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导学案
(4)如用14CO2示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14C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途径是( )
A.14CO2一叶绿素一ADPB.14CO2一NADP+一糖类
C.14CO2一三碳化合物一糖类D.14CO2一叶绿素一ATP
问题
质疑
自主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分子与细胞展示课导学案(编号:GZSWRJBXY019)
班级:,小组名:,姓名
课题第Leabharlann 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编制人
王正庆
编制时间
12.9
使用时间
上一课时共性问题解决要点记录
学
习
任
务
【合作探究】
1、萨克斯为什么选择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2、如果CO2浓度突然下降(其它条件不变),C3和C5会怎样变化?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速照射,曝光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其它条件不变),C3和C5会怎样变化?
4、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区别是什么?
拓展性训练
1.右图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4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光合作用的过程》 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明确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
2、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4、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及二者的联系。
2、难点(1)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理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
三、知识回顾1、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由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组成。
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2、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四、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那么,光合作用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五、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六、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一)光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条件:光、色素、酶。
3、物质变化(1)水的光解: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成氧气和H(还原型辅酶Ⅱ)。
2H₂O → 4H + O₂(2)ATP 的合成:ADP 和 Pi 在酶的作用下,利用光能转化成ATP。
ADP + Pi +能量(光能)→ ATP4、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和H中。
(二)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基质。
2、条件:多种酶。
3、物质变化(1)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CO₂+ C₅ → 2C₃(2)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H和 ATP 的作用下,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成有机物(如葡萄糖)和五碳化合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 请同学们在本课前回忆一下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探究问题:你知道植物是如何制造自己的食物的吗?二、学习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及其作用。
2.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原理。
3. 能够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及作用。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3. 光合作用的原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播放关于光合作用的视频。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光合作用的定义及其作用。
3. 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老师通过实验展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4. 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原理,并向全班进行汇报讨论。
5. 学习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老师组织生态系统模拟活动。
6. 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五、检测评价1. 开展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价。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
六、拓展延伸1. 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2. 带领学生做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更多关于光合作用的资料并进行分享。
七、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发现光合作用的奥秘。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和主要阶段。
3. 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4. 掌握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
5.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导学内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及重要性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应用导学案
C、ATP D、二氧化碳
【巩固练习5】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
A.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和光能
B.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知识回顾】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用反应式表示)
教学环节
知识梳理、重难点解析、典型例题、巩固训练
课前预习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反应阶段:
场所:,必须有才能进行。
1、水的光解:
2H2O→O2+4[H] [H]作为,参与暗反应的有关化学反应。
2、ATP的合成:
ADP+Pi+能量→ATP ATP作为活跃的,参与暗反应的有关化学反应。
〈二〉暗反应阶段:
能量变化
相互联系
【探究实验】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中否含有淀粉。
实验原理: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学以致用】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
课后练习
【练习1】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测定:()
场所:,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1、CO2的固定:
CO2+C5→。
2、C3Hale Waihona Puke 还原:2C3+C5
总反应式:。
实质:光合作用完成了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 请先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什么是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 请思考一下,植物为什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回答以下问题:- 光合作用是什么?- 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二、课堂学习1. 课堂上老师将会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同时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验展示。
2. 请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有问题及时提问。
三、课后复习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确保对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有清晰的理解。
2. 找出自己对光合作用概念不太清晰的地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咨询老师同学来解决。
3. 请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光合作用的产物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拓展学习1.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观察实验,了解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有什么不同。
2. 可以在家庭、学校或社区周围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举一反三,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3. 可以尝试向周围的人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和重要性,加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相信大家对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在学习路上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和过程。
3. 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4. 探讨光合作用与其他生物过程的关系。
一、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什么是光合作用吗?二、引入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部分微生物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能量的来源,也是生物圈的基础。
三、认识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6CO_2 + 6H_2O + 光能→ C_6H_{12}O_6 + 6O_2 \]2. 光合作用的过程:A. 光合色素吸收阳光,激发电子。
