至已经超过其核定生产能力的一倍。
超能力和超强度开采,不但大大缩短了煤炭矿井的服务年限,缩短了矿区维持正常生产能力的服务年限,加快了矿井衰老报废速度,打乱了矿井正常接续部署,如此不仅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而且也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对矿山环境保护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可是,目前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煤炭资源过度开采使矿区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采掘煤炭资源引发了水土流失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
2、大力推行煤矿科学、绿色开采2.1科学规划,高效开采在煤炭开采方面,我国的煤炭企业应该转变开采理念,摒弃单纯地追求开采量的粗放开采方式,转而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科学、高效地开采。
探究煤炭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探究煤炭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煤炭资源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对中国而言,也不例外。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煤炭资源,煤炭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拟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煤炭资源的生产、消费关系,得出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由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工业生态学理论等理论对煤炭资源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煤炭资源;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污染;低碳增长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171-020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无论是从中国能源资源赋存以及现已形成的能源工业生产力布局,还是从中国能源系统和国民经济实际运行的分析来看,煤炭在能源结构中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历史数据表明,中国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煤炭市场供需的分析还是煤炭资源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都显现出煤炭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的贡献作用,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破坏的代价。
与此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油然而生,特别是近几年来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引领着煤炭资源朝着绿色、清洁、高效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1 煤炭资源的现状1.1 世界煤炭资源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据调查世界各国煤炭资源分布较不均匀。
其中欧洲地区、亚太地区及美国是煤炭总量最多最集中的区域。
就个别国家而言,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是煤炭资源的大国,而中国与前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和俄罗斯煤炭结构中,以次烟煤和褐煤居多,多于各自的无烟煤和烟煤,而此景在中国恰相反。
在中国的煤炭结构中,无烟煤和烟煤多于了次烟煤和褐煤。
然而就储采比而言,中国的煤炭资源则表现出仍有较大开采空间的特点:中国的煤炭储采比是众多国家和地区中最低的,远低于阿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等。
最好的申论范文 朔州途径
给定资料1.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承担着保证国家能源供应,保证矿工安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任。
在长期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
从煤炭整体开采水平上看,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占到70%以上,其中15万吨以下煤矿占到了60%。
具体来看,在资源回收率方面,中小煤矿平均只有15%。
据测算,这意味着开采一吨煤要浪费6吨的资源,每年破坏资源20亿吨,每年因为煤炭开采造成环境总的损失大约有300亿元。