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导学案
西郊中学导学案科目:生物编号:NO11 编写人:史鲜红审核人:黄蕾班级姓名第组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记住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分布位置和作用3.说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析的原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自主预习]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它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它们在层析液中的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溶解度扩散速度快,。
这样,在滤纸上可将各种色素分离开。
⑵实验流程:3、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颜色不同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标名称并标颜色)2.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二、叶绿体的结构1.形态:一般呈扁平的 椭球形 或 球形2.结构:外表有双层膜, 内部有很多 ,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液态的 ,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 结构堆叠而成,这些结构称为 。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3.功能:叶绿体是进行 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除了分布许多吸收光能的 外,还有许多进行 所必需的酶。
[合作探究]1. 实验过程分析①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
④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2.实验结果分析滤液为淡绿色的原因有哪些?3.自然现象分析①叶绿素的颜色是绿色的,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是黄色的,可为什么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②落叶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会变黄,为什么?(黄绿色)(橙黄色)(约占3/4) (约占1/4)叶绿体中的色素 (黄色)。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4节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堂导学案【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画出叶绿体的结构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3、能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 学习过程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⑴原理:①色素的提取 。
②色素的分离: 。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
④研磨要迅速、充分的原因是 。
⑤过滤后,盛滤液的试管及时用棉塞将管口塞严的目的是 。
⑥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的原因是 。
⑦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
⑧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2.【课堂探究】探究一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流程:【拓展延伸】叶片为什么一般是绿色的?秋天变黄是怎么回事?【跟踪训练1】(2010全国卷Ⅱ改编)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无水乙醇。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
(2)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探究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萨克斯的实验【思考】1864年,萨克斯如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2、恩格尔曼实验(1)过程:水绵+好氧菌 (2)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能产生 。
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思考】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用到了什么技术?是否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1.色素提取液颜色太淡的原因?2.画滤液细线应注意什么问题?3.若用圆形滤纸做色素分离实验,应如何设计?结果如何?【问题探究】黑暗、无空气极细光束→好氧菌只分布在 。
完全曝光→好氧菌分布在 。
《光合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请同砚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生物课上学过的内容,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植物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二、观点理解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3.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分?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叶片中的叶绿体内。
三、具体过程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是什么?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2. 光反应阶段的过程是怎样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产生ATP和NADPH。
3. 暗反应阶段的过程是怎样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
四、影响因素1.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何影响?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光照不足时,光合作用速率会减缓。
2. 温度对光合作用有何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抑止光合作用的发生。
五、应用拓展1. 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为植物发展提供能量。
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何区别?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是一种合成作用;而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质氧化开释能量,是一种分解作用。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意义,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
在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珍爱环境,维护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光合作用过程——导学案
神木中学2013届高三总复习生物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专题六光合作用第3讲光合作用的过程复习目标:3.在光合作用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光照条件、二氧化碳浓度浓度改变后一系列的变化,深刻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预习案+探究案】1. 居里夫人说过:“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比得到核能还重要……”2.过程:3.比较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场所过程实质反应式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训练案】1.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C.③中的所有色素分子都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2.上右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的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4. 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出叶绿体,放入含有[H]的载体、ADP、磷酸盐等物质的溶液中,并在其它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将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绘成示意图,根据曲线各段特点,回答原因:有光照黑暗无CO2有CO2c葡萄 d糖含 a b量时间(1)ab段。
(2)bc段。
(3)cd段。
(4)整条曲线说明。
5.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图甲)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图乙是图甲中的色素分离结果,图丙是在图甲④结构中进行的生化反应,①~④分别代表图甲叶绿体的结构。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叶绿体的结构,①~④中具有膜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构成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我们生活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氧气和能量,为我们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和食物。
那么,你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探究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是植物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方式。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简单来说,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作用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和开释氧气。
3. 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哪里?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器官,其中含有叶绿体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并进行光合作用。