在矿难方面,过去平均每年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有13起,其中乡镇煤矿占到70%,乡镇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相当于国有重点大矿的17倍。
因为开采秩序混乱,很容易滋生腐败。
据煤炭和税务部门估计,前些年,山西煤炭实际产量在8亿吨,而每年的报表产量只有6.5亿吨。
也就是说,每年有1.5亿吨左右是逃脱了监管的“黑煤”,每年流失税费百亿元以上。
这些问题不仅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山西省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生命代价。
2008年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煤炭企业全面整合重组。
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底,全省目前的2598座煤矿将压缩到1500座内,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90万吨,这也意味着将压减现有煤矿60%以上的规模。
2. 朔州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有关方面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大胆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被人们赞誉为“朔州途径”。
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此次山西煤炭资源大整合的主力军,但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也不示弱。
某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老板说:“原来我公司21个小矿加起来才有120万吨的产能,现在整合了5个煤矿,产能达到620万吨!”某煤业集团是率先拿到证照的民营企业之一。
该集团董事长阎老板告诉记者,资源整合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做大做强的发展机遇。
一吨煤的代价
量。平均每生产 1 亿吨煤造成水土 中有 172 86 死亡 ,百万吨死 人
流 失 影 响面 积 约 24 5 方 公 里 , 平 即 平 均 每 生 产 1 煤 要 造 成 水 土 吨
亡率平均为266 . 。
生 产 一 吨 煤 付 出 的 资 源 代
流失影响面积约24 平方米。20 价 、生态 环境代 价 、生命代价 、 .5 多年 大规模 煤炭开 采 ,造成 山西 后 续发 展能 力代价算 起来真 是令 部 分矿 区土 地塌 陷 、地 表扰 动 、 人触 目惊心 I
崩塌 、泥 石流等严 重地 质 灾害 。
愫 乐 学觳 邮 祷 :K h 口 口々 o c『 c o f‘@e t .口 资源。 “ 煤 付出7 多元 的隐性代价。 0 老大” 山西 每年挖 5 亿吨煤 ,使 1 “ 带血 的煤 ”还 使得 安全代 2 亿立方米水资源受到破坏 ,这相 价沉重。从 1980 年到2004 年
当 于 山 西 整 个 引 黄 工 程 的 总 引 水 25 中,山西省煤矿在安全事故 年
知识 网站
显示 ,生产 一吨煤 付 出的代 价算 近年 来 山西煤炭 开采 每年造成 的
起来令人触 目惊 心—— 资源浪 费、环 境污 染、生态破 坏 国有煤矿 每采 出1 吨煤要平均 及地 表 塌陷等 损失折 合人 民币约
实际 动 用25E .o 的煤 炭 储 量 :每挖 3 0 亿 元 ,即 每 生 产 1 煤 需 要 0余 吨
能源世纪中国煤炭工业(六)
2 0 螺崔企业 管理 O6 7
1 1
维普资讯
业 时至 今 日. 们 再 也 不 能 容 忍 这 炭 资 源 , 我 、
为 代 价 , 绝 不 能 以 不合 理 地 消耗 资 权 交 易 , 高 市 场 进 入 门槛 , 煤 炭 在 企 业安 全 状 况 不 断 改 善 、 行 业 职 提 使 全
源 、 子 孙饭 为 代价 ! 吃
企 业 具 有 珍 惜 资 源 、 理 开发 利 用 资 业 安 全健 康 水 平 不 断提 高的 基 础 上 . 合
规 范 有 效 的矿 业 权 交 易 市 场 已 后 . 没 有 完全 降服 瓦斯 :同时 , 少 还 缺
炭 资 源 二 级 探 矿 权 和 采 矿 权 市 场 化 建 立: 转 让 .转 让 收入 用 于煤 炭 资 源勘 探 .
先 进 技 术 向 先 进 生 产 力 转 化 的 有 效
对 资 源税 征 收 办 法 进行 了改 革 , 机 制 . 科技 成 果 转 化 难 、 度 慢 等 等 : 速
这 些 问 题 严 重 阻碍 煤 炭 工 业 的 安 全
实 现 滚动 发 展 健 全 煤 炭 地 质勘 查 市 多 次上 调 了部 分地 区的 煤 炭 资 源税 :
场 准 入 制 度 ,提 高地 质 勘 探 精 度 , 保
护 性 开发 要 理 顺 矿 业权 管理 与煤 炭 地 进 行 . 家 已 明 确 了 “ 年 基 本 解 技 整 体 水 平 偏 低 . 管 有 世 界 上 最 先 国 三 尽
发 展 规 划 的 关 系 . 业 权 设 置 要 和 煤 决 小 煤 矿 问 题 ” “ 步 走 ” 矿 的 三 目标 , 提 进 的 矿 井 , 有 世 界 上 一 流 的 先 进 பைடு நூலகம் 拥 炭 生产 开 发 规 划 相衔 接 :
论我国非再生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法律责任——以山西省煤炭企业为例
1 山西 省 煤 炭 企 业 可持 续 发展 应 承 担 的 社 .