4.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可以增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总结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制造氧气和能量,为我们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和食物。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植物的光合作用,珍爱环境,增进植物的发展,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四、拓展1. 你知道除了植物,还有哪些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可以尝试搜索了解一下。
2. 你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呼吸作用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吗?可以思考一下它们之间的干系。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进修,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关注环保,珍惜我们共同的故里。
让我们一起为地球的美好尽力奋斗吧!。
光合作用导学案
中的溶第4节:能量之源一一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2、 了解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学习重难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使用说明】仔细阅读课本 P97-100,独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自主学习】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 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 ___________ 。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 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_(2) 方法步骤:① 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菠菜叶 2g T 剪碎置于研钵T 放入少许 ________ 加入5mL ______ 迅速研磨T 过滤T 收集滤液(试管口用 ____________ 塞严)② 制备滤纸条: ③ 画滤液细线:④ 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到 ,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3)结果分析:朝萝卜素叶绿素乩 叶绿秦b (4)注意:无水乙醇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捷黄邑-S 色 -蒞绿色 -董绿色滤纸条上的细线要求画得细而直,目的是保证层析后分离的色素带 __________ ;便于观察分析;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析装置要加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可以用滤纸代替尼龙布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能的捕获1、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其中叶绿素约占__________ ,类胡萝卜素约占____________ 。
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课时)一、学习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3、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迄今为止利用太阳能的最理想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2、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利用实验成功的证明:光合作用在_________里进行,并产生_________。
【二】、光合作用的产物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实验预备:对照课本54-55页的实验步骤,归纳本实验的七个步骤:①②③④⑤⑥⑦(用2到5个字表述)讨论:①、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③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2)动手实验。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注意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大显身手: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有关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2)在步骤1中,将植物放在黑暗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3中,遮盖黑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步骤6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_,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5)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同学们看课本55—56页,观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讨论: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或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的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总结:以上两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思考: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是为什么?【三】、光合作用的原料1、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见课本56页。
光合作用的发现——导学案
?。
先选极细光束,用好氧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
好氧菌集中于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1)实验时首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其目的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耗尽。
(2)图中a选用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
(4)小刚设计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
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浙科版高一必修1 3.5光合作用导学案1(课时1)
浙科版高一必修1 3.5光合作用导学案1(课时1)一、目标导航光合作用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划分的依据:能否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2、自养生物的类型:植物、藻类、某些细菌、蓝藻(蓝细菌)等异养生物的类型: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
3、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粒上)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种类:叶绿素b;(呈黄绿色)叶黄素;(呈黄色)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呈橙黄色)4、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5、光合作用的过程(1)反应式:要能准确说出生成物中各元素的来源。
(2)过程:联系: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碳反应也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
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知识点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成功的关键和注意事项是什么?提示:实验成功的关键:(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
(2)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3)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且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可以重复画二三次)。
(1)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中。
本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本实验的实验材料最好不要选择菠菜叶由于菠菜叶含水分多,实验效果不太明显。
可选用大叶黄杨,因为它的叶片水量相对较少颜色深绿,含色素较多.层析效果明显。
(2)裁取定性滤纸时,注意双手尽量不要接触纸面,以免手上的油脂或其他赃污染滤纸。
(3)根据烧杯的高度制备滤纸条,让滤纸条长度高出烧杯1cm高出的部分做直角弯折。
(4)画滤液细线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适中。
(5)研磨要迅速、充分。
①因为丙酮容易挥发;②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③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破坏。
(6)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例1】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加入无水乙醇时,应该分次加入,以便充分溶解色素。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导学案设计(第一课时)(无答案)
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海尔蒙特的实验(十七世纪上半叶)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柳树重量kg增加到kg增加kg
干土重量kg减少到kg减少kg
实验分析(讨论)
使柳树增重的是而不土壤
柳树生长的环境因素还有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叶片遮光
叶片不遮光
实验分析(讨论)
淀粉遇碘液变色,光合作用产生
淀粉燃烧产生和是一种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你能做:光合作用内容(勾选出正确的答案)
原料:水土壤二氧化碳
产物:淀粉氧气绿叶
场所:叶绿体(绿叶)淀粉
条件:光土壤
三、英格豪斯的实验(1779年)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释放气体,夕阳西下,太阳下山。
绿色植物只有在下才能净化空气
(讨论)
瑟纳比埃(1782年)证明植物在阳光下释放同时吸收
索绪尔(1804年)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需要,这与的结论相吻合。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四、萨克斯的实验(1864年)
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771年)
实验过程(描述)
实验现象(独学)
鼠+灯鼠(死/活)、灯(亮/灭)