展 。经 济 的 发 展 是 可 持 续 发 展 中 的 核 心 内容 。 会 法律 责任
我国非再生资源型企业在发展过程 中, 以经济 要
的发展 为 核 心 内 容 , 以经 济 促 进 城 市 的 全 面 发
2 2 年 6 月 01
太原 大 学学报
J u a fT iu n Un v ri o r lo ay a i e st n y Vo . 3 o 2 S mN . 0 11 N . u o 5
第 1 3卷 第 2期 总 第 5 0期
文章 编 号 :6 1 97 2 1 )2— 0 7—0 17 —57 (02 0 0 2 5
人 类社 会 财 富 的基 础 。其 中包 括 已开 发 使 用 的 社会 的可 持续 发展 。 资 源 以及 即将被 开 发 的 资源 。 ¨ 自然 资 源 种 类 繁 二、 山西省煤炭 企 业 可持 续 发 展 中履 行社 会 多, 具体可 以分为消耗型资源 ( 例如矿藏、 森林 ) 法律 责任 现 状分 析
的发 展是可持续 发展 的 最终 目标 。企 业 的 发展 离 巨大 的贡献 。具体包 括 : ) 1 山西 省煤 炭 企业 发 展 不开 环境 的保护 , 环境保护关 系到整个 世界 、 国家 、 带 动 了整个 山西省交通运 输业发 展 ;) 2 山西省 煤炭
民族的生存 , 是可持续发展中的最终 目 。也就是 企业发展解决了拥有煤炭资源的贫 困地 区人员温 标 说 , 生资源 型企 业在实 现可持续发 展 的过 程 中 饱 、 非再 就业 问题 ;) 西省煤 炭 企业 发 展也 同时带 动 3山
企业 煤炭消耗 指标
企业煤炭消耗指标
企业煤炭消耗指标是衡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煤炭量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企业煤炭消耗指标:
1. 煤炭消耗总量: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总的煤炭数量。
2. 单位产品煤炭消耗:企业在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消耗的煤炭量,通常以单位产品的煤炭消耗量来衡量企业的煤炭使用效率。
3. 单位产值煤炭消耗:企业在实现一定产值时所消耗的煤炭量,是衡量企业煤炭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4. 能源强度:衡量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其中包括煤炭消耗量。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煤炭资源利用情况和能源消耗效率,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2021煤炭的真实成本
2021煤炭的真实成本2021煤炭的真实成本煤炭的真实成本(草稿-非正式版)撰稿人:清华大学滕飞能源是经济的血液,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量也快速增加。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由2001年的15亿吨标煤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36.2亿吨标煤,年均增速高达8%。
虽然能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巨大、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粗放,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难以改变,快速增长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2021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高达2117.6万吨、2337.8万吨、1234.3万吨。
其中大部分排放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燃煤锅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等重点煤炭消费行业,上述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0%、70%和80%。
此外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费还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而2021年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室外空气污染是我国第四大致死因素,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使用的环境和健康成本不容忽视。
本报告以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水、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的分析(表1),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货币化了这些影响,计算了煤炭使用所产生的环境和健康成本。
表1 本研究量化及货币化煤炭外部损害成本的主要领域除了环境和健康成本之外,化石燃料及煤炭利用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还会加剧气候变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本报告也估计了煤炭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由于国内缺少对二氧化碳“社会成本”的研究,本报告并未将由于气候变化产生的长期外部成本进行货币化。
与体现供需关系的经济成本不同,相当部分的环境和健康成本并没有体现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中,因而是“隐藏”在价格之后的“真实成本”。
由于这部分成本并没有体现在定价机制中,因而企业和居民在使用化石能源时也就不会考虑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损害,进而导致市场失效和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
数学建模 煤炭价格走势分析
煤炭价格走势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通过搜集煤炭价格、产量和需求量的数据,运用数据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非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煤炭价格的变动趋势,实现了对煤炭价格的预测;其次,用spss 软件分析煤炭价格、产量、需求量数据之间关系,通过区域煤炭商品价格模型求得最优产量;然后,利用曲线估计分析已有数据,得到未来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前三问的结果及每年价格趋势,其它文献资料,为我国煤炭行业未来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针对问题一: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变量非线性回归模型,利用spss 软件和Matlab 软件求解,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变量非线性回归模型,利用Mtlab 拟合工具箱拟合出了煤炭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利用spss 求得,均值、方差、残差等一些列数据,并据此对于三种煤炭的未来价格走势进行预测。
针对问题二:本文通过spss 软件分析了搜集到的两组关于煤炭价格、产量、需求量数据,可知第一组数据煤炭产量和需求量成线性关系,煤炭产量和需求量和价格关系不明显,第二组数据供应量和需求量关系不明显,供应量和煤炭价格成线性相关,需求量和煤炭价格关系不明显,但数据基本稳定;通过区域煤炭商品价格模型求解最优产量32.36887)(=*k S ,还求得了价格的最优解=*)(k P 1178.78,最优解是在利润最大(供需平衡)时取得,通过煤炭价格最优时即为此时的煤炭价格预测值,通过各年价格走势图可得其所搜集数据时期的实际价格走势,对此模型进行检验,可得与预测价格走势和实际走势一致,可得模型合理性较好。
针对问题三:通过研究国内经济总值对煤炭需求量的影响,建立煤炭需求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数量关系,采用研究两组变量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方法—曲线估计,可得未来煤炭需求量与国内经济总值有3次方关系,煤炭需求量随国内经济总值增长而增长,即未来煤炭需求量依然会上涨,短期内煤炭在我们国家的一次能源使用中依然占很大比重,短期内煤炭行业依然有上升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并不是煤炭公司,总负担中有64%是通过
煤炭燃烧产生电力,供工厂及居民使用的过程中
产生的污染。 The council and its Chinese partners
are developing carbon tax proposals that would take
into consider
ation these ‘‘true costs,’’ to adequately offset them. 自
figures that, according to the s
tudy, show how a broad range of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human suffering resulting from coal consumption
can be discussed in terms
Cons
umption Cap Project, begun last October in
conjunction with Chinese government research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g
roups to help China begin diminishing its use of coal
“为了理解煤炭的真正影响,我们绝对应该考虑
煤炭作为一个行业,让社会付s, air pollution, is readily
apparent to the 70 percent of t
he country’s population found by the study to be
effect on the Chinese economy, even in the short term,’’ Mr. Zhou said.
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对这些新研究表示称
赞,但有所保留。这家政府下属的研究机构隶属
于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他对能否在一个五年计划内完成目标表示怀疑。
time in nearly a century ov
er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this year. There have also
been recent high-profile promises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s would be feasible within the span of a single fiveyear plan. ‘‘If we are going to implement such taxes,
it must be done in steps so as not to have a negative
中风和其他疾病的危险。报告称,2012年,大约
有67万人死于煤炭使用所引起的PM2.5污染。 There appears to be little chance th
at China will ever be completely weaned off coal,
despite a decrease in coal consumption for the first
曾高调承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9月,中国国 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曾在联合国(United Nations
)的气候变化峰会上做出相关承诺。但该报告称,
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煤在该国主要能源消耗中
占6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The
price of coal in China is now just over 500 renminbi, or a lit
by 2020. Researchers from Tsinghua and Peking
universities, the Chinese Acad
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other governmentaffiliated bodies worked together to develop concrete
known as PM 2.5 — or pa
rticles 2.5 micrometers or smaller — that make their
way deep into the lungs,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lung cancer, stroke and
other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approximately 670,000 people died because of PM
2.5 pollution generated by coal use in 2
012. 这些代价中最严重的是空气污染,这对于中
cluding one by Vice Premier Zhang Gaoli at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summit meeting in
September. Yet coal, naturally abun
dant in the country, accounts for 65 percent of China’s
of cold, hard cash. 周二由这个设在纽约的环境组织
所发布的报告,是中国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工程
(China Coal Consumption Cap Project)的部分内容。
该项目开始于去年10月,旨在帮中国在2020年前 减少煤炭使用量,中国
的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和工业组织也参与了进来。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port said.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consumer of the resource. 中国似乎不太可能完全放
弃煤炭,虽然今年前三个季度,煤炭消耗量在将
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首次出现下跌。中国最近也
absolutely must talk
about all of the hidden costs to society behind it as an
industry.’’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环境与气候变
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在煤炭使用的外部成本
方面,中国缺乏量化数据,这篇报告对此做了回 应。
living in regions where levels excee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commendations.
Coal and coal-related industrial processes account for
50 percent to 60 percent of the airborne pollutants
多一点(约合80美元),表面看来是一种廉价的
能源。该报告使用了2012年的数据,当
时煤价超过了100美元,该报告称,每吨煤还会耗
费43美元的社会成本。报告称,定价机制没有反
映出这种外部支出,因为煤炭生产商需要支付环
境税,每吨只要5到8美元。该研究还发现,应该 为大部分社会成本负责的是工厂、发电厂等用户,
tle more than $80, per ton, a seemingly inexpensive
energy source. The study, which used data from 2012,
when coal cost more than
$100, asserts that for every ton, an additional $43 in
他说,“如果我们准备征收这种税,必须一步一
步来,避免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即便是短
social costs was imposed on the country. Pricing
mechanisms do not reflect
this external expenditure, the report said, because coal
producers are required to pay an environmental tax of
国70%的人口而言尤其明显。研究发现,在这些人
生活的地区,污染水平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推荐标准。对于通过空气传 播的污染物PM2.5,50%至60%是来自煤炭及
煤炭相关产业。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它们能够深入肺部,增加人们罹患肺癌、
The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has presented
research that attempts to take on the Herculean task of
quantifying the enviro
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toll of China’s reliance
on coal.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所展示的研究试图开展一项艰难
任务:对中国的煤炭
依赖造成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损害进行量化。 The
report, released Tuesday by the New York-based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is part of its China Coal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
他政府相关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共同合作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