树+灯树生长、灯(亮/灭)
鼠+树树生长、鼠(死/活)
实验分析(讨论)
植物可。
实验结论(合作)
我思考: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掌握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3.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三、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的基本方程式是:6CO2+6H2O+光能→C6H12O6+6O2这个方程式揭示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其中,CO2是从空气中吸收的,H2O来自土壤和植物的根系,光能来自太阳。
植物将CO2和H2O转化为C6H12O6,然后产生氧气并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转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光反应和暗反应。
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光合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
类囊体中存在有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b、c、d、f、等离子体细胞全色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中的光合色素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从而提供所需的能量。
其中,叶绿素a和b是光合色素的主要成分,可以吸收蓝色和绿色光,而不吸收绿色光。
3.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是人类和动物所需要的气体。
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另外,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对于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水分和温度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过程,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六、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讲解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3.讲解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4.测验环节:通过测验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光合作用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细胞器①的内膜上附有大量的酶,细胞器②的内膜上附有大量光合色素.若同一植物细胞在Ⅰ~IV状态下,Ⅱ中的CO2浓度最高 (1)图甲中,在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两个时间点即a时和b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图乙中的B点,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色素的数量等。
光合作用的教案如何写初中
光合作用的教案如何写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3. 能够设计并完成光合作用的实验。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植物标本、实验材料等。
2. 教学材料:PPT、教材、导学案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存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巩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步骤和机制。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如:提供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生态平衡等。
四、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光合作用的实验。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反思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光合作用的知识。
2.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光合作用的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探究、总结与反思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以及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通过设计并完成光合作用的实验,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overall,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入。
但在实验设计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设计的指导。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及结论。
2、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
3、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二、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三、学习难点1、各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结论分析。
2、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四、知识链接1、细胞呼吸:细胞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并生成 ATP 的过程。
2、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由外膜、内膜、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和基质组成。
五、学习过程(一)早期探索1、 17 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著名的柳树实验。
他把一棵重 25kg 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
之后,他只用雨水浇灌柳树。
5 年后,柳树增重了 80 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不到 100 克。
海尔蒙特由此得出结论:柳树的增重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思考与讨论:(1)海尔蒙特的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2)这个实验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什么启示?2、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
然后,他把一盆绿色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熄灭。
他又把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能够正常地活着。
普利斯特利由此得出结论: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思考与讨论:(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想要探究什么问题?(2)他的实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二)科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1、 1779 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 500 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
他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成功。
也就是说,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思考与讨论:(1)英格豪斯的实验对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什么补充和完善?(2)英格豪斯的实验说明了什么?2、 1845 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班级姓名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活动之一
【实验一】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
①向两部分提供水,并给予光照,结果:基粒部分产生氧气,而基质部分没有氧气产生。
②向两部分提供二氧化碳,并给予反应所需的各种条件,结果:基粒部分没有糖类等有机物,而基质部分产生了糖类等有机物。
【讨论并交流】
①基粒和基质中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从基粒和基质中发生的变化,你认为光合作用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阶段进行的?
探究活动之二
【讨论并交流】
①请你回顾:化学上电解水是如何进行的?反应速度如何?需要消耗什么能量?
②由上述实验一,请你推测氧气是如何产生的?除了氧气还应该有什么物质产生?
③水在植物细胞外并不能被光自然分解,而在基粒上却很容易分解,你认为是与基粒中什么物质最有关系?
【实验二】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龙,用叶绿体的基粒加上ADP和P i,光照后得到了ATP。
④从实验二可以看出,在基粒上除了发生水的光解,还应该有ATP生成。
生成该物质消耗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在基粒上是怎样固定该能量的呢?
⑤总结光反应:
⑥请你就基粒上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大胆地想象未来人类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更好地开发新能源?
探究活动之三
【实验三】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在通入普通CO2使光合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改为通入放射性14CO2,然后将小球藻迅速杀死。
①光照几分之一秒后杀死,发现了放射性几乎全部出现在一种C3化合物中。
②光照5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C3、C5化合物。
③光照30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葡萄糖等C6化合物。
【讨论并交流】
①请根据实验三推断从CO2到合成(CH2O)糖类大致经过的阶段?
②CO2如何变为C3的呢?请你推测有哪些可能?
探究活动之四
【实验四】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
①将基质遮光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没有检测到放射性糖类出现。
②将基粒部分光照一段时间后,与基质部分混合后,通入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
③将基质遮光,提供ATP和[H]等物质代替基粒,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
【讨论并交流】
①在基质中C3→(CH2O)需要什么条件?
②说明基粒上发生的光反应和基质中发生的暗反应有什么关系?
③总结暗反应:。